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初中层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389335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7.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初中层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教育学初中层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教育学初中层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教育学初中层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教育学初中层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学初中层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教育学初中层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初中层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学初中层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不同国家古代学校教育的形态

(1)、中国早在4000千多年前的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

(2)、西周以后,学校教育制度已经发展到比较完备的形式,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并有了‘国学’与‘乡学’之分,即设在王城和诸侯国都的学校与设在地方的学校、设在闾里的塾校。

形成了以礼乐为中心的文武兼备的六艺教育。

六艺由六门课程组成:

一是礼:

包括政治、历史和以“孝”为中心的伦理道德教育,二是乐:

包括音乐、诗歌、舞蹈教育,三是射:

射技教育,四是御:

以射箭、驾兵车为主的军事技术教育,五是书:

学字习写的书写教育,六是数:

简单数量计算教育。

春秋战国时期私学的发展是我国教育史、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促进形成了百家争鸣的情况。

(3)、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隋唐以后盛行科举制度;

宋代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儒家经典被缩减为《四书》、《五经》,特别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被作为教学的基本材料和科举考试的依据;

明代以后,八股文被规定为考科举的固定格式,一直到光绪31年(1905)清政府才下令废科举开学堂。

(4)、古印度。

A、佛教教育:

佛教比较关心大众。

B、婆罗门教:

有严格的等级制度。

(5)、古代埃及。

A、宫廷学校:

法老教育皇子皇孙和贵族子弟的场所。

B、职官学校:

招收贵族和官员子弟C、文士学校(设置最多)。

“以僧为师”、“以(书)吏为师”成为古代埃及教育的一大特征。

(6)、古代雅典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也比较灵活。

(7)、西欧教育分两块,A、宗教(僧侣)教育:

培养僧侣、牧师、神父。

B、骑士教育:

培养骑士。

◆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

阶级性(性质方面)、道统性(内容)、专制性、刻板性、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即:

受教育的目的主要不是为了获取实用的知识,而是受教育本身。

2、近代教育的特征(即变化的表现)(简答)

(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2)、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

(3)、教育的世俗化

(4)、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3、20世纪以后教育的特点(简答、着重点)

(1)、教育的终身化。

(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

(4)、教育的多元化(具体表现为:

培养目标的多元化、办学形式的多样化、管理模式的多元化、教育内容的多元化、评价标准的多元化等)

(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第二节、教育学的发展

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目的是深化人们对教育的认识,更新人们的教育观念,并为教育的发展和改进提供依据,为提高教育水平和教学水平提供理论选择和指导。

教育学的发展经历了萌芽、形成、科学教育三个阶段。

(一)、历史上的教育学思想

1、中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详见书p11)

《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教育学专着。

(详见P12)

2、西方古代的教育思想

(1)、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前399)以其雄辩和青年智者的问答法(又称产婆术)着名。

问答法分为三步:

第一步称为苏格拉底讽刺;

第二步叫定义,在问答中经过反复诘难和归纳,从而得出明确的定义和概念;

第三步叫助产术,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索,自己得出结论。

(2)、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约公元前427—前347)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代表作《理想国》中。

(3)、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秉承了柏拉图的理性说,认为追求理性就是追求美德,就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他认为“教育事业应该是公共的,而不是私人的。

”,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提倡对学生进行和谐的全面发展的教育。

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在他的着作《政治学》中有大量反映。

(4)、夸美纽斯的突出贡献:

贯穿其中的是自然适应原则;

泛智教育;

首次论证和实证了“班级授课制”;

提出了普及教育的思想。

(二)、教育学的建立与变革

1、教育学学科的建立

个人本位说代表人物:

卢梭、杜威、斐斯泰洛齐

(1)、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首次提出班级授课制)的《大教学论》(1632年出版、世界第一本教育学专着)。

(2)、法国卢梭的教育思想:

自然教育思想。

他主张以儿童为中心来教学,代表作为《爱弥尔》(自然主义理想作品)。

(3)、德国哲学家康德也主张儿童中心论,他认为教育的任务根本在于充分发展人的自然禀赋,使人人都成为自身,成为本来的自我,都得到自我完善。

(4)、瑞士教育家斐斯泰洛齐(师范教育的奠基人)也主张儿童中心论,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按照自然的法则全面的、和谐的发展儿童的一切天赋力量。

(5)、英国哲学家洛克(强调后天教育的重要性)代表作为《教育漫话》,提出了着名的“白板说(强调教育的作用)”,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并且得出结论,天赋的智力人人平等,“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的缘故。

”,另一方面他又主张绅士教育。

2、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从独立的教育学诞生的角度来说,通常以德国赫尔巴特(1776—1841)的《普通教育学》为标志,美国杜威(1859—1952)和他的《民本主义与教育》(1916)是20世纪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作。

(1)、赫尔巴特与《普通教育学》。

赫尔巴特提出教育心理学论,他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认为应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赫尔巴特的贡献在于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的基础上,可以说是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

