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库高级中学三年发展规划及论证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34227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5.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钱库高级中学三年发展规划及论证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钱库高级中学三年发展规划及论证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钱库高级中学三年发展规划及论证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钱库高级中学三年发展规划及论证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钱库高级中学三年发展规划及论证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钱库高级中学三年发展规划及论证报告.docx

《钱库高级中学三年发展规划及论证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钱库高级中学三年发展规划及论证报告.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钱库高级中学三年发展规划及论证报告.docx

钱库高级中学三年发展规划及论证报告

钱库高级中学发展性评价发展规划

(2011.9-2014.8)

第一部分发展背景分析

一、学校概况

(一)学校历史与传统

苍南县钱库高级中学是一所有五十多年历史的省二级重点中学、市文明单位、市现代化学校。

学校创办于1956年9月,当时以“平阳县第五初级中学”为名。

1973年开始招收高中学生,步入完全中学行列,改名为“平阳县钱库区中学”。

1981年,苍南建县,学校更名为“苍南县钱库中学”,制定了“严谨、友爱、勤奋、求实”的校训,提出了“立足苍南、跻身温州”的奋斗目标。

1988年,停招初中生。

1990年10月经苍南县教育委员会批准,学校成为苍南县最早的独立高中之一,改名为“苍南县钱库高级中学”。

1996年3月,迁址到钱库镇环城北路,逐步扩大规模。

学校在传承中求发展,在改革中谋跨越,办学成果已得到社会各界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充分肯定,学校荣获省二级重点中学、市首批重点中学、省A级普通中学、市文明单位、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省群体先进学校、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市体育传统学校、市德育先进集体、市绿色学校、市学生行为规范教育优秀学校、市推行体育达标锻炼标准先进学校等荣誉称号,2010学年度先后获省级绿色学校、温州市现代化学校荣誉称号。

(二)学校现状

1.生源基础

我校现设有32个普通高中教学班,学生1636人。

按照市县教育局有关规定,学校高一新生主要面向钱库学区初中学校招收(部分班级面向全县范围初中学校招收),学校的生源在县内属二三类水平,没有高分段入学的学生。

2.师资水平

我校现共有在编在岗教职工128人,其中专任教师118人,专任教师与学生比例为1:

13,教师数量充足。

教职工中35岁以下教师41人,36岁至45岁教师73人,中青年教师比例占96.6%;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42人,中一职称51人,中高级职称的比例为78.8%;专任教师中研究生学历4人(含在读2人),本科学历及以上113人;教师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比例合理,师资队伍基本稳定。

学校重视教师队伍建设,目前共有获市县级以上荣誉称号的教师共45人,其中省春蚕奖1人,市师德楷模1人,市优秀班主任4人,市教坛中坚1人,市教坛新秀2人,市园丁奖2人,中国数学奥林匹克一级教练员3人。

3.办学条件

校园占地面积111.08亩,约合78409m2,建筑面积29655m2,校园绿化面积达20854m2。

校园环境整洁清幽,布局合理,教学区、活动区、生活区分区明确、设施齐全。

学校拥有教学楼、办公楼、图书馆、校史馆、宿舍楼、餐厅、多媒体网络教室、理化生实验室、语音室、音乐室、微机房、美术室、报告厅、简易体育馆、400米标准田径运动场等现代化教学设施设备。

直接供教学使用的计算机383台(其中手提电脑128台),多媒体网络教室、报告厅和每个班级均配有高档电脑、大屏幕数字化投影仪、视频实物展示台等计算机辅助教学设备,校园网络光缆全部接入Internet,实现了网络化教学管理。

4.管理水平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钱库高级中学立足五十多年的积淀,逐步形成了鲜明的管理特色。

行政管理:

学校坚持以民主管理,和谐发展,科学育人的思想实施学校管理,逐步形成了鲜明的人本化、民主化、科学化的管理特点。

在依法治校、规范管理的前提下,推行校长分年级驻段的年段团队化管理模式。

德育管理:

学校德育工作立足“人格健全,志存高远,能做小事,能担大任”的学生培养目标,坚持“以德为本,面向未来”的理念,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为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多年来坚持用时代精神引领学生成长,在深刻把握时代内涵的基础上,顺应时代发展需要,不断创新德育内容和形式,努力促进学生道德成长,已逐步形成了德育队伍全员化、德育管理规范化、德育内容系列化、德育途径网络化的德育工作“四化”模式。

教学管理:

坚持精细化管理之路,不断强化“规范即质量,过程即成绩”的认识,逐步让教学常规深入每位教师的一切教学过程,成为自觉的习惯。

重视教学过程的监控,形成了“三查四结合”的教学管理模式:

过程检查和阶段调控相结合,平时抽查和集中检查相结合,师生评议和数据测评相结合,考试结果与预测目标相结合。

二、发展优势

(一)五十年的文化积淀

我校在五十多年学校文化的积淀、传承中,以“严谨、友爱、勤奋、求实”为校训,形成了“敬爱文明,追求卓越”的校风、“修德范行,春风化雨”的教风和“勤学慎思,见贤思齐”的学风,铸就了“民主和谐,小事大做,追求卓越”的钱高精神。

学校在精神文化的统领下,逐步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管理文化、研修文化、环境文化、社团文化、家校文化,初步形成了开放、民主、和谐、进取的现代学校文化体系。

(二)拥有结构合理、整体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和干部队伍

学校现有中青年教师比例占96.6%,高级教师42人,中级职称51人,中高级职称的比例为78.8%;专任教师中研究生学历4人(含在读2人),本科学历及以上113人。

教师们具有敬业精神和科研意识,注重在教学中反思和总结教学规律,课题和论文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教师队伍富有朝气和活力,干部队伍团结协作,锐意进取。

(三)较高的教学质量和鲜明的办学特色

多年来,我校坚持教育改革,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增加课程设置。

逐步形成了线块结合的行政管理模式、四化的德育工作模式、三查四结合的教学管理模式等特色。

近三年学校教育教学成绩稳步提升,在县内名列前茅。

2009年高考成绩,上重点线20人,本科线260人,本科率47.45%,升学率92.15%;2010年,上重点线34人,本科线222人,升学率92.65%;2011年,上重点线30人,本科线383人,升学率95.89%。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学校地处城乡边缘,招生生源中高分学生极为少数,但凭借学校特色的竞赛辅导模式,近年来学校的竞赛成绩亦节节攀升,近三年的理科竞赛成绩在同类学校中占有明显的优势,进一步扩大了学校在县市范围内的影响力,提升了声誉。

(四)一定程度的社会较高美誉度、知名度和信任度

多年来,学校注重自身形象建设,一是注重行政行为以及师生行为的自律,二是注重学校的宣传。

尤其是50周年校庆的成功举办,一方面增强了学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激发了全校师生和广大校友的荣校、兴校、强校之情;另一方面则进一步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优化了外部办学环境,拓展了办学空间。

近年来学校的社会美誉度随教育教学成绩而稳定提升的同时,也受到了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肯定,2010年11月和2011年1月先后在温州市普通高中协作会和温州市高中校长会议上作办学经验介绍。

同时,学校还是温州市24所教学联合体学校发起校,为浙江师范大学与温州大学教育实习基地。

三、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

(一)优秀拔尖的人力资源不足。

学校没有特级教师和教授级高级教师,市以上学科骨干不足。

主要原因有三:

一是学校原有的名优教师少,教师培养缺乏名师的引领;二是学校地处农村,文化基础薄弱,教师培养资源匮乏。

教师学历进修仍有待完善,118位专任教师中,仍有5位教师学历是大专毕业,学历达标率不到100%,高一层次学历人数仍有限,未达到温州市平均10%的水平;三是当地经济欠发达,教师工资待遇偏低,骨干教师外流严重,尽管教师队伍能基本保持稳定,但学校平均每年仍有3至4位优秀教师外流,其中不乏高一层次学历等优秀人材,导致了尽管不断有教师攻读教育硕士,但高一层次学历人数仍无法进一步提高的局面。

