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滕州市善国中学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三周同步检测试题Word格式.docx
《山东省滕州市善国中学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三周同步检测试题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滕州市善国中学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三周同步检测试题Word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厂出现
19世纪末
集团公司日益增多
20世纪中叶
自动控制系统问世
A.科技进步推动生产组织形式创新
B.经济的自我调整机制逐渐完善
C.
劳动工具革新改变经济调控机制
D.经济发展模式发生根本性变革
6.1934年底,罗斯福指出:
“我们以往建立起来的惯常社会秩序,不能应付我们现今不得不面对的危机与问题。
又一次仅仅为了生存下去,要求我们创建新秩序。
”为此,罗斯福政府
A.帮助银行恢复信用
B.开始实施直接救济
C.给农场主低息贷款
D.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7.苏共中央规定:
1968至1975年,农村硬化公路
年筑里程大于4万千米。
公路的修养费,除国家拨款、汽车企业提成外,将向有个人轻便汽车的公民酌收少量款项。
这可以说明
A.工业发展对农村经济的反哺B.计划经济体制下存在私有制
C.斯大林模式得到实质性突破D.政府计划改善农村生活条件
8.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达国家中女性就业人数已经占工人总数的40﹣50%,而发展中国家只有20%,伊斯兰国家仅为10%,甚至更少。
据此,正确的结论是( )
A.发达国家女性取得了与男性平等地位
B.性别平等程度与工业化进程相关
C.宗教是影响女性就业的主要因素
D.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高于伊斯兰国家
9.人们经常用国内生产总值(简称GDP)占世界总量的比重来论证本国的国际地位及发展方向。
但也有人以1840年中国的GDP是世界的33%,但之后就逐步沦为半殖民地;
而1949年中国的GDP虽是世界的6%,却赢得了真正的独立并逐步走向大国这些史实来反对GDP决定论。
据此,下列该现象分析最为合理的是
A.GDP的确能反映经济发展状况,可以证实国家的地位和发展方向
B.决定GDP变化的经济性质才是真正决定国家的地位和发展方向
C.GDP的国际地位变化趋势经常与该国国际地位变化趋势成反方向
D.GDP只能反映当时经济状况,故不能反映国家的地位和发展方向
10.据记载,清朝康熙年间有押租(相赁土地刚支付的保证金)记载之州
县数为2个,雍正年间3个,乾隆年间30个,嘉庆年间62个。
这一现象反映了什么趋势
A.农民人身依附关系减轻B.政府赋役制度调整
C.农业生产技术重大革新D.人均占有土地增加
11.“官办汉阳铁厂于光绪二十二年交盛宣怀招商承办,讫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
呈部注册,遵照奏定商律办理。
”1908~1911年间中国国内钢铁市场的平均整体容量约为29万余吨,其中汉阳铁厂年均总产量为12万余吨(其中出口量约五万余吨),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得出的结论准确的是
A.该铁厂创办于清末新政的大潮之中
B.于国内市场占有率已超过三分之一
C.改变了国内市场由列强主宰的格局
D.以官办为始的中国近代工业化缩影
12.20世纪50年代的一份《科学普及资料汇编》记载:
广东新会农民“创造”水稻和高粱杂交办法;
陕西西安农民“成功”地将棉花嫁接到椿树上;
陕西蒲城县农民试验用公鸡孵小鸡“成功”,使母鸡有更多的时间下蛋……该资料汇编可以用于研究的运动是
A.土地改革B.“大跃进”C.三大改造D.“文化大革命”
13.台湾著名女作家林海音在20世纪50年代完成的文学作品《城南旧事》,曾被评为宣威亚洲周刊“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
它描写了20世纪20年代北京城的社会风貌。
下列情景属于“城南旧事”的是
A.四合院里的生活起居B.东交民巷胡同里玩耍的儿时情趣
C.剪辫成为新潮女性的追求D.北平学生反对华北自治的游行示威
14.15世纪末16世纪初,欧洲航海家开辟了新航路。
根据相关知识回答:
下列地区,处于达·
伽马新航路线上的是
A.西印度群岛
B.菲律宾群岛
C.红海沿岸
D.非洲东海岸
15.学者托尼·
朱特在《沉疴遍地》中称:
“政府不再解决问题——政府就是问题本身。
