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强名校全国卷一 高考历史模拟试题1 第4讲 古代和近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7333973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655.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百强名校全国卷一 高考历史模拟试题1 第4讲 古代和近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百强名校全国卷一 高考历史模拟试题1 第4讲 古代和近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百强名校全国卷一 高考历史模拟试题1 第4讲 古代和近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百强名校全国卷一 高考历史模拟试题1 第4讲 古代和近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百强名校全国卷一 高考历史模拟试题1 第4讲 古代和近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百强名校全国卷一 高考历史模拟试题1 第4讲 古代和近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Word下载.docx

《百强名校全国卷一 高考历史模拟试题1 第4讲 古代和近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百强名校全国卷一 高考历史模拟试题1 第4讲 古代和近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Word下载.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百强名校全国卷一 高考历史模拟试题1 第4讲 古代和近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Word下载.docx

A.已具备明显的近代特征B.普遍吸取西方科学成就

C.受到“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D.完全突破了只求实用的局限

【答案】A

【解析】实验是近代科学的特点,“从微至巨”“从贱至贵”排序分类,都体现了明代科学已具备明显的近代特征,故A项正确;

一本《农政全书》不能表明明代科学普遍吸取西方科学成就,也不能体现完全突破了只求实用的局限,故B、D项错误;

材料信息不能体现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故C项错误。

4、粗略统计结果表明:

《汉书》《宋史》之列传所收录的人文型人才,分别为27人、300余人,而《汉书》列传收录经济类人才仅有13人。

汉代以后,这类人物基本上不能登正史“大雅之堂”,只是散见于各种野史之中。

科技型人才只是偶见于《方术传》等带有神秘色彩的专传和《天文志》之中,而正式人选列传的科技人物则是寥若晨星。

有些人传的科学家,并不是因其科技方面的成就,而主要是因其官宦背景,如张衡、沈括等。

与上述现象无关的是(  )

A.儒家正统地位B.经世致用思想

C.官本位趋向D.重农抑商政策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汉书》《宋史》之列传所收录的人文型人才的数目,可知重人文型人才是推崇儒家教育的结果,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经济类人才、科技人物数量少,反映经世致用的思想并不受重视,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

有宦官背景的人能入选,说明官本位趋向,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不重视经济类人才体现了重农抑商政策,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5、宋代出现了一股嗜古之风,影响到了艺术趣味、学术研究、社会生活等各方面,如宋代金石学的兴盛就是明显体现。

这股嗜古之风的兴起说明宋代(  )

A.文化的内敛特征已经较为明显B.理学的影响波及到社会各方面

C.商品经济冲击了儒学积极人世的观念D.中央集权的强化导致了文化疏离现实

【解析】根据宋代的历史背景可知,宋代嗜古之风的盛行是整个文化日益内敛化的体现,反映出积极干预现实社会,开创性以及恢弘气势的文化特色的消失,故A项正确;

南宋之后,理学成为官方哲学,宋代时,理学影响没有波及到各方面,故B项错误;

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嗜古之风的兴起关联不大,故C项错误;

D项不能构成因果关系,故D项错误。

6、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认为:

“宋朝是一个科技进步的时代……但宋朝的经济不能用以改革社会,是导致发明不能作为有系统增进的一大主因。

”这里所说的“主因”,主要是指宋朝的(  )

A.商品经济发展不足打破封建专制统治B.宋朝的科技发明无法推动社会改革

C.商品经济仍然从属于传统的农耕经济D.农耕经济制约社会改革与科技进步

【解析】

7、浪漫主义(Romanticism)一词源于欧洲中世纪的Romance,“罗曼蒂克”一词也由此转化而来。

浪漫主义创作风格在东方文艺中也一直有着重大影响,下列东西方文艺创作中具有“罗曼蒂克”风格的是(  )

①吴敬梓的《儒林外史》②屈原的《离骚》

③毕加索的《格尔尼卡》④雪莱的《西风颂》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D.②④

【解析】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属于批判现实主义,故①错误;

屈原的《离骚》是开创中国浪漫主义先河,故②正确;

毕加索的《格尔尼卡》属于立体派的现代主义,故③错误;