(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有待提高。

这几年,学校在推进教育改革,进行了努力,但由于基础和条件的困难,也由于高考升学的压力,使我们在抓常规抓学科成绩方面,集中了大部分的精力,在特色建设方面,还要不断探索,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

学校目前存在已经开发的校本课程数目仍然有限,覆盖面小,教师参与面不广的问题,如何解决好这一问题,在今后三年的规划期内,将是学校在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方面的重点工作。

(三)学校建设经费仍然紧张,后勤保障与校园文化特色的配套建设尚未彰显。

当前学校初建成标准400米塑胶跑道,相应硬件设施建设正陆续进行,同时学校部分校舍陈旧,正在改造中,学校硬件建设经费仍然十分紧张;后勤管理和服务意识仍需提高,制度建设和人员培训将是后勤保障的工作中心;硬件设施与校园环境的建设与校园文化特色的配套建设还需要进一步体现。

第二部分学校指导思想、办学理念和特色发展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学习、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重要精神,坚持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优化师资队伍,推进素质教育,提升办学水平。

二、办学理念

以德为本,面向未来——创造适合师生共同进步的教育。

半个多世纪以来,学校文化在传承中不断积淀,学校精神在发展中不断升华。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学校确定了“严谨、友爱、勤奋、求实”八字校训。

2005年,学校又提出了“民主和谐,创造适合师生共同进步的教育”的办学理念。

近几年,学校大力推进内涵发展,在分析学校的传统、现实和优势的基础上,对办学理念进行深入思考和提炼,明确提出了“适合师生共同进步的教育”即是“以德为本,面向未来”的教育。

“以德为本,面向未来”办学理念的实质是全人发展,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学生打下在未来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三、特色发展思路

(一)突出办学特色

要突出“以德为本,全人发展”的办学特色。

重点是做好德育课程体系建设,德育目标的全程渗透,德育活动的参与和体验,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正面引导,培养学生对道德、法律、真理、正义的信仰,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

(二)优化课程结构

开发和挖崛校内外课程资源,建立符合学生发展需要的有特色的课程开发、选课、走班、学分认定制度,构建充满生机活力、多层次、可选择的学校课程体系,使课程体系具有开放性和创新性,以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引导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实现学生全面且有品质的个性发展。

(三)提升师德水平

把师德建设、职业修养放在队伍建设的首位。

要培养学生对道德、法律、真理、正义的信仰,首先教师要有信仰,教师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要提升教师的幸福指数,强化教师的职业自豪感和人生使命感,强化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感。

(四)转变育人模式。

健全新课程下的多元校本培训机制,引导教师走复合型、科研型的专业化发展道路,不断完善教育内容、途径、方法、手段、环境、评价,积极推进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五)注重内涵发展

学校的发展,要积极挖掘、利用、整合各种资源,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上,把教学、德育、教师素质提高等作为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关注重点,在事关学校发展的每项工作上都力求精雕细琢。

第三部分学校发展目标

一、办学目标

学生自主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和谐发展,建设有区域影响力的特色示范高中。

二、培养目标

培养仰望苍穹、脚踏实地、自主发展的高素质现代人。

(顶天立地,自主发展)

仰望苍穹——有正确的人生方向。

通过涵德养性,形成体悟人生和生命价值的内省能力。

坚持真理,坚守底线,信仰公平正义,有正确的价值观,有人文精神,有爱国情怀。

脚踏实地——有厚实的人生基础。

拥有健康生命,健全人格,全面的科学和人文知识基础。

有公民素养,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对社会的责任感与义务感。

能深入地思考、探究和分析问题,有科学精神,有实践能力。

自主发展——有信心和能力走向未来。

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对未来的人生,有自觉的认识和较客观的定位,能够积极地规划人生。

面对问题有主见,面对选择有独立的判断能力。

第四部分学校重点项目、实施策略及成功标志

一、学校管理与制度建设

(一)学年度目标

2011学年:

梳理内部管理机制,初步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决策、管理和监督机制,提高执行力,形成常规管理特色,为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