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总结Word下载.docx
《《高等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总结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等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总结Word下载.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是指利用原有知识经验理解新学习材料的意义。
即当前的学习任务在一定意义上与学生认知结构的有关观念适当地联系起来了。
包括三种形式:
表征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
10.机械学习:
是指学习者没有理解新学习材料的意义,新知识不能与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观念联系起来,只能形成文字符号的表面联系。
(根据学习材料和原有知识的关系分机械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
11.操作性条件反射:
操作性反射的基本原理是:
个体在某种环境中作出某种反应,不管有没有引起这种反应的刺激,如果之后伴随着强化物,那么这个反应在类似环境中发生的概率就会增加。
所以,在这种条件反射中,重要的不是反应之前的刺激,而是跟随反应之后的刺激(强化物)。
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学说:
他坚持了客观、科学的行为主义传统,继承了桑代克的连接说,提出了对心理学影响巨大的建立在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基础上的学习理论,为教育心理学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包括动物实验、操作性行为与操作性条件反射、强化原理)。
强化可分为积极强化(正强化)和消极强化(负强化)。
积极强化通过呈现某种刺激增强反应概率;
消极强化通过中止某种(讨厌的、不愉快的)刺激来增强反应概率。
强化还可以划分为一级强化和二级强化。
一级强化物马祖人和动物的基本生理需要,能直接起强化作用,如食物、水、安全、温暖、性等。
二级强化物事任何一个中性刺激如果与以及强化反复联合,它就能获得自身的强化性质,如考试分数、好的评语、社会接纳、微笑、奖品等。
12.观察学习:
是指观察别人的行为方式及其行为后果(受奖或受罚),并在某种情境中作出或避免作出与之类似的行为方式。
(四阶段:
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复现过程,动机过程)
13.动机:
是指发动和维持个体进行活动并使活动朝向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
①动机是一种内在心理历程;
②动机是人们行为的直接原因;
③动机总是指向一定的目标的。
14.成就动机:
通常被认为是人们在完成任务时力求获得成功的内部动因。
即一个人对自己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事情愿意去做,并努力获得成功的一种内在推动力量。
它是在人的成就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在大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成就动机是一种主要的学习动机。
15.耶克斯—多得森定律:
耶克斯和多得森的研究表明,动机不足或动机过分强烈,都会使作业成绩下降;
最佳的动机强度与作业难度有关。
对于简单的作业,要取得最佳的成绩就要求有较强的动机;
对于难度适中的作业,取得最佳成绩要求有中等强度的动机;
而对于很难的作业,要取得最佳的成绩则要求有较低强度的动机。
这一研究结果被称为“耶克斯—多得森定律”。
16.自我效能感:
这一概念是班杜拉最早提出的,它是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17.学习迁移:
学习迁移或称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它普遍存在于知识、技能的学习中,也出现在情感、态度和行为方式的学习中。
(根据迁移影响的性质和效果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
根据作用范围不同一般迁移和特殊迁移)
18.正迁移和负迁移:
正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
它包括一种学习为另一种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心理准备状态,一种学习提高了另一种学习的活动效率等。
负迁移指的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和抑制作用。
多指一种学习降低了另一种学习的效率和准确性,或一种学习阻碍了另一种学习的顺利进行。
19.一般迁移和特殊迁移:
一般迁移也叫非特殊的迁移,指的是一般概念、原理或态度的迁移。
一种学习中获得的一般概念、原理和态度会对相关的许多具体知识的学习都产生重要影响,使后续学习效率更高。
特殊迁移也叫特殊成分的迁移,指的是具体知识与技能的迁移。
这种迁移发生时,学习者原有经验的组成要素及其结构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经验要素重新组合并移用于另一种学习之中,是习惯或联想的延伸。
20.相同要素说:
相同要素说又叫共同成分说,它是在以实证研究检验形式训练说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相同要素说后来被伍德沃斯修改为共同成分说,意指只有当学习情境和迁移测验情境存在共同成分时,一种学习才能影响另一种学习,即产生迁移。
21.陈述性知识:
这是关于世界的事实性知识。
