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成风电冠军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348313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1.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速成风电冠军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速成风电冠军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速成风电冠军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速成风电冠军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速成风电冠军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速成风电冠军Word文件下载.docx

《速成风电冠军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速成风电冠军Word文件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速成风电冠军Word文件下载.docx

  年初,大连国资委透露,华锐将发行1亿股公众股(即对外发行10%的股份,此前公司净资本已从1亿元增至9亿元),目标募集资金35亿元,相当于每股定价35元。

但今年股市跌幅不小,目前金风科技市盈率只有20倍左右,华锐发行价恐难达预期,但华锐的初始投资者仍可获利不菲。

  这究竟是怎样一家企业?

它如何背靠国企装备基地,乘着中国风电大跃进的政策东风,并搭上四处跑马圈地的五大电力公司快车,在短短几年力克群雄疯狂成长?

这样的成长能否成为中国新能源企业的样板,为中国新能源企业弯道超车提供动力?

又或者,它是否像竞争对手们所批评的那样——“用速度掩盖问题”?

  在华锐光荣与梦想的感召下,谁将接手这些未知的风险?

火速建厂

投资尚未到位,韩俊良已在行动。

边筹备、边融资、边建厂,边拉订单,两年时间,华锐风电火速成立

  华锐董事长兼总经理韩俊良,江苏盐城人,国字脸上架一副眼镜,早几年喜欢将浓密的头发梳成中分,看上去白皙清秀、书生气十足。

韩1987年从太原科技大学起机专业毕业,2003年中国政府开始第一期陆上风电特许权招标时,韩已是大连重工起重设计院的院长,同时兼任大连成套总经理。

熟悉韩俊良的人称,他思维活跃,有创业激情,又善长人际关系,并不甘于做幕后书生。

  他看准了风电,认定政府会很快出台鼓励支持国内风电发展的政策,外资占据中国风电市场80%份额的局面不会持久,而大连重工起重集团(下称大重起重)是东北重要的装备基地,在上游部件建造供给方面具有先天优势。

至于技术,可以先通过购买“生产许可证”的方式直接引进国外的成熟机型。

这种俗称“买图纸”的方式,缺点是不能随意改进,没有自主知识产权,但上手快,适合边做边学。

  时任大重起重董事长的祁玉民支持韩俊良的想法。

2001年4月成立的大连成套成为韩俊良和大重起重风电事业的起点。

2004年由这家公司出面,买下了德国Fuhrlander(富兰德)FL1500系列风机的生产许可证。

  这一系列风机由九大部分组成,大重起重可承制增速机、偏航系统、塔架、轮毂、主框架这五大核心部件。

此外,大重起重最擅长生产非标准化设备(根据用途自行设计制造的设备),是神六载人飞船发射平台行走机构的设计制造者。

“承接风电部件制造,对他们来说并非难事。

”中国可再生能源协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施鹏飞说。

  但资金却是个问题。

  大重起重2001年才由大连重工集团和大起集团这两家老国企捏合而成。

摊子大、负担重的老国企很难拿出足额资金,投向风电这个虽有诱惑力却充满不确定因素的新兴行业。

  这时,阚治东恰好通过大连国资委找到大重起重。

阚治东是证券界元老,曾任深圳创新投总裁、南方证券总裁兼党委副书记,2004年1月南方证券因爆发危机被接管。

2006年3月,阚治东等人因涉嫌操纵证券交易价格被逮捕,但很快保外就医,2007年检察院撤诉。

  赋闲期间,阚治东将目光转向了PE(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他与认识多年的原上交所总经理尉文渊一起开始探索投资新能源的可行性。

  据接近他们的人士介绍,阚、尉二人考察过光伏太阳能,但认为成本太高,市场承受不了;

考察过生物质能和垃圾发电,但认为不易规模化。

最后发现,技术成熟、国外有大规模实践、价格又与火电接近的只有风能。

2004年,阚的朋友、美国新能源专家鲍亦和来华,带了一个新项目寻求融资,构想是在海上构建像钻井平台一样的浮筏,兆瓦机安在浮筏上。

阚等人仍觉风险太大,转而在国内找“更靠谱”的风电项目。

  当时,国内风电企业投资机会不多。

行业先行者金风科技的增资扩股人满为患;

