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妊娠期妇女护理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404541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985.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妊娠期妇女护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第二章妊娠期妇女护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第二章妊娠期妇女护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第二章妊娠期妇女护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第二章妊娠期妇女护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章妊娠期妇女护理Word文件下载.docx

《第二章妊娠期妇女护理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妊娠期妇女护理Word文件下载.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二章妊娠期妇女护理Word文件下载.docx

  (4)防御功能

  (5)合成功能

  

(1)气体交换(O2、CO2)

  在母体与胎儿之间,氧气及二氧化碳以简单扩散方式进行交换,替代胎儿呼吸系统的功能。

  

(2)营养物质供应:

  Faciliateddiffusion:

葡萄糖(高→低)

  Activetransport:

氨基酸、维生素、电解质等(低→高)

  胎盘产生的各种酶,能把结构复杂的物质分解为简单的物质,或把结构简单的物质合成糖原、蛋白质、胆固醇等,供应给胎儿。

  (3)排出胎儿代谢产物:

  胎儿代谢废物,如尿素、尿酸、肌酐、肌酸等经胎盘送入母血排出。

  (4)防御作用(不完全性) 

  (5)合成功能:

胎盘能合成数种激素和酶

  1)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胚泡一经着床,合体滋养细胞即开始分泌hCG,在受精后10天左右即可用放射免疫法自母体血清中测出,成为诊断早孕的敏感方法之一。

至妊娠8~10周时分泌达高峰,持续1~2周后逐渐下降。

正常情况下,产后2周内消失。

其作用是维持妊娠、营养黄体,使子宫内膜变为蜕膜,维持孕卵生长发育。

  2)胎盘生乳素(HPL):

由合体滋养细胞分泌。

HPL的主要功能为:

①与胰岛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协同作用,促进乳腺腺泡发育,刺激其合成功能,为产后泌乳做准备。

②促胰岛素生成作用,使母血中胰岛素浓度增高,促进蛋白质合成。

③通过脂解作用,提高游离脂肪酸、甘油的浓度,抑制母体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使多余葡萄糖运转给胎儿,成为胎儿的主要能源,也是蛋白质合成的能源。

  3)雌激素和孕激素:

为甾体激素。

妊娠早期由卵巢妊娠黄体产生,自妊娠第8~10周起,由胎盘合成。

雌、孕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为共同参与妊娠期母体各系统的生理变化。

  4)酶:

胎盘能合成多种酶,包括缩宫素酶和耐热性碱性磷酸酶。

  

(二)胎膜

  由羊膜、平滑绒毛膜与底蜕膜组成。

有防止病原体进入宫腔,避免感染的作用。

  胎膜是由绒毛膜和羊膜组成。

胎膜外层为绒毛膜,在发育过程中因缺乏营养供应而逐渐退化萎缩成为平滑绒毛膜,妊娠晚期与羊膜紧密相贴,但能与羊膜完全分开。

胎膜内层为羊膜,为半透明的薄膜,与覆盖胎盘、脐带的羊膜层相连接。

  胎儿附属物——(三)脐带

  连接胎儿与胎盘的条索状组织,足月脐带长30~70cm,平均50cm。

  1条脐静脉及2条脐动脉,血管周围有华通胶保护。

  脐带受压可致胎儿窘迫甚至危及胎儿生命。

  

  (四)羊水

  羊水为充满于羊膜腔内的液体。

妊娠不同时期的羊水来源、容量及组成均有明显改变。

  1.羊水的来源妊娠早期的羊水,主要由母体血清经胎膜进入羊膜腔的透析液。

妊娠中期以后,胎儿尿液是羊水的重要来源。

  2.羊水的吸收约50%由胎膜完成。

  3.羊水量、性状及成分

  

(1)羊水量:

正常足月妊娠羊水量约为1000ml。

在妊娠的任何时期,如羊水量超过2000ml,可诊断为羊水过多;

如在妊娠晚期羊水量少于300ml,可诊断为羊水过少。

  

(2)羊水性状及成分:

妊娠足月时羊水比重为1.007~1.025,呈中性或弱碱性,pH值约为7.20,妊娠足月羊水略混浊,不透明,羊水内常悬浮有小片状物,包括胎脂。

  4.羊水的功能

  

