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期末复习题目1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7343230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6.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宏观经济期末复习题目1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宏观经济期末复习题目1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宏观经济期末复习题目1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宏观经济期末复习题目1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宏观经济期末复习题目1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宏观经济期末复习题目1Word格式.docx

《宏观经济期末复习题目1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经济期末复习题目1Word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宏观经济期末复习题目1Word格式.docx

a.出口一定大于进口。

b.通货膨胀从上年起已有增加。

c.经济中可能有些失业。

d.只有a和b正确。

5.应该计入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是:

A.用来生产面包的面粉

B.居民从超市买来自己食用的面粉

C.粮店为居民加工面条的面粉

6.假如统计人员打算加上,那么GDP就会出现重复计算。

a.采矿业增加的净值和钢铁制造业增加的净值。

b.面粉厂存货增加的净值和面包坊存货增加的净值。

c.铁矿的总产出和铁的总产出。

d.面包师的增值和面粉的价值。

7.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时不属于投资的是:

A.某公司购买了一台新机床

B.某公司建立了一条新装配线

C.某公司增加了500件存货

D.某公司购买政府债券

8.采用收入法核算GDP时,下列哪一项不应计入?

a.公司收入(或税前利润)。

b.政府转移支付。

c.由企业支付的净利息。

d.租金收入。

e.工资。

9.如果1992年的名义GDP为3600亿美元,若1990~1992年的价格水平上升了20%,那么,以1990年价格衡量,1992年的GDP为:

a.3000亿美元。

b.3200亿美元。

c.3400亿美元。

d.3600亿美元。

e.4320亿美元。

10.当收入为0时,家庭消费为2000美元,而当收入为6000美元时,其用于消费的支出为6000美元。

假设消费函数是一条直线。

这个家庭的边际消费倾向及边际储蓄倾向分别是:

a.2/3

b.3/4

c.4/5

d.1/3

e.大于l

11.宏观经济学所说的投资并不包括:

a.购买新住房。

b.购买新工厂。

c.公司成品存货的增加。

d.发行新股票。

e.以上全被认为是投资的一部分。

12.如果,我们将沿着投资需求曲线移动到一个新的投资水平。

a.公司利润税增加。

b.国会通过一项投资税减免政策。

c.企业经理对未来发展更加乐观。

d.利率发生了变化。

e.所有以上选项。

13.下列哪一种情形是在衰退时期你预期不会发生的:

a.对耐用设备减少商业投资。

b.股票价格下降和对劳动力的需求减少。

c.来自公司和个人的税收减少。

d.公司利润减少。

e.失业补偿支付减少。

14.乘数一加速数原理主要针对下列哪种关系:

a.税收、消费支出和GDP。

b.货币政策、利率和投资。

c.GDP和投资支出。

d.GDP和总需求的任何组成部分。

e.外生变量和政策变量。

15.下列哪一种陈述最能准确描述货币供给效应:

a.当货币供给量增加时,通货膨胀也上升。

b.当经济增长时,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给量

c.总需求和货币供给量正相关。

d.当价格上升时,实际货币供给量的减少将对总需求产生影响。

e.金钱万能。

16.下列哪一项是总需求曲线向下倾斜的原因:

a.较高的价格通过减少劳动力的参与而减少潜在GDP。

b.较高的价格引起利率下降,因而抑制投资。

c.较高的价格引起利率上升,因而抑制投资。

d.较高的价格刺激劳动力的参与,因此增加消费支出。

e.在解释总需求曲线的斜率为负时,上述情况均无意义。

17.在下列情况中,预期哪一种会使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a.政府支出增加。

b.净出口减少。

c.劳动力参与减少。

d.采用改进的生产技术。

e.美元价值减少。

18.微观经济学的需求和宏观经济学的需求之间的相同点之一是两者都:

a.保持收入不变。

b.依赖替代效应来解释需求。

c.依赖货币供给效应来解释需求。

d.与价格呈反向变化。

e.保持所有其他商品的价格不变。

19.假定GDP的均衡水平由于计划投资支出减少而改变,那么我们会发现GDP:

a.下降但储蓄上升。

b.下降但储蓄没有变化。

c.下降并且储蓄也下降。

d.保持不变但储蓄下降。

20.假定现在GDP水平为5000亿美元,消费者愿意将其中的3900亿美元用于消费。

假定计划总投资支出为1200亿美元。

这些数字表示GDP:

a.失衡且将来会下降。

b.失衡且将来会上升。

c.失衡,但是它是否会上升、下降或保持现有水平则不确定。

d.以上选项都不是,因为从所给的信息来看,GDP处于均衡状态。

21.下列投资乘数最大的是:

A.边际消费倾向为0.6

B.边际消费倾向为0.4

C.边际储蓄倾向为0.75

22.减税的刺激性效应小于等量政府支出增加的效应,因为:

a.一部分减税额将被储蓄。

b.MPC小于1。

c.由税收变动引起的支出线的移动小于由政府支出变动引起的支出线的移动。

d.所有以上选项。

23.GDP在其充分就业水平处于均衡状态。

联邦政府认为有必要增加100亿美元用于商品和服务的支出,同时又想通过征税来抵消政府支出增加对GDP的刺激作用。

对此所需的征税额将:

a.超过100亿美元。

b.为100亿美元。

c.少于100亿美元。

d.无法确定。

24-在增加比如说10美元政府支出的乘数效应和对个人征税减少10美元的乘数效应之间,有着虽然很小但却显著的区别。

这是因为:

a.增加政府支出,通过增加收入可以刺激消费支出

b.削减10美元税收比增加10美元政府支出对政府的盈余和赤字的影响要大得多。

c.减税直接影响消费者的收入和支出,而政府增加购买间接影响消费者收入和支出的。

d.个人税收减少10美元并不能导致消费支出增加10美元,因为减税的一部分成为了额外储蓄。

25.假定一年期债券到期时支付利息100美元,本金为2000美元。

如果市场利率为8%,那么你愿意出多少钱购买这种债券:

a.1888.88美元。

b.I944.44美元。

c.2000.20美元。

d.2160.50美元。

e.2268.68美元。

26假定一年期债券到期时支付利息100美元,本金为2000美元。

如果市场利率为4%,那么你愿意出多少钱购买这种债券:

a.1784.00美元。

b.1888.88美元。

c.2019.23美元。

d.2080.20美元。

e.2184.00美元。

27.实际利率等于:

a.名义利率减去通货膨胀率。

b.通货膨胀率减去名义利率。

c.名义利率加上通货膨胀率。

d.通货膨胀率除以名义利率。

e.名义利率除以通货膨胀率。

28.货币M1严格的定义包括:

a.硬币、纸币和活期存款(支票存款)。

b.硬币、纸币和定期存款。

c.硬币、纸币和所有的银行存款。

d.所有的纸币和准货币。

e.以上选项都不是。

29.货币与准货币之间的根本区别是:

a.货币能直接花费,而准货币则不能。

b.准货币包括银行账户中所有的存款,而货币却全不包括。

c.货币的流通速度快,而准货币的流通速度较慢。

d.准货币属于法定货币,而货币则不是。

e.任何具有货币价格的东西都可以构成准货币

30.对于货币需求的交易需求部分:

a.货币需求随利率的上升而上升。

b.货币需求随利率的下降而下降。

c.货币需求随着名义收入的上升而下降。

d.货币需求随着名义收入的下降而下降。

31.假定我在X银行存入10000美元的纸币,银行的法定准备金为存款的25%,这笔存款至少可以使该银行的贷款增加:

a.不确定的数额。

b.7500美元。

c.10000美元。

d.30000美元。

e.40000美元。

32.假定增加贷款不会引起公众手中流通的硬币和纸币的任何增加,那么上题所述的存款将会使银行系统的贷款最多增加:

a.0美元。

d.30000美元。

33.若法定准备金比率为20%而不是25%(其他条件同第7题),那么该存款可使X银行贷款增加的最大数额将为:

b.2000美元。

c.8000美元。

d.10000美元。

e.40000美元。

34.货币乘数是法定准备金比率的倒数,只要:

a.没有货币漏入流通和/或外国市场。

b.银行不持有超额准备金。

c.银行只持有法定准备金。

d.所有以上选项。

35.由企业和公众持有的全部货币在联储资产负债表上:

a.作为负债项目,因为这些货币属于美联储的借据。

b.作为资产项目,因为这些货币属于货币供给的一部分,也就是说它们是现金。

c.作为负债项目,因为这些货币是储备金的一部分,即它们代表商业银行的存款。

d.属于资本账户的项目,因为其代表联邦储备体系中可以融资的货币。

e.不属于资产负债表中的项目——只有不被企业和公众持有的货币才出现在资产负债表

36.“公开市场业务”具体指:

a.商业银行对商业企业和消费者的贷款。

b.美联储对商业银行的贷款。

c.商业银行贷款总量的变化所引起的利率变化。

d.旨在使会员银行活期存款总量增加或减少的美联储的业务。

e.美联储买入或卖出政府证券。

37.通过公开市场业务,联邦储备系统采取大规模“放宽信贷”的操作,会使:

a.政府证券的价格上升。

b.商业银行准备金总量增加。

c.一般价格水平下降。

d.政府证券的价格下降。

e.对商业银行的法定准备金率上升。

38.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政府债券是企图

A收集一笔资金帮助政府弥补财政赤字

B减少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C减少流通中基础货币以紧缩货币供给

D通过买卖债券获取差价利益

39.作为一种货币政策工具,降低贴现率的政策效果有限的主要原因是:

a.美联储虽然可以增加公众持有的货币数量,但不能强迫公众消费掉这些货币。

b,美联储一旦不得不改变贴现率,就不再具有像以前那样的调控力了。

c.美联储无法控制贴现借款的数量,因为只有在银行选择这么做时才向美联储寻求贷款。

d.降低贴现率的政策效果可能会被成员银行持有的准备金所抵消。

e.降低贴现率将会使股票和债券的价格下跌。

40.降低贴现率的政策:

A将增加银行的贷款意愿

B将制止经济活动

C与提高法定准备金率的作用相同

D通常导致债券价格下降

41.如果美联储试图增加国内生产总值,下列哪一项不是其采取的措施:

a.增加投资以提高总支出水平。

b.提高利率促使现金持有者借出资金。

c.通过公开市场业务买入政府证券。

d.增加活期存款。

e.放松信贷条件。

42.投资需求曲线:

a.与货币需求曲线平行,利率高会降低投资需求。

b.精确地描述了实际利率与投资资金需求之间的对应关系。

c.斜率为负,因为实际利率较高会导致人们放弃新增投资项目。

d.是货币供给与名义GDP变化之间的关键联结点。

三、判断题

1.某公司生产的汽车多卖掉一些所带来的GDP增量要比少卖掉一些带来的GDP增量大。

(X)

2.如果政府雇佣原来领取失业救济金的人员做工作人员,GDP不会改变。

3.如果两个邻居互相帮忙,一个为对方修水电,一个为对方修鞋,但他们实行亲兄弟明算账,都向对方付费,他们的行为对GDP不会产生影响。

4.一个在中国工作的美国公民的收入是美国GNP的一部分,也是中国GDP的一部分。

(√)

5.某出租车司机于2006年购买了一辆产于2002年的小轿车,该司机为此付出的20万的购车费应该计入2006年的GDP。

6.劳务的提供也是一种生产性活动,其创造的价值也应该计入GDP。

7.总投资增加,资本存量未必跟着增加。

8.总投资不可能为负数。

9.净投资不可能为负数。

10.购买普通股票是投资的一部分。

11.政府转移支付不被计入GDP。

12.当经济处于均衡时,边际消费倾向必然等于边际储蓄倾向。

13.如果边际消费倾向为正,那么边际储蓄倾向就为负。

14.如果个人储蓄增加,个人消费将按照相同的数量下降。

15.当可支配收入等于零的时候,居民的消费水平也必然等于零。

16.边际消费倾向越大,政府购买变动对国民生产总值的影响就越大。

17.如果边际消费倾向等于1,那么支出乘数趋向于无穷。

18.假如居民在各种可支配收入水平上都增加消费支出,消费曲线将向上移动。

19.在消费曲线与45°

线相交的时候,消费支出等于储蓄。

20.实际利率越高,意愿投资存量越小,因而投资率越低。

21.只要人们普遍把“万宝路”香烟作为交换媒介而接受,“万宝路”香烟就是货币。

22.M2中有一部分并不是货币,但可以很方便地变为交换媒介,可以称为准货币。

23.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都可以方便地变为交换媒介,所以,按货币分类标准应该归入M1之中。

