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提纲整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338114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6.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提纲整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心理学提纲整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心理学提纲整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心理学提纲整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心理学提纲整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理学提纲整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心理学提纲整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提纲整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心理学提纲整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5、格式塔心理学(代表:

韦特海默、考卡夫)

把现象学作为理论基础,以现象学的实验来研究心理现象。

6、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

马斯洛、罗杰斯)

以意识经验为出发点,主要研究人格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强调人的目的性、创造性和人的价值,关心人的价值和尊严。

马斯洛理论:

人的需要分为五类,像金字塔,自下而上为: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心理学研究方法:

1)描述性方法:

观察法、访谈法、个案法;

2)相关研究方法:

问卷法、测验法;

3)因果研究方法:

实验法

访谈法:

通过与研究对象进行口头交谈,了解其内在心理活动的内容、特点和过程;

问卷法:

通过严格设计的书面调查收集心理学变量数据的一种研究方法。

第二章认知心理

注意的种类:

1)无意注意:

无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

不易疲劳;

(如一声巨响吸引的注意)

影响因素:

刺激物:

强度大、活动变化、新异性、对比强烈等;

人的因素:

需要和兴趣

2)有意注意:

有预定目的,需意志努力;

易疲劳;

(如学生认真听课)

对活动目的的认识;

对事物的间接兴趣;

智力活动的组织和积极性;

个人的知识经验;

个人的意志品质。

3)有意后注意:

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

(如刚开始花费很多去学习某样东西,后来产生了兴趣,就不用再花费很大意志去了)

对活动的迷恋程度。

(更高级的注意形态,具有高度的稳定性)

感知觉规律

1、感觉对比:

感觉在不同的环境中会出现不同。

2、感觉适应:

感官的感受性随着适宜刺激作用时间的延续而发生规律性的变化。

一般是感受性下降,少数是感受性提高。

3、知觉的四大特征:

1)选择性:

知觉的对象和背景,如两个人头和花瓶;

2)整体性:

知觉从总体上反映客观对象,如告诉一个人照片上的是科学家,他就会赞美他,告诉照片上的是罪犯,他就会贬低他;

3)理解性:

知觉过程中用过去经验去理解

4)恒常性:

知觉结果不随外在条件变化而变化,形状、大小、明度、颜色

大学生感知能力的培养

1)保持和提高感官的功能;

2)培养观察能力

遗忘及其规律

记忆的三个基本过程:

识记、保持、重现;

记忆保持的最大变化是遗忘;

遗忘:

指识记过的内容既不能回忆也不能再认,或者发生错误的回忆和再认

遗忘分类:

1)部分遗忘:

一部分不能回忆和再认;

2)完全遗忘:

全部回忆不起来;

3)暂时遗忘:

长时记忆的内容一时不能被提取,但在适宜的条件下还可以恢复,如提笔忘字;

4)永久遗忘:

识记过的内容不重新学习,记忆不再行恢复;

遗忘曲线: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刚开始进程很快,之后逐渐变慢。

影响遗忘的因素

1)时间因素

2)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

熟练,遗忘慢;

材料少,遗忘慢;

3)学习程度:

不能背诵的低度学习遗忘快,可以背诵后继续学习的过度学习遗忘慢,150%的学习效果最好;

4)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

首因(开头)和近因(结尾)效应,遗忘慢;

前摄抑制:

前面信息对后面信息的记忆造成干扰;

后摄抑制:

后面信息对前面信息的以及造成干扰;

5)记忆的线索:

记忆也依赖于学习时的情景和回忆时的情景的一致性;

想象种类:

按照有无预定目的分

1)无意想象:

如做梦

2)有意想象:

按照想象内容分为①再造想象:

根据别人的语言叙述、文字描述或图像示意,在头脑中形成新形象;

②创造想象:

首创性,新颖性;

幻想是创造想象的一种;

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是顺利完成活动必要的心理条件。

晶态智力:

获得语言和数学知识的能力

液态智力:

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过程中所变现的能力

创造性的心理结构

1)认知因素:

知识(知识和创造性之间呈倒U型关系)、思维(发散与集中思维结合,直觉与分析思维结合,形象与理论思维结合);

2)动机因素:

内部动机(最关心做什么),创造性将加强;

3)人格因素:

智力(120)、好奇、冒险、自信

创造性的培养

1)强化创造意识:

勤于思考;

培养良好的问题意识,追根溯源;

培养良好的否定意识,学会批判;

2)巧用酝酿意识:

当遇到难题苦思不得其解时,可将问题搁置,该做其他活动;

3)延缓评论:

尊重学生提出的任何与众不同的、幼稚的问题;

欣赏学生表现出来的与众不同、具有想象与创造性的观念;

向学生证明他们的观念有价值;

对学生的意见有所批评时应解释理由;

4)广开思路:

纯化目的;

鼓励发散思维;

展开讨论、集思广益;

变名词为动词;

5)自我暗示

第三章情意心理

情绪种类

1)心境:

强度较小,持续时间较长,弥散性

2)激情:

强度大,持续时间短,有明显外部表现的爆发式的情绪状态;

(人的认识活动范围缩小,理智分析能力下降,自我控制能力下降)

3)应激:

意外的环境刺激所引起的紧张情绪状态

情绪调节策略

1)认知转换法:

情绪ABC理论(A代表诱发性事件,B代表信念,C代表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

不同的信念导致不同的结果,B的理性与否是引起C的直接原因)

非理性信念的三个特征(绝对化的要求、过分概括化、糟糕至极)

理性情绪行为疗法的治疗模式(与非理性的信念辩论)

2)情绪宣泄法(苦笑说写听动)

3)自我安慰法:

酸葡萄式,甜柠檬式(不喜欢还要说他好)

4)自我暗示法:

自己有意识的强化某种观念来影响自我的情绪和行为

5)自我放松法:

深呼吸放松、想象放松、肌肉放松

6)转移注意法:

(避免消极转移)

大学生常见问题与调节

1)焦虑:

面对大学生考试焦虑,方法:

一是要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建立符合自己实际水平的抱负水平;

二是要正确对待考试,摆正考试的位置。

2)抑郁:

走出抑郁:

纠正认知偏差;

客观评价自己;

积极参加实践活动,扩大交往范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3)愤怒:

消除愤怒:

加强个人修养;

学会合理宣泄;

调整认知;

加强自控能力;

4)嫉妒:

克服嫉妒:

克服嫉妒的危害;

将心比心换位思考;

充实自己生活;

5)羞怯:

战胜羞怯:

要有战胜自己的信心;

要有不怕议论的勇气;

要不断扩大知识面,提高自己的能力;

适当进行强化训练。

动机冲突类型:

形式上分:

双趋冲突(好的二选一);

双避冲突(坏的二选一);

趋避冲突(趋好避坏);

内容上分:

原则性;

非原则性;

挫折感及其调试

1)积极的自我防卫方式:

升华作用;

加倍努力;

改变策略;

补偿作用

2)消极的自我防卫方式:

攻击、倒退、固执、厌世

3)妥协的自我防卫方式:

合理化效应(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自我整饰(努力变现自己好的一面)、转嫁(把责任推给外界)

崇高(意志)品质基本特征:

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自制性

第四章人格心理

人格的基本特征:

独特性、稳定性(跨时间、跨情景的持续性,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整体性(如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行为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社会性(社会中发展形成)

人格的发展阶段:

艾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

1、婴儿前期

0-2岁

信任-怀疑

5、青少年期

12-18岁

角色同一-混乱

2、婴儿后期

2-4岁

自主-羞耻

6、成年早期

18-25岁

亲密-孤独

3、幼儿期

4-7岁

主动-内疚

7、成年中期

25-50岁

繁衍-停滞

4、童年期

7-12岁

勤奋-自卑

8、成年后期

50岁后

完善-失望、厌恶

学习动机

定义:

直接推动人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

种类:

交往动机(奖励或者处罚)、成就动机、求知动机

韦纳的归因理论(

1、人的个性差异和成败经验等影响着他的归因。

2、人对前次成就的归因将会影响到他对下一次成就行为的期望、情绪和努力程度等。

3、个人的期望、情绪和努力程度对成就行为有很大的影响。

自我意识:

生理自我(物质我);

社会自我(社会我);

心理自我(精神我)。

自尊:

一个人对自己持肯定、接受和尊重的态度。

自我概念大多数集中在自尊上。

自尊表现:

关注自我形象,喜爱并爱护自己;

要求获得他人的尊重和重视;

知耻;

虚假自尊:

过度自尊与自我心理防御;

虚荣;

体液说:

多血质、粘液质、胆汁质、抑郁质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

神经类型

气质类型

强度

平衡性

灵活性

特点

兴奋型

胆汁型

不平衡

急躁、热情、兴奋性高、攻击性强

活泼型

多血质

平衡

灵活

活泼好动、灵活、善交际、兴趣易变

安静型

粘液质

不灵活

稳重、安静、迟缓、不好交际

抑制型

抑郁质

孤僻、畏缩、情绪体验深刻

性格:

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出来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性格结构

分为四部分:

性格的态度特征(如何处理社会各方面关系),性格的意志特征(对自己行为自觉进行调节),性格的情绪特征(一个人的情绪对他活动的影响),性格的理智特征(认知活动)P147-148

认知风格理论又称认知模式,指个体在信息加工过程中表现在认知组织和认知能力方面持久一贯的特有风格。

既包括个体直觉、记忆、思维等认知过程方面的差异,有包括个体态度、动机等人格形成和认知能力和认知功能方面的差异。

()常见分类方式:

场独立性——场依存性;

冲动型——沉思型;

同时性——继时性

第五章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变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地社会功能。

心理异常时的心理表现:

痛苦感;

心理-生理机能紊乱;

我向关注(为什么是我)

异常心理固着;

对异常心理的科学态度:

是一种常见现象;

不是可耻的病症;

是可以治疗的;

社会需要关爱精神病人;

可以预防的;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自我意识教育;

学习心理教育;

人际关系调适;

生活和社会适应;

心理健康知识。

专门途径1)心理素质教育;

2)心理咨询与辅导;

3)心理治疗P181

第六章人际心理

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能力;

外表吸引力;

个性因素;

邻近性(远亲不如近邻);

相似性(志同道合);

互补性;

交往频率;

交往的氛围和背景。

印象形成的社会认知效应:

首因效应(第一印象);

近因效应;

晕轮效应(一好百好,一坏百坏);

社会刻板印象(无商不奸,山东人会喝酒,地域种族年龄偏见等);

投射效应(推己及人);

宽大效应(镀金,专拣好的说);

负性效应(一朝行窃,终生是贼);

印象整饰:

指被认知者通过主动调整自己的外部行为表达,操纵和控制认知者对其形成印象的过程,是对方对自己形成的印象符合自己的形象目标的行为

其策略顾及对方;

符合身份;

忠于自我

人际交往的原则:

交互原则(爱人者,人恒爱之);

功利原则(增值交换,对等交换);

自我价值保护的原则;

情景控制原则;

人际沟通的工具:

语言符号系统(口头、书面);

非语言符号系统(目光、面部、身体、手势等)

人际沟通策略:

真诚对待;

积极回应;

准确表达;

举止得体;

兼顾情境;

避免争吵P227-22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