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学选择简答论述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7324511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0.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方政府学选择简答论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地方政府学选择简答论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地方政府学选择简答论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地方政府学选择简答论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地方政府学选择简答论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方政府学选择简答论述Word文档格式.docx

《地方政府学选择简答论述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方政府学选择简答论述Word文档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方政府学选择简答论述Word文档格式.docx

C.瑞典的议会执行委员会制D。

德国的市行政主任制

9、影响地方政府体制及其运作的主要因素,至少包括这样几个方面(ABC)。

A.地方政府设置的目的B。

地方政府在整个体系中所居的地位

C.地方政府的政治法律地位D。

地方政府的辖区规模

10、依据地方政府在行政体制中所居位置,地方政府可以分为(ABC)。

A.基层地方政府B。

最高层地方政府

C.中间层地方政府D。

中上层地方政府

11、依据地方政府在行政中的功能,可将地方政府分为(AB)。

A.一般型地方政府

B.特殊性地方政府

C.自治型地方政府

D.民族区域型地方政府

12、地方自治体在自治所拥有的权限,即政治分权中地方自治体所获得的权力,主要包括(ABCD)等几个方面。

A.组织权B。

财政权C。

地方立法权D。

制裁权

13、地方政府在层级结构中的位置与地方居民距离越近,其承担的国家职能(AB)。

14、基层地方政府单位的设置,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AB)。

15、特殊型地方政府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直接基于(AB)的考虑。

A.维护政治统治B.行政管理的需要

C.经济上D.民族宗教

16、特殊型地方政府可分为两种情况(AC)。

A.直接基于维护政治统治的考虑而设置专门的地方政府

B.直接基于发展经济的考虑而设置专门的地方政府

C.直接基于行政管理的需要而设置专门的地方政府

D.直接基于发展民族宗教的考虑而设置专门的地方政府

17、行政体地方政府行使权力的来源是C。

A、当地居民B、议会C、中央政府

D、一部分来自中央,一部分来自当地居民

18、自治体地方政府的权力来自于A。

A、当地居民B、中央政府C、上级政府

19、地方政府行使的权力包括ABC

A.议决权B.执行权

C.行政权D.行使权

20、地方政府权限范围管辖的事务在内容上可分为AD。

A、政治事物B、委任事务

C、经济事物D、固有事物

21、美国的市县委员会制属于D。

A、相对议行分立的地方政府体制

B、相对议行合一的地方政府体制

C、绝对议行分立的地方政府体制

D、绝对议行合一的地方政府体

22、影响政府职能配置的政治因素包括AB。

A、社会公共事务自身的特点及其失控时可能产生的后果的影响

B、国家的政治、行政体制,特别是地方政治体制的安排的影响

C、传统政治体制的影响

D、国家经济体制的影响

23、地方政府的行政职能大致可分为ACD。

A、固有职能

B、经济职能

C、委托职能

D、发展职能

24、从国家层面上看,国家结构分为AB两种形态。

A、单一制

B、复合制

C、联邦制

D、邦联制

25、影响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权限划分的主要因素有ABCD及国家的历史传统。

