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原料学名词解释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351915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品原料学名词解释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食品原料学名词解释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食品原料学名词解释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食品原料学名词解释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食品原料学名词解释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食品原料学名词解释Word格式.docx

《食品原料学名词解释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品原料学名词解释Word格式.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食品原料学名词解释Word格式.docx

原料肉是指胴体中可食部分,即去骨的胴体。

肉(胴体)由肌肉组织、脂肪组织、结缔组织、骨组织四大部分构成。

肌肉组织:

构成肉的主要组成部分,可分为横纹肌、心肌、平滑肌三种。

脂肪组织:

疏松状结缔组织的变形,

结缔组织:

构成肌腱、筋膜、韧带及肌肉内外膜、血管、淋巴结的主要成分。

结缔组织由细胞、纤维和无定性基质组成,结缔组织的主要纤维有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网状纤维3种。

骨:

由骨膜、骨质及骨髓构成。

骨髓分红骨髓和黄骨髓。

豆类:

豆类作物包括一些双子叶植物,其特点是种子无胚乳,却有两片发达的子叶,子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20%-40%)和脂肪。

油料:

油料作物包括多种不同科属的植物,其共同特点是种子的胚部与子叶中含有丰富的脂肪(25%-50%),其次是蛋白质(20%-40%),可以作为提取食用植物油的原料,提取后的油饼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可作为饲料或经加工制成蛋白质食品。

薯类:

也称根茎类作物,由不同科属的双子叶植物组成,其特点是在块根或块茎中含有大量的淀粉。

单糖:

根据单糖分子中碳原子数目的不同,可以分为丙糖、丁糖、戊糖和己糖。

粮油食品原料中最重要的是己糖,其次是戊糖。

低聚糖:

亦称寡糖,是由2-10个单糖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的直链或支链得低度聚合糖。

根据低聚糖水解后所生成的单糖分子数目,粮油原料中低聚糖分为二糖、三糖和四糖等,其中最常见的是双糖。

淀粉的糊化:

淀粉颗粒不溶于冷水,将其放入冷水中,经搅拌可形成悬浮液。

如停止搅拌,淀粉粒因比水重则会慢慢下沉。

如将淀粉乳浆加热到一定的温度,则淀粉粒吸水膨胀,晶体结构消失,互相接触融为一体,悬浮液变成黏糊的糊状液体,虽停止搅拌,淀粉也不会沉淀,这种黏糊的糊状液体称为淀粉糊,这种现象称为淀粉的糊化。

淀粉的回生:

淀粉溶液或淀粉糊,在低温静置条件下,都有转变为不溶性的倾向,浑浊度和粘度都增加,最后形成硬性的凝胶块,在稀薄的淀粉溶液中,则有晶体沉淀析出,这种现象成为淀粉的回生。

陈化:

是悬浊液静置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悬浊液中的小晶粒不断长大变成大晶粒,从而有利于过滤,并使沉淀更为纯净。

小杂粮:

泛指日月小、种植面积少、种植地区和种植方法特殊、有特种用途的多种粮豆。

成熟组织:

成熟组织是分生组织衍生的大部分细胞,逐渐丧失分裂的能力,进一步生长和分化,形成的其他各种组织,称为成熟组织。

果胶物质:

果胶物质是植物组织中普遍存在的多糖类物质,主要存在于果实、块茎、块根等植物器官中。

果蔬品质:

是指果蔬满足某种使用价值全部有利特征的总和,主要是指食用时果蔬外观、风味和营养价值的优越程度。

果蔬品质的构成:

主要包括感官特性(外观、质地、风味)和生化属性(营养价值、安全性)两大部分。

感官评定:

主要是凭借人体自身的感觉器官,即凭借眼、耳、鼻、口和手等,对原料的品质好坏进行判断。

无损伤检测:

国内外在生产上已经开始应用果蔬非破坏性的鉴评或检测方法,包括光学技术(紫外线检验、可见光检验、近红外线检验、红外线检验)、电磁技术、力学技术及放射线技术(X光及CT检验)等。

肌球蛋白:

能形成热诱导凝胶,故又称肌凝蛋白。

为肉中最多的一种蛋白,占肌原纤维蛋白质的54%,是粗丝的主要成分,构成肌节的A带,相对分子质量为47万-51万,在离子强度0.2以上的盐溶液中溶解,在0.2以下则呈不稳定的悬浮状态。

肌动蛋白:

也叫肌纤蛋白,是溶于水的蛋白质,占肌原纤维蛋白质的12%-15%,是构成细丝的主要成分,易生成凝胶,凝固温度较低,为30-35℃。

尸僵:

畜禽屠宰后胴体变硬,导致ATP变化,pH变化,冷收缩和解冻僵直的过程称为尸僵。

自溶性腐败:

肌肉达到最大僵直以后,继续发生这一系列生物化学变化,逐渐使僵直的肌肉变得柔软多汁,并获得细致的结构和美好的滋味,这一过程称为自溶或僵直解除。

PSE肉:

在成熟过程中,为避免微生物繁殖,屠宰后屠体在0-4℃下冷却。

当pH在5.4-5.6之间,温度也达不到37-40℃,此时在成熟中蛋白质不会变性。

但有些猪宰杀后的糖酵解速度却比正常的猪进行的要快很多,在屠体温度还远未充分降低时就达到了极限pH。

所以就会产生明显的蛋白质变性。

这样的肌肉在僵直后肉色淡,组织松软,持水性低,汁液易渗出。

即所谓PSE肉。

DFD肉:

如果肌肉中糖原含量较正常低,则肌肉最终pH会由于乳酸积累少而比正常情况高些(pH约为6.0)。

由于结合水增加和光被吸收,使肌肉外观颜色变深,产生DFD肉。

肉的嫩度:

是指肉在咀嚼或切割时所需的剪切力,表明了肉在被咀嚼时柔软、多汁和容易嚼烂的程度。

肉的成熟:

畜禽屠宰后,肉内部发生了一系列变化,结果使肉变得柔软、多汁,并产生特殊的滋味和气味,这一过程称为肉的成熟。

成熟可分为尸僵和自溶两个过程。

肉的腐败主要是由于肉被一定数量的腐败细菌污染,肉的保存温度又适合于细菌的生长繁殖而引起。

腐败性败坏系由于细菌性酶的作用所致的蛋白质分解,伴有硫化氢、氨及硫醇的释出。

影响肉的风味的因素:

遗传因素、饲料疾病和药物、肉的解剖部位、肉的冷却和成熟、贮藏环境、烹调烧煮、加工方法。

肉的风味物质:

共性的风味物质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

独特的风味来源于脂肪的氧化;

异味物质脂肪酸和激素代谢产物;

硫胺素(VB1)降解脂肪的交杂状态和沉积多少。

酸性极限pH值:

尸僵时降低到糖原酵解酶的活性钝化为止的pH值为肉的极限pH值酪蛋白:

在温度20℃时调节脱脂乳pH至4.6时沉淀的一类蛋白质,占乳蛋白总量的80%-82%。

面筋:

面筋的主要成分是麦胶蛋白(43%)和麦谷蛋白(39%)及少量的脂肪和糖类。

小麦面筋:

将小麦面粉加水和成面团,静止后,把面团放在流动的水中揉洗,面团中的淀粉粒和麸皮微粒都随水渐渐被冲洗掉,可溶性物质也被水溶解,最后剩下来的一块柔软的有弹性的软胶物质就是面筋。

面筋的成分:

这种面筋因含有55%~70%的水分,故称为“湿面筋”。

将湿面筋烘干除去水分,即为“干面筋”。

影响面筋质量好坏的物理特性指标:

弹性、延伸性、韧性、薄膜成型性、吸水性。

弹性:

湿面筋在拉伸或按压后恢复到原来状态的能力。

分为强(按压后恢复原状,不粘手)、中、弱(不能复原,粘手,易碎)。

延伸性:

是指湿面筋在拉伸时所表现的延伸性能,即指将湿面筋拉伸到接近断裂时的长度。

延伸性长:

15cm以上短:

8cm以下中等:

8-15cm

吸水性:

为本身重量的170-210%;

凡能促进蛋白质解胶或溶化的因素都能使面筋弱化,例如稀酸溶液、还原剂和蛋白酶等;

凡能促进蛋白质吸水膨胀的因素都能使面筋强化,例如热处理、疏水性不饱和脂肪酸、亲水性比蛋白质更强的中性盐以及某些氧化剂的作用等。

韧性:

韧性是指面筋在拉长时所表现得抵抗力。

薄膜成型性:

小麦面筋主要由麦胶蛋白和麦谷蛋白组成。

由于极性低的蛋白质能排出过量的游离水,故面筋能与水互相紧密结合在一起而不分散,具有成团、成膜的特性。

肌节:

肌原纤维上具有和肌纤维一样的横纹,横纹的结构按一定周期重复,周期的一个单位叫肌节

初乳:

母牛分娩后最初3~5天所分泌的乳叫初乳。

异常乳:

当乳牛受到饲养管理、疾病、气温以及其他各种因素的影响时,乳的成分和性质往往发生变化,这时与常乳的性质有所不同,也不适于加工优质的产品,这种乳称作异常乳。

浸出物成分:

将生物组织细切后加水溶出各种水溶性成分,从浸出物中除去蛋白质、多糖、色素、维生素等成分之后的游离氨基酸、肽、有机碱、核苷酸及其关联化合物、糖、有机酸等,总称为浸出物成分

蛋黄指数:

根据蛋黄的凸出程度即可判断蛋的新鲜程度。

蛋黄指数等于蛋黄高度与蛋黄直径的比值,蛋黄指数越小,蛋就越陈旧。

肌原纤维蛋白:

由肌球蛋白、肌动蛋白以及称为调节蛋白的原肌球蛋白与肌钙蛋白所组成。

肌球蛋白和肌动球蛋白是构成肌原纤维粗丝与细丝的主要成分。

两者在ATP的存在下形成肌动球蛋白,与肌肉的收缩和死后僵硬有关。

肌浆蛋白:

存在于肌肉细胞肌浆中的水溶性(或稀盐类溶液中可溶的)各种蛋白的总称,种类复杂,其中很多是与代谢有关的酶蛋白。

琼胶中糖的组成:

以D-半乳糖(52.5%),3,6-脱水-L-半乳糖(34%)为主要成分,也含有少量6-0-甲基-D-半乳糖、硫酸酯基等。

琼胶不是单一的多糖,而是由约70%的琼脂糖和约30%的琼脂胶两种多糖组成。

牛磺酸:

是一种非蛋白质结构氨基酸的特殊氨基酸。

其分子式为C2H7NO2S,分子量为125。

是柱状结晶体,熔点为310℃。

它以游离氨基酸的形式普遍存在于动物体内各种组织,并以小分子二肽或三肽的形式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但不参与蛋白质合成。

膳食纤维:

是指人体不能利用的多糖类,如纤维素、半纤维素等,食品成分表中一般称为粗纤维。

膳食纤维具有改善耐糖性、抑制大肠癌发生、防止胆结石等营养功能,被称为第七营养素。

根据其物性一般分为水溶性膳食纤维(SDF)和水不溶性膳食纤维(IDF)。

甲壳质:

又称几丁质、甲壳素或壳多糖等,是自然界仅次于纤维素的第二大丰富的生物聚合物。

由N-乙酰基-D-氨基葡萄糖,通过β-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聚合物,分子式为(C8H13O5N)n,分子量达几十万至几百万。

鱼贝类的死后僵硬:

鱼贝类的死后肌肉由柔软而有透明感变得硬化和不透明感,这种现象称为死后僵硬。

受生理状态、疲劳程度、渔获方法等各种条件的影响,一般死后几分钟至几十小时僵硬,其持续时间为5~22h。

僵硬过程中发生的主要生物化学变化是磷酸肌酸(CrP)以及糖原含量的下降。

鱼贝类的死后自溶:

当鱼体肌肉中的ATP分解完后,鱼体开始逐渐软化,这种现象称为自溶作用。

与活体时的肌肉放松不同,死后形成的肌动球蛋白是按原体保存下来,只是与肌节的Z线脱开,使肌肉松弛变软。

鱼类腐败:

鱼类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鱼体中的蛋白质、氨基酸及其他含氮物质被分解为氨、三甲胺、吲哚、组胺、硫化氢等低级产物,使鱼体产生具有腐败特征的臭味,这种过程称为腐败。

K值:

是以核苷酸的分解物作为指标的判定方法,这种方法能从数量上反映出鱼的鲜度,“鲜活的程度”是该法的特征。

是反映鱼体在僵硬至自溶阶段的不同鲜度。

K值(%)=(HxR+Hx)/(ATP+ADP+AMP+IMP+HxR+Hx)×

100%

K1值(K1Value):

K1(%)=[(HxR+Hx)/(IMP+HxR+Hx)]×

100

鱼类微冻保鲜:

是将水产品保藏在-3℃左右介质中的一种轻度冷冻的保鲜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在略低于冻结点以下的微冻温度下保藏,鱼体内的部分水分发生冻结,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尤为显著,使鱼体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其鲜度而不发生腐败变质。

食品原料中的危害:

指对食品原料安全和质量的危害,主要包括物理性危害、化学性危害和生物性危害。

我国生产的安全食品:

广义的包含4个层次,即常规食品、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

organicfood:

是指按照有机的耕作和加工方式生产和加工的、符合国际或国家有机食品要求和标准,并通过国家认证机构认证的一切农副产品及其加工品。

greenfood:

是指按特定生产方式生产,并经国家有关的专门机构认定,准许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无公害、安全、优质、营养型的食品。

食品添加剂:

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需要而加入的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

食用成熟度:

果实已充分表现出品种特有的外形、色泽、风味和芳香,化学成分和营养成分均达最高点的成熟度称为食用成熟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案例设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