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芝 苇间风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345850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4.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叶芝 苇间风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叶芝 苇间风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叶芝 苇间风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叶芝 苇间风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叶芝 苇间风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叶芝 苇间风文档格式.docx

《叶芝 苇间风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叶芝 苇间风文档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叶芝 苇间风文档格式.docx

  多年以后,叶芝在回忆起伦敦往事的时候,仍抑制不住语气的激动:

“现在,她驾车来到贝德福德公园街我家的房前,带着约翰?

奥迪里写给我父亲的信件。

我从来没有想过会在一个活生生的女人身上看到这样超凡的美——这样的美,我一直以为只是属于名画、属于诗歌、属于古代的传说。

苹果花一般的肤色、脸盘和身体正是布莱克所谓的最高贵的轮廓之美,因之从青春至暮年绝少改变,那分明是不属于人间的美丽!

”  倾国HeTellsofthePerfectBeauty  那云样的眼睑,梦样的瞳子啊!

  Ocloud-paleeyelids,dream-dimmedeyes  诗人们日夜的辛勤  Thepoetslabouringalltheirdays  用诗韵造就的倾国之美  Tobuildaperfectinrhyme  却被一个女人的眼神轻易击溃  Areoverthrownbyawoman’sgaze  被天空里悠然的群星轻易击溃  Andbytheunlabouringbroodoftheskies  于是,当露水打湿睡意  Andthereforemyheartwillbow,whendew  我的心就会倾倒,直到  Isdroppingsleep,untilGodburntime  上帝燃尽时间  Beforetheunlabouringstarsandyou  在群星和你的面前    从他们相遇的那一刻起,叶芝的一生就此改变,彻底改变。

只有他内在一股超乎常人的意志力,才使他免于完全被她击垮,要不然“直射”的能力极可能永不复返(他曾经说过,“十七岁时的我已宛如一炮弹上膛的老式铜炮,除怀疑自己能否直射之外,鸣枪毫无问题”)。

  茉德?

冈并没有回应他的热情,她只是欣喜地把他视为朋友。

她怀抱炽烈的渴望要把爱尔兰人从七百年的英国统治下解放出来,其狂热程度只能从那些不仅反抗暴政也对自己家庭背景深恶痛绝的人身上才可见一斑。

他深知她热爱刺激与冒险的性格:

  她活在风暴和争斗中  Shelivedinstormandstrife  她的灵魂如此渴求  Hersoulhadsuchdesire  壮烈成仁的结局  Forwhatprouddeathmaybring  因此无法忍受  Thatitcouldnotendure  寻常美好的生活  Thecommongoodoflife    她只在乎他诗中奉献给爱尔兰的部分,如果她能遂行己意,他就会成为一位把民族主义宣传化为诗歌的作家,近似于同时代的托马斯?

戴维斯。

  在那些天里,叶芝还是一直沉迷在与茉德?

冈的交往之中,伦敦对于他来说突然变成了一座遥远的城市,他逃离在这座城市的外面,在一个叫作天堂的地方与他的女神共同渡过最美妙的时日。

以往的全部岁月,其意义就在于为了这短暂的相遇而等待;

今后的漫长生涯,将是为了这片刻的光阴而回味。

叶芝沉醉于茉德?

冈的声音里,他从此相信了这世上有塞壬女妖的存在,可以用美妙的声音温柔的杀人,他也常常盯着茉德?

冈的眼睛,眼神如“一座燃烧的城市”。

他着魔于她的每一举手投足,美目流转,甚至连他革命性的一面也不例外。

  1891年,叶芝在伦敦创立“爱尔兰文学协会”,同年他回到爱尔兰鼓起勇气向茉德?

冈求婚。

她虽拒绝,却恳求他维持这段友谊。

在那一年,他仍旧对他魂牵梦萦,也挂念着他要将爱尔兰人从奴役中解放出来的执着,因此写了一出剧本,即《凯瑟琳女伯爵》。

剧中的女主角正是以他的挚爱为蓝本:

凯瑟琳是一位美丽的贵妇人,把灵魂卖给魔鬼,好让他的同胞免于饥荒,最后上了天堂。

这出剧本在都柏林上演的时候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与此同时,茉德?