如果政府就是问题本身,而社会就不存在,那么政府的角色又再次被缩小为主持人。
政治家的任务就是搞清什么对个人最好。
”这一论断
A.是对经济大危机的反思
B.是针对“滞胀”现象的反思
C.支持罗斯福新政的做法
D.目的是进行资本原始积累
16.戈尔巴乔夫在《对过去和未来的思考》中说:
“他是改革的先驭者.他第一个推动了改革进程.他留下的主要东西就是使斯大林主义失掉了声誉…这是改革得以开始的前提和条件之一.”戈尔巴乔夫的这一评价( )
A.充分肯定了勃列日涅夫改革
B.客观评价了赫鲁晓夫改革
C.全盘否定了斯大林历史功绩
D.是对自身改革深刻的反思
17.2014年12月,奥巴马和古巴最高领导人劳尔•卡斯特罗宣布两国关系将恢复正常化,美国将解除对古巴的经济封锁.2015年7月20日,美古两国正式恢复外交关系.而今年3月,奥巴马访问古巴,成为自1928年以来,时隔88年后美国首位访问古巴的在任总统.这表明( )
A.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也可以和睦相处
B.危机使美国再次全球战略收缩
C.全球化背景下对和平发展的强烈要求
D.美国重返亚太的战略开始行动
18.某版本高中历史课本的单元内容如下,此单元内容最适合的标题是 ( )
第33课现代化在英国的启动……166
第34课现代化在欧洲的扩展……171
第35课现代化在北美、东亚的扩展……177
第36课20世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调整与改革……182
第37课苏联现代化道路的探索……187
第38课发展中的新兴大国……193
A.现代化的世界进程B.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
C.世界的多极化趋势D.现代化的不同模式
19.关于下列一组近代民族工业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江南制造总局②汉阳铁厂③发昌机器厂④大生纱厂
A.②的出现对①发展有促进作用
B.从产品与市场的关系看,①②和③④完全不同
C.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是④产生的原因
D.从产生途径看,③是手工工场转化而成的近代企业
20.中国共产党预见到农业合作化将在1955年底完成,并且开始为推动工业化的发展做出新的努力,愈来愈转向知识分子和各类专业人员寻求帮助。
为此,第二年提出了
A.“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B.“科教兴国”战略
C.“863”计划
D.“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方针
21.有学者认为:
服装是身体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历史与时代精神.政治制约着服装的发展,服装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政治的发展.上述材料可以佐证( )
①中山装出现、旗袍改良
②废止缠足成为社会风气
③干部服、列宁装一度流行
④喇叭裤、踩脚裤在女性中盛行起来.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③④
22.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欧国家开始了殖民扩张。
到17、18世纪,其殖民扩张活动更加剧烈,并展开了激烈的争夺。
16世纪掌握由印度洋通往大西洋交通咽喉的是
A.葡萄牙B.西班牙C.荷兰D.英国
23.霍布斯鲍姆认为经历1914—1945年的“大灾难”时期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兴起了一股重大的改革与重组之潮,而在经济活动的全球化方面,同样也掀起了一个极为强大的发展浪潮。
这一时期的“重大的改革与重组之潮”奉行的经济理论
A.是凯恩斯主义的继续发展
B.主张减少国家干预经济
C.与自由放任政策保持
一致
D.属于“新经济”的胜利
24.刘继峰《斯大林模式的几点思考》:
“斯大林模式是一种普遍有效的“后发先进”的现代化模式,它的产生有历史必然性,改革斯大林模式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应该区分社会主义制度和体制层面下斯大林模式的不同”。
由此可知斯大林模式( )
A.是适应苏联当时生产力水平的产物
B.阻碍了苏联经济发展
C.是普遍有效的现代化模式
D.符合社会主义制度
25.著名史学家钱乘旦认为,英国人心目中总是存留着一个帝国,哪怕它已萎缩成一个影子。
出于这种心态……英国在明显处于最优越的地位上时,却拱手让出这一机会,错过了这一千载难逢的良机。
这里的“良机”指
A.加入“欧共体”
B.第三次科技革命
C.与德国合作
D.推行全面改革