它是个人具备有意识的提取线索而能直接陈述的知识,包括关于事实是什么的知识,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主要回答“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
22.程序性知识:
这是关于完成某项活动的知识。
它是个体不具备有意识的提取线索而不能直接陈述的知识,只能借助某种作业形式来间接推测其存在与否。
它表现在活动中,是一套办事的操作步骤和过程,又称为步骤性知识或操作性知识,它回答“怎么办”“怎么做”的问题。
23.认知结构:
广义的认知结构指个体头脑中全部的观念及其组织;
狭义的认知结构指个体在某一特定知识领域内的观念及其组织。
认知结构是按抽象概括程度依层次组织的,处在结构上层的叫上位概念,处在结构下层的叫下位概念,不同层次的观念形成复杂的网状结构。
24.元认知:
又称反省认知,是个体对自己认知过程与结果的自我意识。
此概念最早由心理学家弗拉维尔提出,他认为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是关于个人自己对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对思维和学习活动的知识与控制。
元认知分类:
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调节策略
25.创造性:
根据一定的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
26.创造性思维:
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
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式,是创造活动的核心过程。
27.发散思维:
是指人们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重新组织当前的信息和记忆系统中存储的信息,产生出大量、独特的新思想的思维。
它的主要特点是求异,因此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
28.聚合思维:
即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聚合起来,朝着同一个方向得出一个正确答案的思维。
主要特点是求同,因此也叫求同思维。
29.算法式策略:
算法性策略是一种按逻辑解决问题的策略。
因此它是一套解题的规则,它能精确地指明解题的步骤,是一定能使人得正确答案的特定程序。
30.启发式策略:
是人根据一定经验,采用较少的操作来解决问题的方法。
人们在解决问题时候往往依靠启发式策略。
它不能完全保证问题解决的成功,但它省时省力。
31.功能固着:
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只考虑到事物的通常功能,忽视了其可变通的其他功能的心理现象。
因此,功能固着易使问题的解决受阻。
要克服思维定势、功能固着的消极影响,需要我们不断丰富知识,完善知识结构,加强思维灵活性的训练,这样我们在解决问题时候才能灵活机智的变通事物的各种功能,发挥其相关功能的作用。
32.动作技能:
又称心因性动作技能。
动作技能是在练习的基础上形成的,是按某种规则或程序顺利完成身体协调任务的能力。
也就是说动作技能是通过练习巩固下来的,它是一种表现出迅速、精确、流畅和娴熟的自动化特点的身体活动方式。
33.品德: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又称为德性或品行、操行等等,它是个人的道德面貌,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行动时所表现的稳定的心理倾向。
品德的心理结构包含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技能与习惯
34.自我:
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与环境中人,事,物发生交互作用,在本我之外增加自我成分。
(弗洛伊德认为)
35.本我:
本我是个性结构中最原始的部分,包括一些生物性或本能性的冲动,弗洛伊德称之为“力比多”。
在力比多的冲动之下,个体寻求即时的满足,没有任何自制力。
36.超我:
个体经过幼儿期,进入了社会化的历程,个体的需求和满足需求的方式,要受周围其他人的批评和纠正,必须符合社会规范的要求。
支配个体是非善恶的内在动力就是超我。
37.群体:
人们之间为了一定的共同目标,以一定的方式紧密相连,彼此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心理上存在共同感并具有情感联系的两人以上的人群。
38.从众:
从众行为是指人们在群体的影响和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行为的心理状态。
从众行为的原因:
①不愿意被视为不合群者而被加以非议或排斥;
②地位低;
③不自信
39.社会助长:
是指对别人的意识,包括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时所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提高。
40.社会惰化:
也称社会惰化作用,指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事情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一件事时偏少的现象。
减少社会堕化的最有效的途径:
让每个人都认为自己的工作或努力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工作成果也可以划分给每个学生,这样就不会有人袖手旁观只等着其他人做事情了。
41.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把人的健康定义为:
“不仅身体没有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
”
42.心理咨询:
就是在特定的咨询环境中,通过咨询双方建立良好信赖的关系,咨询人员运用有关心理学理论和技术与来访者进行交流、探讨、磋商、帮助来访者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分析自己,订立目标,以便改善心理状态,主动适应社会环境,形成健全人格,提高生活质量,开发个人潜能。
43.教学设计:
主要是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教与学的系统“过程”或“程序”,而创设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习者的学习。
44.个体心理结构:
个体心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它包括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心理特征和心理动力四个方面。
45.心理过程:
这一概念强调了这一类心理现象的过程性和动态性,包括认识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
46.心理特征:
指个人在心理过程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稳固的、经常性的心理特征。
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47.自变量:
是指呈献给被试的刺激变量,一种假定的原因变量,试验者支配、操纵的变量。
48.因变量:
指被试对刺激的反应,是一种假定的结果变量。
49.无关变量:
指影响因变量的值,与实验目的无关的变量。
50.测验法:
是指测量人的行为样本的一种系统的程序,是要通过对人的行为样本进行测量进而了解人的心理特质。
在教育心理学研究中运用测验法,可以帮助我们对被试进行分组、诊断学生的学习问题和心理问题,检验某种教育措施的成效,检验某种学习变量对学习效果的影响。
51.信度:
是指测验结果的一致性、可靠性程度。
52.效度:
是指一个测验对于它想要测量的东西所能测量的程度。
53.智商量表:
比内量表以智力年龄和实际年龄的比值来反映智商,公式是IQ=(智力年龄/实际年龄)*100.韦氏量表以个人智商得分在该年龄组中离开平均数的距离来判定智力的高低,公式是IQ=[(测验分数-100)/15]*100.
54.智力理论:
影响最大的是美国的斯腾伯格的三元智力理论、成功智力理论和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
多元智力理论认为,人类的认知并非一元,而是多元,传统智力只有书本知识的学习能力,过于狭窄。
因此,加德纳认为,人类有七种不同的智力,即:
言语能力、逻辑数理智力、空间智力、音乐智力、身体运动智力、社交智力和自我认识智力。
56.自我意识:
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系统,与对客体的意识一样,包括知、情、意三个方面,即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控。
57.程序教学:
源于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和积极强化的原理而设计的教学模式,并以此设计了教学机器。
58.先行组织者:
指在学习新材料之前给学生呈现的一种导引性材料,它在抽象概括和包容水平上高于新学习材料,并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材料相关联。
它在学生已知的东西与需要知道的东西之间架设了一道认知桥梁,使学生更有效地学习新材料。
包括:
“陈述性组织者”,用于较不熟悉的学习材料中和“比较性组织者”,用于比较熟悉的学习材料中。
59.定势:
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它影响或决定着同类后续心理活动的趋势。
以前多次运用某一次思维操作程序或方法去解决同类问题,逐步形成了习惯性思维,遇到类似新问题,仍旧用这一思路去解决。
60.干扰说:
认为遗忘是由于在记忆过程中受到其他信息材料的干扰所致。
按起干扰作用的材料的位置不同,可以分为:
(心理学家詹金斯的实验证明这点)前摄抑制:
指先前记忆的材料对后继材料的干扰。
后摄抑制:
指后继材料对先前材料的干扰。
61.变式:
就是用不同的事例或直观材料来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突出本质特征,也就是指概念或规则的肯定例证在无关特征方面的变化。
62.习得性无助:
由于一系列的失败经验而产生的无能为力的绝望心境,心理学家通常称之为习得性无助
63.知识同化可以有三种模式:
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并列结合学习。
64.高原曲线:
在复杂的动作技能形成过程中,出现进步暂时停顿的现象,常称之为高原期或者高原曲线
二、简答题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答:
①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情景中教与学的心理基本规律的科学。
它既研究学生学的规律,也研究教师教的规律,但以研究学生学习的心理学规律为主。
②教育心理学的任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首先是研究、揭示学生学的心理规律,以逐步建立和不断完善学习理论,使学生能运用这些规律提高自己的学习成效,包括研究学生学习的性质、特点以及学生学习结果的性质与结构;
研究学生学习的分类;
研究学生学习的过程;
研究学生学习的条件;
其次是研究、揭示教的心理规律,为确立合理的教学原则和建立完善的教学理论提供心理依据,并帮助教师配合学生学习的各个阶段,提供适当的教学事件,提高教学效率。
2.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与概况
①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学与心理学相结合的产物。