东方电气的风电业务尚未独立,也不打算寻求外部投资者。

同样刚刚进入,同时又寻求融资的大重起重几乎是惟一敞开的机会。

  “当时的成功几率,在我看来也就是50%吧。

能不赔就不错了。

”一位第一批入股的投资者说。

当时国内最普遍的机型都在兆瓦级以下,毫无经验的华锐一上来就是1.5兆瓦,而且还是拿国外的图纸,是否可行?

即使技术本身没问题,国内装配工艺是否可靠?

如果转不起来、并不了网怎么办?

  投资尚未落实,韩俊良已在行动。

2005年,作为实验,大重起重承接了山东砣矶岛12兆瓦风场及国内第一个国产化兆瓦级示范风电项目——华能威海风电场的建设,后者46台风机全部采用大连成套的1.5兆瓦风电机组。

  韩俊良一直期待的国有化政策也及时落地。

2005年7月,国家发改委下发的1204号文件,规定风电设备国产化率要达到70%以上,不满足设备国产化率要求的风电场不允许建设。

  这两件事有力提振了投资者信心。

后者证明韩俊良对于政策的敏锐判断,前者则证明他和大连成套有能力搞到订单。

即使这样,投资者们也用了将近一年才下定决心。

  2005年4月,阚治东成立了深圳市东方现代产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东方现代),注册资本3000万元;

2005年12月6日,五个出资方签字同意合资公司章程。

2006年2月9日,华锐风电在北京中关村大街59号文化大厦19层正式挂牌成立。

成立之时,五个出资方都只实缴了五分之一的注册资本,余额2007年1月24日才缴齐。

  其中,大连成套出资3000万元,占股30%,是第一大股东。

阚治东以东方现代投资1750万元,占股17.5%——这是东方现代最大一笔投资,此前均为百万元级小项目。

尉文渊为法人的西藏新盟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下称西藏新盟)、程志山为法人的北京新能华起投资顾问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新能华起)、马建军(后改为刘爱超)为法人的北京方海生惠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方海生惠)也分别投资1750万元,各占股17.5%。

  几方发起股东之间关系密切。

现任华锐副董事长刘会是阚治东、尉文渊多年老友。

刘会及友人于国庆等投资了阚治东的东方现代。

程志山是吉林长春人,钢材贸易商,是刘会拉来的投资。

程志山2005年7月成立新能华起,此后几年间股权频繁变更,投资者进进出出,但核心投资人只有程志山和马铁英。

马铁英是程的朋友,内蒙古人,做空运海运进出口贸易。

方海生惠的股权也是频繁变更,法人代表不久后改为刘爱超。

2008年11月增至七家股东,但最终方海生惠注销,这些股东直接投资了华锐。

  据当时入股的一位投资者介绍,不少初始投资者都是被朋友“忽悠”进来的。

而出于风险考虑,“越是正式的机构反而越下不了决心”。

  边筹备、边融资、边建厂,边拉订单,两年时间,华锐风电火速成立。

生逢其时

“回头看,华锐早一年、晚一年成立都不行。

晚一年,竞争者就都起来了,竞标门槛也提高了;

早一年,国家还没有对风电行业出台这么多鼓励政策。

”一位投资者回顾说

  进入2006年,投资者们开始意识到,华锐赶上了最好的时点。

  在国家发改委推动下,一系列扶持和鼓励风电发展的政策密集出台。

2006年2月,《可再生能源发电有关管理规定》由发改委公布,明确要求电网企业应“确保可再生能源发电全额上网”,并给发电企业规定了8%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配额义务。