(1)保护胎儿在羊水中自由活动,不致受到挤压,防止胎体畸形及胎肢粘连;

保持羊膜腔内恒温;

适量羊水避免子宫肌壁或胎儿对脐带直接压迫所致的胎儿窘迫;

有利于胎儿体液平衡,若胎儿体内水分过多可采取胎尿方式排至羊水中;

临产宫缩时,尤在第一产程初期,羊水直接受宫缩压力能使压力均匀分布,避免胎儿局部受压。

  

(2)保护母体:

妊娠期羊水可减少因胎动给母亲带来的不适感;

临产时,羊水直接受宫缩压力作用,能使压力均匀分布,避免胎儿局部受压;

临产后,前羊水囊扩张子宫颈口及阴道;

破膜后羊水冲洗阴道可减少感染发生的机会。

  胎儿附属物——羊水

  来源母体血清、胎儿尿液、肺泡分泌液体

  吸收胎膜吸收、胎儿吞咽、脐带吸收

  羊水量孕36~38周达高峰

  性状、成分

  pH值7.20

  早期无色澄清液体,足月略混浊、不透明

  可见羊水内悬有小片状物

  水分98%~99%,无机盐及有机物1%~2%

  含大量激素和酶

  

(一)胎儿发育

  胚胎:

妊娠前8周,是主要器官分化形成时期。

  胎儿:

从第9周起,是各器官逐渐发育成熟时期。

  12周末:

9cm

  16周末:

16cm

  20周末:

25cm

  24周末:

30cm

  28周末:

35cm,1000g

  32周末:

40cm

  36周末:

45cm,2500g

  40周末:

50cm

  4周末

  可辨认胚盘与体蒂

  8周末

  初具人形,B超可见早期胎心搏动。

  12周末

  16周末

  20周末

  24周末

  28周末

  32周末

  36周末

  40周末

  

(二)胎儿生理特点

  循环系统

  血液

  呼吸系统:

母儿血液在胎盘进行气体交换。

  神经系统

  消化系统

  泌尿系统:

妊娠中期起,羊水的重要来源是胎儿尿液。

  内分泌系统:

胎儿肾上腺皮质能产生大量甾体激素,与胎儿肝、胎盘、母体共同完成雌三醇的合成。

  生殖系统及性腺分化发育

  1.循环系统胎儿循环、营养供给和代谢产物排出均需由脐血管经过胎盘、母体来完成。

  

(1)解剖学特点:

①脐静脉1条:

带有来自胎盘氧含量较高、营养较丰富的血液进入胎体。

②脐动脉2条:

带有来自胎儿氧含量较低的混合血,注入胎盘与母血进行物质交换;

③动脉导管:

位于肺动脉及主动脉弓之间,生后肺循环建立后,肺动脉血液不再流入动脉导管,动脉导管闭锁成动脉韧带;

④卵圆孔:

位于左右心房之间。

  

(2)血液循环特点:

①来自胎盘的血液沿胎儿腹前壁进人体内分为3支;

一支直接入肝,一支与门静脉汇合入肝,此两支的血液最后由肝静脉入下腔静脉;

另一支为静脉导管,直接入下腔静脉。

②卵圆孔位于左右心房之间,由于卵圆孔开口处正对着下腔静脉入口,从下腔静脉进入右心房的血液,绝大部分经卵圆孔进入左心房。

而从上腔静脉进入右心房的血液,很少或不通过卵圆孔而是直接流向右心室进入肺动脉。

③由于肺循环阻力较高,肺动脉血液大部分经动脉导管流入主动脉,只有约1/3的血液通过肺静脉入左心房。

左心房含氧量较高的血液迅速进入左心室,继而入升主动脉,先直接供应心、脑及上肢,小部分左心室的血液进入降主动脉至全身,后经腹下动脉,再经脐动脉进入胎盘,与母血进行交换。

