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中语文一轮复习苏教版文言文阅读作业Word版含答案9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7385236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9.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中语文一轮复习苏教版文言文阅读作业Word版含答案9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届高中语文一轮复习苏教版文言文阅读作业Word版含答案9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届高中语文一轮复习苏教版文言文阅读作业Word版含答案9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届高中语文一轮复习苏教版文言文阅读作业Word版含答案9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届高中语文一轮复习苏教版文言文阅读作业Word版含答案9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中语文一轮复习苏教版文言文阅读作业Word版含答案9Word下载.docx

《届高中语文一轮复习苏教版文言文阅读作业Word版含答案9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中语文一轮复习苏教版文言文阅读作业Word版含答案9Word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中语文一轮复习苏教版文言文阅读作业Word版含答案9Word下载.docx

C.辄返棹登金、焦二山棹:

船桨,代指船

D.以是知古之毁服童发童:

未成年的

解析:

选D 童:

秃,此处是使动用法,“使……变秃”。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方思曾年少有才,但经历一次次的考试失利后,对自己的才能产生了怀疑,认为自己技不如人,于是延请有才之士想要向他们学习。

B.方思曾所延请的人中虽然后来也有做官显贵的,但他认为这些人的本领未必胜过自己,因而就不愿长久拜他们为师。

C.方思曾因为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不得志,便不与官员交往,后来到临安去拜师学习佛学的精义,放任自己沉溺在佛学之中。

D.作者和方思曾相互倾慕,他和李廉甫晚上走到城外隍桥时,看到方思曾的房屋会很失意;

方思曾在梅花盛开的时节也多次邀请作者前往。

选C C项,“不与官员交往”错,原文中只是说“绝不与豪贵人通”。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已而其父长史公官四方,子昇幼,不克葬。

译文:

(2)以思曾之材,有以置之,使之无愤憾之气,其果出于是耶?

参考答案:

(1)不久他的父亲长史公调往远地做官,他的儿子方昇年幼,(遗体)不能够下葬。

(关键词“已而”“克”各1分,句子大意1分)

(2)凭借思曾的才能,有合适的职位安排他,使他没有怨恨之气,他果真会出现在这里(专注于佛学)吗?

(关键词“以”“材”“置”“愤憾”各1分,句子大意1分)

4.简要概括方思曾的形象特点。

(4分)

答:

解答此题,可抓住文中所叙述的事情来分析归纳。

如第二段写“思曾少负奇逸之姿,年二十余,以《礼经》为京闱首荐”,可以概括出方思曾才华出众的特点;

再如方思曾为了寻求考中的方法,多方延请有才之士,可以概括出他热衷功名的特点。

其他要点也可以借助这种方法得出。

才华出众;

热衷功名;

恃才自负;

壮志难酬;

重视友情。

(每点1分,任意答出四点即可)

参考译文:

我的朋友方思曾去世的时候,恰逢倭寇来侵扰,暂且停柩在某地。

不久他的父亲长史公调往远地做官,他的儿子方昇年幼,(遗体)不能够下葬。

某年某月某日,(方思曾)才被合葬在他的祖父侍御府君的墓中,(有人)来请求我撰写墓上的文字。

思曾年少时有奇特超俗的才能,二十多岁时,凭借《礼经》在京城的科举考试中以第一名被推荐。

后来参加礼部主持的科举考试一度不顺利,就自责并且怀疑说:

“我所做的,自以为到了极致,却又没有成功。

他们(考中的人)一定有超出我的方法之外的!

”就让人准备了书籍钱财奔走四方,寻求那些曾在科举考试中名列前茅以及乡里有才学的人,全把他们请到家里并且招待他们的居住饮食。

这些人中也有做了高官而离开的。

但思曾倚仗自己的才能,看看他们的方法,确实没有能比得上自己的,也就厌恶放弃了这种方法而不能长久坚持。

当他去参加科举考试而未考中时,就怨恨并有不屑的想法。

其后经常和掌管会计簿籍的官员同行,经常渡过大江后在北岸徘徊,然后掉转船头回来登上金、焦二山,最后安闲自在地回来。

与他的客人饮酒唱歌,绝不与地位显贵的人交往。

偶尔同这些人交涉,看到他们行为丑陋,一定要以气势凌辱他们。

听说研究佛学的人在临安,思曾前往拜他为师,行礼赞叹,请求他解说佛学。

因而人们就认为思曾真的沉溺于佛学之中,不知他是因不得志而放任自己沉溺在佛学之中。

由此知道古人脱去官服使头发变秃,逃到山林中而不愿处在人世,不一定都对他们的教义有至诚的心志,也是内心有所激愤而这样去做的啊!