相比光伏等其他可再生能源,风电更具商业操作性,加之风场有地理条件限制,为完成配额,五大国有发电企业很快开始全国跑马圈地,带来了对风电整机的巨大需求。

  同一年,国家出台风电特许权招标原则,规定每个投标人必须有一个风电设备制造商参与,而风电设备制造商要向招标人提供保证供应符合75%国产化率风电机组的承诺函。

投标人在中标后必须而且只能采用投标书中所确定的制造商生产的风机。

  这个政策对国产化率要求很高,对企业资质门槛要求却很低,正好适合华锐的情况。

  “回头看,华锐成立晚一年,竞争者就都起来了,竞标门槛也提高了,再去竞标,必须要求之前有成功经验。

早一年,国家还设有这么多鼓励政策。

”一位投资者回顾说。

  在75%国产化率、全额并网、电价分摊、财税优惠等一系列密集推出的政策激励下,中国风电建设在2005年至2008年经历了四年超常规发展。

累计装机容量从2004年底的76万千瓦激增至2008年底的1221万千瓦,远远超过“十一五”初期预测的500万千瓦目标,装机容量跃居全球第四。

  风电大跃进给初生的华锐提供了肥沃而宽广的土壤。

  国外竞争对手已被70%国产化率挡在门外,国内风机整机生产厂商,当时是金风科技独占鳌头。

但运营八年的金风科技也有弱点——它的主打产品是750千瓦机型,而正准备大上风电的五大电力集团需要的是大批量的稳定整机电源,兆瓦级机型的需求忽然激增。

华锐这个十分有预见力的后来者2004年就引进了德国的1.5兆瓦技术,刚好赶在所有人前头生产出全国第一台1.5兆瓦机——2005年12月完成1.5兆瓦风电机组国产化配套产业链,2006年6月下线。

  在这个新的起跑线上,老牌金风落后了——金风2007年底才开始出1.5兆瓦机型,直到2008年才批量生产,这让它错失商机,并在不经意间给华锐让出了市场空间。

譬如,2005年长岭风电项目一期2.7亿元设备采购合同,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本来要交给金风,但金风出不了1.5兆瓦机,只好给了华锐。

  据金风前CFO余丹柯介绍,金风节奏慢一步,主要涉及技术选择问题。

华锐从德国引进的是双馈式变桨变速机型,技术成熟主流,既能发挥大重起重的装备优势,又规避了自主技术工艺积累不够的弱势,很快赢得客户的认同和好感。

金风的1.5兆瓦机型采用的是直驱永磁式变桨变速机型。

这种机型不需要齿轮箱,大规模并网后容易体现其稳定性优势,需要大电机,制造环节复杂,研制摸索需要过程。

  在华锐起步阶段,华能集团是主要助推者。

尽管之前也有过一些长岭风电和山东砣矶岛风电等项目,但华锐的人说起来,都称公司第一单是与华能签的,这指的是2005年大连成套和华能新能源共同开发的华能威海风电场46台风机项目,这一项目使用的即1.5兆瓦风电机组。

实际上,2005年华锐风电尚未成立,出面签署意向合同的都是大重起重控股90%的大连成套,这些项目后来由华锐风电继承。

  据华锐风电内部人士介绍,华锐签威海这单,不图挣钱,关键是获得边学边做的机会,技术人员就在现场,一发现有问题就立即通报改进。

最早的几台在德国生产,由富兰德的人安装,华锐技术工人旁观;

然后同一批人回国,华锐的人安装,德方专家旁观,做质检。

  2004年10月,祁玉民离开大重起重,担任大连市副市长,但对华锐风电关心依旧。

2005年长岭风电项目一期合同,祁玉民亲自出席签字仪式,提出大连应发展为国内最大的风电重大装备研制中心和产业化制造基地。

  根据振兴东北办2005年10月的一则报道,当时的华锐也在积极寻求“国家发改委以及省市在大型国产化风机试验风场产业化项目、风机核心零部件生产基地建设等方面的支持”。

争议一跃

在市场最紧俏的情况下,国内同行正酝酿涨价时,华锐偏偏挑起了一场价格战

  金风很快感受到了迅速崛起的华锐带来的压力。

  2008年,国家能源局提出要打造数个“风电三峡”——到2020年,在中国河北、蒙东、蒙西、甘肃酒泉、新疆、江苏沿海等地区建设几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