  胎儿出生后开始自主呼吸,肺循环建立,胎盘循环停止,循环系统血流动力学发生显著变化。

左心房压力增高,右心房压力下降,卵圆孔在胎儿出生后数分钟开始闭合,大多数在生后6~8周完全闭锁。

肺循环建立,肺动脉血流不再流入动脉导管,动脉导管闭锁为动脉韧带。

脐静脉闭锁为静脉韧带,脐动脉闭锁,与之相连的闭锁之腹下动脉形成腹下韧带。

  2.血液

  

(1)红细胞:

妊娠早期红细胞生成主要来自卵黄囊。

妊娠10周时在肝脏,以后在骨髓、脾。

妊娠足月时至少90%的红细胞由骨髓产生。

红细胞总数无论是早产儿或足月儿均较高,约为6.0×

1012/L。

胎儿期红细胞体积较大,红细胞的生命周期短,仅为成人的2/3,故需不断生成红细胞。

  

(2)血红蛋白:

胎儿血红蛋白从其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可分为三种,即原始血红蛋白、胎儿血红蛋白和成人血红蛋白。

随妊娠进展,血红蛋白的合成不仅数量增多,且其种类也从原始类型向成人类型过渡。

  (3)白细胞:

妊娠8周以后,胎儿血循环出现粒细胞,形成防止细菌感染的第一道防线,妊娠足月时白细胞计数可高达(1.5~2.0)×

1010/L。

白细胞出现不久,胸腺、脾发育产生淋巴细胞,成为体内抗体的主要来源,构成了对抗外来抗原的第二道防线。

  3.呼吸系统胎儿的呼吸功能是由母儿血液在胎盘进行气体交换完成的。

  4.消化系统妊娠11周时小肠有蠕动,至妊娠16周胃肠功能基本建立,胎儿吞咽羊水、吸收水分,同时能排出尿液控制羊水量。

胎儿肝功能尚不健全,特别是酶的缺乏,如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尿苷二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等,以致不能结合因红细胞破坏后产生的大量游离胆红素。

  5.泌尿系统胎儿肾脏在妊娠11~14周时有排泄功能,妊娠14周胎儿膀胱内已有尿液,妊娠后半期胎尿成为羊水的重要来源之一。

  6.内分泌系统胎儿甲状腺是胎儿期发育的第一个内分泌腺。

约在受精后第4周甲状腺即能合成甲状腺激素。

胎儿肾上腺的发育最为突出,且胎儿肾上腺皮质主要由胎儿带组成,约占肾上腺的85%以上,能产生大量甾体激素,尤其是产生脱氢表雄酮,与胎儿肝脏、胎盘、母体共同完成雌三醇的合成与排泄。

第二节 妊娠期母体变化

  一、生理变化

  二、心理变化

  生殖系统的变化

  乳房的变化

  循环系统的变化

  血液的改变

  泌尿系统的变化

  呼吸系统的变化

  消化系统的变化

  皮肤的变化

  内分泌系统的变化

  新陈代谢的变化

  骨骼、关节及韧带的变化

  

(一)生殖系统的变化:

子宫变化最大。

  子宫体:

随孕月逐渐增大变软。

12周后进入腹腔,孕晚期呈右旋。

  子宫峡部:

伸展拉长成子宫下段,成软产道的一部分。

  宫颈、阴道、会阴:

组织变软,色素沉着,分泌物增多。

  卵巢:

不排卵,月经不来潮。

  

