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井段安全专项施工方案Word下载.docx
《斜井段安全专项施工方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斜井段安全专项施工方案Word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上斜段为管0+028~管0+091.278,下斜段为管0+124.349~管0+187.05。
1.3地质概况
根据设计蓝图描述,下斜段管0+124.349~管0+187.05围岩均为Ⅳ类,上斜段管0+028~管0+091.278围堰均为Ⅲ类,而目前下斜段围岩揭露为Ⅲ类,不排除开挖掘进后斜井段围岩条件变差的情况,因此局部可能需采用钢拱架加强支护或锚喷支护跟进的方式进行开挖。
2危险源分析
斜井施工属于隧洞施工的一种,除具备一般隧洞施工的特点外,斜井施工因受作业面得限制,施工困难大,易发生高空坠落、落石打击等伤害。
另外,地质超前预报、地下水的探测均存在局限性,存在不安全因素和安全隐患较多。
主要危险源如下:
(1)开挖施工产生的石碴(落石);
(重大危险源)
(2)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
(重大危险源)
(3)施工时的施工材料、设备、机具;
(一般危险源)
(4)施工的动力电线、电源、电器设备;
(5)爆破火工材料及爆破作业。
(6)洞内通风、排烟及防止有害气体;
3危险源控制措施
3.1开挖施工产生的石碴(落石)危险源
根据工程特点及施工需要,上斜段和下斜段开挖分别采用自下而上的“上山法”施工和自上而下的“下山法”施工。
在开挖的过程中,工作面及井壁周围的浮石可能对井下作业工人造成落石打击伤人。
预防措施为:
工人进入工作面前,应先进行敲帮问顶,撬除浮石,对导井及时进行支护,支护完成后需要进行安全检查方可进行下一步工序。
3.2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
易发生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事故的环节:
“上山法”施工作业面、临边、洞口防护不严;
高处作业物料堆放不平稳;
架上嘻戏、打闹、向下抛掷料;
不使用劳保用品,酒后上岗,不遵守劳动纪律;
井架吊篮乘人。
预防措施:
(1)凡在距地2m以上,有可能发生坠落的作业面、井口、预留洞口、通道口、等高处作业时,都必须设置有效可靠的防护设施,可采用砖砌筑或浇筑钢筋砼,井口周围设1.1m高安全防护栏,作业面下可靠铺设好安全防护网。
防止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
(2)下山法施工出渣、卷扬提升时,井内人员应尽量靠在井壁面或避险洞,躲避出渣桶(箱)垂直掉落范围,防止渣桶(箱)堕落伤害。
对直筒形护壁,需沿护壁预埋垂直向钢筋固定安全网,同时采用三根安全绳悬挂安全网,保持安全绳松紧适宜。
(3)人员上下井选用安全爬梯,从安全爬梯上下,必须精力集中、手脚并用。
(4)人员在井内钻孔施工时,作业平台必须加固牢靠,人员全部系安全带安全绳。
(5)在井口与主洞、施工支洞交叉口设置防护栏杆,用对讲机保持上下联系畅通,及时通知生产情况,防止意外发生。
(6)井架采用钢管或型钢焊接,保证井架有足够强度。
井架与井台接触平稳,并与在砼浇筑过程中预埋的插筋焊接牢固,防止井架移动、倾覆、垮塌。
(7)吊装设施在使用过程中,必须具有力矩限位器和超高、变幅及行走限位装置,并灵敏可靠。
吊钩要有保险装置。
(8)严禁井口、预留洞口、通道口、基坑口等高处嘻戏、打闹、洒后上岗和从高处向下抛掷物块,以避免造成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
3.3施工时施工材料、设备、机具危险源
施工时的扒渣机、卷扬机、泵机、风钻等设备、机具主要对施工作业人员、机械设备等带来安全危害。
出渣设备、材料的运输、设备维修采取预防措施:
材料的运输、机具、小型设备重量不超过允许承载力,机具、设备安装要牢固可靠;
不允许在工作面上维修、拆卸机具设备,必须在地面上进行维修拆卸。
