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学竞赛华理一化工杯初赛试题答案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339459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83.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化学竞赛华理一化工杯初赛试题答案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生化学竞赛华理一化工杯初赛试题答案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生化学竞赛华理一化工杯初赛试题答案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生化学竞赛华理一化工杯初赛试题答案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生化学竞赛华理一化工杯初赛试题答案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化学竞赛华理一化工杯初赛试题答案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生化学竞赛华理一化工杯初赛试题答案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化学竞赛华理一化工杯初赛试题答案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化学竞赛华理一化工杯初赛试题答案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6.化学反应的本质是()

A.电子的转移B.能量的转化

C.旧化学键断裂与新化学键生成D.质量的守恒

7.下列关于溶液是否饱和的判断正确的是()

A.溶质未达到溶解平衡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B.无固体溶质残留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加热蒸发一定溶剂后恢复至原温度无溶质析出,原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D.冷却后无溶质析出,原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8.核反应堆中常存在三种具有放射性的微粒23894X、24094Y、23892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3894X与24094Y互为同素异形体B.23894X与23892Z互为同位素

C.23894X与23892Z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D.24094Y、23892Z具有形同的中子数

9.已知苯蒸气在激光作用下可以转化为棱晶烷:

根据上述关系,在相同条件下不能判断()

A.苯和棱晶烷的稳定性相对大小

B.等质量苯与棱晶烷完全分解为炭黑与氢气所需能量大小

C.等物质的量的苯与棱晶烷分别充分燃烧放出的热量大小

D.一根碳碳双键与两根碳碳单键键能之和大小

10.如图用纸层析法分离Fe3+与Cu2+后,将滤纸条置于盛有浓氨水的试剂瓶上方进行氨熏,最终滤纸条上显示的色带分布正确的是

C.

11.有机化学试剂氨基氰(如图所示)常用于制备磺胺类药物,抗癌药等。

下列有关氨基氰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不饱和烃B.分子中所有原子共面

C.水溶性较好D.能发生取代、加成、消去、氧化等反应

12.埋在地下的钢管道可以用如图所示方法进行电化学保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钢管道表面发生了还原反应

B.该方法将电能转化为了化学能

C.该方法称为外加电流阴极保护法

D.镁块上发生的电极反应:

O2+2H2O+4e→4OH-

13.取相同质量的H2O和D2O分别与少量金属钾反应完全,若电子转移数目相同,则下列叙述中有关物理量不相等的是()

A.反应消耗H2O和D2O的物质的量B.产生气体在相同条件下的体积

C.反应后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D.参加反应金属钾的质量

14.将一份NaOH溶液在空气中放置较长时间后,与另一份新配制相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分别滴定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盐酸,能正确反映滴定过程中溶液pH变化曲线的是(虚线表示放置较长时间后的NaOH溶液,实线表示新配制的NaOH溶液)()

15.将

与足量NaOH醇溶液共热,同时发生了两种反应。

能证明发生了消去反应的操作与现象是()

A.反应混合物

溴的颜色褪去

B.反应混合物

产生白色沉淀

C.反应混合物

有机物

紫色褪去

D.反应混合物

16.某同学采用BaSO4沉淀重量法测定样品中SO42-的含量时,发现滤液中有少许沉淀,检查滤纸并未破裂,此时他应该()

A.将滤液倒回漏斗重新过滤

B.在漏斗中再加一张滤纸,将滤液重新过滤

C.另取一漏斗,将滤液过滤后与原滤纸合并

D.弃去,重新取样分析

17.衣康酸是制备高效除臭剂、粘合剂等多种精细化学品的重要原料。

由3-甲基-3-丁烯酸合成衣康酸的路线如下所示

关于反应正确的是()

反应l

反应ll

反应lll

反应lV

加成

取代

消去

氧化

18.9.2g金属钠投入到足量的重水中,则产生的气体中含有

A.0.2mol中子B.0.4mol电子C.0.2mol质子D.0.4mol分子

19.某同学为了验证难溶的氯化银在水中也存在溶解平衡,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

A.步骤①中应加入过量的AgNO3溶液

B.步骤①中应使NaCl溶液过量

C.步骤②中现象是无沉淀产生

D.步骤②中选用的AgNO3溶液浓度应小于步骤①

20.在制备和提纯乙酸丁酯的实验过程中,下列装置或操作不会涉及的是()

