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罐接地标准规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7364316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储罐接地标准规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储罐接地标准规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储罐接地标准规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储罐接地标准规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储罐接地标准规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储罐接地标准规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储罐接地标准规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储罐接地标准规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储罐接地标准规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线状雷直击物体,球形雷绕击物体。

因线状雷经常出现。

根据其性质目前通常使用避雷针,它的原理是它能够将雷电引向自身,将强大的雷电流导入大地,从而达到保护油罐的目的,但其对球形雷是无能为力的,尽管球形雷出现次数较少,但不是不能发生,因此亦应加以防范。

根据球形雷的性质,其预防措施应采用静电屏蔽。

就是用金属网构成笼式防雷网,以防止球雷进入,从而达到了保护油罐的目的。

  二、储油罐不同,防雷措施不同

  

(一)对于密封金属油罐。

罐壁厚度大于或等于4mm,一般不装避雷针,仅作防感应雷接地,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3欧姆即可。

  

(二)有呼吸伐带有阻火器,且液压安全阀密封的密闭金属油罐,罐壁厚度和顶盖厚大于或等于4mm的,可以采取自身保护,只要与其连接的管线及其他金属配件等有良好的电器联结,且与接地装置相联结处不少于两点的,可不装避雷针。

  (三)对于外浮顶油罐,由于罐的顶盖随液面的升降而浮动,罐内的空气间隙极小不能形成爆炸性的混合物,而且浮顶和罐壁之间是密封的。

多疑也可以不装避雷针,一般只接地即可。

但浮动的金属罐顶,要用可扰得跨接线与金属罐体相连,并通过罐体接地,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欧姆。

对于内浮顶油罐,虽然浮动部件与罐底、罐顶做良好的电器连接,并接地可靠,但由于浮顶罐的浮盘与罐顶之间的空间内可能聚集爆炸性混合物,因此还需设防雷措施。

  (四)对于其他油罐,应设避雷针,避雷针最好单独设置,但也允许焊在油罐的顶部或圈板的边缘。

对于拱顶罐需在罐顶先焊一块40mm、厚度4mm的钢板,然后装针。

  三、防雷设施的检查及应注意的问题

  在安装防雷设施时,应对油罐周围的一切金属构件、电气设备、管线等做统一的全面考虑,同时不许有架空线进入罐区,避免产生放电火花及将雷电波导入。

  另外,在阴雨天气不宜进行收发油作业,必须进行的,要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

  作。

避免罐内外形成的大量易燃易爆混合物与雷击爆炸起火。

对于防雷设施要进行定期检查,保证完好有效。

  

(一)凡装设独立或罐顶接闪器的防雷接地设施,每年雷雨季节到来之前检查一次。

要求安装牢固,引下线接头数要少,断接卡接头应卡密并无断裂松动。

最好用搭接焊接方式。

如用螺栓连接必须拧紧,并且将软绞线端口焊固在供螺栓连接的线夹内,其垫圈应镀锌。

  

(二)引下线在距地面2m至地下0.3m一段的保护设施要完好。

引下线应短而直,避免转弯和穿越铁管等闭合结构,以防雷电流通过时因电磁感应而形成火花放电。

  (三)从罐壁接地卡直接入地的引下线,要检查螺栓于连接件的表面有无松托和锈蚀现象。

如有应及时擦拭紧固。

  (四)无接闪器的储罐,要检查罐顶附件与罐顶金属有无绝缘连接,尤其是呼吸阀与阻火器、阻火器于连接短管之间的螺栓螺帽。

有无少件,锈蚀或松脱而影响雷电通路。

  (五)每年检查两次外浮顶及内浮顶储油罐的浮盘和罐体之间的等电位连接装置是否完好,软铜导线有无断裂和缠绕。

  (六)每年对接地电阻检测两次,其种雷雨季节到来之前必须测定一次,其独立电阻值不应大于1欧姆,满足不了要求或电阻值增大过快时,应挖开检查,按不同情况进行处理或补打接地极。