必须在工作面上维修拆卸的应在下方设立安全范围线,通知下方施工人员、设备操作手,撤离该区域。
卷扬机采取预防措施:
(1)卷扬机的基础一般采用明浇砼,保证基础平整稳固结实,卷扬机采取锚桩固定稳固,防止卷扬提升时卷扬机倒挂。
(2)卷扬机操作者必须经过一定训练,了解所操作的卷扬机性能,熟悉操作方法、保养规程,并经考试合格后方准上岗操作,防止误操作或操作不当造成伤害。
(3)卷扬机工作时应派专人指挥,各项信号预先加以规定,并演练熟悉,工作中要听从指挥人员的信号,信号不明或可能引起事故时,暂定操作,待弄清情况后方可继续作业。
(4)电动卷扬机的电气部分不得有漏电现象,电动机和不应带电的金属外壳应接地良好,防止触电事故。
(5)能倒顺转动的卷扬机应分清电动机的旋转方向,并与卷扬机操作开关上标明的方向一致。
(6)钢丝绳在卷筒中间的位置时,应与卷筒轴线成直角,卷扬机卷筒距离第一导向滑轮一般应不小于15m,受场地限制,应采取措施保证钢丝绳在卷筒上排列整齐。
作业中钢丝绳在卷筒上最少需保留三圈,收绕钢丝绳时,禁止用手引导。
(7)工作前,应仔细检查钢丝绳是否有毛剌、断丝、断股、磨损,钢丝绳反接头是否牢固,离合器、制动器、保险轮和滑轮等是否灵活可靠,吊环是否磨损、插销是否可靠,渣桶(箱)、升降箱是否破损,经检查发现隐患必须立即整改后才能复工。
(8)卷扬操作者与指挥人员和所卷扬的物件应保持良好的能见范围,操作时,操作者应集中精力,注意指挥人员所发出的信号,不许与旁人嬉笑和交谈。
(9)不准卷扬超过规定重量的物件,卷扬钢丝绳应有防护罩,禁止任何人、物跨越正在工作的卷物钢丝绳。
(10)电动卷扬机必须配置断电自动锁紧装置,如遇停电或检查保养时,应立即将电源开关拉开,操作手柄置于停止位置上。
(11)电动卷扬机必须安装限位器,防止卷扬过度提升。
(12)吊运重物需在空中停留时,人工卷扬除使用制动器外,并应用棘轮保险卡牢,操作时严禁擅离岗位。
(13)工作停止后应切断电源,锁上开关箱,工作完毕或中间休息时,重物应停放地面,不得悬在空中。
混凝土泵机采取预防措施:
(1)、混凝土泵车的操作人员须经过专门培训,熟悉泵车的机械性能,掌握泵车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生产中认真履行本岗位安全职责,遵守现场的有关安全规定。
(2)、用混凝土泵输送混凝土,应遵守其使用及操作规程,管道接头、安全阀必须完好,管道的架子必须牢固,且与泵送部位结构模板脱开自成支撑体系,输送前先用水试送,检修时必须卸压,检修后必须试送。
(3)、使用的混凝土有外加剂时,掺入外加剂的人员须认真操作,谨防腐伤。
(4)、混凝土泵车的停放场地须硬化处理,停放平稳、牢固,有良好的排水设施,防止坍塌。
(5)、混凝土泵车的输送管在接管使用前,须认真检查,如有管壁裂纹、穿漏、管身磨损严重、接头损坏等现象,应修复或停止使用,以防压送混凝土时,在较大压力下发生意外。
(6)、泵管连接时,架设必须可靠牢固,悬空跨越时,必须搭设钢管排架,为防止泵送过程摆动,可采用锚固钢筋加固。
(7)、混凝土泵车输送管的连接,必须使用完好的专用卡栓,施工中应有备用的卡栓和易损配件。
(8)、泵送混凝土时,导管两侧1米范围内不得站人,以防导管摆动伤人;
导管出料口正前方30米内禁止站人,以防泵内有空气,压力大时泵出的骨料伤人。
(9)、贴壁安装、拆除导管时,作业人员必须遵守高空作业安全要求,系好安全带(绳);
导管安装后必须与墙体连接牢固,以防倾倒。
(10)、安装、拆除泵管时,劳力应充足,不能硬接装、硬拆管;
混凝土送完需压水泵送时,压水堵头应迅速、准确接牢,仓内人员要注意出料口喷水冲倒施工人员。
(11)、导管拆除时不得任意拆除其中一节,应遵从自上而下、先前而后的原则,拆除的导管不得从高处直接抛、丢;
导管拆除后必须放到平整的场地上,不得随意堆放在排架上。
(12)、泵管拆卸后,必须抬放到平整场地冲洗干净,平稳堆放,并检查,如有损坏须及时维修。
(13)、泵车运行过程中,应安排专职人员,经常巡视导管各处有无松脱现象,随时处理,并检查导管固定排架、支架的稳定状况、导管有无明显破损等。
(14)、混凝土泵车工作前,泵车现场和混凝土施工仓内必须有完善的通讯手段,以便施工的安全进行。
(15)、泵车的安全运行记录
泵车的操作人员每班必须认真填写混凝土泵车的运行记录,每班认真检查泵管在使用中和使用后有无损坏情况,须维修或更换时要记录完整,易损部件必要时应重新更换,记录清楚。