19世纪教育与心理学的结合,为教育心理学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做好了准备。
19世纪西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的发展,迫切要求改善教育过程的组织、提高教育工作的成效,同时还因为19世纪心理学本身的长足发展,教育心理学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在对学习心理学问题进行多年研究的基础上,1903年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问世,世人将该事件视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教育心理学的诞生的标志。
1913-1914年,桑代克又将其扩充为三大卷的《教育心理学大纲》,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对象和内容体系,至此基本确立。
此后,西方教育心理学一百年来走过了一条曲折的道路,先后经历了几个阶段:
1)教育科学取向的教育心理学;
2)心理科学取向的教育心理学;
3)教育心理取向的教育心理学。
②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发展显示出如下趋势:
1)更加重视学习者的主体性,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
2)人们对学习活动中的复杂的认知过程极其机制的研究日益深入。
3)更加关注学校教育及教育改革中的现实问题,以及校外教育中的学习问题。
4)作为学习原理在教学中的应用,基于科学心理学的教学设计和课堂管理的研究受到重视,成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趋势。
5)研究方法呈多元化趋向,强调量的研究与质的研究的结合,同时注重研究方法的本土化。
3.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认为,一个人道德上的成熟,主要表现在尊重准则和社会公正感这两个方面。
一个有道德的人应该是能按社会规定的准则公平地对待别人的人。
其中有几个基本观点:
①从单纯的规则到真正意义的准则;
②从客观责任到主观责任;
③从服从的公正到公平和公道的公正;
④从抵罪性惩罚到报应性惩罚;
⑤从他律到自律。
三个阶段:
1)认知发展指个体认识事物的活动与能力随年龄增长而发展变化的过程。
认知发展是心理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心理学家对个体认知发展进行了许多研究,提出了许多观点和理论。
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和维果斯机的心理发展理论。
2)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对教育实践产生了巨大影响。
皮亚杰认为个体认知发展一般经过四个阶段,即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0-11、12岁)和形成运算阶段(11、12岁后)。
由以上认知发展阶段可见,个体从出生到青少年时期,从最初的反射性活动发展到有高度抽象逻辑能力的个体,从而具备了现实生活各方面的认知能力。
4.教学中如何理解运用维果斯基认知发展观。
①前苏联心理学家果维斯基强调社会文化对个体心理发张的重要作用,及社会交互作用对认知发展的重要性。
他认为心理发展是个体从出生到成年,在环境与教育影响下,由低级心理机能到高级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
个体的认知能力是在活动中,在于社会与他人的交往中逐步发展起来的,社会和教育对个体发展起主导作用。
他认为,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是实际发展水平,二是潜在发展水平。
②该理论对教育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其一,教学工作要根据学生认知发展水平,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来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要设和学生心理发展特点,这是教育工作取得成效的基本保证,也是教学成败的关键。
其二,加血工作要促进学生认知发展,而不能只是一味地被动适应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
5.大学生创造性的培养
①创造性思维是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统一、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的统一、创造性想像与抽象思维的统一。
发散思维的三个特征:
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
聚合思维的特征:
求同,也称为求同思维。
②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1)发现法(程序:
掌握学习课题→假设→确定假设→验证假设→发展、补充、修改和总结);
2)问题教育法(程序:
暗示→问题→假说→推理→验证);
3)大脑风暴法(集思广益,在一定时间内采用极迅速的联想作用,大量产生多种主意)。
③大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及其培养:
尊重学生独特的思维方式,肯定其积极价值。
6.大学生学习的特点。
与中小学学生相比,大学生的学习具有以下特点:
①学习内容的专业化程度较高,职业定向性较强。
②学习具有更大的主观能动性。
体现在:
1)大学生与更多的自由支配时间、更多自习时间;
2)大学生对学习内容有较大的选择性;
3)大学生的学习具有一定的研究和探索性质;
③自学方式日益占有重要地位,课余学习的比重加大;
④学习途径多样化。