A、社会制度B、国家结构形式

C、政治制度D、社会发展水平

26、国家的社会公共事务大致分为AB。

A、与国家整体利益有关,必须把国家作为一个整体来予以决定和管理

B、只与当地居民利益直接相关,完全可以由地方决定和管理

C、与国家整体利益有关

D、与地方事务有关,但必须由国家统一规定领导

27、就多数国家来说,基层政府的权限集中于ABCD等几个方面。

A、维护社会秩序和治安

B、提供日常生活服务

C、地方文化教育事业

D、社会服务

28、中央控制手段包括ABCD。

A、立法B、行政C、财政D、政党

29、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包含ACD。

A、政治上的合作B、人员上的合作

C、行政上的合作D、财政上的合作

30、从整体上看,我国早期国家的政府体制经历了ACD的不同阶段。

A、方国联盟B、封国C、方国、封国并存D、封国采邑制

31、由中央政府设置、代表中央政府治理国家部分地域的地方政府,在中国出现的时间大致在A。

A、二千六七百年前B、四千多年前

C、二千年左右D、一千八百年

32、中国早期国家结构体制的基本特点是ABC。

A、大一统观念构成国家结构体制的基础

B、血亲宗法关系是构成早期国家结构体制的基石

C、全国性政府(共主)的权力逐渐增强

D、建立了县一级基层地方政府

33、中国地方政府体制发展到了一个全新阶段的是D。

A、秦朝郡县的建立B、汉代的郡国体制

C、隋朝的以州领县D、元代省、府、县制的最终确立

34、中国历史上最为特殊的地方政府单位是D。

A、道B、土司

C、监D、侨州、侨郡、侨县

35、宋代设置的特殊地方政府单位有A。

A、监B、道C、军D、府

36、当前我国乡的政权建设所面临的问题有ABC。

A、乡的设置不稳定B、乡的职能不明确

C、乡政权建设难得到真正重视D、乡与乡之间存在巨大差异

37、当代中国地方政府单位,从其结构看,可分为ABCD。

等类型

A、一般地域型B、民族区域型

C、城镇区域型D、其它特殊型

38、当代中国一般地域型地方政府单位有ACD。

A、省B、市C、县D、乡

39、中国地方政府体制的发展演变,从其结构形态上看,其特点有ABCD。

A、县始终是占绝大多数的一般性地方政府单位

B、历代都存有为特殊目的而设置的各种类型的地方政府单位

C、历代统一王朝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地方政府单位的设置一贯采用较为灵活的办法,允许其内部事务的相对自主

D、以县为基本政府单位

40、帝制时期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具有的特点有ABCD。

A、对同级同类地方政府单位划分等第

B、按不同等第确定官职的品级、机构的设置、人员编制和官员的任用上

C、2000多年来,行政等第的划分经历了由简到繁、由繁归简的过程

D、对官员的考核和监察是历代控制地方官员的重要手段

41、当代中国的县有AB等特点。

A、数量趋于减少B、县与县的差异悬殊

C、设置不稳定D、体制上呈现不规范的现象

42、以下属于其他特殊型地方政府有BCD。

A、深圳特区B、神农架林区

C、香港特别行政区D、澳门特别行政区。

43、中国的市呈现以下特点ABCD。

A、从隶属关系上看市分为三个层级

B、从市的辖域构成看,绝大部分的市都成为城乡结合的市

C、绝大多数地级市都辖县、设区

D、县级市在整县改市的情况下,彼此间差异很大

44、县级以上地方国家机关由ABCD组成。

A、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

B、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人民政府

C、地方国家审判机关----人民法院

D、地方国家法律监督机关----人民检察院

45、地方各级人大的职权、可归结为ABCD几个方面。

A、地方立法权B、重大事项决定权

C、人事任免权D、监督权

46、中央与特别行政区的关系包括ABC等几个方面。

A、权限的明确划分B、国家的法律监督

C、政府间的关系D、经济的联系

47、建国以来,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在权限方面的调整大致可划分为ABC等阶段。