凭借思曾的才能,有合适的职位安排他,使他没有怨恨之气,他果真会出现在这里(专注于佛学)吗?

然而如果赐给他寿命,让他活到现在,又哪里知道他的怨恨不会更厉害,而将不会出现在这里呢?

这就是我感叹上天成就有才能的人困难的原因啊。

思曾年少时和我交好,我与当今中丞李廉甫晚上走到城外隍桥时,每次看到他的房屋,就失意地回去。

我们之间互相爱慕敬重到这样。

后来我们一同参加文会,又同时在乡试中中举。

思曾在田野中修建园亭,等到了梅花开放时,就派人来召唤我,我大多没有到。

而思曾时常乘轿子从安亭江上过,一定大醉才归。

他曾经把我的文章给上海詹事陆子渊看,对方有过奖之词,思曾在天未破晓时,就乘船来告诉我。

我唯独痛心于思曾的才能,没有让他充分发挥出来,也只有替他向上天抱憾罢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答陈师仲①主簿书

苏 轼

轼顿首再拜钱塘主簿陈君足下。

曩在徐州,得一再见。

及见颜长道辈,皆言足下文词卓玮,志节高亮,固欲朝夕相从。

适会讼诉,偶有相关及者,遂不复往来。

此自足下门中不幸,亦岂为吏者所乐哉!

想彼此有以相照。

已而,轼又负罪远窜,流离契阔,益不复相闻。

今者蒙书教累幅,相属之厚,又甚于昔者。

知足下释然,果不以前事介意。

幸甚!

自得罪后,虽平生厚善,有不敢通问者,足下独犯众人之所忌,何哉?

及读所惠诗文,不数篇,辄拊掌太息,此自世间奇男子,岂可以世俗趣舍量其心乎!

诗文皆奇丽,所寄不齐,而皆归合于大道,轼又何言者!

其间十常有四五见及,或及舍弟,何相爱之深也。

处世龃龉②,每深自嫌恶,不论他人。

及见足下辈犹如此,辄亦少自赦。

诗能穷人,所从来尚③矣,而于轼特甚。

今足下独不信,建言诗不能穷人,为之益力。

其诗日已工,其穷殆未可量,然亦在所用而已。

不龟手之药,或以封,安知足下不以此达乎?

人生如朝露,意所乐则为之,何暇计议穷达?

云能穷人者固缪,云不能穷人者,亦未免有意于畏穷也。

江淮间人好食河豚,每与人争河豚本不杀人。

尝戏之,性命自子有,美则食之,何与我事?

今复以此戏足下,想复千里为我一笑也。

先吏部诗,幸得一观,辄题数字,继诸公之末。

见为编述《超然》《黄楼》二集,为赐尤重。

从来不曾编次,纵有一二在者,得罪日,皆为家人妇女辈焚毁尽矣。

不知今乃在足下处。

当为删去其不合道理者,乃可存耳。

轼于钱塘人有何恩意,而其人至今见念,轼亦一岁率常四五梦至西湖上,此殆世俗所谓前缘者。

在杭州尝游寿星院,入门便悟曾到,能言其院后堂殿山石处,故诗中尝有“前生已到”之语。

足下主簿,于法得出入,当复纵游如轼在彼时也。

山水穷绝处,往往有轼题字,想复题其后。

足下所至,诗但不择古律,以日月次之,异日观之,便是行记。

有便以一二见寄,慰此惘惘。

其余慎疾自重。

不宣。

轼顿首再拜。

(选自《苏轼全集》,有删改)

[注] ①陈师仲:

字传道,时任杭州钱塘主簿,他将苏轼在密、徐两州所作的诗歌编为《超然》《黄楼》二集。

②龃龉:

此处指仕途不顺达。

③尚:

久远。

 

A.曩在徐州,得一再见    曩:

从前

B.轼又负罪远窜窜:

逃窜

C.其间十常有四五见及见:

自己

D.诗能穷人穷:

使……困顿

选B 根据语境,此处“窜”应理解为“流放,放逐”。

A.苏轼读到陈师仲所赠诗文,才知道陈师仲文才高超卓越,并且评价陈师仲的诗文奇异瑰丽。

B.苏轼获罪被流放边土,但陈师仲并没有因此而疏远他,且主动写信给苏轼,对苏轼十分关爱。

C.苏轼嘱咐陈师仲,在题写诗作时,不必按古律分别排列,只需按写作先后顺序排列即可。

D.苏轼对陈师仲高洁人格予以赞美,并对其编述《超然》《黄楼》二集表达了诚挚的谢意。

选A 由第一段的“及见颜长道辈,皆言足下文词卓玮”可知,选项“苏轼读到陈师仲所赠诗文,才知道陈师仲文才高超卓越”的说法错误。

(1)自得罪后,虽平生厚善,有不敢通问者,足下独犯众人之所忌,何哉?