  (七)单纯的防感应电接地,每年检测不少于一次,其电阻不大于3欧姆,如不符合要求,应作相应处理。

  (八)罐区有地面或地下工程施工时,要加强对接地极的监护,如可能影响接地时,要进行检查测定。

  (九)接地电阻越小越好,以便能安全的把雷电流导入大地,还可以限制接地装置上的雷击高电位,防止雷击油罐时,雷电向其他金属物体发出反击。

在接地体的布置上要考虑限制接地装置周围的雷击跨步电压,以免造成人员伤害。

  综上所述,对于雷击引起的油罐区火灾事故,只要加强领导和广大职工的防火安全意识,强化防火组织管理,提高消防监督力度,保证防雷措施得力,设施完好,是完全可以避免储油罐的火灾事故。

  四、避雷针制作示意

  1、防雷设备避雷针

  避雷针下端的引下线与接地装置焊接,该引下线如采用圆钢,直径不得小于8毫米,如采用扁钢,厚度不得小于4毫米,截面积不得小于48平方毫米,其接地电阻值应小于1欧姆。

  2、单避雷针保护范围,从针的顶点向下作45°

的斜线,构成椎形保护空间的上部,45°

的斜线在h/2处转折,与地面上距针底各方向1.5h处相连接,图2表示则其转折点以下的斜线,即构成保护空间的下半部。

  如果用公式表达,则避雷针在地面上的保护半径r=1.5h米。

在储油罐保护高度hx=23.5米的水平面上的保护半径rx按下式计算:

  

(1)当hx≥h/2时,rx=(h-hx)p米

  

(2)当hx<h/2时,rx=(1.5h-2hx)p米,式中p-高度影响系数。

h≤30米,p=1;

30米<h≤120米p=5.5/。

  3.对直击雷防护,当雷击于避雷针,很大的雷电流通过接地引下线至接地装置泄入大地时,在避雷针上将形成极高的电位,放电过成可能产生反击电压或跨步电压,对于反击的防止是降低接地电阻和保证避雷针与设备之间有足够的距离,不发生避雷针向被保护物反击的空间距离不应小于5米。

  4、避雷针安装在罐区周边比罐2倍高,远距罐30米至40米范围是防雷主要可行措施。

从雷击储油罐分析,主要原因是没有足够的避雷针做保护罐区。

避雷针的作用,是它能对雷电场产生一个附加电场(这附加电场是由于雷云对避雷针产生静电感应引起的),使雷电场畸变,而将雷云放电的道路吸引到本身,并由它及与它相联的引下线和接地装置,将雷电流泄放到大地中去,隔离雷电进入罐区,使储油罐免受直接雷击。

  五、施工图

  备注:

这里简要说明一下施工图,距离地面的深度是0.8米~1.0米即可。

每个接地模块单挖一个坑,坑的大小是0.5米宽,0.8米深;

因为接地模块是0.12*0.6大小所以其余缝隙夯实降阻剂即可。

用几块地模块挖几个这样的坑即可。

每个模块之间用镀锌扁铁连接,镀锌扁铁也要用降阻剂夯实护好。

  篇二:

各种设备的防雷接地要求

  化工设备的防雷要求

  

(1)当罐顶钢板厚度大于4mm,且装有呼吸阀时,可不装设防雷装置。

但油罐体应作良好的接地,接地点不少于2处,间距不大于30m,其接地装置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大于30Ω。

  

(2)当罐顶钢板厚度小于4mm时,虽装有呼吸阀,也应在罐顶装设避雷针,且避雷针与呼吸阀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3m,保护范围高出呼吸阀不应小于2m。

  (3)浮顶油罐(包括内浮顶油罐)可不设防雷装置,但浮顶与罐体应有可靠的电气连接。

  (4)非金属易燃液体的储罐应采用独立的避雷针,以防止直接雷击。

同时,还应有感应雷措施。

避雷针冲击接地电阻不大于30Ω。

  (5)覆土厚度大于0.5m的地下油罐,可不考虑防雷措施,但呼吸阀、量油孔、采气孔应做良好接地。

接地点不少于2处,冲击接地电阻不大于10Ω。

  (6)易燃液体的敞开贮罐应设独立避雷针,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大于5Ω。

  (7)户外架空管道的防雷:

  ①户外输送可燃气体、易燃或可燃体的管道,可在管道的始端、终端、分支处、转角处以及直线部分每隔100m处,每处接地电阻不大于30Ω。

  ②当管道与爆炸危险厂房平行敷设的间距小于10m时,在接近厂房的一段,其两端及每隔30m—40m应接地,接地电阻不大于20Ω。

  ③当管道连接点(弯头、阀门、法兰盘等),不能保持良好的电气接触时,应用金属线跨接。

  ④接地引下线可利用金属支架。

若是活动金属支架,在管道与支持物之间必须增设跨接线;

若是非金属支架,必须另作引下线。

  ⑤接地装置可利用电气设备保护接地的装置。

  罐、塔、容器固定设备的接地

  

(1)室外的罐、塔、容器一般已设有防雷接地,可不必单独安装静电接地。

但应按照静电接地的要求进行检查,对大于50m3或直径在2.5m以上的罐、塔、容器接地部分不得少于2处,接地点应对称布置,其间距小于30m。

  

(2)罐、塔等设备原则上要求在每个部件上进行重复接地,接地线的位置应远离物料的进出口处。

  (3)罐、塔、容器内外的各金属部件及进入罐内的工具部件,均应保证有可靠的防静电接地。

  管网系统的接地

  

(1)输送易燃可燃的液体、气体、粉体及其混合物的管道系统,应在管道的始端、末端通过机泵、油罐等设备有可靠的接地连接。

  

(2)管网内的过滤器、缓冲器等应设置接地连接点。

  (3)管道系统接地一般采用焊接式,通过端子压接的方法,将接地线与接地端子牢固地连接。

如果管网系统中有部分管路或部件是非导体,除须将导体管路之间进行跨接并接地外,其非导体的管段还应在其表面设置导电的屏蔽层。

具体作法是用裸铜软线作螺旋状缠绕或在其表面上装设金属网,也可以采用喷涂导电覆盖层的办法,加强电荷的泄漏。

  (4)设备、管道采用金属法兰连接时,必须保证2个以上的螺栓有可靠的连接,

  其间的接触电阻不大于10Ω。

在一般情况下,可不另装跨接线。

  装卸站台、码头区的接地

(1)装卸站台、鹤管、管线、铁轨及铁路始端、末端,应连接成电气通路并接地。

装油开始前,必须将专用地线夹接在车辆的指定位置上。

  

(2)装卸站台及油库内的铁轨除接地外,还必须采用保护接零,即栈区内所有接地线均应与电气设备的零干线接在一起,以防轨道与零线间的电位差造成危害。

(3)金属结构的油船浮在水面上时,不需要再单独接地。

但船上的设备、部件、管线等,均须对船体有电气上的连接。

  陆地上管线与船上管线用绝缘软管连接时,两侧不应有跨接线,应分别各自使用各自原有接地系统。

  汽车装油台及油、液化气罐车的接地

  

(1)汽车装油台及鹤管等活动部分应接地,装油开始前,必须将专用接地线装接在槽车的指定位置上。

接地线的安装应在槽车开盖前,接地线的拆除应在装油操作完毕之后,并已封闭罐盖,再经过规定时间静置之后才可进行。

  

(2)当装油鹤管为非金属软管时,应使用导电耐油橡胶管。

如使用的是普通耐油橡胶管,应在其表面外皮上缠绕直径不小于2mm的软铜线与管头和管路相连,通过管路接地。

  (3)液化气槽车装气时,亦应按照规定安装、拆卸地线,活动软管应有导电性能。

  (4)装载油(液化气)的汽车应尽量使用导电性材料的轮胎,以利于接地。

同时,在车体上必须装有电阻值在140Ω一200Ω之间的导电拖带。

  (5)各种类型的接地装置与车体连接时,连接的位置应在车站的侧面或后部,应远离物料的装入口、泄放口。

  篇三:

关于罐区储罐本体防雷的意见

  关于石油储罐防雷标准的探讨

  孙金伯

  仪征化纤股份有限公司设备管理部江苏省仪征市211900

  (发表于20xx年中国设备工程第三期)

  最近中国石化总公司通报了几起雷击油罐着火事故,从通报中看,这些油罐在防雷方面并没有任何地方违反了现有设计规范,也不存在人为的防雷设施维护不到位的问题,但为什么还被雷击起火呢?