7.如何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
①爱护和引导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需要:
1)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进行理想注意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培养大学生明确的学习目的。
②帮助学生树立恰当的目标,让学生体验成功感和自我价值感:
1)正确的评价和适当的表扬;
2)指导学生进行正确归因,避免学生产生习得性无助感;
3)适当开展竞赛,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荣誉感。
③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8.桑代克的学习规律:
桑代克是现代心理学之父,他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学习的三大规律:
效果律、练习律、准备率。
效果律是指在试误学习过程中,在学习者对刺激情景作出特定的反应之后能够获得满意的结果时,其联结就会强;
而得到烦恼的结果时,其联结就会削弱。
练习律是指任何刺激与反应的联结,一经练习运用,其联结的力量就会增大。
准备率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当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事前处于准备状态时,学习就会更有效。
桑代克强调在学习过程中行为的后果是影响学习最关键的因素。
桑代克的联结论事教育心理学上第一个系统的学习理论,它以实验和事实为依据,揭示了学习的实质、过程和规律,为以后教育心理学的学习问题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但他用动物学习推及到人类学习,而且仅仅研究机械学习,有其局限性。
9.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的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
班杜拉把观察学习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①注意过程,是指个体注意和知觉榜样情景的各个方面。
它是观察学习的首要阶段。
②保持过程,榜样行为引起人们的注意后,虽然榜样行为不再出现,但它仍能影响观察者,这是由于观察者对注意到得榜样行为保持的结果。
③动作复现过程,是个人对榜样行为的再现过程。
④动机过程,是指个体因表现所学到的行为而受到激励的过程。
包括直接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
10.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奥苏伯尔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他认为学校中学生的学习就是有意义学习。
而有意义学习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①学习材料本身必须是有逻辑意义的;
②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具有同化新材料的适当知识基础;
③学习者必须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11.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主要内容和教育意义
加德纳认为,人类有七种不同的智力,即言语能力、逻辑数理智力、空间智力、音乐智力、身体运动智力、社交智力和自我认识智力。
多元智力理论为学校教育培养人才拓宽了理论思路。
12.强化与惩罚的比较
①强化:
使行为反应发生的概率增加的过程。
②惩罚:
使行为反应发生的概率减少的过程。
③强化的程式:
是强化的时间和频率安排,或在什么时候以何种频率对一种反应施加强化。
刺激呈现
刺激消除
反应
增加
正强化
(呈现不愉快刺激)
负强化
(消除不愉快刺激)
降低
惩罚
(呈现不愉快)
(消除愉快刺激)
13.加涅的学习结果的分类
1985年出版的“学习条件与教学论”根据学习结果的不同分类:
①言语信息。
言语信息是用语言文字表达的信息。
这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
②智慧技能。
指运用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
这是关于“怎么办”的能力,能运用语言和数字这良种基本的事物符号处理外界的信息。
③认知策略。
指运用符号对内调控的能力。
即个体用来指导自己的注意、知觉、学习、记忆和思维等内部认知过程的能力。
它是学习如何学习。
既是学习的条件,自身又是学习的结果。
④动作技能。
指习得的,平稳而流畅,精确而适时的操作动作能力。
⑤态度。
指习得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或倾向性。
解决“愿不愿”选择什么样的行为的问题。
14.奥苏伯尔认为学习动机的成分有哪些?
一般称之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至少应包括三方面的内驱力决定成分:
①认知内驱力:
即一种要求了解和理解的需要,要求掌握知识的需要,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需要。
它是后天获得的。
它是一种最重要和最稳定的内驱力。
②自我提高内驱力:
是个体对因自己的胜任能力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
这种需要日益显要,成为成就动机的主要组成部分。
它是一种外部动机。
③附属内驱力:
是一个人为了赢得长者的赞许或认可的一种需要。
也是一种外部学习动机。
具有三个条件:
1)学生与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