(2)其诗日已工,其穷殆未可量,然亦在所用而已。

(1)自从我获罪之后,即使平时交情深厚的人,有的也不敢与我通信问候,您偏偏触犯众人的忌讳,为什么呢?

[关键词“厚善”(交情深厚)、“通问”(通信问候)、“忌”(忌讳)各1分,句子大意1分]

(2)您的诗一天天地精巧,您的困境大概不可估量,然而也在于您如何使用它罢了。

[关键词“工”(精巧)、“殆”(大概)、“量”(估量)各1分,句子大意1分]

4.根据第三、四段,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苏轼的文学主张。

题干明确给出了答题区间,即第三、四段,考生要在这两段中寻找关键信息。

第三段提到了作者对陈师仲诗文的评价,认为“皆归合于大道”,又由“轼又何言者”可以看出苏轼认为诗文要“归合于大道”;

第四段中作者表达了对诗会使人困顿的看法,由“人生如朝露,意所乐则为之,何暇计议穷达”可以看出苏轼的文学主张。

①文学要与大道相合;

②应凭爱好写诗,不必计较诗能带来困顿还是显达。

(每点2分)

苏轼叩头再拜钱塘主簿陈君足下。

从前在徐州,能够多次相见。

等见到颜长道等人,都说您文章高超卓越,志向高远节操高尚,本来想日夜追随您。

恰巧碰上一桩诉讼案,其中涉及和您有关的事,于是不再往来。

这自然是您家中的不幸,但哪里会是官吏们所高兴的事情呢?

想来彼此也都心中明白。

不久,我又身负罪名被流放边土,流亡离散长久分别,更加不再互通信息。

现在承蒙您寄来长篇书信赐教,慰问的厚意,又超过过去。

知道您心中释然,果真不因以前的事而介意。

非常庆幸!

自从我获罪之后,即使平时交情深厚的人,有的也不敢与我通信问候,您偏偏触犯众人的忌讳,为什么呢?

等读到您所赠的诗文,没读几篇,就拍手叹息,这本是世间的奇男子,怎么可以用世俗的取舍标准衡量他的内心呢!

诗文都奇异瑰丽,所寄托的思想不一样,但都与大道相合,我又有什么可说的呢!

这些诗文中十篇常有四五篇涉及我,有的涉及我的弟弟,从中可见您对我们的关爱是何等深厚啊。

处世不顺,常常特别厌嫌自己,更别说他人了。

等看到你们尚且这样,我就也稍稍宽容自己。

诗能够使人陷入困境,这种说法由来已久,对于我来说更是如此。

现今唯独您不相信,主张诗不会使人陷入困境,更加努力地做这件事。

您的诗一天天地精巧,您的困境大概不可估量,然而也在于您如何使用它罢了。

做使手不冻裂的药物,有人因此得到封赏,哪里知道您不会因为诗而显达呢?

人生就像早上的露水一样短暂,内心觉得快乐的事就去做,哪里有时间去思考困顿与显达呢?

说诗能使人陷入困境的人固然错误,说诗不会使人陷入困境的人,也不免有害怕陷入困境的意思。

江淮一带的人爱好吃河豚,常常与人争论吃河豚本不会使人死亡。

曾经和他们开玩笑说,性命是你自己的,认为河豚好吃就吃,与我何干?