我认为:

新的《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74-20xx》标准和老规范一样,在防直接雷方面存在不足。

先看看中石化通报的几起事故:

  事故一、20xx年5月24日15时16分,镇海国家储备库47号罐顶部遭雷击,雷击引发油罐一次或二次密封上的金属物与罐壁发生放电,电火花引爆了密封空间内的油气,(储罐接地标准规范)高温和冲击波破坏了一次密封油气膈膜后引燃了原油,明火于15时25分被扑灭;

6月24日镇海国家储备库47号罐再遭雷击起火。

  事故二、6月29日15时55分,镇海炼化1台容积为5000立方米的内浮顶石脑油罐遭雷击,雷击引爆油罐呼吸口挥发油气,并进一步引爆储罐内浮盘上方轻质油气与空气的混合物,爆炸瞬间炸开罐顶面积的1/3,并导致内浮顶失稳,一侧陷入石脑油中,引发的油罐内部大火持续燃烧20分钟后被扑灭。

  事故三、7月7日15时20分,管道储运公司南京输油处白沙湾输油站3号油罐受雷暴天气影响,油罐产生感应放电并引爆了积累在罐顶密封装置间的可燃油气与空气的混合物,爆炸导致二次密封损坏严重,部分呼吸阀断裂,泡沫堰板2处变形,爆炸连锁引燃了罐内油品,明火在持续了大约14分钟后,于15时34分扑灭。

  新设计标准对罐区防雷的要求如下:

  “储存易燃油品的油罐防雷设计应满足:

  (a)装有阻火器的地上卧式油罐的壁厚和地上固定顶钢油罐的顶板厚度等于或大于4mm时,不应装设避雷针。

铝顶油罐和顶板厚度小于4mm的钢油罐,应装设避雷针(网),避雷针(网)应保护整个油罐。

  (b)浮顶油罐或内浮顶油罐不应装设避雷针但应将浮顶与罐体用根导线做电气连接浮顶油罐连接导线应选用横截面不小于25mm的软铜复绞线。

对于内浮顶油罐,钢质浮盘油罐连接导线应选用横截面不小于16mm的软铜复绞线,铝质浮盘油罐连接导线应选用直径不小于1.8mm的不锈钢钢丝绳。

22

  储存可燃油品的钢油罐不应装设避雷针(线),但必须做防雷接地。

  新标准认为储存易燃油品的浮顶油罐不安装避雷针的理由是:

由于浮顶上的密封严密,浮顶上面的油气较少,一般都达不到爆炸下限,即使雷击着火,也只发生在密封圈不严处,容易扑灭,故不需装设避雷针(网)(见新标准的条文说明)。

  储存可燃油品的油罐的气体空间,油气浓度一般都达不到爆炸极限下限,又因油品闪点高,雷电作用的时间很短(一般在几十μs以内),雷电花不能点燃油品而造成火灾事故。

故储存可燃油品的金属油罐不需装设避雷针(网)。

(见新标准的条文说明)。

  上述设计规范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探讨:

  一、装有阻火器的地上卧式油罐的壁厚和地上固定顶钢油罐的顶板厚度大于等于4mm时和储存可燃油品的钢油罐应不应该装设避雷针(线)。

笔者认为应该装,分析如下:

  1、设计规范忽视了雷电在力效应方面的破坏作用。

雷电的破坏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电效应、热效应和力效应。

在新国家设计规范中,只考虑了前两者对油罐的破坏作用,没有考虑力效应的破坏作用。

  设计规范中认为大于4mm厚的储罐不需要作专门的防雷装置,依据的是中国科学院80年-81年所做的试验:

雷电流在146.6ka-220ka时,钢板的熔化深度为0.076-0.352mm之间,因此制订标准时,保守一点取4mm,认为这样做对防雷来讲是足够安全的,这是从雷电的热效应方面讲的。

  雷电的另一个破坏作用是雷电的力效应。

雷电的力效应对储罐有破坏作用,造成储罐局部变形,引起油气泄漏,在雷电流的作用下进一步引发火灾。

分析如下:

  新的储罐越做越大,这个大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单体储罐的容积变大,过去5万方以上的储罐才是一级储罐,现在10万方以上的储罐才是一级储罐;

二是整个罐区的占地面积变大。

上述两个方面的增大,对防雷造成如下影响:

  

(1)单体储罐的容积变大使得罐体顶部面积变大,同样是4mm厚的钢板,受雷击后的变形程度不一样,局部变形引起油气泄漏,引起火灾。

罐顶平时不承受任何应力,设计时如果不考虑雷电流的力效应,仍按雷电流的热效应即对钢板的熔化深度考虑,选用4mm左右的钢板,则在大的雷电流作用下,罐体顶部面积越大,变形越严重。

  

(2)整个罐区的占地面积变大,说明储罐数量变多,被雷击的几率增大。

罐体都是钢板焊接而成,许多储罐放在一起,相当于罐区的整个地面上被铺设了一层钢板,钢板是导电的,根据雷击理论,由于导电体对雷电有吸引作用,该地区被雷击的可能性远远大于一般的草地。

这一点从地下存在金属矿藏的地方容易受雷击可以得到佐证。

  2、设计规范中考虑雷电的热效应时,只注意到雷电对钢板的熔化深度的影响,没有考虑到雷电流的热效应会引起储罐内气体的急剧膨胀,可能导致储罐局部薄弱环节如没有焊透的地方熔化变形或从膨胀气体通过呼吸阀外排,泄漏可燃气体在雷电流作用下可能会发生火灾。

事故二、三就证明了这一点。

  3、没有考虑大电流通过电阻变化处如焊缝或两种材料的接合面可能会产生明火的危险。

根据有关资料介绍,当雷电流通过电阻发生处时,会引起电火花,如果遇到可燃物,比如呼吸阀处呼吸出的油气或罐顶密封空间内的油气,引发火灾。

事故一就证明了这一点。

  上述几起雷击起火事故说明,新标准认为储存易燃油品的浮顶油罐和储存可燃油品的油罐不应安装避雷针是值得探讨的。

那种认为火小容易扑灭就不装避雷针的理由更是不足取的,这是一种赌博心态,不是科学、负责的态度,没有人敢保证这种小火不能造成大灾难。

  通过上述分析,笔者认为:

石油储罐罐区应该安装避雷针(线)。

  既然需要安装避雷针(线),则应该如何安装呢?

新设计规范中规定“铝顶油罐和顶板厚度小于4mm的钢油罐,应装设避雷针(网),避雷针(网)应保护整个油罐”。

这个规定是模糊的,是安装在储罐本体上,还是设置独立避雷针。

笔者认为应该安装独立避雷针。

  要做好防雷工作,通常有两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是减少被保护设备受雷击的机会,甚至不受雷击,第二道防线是如果万一遭雷击,采取补救措施,使雷击后果在可控制范围内。

因此,防雷防雷的最好理念是使被保护设备不遭雷击,而罐体上安装避雷针与此理念正好相反。

简单的讲,避雷针的工作原理是:

牺牲自己,保护别人,即由于避雷针是尖状物体,高度又高于被保护设备,因此,雷电被尖状的避雷针吸引,雷电将直接打到避雷针上,保护了被保护物体。

从这个角度讲,避雷针直接安装在被保护设备上只会增加被雷击的危险。

  因此,正确的做法是:

应该在罐区安装独立的避雷针,而不应安装在罐体上,即在离开罐体3-5m处安装独立避雷针。

离开3-5m的目的:

防止雷击避雷针后,避雷针上的过电压击穿避雷针与罐体之间的空气间隔,产生电火花。

  避雷针安装在罐体可以减小雷电在力效应方面的破坏作用。

但是,罐体上安装避雷针对防雷有以下几点不利:

  

(1)处理不好,容易造成罐体上安装的仪表等弱电设备的损坏;

  

(2)雷击避雷针后,当大电流通过罐体上电阻变化处,容易引起电火花,如有泄漏,

  则发生火灾。

  (3)不能避免雷电流的热效应对罐顶气体加热膨胀的影响。

  当罐区面积较大时,为了降低造价,减小安装避雷针的铁塔数量,可以采取安装避雷线(网)的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