雪莱的《西风颂》是英国浪漫主义诗歌代表作,故④正确,选择D项符合题意。

8、唐节度使冯宿上奏章说:

剑南、两川及淮南道的百姓都用刻版印刷日历,在市上售卖。

每年中央司天台还没有颁布新历书时,这些印好的日历已满天下皆是。

这说明唐代(  )

A.各地商品种类繁多交易频繁B.人们可在城市随意买卖日历

C.雕版印刷术已经在民间流行D.雕版印刷技术已经十分成熟

9、孔子作《春秋》,不欲载空之言,主张见诸行事,通过具体史实呈现微言大义,有褒有贬,使乱臣贼子知所戒惺。

司马迁继承春秋学传统,作《史记》,是为中国史学的起源。

由此可见从《春秋》《史记》以来,中国史学的主要功能是(  )

A.考据、求真B.求实、鉴戒C.鉴戒、陶冶D.陶冶、考据

【解析】提取材料有效信息“孔子作《春秋》,不欲载空之言”、“使乱臣贼子知所戒惺”,“司马迁继承春秋学传统,作《史记》”,可见孔子和司马迁都重视史实的真实性和借鉴性,考据、求真未能体现“知所戒惺”,故A项错误;

求实、鉴戒是对材料正确的解读,故B项正确;

鉴戒、陶冶未能体现出求真,故C项错误;

陶冶、考据与材料意思不符,故D项错误。

10、据《后汉书·

蔡伦传》记载:

“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细绢)帛者,谓之为纸。

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

伦乃造意,用树脂、麻头及敝布、渔网以为纸。

”对此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

A.东汉蔡伦是造纸术的发明者B.文字记载是得出历史结论的首要依据

C.原料选择与降低造纸成本无关D.人类需求是推动科技进步的原因之一

【解析】材料提到“其用缣(细绢)帛者,谓之为纸”,可见东汉蔡伦不是造纸术的发明者,而是改进者,故A项错误;

材料中未见“历史结论”,故B项错误;

“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用树脂、麻头及敝布、渔网以为纸”,说明蔡伦改进后的纸即轻又便宜,可见原料选择与降低造纸成本密切相关,故C项错误;

人类需求是推动科技进步的原因之一,符合题意,故D项正确。

11、与《三国演义》相比较,《水浒传》的特点是(  )

A.全方位大容量地反映社会生活B.擅长描写统治集团之问的战争与计谋

C.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D.采用了市民喜欢的章回体体例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水浒传》中的主要人物涉及社会的各个行业和阶层,在描写人物时全方位大容量的反映了社会生活,故A项正确;

B项是《三国演义》的主要特征,故B项错误;

《三国演义》与《水浒传》都是明清小说代表,都塑造了鲜明生动的人物,都采用章回体例,C、D项是二者的相同点,不是《水浒传》的特点,故C、D项错误。

12、宋朝文人认为“唐诗无避讳”,论及本朝时则说:

“今之诗人,不敢尔也。

”由此可见(  )

A.唐人写诗不受礼义纲常约束B.政治环境对文学创作影响很大

C.文学的使命就是反讽现实政治D.唐诗水平明显高于宋诗

【解析】解读材料可知唐朝诗人可真实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但不意味着唐人写诗没有礼义纲常约束,故A项错误;

唐朝政策开明,言论较为自由,宋朝时君主专制加强,不允许自由发挥,从题干“唐诗无避讳”,到宋朝则变为“今之诗人,不敢尔也。

”可以印证,故B项正确;

反讽现实政治只是文学使命的一个部分,并不是全部,故C项错误;

题目没有讲述唐宋诗歌的比较,故D项错误。

13、《春秋》书法体系的五个命题是:

“天人有序”“中外有别”“褒贬有进”“隐讳有法”和“修辞有术”。

这里“书法”的含义是(  )

A.书写的笔法艺术B.古人的治史态度

C.儒家的人生态度D.哲人的文学品味

【解析】此题关键是理解《春秋》书法体系,从材料的五个命题可以看出是孔子作《春秋》的写作原则,也叫“春秋笔法”,不是书法艺术,故A项错误;

反映了孔子的治史态度,故B项正确;

材料主要反映的是治史的态度,没有直接反映儒家的人生态度,故C项错误;