(二)乳房

  妊娠早期开始增大,充血明显。

孕妇自觉乳房发胀,乳头增大变黑,易勃起。

乳晕变黑,乳晕上的皮脂腺肥大形成散在的结节状小隆起,称蒙氏结节。

胎盘分泌大量雌激素刺激乳腺腺管发育,分泌大量孕激素刺激乳腺腺泡发育。

垂体生乳素、胎盘生乳素等多种激素,参与乳腺发育完善,为泌乳做准备,但妊娠期间并无乳汁分泌,与大量雌、孕激素抑制乳汁生成有关。

  (三)循环系统及血液系统

  1.心脏妊娠期由于膈肌升高,心脏向左、向上、向前移位,更贴近胸壁,心尖搏动左移约1cm,心浊音界稍扩大。

心脏容量至妊娠末期约增加10%,心率于妊娠晚期每分钟增加10~15次。

由于血流量增加、血流加速及心脏移位使大血管轻度扭曲,多数孕妇的心尖区及肺动脉区可听及Ⅰ~Ⅱ级柔和吹风样收缩期杂音,产后逐渐消失。

  2.心排出量和血容量心排出量约自妊娠10周开始增加,至妊娠32~34周达高峰,维持此水平直至分娩。

临产后,特别在第二产程期间,心排出量显著增加。

  循环血容量于妊娠6周起开始增加,至妊娠32~34周达高峰,约增加30%~45%,平均约增加1500ml,维持此水平直至分娩。

血浆增加多于红细胞增加,血浆约增加1000ml,红细胞约增加500ml,使血液稀释,出现生理性贫血。

  如孕妇合并心脏病,在妊娠32~34周、分娩期(尤其是第二产程)及产褥期最初3天之内,因心脏负荷较重,易发生心力衰竭。

  3.静脉压妊娠期盆腔血液回流至下腔静脉的血量增加,右旋增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使血液回流受阻,使孕妇下肢、外阴及直肠的静脉压增高,加之妊娠期静脉壁扩张,孕妇容易发生下肢、外阴静脉曲张和痔。

孕妇若长时间处于仰卧位姿势,可引起回心血量减少,心排出量降低,血压下降,称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

  4.血液成分

妊娠期骨髓不断产生红细胞,网织红细胞轻度增多。

由于血液稀释,红细胞计数约为3.6×

1012/L(非孕妇女约为4.2×

1012/L),血红蛋白值约为110g/L(非孕妇女约为130g/L),血细胞比容从未孕时0.38~0.47降至0.31~0.34,孕妇储备铁约0.5g,为适应红细胞增加和胎儿生长及孕妇各器官生理变化的需要,容易缺铁,应在妊娠中、晚期开始补充铁剂,以防缺铁性贫血。

  

(2)白细胞:

妊娠期白细胞稍增加,约为10×

109/L,有时可达15×

109/L,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增多,淋巴细胞增加不多,而单核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几乎无改变。

  (3)凝血因子:

妊娠期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凝血因子Ⅱ、Ⅴ、Ⅶ、Ⅷ、Ⅸ、Ⅹ均增加,对预防产后出血有利,血小板数无明显改变。

  (4)血浆蛋白:

由于血液稀释,从妊娠早期开始降低,至妊娠中期血浆蛋白约为60~65g/L,主要是白蛋白减少,以后持续此水平直至分娩。

  血液及循环系统:

总结

  心脏:

负担加重。

血容量增加,孕32~34周达高峰(生理性贫血);

心搏量增加;

心率增快10~15次/分;

心脏位置改变,大血管扭曲(心尖可闻收缩期杂音)等。

  心排出量和血容量:

心排出量约自妊娠10周开始增加,至妊娠32~34周达高峰

  静脉压:

下肢及外阴静脉曲张或痔;

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

  血液成分:

血液处于高凝状态。

孕晚期白细胞增加,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增加。

孕早期与孕末期出现尿频;

易患急性肾盂肾炎,右侧多见(右旋子宫压迫)。

  呼吸系统

  消化系统:

早孕反应、胃肠胀气与便秘

  内分泌系统

  其他

  体重:

与妊娠13周前体重无明显变化。

以后平均每周增加350g,孕晚期每周体重增加不应超过500g,至妊足月时体重共约增加12.5Kg。

  妊娠纹:

(腹壁弹力纤维断裂)初孕妇紫红色,经产妇银白色。

  

(一)孕妇常见的心理反应

  1.惊讶和震惊在怀孕初期,几乎所有的孕妇都会产生惊讶和震惊的反应。

  2.矛盾心理尤其是原先未计划怀孕的孕妇。

当孕妇自觉胎儿在腹中活动时,多数孕妇会改变当初对怀孕的态度。

  3.接受随着妊娠进展,出现了“筑巢反应”。

妊娠晚期,孕妇常因胎儿将要出生而感到愉快,又因可能产生的分娩痛苦而焦虑,为分娩过程中母儿安危担心。

  4.情绪不稳定由于体内激素的作用。

往往表现为易激动。

  5.内省妊娠期孕妇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这种专注使孕妇能计划、调节、适应,以迎接新生儿的来临。