A、1949----1978B、1978—1988

C、1988---以后D、2005年以后

48、我国县级以上地方国家机关由ABCD组成。

49、当代中国中央控制的作用是ABC。

A、促进B、保护

C、惩戒D、管理

50、当代中国中央对地方的行政控制主要通过ABC等渠道。

A、机构编制控制B、人事控制

C、行政业务管理D、经济控制

51、当代中国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立法控制包括AB方面。

A、对地方政府行使地方立法权行为的控制

B、地方政府行为是否符合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控制

C、对地方政府行为是否符合国家法律进行有力的监督

D、对地方政府行为是否符合国家法律进行舆论监督

52、中央与特别行政区的关系包括ABC等方面。

C、政府间的关系D、对外事务

53、从未来发展看,中国地方政府的行政职能主要包括AB两大部分。

A、经济职能B、一般社会职能

C、国防职能D、国际交往职能

54、《地方组织法》把中国地方国家行政机关分为CD两大层级。

A、省以下的地方国家行政机关

B、市下地方国家行政机关

C、县级以上地方国家行政机关

D、乡镇国家行政机关

55、地方各级人大的职权,依据《地方组织法》的规定,在实际行使中可归结为ABCD方面。

56、乡镇地方国家机关由AB机关组成。

A、乡镇人民代表大会B、乡镇人民政府

C、乡镇法院D、乡镇检察院

57、在当代中国省的重要特性有ABC等几个方面。

A、大规模的地域政治实体

B、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地域政治实体

C、的省在政治结构中分担中央的部分功能

D、具有相对独立自主权的地方自治体

58、中国地方政府体制取得了许多重大成就,其中主要有ABCD。

A、地方政府已经走完了从行政体地方政府到民主集中体地方政府的过程

B、中央集权体制缓慢地开始走向地方分权

C、国家机关告别了传统进入现代化

D、政府的职责日益侧重于对地方居民社会事务的公共管理和提供必要的相关服务

59、县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下属的委员会有ABC.

A、委员会

B、资格审查委员会

C、员会

D、委员会

60、狭义的特殊型地方政府其主要优点是ABCD.

A、于国家在条件困难的地区开发矿产资源

B、于地方的发展

C、了一些特殊的管理的需要

D、于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

61、中央对地方的人事控制表现为ABC等几个方面。

A、人事任免B、人事监督

C、推行公务员制度D、人员编制

62、当代中国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立法控制包括AB等方面。

B、对地方政府行为是否符合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控制

D、对地方政府的违法行为进行纠正

二、名词解释

1、地方政府:

是指由中央政府依法设置的,治理国家部分地域或部分地域某些社会事务的政府。

地方政府通常由地方权力(议决或立法)机关和地方权力执行机关(行政机关)组成,不包括设置在本地域内的地方军事机关和地方司法机关。

2、国家的组织形式:

即围绕国家权力体系结构横向分配而形成的国家组织体制,是围绕国家权力(社会公共权力)的安排而形成的。

国家权力在国家有组织的活动中,一般表现为两种形式:

国家意志与利益的表达,国家利益与利益的实现。

前者在国家权力中表现为议决权与立法权,后者为执行权与行政权。

议决权(立法权)、执行权、行政权三者构成国家权力结构体系的核心。

3、自治体地方政府:

是由一定地域居民,为在其居住区域管理本地地方公共事务,依照国家法律组成的地方自治社团的政府。

3、基层地方政府:

是指对所辖地域承担直接治理职责的地方政府。

它们居于地方政府的最低层级,直接面向地方居民发生,是国家政治的基础。

4、地方政府层级结构:

层级结构是指各地方政府地位在纵向上分为若干层次,并依上下隶属关系组合而形成的结构。

这里的上下隶属关系通常是指这样三种关系:

行政上的领导关系、法律上的监督关系和地域上的包含关系。

5、固有事务:

即地方政府自身必然要承担管理职责的事务,国家设置地方政府的目的是为了要求地方政府完成这些职责,因而为此明确规定其范围和权限。

6、政府功能:

是指政府作为阶级统治机器的国家机关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国家生活中应有的作用。

政府是国家的行政机关,政府的功能就是通过行政来形成一定的社会秩序,从而维护阶级的政治统治。

是通过对社会事务的公共管理来形成一定的秩序,保证国家的政治统治。

7、依法行政:

是政府实现微观职能的途径,即按法律规范的标准,监督各种具体的社会行为是否符合规定的标准,控制社会行为在法律规定的规范内进行,手段是通过行政措施执行法律或监督法律的实施。

8、政府经济职能:

是指政府通过对社会经济事务的公共管理,使经济活动处于有序状态,这种状态不仅有助于维护社会的正常生活,而且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发展。

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同维护社会生存相关的经济事务,二是同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相关的经济事务。

9、郡县制度:

指在各封国内,由中央政府设置郡、县两级地方政府,承担当地治理职责。

其长官由国君任免,对国君负责,领取俸禄,为国君守土尽责。

是中央集权体制在地方的具体实施。

10、功能结构:

指不同地方政府单位,常具有不同的功能,因而成为不同类型的地方政府单位。

处在同一层级中的地方政府单位由于其所承担的职责与功能的不同而显现出一种多元化状况。

称之为地方政府的体系功能结构。

11、层级结构:

指各地方政府单位之间,由于命令指挥的行政隶属关系而形成的上下层级。

层级结构具体表现为地方政府体制是由多少个层级构成:

二级三级制…..。

层级结构除去正式层级外,常存在非正式层级。

(是指地方政府单位在纵向上分为若干层次,并依上下隶属关系组成而形成结构。

12、民族区域地方政府:

是国家基于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和政治稳定而设置的,是现实政治需要的产物。

它合乎中国的国情,承袭了中国历代政治统治的宝贵经验,并使之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得以发展。

13、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中国的国家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根据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这一基本原则建立的一种国家制度。

作为中国政治制度的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在国家统一领导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的两项基本政治制度。

1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自身的产生/组成/职权行使等一系列具体制度构成的名称。

人民代表大会制:

组成国家的各个机关之间的相互关系。

中国的一切权利属于全体人民,由人民选取产生的代表,组成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是国家权利机关。

15、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是实现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机关,是由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参加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组成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虽然它不是国家机关,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从中央到地方各级行政单位,都成立了政协组织,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重要作用。

16、廉政公署:

是特别行政区公务员的专门性监督机构,在特别行政区政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它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受到公众的支持和信赖。

1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由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组成。

18、最高层地方政府:

是指在国家结构体系中,位居中央政府之下,由中央政府直接领导、控制的层级最高的地方政府。

其设置更多地考虑了国家政治上的需要,特别是维护国家主权和统一的需要。

三、简答题

1、简述地方政府学研究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答:

1、要重视汲取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

2、要重视本国的历史经验;

3、要重视调查研究;

4、要重视比较分析。

1、地方政府的地位与作用

地方政府的不可取代性,指地方政府作为国家政治体制组成部分所具有的不可取代性。

地方政府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地方政府是实现国家政治统治的基石,2、地方政府是显示民主政治的基础,3、地方政府是沟通联络中央政府与民众的渠道,4、地方政府是推进社会发展进步的力量。

2、简述地方政府学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地方政府学是研究地方政府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是把地方政府作为对象进行系统研究的一门学科,开展地方政府学的研究,对于当代中国更是一种迫切的现实需要。

地方政府作为国家政治体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于国家政治统治的稳定和社会的发展进步,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开展地方政府学的研究,通过深入研究形成能正确指导实践的新的科学——地方政府学,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建设一个能充分发挥效益的地方政府。

2、简述行政体地方政府的优点。

1、全国有一个整齐划一的行政制度,有助于提高和增进国家的统一性和政治统一;

2、地方事务由中央政府的代表主持,全国不至于出现畸轻畸重现象,发展较为均衡;

3、政令统一出于中央,以同一方式施行于全国,事易成,且较简便;

4、中央能够从全国整体出发来规划国家的政策、计划、不致困于狭隘的地方偏见,能够有利于克服地方主义。

2、简述行政体地方政府的基本特征。

1、地方政府是中央和上级政府的下级行政机关,不存在代表当地公民利益和意愿的代议机关。

2、地方政府的首长及其所属官员,由中央或上级任命,是中央政府在地方的代表。

3、它依据中央政府的意志,秉承中央政府的命令,在中央和上级政府的指挥下,在当地执行中央和上级政府交办的任务,维护中央政府的统治。

4、地方政府本身无独立的人格。

它的权力来自于中央政府,并隶属于中央政府。

3、简述特殊型地方政府的基本特点

1、从数量上来看,在同一层级中,特殊型地方政府为数总是较少。

2、在必要性看,尽管特殊型地方政府数量较少,但这类政府通常大都不稳定,一旦需要设置的条件发生变化或消失,其存在的合理性便有了问题,它就会发生质的变化,甚至被撤销。