现在又用这来和您开玩笑,估计千里之外的您也能为我一笑。

已故陈吏部的诗,有幸能够看到,就题写了几个字,跟在诸公的后面。

看到替我编述的《超然》《黄楼》两本集子,这对我馈赠特别厚重。

我从来不曾编辑整理,即使有一部分留存的诗作,在获罪的时候,都被家中的女人们全部焚毁了。

没有想到现在竟然在您那儿。

应当替我删去那些与道义不合的,才可以存留。

我对钱塘人有什么恩情,却让他们至今还记挂着我,我也是一年中常有四五次梦中回到西湖,这大概就是世俗所说的有前缘吧。

我在杭州时曾游览寿星院,进门便感觉曾经到过那里,能说出寿星院后堂殿山石所在的地方,所以诗中曾经写有“前生已到”的句子。

陈主簿您按照规定能够自由出入寿星院,就应当如我在的那个时候一样纵情游览。

山水穷尽的地方,往往有我的题字,想必您会在它们之后接着题写。

您所到之处,诗文不用按古律分别排列,按时间先后编次,他日观看这些诗文,便知这是行记。

方便的时候把其中一两篇寄给我,以慰藉我失意的内心。

其他还望您谨慎预防疾病,自我保重。

不一一叙说了。

苏轼叩首再拜。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箫洞虚小传

傅占衡

今箫非箫也,盖古尺八,近予临川车衮,擅其巧,今世称洞虚子者是也。

衮,戴湖村人,字龙文。

幼涉学,凡艺近文史者皆工,而尤妙于竹。

凡竹之属皆善,而最善者,窍尺八也。

自言年七岁,弄俗箫成声,辄恶其声。

十岁时得吴市箫吹之,亦不厌己意。

然好弥甚,至妨语食。

剡刳刻镂,大变旧法。

昼则操造水滨怪石旁,或入幽岫林樾苍蒨中。

当月野霜庭,鸟睡虫醒之际,启塞抑按,未尝去手。

一日,悟其法,起舞拍床,骂前人聋钝,不闻此妙矣。

顷之,其乡人持一管万里外,遇解音客,购之万钱双绢。

自是洞虚子箫闻天下。

顾产僻左,足不到吴越歌舞场,客居十指不给。

其后俗箫稍稍窃其粗似,丹碧之,名洞虚,乱吴市中,暴得直,而真洞虚子家,故贫自若也。

时澹荡以酒人客高门雅士间,语次骂座,众欲殴之;

已而闻箫声,满坐皆欢,又相与洗盏更酌,盖其为人如此。

四方之知洞虚子者,至今莫知其何许人也。

其箫表里濯治,得仪制之妙,无瑕声,无累气。

饰以行草秀句,山水渔钓,宫观烟树,人物花鸟虫豸杂工,写描勒入神,而其独得之妙,在选竹。

竹至千尺取十一,盖有柯亭、爨下遗识乎?

啸咏之顷,辄以斤锯自随,园公林监或訾病之,好事者赏其僻,不问也。

予尝得二焉:

其一潇湘合流,八景分峙,隙间题咏,毫发可数;

其一十八尊者图,李龙眠笔,苏子瞻赞,秦太虚记皆具。

尝置酒倚琴而吹之,因谓:

“子是艺,如北方佳人,绝世独立,余粉黛皆土耳。

昔人品庾信月明孤吹,然非洞虚箫,宁称子山文乎?

”衮大喜,遂别作一枝遗予。

彤以一丘一壑,一觞一咏,而题其上云:

“青筠欲托王褒赋,明月吹成庾信文。

”且曰:

“箫之寿计年计十,人之寿计十计百。

先生作传,洞虚之寿不可计,敢请。

”予笑诺之。

因访其利病最要处,衮乃曰:

“箫孔下出贯纶者两,宜差后而斜睨,勿作中而径往。

”予爱其聪巧绝伦,戏为《箫洞虚传》传之。

嗟夫!

恐亦如流马木牛,尺寸具诸葛书中,人不能用也。

(选自张潮《虞初新志》,有删改)

5.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启塞抑按,未尝去手    抑:

或者

B.乱吴市中,暴得直直:

价值

C.园公林监或訾病之訾:

指责

D.彤以一丘一壑彤:

用朱红色涂饰器物

选A 抑:

按压。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洞虚子自己介绍说,他在年少的时候就能吹奏市面上的箫,但他并不喜欢那些箫发出的声音。

然而他对吹箫的喜好却越来越深,不断地探索着制箫技术的革新。

B.洞虚子箫里外都处理得法,吹奏起来音色完美无瑕,气息流畅而不滞涩,用来装饰的书法及绘画都很精美逼真,而最妙的在于他能选出质地优良的竹子。

C.作者曾经拥有两支洞虚子箫,一支箫上刻绘潇湘合流、八景分峙的美景及题咏的文字,另一支箫上刻绘李龙眠的十八罗汉图,以及苏东坡题写的赞和秦观作的记。

D.洞虚子清楚一支箫的使用年限不长,人的寿命也有限,而洞虚的声名却会随着文字而永远流传,所以请求作者为之作传,并主动向作者介绍了箫管制作的关键。

选D “主动向作者介绍”错,由原文“予笑诺之。

因访其利病最要处”可知,是在作者问洞虚子后,洞虚子才向作者介绍,并非其主动介绍。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顷之,其乡人持一管万里外,遇解音客,购之万钱双绢。