21.温度为T1C时,向固定体积密闭容器中通入2molSO2和1molO2,发生反应:

2SO2(g)+O2(g)

2SO3(g)+197kJ一段时间后,将反应体系温度瞬间升至T2C,并开始连续测定体系内SO3的物质的量浓度并绘制其与时间t的变化关系示意图。

下列示意图一定不可能出现的是()

22.某芳香族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8H6O2,分子中除苯环外不含其它环状结构,则该分子中可能同时含有()

A.羟基与碳碳叁键B.醛基与羟基C.酯基与碳碳双键D.羧基与甲基

二、有机推断题

纯碱工业始于18世纪末,至今已有两百多年。

在纯碱工业史上,比利时人索尔维,中国人侯德榜等都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下图是1861年索尔维发明的制碱法中物质转化关系图,其中I~IV代表四个主要化学反应,a~i代表除H2O以外不同的物质。

若不计其他损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溶液呈碱性的物质只有e、g、h

B.水溶液呈酸性的物质只有c、f、i

C.每消耗1mola,同时消耗0.5molb

D.每消耗1molh,同时消耗0.5moli

24.从母液中析出的NaHCO3中含有NH4Cl,需洗涤后再进行灼烧。

若省略洗涤操作,则最终对所得纯碱纯度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无明显影响B.NH4Cl杂质含量上升

C.NaCl杂质含量上升D.NaOH杂质含量上升

25.化工专家侯德榜发明的"

侯氏制碱法"

大大推进了纯碱工业的发展,其最重要贡献是()

A.找到了新型高效的催化剂B.充分利用了能量

C.提高了纯碱产品的纯度D.提升了Na+的利用率

三、多选题

26.下列现象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A.塑料老化B.石碱风化C.溶洞形成D.胶卷曝光

27.离子检验时排除干扰很重要,下列排除干扰的方法正确的是()

A.检验

用稀硫酸排除

的干扰

B.检验

用稀盐酸排除

C.检验

用蓝色钴玻璃排除

D.检验

用氯水排除

28.元素a-e为短周期原子序数相连的五种元素(未按原子序数大小排列).若x为原子的价电子数,y为核外未成对电子数,下表列出了这五种元素原子(x-y)的数值。

a

b

c

d

e

x-y

2

4

6

8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金属性:

a>

bB.e单质的化学性质最稳定

C.原子半径:

d>

aD.核外未成对电子数:

b=c

29.在一定条件下,饱和NaHCO3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

HCO3-⇌H++CO32-.欲提高该溶液中CO32-的浓度,可采用的方法是(忽略溶液体枳变化)()

A.通入少量氨气

B.加入少量Ba(OH)2固体

C.加入少量冰醋酸

D.加入少量NaHCO3固体

30.一定温度下,向某密闭容器中充入1.6molH2与1.0molCO,发生如下可逆反应并达到平衡:

H2(g)+CO(g)⇌C(s)+H2O(g)+QkJ(Q>

0).若压缩容器体积并同时升高温度,达到新平衡后,关于下列物理量的变化情况叙述错误的是()

A.反应速率可能保持不变

B.平衡常数一定减小

C.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可能减小

D.H2O(g)的体积分数可能增大

31.常温下,某溶液中只含有CH3COO-、Na+、H+、OH-四种离子。

已知该溶液的溶质为一种或两种,且具有一定的浓度,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若存在c(Na+)>

c(CH3COO-)>

c(OH-)>

c(H+),则溶质只有CH3COONa

B.若存在c(CH3COO-)>

c(Na+)=c(H+)>

c(OH-),则溶质为CH3COONa与CH3COOH

C.若溶液pH=7,则可能存在:

c(Na+)=c(CH3COO-)=c(OH-)=c(H+)

D.若溶液pH<

7,则不可能存在:

c(Na+)>

c(H+)>

c(OH-)

32.M、N两种溶液各含有下列十种离子中的五种:

Al3+,Na+、Mg2+,H+、Cl-、NO3-、OH-、SO32-、SO42-、CO32-已知两溶液所含离子各不相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如果M呈强酸性,则N中可能向时含有NO3-、SO42-、CO32-