4、从特殊性看,特殊型地方政府除单位名称有异于一般型地方政府外,在体制、组织、职能重点、权限等等的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也与一般型地方政府有所不同。

3、简述地方政府的类型及其不同特点。

地方政府是由中央政府设置,是随着中央集权体制的形成而产生的。

关于地方政府的类型,因研究需要和目的的不同,有多种划分法。

依据地方政府在行政体制中所居位置,地方政府可以划分为基层地方政府、最高层地方政府和中间层地方政府;

依据地方政府在行政中的功能,可将地方政府划分为一般型地方政府和特殊型地方政府;

依据在政治体制中的地位不同,可以将地方政府划分为行政体地方政府、自治体地方政府和民主集中体地方政府。

4、简述政府职能的类型?

政府职能具有多类型、多层次的特点。

从政府的管理领域分,政府职能可分为政治职能、经济职能、文化职能等;

从层次角度看,政府职能有宏观职能和微观职能;

此外,从地域管理范围看,政府职能还有全国性和地域性的区分。

实现政府职能的方式方法,从层次上看可分为宏观和微观两类,从手段上看可分为直接和间接两种。

5、简述地方政府行政能力的基本特点。

(1)地方政府的治理管辖范围总是有限的,不能超越其行政区域。

(2)地方政府的主要职责,是通过对本地域的治理来维护本地社会秩序的稳定,促进当地社会的发展,因而它所承担的政府职能,必然是以纯属当地的社会事务为主要内容。

(3)地方政府,特别是基层地方政府,需要直接及时地满足地方民众的基本的需要,即银把同当地居民日常生活直接相关的社会事务作为政府职能的重点。

6、简述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实质上是整体与部分、集中与分散、统一领导与因地制宜等矛盾的统一。

权力在中央与地方之间的不同划分,不仅构成了两者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具体运行方式,本身也就是两者关系的核心内容。

权限划分与中央控制,是中央与地方关系整体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通过权限划分与中央控制,使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活动相协调,共同达到国家的目的,构成中央与地方关系的主要方面。

7、简述中国地方政府体制在帝制时代经历的阶段?

中国的地方政府体制在帝制时代经历了三个阶段郡县制,隋以前为郡县制时期,是成型期。

州县制,隋至宋为州县制时期,也是地方政府的发展变革时期。

府县制,元以后至清末为府县制时期,为元代省制的出现是地方政府体制的发展进入了全新的阶段。

省、府、县三级体制最终确立。

中国地方政府体制发展进入了定型期。

8、简述帝制时期地方政府单位政府组织演变的特点。

1.地方政府单位的功能日趋单一化。

2.地方长官的权限不断缩小。

3.地方政府的组织,在中下层地方政府单位,逐渐单一化。

4.从机构设置和组织严密程度来看,汉代地方政府的组织与机构设置最为完备。

9、简述帝制时期中央对地方政府单位管理的特点。

帝国时期中央对地方政府单位的管理,主要是以行政手段进行,这同当时地方政府本身是一种行政体地方政府相一致,这类地方政府纯系上级政府的下级机关。

1.对同级同类地方政府单位划分等级,是历代王朝一贯的措施,这同中国国情有关。

2.划分等第对同级同类地方政府单位实行区别管理,主要表现在按不同等第确定官职的品级、机构的设置、人员编制和官员的任用上。

3.2000多年来,行政等第的划分经历了由繁到简,由繁归简的过程。

4.对官员的考核和监督,是历代控制地方官员的重要手段。

10、简述中国地方政府行政职能的发展趋势。

从未来发展看,中国地方政府的行政职能将主要集中在一般社会职能方面,经济职能的职责主要由高层级地方政府来部分承担。

低层级地方政府主要通过完成当地各项社会事物的管理,提供必要的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为地方居民的生产/生活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从而为经济发展服务。

11、简述特别行政区各项政策与制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特别行政区设立后,其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各项政策与制度所反应遵循的基本原则,1实行高度自治。

高度自治是全国人大通过基本法授予特别行政区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以及中央授予的各项涉外事务权。

2本地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