(2)恐亦如流马木牛,尺寸具诸葛书中,人不能用也。

(1)不久,他的同乡带着他所制作的一支箫管到了万里之外的地方,碰到一个懂得音律的行家,那人用万钱双绢买下了它。

[关键词“顷之”(不久)、“持”(拿,带着)各1分,大意2分]

(2)(洞虚子箫的制作方法)恐怕也会像流马木牛那样,制作的尺寸大小都在有关诸葛亮的书里,(但)人们就是无法运用。

[关键词“恐”(恐怕)、“具”(都)各1分,大意2分]

8.根据文本,简要概括洞虚子在为人处世方面的特点。

解答本题,要认真阅读题干,抓住题干中“为人处世”“特点”等关键词,回到原文中寻找有关内容。

如从“一日,悟其法,起舞拍床,骂前人聋钝”可知,其为人直率坦荡;

从“顾产僻左,足不到吴越歌舞场,客居十指不给”“而真洞虚子家,故贫自若也”可知,洞虚子淡泊名利;

从“时澹荡以酒人”的评价中可知,洞虚子为人洒脱不羁。

考生据此概括作答即可。

直率坦荡,淡泊名利,洒脱不羁。

(每点1分,答全给满分;

意对即可)

现在要说的箫不是(通常的)箫,大概是古时的尺八,我的同乡临川人车衮,擅长它的演奏技艺,现在世人所称的洞虚子就是他。

车衮,是戴湖村人,字龙文。

从小开始学习,凡是与文史之类沾边的技艺都很擅长,尤其对制作竹制乐器很擅长。

凡是竹制一类的乐器都擅长,而其中最擅长的,是吹奏尺八。

他自己说在七岁的时候,用普通的箫吹奏乐曲,往往不喜欢它的声音。

十岁的时候得到了吴地的箫并吹奏它,还是不能满足自己的心意。

然而他对吹箫的喜好越来越深,以至于妨碍了正常的生活。

在竹子上削挖、雕刻,彻底改变旧的技法。

白天就在水边怪石旁,或者进入树荫草丛茂盛的幽深山穴中操练。

在月满庭院,鸟睡虫鸣之时,他总是启、塞、抑、按(吹箫的动作),不曾离手。

一天,他终于领悟明白了其中的方法,激动得拍打床,骂前人耳聋愚钝,没有听过这曼妙的乐音。

不久,他的同乡带着他所制作的一支箫管到了万里之外的地方,碰到一个懂得音律的行家,那人用万钱双绢买下了它。

从这以后“洞虚子箫”闻名天下。

但是他却在偏僻之地默默研制,从来不涉足吴越那些歌舞场所,过着客居而清贫的生活。

那以后市面上普通的箫也渐渐地暗地里仿造它大概的样子,涂上色彩,冠以“洞虚”之名,混入吴地的市场,赚得了暴利,然而真正的洞虚子家,依然过着清贫而自如的生活。

当时因为他为人闲适淡泊又爱喝酒而做客高人雅士的聚会,(喝了酒)出言不逊、谩骂同座,大家想要揍他;

不久众人听到美妙的箫音,满座皆欢,又共同洗净杯盏与他再次畅饮起来,他的为人大概就是这样啊。

四方各地知晓洞虚子之名的人,却至今也不知道他到底是个什么人。

他做的箫里外都处理得很有章法,得到了礼仪制度的神妙,吹奏起来音色完美无瑕,气息流畅而不滞涩。

以行草佳句、山水渔钓、宫观烟树、人物花鸟虫豸杂工来装饰,书写、描摹、勾画生动传神,而他独到之处,还在于选竹。

能在达千尺长的竹子中选取其中的十分之一(有用的部分),大概有柯亭、爨下(汉代蔡邕在柯亭选出一根竹椽制出千古名笛,听闻灶中燃烧的桐木爆裂的声音而将其抢救出来制成千古名琴)遗漏的那种见识?