冈仍旧热衷于各种集会、示威、选举,以及其他具有颠覆性质的公开或秘密活动,他经常往返于伦敦、巴黎及整个爱尔兰乡间小镇。

她勇往直前,金色的眼睛炯炯有神,心脏砰砰跳跃,“帕拉斯?

雅典娜祭神于那挺直的背脊和昂扬的头!

”但在1903年,一个消息给叶芝带来毁灭性的打击,那就是茉德?

冈与麦克布莱德的婚姻:

  我乍然看到那冰冷的鸦群的天空  SuddenlyIsawthecoldandrook-delightingheaven  如冰在烧,如无尽的冰在烧  Thatseemedasthoughiceburnedandwasbutthemoreice  于是心要疯魔了,以至于  Andthereuponimaginationandheartweredriven  散乱的思绪化归空无,只剩下  Sowildthateverycasualthoughtofthatandthis  带伤的爱情的回忆——那过时的  Vanished,andleftbutmemories,thatshouldbeoutofseason  青春的、热血的爱情的回忆  Withthehotbloodofyouth,oflovecrossedlongago  而我承担了一切伤害,无缘无故  AndItookalltheblameoutofallsenseandreason  我嚎啕、颤抖、瑟缩  UntilIcriedandtrembledandrockedtoandfro  被日光射穿……  Riddledwithlight……  诗中满是混乱、伤心、无辜的词句,可见诗人用情至深,却被伤害到体无完肤。

只有他内在一股超乎寻常的意志力,才免于完全被她击垮。

不过他最终还是原谅了她,他对自己说:

“我感到我面对的是一种伟大的宽容和勇气,一颗不宁的心灵,当她和她所有那些唱歌的鸟儿离去,我的忧郁已不单是爱的忧郁。

”自此,他诗风大变,逐渐抛弃了早期的朦胧华美,脱去“缀满剪自古老神话的花边刺绣”的外套而赤身行走了。

  后来,由于爱她的心不死,叶芝又多次向离婚了的茉德?

冈求婚,甚至转向了她的养女,均遭到了拒绝,不得回报的爱升华成了一篇篇感情复杂,思想深邃,风格高尚的诗,它们贯穿于叶芝的第二本到最后一本诗集中。

他把茉德?

冈比作玫瑰、特洛伊的海伦、帕拉斯?

雅典娜。

还不曾有过哪位诗人像他那样把一个女人赞美到如此程度。

直到他1917年五十二岁结婚的时候,仍对她怀有至诚之爱:

  因你未守那深沉的誓言  Otherbecauseyoudidnotkeep  别人便与我相恋  Thatdeep-swornvowhavebeenfriendsofmine  但每每,在我面对死神的时候  YetalwayswhenIlookdeathintheface  在我睡到最酣的时候  WhenIclambertotheheightsofsleep  在我纵酒狂欢的时候  OrwhenIgrowexcitedwithwine  总会突然遇到你的脸  SuddenlyImeetyourface  在六十岁担任参议员视察学校工作的时候,看到校园里天真可爱的孩子,他发出这样的感叹:

“心想着那时的悲与怒;

我看看这个孩子又看看那个;

想到她在这个年纪是否也是这般样子。

”(在学童之间)这是对茉德?

冈深深思念的一种独特表达,是至情之人才有的感受。

  叶芝最后也意识到茉德?

冈对他的不理解成就了他的诗,否则“我本可抛弃蹩脚的文字,心满意足安于实际的生活。

”茉德?

冈也曾说,世人会因她没有嫁给他而感谢他的。

可个中悲苦又有谁能知?

那种日夜噬咬自己心灵的相思之苦又有谁能体会的到?

