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40833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837.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x

《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x

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2019-2020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

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3、主观题的作答:

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

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修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5、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6、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第Ⅰ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关于太阳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使大气电离②干扰电子设备③产生极光④轰击高层大气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太阳风到达地球时,受地球磁场的作用,偏向极地上空,在那里轰击高层大气,使大气电离,产生发光现象,这就是在地球高纬度地区上空经常出现的绚丽多彩的极光,由此判断,①、③、④正确。

耀斑爆发出现的射电爆发和高能粒子喷发才能到达地球电离层,干扰电离层,影响短波通信,干扰电子设备,一般的太阳风做不到这点,因此②错误。

综上所述,选项C符合题意,排除A、B、D。

故选C。

【点睛】太阳风是指从太阳上层大气射出的超声速等离子体带电粒子流。

太阳风是一种连续存在,来自太阳并以200-800km/s的速度运动的高速带电粒子流。

太阳风中的物质不是由气体的分子组成,而是由更简单的比原子还小一个层次的基本粒子——质子和电子等组成,但它们流动时所产生的效应与空气流动十分相似,所以称它为太阳风。

太阳风的密度与地球上风密度相比是非常稀薄而微不足道的,但它刮起来的猛烈劲,却远远胜过地球上的风。

2.森林土壤的表层有机质含量一般低于草地,原因主要是

A.森林地区有机质分解的速度快B.草类根系茂密且集中于近地表

C.森林提供的有机质主要在根系D.草原地区有机质分解的速度慢

【答案】B

【解析】

【详解】有机质分解的速度当地水热状况有关,与植被没有直接关系,森林地区有机质分解速度不一定快,草原地区有机质分解速度不一定慢,如亚寒带针叶林地区比热带草原地区的有机质分解速度较慢,A、D不符合题意。

草类根系茂密且集中于近地表,从而为土壤表层提供了大量的有机质,而树木的根系分布很深、直接提供给土壤表层的有机质不多,从而导致森林土壤的表层有机质含量一般低于草地,B符合题意。

森林主要是以落叶的形式将有机质归还地表,森林根系为土壤有机质较少,C不符合题意。

故选B。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图,从a河谷到b、c河谷的地层均由老到新,区域内没有明显的断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X地的地质构造、地貌与选项示意图一致的是

A.B.

C.D.

4.对图示区域整体认知合理的是

A.图示三条河流呈现三江并流的景象B.岩层受西北和东南方向水平作用力为主

C.四点中,①处地形更适合建造水库D.图示区域地势中间高,西北和东南较低

【答案】3.C4.B

【解析】

【3题详解】

材料信息表,从a河谷到b、c河谷的地层均由老到新,说明X地的岩层中心老两翼新,由此判断该地地质构造为背斜,从地形上看是谷地。

四个选项示意图中,B、D图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构造,与题意不符,排除B、D。

选项A示意图中地形为山岭,与等高线图不一致,排除A。

选项C示意图表示背斜且为谷地,C与题意相符,故选C。

【4题详解】

根据河流与穿过河流的等高线凸向判断,a河流与b、c河流流向相反,因此图示三条河流不是三江并流的景象,A错误。

材料信息表明,从a河谷到b、c河谷的地层均由老到新,说明当地地层沿西北—东南方向更替,则地层沿东北—西南方向延伸,由此推断,岩层受西北和东南方向水平作用力为主,B正确。

①处上游没有较大的区域蓄积河水形成水库,且上游流域面积小,水量不大,不适合建造水库,②地地形更适合建造水库,C错误。

图示区域地势较为复杂,中间有a河河谷,地势较低,D错误。

故选B。

【点睛】背斜岩层一般向上拱起,岩层中心老两翼新,可以形成山岭,但其顶部受张裂易被侵蚀成谷地;向斜岩层一般向下凹陷,岩层中心老两翼新,可以形成山谷或盆地,但其槽部因挤压坚实不易被侵蚀,反而易成为山岭。

2019年2月我国北方大气污染扩散气象条件相对于往年整体偏差。

读对流层大气受热过程简图,图中序号代表不同辐射类型,完成下面小题。

5.污染物累积增多,对图中序号代表含义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变弱B.②⑤变弱

C.③④增强D.④⑤增强

6.材料中北方污染物相对于往年不易扩散的原因可能是

A.冬季风偏弱B.降雪量偏小

C.夏季风偏弱D.取暖燃煤量大

【答案】5.A6.A

【解析】

【5题详解】

根据对流层大气受热过程简图中的逻辑关系判断,图中①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②为射向宇宙空间的地面辐射,③为射向宇宙空间的大气辐射,④为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⑤为大气逆辐射。

污染物累积增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因此①会减弱;污染物增多,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能力增强,地面辐射射向宇宙空间的能量会减弱,因此②减弱、④增强;大气中污染物增多,大气逆辐射会增强,射向宇宙空间的大气辐射则会减弱,即⑤增强、③减弱,由此判断,选项A正确,选项B、C、D错误。