材料与哲人的文学品味无关,故D项错误。

14、书法家张胜利认为,中国书法的至善境界是风行水上,自然成文。

凡是人工刻意造作、雕痕明显的书法,即是适用性、装饰性工艺,而不是心之画,更谈不上书法艺术。

据此推断,真正意义上的书法艺术是(  )

A.小篆B.隶书C.草书D.楷书

【解析】小篆的特点主要是富于图案美,属于人工刻意造作,故A项错误;

隶书平衡对称,整齐安定,具有适用性、装饰性,不符合题意,故B项错误;

由“中国书法的至善境界是风行水上,自然成文”“……而不是心之画,更谈不上书法艺术”可知此项书法艺术从心出发,草书最能表达作者的情感,故C项正确;

楷书字形方正,规矩严整,不是心之画,故D项错误。

15、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成果丰富。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我国人民创造出了先秦诗歌、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诸多文学体裁。

以下是关于上述文学体裁的表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

A.《诗经》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体现了下层人民的呼声

B.唐诗风格各不相同,可分为山水田园诗、边塞战争诗等   

C.宋词的出现反映了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兴起

D.明清小说主要以小说这种文学体裁表达了当时社会的繁荣与人们的自豪感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明清时期是我国的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社会黑暗,君主专制统治加强,明清小说则是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的衰落和讽刺了社会的黑暗,并非主要是表达的社会的繁荣和人民的自豪感,因此D项错误,故选D。

16、誉满中外的中国京剧、中国画、中国医学,被世人称为“中国的三大国粹”。

下列各项关于京剧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京剧的形成是几代艺术家共同努力的结果B.同治、光绪年间是京剧的一个繁盛期

C.京剧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戏曲的成熟D.京剧在我国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

京剧的形成与发展。

元杂剧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戏曲的成熟;

京剧诞生于清朝道光年间,它的形成是几代艺术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故A项的表述正确;

同光年间,京剧进入繁盛期,故B项的表述正确;

D项的表述与题目中的信息“京剧……被世人称为……国粹”相符。

故C项符合题意。

17、“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

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

伦乃造意,用树皮、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

……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以上材料反映了()

①竹简和丝帛是重要的书写材料,但使用不便

②“蔡侯纸”材料易得且便宜

③汉代纸成为最主要的书写材料

④造纸术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之一

A.①②③B.①②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在材料中,使用竹简和丝帛有一定的弊端,“蔡侯纸”原料易得所以便宜,但是纸张并不是主要的书写材料,③错误,④出现在汉朝并没有使中国走向资本主义社会,错误,故本题选择B项。

18、周先慎在其《明清小说》里说到“从思想内涵和题材表现上来说,明清小说最大限度地包容了传统文化的精华,而且经过世俗化的图解后,传统文化竟以可感的形象和动人的故事而走进了千家万户。

”据此,说明“明清小说”能够“走进了千家万户”的主要原因是(  )

A.传统文化的包容性B.封建君主制的需要

C.商品经济的开放性D.自身较强的适应性

【解析】依据题干中“明清小说最大限度地包容了传统文化的精华,而且经过世俗化的图解后,传统文化竟以可感的形象和动人的故事而走进了千家万户。

”的信息说明小说普及适应了市民阶层发展的需要,也说明小说本身的适应性,选择D。

19、阅读下列古代科技发明的统计资料,下列评述正确的是(  )

年代

总数(件)

中国科技发明

世界其他国家科技发明

件数

百分比

公元1-400年

45

28

62%

17

38%

公元401-1000年

32

71%

13

29%

公元1001—1500年

67

38

57%

29

43%

公元1501—1840年

472

19

4%

453

96%

——根据《自然科学大事年表》的统计

A.清朝初期前,中国科技领先于世界

B.鸦片战争使中国科技受到严重打击

C.十六世纪前后,四大发明传至欧洲

D.新航路开辟后,西方近代科技兴起

【解析】从材料表格中可见,西方科技兴起显然是1500年以后,1500年以前均落后于东方,故B项正确;

A项材料中体现不出;

B说法不符合题意;

C与史实不符。

20、“春、夏、秋、冬”四个字的甲骨文写法及寓意如图所示,由此我们可以断定(  )

A.甲骨文主要记载农业活动B.中国原始农业起源于商朝

C.商朝时期已有了四季之分D.农业活动是文字产生根源

【解析】甲骨文中记载了春夏秋冬四季农作物生长的情况,C项正确。

甲骨文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形式主要指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A项错误;

中国原始农业起源于距今一万年前,B项错误。

D项与材料不符。

21、法国作家维克多?

