备战中考化学专题题库化学推断题的综合题附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420372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57.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战中考化学专题题库化学推断题的综合题附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备战中考化学专题题库化学推断题的综合题附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备战中考化学专题题库化学推断题的综合题附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备战中考化学专题题库化学推断题的综合题附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备战中考化学专题题库化学推断题的综合题附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备战中考化学专题题库化学推断题的综合题附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备战中考化学专题题库化学推断题的综合题附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战中考化学专题题库化学推断题的综合题附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备战中考化学专题题库化学推断题的综合题附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

(4)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

2H2↑+O2↑。

考点:

物质的推断与转化

 

2.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其中,常温下A、B是黑色固体,B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4:

1;

C的浓溶液可用作干燥剂;

G俗称纯碱;

反应②和③各能生成一种沉淀,且沉淀颜色不同。

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

“→”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

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1)写出G的化学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4)写出反应②的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Na2CO32CuO+C高温2Cu+CO2↑CuSO4+2NaOH=Cu(OH)2↓+Na2SO4生成白色沉淀

【解析】A、B是黑色固体,B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4:

1,B可能是氧化铜,A可能是碳,C的浓溶液可用作干燥剂故C可能是稀硫酸,G俗称纯碱,故G是碳酸钠,硫酸和氧化铜都能生成E,故E可能是硫酸铜,D能生成碳酸钠,且与E反应有沉淀,故D可能是氢氧化钠,E与F反应能生成另一种颜色的沉淀,故F可能是氯化钡,经推理,该分析结果正确;

(1)G的化学式为Na2CO3;

(2)反应①是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2CuO+C高温2Cu+CO2↑;

(3)反应③是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故反应方程式为CuSO4+2NaOH=Cu(OH)2↓+Na2SO4;

(4)反应②是硫酸铜与氯化钡的反应,故反应现象是有白色沉淀生成;

3.如图中的A~K分别代表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

已知:

A和C的组成元素相同,G的浓溶液在实验室常作为干燥剂,J是年产量最高的金属;

K为蓝色不溶物。

图中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未标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I的化学式为_____,K的化学式为_____

(2)写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

_____;

所属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

(3)实验室常用暗紫色固体制取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写出防止金属J锈蚀的方法:

【答案】CuSO4Cu(OH)2Fe+CuSO4=Cu+FeSO4置换反应2KMnO4

K2MnO4+MnO2+O2↑刷油漆等

A和C的组成元素相同,G的浓溶液在实验室常作为干燥剂,J是年产量最高的金属,K为蓝色不溶物,则G为硫酸,J为铁,K为氢氧化铜;

由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则A为过氧化氢溶液,C为水,D为氧气;

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则F为氢气;

H与硫酸反应生成I,I与碱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则I为硫酸铜溶液,H为氧化铜,则E为铜;

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

(1)H与硫酸反应生成I,I与碱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则I为硫酸铜溶液,故I的化学式为

K为蓝色不溶物,则G为硫酸,J为铁,K为氢氧化铜,K的化学式为

(2)反应④,即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3)实验室常用暗紫色固体制取D,即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防止金属J锈蚀,即防止铁锈蚀,可采用涂油、刷油漆等方法。

【点睛】

G的浓溶液在实验室常作为干燥剂,J是年产量最高的金属,K为蓝色不溶物,则G为硫酸,J为铁,K为氢氧化铜,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则F为氢气。

4.如图A、B、C、D、甲、乙、丙、丁都是我们已学过的物质.(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

“→”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甲、乙、丙、丁均是氧化物,且乙是黑色固体.A、B是单质,D是补钙剂,且D和C的组成元素中有两种是相同的.

(1)C的化学式是_____,D的化学式是_____.

(2)若A为紫红色固体,写出乙→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

(3)若A的年产量位于世界第一.写出乙+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

【答案】Ca(OH)2CaCO3H2+CuO

Cu+H2O置换反应Fe3O4+4CO

3Fe+4CO2

根据“D是补钙剂”,推测D为碳酸钙,根据“D和C的组成元素中有两种是相同的”,则推测C可能为氢氧化钙,根据“甲、乙、丙、丁均是氧化物,且乙是黑色固体,A、B是单质”,结合图框,根据丙与C反应生成D和丁,则推测丙为二氧化碳,丁为水;

根据甲、乙反应生成丙和A;