赫尔巴特是社会本位论代表人物(即传统教育学的代表)。

传统教学三中心:

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

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康德,他于1776年在德国的柯尼斯堡大学的哲学讲座中讲授教育学,但对后世影响最大、最明确的构建教育学体系的是赫尔巴特。

(2)、杜威与他的代表作《民本主义与教育》。

杜威的课程被称为活动课程,由大量活动组成,杜威被称为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

杜威的三个主张:

主张教育即生活;

主张“在做中学”;

主张儿童中心(最杰出的代表)。

(三)、当代教育学的发展

1939年,苏联教育理论家凯洛夫明确提出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编写《教育学》目标,《教育学》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教育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教育学分成总论、教学论、德育论、学校管理论四个部分。

教育的两大基本规律:

教育适应并促进社会发展;

教育适应并促进人的发展。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总括:

教育本身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的发生和发展受到社会其他因素的制约,特别是受到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社会生产力水平、科学技术和文化背景、文化传统的影响,并对这些因素产生反作用,这就是教育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和科学技术发展功能。

教育对社会的促进功能主要是通过培养人来实现的。

第一节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

(一)、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通过对教育方针、政策的颁布,教育目的的制定、教育经费的分配。

教育内容特别是意识形态教育内容的规定,教师和教育行政人员的任命聘用,实现对教育领导权的控制。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

4、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二)、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注:

‘教化’体现了教育对政治的作用)

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制度的舆论力量

3、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4、总之,政治经济制度直接制约着教育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教育又对政治经济制度有不可忽视的影响,这种影响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作为促进社会进步的力量,变得越来越重要。

第二节教育与生产力

(一)、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生产力水平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同时也对教育提出与一定生产力想适应的要求。

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物质资料能为教育的发展提供的物资基础;

另一方面的条件是生产力发展、社会再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程度。

2、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生产力的发展不断引起产业结构、技术结构、消费结构和分配结构的变革,与之相适应,教育结构也将随之出现新变化。

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4、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两种情况:

一是教育落后于生产力水平;

二是教育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

(二)、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1、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

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1)、教育在生产劳动力。

指对劳动力的教育和培训。

(2)、教育在生产科学知识。

指对科学知识的传播、复制、加工、应用。

2、人力资本理论(**)(代表人物是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

舒尔茨所做的“人力资本投资”的演讲,被称为人力资本理论被创立的“宪章”。

人力资本理论的核心概念是“人力资本”,他只的是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以及其他类似的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它是资本的形态,因为它是未来薪水和报酬的源泉;

它是人的资本形态,因为它体现在人身上,属于人的一部分。

第四节教育与文化

(一)教育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1、(同上面)

2、教育史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二)、学校文化(**)

学校文化:

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1、学校文化界说

界说学校文化的基点:

一是学校文化不仅包括学校全体成员共同遵循的一些观念和行为,而且也包括部分成员共同遵循的观念和行为;

二是学校文化既可能会给学校预定教育目的达成带来积极意义,也可能阻碍教育目的达成;

三是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各群体所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其中最具决定作用的是思想观念特别是价值观念。

2、学校文化特性(*):

(1)、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

(2)、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

(3)、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

(4)、校园文化(*,其核心是精神文化)—学校文化的缩影。

校园文化按照不同的标准和层次可以在细分为:

学校物质文化、学校组织和制度文化、学校精神文化、学校领导者亚文化、教师亚文化、学生亚文化、学校职工亚文化、课程亚文化、活动亚文化。

学校物质文化有两种表达方式:

一是学校环境文化,二是设施文化

学校的组织和制度文化有三种主要表达方式:

一是保证学校正常运行的组织形态;

二是规章制度;

三是角色规范。

学校的精神和观念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

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是经过长期实践形成的。

(三)学生文化

1、学生文化的成因

(1)、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

(2)、同伴群体的影响

(3)、师生的交互作用(4)、家庭社会经济地位(5)、社区的影响

2、学生文化的特征(*,简答)

(1)、学生文化具有过渡性

(2)、学生文化具有非正式性

(3)、学生文化具有多样性(4)、学生文化具有互补性

第三章教育与个人的发展

第一节个人身心发展的规律

(一)个人身心发展的概念:

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展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

(二)、个体省心发展的动因(*,判断、选择)

1、内发论代表人物:

弗洛伊德

(1)、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自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2)、孟子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

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

(3)、奥地利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它是推动人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

(4)、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则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的决定作用。

其着名实现:

双生子爬梯实验。

2、外铄论

(1)、外铄论的基本观点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

(2)、我国古代性恶论的代表人物荀子就持这种观点。

(3)、英国哲学家洛克的“白板说”是一个典型代表;

另一个是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毕生。

3、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如先天遗传素质、机体成熟机制)与外部环境(外在刺激的强度、社会发展的水平、个体文化背景等)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三)、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重点*)

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头尾律、向心律、粗细律)见书上例子(P46)