雨果对中西科技有过如下一番论述:

“像印刷术、大炮、气球和麻醉药这些发明,中国人都比我们早。

可是有一个区别,在欧洲,有一种发明,马上就生气勃勃地发展成为一种奇妙有用的东西,而在中国却依然停滞在胚胎状态,无声无息。

中国真是一个保存胎儿的酒精瓶。

”下列有关这段话的认识比较合理的是(  )

A.雨果否认中国人的发明创造能力

B.雨果认为中国社会状态对科技发展起到了保护作用

C.雨果认为西方科学技术更加神奇

D.雨果指出中国传统科技没有发展为近代科技的事实

【解析】材料说明中国古代的科技发明在中国与西方的不同作用。

A项不符合材料“像印刷术、大炮、气球和麻醉药这些发明,中国比我们早”;

B项违背这段材料的主旨──中国长期处于封建社会阻碍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

C项与材料不符。

22、“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时代。

”下列文化艺术成就彰显了这一时代解放特征的是(  )

A.戏曲象征虚拟表意的传统开始形成B.文人多画山水寄托分裂动荡之痛

C.小说着眼民风世情反纲常之道而倡D.书法尚韵,重在表现自我追求风骨

【解析】汉魏六朝书法美学思想的发展受时代精神和哲学风尚的影响,呈现出自身的时代特色。

儒家的“中庸”观、道家的“自然”观、佛家的“意境”说、玄学的“言意之辨”都对当时书家的书学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可以说,正是这各种因素的影响,才使汉魏六朝的书法美学思想达到自觉和成熟的高度。

所以在汉魏六朝书法成就空前,综合题目的四个选项,只有D选项符合题意。

23、“在技术创造性方面,古老的中国官僚社会当然比不上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但它却要大大胜过欧洲封建社会或希腊奴隶社会。

”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设置了天文、农、医以及各种手工业管理机构和官员,科技发展形成官办、官营的局面。

以下科技成就的出现与这种局面直接相关的是(  )

【解析】在本题的四个选项中,A、B、C三项都是主要的科技发明成就,D项是科技著作,因为发明成就而“……设置了天文、农、医以及各种手工业管理机构和官员,科技发展形成官办、官营的局面”功劳应该在于有了纸张,有了纸张便于科技文化的传播交流,有助于更多更为先进的科技成就的出现,这就需要有管理机构和官员,故答案选A。

24、汉字中许多形声、会意字包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如读下图这个“耕”字,我们可以确知(  )

A.土地私有得到发展B.精耕细作开始确立

C.小农独立经营普遍D.生产力水平较低下

【解析】图中这个“耕”字,我们可以明确的看出有一个“井”字构成;

而右旁的“耒”字,意思是古代的一种翻土农具,形如木叉,上有曲柄,下面是犁头,用以松土,可看作犁的前身。

井田用古老的农具耕作,所以生产力水平很低下,故答案选D.

25、下列重要科技发明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蔡伦改进造纸术②司南的出现③火药开始用于军事④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A.①②④③B.②①③④

C.②③①④D.②①④③

26、书法家张胜利认为,中国书法的至善境界是风行水上,自然成文。

凡是人工刻意造作、雕痕明显的书法,即是适用性、装饰性T艺,而不是心之画,更谈不上书法艺术。

A.小篆B.隶书C.草书D.楷书

二、非选择题(注释)

27、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时间范围

中国

世界(欧洲)