故选A。

【6题详解】

大气污染物扩散方式主要有垂直扩散和水平扩散两种方式,前者与对流运动强弱有关,后者以风力大小有关。

2019年2月属于冬季,我国北方地区盛行冬季风,冬季风偏弱,大气污染物不易扩散,因此北方污染物相对于往年不易扩散的原因可能是冬季风偏弱,选项A符合题意。

降雪量的大小会影响大气污染的沉降,不会影响污染物扩散,因此降雪量偏小不是污染物不易扩散的原因,排除B。

2019年2月为冬季,与夏季风强弱无关系,排除C。

取暖燃煤量大小只影响大气污染物的数量多少,不影响污染物扩散条件,排除D。

故选A。

读我国某区域河流解冻日期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7.甲地河流的解冻日期可能是

A.4月8日B.4月18日C.4月28日D.5月8日

8.与图示区域其它河段相比,西宁市附近河段冬季无结冰期,其主要原因是

A.地处河谷,海拔低B.城市“雨岛效应”显著

C.落差较大,流速快D.城市生产生活废水汇入

【答案】7.C8.D

【解析】

【7题详解】

图中显示,甲地位于河流上游,应为海拔较高的高地或山地,气温较低,河流解冻日期应较晚,根据闭合等值线“高于高值、低于低值”的判读原理判断,甲地外围等值线应为4月21日,甲地解冻日期晚于4月21日,早于5月1日,由此判断,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题详解】

西宁市地处河谷,但海拔超过2000米,且纬度高于36°N,冬季气温应远低于0℃,在没有其它因素干扰下,河流应该有结冰期,排除A。

城市“雨岛效应”可能增加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使地表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减少,因此城市“雨岛效应”显著不是河流无结冰期的原因,排除B。

西宁市附近河谷平原面积较大,河段落差较小,流速较慢,排除C。

城市生产生活过程产生的废水含有大量废热,水温较高,汇入河流使得河流增温,不易结冰,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影响结冰期的主要因素:

气温和水温——一般气温低于0℃,水体会出现结冰现象;流速——流速越快,越不容易结冰;水体深度——水体越深,越不容易结冰;盐度——盐度越高,越不易结冰等。

据相关领域学者称,明清时期我国曾出现“明清小冰期”,其分为三个阶段(见下表)。

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9.“明清小冰期”处于

A.第四纪大冰期B.历史时期寒冷期C.震旦纪大冰期D.近现代气候变化时期

10.“明清小冰期”期间

A亚热带地区降水量减少B.全球海岸线变短

C.我国常年被冰雪覆盖D.挪威雪线海拔较低

【答案】9.B10.D

【解析】

【9题详解】

第四纪大冰期大约始于距今200~300万年前,结束于1~2万年前,表中信息表明,“明清小冰期”处于15世纪至19世纪,排除A。

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是指近1万年来的气候变化,“明清小冰期”正好处于这一时期,选项B符合题意。

震旦纪大冰期发生在5亿年以前,“明清小冰期”显然不属于这一时期,排除C。

近现代气候变化时期一般是指1861年以来的时期,“明清小冰期”显然不属于这一时期,排除D。

故选B。

【10题详解】

没有资料信息表明,“明清小冰期”期间亚热带地区降水量减少,而近现代全球不断变暖的背景下,有资料信息表明亚热带地区降水量每10年降水量减少0.3%左右,A错误。

“明清小冰期”期间,气温较低,冰川冻结的水量增加,海水冷缩,海平面下降,全球海岸线应变长,B错误。

“明清小冰期”期间,当年年均温比现在仅低1~2℃,我国不会常年被冰雪覆盖,C错误。

“明清小冰期”期间,气温较低,导致挪威雪线海拔较低,D正确。

故选D。

【点睛】近现代以来,全球气候有两次较大的波动,一次是公元前5000到公元前1500年的温暖期,当时年均气温比现在高3~4℃;另一次是15世纪以来的寒冷期,其中1550~1850年属于十分寒冷的阶段,当时年均气温比现在低1~2℃。

读乞力马扎罗山位置及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1.乞力马扎罗山相同自然带的上界北坡较南坡低,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A.山体坡度B.热量C.降水D.光照

12.维多利亚湖干季多“夜雷雨”天气,其主要成因是夜晚

A.湖面气温较四周陆地高B.湖区附近陆地对流较白天强

C.湖面与陆地气温差异大D.湖面气温低,多快行冷锋

13.乞力马扎罗山的自然带中体现地方性分异差异的是

A.热带雨林带B.热带草原带C.高寒草甸带D.高寒荒漠带

【答案】11.C12.A13.A

【解析】

【11题详解】

乞力马扎罗山所在地区盛行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乞力马扎罗山南坡为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条件好于北坡,因此相同自然带的上界北坡较南坡低,因此其影响因素主要是降水,选项C符合题意。

图中显示,南、北坡山体坡度相似,且山体坡度对自然带分布影响不大,排除A。

乞力马扎罗山位于赤道附近,南、北坡热量条件相似,由于该山位于赤道以南,北坡获得的太阳辐射稍多于南坡,如果热量是主要影响因素,则北坡热量条件更好,自然带分布更高,与题意不符,排除B。

乞力马扎罗山位于赤道附近,南、北坡光照条件相似,光照不是导致相同自然带上界差异的影响因素,排除D。

故选C。

【12题详解】

维多利亚湖面积大,水体热容量大,干季夜晚降温慢,周边陆地降温快,导致湖泊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对流旺盛,多对流雨(雷雨)天气,因此A符合题意。

夜晚湖区附近陆地因气温低,以下沉气流为主,而白天陆地升温快,气温快,对流更强,排除B。

白天湖面升温慢,陆地气温升温快,湖泊与陆地气温差异也很大,因此湖泊与陆地气温差异大不是导致多“夜雷雨”的主要成因,排除C。

夜晚湖面降温慢,湖面气温相对陆地较高,当地位于赤道附近,冷气团势力较弱,出现快行冷锋可能性不大,排除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