3.4施工的动力电线、电源、电器设备危险源
施工的动力电线、电源、电器设备主要对作业人员带来触电安全危害。
采取预防措施:
在拉设电源时,电线均应架空,过道处须用钢管保护,不得乱拖乱拉,电线被车物辗压。
电箱内电气设备应完整无缺,设有专用漏电保护开关,必须按城乡建设部标准一只漏电开关控制一个用电设施。
所有移动电具,都应在漏电开关保护之中,电线无破损,漏保器应完整,严禁使用插头或用电线直接插入插座内。
各类电动工具,要管好、用好,经常清洗、注油,严禁机械带“病”运转,各类防护罩应完整无缺。
电气操作人员应思想集中,电器线路在未经测电笔确定无电前,应一律视为“有电”,不可用手触摸,不可绝对相信绝缘体,应认为有电操作。
洞内作业前应先检查各种用电设备设施是否完好,漏电保护器试验按钮是否动作,出现问题立即报告现场管理人员。
当保护装置动作或熔断器的溶体熔断后,应先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并确认电气装置已恢复正常后才能重新接通电源、继续使用。
更换熔体时不应任意改变熔断器的熔体规格或用其他导线代替。
露天使用的用电设备、配电装置应采取防雨、防雪、防雾和防尘的措施。
电气装置应有专人负责管理、定期进行安全检验或试验,禁止安全性能不合格的电气装置投入使用。
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严格按照《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TGJ46-88规定执行;
定期与不定期的组织用电安全检查,发现不符合项要及时整改。
3.5爆破火工材料及爆破作业
(1)装药与钻孔不得进行平行作业。
爆破工作涉及道洞内作业人员和机械设备的安全,必须有专职安全员统一指挥和全面负责。
(2)爆破作业工人员严禁穿着化纤衣物。
(3)起爆前,应仔细检查各线路的连接状况,有无漏接现象,以免出现哑炮。
同时对已经安放的雷管编号和炸药数量进行及时记录。
(4)进行爆破时,所有人员应撤离现场,其安全距离为:
进洞后人员撤离不少于200m。
(5)洞内每天放炮次数应有明确的规定,装药离放炮时间不得过久。
(6)装药前应检查爆破工作面附近的支护是否牢固;
炮眼内的泥浆,石粉应吹洗干净;
刚打好的炮眼热度过高,不得立即装药。
隧道内考虑到各工种交叉作业,施工机械较多,故放炮次数应尽量减少。
为减少爆破药包受潮引起“盲炮”,放炮距装药时间不易过久。
(7)隧道内爆破均采用导爆雷管爆破,导爆管段位选用由掏槽眼到周边眼依次为1段至7段,由电雷管一起同时引爆。
(8)为防止点炮时发生照明中断,爆破工应随身携带手电筒。
严禁用明火照明。
(9)如采用电雷管爆破时,必须按国家现行的《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的有关规定进行,并应加强洞内电源的管理,防止漏电引爆。
装药时可用投光灯、矿灯照明。
起爆主导线直悬空架设,距各种导电体的间距必须大于lm。
(10)爆破后必须经过20min通风排烟后,检查人员方可进入工作面,检查有无“盲炮”及可疑现象;
有无残余炸药或雷管;
顶板两帮有无松动石块;
支护有无损坏与变形。
在妥善处理并确认无误后,其他工作人员才可进入工作面。
(11)当发现“盲炮”时,必须由原爆破人员按规定处理。
(12)装炮时应使用木质炮棍装药,严禁火种。
无关人员与机具等均应撤至安全地点。
(13)当隧道内爆破面接近隧道进出口临空面时,要加强与外部的联系与统一指挥。
岩石隧道工作面与隧道出口临空面距离接近15m(软岩为20m),当装药放炮时,外部施工人员要撤离到安全地点。
(14)爆破工由取得安全上岗证的人员担任,严格执行防护距离和爆破警戒,放炮后20分钟才准人员进入工作面,经找顶清除危石、支护后方能继续工作。
(15)遇以下情况严禁装药爆破:
照明不足;
工作面岩石破碎尚未支护;
发现有可能岩爆及高压水涌出地段。
3.6洞内通风、排烟及防止有害气体危险源
爆破后产生有害气体对作业人员带来缺氧和中毒危害。
根据洞室布置特点,设计出比较合理的通风、排烟方案。
洞内空气不达标时禁止进洞作业,起爆后通风一定时间并且洞内空气新鲜才允许出渣,在洞内作业的整个过程,要加强通风,以保证洞内作业人员安全。