故事似乎就这样结束了,激情终将消损,“我们倦了,却还有别样的爱等着我们,去恨去爱,没什么抱怨。

”叶芝作为英语界与华兹华斯比肩的诗人,足以傲然于世。

但那神奇的国度所蕴藏在诗人体内的潜能,使故事的发展远远不止于此。

在把对这段恋情的诅咒变成葡萄园后,他对茉德?

冈的爱也升华了,不,应当说,他深植于骨子里的对爱尔兰的热爱因为这个女人而被激发的淋漓尽致了。

作为一个艺术家和诗人,在目睹了政客的背信弃义、党派的勾心斗角、不同宗教信仰的民众的相互仇恨和愚昧无知,茉德?

冈等共和党人所热衷的暴力行动,他对政治灰心丧气,进而转向诗歌以唤醒民众对祖国的热爱,拯救自己赤子般深爱却日渐薄暮的祖国。

叶芝曾说过,“我深信,我诗歌中的风景必须取材于我的祖国,而不是其他任何国家”,“所有的诗歌,只要可能,都应有本土的人民,我们应该用诗歌来描写那些我们热爱和熟悉的风景,而不是我们感到惊异陌生而又夺目的风景。

”他把他的诗笔投向了祖国,我们来看看他献给她的诗篇:

  任何说英语的浪漫主义者,只要稍具文学禀赋,或者口袋里有一本华兹华斯诗集,就能写出如《快乐牧羊人之歌》中的诗句:

  我一定是走了,一座坟墓边  Imustbegone:

thereisagrave  有水仙和百合摇曳  Wheredaffodilandlilywave  但除了叶芝,这位深深着迷于自己祖国乡野传奇的唯美诗人,再也不可能有人写的出《被偷走的孩子》(Thestolenchild)。

在其中我们听到一个精灵引诱一个孩子离开人世的痛苦,来到一片无形的销魂乐土:

  他随我们远走  Awaywithusheisgoing  双眼肃穆之子  Thesolemn-eyed  他再也听不到  He’llhearnomorethelowing  温暖山丘上的小牛哞哞  Ofthecalvesonthewarmhillside  或是壁炉铁架的水壶  Orthekettleonthehob  安祥唱进他的心胸  Singpeaceintohisbreast  或是看到棕鼠晃动  Orseethebrownmicebob  在燕麦粥四周  Roundandroundtheoatmeal-chest  因为他前来,这位人类之子  Forhecomes,thehumanchild  来到水湄和野地  Tothewatersandthewild  与仙子手牵手  Withafaery,handinhand  离开一个哭泣盈盈,远非他能了解的世界  Fromaworldmorefullofweepingthanhecanunderstand.  其中的思想及风格非常刻意、知性,而且独具一格。

但在另一方面,这些诗篇的素材、灵感及意象——包括《乌辛之浪迹》在内——并非出自某个流派,而是超越诗人自我品味或早期阅读的源头:

他们来自他的血脉、他的感官、他的心。

究其本源他们来自他的祖国,来自爱尔兰本身。

吹拂她山巅的轻风,流过她峡谷的溪涧,长在那墓地里山楂,在好几个世纪的沉默之后再度发声,以前是古爱尔兰游吟诗人所用的盖尔语,而这次是透过叶芝之口说出奇特而崭新的英语。

  除了用那些发自灵魂的诗歌赞颂之外,叶芝把主要精力都灌注到爱尔兰文艺复兴中,希望通过文艺复兴创造出一个民族的灵魂,这种灵魂也必然会振兴一个民族的伟大文艺。

为此,叶芝帮助创建了“伦敦爱尔兰文艺协会”和“都柏林民族文艺协会”,把由于民族运动走入低潮而对政治感到厌倦并把兴趣转向文学的青年人组织到这些文艺社团中。

1902年,他还和格雷戈里夫人一起创立了“爱尔兰民族剧团”,同年,他又写了一部与凯瑟琳有关的诗剧,名为《胡里痕的凯瑟琳》,不同于前面那部的是,这部剧是献给爱尔兰的。