乙、B反应生成A和丁,则推测甲、乙分别为一氧化碳和氧化铜,A、B分别为铜、氢气,代入检验,符合题意。

(1)根据分析,C可能为氢氧化钙,D为碳酸钙,故C的化学式是Ca(OH)2;

D的化学式是CaCO3;

(2)若A为紫红色固体,反应乙→丁,即氢气与氧化铜反应,故其化学反应方程式H2+CuO

Cu+H2O;

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3)若A的年产量位于世界第一,则为铁,反应乙+甲,即四氧化三铁与一氧化碳反应,故其化学反应方程式Fe3O4+4CO

3Fe+4CO2。

故答案为:

(1)Ca(OH)2;

CaCO3;

(2)H2+CuO

Cu+H2O;

置换反应;

(3)Fe3O4+4CO

3Fe+4CO2。

解题时往往需要从题目中挖出一些明显或隐含的条件,抓住突破口,顺藤摸瓜得出结论,最后把结论代入原题中验证,能自圆其说即可。

5.A~F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且都含有一种相同元素,它们相互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己知A、B、C、D、E是不同类别的物质,C俗称纯碱,F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己略去)请回答:

(1)写出A、D、F的化学式:

A_____,B_____,D_____.

(2)写出B物质的一种用途_____,C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3)图中物质相互间发生的反应.未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

(4)实验室为什么不能用F制取氢气_____

【答案】O2CO2H2SO4灭火Ca(OH)2+Na2CO3=CaCO3↓+2NaOH置换反应产生的氢气不纯(合理即可)

C俗称纯碱,故C是碳酸钠;

F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故F是水,水能与A相互转化,故A可能是氧气,C能与B相互转化,B能由A生成,故B可能是二氧化碳;

A、B、C、D、E是不同类别的物质,F能生成E,故E可能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碳酸钠能与酸反应,故D可能是酸,带入框图,推断合理;

(1)A是氧气,B是二氧化碳,D可以是稀硫酸,故填:

O2;

CO2;

H2SO4;

(2)B是二氧化碳,能用于灭火,C是碳酸钠,E是氢氧化钙,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故填:

灭火;

Ca(OH)2+Na2CO3=CaCO3↓+2NaOH;

(3)图中物质间的转化有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氧化钙与水化合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碳酸钠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的复分解反应,没有涉及到置换反应,故填:

置换反应.

(4)F是水,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产生的氢气不纯(合理即可)。

6.已知A、B、C、D、E、F、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液体,D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G是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E可做食品干燥剂。

它们之间的转换关系如下图所示:

(1)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

(2)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途广泛,请写出其中一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应③属于_________________反应(填“化合”、“分解”、“置换”)。

(5)B是最清洁的燃料,与其它燃料相比其优点有(写一点)________________。

【答案】H2OCH4Ca(OH)2+CO2====CaCO3↓+H2O气体干燥剂或食品干燥剂化合产物是水,无污染

(1)A、B、C、D、E、F、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D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所以D是甲烷(CH4),A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液体,A通电会生成气体B和气体C,所以A是水(H2O),C会与甲烷反应,所以C是氧气,B是氢气,甲烷和氧气点燃会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所以更说明A是水,E是一种金属氧化物,与水反应能生成一种常见的碱,所以E是氧化钙,因易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常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F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G是一种重要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所以G是碳酸钙,经过验证,推出的各种物质均满足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正确,所以A是H2O,D是CH4;

(2)反应④是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Ca(OH)2+CO2====CaCO3↓+H2O;

(3)通过推导可知E是氧化钙,在日常生活中常被用作食品干燥剂;

(4)反应③是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满足化合反应多变一的条件,属于化合反应;

(5)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产物是水,无污染且热值高。

7.A、B、C、D、E、F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B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一种重要原料又称气肥,C是常见的食品干燥剂,它是金属氧化物.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

“→”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有关反应条件和其他物质已略去.)

