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本研究的信息技术评价制度改革探讨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7359652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校本研究的信息技术评价制度改革探讨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基于校本研究的信息技术评价制度改革探讨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基于校本研究的信息技术评价制度改革探讨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基于校本研究的信息技术评价制度改革探讨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基于校本研究的信息技术评价制度改革探讨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于校本研究的信息技术评价制度改革探讨文档格式.docx

《基于校本研究的信息技术评价制度改革探讨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校本研究的信息技术评价制度改革探讨文档格式.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于校本研究的信息技术评价制度改革探讨文档格式.docx

一些主管考试的人员,将计算机考试向着标准化考试的方向靠近,编制一个大的试题库,每次考试随机抽取试题,学生在限定时间内按要求操作,教师按操作正确与否评分(或者是由计算机自动出题、自动判卷的方式)。

这种方式比前一种有了较大的进步。

可是这种考试方式仍没有跳出传统模式的框框。

统一的考题、唯一的标准答案,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妨碍了学生创造潜能的发挥。

特别是中考制度改革后,信息技术从原来的加分项目变为评价学生五方面能力中的一项,这更要求学校要抓紧制定出与之相符的信息技术考核标准。

因此,信息技术考试评价制度与方法的改革已迫在眉睫。

基于以上分析,为了更有效地开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工作,笔者试图在信息技术考试评价制度及方法上作些尝试与改革,以推动评价工作向前发展。

在对挑选的几所学校进行一年多的试验后,笔者在此方面有了一些心得,特撰文与大家交流经验。

一、评价的原则与方向

针对当前信息技术评价制度暴露出的问题,我们应根据全面、科学、发展的原则建立评价方法多样、评价多元的校本评价体系:

不但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关注她们学习的过程,使其逐步获得独立学习与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为终生学习创造条件;

不但关注学生信息技术学习的水平,更关注她们在信息技术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从而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在评价方向上,一要强调评价对教学的激励、诊断和促进作用,弱化评价的选拔与甄别功能。

教师向学生呈现评价结果时采用评价报告、学习建议等方式,采用鼓励性的语言,慎用定量评价,尽量避免给学生贴标签或排名次,减轻评价对学生造成的压力。

二要发挥教师在评价中的主导作用,创造条件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经过学生自评、互评,并组织家长、学校、教育团体等有关机构和人员参与教学评价,提高评价主体之间的一致性,保证评价的客观与公正。

评价结束后,教师及时收集评价信息,统计、归纳评价结果,并尽快反馈给学生和参与评价的有关人员。

三要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鼓励学生的创造实践,在保证达到最低教学要求的基础上,允许学生经过不同的方式展示自己。

不同起点学生在已有基础上取得的进步都应该得到认可,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尊重学生在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过程中表现出的个性和创造性,对同一信息作品的不同设计思路和不同设计风格、对同一问题的不同技术解决方案等,都应给予恰当的认可与鼓励。

二、校本评价方案的构建

(一)评价目标的制定

信息技术教学的评价从学生、教师和信息技术课程本身这三方面出发,经过评价,达到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促进教师水平不断提高和促进课程不断完善的目标。

1、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经过新的评价体系,不但检查学生学习的效果,巩固原有知识和技能,还要有所提高,使其把课堂上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综合起来,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在完成考试任务的过程中,经过互相协作,克服困难,来磨练意志,提高综合素质。

2、促进教师水平不断提高

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进行分析与反思,建立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3、促进课程不断完善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手段和信息技术教学的内容也在不断发展,周期性对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估,调整课程内容、改进教学管理、引进新的信息技术设备,形成课程不断更新和完善的机制。

(二)评价内容的确定

把评价内容分为认知、操作两方面进行。

在认知方面,以填空、选择为主;

操作方面,总体上采取任务驱动式,每次评价根据教学内容确定考核的基本要求和评分标准,没有具体题目和统一的答案,学生无论用何种软件,只要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了解决实际问题的任务,并达到了考核的基本要求,即考核合格。