他认为要使整个民族团结起来,必须在人民中培育出一种有高度美学素质的民族文化,创造出有高度文化修养的国家形象。

为此他主张回到古老基督教的爱尔兰,回到古代勇士传奇和民间传说中去,寻找像库霍伦这样的英雄人物来建造一个美好统一的国家。

这种思想在《胡里痕的凯瑟琳》中得到了形象体现:

爱尔兰就好似一个贫穷的老妇,但只要所有的男子汉都具备了库霍伦的武士气概,并决心为他献身,她就会变成美丽的皇后。

  在久远的日子里,我们缅怀叶芝对茉德?

冈一生的不世之恋,缅怀他中年及晚年的时日:

《驶向拜占庭》的金黄美感,《班礡磅山下》山下昔日辉煌,不断的转变节奏,在道别的最终讯息中一派高贵朴实,也缅怀他最佳成就及奖励的伟岸。

但我推崇他,并非由于他参议员的身份,也非使人印象深刻的审美家及社会人物,不是诺贝尔文学奖,不是他对一些无形之物的权威解释——甚至不是因为他被视为当代英语世界的主要诗人之一——而是迷住爱尔兰本身,也使爱尔兰迷住全世界。

叶芝对于同胞的知性及爱尔兰民族命运所产生的无比影响,早在当年那个游走于外祖父家乡斯莱果街道上以及漫步于茵尼斯弗利湖边的细瘦少年时期就决定了。

本世纪在文学或戏剧园地中耕耘的爱尔兰男女,没有一人不曾追随他那模糊而不实际的手指所指出的方向,今天的爱尔兰知识界一大半是他的心血结晶。

他生正逢时,比起同时代者对爱尔兰产生了更为远大的影响,这股影响力至今仍让人一知半解。

然而这已使他在爱尔兰的想象及抒发中留下了不朽的名声,就如但丁之于意大利,塞万提斯之于西班牙,普希金之于俄罗斯。

  是到该结束的时候了,而诗人也早已经渐行渐远,去往他心中的圣地:

  湖心岛茵尼斯弗利TheLakeIsleofInnisfree  我就要动身离去,去往茵尼斯弗利  Iwillariseandgonow,gotoInnisfree  造座茅草的小屋;

泥土,树枝的篱笆  Andasmallcabinbuildthere,ofclayandwattlesmade  再种些豆角,为蜜蜂钉个蜂箱  Ninebean-rowswillIhavethere,ahiveforthehoneybee  在蜂声的聒噪中独处  Andlivealoneinthebee-loudglade    静下来了,那里的宁静是缓慢降临的  AndIshallhavesomepeacethere,forpeacecomesdroppingslow  缓慢降临,从清晨的面纱到蟋蟀的歌唱  Droppingfromtheveilsofthemorningtowherethecricketsings  午夜的微光,正午的浓浓紫色  Theremidnight’sallaglimmer,andnoonapurpleglow  黄昏铺满红雀的翅膀  Andevenningfullofthelinnet’swings    我就要动身离去,因为每一轮日夜  Iwillariseandgonow,foralwaysnightandday  我都听到湖水拍打岸边的声音  Ihearlakewaterlappingwithlowsoundsbytheshore  而我,站在公路上,站在灰色的人行道上  WhileIstandontheroadway,orthepavementsgrey  任那浪花的歌拍打在我的深心  Ihearitinthedeepheart’score.    叶芝走了,对他盖棺论定的评语很多。

很多人欣赏奥登那句“把诅咒变成了葡萄园”,我则更倾向于绍莱?

麦克林的一段:

  你得到了机会,威廉,  运用你语言的机会  因为勇敢和美丽  在你身边竖起了旗杆。

  你用某种方式承认了它们,  不过口上也挂了个借口,  这借口不曾毁了你的诗。

  反正每个人都有借口。

  叶芝的借口是茉德?