受此拉动,国内风机市场供不应求,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

据华锐内部人士介绍,最紧俏时,六家客户的代表来到厂里,坐等产品下线,生产一台拉走一台。

而付款模式则由1-8-1(10%定金、80%交货给付,最后10%是两年保质期到期后再付),先变成1-3-5-1,最后变成1-2-3-3-1。

  正是在这样的市场情况下,在国内同行正酝酿涨价的时候,华锐偏偏挑起了一场价格战。

  2008年6月20日甘肃酒泉380万千瓦风机项目开标,华锐报价仅5800元/千瓦,比金风低了将近500元/千瓦。

华锐在这次招标中一举拿下180万千瓦订单,而金风只有81万千瓦。

  “在业内看来简直是自杀。

”金风前CFO余丹柯回忆说,华锐盈利能力不如金风,但它采取激进的营销战略,以占领市场为主要目的,薄利多销。

  而金风倒是对盈利看得比较重,十多年来只做利润率最高的总装,零部件制造交给其他专业公司。

根据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的调查,华锐自制比例高达70%,金风只有10%。

  但在2008年特定的市场环境下,金风模式的缺点被放大了——由于上游供不应求,它在供应商面前缺乏谈判余地,无论是产量、价格、交货速度还是制造水平都受制于人。

  华锐的举动让它在业界树敌无数——金风、东气这些排在第一阵营的公司不愁没订单,无非是少赚点,但对剩下的几十家排在第二、第三阵营的新兴风电企业来说,华锐决绝的营销战略等于生生将他们逼向绝路。

  “像华锐这样通过国外买技术发展风电的企业,全国几十家。

他们斥巨资买图纸、建工厂,但就因为晚了一年两年,产品刚一投产就被逼到死角。

不卖不行,卖又亏本。

”一家国际风机制造商的驻华销售代表评价说。

  据他称,各风机制造商的销售人员曾在聚会时给华锐算过账,怎么算都觉得大重起重是不赚钱也要支持华锐。

更有人愤然跳出来说,这一定是华锐的阴谋——明知产能有限,也要开出超低价,不让别人拿单子。

  2008年,由于全球原材料短缺,金风的履约率只有35%左右,华锐的履约率稍好过金风,这给一些客户留下较好的初步印象。

  金风虽是中国风机制造的老字号,但由于国内风电整体起步晚,特别是在兆瓦级机型上,金风的优势在短期内体现得并不明显。

华锐虽刚刚起步,却培育了国内整机企业最庞大的售后团队来弥补技术缺憾。

这支队伍在鼎盛时期不下1000人。

韩俊良给他们提出的要求是,在业主发现故障前找出问题,解决问题。

华锐为此支付了高昂成本,但也在一定时间内维护了企业声誉。

  但上述国际风机制造商的驻华高管讽刺说,“2年质保期内免费修,但剩下的18年呢?

如果一台风机要不断追加维修成本,客户会怎么想?

  这位驻华高管进一步质疑:

“用速度掩盖问题,能掩盖多久?

华锐接下来要做的,应该是摆脱原始积累阶段的不足,踏踏实实完善技术。

  截至目前,没有哪家电力集团公开指责华锐风机的质量问题,但私下抱怨不断。

前两年,龙源电力不少订单投向华锐,但今年给华锐的订单明显减少,给金风的订单增多。

另据一位风机咨询公司的负责人介绍,从今年回收上来的风电客户调查情况看,金风有一定质量优势。

  一家欧洲风机制造商的驻华代表告诉本刊记者,中国风电客户反馈比较迟钝滞后,一方面是不少风机尚未并网发电,一方面也因为国内风电份额主要由国有五大电力集团占据,他们与华锐、东气背靠的大国企有着长期合作关系。

这一特殊国情,赋予国企背景风机制造商更宽松的生存土壤。

  2007年,五大发电集团向华锐采购的风电整机分别占总销售量的63.3%。

近年来,华锐共承担80多个项目的供货任务,包括国家风电特许权二期、三期、四期、五期项目以及甘肃、河北、内蒙古、江苏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等国家多个重大风电专项项目。