B.如果M呈强碱性,则N中可能同时含有Al3+、SO42-、Cl-

C.如果M具有强还原性,则N中一定同时含有H+、Mg2+、Cl-

D.如果M具有强氧化性,则N中一定同时含有Na+、OH-、SO32-

33.室温下,甲、乙两烧杯均盛有5mLpH=3的醋酸溶液,向乙烧杯加水稀释至溶液pH=4,关于两烧杯中所得溶液的描述正确的是()

A.溶液体积:

10V甲<

V乙

B.水电离出的OH-浓度:

10c(OH-)甲<

c(OH-)乙

C.若分别用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完全中和,所得溶液的pH:

甲<

D.若分别与5mLpH=11的NaOH溶液反应,所得溶液的pH:

34.某碳酸钠样品中可能含有氢氧化钠、碳酸钙、生石灰、氯化钠、硫酸铜五种杂质中的三种。

现进行下列实验:

①称取4.7g样品,加入足量水,样品部分溶解。

②向①中所得悬浊液中加入100mL1mol/LHCl,最终得到无色澄清溶液,此过程中共产生0.04mol气体。

③向②中反应后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硝酸银与稀硝酸,得到15.8g白色沉淀,

由此可知杂质中()

A.一定含NaCl,一定不含CuSO4B.可能含CaO、NaOH

C.一定含CaCO3,可能含NaOHD.可能含CaO而不含CaCO3

35.将0.20mol/L的盐酸和物质的量浓度为cmol/L的NaOH溶液按不同体积比配制成两种溶液。

下表是配制时所取盐酸与NaOH溶液体积与混合后溶液中Na+与Cl-的物质的量浓度数据(忽略溶液体积变化):

溶液

混合前所取溶液体积(mL)

混合后离子浓度(mol/L)

HCl

NaOH

Na+

Cl-

30

x

1.5z

z

10

y

2z

下列说法正确()

A.x=90B.y=30C.z=0.10D.c=0.10

参考答案

1.D

【详解】

奶油中所含的主要有机成分有油脂;

A.汽油主要成分是C4~C12的烃类混合物,与奶油主要有机成分类别不同,故A不选;

B.甘油是丙三醇,属于醇类物质,与奶油主要有机成分类别不同,故B不选;

C.酱油有多种氨基酸、糖类、有机酸、色素及香料等,与奶油主要有机成分类别不同,故C不选;

D.豆油中含有多种脂肪酸和脂肪,与奶油主要有机成分类别相同,故D选;

故答案选D。

2.B

A.加碘食盐中的主要成分是NaCl和KIO3,故A错误;

B.漂粉精是氢氧化钙溶液与Cl2反应生成的,主要成分是CaCl2、Ca(ClO)2,故B正确;

C.食用纯碱主要成分是碳酸钠,故C错误;

D.常用的铝热剂是Al与Fe2O3按一定比例组成的混合物,故D错误;

故答案选B。

3.A

【分析】

由n=

可知,当质量相同时,摩尔质量越小的原子所含原子数反而越多,而摩尔质量以g/mol作单位时与相对原子质量数值上相等,故比较各物质所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大小即可。

C60中C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O3中O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P4中P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1,S8中S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则相对原子质量大小关系为C<

O<

P<

S,故答案选A。

4.B

假设12C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且以0.024千克12C所含有的原子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则在规定12C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时,实际上是把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从原来用12C质量的

改为

,但是单个碳原子的质量并没有因此而发生改变;

原来是以0.012kg12C所含有的碳原子数作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现在用0.024kg12C中所含的原子个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很明显0.024kg12C中所含的原子个数是0.012kg12C中所含的原子个数的2倍;

故阿伏加德罗常数变为原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2倍,以此来解答。

A.一个12C原子的质量没有发生改变,故A不选;

B.阿伏加德罗常数变为原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2倍,98%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变为原来

倍,故B选;

C.阿伏加德罗常数变为原来的2倍,则每摩尔气体含有的分子数目为原来的2倍,标况下占有的体积为原来的2倍,故C不选;

D.一个CO2分子的质量不变,故44gCO2所含的分子个数不变,故D不选;

【点睛】

明确常数的规定发生变化时其数值的变化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并熟悉摩尔质量、摩尔体积等概念来解答。

5.A

A.酸式滴定管下部有玻璃旋塞,使用前需要验漏,故A选;

B.移液管没有玻璃塞或旋塞,使用前不需要验漏,故B不选;