26.日本学者木宫泰彦所著的《日本文化交流史》记载,明朝时期,日本贡使朝贡中国物品中,日本刀在日本国内每把市价八百至一千文,而明朝给付每把五千文,差价高达五倍。
这说明了中日贸易
A.促进了两国商品经济发展
B.政治意义要高于经济价值
C.有利于中日两国文化交流D.中国对日本商品需求量大
27.1907年1月14日,《中国女报》在上海创办。
该报称:
“本报之设以开通风气,提倡女学,联感情,结团体,并为他日创设中国妇人协会之基础为宗旨。
”《中国女报》辟有《社说》、《译编》、《文苑》、《新闻》等栏目。
该杂志大量发行对当时人们的影响有①开阔视野②解放思想③扫除文盲④关注社会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8.下表是某地茶叶种植面积和茶户数估计
1836-1838
1894
增加
产量(万市担)
260.50
468.17
207.67
种植面积(万亩)
521.00
936.35
415.35
茶农户数(万户)
130.25
234.09
103.84
茶农人口(万人)
651.35
1170.45
519.10
表格数据反映出当时中国
A.茶叶种植技术的提高B.摩纳哥也生产商品化加强
C.经济结构发生根本变化D.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29.1981-1987年,政府将1/3的国有企业转为私有,国企职工减员60万,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由11.5%下降到1988年的6.5%。
这可能发生于
A.两极格局下的联邦德国B.处于经济滞胀时期的英国
C.经济体制改革时期的中国D.戈尔巴乔夫改革期间的苏联
30.某学者指出:
“欧盟对文化认同的构建是文化民族主义在全球化时代的新的表现形式,也是一体化与多元化国家矛盾和民族利
益的反映……它是多元与共同文化层次兼容互动的新民族文化。
”这里的“兼容互动的新民族文化”最突出的特点是
A.多元化B.全球化C.无差异性D.超民族性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主观题
31.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四
这是一张1842年法国庆祝铁路开通的海报。
1837年,在巴黎至圣日耳曼之间建成了第一条铁路,从而激起了法国的铁路热。
几年之间法国出现了33家铁路公司,但有很多最终破产。
1842年,颁布了铁路组织法,开始建立了国家铁路系统,由国家监管,私人公司经营。
到1850年,法国已有200多公里的铁轨。
——《泰晤士世界历史》
(1)依据材料一,指出法国19世纪中期出现铁路热的原因。
(2分)
材料二最近一百年中,产业组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小生产者让位给企业大亨,小公司被托拉斯取而代之,有时企业规模之大超乎想象力……一百年前的商业规模尚受到地域的限制,如今却可以覆盖全球;
以前的商业订单由人或邮政马车来传递,现在则代之于信件、电话、电报和无线电来传递。
——1903年弗兰克·
麦克维《近代产业制度》
(2)依据材料二概括此时期的经济特征。
并回答出现上述特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分)
材料三1876年,英国商人未经允许建造了一条从上海至吴淞的客运铁路。
……清政府遂以28.5万两白银赎回淞沪铁路,拆毁并投入大海。
1881年,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在一片反对声中建成通车。
由于地近京畿,引起朝野关注,引发了长达10余年的铁路之争。
——以上材料选自岳麓版教材必修二《经济成长历程》
材料四甲午战后中国铁路事业的格局为之一变。
……至1911年,中国共建铁路8200公里,其中帝国主义直接投资修建的铁路占46%,贷款建筑铁路占40%,但中国人自建铁路仅1200公里,占总比率的14%。
——周积明《最初的纪元》
(3)请回答:
依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分析“较之19世纪70、80年代,甲午战后,中国铁路事业的格局为之一变”的主要原因。
(3分)
材料五护法运动失败后,孙中山蛰居上海,总结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探索中国革命的真理,完成了《建国方略》一书。
……其中,“实业计划”部分,包括10方面,主要有:
筑10万英里铁路、100万英里公路,修4条运河……,孙中山提出了利用外资等一些重要思想,并指出“发展之权操之在我则存,操之在人则亡”。
——岳麓版教材《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4)材料五反映了孙中山
的什么思想?
他的这一经济思想有什么特点?