  争议声中,华锐风电突飞猛进,2008年新增风电装机容量1403兆瓦,超越了比它大八岁的金风科技,排名中国第一。

销售收入也从2006年的2.1亿元增至2007年的24.99亿元,继而在2008年达到51.46亿元,直追金风的64.17亿元。

华锐的低价策略帮助其迅速做大,但净利润、资产负债率等指标则比金风有所不如:

2008年华锐利润为6.3亿元,金风为9.06亿。

华锐的资产负债率在2007年和2008年都在89.5%左右,远高于金风的54.89%和44.8%。

硬关系

“官方不止一次提出要打造中国的Vestas,大家都清楚指的就是华锐”

  在业界看来,华锐的成功公式中除了赶得恰恰好的政策时点,大胆的市场作风,还有主管部门的大力扶持。

在风电这样主要靠政府补贴和扶持发展起来的行业,后者尤为关键。

  据新疆风能有限责任公司工程师杨旭亮介绍,2006年华锐初一成立,国家发改委就提出扶植金风和华锐做风电。

2009年国家宣告风电设备过剩,即将取消“风电项目设备国产化率要达到70%以上”规定时,华锐已稳坐第一阵营。

“领先企业的产能并不过剩。

要说过剩,也是一些低端机组过剩。

”韩俊良在年初接受《中国经济导报》采访时自信地阐释他对国家政策的理解。

  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是中国发展风电的主要倡导者和决策者,对于来自东北的华锐也爱护有加。

2004年3月起就兼任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办公室(下称振兴东北办)主任的张国宝,在2008年振兴东北办撤销后继续分管东北振兴司。

给华锐机会,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给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添砖加瓦。

  另一方面,华锐的董事长兼总经理韩俊良,也敏锐参透了每个阶段的市场形势、政策走向和决策者心理,以迅猛的发展使自己成为了“节能创新企业的标杆”。

  中国即将进入兆瓦时代的时候,华锐率先试验推出1.5兆瓦机型;

主管部门希望风机提高国产化率时,华锐宣布国产化率超过80%;

主管部门希望通过风电特许权招标压低风电价格时,华锐引领了价格战;

主管部门开始抑制1.5兆瓦机产能时,华锐又已摆脱了对富兰德技术的依赖,宣称“已能批量生产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1.5兆瓦的风电机组和3兆瓦机组,5兆瓦机组也正在研制中”。

  一位在风电行业工作多年的销售人员说,“官方不止一次提出要打造中国的Vestas(全球最大的风电整机厂商之一),大家都清楚指的就是华锐。

  对于韩俊良,业内褒贬不一。

褒者认为他为了华锐鞠躬尽瘁、尽心尽力;