(1)已知反应①、②、③的基本反应类型相同,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已知反应④、⑤、⑥中,一个有沉淀生成,另一个有气体生成,还有一个没有明显现象.B、E不含相同元素,D、F只含一种相同元素.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答案】C+O2

CO2Ca(OH)2+Na2CO3=CaCO3↓+2NaOHNa2CO3+2HCl=2NaCl+H2O+CO2↑

此题为框图式物质推断题,完成此类题目,关键是找准解题突破口:

B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一种重要原料,则B是二氧化碳;

然后根据物质的性质和物质之间的反应,做出判断,常常以与其他物质反应最多或最少的物质为突破口.解题方法如下:

先按题中物质顺序写好,然后把能发生反应的两种物质用线相连,找到最多或最少的连线物质,然后用假设法往下做.该题解法是:

B是二氧化碳,A能转化成C和B,则C可能是氧化钙,A可能是氧气,D可能是氢氧化钙,E能生成二氧化碳且能与氢氧化钙反应,则E可能是盐酸,F可能是碳酸钠,然后代入框图,推断合理则正确。

(1)B是常用于光合作用和灭火的气体,则B是二氧化碳,已知反应①、②、③的基本反应类型相同,利用假设法,设A为氧气,B二氧化碳,C为氧化钙.代入验证,符合题意,其中①是钙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钙,②是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③是氧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所以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填:

(2)根据题意:

反应④、⑤、⑥中,一个有沉淀生成,另一个有气体生成,还有一个没有明显现象.B、E不含相同元素,D、F只含一种相同元素.利用假设法,D为氢氧化钙,E盐酸,F碳酸钠.代入验证,符合题意,其中④是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无现象,⑤是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沉淀,⑥是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气体;

所以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填:

【点评】

解答框图式物质推断题,关键是找准解题突破口,得出结论,然后利用题目的明显或隐含条件,逐一导出其他结论,并把结论代入原题中验证,符合即正确。

8.取混有少量氧化铜的锌和铁的混合物,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渣和浅绿色滤液。

(1)滤渣中一定有_____,滤液中溶质一定有_____;

(2)设计实验方案,探究滤渣成分和与滤渣成分对应的滤液中溶质成分,写出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及结论。

_____

【答案】铜硫酸锌、硫酸亚铁取少量滤渣放入干燥洁净的试管中,然后向试管中加入少量稀盐酸,如果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逐渐变成浅绿色,则滤渣为铁和铜的混合物,如果没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为铜;

取滤液少许放入盛有锌粒的干燥洁净的试管中,如果有气泡产生,滤液由浅绿色逐渐变为无色,说明滤液中有硫酸、硫酸锌和硫酸亚铁,如果没有气泡产生,滤液由浅绿色逐渐变为无色,说明滤液中有硫酸锌和硫酸亚铁.

(1)根据金属活动性锌>

铁>

氢>

铜,取混有少量氧化铜的锌和铁的混合物,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硫酸先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硫酸铜再分别和锌、铁反应生成硫酸锌和硫酸亚铁,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渣和浅绿色滤液,再根据亚铁离子显浅绿色,可推导出滤渣中一定有铜,一定没有锌,滤液中溶质一定有硫酸锌、硫酸亚铁;

(2)取少量滤渣放入干燥洁净的试管中,然后向试管中加入少量稀盐酸,如果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逐渐变成浅绿色,则滤渣为铁和铜的混合物,如果没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为铜;

取滤液少许放入盛有锌粒的干燥洁净的试管中,如果有气泡产生,滤液由浅绿色逐渐变为无色,说明滤液中有硫酸、硫酸锌和硫酸亚铁,如果没有气泡产生,滤液由浅绿色逐渐变为无色,说明滤液中有硫酸锌和硫酸亚铁.

9.下列用字母表示的8种物质由H、C、O、Na、Cl、Ca、Mn中的几种元素组成,它们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1)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遇B溶液产生气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X和Y反应生成A和Z,其中Y、Z常作灭火剂,X中含3种元素,Z的化学式为_____,X的化学式为_____.

(3)向D中逐滴加入C,会生成一种生命必须的气体,C和Z含有相同种元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从上述物质中任选2种为一组,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将胶头滴管中的液体滴入瓶中,a处水面降低,b处水面升高.写出符合要求的4种物质:

(友情提示:

填写物质的化学式)

液体

______

固体

【答案】CaCO3+2HCl═CaCl2+H2O+CO2↑H2OCa(OH)2

HClH2O2H2OH2OCaCO3MnO2CaONaOH

(1)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所以A为碳酸钙,能与碳酸钙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应为六种元素中H、Cl元素组成的盐酸,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2)X和Y反应生成碳酸钙和Z,其中Y、Z常作灭火剂,X中含3种元素,所以Z是水,Y是二氧化碳,X是氢氧化钙,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Z的化学式为H2O,X的化学式为Ca(OH)2;