32.能源被称为工业的血液,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保障。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能源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很早就有了关于使用“石油”的记载。
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云:
“石漆,高奴县石脂水,其浮水上,如漆。
采以膏车,极迅;
燃灯,极明。
”宋代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
“鄜、延境内(今陕西)有石油,……余疑其烟可用,试扫其以为墨,黑光如漆,松墨不及也。
遂大为之,其识文为”延川石液”者是也。
此物后必大行于世,自余始为之。
”
材料二:
世界能源消费构成比例图
材料三:
第一条“缔约各方间通过本条约建立以共同市场、共同目标和共同机构为基础的欧洲煤钢联营。
”第二条“欧洲煤钢联营的使命是在配合各成员国的一般经济下,根据第四条所规定的条件,由于共同市场的建立,对于各成员国中经济的扩张、就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有所贡献。
――1951年《欧洲煤钢联营条约》
材料四:
1958年仅达县一个县抽调30万农村劳动力“土法上马”大炼钢铁,建土高炉3000多座,59年建洋高炉11座。
当年全省建成炼铁土高炉7万座,冶金企业由过去的139个猛增到689个,上山炼钢铁的劳动力达800多万个。
――《四川达县地区志》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石油在唐宋时期已经有哪些应用?
(2)根据材料二所示比例图概括指出19世纪中期以来世界能源总的发展趋势。
(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煤炭、石油和核能得以开发利用的原因。
(6分)
(3)据所学知识,材料三中欧洲国家在能源方面除了煤钢联营,之后还进行了什么能源联营?
(1分)这些联营机构的形成产生了什么影响?
(4)材料四反映的历史时期我国在能源建设和利用上取得主要成就有哪些?
(4分)据所学知识简述材料四现象带来的危害?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能源开发和利用的认识。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7年至1937年,虽然国民政府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地,但却努力继承孙中山先生重建国家的遗志。
国民政府推行货币改革,用银元代替银两,与推行纸币
(法币)为合法货币。
国民政府以日益高涨的民族主义为后盾,从1928年到1929年,同美、德、英、法、日签订了平等友好的关税协定,根据这些协定列强承认了中国的关税自主。
陇海铁路在1934年延伸至西安,1936年粤汉铁路竣工,铁路路网从八千公里延伸至一万三千公里。
各省公路建设、现代航空、水上轮渡事业都有骄傲的发展。
工业化方面,一些轻工业如棉纺织业、面粉制造、钟表、水泥和化工制造等领域也出现颇大的进展。
但是,国民政府忽视了古老的地主土地所有制和农民的困苦。
国民政府未达成财政均衡,而是靠赤字开支来维持。
年复一年的预算不平衡导致了滥发纸币,这在后来引起了严重的通货膨胀,促使1949年国民政府的经济崩溃。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20世纪30年代现代化的萌动是国际环境影响的结果,但仅仅是一种萌动,无法迅速发展起来。
30年代的国民党政府,实施一党专政,排斥民众参与,对民主政治打压扼杀;
知识分子的讨论只是昙花一现的理论喧嚣。
政府的“贫困化”也是制约这次现代化发展的因素。
这种“贫困化”不仅是财政上的破落,更是中央权威的缺失。
国民政府是形式上的全国统一政权,但内部帮派林立、战乱不断,难有权威和效力。
而同一时期苏联现代化的迅速发展,恰恰得益于建立了强有力的政府。
——秦正为《萌动与选择:
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走向》
(1)根据材料一归纳20世纪二三十年代经济近代化的主要成就,并概括其存在的问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当时中国社会状况,分析这次现代化运动仅停留在“萌动”状态的原因。
从中可得出什么启示?
试卷答案
1.C
2.D
根据题干中时间可知当时处于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日本政府制定纲要,将中国的东北、华北、华中等地分别发展不同的经济行业,这就是将中国经济纳入其经济发展体系的表现,符合题意的是D项,ABC项表述错误。
3.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新经济政策。
苏联的新经济政策表现在,在工业上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将部分国有企业以租赁制和租让制的形式转给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这为中国“新民主主义经济的过渡”时期的“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提供了重要参考,故A项正确;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经济的过渡发生于1949—1956年,而中共的“八字方针”是1960年提出的,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
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逐步展开,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
“新经济政策”没有实施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一五”计划与材料内容不符,故D项错误。
4.考点:
大众传媒的变迁.