加强洞内空气的检测工作,洞内若发现有害气体超标,必须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否则,禁止洞内作业。
通风所用设备必须性能良好,通风效果明显,通风量大小符合有关规范要求,通风管道质量,架设,支架等应符合有关安全要求,通风时不因通风管道安装质量问题而出现伤害他人。
4.安全保证措施
4.1施工准备期
施工生产区域应实行封闭管理,主要施工区应设有明显的施工警示标志和安全文明生产规定、禁令。
与施工无关的人员、设备不得进入施工区。
作业人员应工作时思想集中,坚守岗位,未经许可不得从事本工种之外的工作。
严禁酒后上班,不得在禁止烟火的地方吸烟、动火。
作业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按照作业要求正确穿戴个人防护用品,严禁赤脚或穿高跟鞋、硬底鞋、带钉易滑的鞋和拖鞋进入施工现场。
在施工现场行走应注意安全,不得在边坡下方休息或停留。
临边、危险区域、易燃易爆场所,变压器周围应设置围栏和安全警示牌,夜间设红灯示警。
施工现场各种防护设施、警示标志未经施工负责人批准,不得移动和拆除。
从事高空作业人员应定期体检,经医生诊断凡患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病、癫痫病以及其他不适于高空作业的,不得从事高边坡作业。
遇有影响施工安全的恶劣气候时,禁止进行高边坡作业。
4.2边坡清理
由于该边坡清理需采用人工开挖,应在开挖范围内,按照每人控制2.5m的水平距离,作业人员系安全带,从高处分条带向下逐层依次清理,相邻5人之间最大高差不得大于1.5m,所有人员之间最大高差不得大于3m,对于块体较大、人工无法撬动的孤石,宜爆破后清除,严格按照爆破设计和爆破安全规程施工。
在覆盖层开挖过程中,如出现裂缝或滑移迹象,应立即暂停施工并将施工人员及设备撤至安全区域,在查清原因、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后方可恢复施工。
4.3支护
作业前,应认真检查施工区的边坡稳定情况,需要时应先进行安全处理;
作业人员应按规定穿戴防尘口罩、防护眼镜、防尘帽等防护用品;
锚喷作业的机械设备,应布置在安全地段;
喷射机、注浆器等设备,应在使用前进行安全检查,必要时进行密封性能和耐压试验,满足安全要求后方可使用;
喷射作业面,应采取综合防尘措施降低粉尘浓度,宜采用湿喷混凝土;
施工过程中进行机械故障处理时,应停机、断电、停风;
在开机送风、送电之前应预先通知有关的作业人员。
4.4安全监测
为了确保施工期的安全施工,应进行安全监测。
监测的部位包括开挖结构面和开口线上部岩体,通过人工巡视检查和对观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掌握边坡岩体内部作用力和外部变形情况,评估和判断高边坡的稳定状况。
应做好边坡施工安全监测成果的整理、反馈工作,以指导施工,边坡的变形数据的处理分析,是边坡监测数据管理系统中一个重要内容,用于对边坡未来的状况进行预报、预警,并对边坡的稳定现状进行科学的评价,预测可能出现的边坡破坏,应做好边坡施工安全监测成果的整理、反馈工作,以指导施工。
4.5特殊情况预防措施
斜井段可能出现破碎带、涌水地层等,在施工前进行超前地质勘探和超前探测,以利掌握岩体的地质情况、地下水情况等,从而选择有效的施工方法和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并在施工中,对掌子面及时支护(以充分利用围岩短暂的自稳定能力),防止坍塌事故的发生。
施工过程中,设专人观察隧道围岩和地下水的变异情况,量测支护、衬砌的受力情况,注意地形、地貌的变化,防止突发事故的发生,如有险情,立即分析情况并采取措施,迅速处理。
具体措施如下:
(1)隧洞开挖若遇到岩体稳定性较差,初期支护要紧跟,符合设计要求。
(2)地下水丰富地段,对地下水采用“引、排、堵”的方法进行处理。
(3)遇围岩破碎,地下水丰富段,采用帷幕灌浆的方法进行处理。
(4)采用光面爆破开挖方法,控制超欠挖,充分发挥围岩自稳能力。
开挖掘进过程中,严格按照新奥法施工,采用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的方式进行施工。