1000年-1500年

宋朝毕升发明活字印刷,出现罗盘针(指南针)、突火枪,《清明上河图》

宋明理学逐渐形成

明成祖设立内阁制

欧洲文艺复兴

西方近代科技兴起

哥伦布远航到达美洲

1500年-1700年

意大利人利玛窦抵达中国,并与徐光启翻译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

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

英国光荣革命

1700年-1800年

雍正帝设军机处

欧洲启蒙运动

工业革命

北美独立

法国大革命

1800年—1900年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洋务运动

维新变法运动

甲午中日战争

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传入

《共产党宣言》发表

巴黎公社

第二次工业革命

材料二我们正在经历着现代历史上第三次重大的力量转变:

第一次是15世纪前后以欧洲为代表的西方世界的崛起,第二次是19世纪末美国的崛起,第三次是最近二十年开始的美国之外的世界崛起。

——法里德·

扎卡里亚《美国.新闻周刊》

请回答:

(1)11——16世纪是世界近代历史社会转型的酝酿期,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中国在“历史机遇”面前有利于社会转型的表现和结果并分析原因

(2)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第一次是15世纪前后以欧洲为代表的西方世界的崛起”的表现。

归纳概括11至19世纪欧洲的时代特征。

(3)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国近代化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领域全面展开,结合所学给予说明。

【答案】

(1)表现:

宋朝中国农耕经济高度发展,商品经济繁荣,对外贸易发达。

明朝西学东渐,中外交流有利于发展。

结果:

明清时期中国没有实现近代转型,中西方差距拉大。

原因:

政治——君主专制强化阻碍社会进步。

经济——自然经济占主导,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思想——传统宋明理学占统治地位,压制思想进步。

外交——明清实行“海禁”、“闭关锁国”由开放逐渐封闭。

(2)“第一次”的表现:

中国农耕文明开始走向衰落,欧洲工业文明崛起。

特征:

新兴资产阶级开始早期的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代议制。

资本主义萌芽兴起,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开始完成工业革命。

思想上兴起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文艺复兴运动、启蒙运动,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策划理想蓝图。

产生了近代自然科学。

(3)表现:

政治:

19世纪末,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先后领导了维新变法政治运动和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

经济:

列强侵华进入资本输出为主的新阶段,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

思想:

首先民主共和、实业救国成为两大主流。

然后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新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萌芽。

28、(13分)科学技术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古代科技发明与世界其他国家科技发明的统计资料

年代

科技发明

(件)

公元1~400年

公元401~1000年

公元1001~1500年

公元1501~1840年

—一根据《自然科学大事年表》的统计

材料二19世纪70年代,德国瞄准对重工业和新工业发展有决定影响的科技领域,设立许多科学研究机构。

俾斯麦鼓励德国学子去学习和掌握德国还没掌握的高新科技。

——丁建宏《德国通史》

材料三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科技实力大为增强。

在航天科学领域,由我国自主研发的“神舟”系列航天飞船的成功发射……“嫦娥”一号成功探月之旅则标志着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圆满成功……在信息技术领域,银河系列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在生物科学领域,解决了亿万人吃饭问题的杂交水稻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整理

(1)材料一反映出中国古代科技的世界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

分析指出其变化的根本原因。

(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这一时期德国发展科技的具体措施,并结合所学分析其背景。

(5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指出新时期“我国科技实力大为增强”的原因。

(1)变化:

从世界领先到落后于世界(或从世界领先到逐步衰落)。

(2分)

封建专制制度的强化。

(2)措施:

建立专门的研究机构;

学习外国先进技术。

背景:

德国完成统一;

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

(3分)

(3)改革开放;

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增强);

科教兴国战略;

第三次科技革命。

(1)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表格中中国科技发展的件数与百分比的数值来看数据是越来越少的,而世界其他国家科技发明则是越来越多的,由此可以概括出中国古代科技从世界领先到落后于世界(或从世界领先到逐步衰落)。

由表格可知在公元1501~1840年这个阶段中中国的科技是处于落后状态的,结合所学这正直明清时期,专制制度强化阻碍了中国科技发展。

(2)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德国瞄准对重工业和新工业发展有决定影响的科技领域,设立许多科学研究机构。

”可以概括出建立专门的研究机构;

从“俾斯麦鼓励德国学子去学习和掌握德国还没掌握的高新科技”可以概括出学习外国先进的技术。

第二问从时间19世纪70年代这个时间入手,然后结合所学从德国的统一和资本主义发展及第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业技术培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