贬者认为他“太会做人”。

韩俊良在客户关系上使足心力,对外宣传方面却极其低调,极少接受媒体采访,网站上也搜不到他的完整简历。

形形色色的风电行业论坛上,不仅不易见到韩俊良身影,甚至很少见到华锐的人。

海上第一步

虽然有质疑,华锐完成了国内风机企业被认为不可能完成的中国第一个海上风电示范工程

  最给决策者“挣面子”的工程,莫过于上海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10万千瓦项目。

2007年,上海市下决心赶在世博前搞中国第一个海上风电示范工程,安装34台3兆瓦的风机。

  考虑到国内风机制造商大多没有海上大兆瓦风机制造经验,上海市最初想请国外风机制造商,但招标后却发现对方开价太高。

“要3000多万元一台,还不包括塔身和安装,太贵。

”一位知情人士回忆说。

当时最被看好的外国风机制造商是REpower,但报价远高于中方6亿多元的预算,其他问题也谈不拢。

譬如,鉴于中国没有海上风电又急于发展,REpower十分担心技术外流,所以坚持要将主控端服务器放在德国。

但中方不同意,认为这不利于风场后期管理,也担心东海大桥地区的海况的详尽资料被德方拿到。

  据知情人士介绍,当时无论是上海市政府还是国家发改委,都更希望由国内风机企业来做这个项目,不仅省钱,也涉及国家荣誉。

但行业内专家异口同声说不可能,认为中国风电企业做陆上兆瓦机都刚起步,要做海上3兆瓦机肯定失败。

  问到金风,摇头。

问到上海本土风机制造商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摇头。

问到华锐,点头。

  再一次从零起步。

为了能迅速上马项目,华锐不惜重金邀请Windtec帮助联合开发上海3兆瓦机。

“我们出钱,对方出人,他们给我们打工,我们拥有知识产权。

”华锐一位知情人士说。

华锐2007年12月承接项目,2009年9月实现首批3兆瓦风电机组正式并网发电,2010年2月34台海上风电机组全部整体安装成功,2010年6月8日并网发电。

  成功并未掩住质疑,从项目规划、整机及零部件制造、安装及后期维护、电力并网一直到运营收益,贯穿整个项目。

一家欧洲风电公司的产品工程师评价说:

“华锐没有公开它的运行数据,也不会公开,所以外界只能质疑。

  据公开资料,东海海上风电项目最终成本在23.8亿元左右,大大超过了政府最初的预算,但重要的是政府满意。

世博会前一次中美能源论坛上,美方曾建议中国用大机型搞海上风电,并推荐美国的风机生产厂商。

“结果我们自己搞出来了,美国人就瘪了。

美国人还没有海上3兆瓦呢!

领导们很有面子。

”一位知情人士说。

  作为嘉奖,国家给华锐5000万元的专项研究补助。

2009年,华锐决定在韩俊良家乡江苏盐城搞海上风电技术装备研发中心,国家给予7700万元的中央财政补助资金,又将这个研发中心定位为中国惟一的以海上风电技术装备为研究的国家级研究中心。

  这几乎注定了华锐将在大幕逐渐拉开的中国海上风电建设中扮演非同寻常的角色。

今年5月18日,中国首批海上风电特许权招标工作正式启动。

首批四个项目总装机容量达到100万千瓦,全在盐城市,相当于10个东海大桥风电场。

而这与各地上报的庞大规划相比,只是沧海一粟。

仅上海、江苏、浙江、山东、福建几省份2015年海上风电规划装机总和就达到约1010万千瓦,其他各省份目标也在百万千瓦以上。

增资扩股

“韩俊良把手一摊,说‘你们看吧,看我能拿多少合适’。

大家想了想,觉得他还是值这个钱的”

  2008年,就在华锐新增装机容量超过金风的同一年,华锐完成了成立以来最重要的一次增资扩股。

  当年3月12日,华锐第一届第五次股东会议决议通过以增资方式,增加两个新股东。

其中,新天域资本旗下的新天域远质投资有限公司(NewHorizonFutureMaterialInvestmentLimited,下称新天域)出资2500万元,占增资后总股比的16.67%。

韩俊良的自然人独资企业——北京天华中泰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天华中泰)——出资2500万元,占增资后总股比的16.67%。

  增资后,注册资本由1亿元增为1.5亿元,大重起重股比缩水为20%,其他四家初始投资者的股比也缩为11.67%。

因新天域为外资,华锐也由内资变为合资企业。

  据一位股东介绍,由于风机整机制造属于轻资产,华锐发展前两年都不需要贷款,完全依靠预收款滚动发展。

但到了2008年开始批量生产,的确需要更多现金。

但发新股还是贷款,股东们意见并不一致。

尽管外人看来,新投资者可能在上市时助力,但初始投资者不愿上市前与他人分享胜利果实,更何况新投资者还提出12%年息的保底条款。

  对韩俊良的激励是否太多?

原始股东们也有不同意见。

  有股东认为,金风也有高管入股的激励机制,但金风董事长兼CEO武钢的股比几经稀释,最后不到3%;

现在韩俊良要拿11.67%,是不是太多了点?

“但韩俊良把手一摊,说‘你们看吧,看我能拿多少合适’。

大家想了想,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公务员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