  

(二)孕妇的心理调节

  美国心理学家鲁宾(Rubin,1984)提出妊娠期孕妇为接受新生命的诞生,维持个人及家庭的功能完整,必须完成四项孕期母性心理发展任务:

  1.确保自己及胎儿能安全顺利地度过妊娠期、分娩期。

  2.促使家庭重要成员接受新生儿。

  3.学习为孩子贡献自己。

  4.情绪上与胎儿连成一体。

第三节 妊娠诊断

  根据妊娠不同时期的特点,临床将妊娠全过程共40周分为3个时期:

  妊娠12周末以前称早期妊娠;

  第13~27周末称中期妊娠;

  第28周及其后称晚期妊娠。

  一、早期妊娠诊断

  

(一)症状与体征

  1.停经育龄有性生活的妇女,平时月经周期规则,一旦月经过期应考虑妊娠。

停经10日以上高度怀疑妊娠;

停经2个月以上妊娠可能性大。

停经是妊娠最早的症状。

  2.早孕反应停经6周左右出现畏寒、头晕、流涎、乏力、嗜睡、食欲不振、喜食酸物、厌恶油腻、恶心、晨起呕吐等症状,称早孕反应。

多在停经12周左右自行消失。

  3.尿频增大前倾子宫在盆腔内压迫膀胱所致,子宫增大超出盆腔,尿频自然消失。

  4.乳房变化自觉乳房胀痛。

检查乳房体积逐渐增大,乳头增大,乳头乳晕着色加深。

乳晕周围皮脂腺增生出现深褐色结节称蒙氏结节。

哺乳妇女妊娠后乳汁明显减少。

  5.妇科检查阴道黏膜和宫颈阴道部充血呈紫蓝色。

停经6~8周双合诊检查子宫峡部极软,感觉宫颈与宫体之间似不相连,称黑加征。

子宫逐渐增大变软呈球形;

停经8周子宫为非孕时2倍;

停经12周为非孕时3倍,在耻骨联合上方可以触及。

  

(二)辅助检查

  1.妊娠试验受精卵着床后不久,即可测出受检者血或尿中hCG增高。

临床上多用早孕试纸法检测受检者尿液,阳性结合临床表现可确诊妊娠。

极少出现假阳性。

  2.超声检查

  

(1)B型超声检查:

阴道超声较腹部超声诊断早孕提前1周。

阴道超声最早在停经4~5周,宫腔内见圆形妊娠囊。

停经5周妊娠囊内见胚芽和原始心管搏动,可确诊宫内妊娠活胎。

  

(2)超声多普勒法:

超声多普勒仪在子宫区内能听到有胎心音,可确诊早期妊娠活胎。

  3.黄体酮试验对月经过期可疑早孕妇女,每日肌注黄体酮20mg,连用3~5天,若停药后超过7天仍未出现阴道流血,则早期妊娠的可能性很大。

停药后3~7天内出现阴道流血,排除早孕可能。

  4.宫颈黏液检查宫颈黏液量少、质稠,拉丝度差,涂片干燥后光镜下见到排列成行的椭圆体,不见羊齿植物叶状结晶,则早期妊娠的可能性大。

  5.基础体温测定双相型体温的妇女,高温相持续18日不降,早孕的可能性大。

  二、中晚期妊娠的诊断

  

(一)病史与症状

  有早期妊娠经过,感到腹部逐渐增大,于妊娠18~20周自觉胎动。

  

(二)体征与检查

  1.子宫增大根据手测宫底高度或尺测耻上子宫长度,可以估计胎儿大小及孕周,见表:

  不同妊娠周数的宫底高度及子宫长度见下表:

  