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年龄热点,是在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中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

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1)、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是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变化时不平衡的(如身高、体重在不同年龄段的变化);

第二个方面是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如有的方面在较早的年龄段就达到较高水平,有的则较晚,如智力、神经系统早、生殖系统晚)。

(2)、发展关键期:

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形成的时期。

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互补性反映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互相关系,它首先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挥得到部分补偿(如盲人的嗅觉、听觉好)。

互补性也存在于心理机能和生理机能之间。

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

(1)、从群体角度看,首先表现为男女性别的差异,包括自然性和生理机能、社会地位、角色、交往群体的差别。

(2)、其次,个体差异表现在身心构成方面。

(3)、还有些是发展水平的差异,有些是心理特征表现方式上的差异。

第二节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简答、论述、案例分析)

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是受到遗传素质、成熟、环境和个体实践活动的影响,学校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环境,它对个体发展有着特殊意义。

(一)、遗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1、遗传素质概念

遗传是指从尚待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的特点,也叫遗传素质。

2、遗传的意义

(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3)、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不能夸大的。

(二)、成熟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三)、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1、环境的概念

环境:

泛指个体生活中,影响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

(1)、按环境性质分:

自然环境(自然条件、地理位置);

社会环境(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个体相关的其他社会关系)

(2)、按环境的范围分:

大环境(个体所处的总体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如某一国家、某一地区);

小环境(与个体直接发生联系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如一个家庭、一所学校)

2、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1)、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性,包括机遇、条件、对象

(2)、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3)、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

(人所具有的主观能动性)

(四)、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简答)

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做出社会性示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最近发展区”(解释见P52)

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即可延续终身)。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五)、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巨大作用,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个体发展的内在因素。

个体和环境之间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第四节普通中等教育促进青少年发展的特殊任务

身体状态的剧变、内心世界的发现、自我意识的觉醒、独立精神的加强,是少年期表现出的总体性的阶段特征。

部分心理学家把少年期称为“危险期”或者“心理断乳期”,意味着在这一时期,儿童将从心理上摆脱对成人的依赖,表现出追求独立的倾向。

第四章教育的目的

第一节教育目的的概念和层次结构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和意义

1、概念。

教育目的又称总的培养目标,是国家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总要求,是所培养的人应达到最终标准

广义:

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期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

狭义:

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

2、教育目的的意义与作用

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教育目的是全部教育工作的核心,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根本性问题,或说核心问题,教育目的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通过发挥以下几点实现教育目的对整个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选择):

(1)教育目的的导向作用

(2)、教育目的的激励作用(3)、教育目的的评价作用。

因此,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根本性问题,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二)、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1、教育目的的层次包括:

(1)、国家的教育目的(宏观的、抽象的);

(2)、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目的(3)、教师的教学目标(教育目标是教学目的的具体化和操作化)。

2、三者关系: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的关系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

第二节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

(一)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二)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

(三)我国的教育目的建立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基础上(*)。

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强调: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根本途径)。

马克思主义的“个人全面发展”学说(确定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1、主要内容

(1)、在私有制条件下,旧分工造成人的片面发展

(2)、机器大工业生产要求人的全面发展

(3)、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到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

2、个人全面发展的涵义

马克思主义关于“个人全面发展”,是指人的“智力和体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

”这种智力与体力的统一是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结合,是“个人全面发展”的实质,也是社会化大生产对全体社会成员的普遍要求。

第三节我国的教育目的

一、我国新时期的教育目的

(一)、我国现行的教育方针是: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集中反映了新时期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服务方向,述及了为谁培养人的问题。

2、“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新时期我国教育方针的核心要素,是对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明确规定,述及了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3、“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述及了怎么样培养人的问题。

(二)、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及基本精神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民族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培养的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2、我们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对素质教育的理解素质教育的基本观点(或说素质教育的本质)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

全面发展教育由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

技术教育等五育组成。

(1)、德育,是以培养教育对象思想品德为目的教育活动,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

(2)、智育,是通过学习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来发展教育对象的智力,培养其能力的教育。

(3)、体育,是通过学习掌握体育运动知识,技能和进

行相应的身体活动,来发展教育对象的体力,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和运动能力的教育。

(4)、美育,即审美教育,是引导教育对象,掌握审美知识,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他们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5)、劳动技术教育,是通过引导教育对象学习掌握劳动知识、技能和生产技术并进行相应实践,培养他们具有正确的劳动观点、劳动习惯、动手能

力和技术兴趣的教育。

劳动技术教育包括劳动教育与技术教育两个方面。

“五育”之间的辩证关系:

德育是方向、灵魂,对其它各育起着不可替代的动力保证作用,智育是主体、中心,对其它各育提供智力基础,体育是载体,对其它各育物质基础的作用,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对其它各育有辅德、益智、促体的作用。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重点句)

(1)、创新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是一种精神状态。

(2)、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相辅相成。

(3)、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区别。

第五章学生与教师

重点:

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质;

学生的本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