24.实际货币供给增加可以通过价格水平的提高或者名义货币供给增加来实现。

25.过度的通货膨胀总是由快速的货币增加所引起。

26.货币是所有资产中流动性最强的。

27.当收入增加时,货币交易需求将增加。

28.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的目的是为了增加银行的贷款总量。

29.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购买政府证券就会减少货币供给量。

30.提高贴现率可以刺激银行增加贷款。

31.如果中央银行期望降低利率,那么,它就可以在公开市场上出售政府证券.(X)

32.中央银行买进债券将使利率下跌,投资增加,从而提高国民收入水平。

33.中央银行采取扩张的货币政策时可以在公开市场上卖出债券。

34.公开市场业务是中央银行最常用的货币政策工具。

35.转移支付增加1美元对总需求的影响总是与政府支出增加1美元相同的。

36.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之一就是工资增幅过大。

37.充分就业就是有劳动能力的人都有工作做。

38.在通货膨胀时期,债务人将受益,而债权人将受损。

39.在经济衰退时,鼓励大众节约,减少消费,有助于度过难关,恢复经济增长。

40.在经济衰退期,中央银行应该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恢复经济增长。

四、简答题

1.什么是国内生产总值?

理解时应该注意哪几个方面?

答:

国内生产总值是一国在一年以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在理解这个概念时,应该注意:

(1)GDP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不包括没有经过市场的产品。

(2)GDP核算的是最终产品而非中间产品的价值。

(3)只计入本期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不包括以前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

(4)包括有形的物质产品和无形的劳动产品。

(5)以“国土”原则核算。

2.简述一个经济周期经历的各个阶段的特征。

(1)繁荣:

产出水平处于或接近于社会经济的最大产出能力,体现了充分就业,物价水平通常上升。

(2)衰退:

总产出,就业水平以及贸易的持缓下降(6个月),许多部门经济活动广泛收缩。

(3)萧条:

产出和就业降到了最低水平,往往伴有物价的持续降低。

(4)复苏:

产出增长处于恢复和扩张的阶段,经济尚未达到充分就业,价格水平有可能上扬。

3.货币政策的工具有哪些?

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有以下几种:

(1)公开市场业务:

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买卖政府债券,以影响准备金水平。

(2)贴现率政策:

中央银行决定的利率称为贴现率。

中央银行调整贴现率水平从而调整商业银行和其他存款机构从央行借走准备金的水平。

(3)规定准备金政策:

即中央银行可以确定并有权变动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在存款方面的法定准备金比率,并以此来调节准备金规模。

4.简述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即货币政策是如何影响到国民收入的?

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增加(减少)银行体系的准备金数额→货币供给量增加(减少)→市场利率下降(上升)→投资和消费增加(减少)→总需求上升(下降)→总产出(GDP)增加,失业率下降(通货膨胀率下降)

5.简述GDP核算的收入法和支出法

产品支出法——通过核算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所有经济主体购买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总支出来计算GDP。

公式为:

Y=C+I+G+(X-M)。

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支出在GDP核算体系中分为四类支出:

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C):

耐用消费品、非耐用消费品和劳务,但不包括居民购买新建住宅的支出;

②国内总投资支出(I):

增加或替换资本资产的支出,包括固定资产投资与存货投资。

③政府购买支出(G):

指各级政府部门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支出,包括政府在军事设施和物资方面的支出和政府雇员的薪金支出。

但政府转移支付不计入GDP。

④外国购买者对本国产品的支出:

净出口,即商品和劳务的出口额与进口额之间的差额(X-M)。

要素收入法——把生产的各个环节中要素所有者提供生产要素所得到的各种要素报酬加总而成。

由于要素的收入从企业角度看即是产品的成本(包括企业利润),所以这种方法又称要素成本法。

计入GDP的要素报酬包括:

①工资或其他劳动收入②利息、租金及其他财产收入③间接税④折旧⑤利润。

6.请简述宏观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

宏观财政政策包括支出政策和收入政策。

支出政策是指通过调整政府购买支出预算来扩张或抑制总需求,经济衰退和萧条时,增加政府购买支出将增加总需求,从而增加产出和降低失业率;

经济过热出现通货膨胀时,减少政府购买支出将减少总需求,从而抑制通货膨胀。

收入政策也是指政府通过调整税收收入来扩张或抑制总需求,经济衰退和萧条时,减税将提高总需求,增税则降低总需求。

7.货币需求的动机包括哪些?

解释它们与国民收入及利率有什么关系?

社会经济体系中各经济主体对货币的需求是指在收入给定的情况下,以货币的形式持有其财富。

决定这种货币需求的因素有三种:

(1)交易需求:

为购买商品和劳务需要进行支付而持有的货币量。

(2)预防需求:

家庭和公众为应付不时之需而持有的货币量。

(3)资产需求:

在资产增值和保持流动性之间选择而持有的货币量。

显然,货币的交易需求量和预防需求量与收入水平的高低存在正相关关系,即经济活动越频繁,收入越高时,货币的交易需求量越大;

产出和收入越低时,货币的交易需求量也减少;

货币的预防需求量也与收入水平正相关。

货币的资产需求量与利率成反向关系,利率升高时,公众追求资产增值而放弃流动性,此时所愿持有的货币量减少,利率降低时,资产增值的幅度较少,公众倾向于持有更多的流动性,对货币的资产需求量增大。

五、计算题

1.以2008年为基期年。

假设2008年我国某普通家庭每月购买一组商品的费用为800元,2009年该家庭每月购买同样商品的费用为1000元。

请计算2009年的CPI以及通货膨胀率。

CPI指数=当期价格/基期价格=1000÷

800=1.25

通货膨胀率=(1000-800)/800=0.25

2.假定名义货币存量为10000亿元,试问价格水平下降20%或上升20%时,实际货币存量变为多少?

价格水平下降20%,则实际货币存量为10000/(1-20%)=12500亿元;

价格水平上涨20%,则实际货币存量为10000/(1+20%)=8334亿元。

3.一经济社会生产三种产品:

书本、面包和菜豆。

它们在1998年和1999年的产量和价格如下表所示,试求:

(1)1998年名义GDP;

(2)1999年名义GDP;

(3)以1998年为基期,1998年和1999年的实际GDP是多少,这两年实际GDP变化多少百分比?

(4)以1999年为基期,1998年和1999年的实际GDP是多少,这两年实际GDP变化多少百分比?

(5)“GDP的变化取决与我们用那一年的价格作衡量实际GDP的基期的价格。

”这话对否?

(6)用1998年作为基期,计算1998年和1999年的GDP折算指数。

1998年

1999年

数量

价格

书本

100

10美元

110

10美元

面包

200

1美元

1.5美元

菜豆

500

0.5美元

450

 

(1)1998年名义GDP=100×

10元+200×

1元+500×

0.5元=1450元;

(2)1999年名义GDP=110×

1.5元+450×

1元=1850元。

(3)以1998年为基期,1998年实际GDP即名义GDP1450元;

1999年实际GDP=110×

1元+450×

0.5元=1550元。

实际GDP增长率:

(1550-1450)/1450×

100%=6.9%

(4)以1999年为基期,1999年实际即名义GDP1850元;

1998年实际GDP=100×

1.5元+500×

1元=1800元。

(1850-1800)/1800×

100%=2.8%

(5)比较两增长率数值,得知,此说法对。

(6)以1998年为基期,1998年的GDP折算指数为1;

1999年的GDP折算指数=1850元÷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兵器核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