完成考核过程中能够看书、看笔记、求助帮助系统,甚至能够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和讨论,但必须自己完成,不能由别人代替。

(三)评价方式的构建

现代教育提出了新的人才观和教育观,其中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和实践能力。

信息技术评价和考试也体现了这一理念,将考查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作为评价与考试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

1、综合运用各种过程性评价方式,全面考察学生信息素养的养成过程

(1)经过日常观察或设置真实任务搜集评价资料

在信息技术课的过程性评价中,能够经过现场观察、档案袋或成长记录袋的方式,系统客观地观察和记录学生在自然情境中的真实表现,设置特定的作业、项目或任务来引发学生某种特定的行为,搜集有价值的评价信息。

用于过程性评价的作业、项目或任务应指向具有普遍意义的目标,任务是多层次的,可考察学生综合的信息素养,任务密切联系学生的学习或生活实际,避免设置脱离学生生活或学习经验的任务情境;

任务对所有学生都是公平的,不偏难或过于偏向某些学生的生活经验。

信息技术课中设计的任务主要以典型作品设计和项目型作业或实践活动为主。

既可在学习过程中随时搜集、分析学生的典型信息技术作品,也可在测验、考试时设计特定的典型作品设计任务,评价时不但评价作品的优劣,而且重视学生作品设计的思路和过程。

项目型作业或实践活动,则可对学生活动过程、设计过程、思维过程等方面进行深入考查。

我们可围绕以下方面制定评价指标:

学生能否结合任务或问题情境的要求确定合适的信息来源;

学生能否制定切实可行的信息收集计划;

学生能否根据问题要求采集和评价信息、管理信息、加工信息、利用信息解决问题;

能否利用信息技术清楚地表示观点、思想,呈现问题解决的答案;

能否根据问题解决的需要评价各种可用的信息技术设备、工具和资源的潜在优势和不足,选用合适的信息技术设备、工具和资源解决问题;

能否体会到与她人合作解决问题的重要性,并能利用合适的信息技术与她人进行有效交流、合作;

能否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反思,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提高相关能力。

(2)评价与教学过程相结合,动态把握、及时引导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

学生对待信息技术的态度、信息技术的使用习惯以及在信息活动中表现出的社会责任感和价值观,是在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的活动中逐渐形成的。

教师结合具体的教学过程,经过适当的过程性评价方式随时把握、及时引导。

向学生呈现蕴含人文、道德、社会冲突的案例或问题情境,如”信息技术的使用与知识产权”专题,让学生对这些案例或情境进行讨论、分析,或撰写短文,再根据学生表示的观点把握她们的情感、态度以及对有关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注意观察学生在教学过程和各种信息活动中的实际行为表现,考查学生是否真正将有关的法律、法规、道德规范等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并自觉指导自己的实践。

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最终落实为教师对学生的适时预防、关怀或引导,避免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行简单量化或脱离实际单纯打分。

2、多元使用总结性评价方式,全面考核学生的技能形成

总结性评价的主要功能是考察学生所学模块的基础知识、实际操作技能和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诊断本学期教学存在的问题,帮助教师和学生改进随后的教与学。

在进行总结性评价时,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具体考试内容选择合适的题型和考试方式,综合运用纸笔测验、上机测验等多种评价方法;

创造条件全面考察学生信息素养的协调发展,避免只重视知识记忆和计算机操作,忽视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倾向。

纸笔测验的效率较高,适于短时间内对大量学生进行集中考察,适于考察学生对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但不适于评价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信息技术的纸笔测验,要控制选择题、填空题等客观题型的比例,适度设置和增加要求学生经过理解和探究来解决的开放性题目,如问题解决分析、作品设计、短文写作等,以拓展纸笔测验在评价内容和评价目标等方面的广度。

上机测验是信息技术课总结性评价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期末考试等总结性评价一定要安排上机测验,设计一定比例的联系实际的设计、制作或其它类型的信息处理任务,以评价学生使用信息技术工具或软件的熟练程度,测查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过程、方法和能力。