冈和爱尔兰,那么你的借口呢?

    结语:

叶芝,全名威廉?

巴特勒?

叶芝(WilliamButlerYeats),生于1865年,卒于1939年。

爱尔兰诗人,剧作家,神秘主义者;

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领袖,艾比剧场(爱尔兰国立剧院)的创建者之一。

被艾略特誉为当代最伟大的诗人。

192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正如他在授奖词中接受的赞美一样:

“叶芝获得了很少诗人能达到的成就,他成功维持了与人民的接触,同时又保持了最具贵族气质的艺术。

”真正的诗人理应如此。

  

2012-05-2007:

47:

03何平(来自:

  《苇间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版,李立玮译)  买到这本书的经历颇有“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

  这个版本的《苇间风》在网上最获好评,可惜四处都寻不着踪迹,也曾想过买别的版本。

不想某个夏天去成都旅游,在栽满法国梧桐的街道上看到一块白底绿字的书店招牌,总是经不住书的诱惑,走进去。

出来的时候突然被一阵预感击中:

“啊,说不定这里有那本书呢。

”虽然犹豫了一下,但那预感太强烈,店员在电脑上一搜,果然还剩最后一本,谢天谢地。

  此版本为中英对照,我看诗集一向喜欢挑有原文对照的(虽然不一定能看懂……汗)。

而最值得称道的乃是此版本的排版与插图:

每篇诗文都配上水润氤氲的水彩画,虽不是特地为诗文所作,但却符合诗文的意境所在。

诗文的排版也不落传统窠臼,而是错落有致,与插图一道在视觉上形成一种跳跃的美感。

  除了叶芝的诗外,此版本的序言《贺连的凯瑟琳》也非常值得一读,译者李立玮借叶芝纪念了他那在21年前那个躁热的夏天逝去的朋友——贺连。

其行文与叶芝愁情淡淡的诗风正合。

  再说翻译,封皮上印着的介绍中有这样一句话:

“这一译本着重于译文的美感,对于细微处的音色变化更有着过人的表现。

”李立玮特别将心机放在译出诗文的“韵味”与“情感”上,即“即使某个字词并不完全对应原文,但读出来后所能体会到的感情却是一样的”。

这并不是说李立玮的译文是不负责任的、臆造的意译,正如上文所言,他的译文将叶芝诗中的淡淡愁情与平实恬静再现了出来,使我们这些看着汉字的读者也能与诗人同游凯尔特的精神国度。

  此版本依据Guernsey公司出版的叶芝全集翻译,节选自叶芝的十个诗集。

所以并不是苇间风的全本。

  最后说说叶芝的名篇《当你老了》,此诗被无数人译过,在本书里也理所当然地被放在了开篇的位置。

个人最喜欢飞白的译本,他的译本也被大多人认为是最好的,虽然并非完美(除了原诗,恐怕无人能完美吧)。

我也不能免俗复制粘贴一下:

    当你老了(飞白译)      当你老了,白发苍苍,睡意朦胧,  在炉前打盹,请取下这本诗篇,  慢慢吟诵,梦见你当年的双眼  那柔美的光芒与青幽的晕影;

    多少人真情假意,爱过你的美丽,  爱过你欢乐而迷人的青春,  唯独一人爱你朝圣者的心,  爱你日益凋谢的脸上的衰戚;

    当你佝偻着,在灼热的炉栅边,  你将轻轻诉说,带着一丝伤感:

  逝去的爱,如今已步上高山,  在密密星群里埋藏它的赧颜。

    顺便也对比一下李立玮的译本,也很不错:

    当你老了(李立玮译)    当你老了,头发花白,睡意沉沉,  倦坐在炉边,取下这本书来,  慢慢读着,追梦当年的眼神  那柔美的神采与深幽的晕影。

    多少人爱过你青春的片影,  爱过你的美貌,以虚伪或是真情,  惟独一人爱你那朝圣者的心,  爱你衰戚的脸上岁月的留痕。

    在炉栅边,你弯下了腰,  低语着,带着浅浅的伤感,  爱情是怎样逝去,又怎样步上群山,  怎样在繁星之间藏住了脸。

03沉默的老鬼(来自:

  上周买了本叶芝的诗集—《苇间风》    却只看了其中的一篇《当你老了》    关于这首诗,到现在我还是只喜欢那一个译本,在以前的一篇日记里写过的,出自著名诗人袁可嘉的译笔,那真的是一首诗啊,而不是对着英文句子按照某种语法规则变换成另一种语言文字的排列方式,就像要看杜拉斯的《情人》就一定要看王道乾先生的译本一样,那种感觉是别人模仿不出来的,那是文字的力量:

    我已经老了。

有一天,在一处公共场所的大厅里,有一个男人向我走来,他主动介绍自己,他对我说:

“我认识你,我永远记得你。

那时候,你还很年轻,人人都说你美,现在,我是特为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现在你比年轻的时候更美,那时你是年轻女人,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

”    我不太懂英文,但我能感受英文诗歌里特殊的美感,那种韵律,那种和谐的音韵,是非常美好的,就像中国的唐诗宋词,翻译成英文便如何也感受不到那种完美的诗的韵味和铿锵的节奏,这时候,就需要一位笔力雄健的译者,把这其中的感情和诗意翻译成另一种文字的完美表达,让外域的人们也能品位到远方的文明中隐藏着的无穷的魅力,这是文化的流动。

    不巧的是今天在办公室听到一个笑话,因为要发扬中国老字号企业的文化传统,使之走出中国,走向世界,有人便把有些老字号餐饮企业的菜谱翻译成了英文,其中的“四喜丸子”翻译成“四只高兴的肉团儿”,“麻婆豆腐”被翻成“脸上长满痘痘的妇女烧的豆腐”,“铁板牛肉”翻译成“有皱纹的铁牛肉”,“生鱼块”被翻译成“砍那陌生的鱼”,“宫保鸡”被翻译成“政府虐待鸡”……    说远了,扯到书上来  还是把书里这位译者的作品拿出来欣赏一下吧:

    当你老了  当你老了,两鬓斑白,睡意沉沉,  倦坐在炉边时,取下这本书来,  慢慢读起,追忆那当年的眼神,  神色柔和,倒影深深。

    多少人曾暗慕你青春妩媚的身影,  爱过你的美貌出自假意或者真情,  而唯独一人爱你那朝圣者的心,  爱你日渐衰老的满面风霜。

    你弯下腰,在炙热的炉边,  在浅浅忧伤中沉吟:

爱情如何逝去,  向山峦之巅峰独行,  将他的面容隐没在繁星中间。

  (艾梅译)    相对比袁先生的译笔,高下立判。

    至于其他的诗文,不是不想看了,只是觉得,即便看了又能怎样?

这样的文字让我几乎找不到所谓“诗歌的美感”,只有意象的堆砌,甚至连原有的意象都被破坏了,当然我不是有意诋毁艾梅先生的工作成果,只是个人的感受罢了。

    王小波《黄金时代》的序言——《我的师承》中,他说最尊敬的便是查良铮和王道乾先生,而且不止是尊敬,而是爱,他爱他们,甚至把他们当做是自己的师承。

    “道乾先生和良铮先生都曾是才华横溢的诗人,后来,因为他们杰出的文学素质和自尊,都不能写作,只能当翻译家。

就是这样,他们还是留下了黄钟大吕似的文字。

文字是用来读,用来听,不是用来看的——要看不如去看小人书。

不懂这一点,就只能写出充满噪声的文字垃圾。

”    小波的文字也是有灵魂的,充满了他自己的韵律,叫人爱不释卷。

  汉语现代诗歌中,我最喜欢的诗人,一个是海子,另一个便是穆旦,也就是查良铮先生,海子是用灵魂写作——被称为神性诗派的代表,而查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