妊娠周数

手测宫底高度

尺测耻上子宫长度

12周末

耻骨联合上2~3横指

16周末

脐耻之间

20周末

脐下1横指

18(15.3~21.4)cm

24周末

脐上1横指

24(22.0~25.1)cm

28周末

脐上3横指

26(22.4~29.0)cm

32周末

脐与剑突之间

29(25.3~32.0)cm

36周末

剑突下2横指

32(29.8~34.5)cm

40周末

脐与剑突之间或略高

33(30.0~35.3)cm

  2.胎动孕妇感觉到胎儿躯体活动冲击子宫壁。

正常胎动每小时3~5次。

  3.胎体妊娠24周后触诊能区分胎头、胎背、胎臀和胎儿肢体。

胎头圆而硬,有浮球感。

胎背宽而平坦;

胎臀宽而软,形状不规则;

胎儿肢体小且有不规则活动。

  4.胎心音于妊娠12周多普勒胎心仪能探测到胎儿心音;

妊娠18~20周用听诊器经孕妇腹壁能听到胎儿心音,每分钟120~160次。

妊娠24周前胎心音在脐下正中或偏左(右)听到;

妊娠24周后胎心音在胎背侧听得最清楚。

子宫杂音为血液流过扩大的子宫血管时出现的吹风样低音响。

  腹主动脉音为咚咚样强音响,两种杂音均与孕妇脉搏数一致。

  脐带杂音为与胎心率一致的吹风样低音响。

  (三)辅助检查

  1.超声检查B型超声检查不仅能显示胎儿数目、胎产式、胎先露、胎方位、有无胎心搏动、胎盘位置及分级、羊水量、胎儿有无畸形,还能测量胎头双顶径、股骨长等多条径线,了解胎儿生长发育情况。

  2.胎儿心电图妊娠12周后能显示较规律的心电图形。

国内常用间接法检测。

  关于正常妊娠,于12周末时手测宫底高度是

  A.双合诊才能够触及

  B.耻骨联合上2~3横指

  C.脐耻之间

  D.下腹部不能触及

  E.耻骨联合上刚能触及

[答疑编号700803020201]

  25岁初孕妇,停经18周,不觉胎动。

产科检查。

宫底高度在脐耻之间,胎方位及胎心不清。

监测宫内胎儿情况首选的方法是

  A.腹部X线摄片

  B.多普勒超声检查

  C.B型超声检查

  D.胎儿心电图检查

  E.测定羊水甲胎蛋白值

[答疑编号700803020202]

【正确答案】C

  24岁,孕妇,G1P0,末次月经记不清。

产科检查:

宫高34cm(脐与剑突之间或略高,胎头入盆),胎心位于脐右下方。

其孕周是

  A.孕20周

  B.孕24周

  C.孕28周

  D.孕34周

  E.孕40周

[答疑编号700803020203]

【正确答案】E

第四节 胎产式、胎先露、胎方位

  

(一)胎产式

  胎体纵轴与母体纵轴的关系称胎产式。

两纵轴平行称纵产式;

两纵轴垂直称横产式;

两纵轴交叉称斜产式,属暂时性,在分娩过程中多转为纵产式,偶尔转成横产式。

  横产式-肩先露

  

(二)胎先露

  最先进入骨盆入口的胎儿部分称胎先露。

纵产式有头先露和臀先露,横产式为肩先露。

头先露根据胎头屈伸程度,分为枕先露、前囟先露、额先露及面先露。

臀先露分为混合臀先露、单臀先露、单足先露、双足先露。

偶见胎儿头先露或臀先露与胎手或胎足同时入盆称复合先露。

  纵产式(头先露或臀先露),胎体纵轴与骨盆轴相一致,容易通过产道。

  头先露

  臀先露

  横产式:

足月活胎不能通过产道

  肩先露

  (三)胎方位

  胎儿先露部的指示点与母体骨盆的关系称胎方位(简称胎位)。

枕先露以枕骨、面先露以颏骨、臀先露以骶骨、肩先露以肩胛骨为指示点。

根据指示点与母体骨盆入口左、右、前、后、横而有不同胎位。

第五节 产前检查及健康指导

  一、病史

  二、身体评估

  三、心理社会评估

  四、高危因素评估

  五、健康指导

  六、围生医学基本概念

  预产期(EDC)计算方法为:

末次月经第1天起,月份减3或加9,日期加7。

如为阴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其它语言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