采取超前锚固,一掘一支护,爆破后立即喷混凝土封闭岩面,出渣后,再打系统锚杆、挂网、喷混凝土,必要时设置钢支撑。
(5)进行隧洞进行围岩监控量测:
拱顶下沉量和位移收敛量测,用监控量测数据指导隧道施工。
根据围岩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支护方式:
系统锚杆支护、喷砼支护、锚喷网联合支护、超前锚杆支护、超前小导管和大管棚支护,必要时采用钢支撑或进行衬砌施工。
(6)做好预防塌方措施。
在处理时,必须有专职安全员在旁边进行观测,发现险情时立即通知撤离。
对于即将坍塌的部位待坍塌后在进去排危施工。
4.6其他安全措施
(1)施工现场安全控制措施
1)施工生产区域应实行封闭管理,主要进出口处应设有明显的施工警示标志和安全文明生产规定、禁令。
2)作业人员应严格遵守劳动纪律,服从领导和安全检查人员的指挥,工作时思想集中,坚守岗位,未经许可不得从事本工种之外的工作。
3)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按照作业要求正确穿戴个人防护用品,严禁赤脚或穿高跟鞋、硬底鞋、带钉易滑的鞋和拖鞋进入施工现场。
4)在施工现场行走应注意安全,不得在边坡下方休息或停留。
5)临边、危险区域、易燃易爆场所应设置围栏和安全警示牌,夜间设红灯示警。
6)从事高边坡作业人员应定期体检,经医生诊断凡患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病、癫痫病以及其他不适于高空作业的,不得从事高边坡作业。
7)作业所用材料要堆放平稳,工具应随手放入工具袋内,上下传递物件不得抛掷。
8)遇有影响施工安全的恶劣气候时,禁止进行高边坡作业。
9)施工现场实施机械安全安装验收制度,机械安装要按照规定的安全技术标准进行检测。
所有操作人员要持证上岗。
使用期间定机定人,保证设备完好率。
10)氧气瓶不得沾染油脂,乙炔发生器设置防止回火的安全装置,氧气与乙炔发生器要隔离存放。
11)确保必需的安全投入。
购置必备的劳动保护用品,安全设备及设施齐备,完全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
12)积极做好安全生产检查,发现事故隐患,要及时整改。
(2)供电与电器设备安全措施
1)施工现场用电设备必须定期进行检查,防雷保护、接地保护、变压器等每季度测定一次绝缘强度,移动式电动机,潮湿环境下电气设备使用前应检查绝缘电阻,对不合格的线路设备要及时维修或更换,严禁带故障运行。
2)线路检修、搬迁电气设备(包括电缆和设备)时,必须切断电源,并悬挂“有人工作,不准送电”的警告牌。
3)非专职电气值班员,不得操作电气设备。
4)操作高压电气设备回路时,必须戴绝缘手套,穿电工绝缘靴并站在绝缘板上。
5)手持式电气设备的操作手柄和工作中接触的部分,必须有良好绝缘,使用前须进行绝缘检查。
6)低压电气设备宜加装触电保护装置。
7)电气设备外露的转动和传动部分(如皮带和齿轮等),必须加装遮栏或防护罩。
8)36v以上的电气设备和由于绝缘损坏可能带有危险电压的金属外壳、构架等,必须有保护接地。
9)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每班均有当班人员进行外表检查。
10)电气设备的检查、维修和调试工作,必须由专职的电气维修工进行。
(3)劳动安全措施
1)制定安全作业规章制度,在施工中做到各项工作有章可循。
2)深化安全教育,强化安全意识。
施工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牢记“安全第一”的宗旨,安全员坚持持证上岗。
3)推行安全标准化工地建设,抓好现场管理,搞好文明施工。
易燃易爆品妥善保管,工程材料合理堆放,各种交通、施工信号标志完备,供电线路畅通、架设正确。
施工现场紧张有序,施工工序有条不紊。
文明施工,安全生产。
4)加强班组建设。
选好班组长、安全员,执行“三工、三检”和“周一”安全互检,集思广益,发现问题,找出隐患,杜绝“三违”,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5)认真实行标准化作业,严格按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施工,严肃劳动纪律,杜绝违章指挥与违章作业,保证防护设施的投入,使安全生产建立在管理科学、技术先进、防护可靠的基础上。