歌咏之时,往往携带着(采竹的)斧子锯子等工具,对他这样的行为,园林的主人或者看管者有的会指责批评他,好事者欣赏他的这份雅癖,不过问。

我曾经拥有两只箫管:

其一,上面是潇湘合流,八处景物分列对峙,空隙处还有诗文题咏,一丝一毫都清晰可见;

其一,是十八尊者图,李公麟的书画墨迹、苏轼的赞、秦观的记述一一具备。

曾摆酒倚琴而吹箫,于是(我)对他说:

“您的这行技艺,如北方佳人,绝世独立,其余的女子都显得土气。

从前的人品评庾信描绘的明月孤吹的意象,但是(如果)吹的不是洞虚箫,又何必要称赞庾信的文章呢?

”车衮非常高兴,于是另外制作一支箫管送给我。

拿一丘一壑、一觞一咏来装饰(它),并在上面题上诗句:

”并且说:

“箫的寿命有几年几十年,人的寿命有几十上百年。

先生作传,洞虚的寿命就不可以计算了,冒昧地请求您!

”我笑着答应了他。

于是问箫的好坏最关键的地方,车衮就说:

“箫孔下面一点有两个用来穿丝绳的孔,其位置应该略分先后,并形成一定的偏斜,不要在中间直接排列下来。

”我喜爱他聪明机灵超过众人,戏作《箫洞虚传》一文来记载他。

唉!

(洞虚子箫的制作方法)恐怕也会像流马木牛那样,制作的尺寸大小都在有关诸葛亮的书里,(但)人们就是无法运用。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许子良传

宋 濂

许子良,字肖说,东阳人。

姿禀卓荦,幼诵书,一览通大义。

及壮,驰骋经史,精文辞,尤长于科目之学。

生徒欣欣从之,旬月间,辄知为文肯綮。

嘉定丙子,以诗赋魁江东漕司,试礼部不利。

嘉熙戊戌,始登进士第,年已五十余矣。

调余姚簿,未上。

用宰相乔行简荐,监镇江西酒库。

前此赢羡率自入,子良不纳一札以上归公家,官吏相顾骇叹。

淮东转运司辟主管帐司。

濒江有芦场三十里所,民资其利,守边吏议清野,欲悉削去,子良谏之止。

迁知晋陵县,版籍纷乱,官赋多放失,诸司督逋急如雷电,吏窜匿殆尽,前令以不良去。

子良为稽逃亡,考隐漏,催科定繇,条绪粲然。

俄监安溪酒库,改宣教郎、知都昌县。

库藏赤立,子良节缩浮冗,两年之间,供输遂有余。

豪右设诡名以欺租赋,莫敢何问。

子良列其主名揭于市,复从而一之。

豪右惭愤,阴图中子良,无隙可乘而止。

未几,有旨俾阅滞狱八十余,子良为翻案一一谳之,虽累岁不引决者,一旦曲直皆白。

复转朝散郎改知台州。

弊蠧相仍,负上供钱二百余万。

子良节缩如都昌,凡典例所宜得者亦谢去。

居半载,郡计裕如。

子良听讼,据案与两造相尔汝,以察其情。

情既得,即决遣之,吏袖手旁睨具文书而已。

同僚与吏无所容其私,皆忌之。

吏白每岁以钱折米二万斛,子良又不许。

而禁卒有不便者,于是嗾其殴狱吏以撼之,且相与出危言。

子良知堕其计,即委印出关去。

事上,降两官。

贾似道开阃荆湖,辟主管机宜文字,且为辨其非辜,叙朝散郎。

事有难处,他人不能置笔者,经子良议定,人无异辞。

景定庚申三月,卒于沔川,年七十五。

(选自《宋濂全集》,有删改)

9.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以诗赋魁江东漕司    魁:

居首位

B.前此赢羡率自入羡:

多余的

C.子良为稽逃亡稽:

核查

D.且为辨其非辜辜:

辜负

选D 辜:

罪。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许子良天资聪颖,精通经史,富有才华。

他教授学生亦很得法,学生在很短的时间里就能领悟到做文章的关键。

B.都昌豪门大族捏造假名来逃避租税,以前无人敢过问,而许子良上任例行整治,将主使者的姓名公布于众并上报朝廷。

C.在台州时,许子良的同僚和下属因无法营私,都很忌恨他,然后设计陷害子良,子良只好弃官印而去。

D.撰写文书时他人感到不好下笔的地方,一经与许子良商定,其他人也就没有异议了,充分显示了许子良的才能与威望。

选B 原文只说“子良列其主名揭于市”,并未说将其上报朝廷。

1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诸司督逋急如雷电,吏窜匿殆尽,前令以不良去。

(2)虽累岁不引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