教师和有关机构要针对具体评价目的,灵活选用上机测验的题型和考试方式,不能单纯依赖题型单一、只考察基本知识与操作能力的机考系统,否则容易对信息技术教学产生误导。

3、开展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信息技术综合能力

在总评中,阶段性评价、创新能力测试、期末考核各占一定的比例。

这样做是使学生和家长不再只关注期末考试,将评价融入日常教学中,做到教评相长。

考核成绩时,只要学生觉得考试结果不理想,就能够申请重考,把考试作为查缺补漏和促进学生学习的环节,给每个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

(四)评价量规的制定

对于信息技术的评定,最关键的还是关于各个等级标准的制定。

如果要求太高,学生难以达到,就挫伤了她们的积极性;

要求太低,很容易达优,就既不能激起学生的兴趣,也不利于知识的掌握和操作水平的提高。

因此在等级标准制定前,要对学生整体水平进行观察、分析、研究,确定一个较为科学的方案,制定出来的等级标准能使一部分同学经过努力能达到优,绝大部分学生经过努力能达到良,最差的学生经过努力也能达标。

在制定评价标准或评价量规时,首先是根据评价目的划分出能客观反映有关学习过程和结果的重要维度或重要方面,然后为每个方面制定不同水平的评价等级。

必要时,能够为不同的指标制定不同的权重。

对于比较重要的评价,在正式评价之前挑选部分学生进行预试或预测验,考察评价指标是否合适,并进行调整和修改。

评价量规的指标要全面、精练、可行。

可组织学生参与制定量规,或者在评价前向学生说明量规和评价标准,以引导和激励学生的学习。

信息技术评价成绩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待合格”四级。

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首先关注的是有没有达到规定的教育目标,也就是合格还是不合格。

为了鼓励那些基础较差的学生上进,不设”不合格”等级。

对未合格的学生暂不评定,由任课教师找这位学生谈话,鼓励她下次继续努力,达到合格。

三、研究成效分析

信息技术校本评价方案的探索进行了一段时间,绝大多数的学生和老师都给予了肯定,这种评价具有很大的优势,效果也是明显的。

(一)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有的教师说”提起考试,学生们都很讨厌”。

实行校本评价后,学生从考前一周就开始收集材料,有的同学自己编写文章,绘制图片,有的同学到图书馆查找,从报纸上剪辑,有的同学光资料就准备了两三套,可见兴趣之大。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二)给了学生充分发挥自己个人特长的余地

学生把考试内容当成自己的作品,觉得有了施展才华的机会,能把美术课学到的知识用于绘画与美编,语文课学到的知识用于书写文章、组织整理材料,这些都成了学生信息技术考试的素材。

(三)学生的创造潜能被充分地展示出来

这种评价没有统一命题,只有范围与操作评定标准,由此放开了教师和学生的手脚,有些不但完成了考试内容,而且含有丰富的想象力和思想内涵,画面中有飘扬的五星红旗、宇宙中的地球、雄伟的高山、腾空而起的火箭、可爱的猫咪、觅食的小鸡等。

(四)促进了教师教学能力和自身素质的提高

这种评价方式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应深刻理解教材内容,放弃面面俱到的传统做法,只告诉学生最关键的问题,然后放手大胆地让学生自己去实践。

同学们在操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许多是课本中不曾涉及的,要求教师能及时有效地给予指导和解答。

这些实际问题不但包括教师的专业知识方面的,还包括同学们选题中涉及的各方面、各领域的知识,这些都需要教师有所了解。

参考文献:

1、邓立言·

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建设之我见·

教育研究·

.10

2、游铭均·

论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

浙江教育出版社·

.2

3、锡山高级中学·

校本课程研究与实验·

课程·

教材·

教法·

1999.2

4、吴刚平·

校本课程开发活动的类型分析·

教育发展研究·

1999.11

5、任学宾·

浅论中国21世纪的中小学信息教育·

广西教育学报·

.5

作者:

叶静飞

单位:

温岭市教育局教研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