(3)向X溶液中加入Y会生成Z和W,其中X、Z组成元素相同,且四种物质均为六种元素所组成的物质,因此可推测物质X为过氧化氢,而物质Z为水、W为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4)将胶头滴管中的液体滴入瓶中,a处水面降低,b处水面升高,说明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了气体或有大量热量放出,在以上物质中,固体碳酸钙可与液体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二氧化碳,固体二氧化锰能催化液体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固体氧化钙遇液体水能放出大量的热而使瓶内气体受热膨胀而逸出,所以

HCl

H2O2

H2O

CaCO3

MnO2

CaO

NaOH

10.A、B、C、D、E、X、Y、Z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其中A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X、Y、Z是单质,B、C、D、E是氧化物,常温下C是液体,Y是黑色固体,E是红棕色粉末。

它们之间有如下反应关系: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有关物质的化学式:

A为_____,C为_____。

(2)B与Y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D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1)CH4;

H2O;

(2)CO2+C

2CO;

(3)Fe2O3+3CO

2Fe+3CO2

A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则A是甲烷,甲烷能燃烧生成水喝二氧化碳,由于图中甲烷能与X反应生成液体C和气体B,则X是氧气,C是水,B是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能高温转化生成气体D,则D可能是一氧化碳;

E是红色粉末,初中阶段学习的红色粉末主要是铜粉和氧化铁,由于E能与一氧化碳高温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单质Z,则E可能是氧化铁,生成的Z为铁,带入框图,推断合理;

(1)A是甲烷,C为水,写出其化学式;

(2)B是二氧化碳,Y是碳,碳能与二氧化碳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

CO2+C

(3)D是一氧化碳,E是氧化铁,氧化铁能与一氧化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

Fe2O3+3CO

2Fe+3CO2.

物质的鉴别、推断;

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11.已知A~I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组成A、C两种气体的元素相同,且C是常见的温室气体,B是铁锈的主要成分,D是单质,F是盐酸盐,根据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图中反应条件均已略去)回答下列问题:

(1)D的化学式为____。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

(3)若反应②在植物体内进行,这个过程中能量的转化形式是____。

【答案】FeFe2O3+6HCl═2FeCl3+3H2O光能(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组成A、C两种气体的元素相同,且C是常见的温室气体,则C为二氧化碳,则A为一氧化碳;

B是铁锈的主要成分,则B为氧化铁,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则D为铁;

氧化铁与E反应生成的F是盐酸盐,结合金属氧化物能与酸反应,则E为稀盐酸,G为水;

二氧化碳与水发生光合作用生成葡萄糖和氧气,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代入框图,推理成立。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

(1)D的化学式为Fe;

(2)反应①,即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O3+6HCl═2FeCl3+3H2O;

(3)反应②在植物体内进行,即二氧化碳与水发生光合作用生成葡萄糖和氧气,这个过程中能量的转化形式光能(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12.A~G是均含有一种相同元素的物质,其中A、B、C、D是不同类别的物质且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量)依次减小,G与碱反应有气体生成.它们之间有如右图所示的转化和反应关系(“→”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表示相连两种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l)从物质的分类分析,物质A属于______(填“酸”、“碱”、“盐”或“氧化物”).

(2)D、E是由相同的元素组成的物质,E的化学式是_________.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D→C:

__________________;

B→G: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盐H2O2H2O+CaO=Ca(OH)2H2SO4+2NH3•H2O=(NH4)2SO4+2H2O

(1)A~G是均含有一种相同元素的物质,A、B、C、D是不同类别的物质且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量)依次减小,G与碱反应有气体生成,所以G是铵态氮肥,可以是硫酸铵,所以B是硫酸,C可以是氢氧化钙,D可以是水,A是碳酸钠,F是二氧化碳,E可以是氧气,碳酸钠、硫酸、氢氧化钙、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依次减小,碳酸钠和二氧化碳可以相互转化,水和氢氧化钙可以相互转化,氢氧化钙会与碳酸钠、二氧化碳、硫酸、硫酸铵反应,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从物质的分类分析,物质A属于盐;

(2)D、E是由相同的元素组成的物质,E的化学式是H2O2;

(3)D→C的反应是水和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化学方程式为:

H2O+CaO=Ca(OH)2;

B→G的反应是硫酸和氨水反应生成硫酸铵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H2SO4+2NH3•H2O=(NH4)2SO4+2H2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