C.长颈漏斗没有玻璃塞或旋塞,使用前不需要验漏,故C不选;

D.量筒没有玻璃塞或旋塞,使用前不需要验漏,故D不选;

故答案选A。

6.C

A.化学反应过程中不一定有电子的转移,如复分解反应,故A不选;

B.物理变化也可能有能量的转化,如灯泡发光,故B不选;

C.化学反应的本质就是旧化学键断裂与新化学键生成的过程,故C选;

D.化学变化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但质量的守恒不是化学反应本质,故D不选;

故答案选C。

7.C

A.溶质未达到溶解平衡的溶液也有可能是溶质正在析出,故A错误;

B.无固体溶质残留的溶液有可能是恰好达到饱和的溶液,故B错误;

C.加热蒸发一定溶剂后恢复至原温度无溶质析出,原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故C正确;

D.部分物质,如氢氧化钙,温度降低溶解度反而增大,所以冷却不会析出晶体,但原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故D错误;

8.D

同一元素的不同单质互称同素异形体;

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互称为同位素;

元素左上角数字表示质量数,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

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和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有关。

A.23894X与24094Y是不同元素的原子,不是单质,不为同素异形体,故A错误;

B.23894X与23892Z质子数不同,不为同位素,故B错误;

C.23894X与23892Z是不同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化学性质不同,故C错误;

D.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24094Y与23892Z具有相同中子数,都为146,故D正确;

本题明确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的关系,质子数与电子数的关系以及同位素、同素异形体的概念及判断是解答关键。

9.D

A.由题目中的热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则相同物质的量的苯比棱晶烷能量低,能量越低越稳定,由此可知苯比棱晶烷更稳定,故A不选;

B.由题目中的热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则相同质量的苯比棱晶烷能量低,等质量苯完全分解为炭黑与氢气所需能量比棱晶烷要多,故B不选;

C.由题目中的热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则相同物质的量的苯比棱晶烷能量低,等物质的量的棱晶烷分别充分燃烧放出的热量比苯要多,故C不选;

D.苯与棱晶烷中都没有碳碳双键,所以无法推断一根碳碳双键与两根碳碳单键键能之和的相对大小,故D选;

10.C

纸上层析法由于样品中各物质分配系数不同,因而扩散速度不同而形成不同位置的色斑。

展开剂为丙酮和盐酸,Fe3+更易溶于丙酮,展开的速度快,所以因氨熏后红褐色出现在滤纸上端,深蓝色出现在滤纸下端,C符合题意。

答案选C。

11.C

氨基氰含有氨基,具有碱性,可与酸反应,含有−N−H键,可形成氢键,且为极性分子,可溶于水,分子中含有N−C键,为δ键,可旋转,分子不一定共平面,以此解答该题。

A.氨基氰含有氨基,不属于烃,故A错误;

B.氨基氰分子中含有N−C键,为δ键,可旋转,分子中所有原子不一定共平面,故B错误;

C.氨基氰含有−N−H键,可形成氢键,且为极性分子,可溶于水,故C正确;

D.氨基氰含有氨基,能够发生取代、氧化反应,含有碳氮三键,能够发生加成反应,但不能发生消去反应,故D错误;

12.A

根据图片知,该金属防护措施采用的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即把金属和钢管及电解质溶液构成原电池,镁块作负极,钢管道作正极,从而钢管道得到保护。

A.根据图片知,该金属防护措施采用的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钢管道作正极,表面上发生了还原反应,故A正确;

B.构成的原电池中,该方法是将化学能转化成了电能,故B错误;

C.根据图片知,没有外加电源,该金属防护措施采用的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故C错误;

D.镁块作负极,电极反应:

Mg−2e−+4OH−=Mg(OH)2↓,故D错误;

13.C

根据2K+2H2O=2KOH+H2↑,2K+2D2O=2KOD+D2↑,由关系式2K

2H2O

H2

2e-和2K

2D2O

D2

2e-可知,根据电子转移数目相同进行分析。

2e-可知,若电子转移数目相同,则:

A.反应消耗H2O和D2O的物质的量相同,故A不选;

B.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相同,则在相同条件下的体积相同,故B不选;

C.反应后所得溶液溶质的物质的量相同,但是由于KOH和KOD的摩尔质量不同,则质量不同,溶质的质量分数也不同,故C选;

D.参加反应金属钾的质量相同,故D不选;