本题考查大众传媒的变迁.考查报刊广告的特点、内容以及影响.
根据题干“介绍英国机器图画的广告”“本馆新到英国寄来画图一箱”可知,《上海新报》应该是外商在华创办的中文商报,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根据题干“俾寄来新制之器皿,既能增人见识,复可开人心思”可知,该广告极力向中国推销机器及产品,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根据题干“如合己意,不论农工商贾,何妨自行买来,以应必需之用”可知,欢迎各类人士前来购买,并不是促使农工商贾纷纷购买机器,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
新报广告介绍了西方器物文化的详细情况,有利于增长了国人对西方器物文化的见识,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答案:
点评:
关于大众传媒的变迁,在复习中应注意掌握它的原因、表现、特点以及影响.
5.A
6.答案:
D
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新政分为两个阶段,前期是救济和复兴,后期是改革;
根据“创建新秩序”可知此时已经是罗斯福考虑进入“改革”阶段。
帮助银行恢复信用是前期措施,故A项错误;
实施直接救济是前期措施,故B项错误;
给农场主低息贷款是前期措施,故C项错误;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是从长远角度考虑,符合材料“创建新秩序”,属于“改革”阶段,故D项正确。
7.D
材料主旨是苏联计划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
故选D。
A项不符合材料主旨。
B项“私有制”一说错误。
C项“实质性”一说错误。
8.考点: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与特点.
本题考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与特点的相关史实,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冲击了欧洲的世界中心地位,使原有的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战争结束后,德、意、日战败国几乎成为一片废墟,国内经济百废待举;
英、法等战胜国“赢得了战争,输尽了财富”,实力大为削弱;
惟独美国的经济实力在战争中大为膨胀起来.美国不仅在工业生产上占压倒优势,而且在国际贸易和金融方面也确立了统治地位,成为最大的资本输出国.
据材料“发达国家中女性就业人数已经占工人总数的40﹣50%”不能说明发达国家女性取得了与男性平等地位,故A项错误;
据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达国家中
女性就业人数已经占工人总数的40﹣50%,而发展中国家只有20%,伊斯兰国家仅为10%,甚至更少”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性别平等程度与工业化进程相关,故B项正确;
材料不能说明宗教是影响女性就业的主要因素,且该说法有误,故C项错误;
材料反映的是女性就业人数,不能由此说明.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高于伊斯兰国家,故D项错误.
B.
9.B
10.A
11.答案:
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该铁厂创办于19世纪70年代洋务运动期间,不是清末新政时期,故A项错误。
“汉阳铁厂年均总产量为12万余吨”中“出口量约五万余吨”,所以国内市场占有率不足三分之一,故B项错误。
列强在这一时期并未放松对华的经济侵略,国内市场由列强主宰的格局并未改变,故C项错误。
汉阳铁厂是创办于洋务运动时期的官办企业,是中国近代工业化的缩影,故D项正确。
12.B
13.A
试题分析:
本题可根据所学知识来排除不符合二十年代北京城社会风貌的选项,B项东交民巷是外国使馆区,中国人不能居住;
C项剪辫是针对辛亥革命后男性的;
D项北平学生游行示威是在1935年华北事变后,时间上不符材料。
本题A项正确,四合院是以正房、倒座房、东西厢房围绕中间庭院形成平面布局的北方传统住宅的统称。
14.D
15.答案:
B
本题考查二战后西方经济“滞胀”现象。
由材料信息“政府就是问题本身……那么政府的角色又再次被缩小为主持人”可知,当时政府本身就是有问题的,这是对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经济“滞胀”现象的反思,所以B项正确。
A、C项与材料信息不符,不选。
D项材料未体现,不选。
16.考点:
赫鲁晓夫改革.
依据题意,本题考查赫鲁晓夫改革.
材料中戈尔巴乔夫所说的“他”,是第一个推动了改革的人.在苏联历史上,打开了对斯大林模式改革闸门的是赫鲁晓夫.赫鲁晓夫改革中批判了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因此,B项符合题意.
故选B.
17.C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