6)按照国家劳动保护法的规定,定期发给在现场施工的工作人员必需的劳动保护用品,如安全帽、水鞋、手套、手灯、防护面具和安全带等,并按劳动保护法的有关规定发给特殊工种作业人员的劳动保护津贴和营养补助。
5.安全管理体系
根据项目部已建立的安全管理体系,将斜井段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纳入项目部的安全管理体系进行管理,并作为重点监控部位。
5.1施工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在项目经理领导下的,由项目安全副经理、项目总工程师、安质环保部、工程管理部、商务部、综合办公室等负责人组成的施工安全管理领导小组。
施工队负责人是本施工部位的安全第一责任人,保证全面执行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对本施工部位的安全施工负直接领导责任。
每个作业面设一名兼职安全员,在安质环保部的监督指导下负责本部位的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在队专职安全员的指导下开展班组的安全工作,对本班人员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全面负责,确保本班人员按照业主的规定和作业指导书、安全施工措施进行施工,不违章作业。
斜井段施工安全管理组织机构见下图。
项目部安全副经理:
胡贻章
项目部安全部长:
陈刚
作业队安全负责人:
仇斌贵
作业队专职安全员
施工班组兼职安全员
图1安全保证体系框图
5.2安全保证体系
按照已成立的安全管理组织机构,贯彻国家有关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定期召开安全生产会议,研究项目安全生产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解决。
逐级签定安全责任书,明确各级的安全目标,制定好各自的安全规划,达到全员参与安全管理的目的,充分体现“安全生产,人人有责”。
按照“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的原则组织施工生产,做到消除事故隐患,实现安全生产的目标。
5.3安全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
本部位的安全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按照项目部的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执行。
要点如下:
(1)本项目实行安全生产三级管理,即一级管理由项目副经理领导下的安质环保部负责,二级管理由作业厂队负责,三级管理由班组负责。
(2)按照已签订的《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要求,落实各级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安全生产负责制,人人做好本岗位的安全工作。
(3)本部位开工前,由安质部编制实施安全施工组织设计,确保施工安全。
(4)实行逐级安全技术交底制,由项目经理部组织本部位相关人员进行详细的安全技术交底,凡参加安全技术交底的人员要履行签字手续,并保存资料,质量安全部专职安全员对安全技术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作好记录。
(5)加强施工现场安全教育。
①针对工程特点,对所有从事管理和生产的人员施工前进行全面的安全教育,重点对专职安全员、班组长和从事特殊作业的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教育。
②未经安全教育的施工管理人员和生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