14.A

NaOH溶液在空气中放置较长时间后,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使溶液中含有碳酸钠杂质,碱性减弱。

NaOH溶液在空气中放置较长时间后,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使溶液中含有碳酸钠杂质,碱性减弱,与另一份新配制相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分别滴定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盐酸,当溶液达到中性时消耗的体积更大;

当碱滴加过量时,由于含有碳酸钠杂质的溶液碱性弱,则加入相同体积后溶液的pH更低;

则符合题意的图像是A,故答案选A。

15.D

根据

与足量NaOH醇溶液共热时发生了消去反应生成苯乙烯,苯乙烯、乙醇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苯乙烯能使溴水褪色,乙醇不能使溴水褪色来解答。

溴的颜色褪去,可能是单质溴与碱反应,也可能单质溴与烯烃发生加成反应,无法证明发生消去反应,故A不选;

产生白色沉淀,说明生成了氯离子,而

发生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都能生成氯离子,无法证明发生消去反应,故B不选;

紫色褪去,乙醇也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无法证明发生消去反应,故C不选;

溴的颜色褪去,说明有苯乙烯生成,能证明发生消去反应,故D选;

16.D

利用BaSO4沉淀重量法测定样品中SO42-的含量,需要在原溶液中加入过量的含Ba2+离子的溶液,当沉淀完全时再进行过滤、称重;

若发现滤液中有少许沉淀,检查滤纸并未破裂,说明沉淀没有产生完全时就进行了过滤,此时称重不能准确的计算出SO42-的含量,只能弃去,重新取样分析,故答案选D。

17.B

3−甲基−3−丁烯酸通过反应I、II后得到的产物中多了2个醇羟基,则反应I应该是和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物结构简式为CH2BrCBr(CH3)CH2COOH,反应II为卤代烃CH2BrCBr(CH3)CH2COOH的水解反应,其产物为HOCH2COH(CH3)CH2COOH,根据衣康酸结构简式知,反应III为氧化反应,产物为HOOCCOH(CH3)CH2COOH,然后醇羟基发生消去反应得到衣康酸,所以反应I为和溴的加成反应、反应II为卤代烃的水解反应、反应III为醇羟基的氧化反应、反应IV为醇羟基的消去反应;

明确有机物官能团及其性质关系、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反应类型判断是解本题关键,注意:

连接醇羟基的碳原子上不含H原子时,该醇羟基不能被催化氧化。

18.B

重氢的符号为D,其原子核内有1个质子和1个中子。

9.2g金属钠的物质的量为0.4mol,可以与重水(D2O)反应生成0.2molD2,0.2molD2含有0.4mol中子、0.4mol电子、0.4mol质子,故B项正确。

本题选B。

19.A

为了验证难溶的氯化银在水中也存在溶解平衡,要证明在氯化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硝酸银溶液完全反应后的滤液中还存在氯离子,需要向滤液中加入浓度更大的硝酸银溶液,观察沉淀的生成。

为了验证难溶的氯化银在水中也存在溶解平衡,要证明在氯化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硝酸银溶液完全反应后的滤液中还存在氯离子,由图可知:

A.步骤①中应加入过量的AgNO3溶液,故A正确;

B.步骤①中应加入过量的AgNO3溶液,使NaCl完全反应,故B错误;

C.步骤②中现象是产生了白色沉淀,这样才能证明滤液中氯离子的存在,故C错误;

D.步骤②中选用的AgNO3溶液浓度应大于步骤①,故D错误;

20.D

A.制备乙酸丁酯是用1-丁醇和冰醋酸在浓硫酸作催化剂、加热条件下进行,故A会涉及;

B.生成物乙酸丁酯需要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其中含有的1-丁醇和冰醋酸,降低乙酸丁酯在其中的溶解度,并分层,故B会涉及;

C.乙酸丁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分层,需要用分液的方法分离,故C会涉及;

D.该实验不需要测定物质的pH,故D不会涉及;

制备和提纯乙酸丁酯的实验过程类似于制备和提纯乙酸乙酯,可以对照分析。

21.D

将反应体系的温度瞬间升高至T2,可能没达到平衡状态,然后向正向进行建立化学平衡的阶段,该过程中,三氧化硫的百分含量是逐渐增大;

可能达到平衡状态,再升高温度,会使已经建立的化学平衡逆向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力水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