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阶段质量检测一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314703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6.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阶段质量检测一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中语文阶段质量检测一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中语文阶段质量检测一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中语文阶段质量检测一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中语文阶段质量检测一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阶段质量检测一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高中语文阶段质量检测一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阶段质量检测一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语文阶段质量检测一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A.灭文章,散五采,胶离朱之目

B.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C.夫人禀五常

D.不忘恭敬,民之主也

选D D项,“恭敬”古今意义相近,都为“端庄有礼”。

A项,“文章”古义为“文辞”“文饰”,今义为“著作”。

B项,“绝学”古义为“抛弃学问”,今义为“失传的学问”或“高明而独到的学问”。

C项,“夫人”古义为两个词,“夫”是句首发语词,不译,“人”指人们,今义是丈夫对妻子的称呼或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5.默写下列名篇名句。

(8分)

(1)君子坦荡荡,________________。

(《论语·

述而》)

(2)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

____________________。

(《孟子·

孟子见梁惠王》)

(3)人谁无过,____________,善莫大焉!

(《左传·

晋灵公不君》)

(4)盖烈士徇名,壮夫重气,________________,不作瓦砾长存。

(《史通·

直书》)

答案:

(1)小人长戚戚 

(2)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 (3)过而能改 (4)宁为兰摧玉折

二、阅读提升(54分)

(一)课内阅读(16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16分)

夫人禀五常,士兼百行,邪正有别,曲直不同。

若邪曲者,人之所贱,而小人之道也;

正直者,人之所贵,而君子之德也。

然世多趋邪而弃正,不践君子之迹,而行由小人者,何哉?

语曰:

“直如弦,死道边;

曲如钩,反封侯。

”故宁顺从以保吉,不违忤以受害也。

况史之为务,申以劝诫,树之风声。

其有贼臣逆子,淫君乱主,苟直书其事,不掩其瑕,则秽迹彰于一朝,恶名被于千载。

言之若是,吁可畏乎!

夫为于可为之时则从,为于不可为之时则凶。

如董狐之书法不隐,赵盾之为法受屈。

彼我无忤,行之不疑,然后能成其良直,擅名今古。

至若齐史之书崔弑,马迁之述汉非,韦昭仗正于吴朝,崔浩犯讳于魏国,或身膏斧钺,取笑当时;

或书填坑窖,无闻后代。

夫世事如此,而责史臣不能申其强项之风,励其匪躬之节,盖亦难矣。

是以张俨发愤,私存《嘿记》之文;

孙盛不平,窃撰辽东之本。

以兹避祸,幸获两全。

足以验世途之多隘,知实录之难遇耳。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苟直书其事,不掩其瑕 瑕:

缺点

B.恶名被于千载被:

遭受

C.韦昭仗正于吴朝仗:

依仗

D.窃撰辽东之本窃:

私下里

选B B项,“被”的意思是“遮覆”“流传”的意思。

7.下列六句话分别编成四组,全部表现“直书之难”的一项是(3分)(  )

①若邪曲者,人之所贱

②不违忤以受害也

③秽迹彰于一朝,恶名被于千载

④为于不可为之时则凶

⑤或身膏斧钺,取笑当时

⑥或书填坑窖,无闻后代

A.①④⑤B.②③⑥

C.①③④D.②⑤⑥

选D ①是说人们痛恨邪曲小人,与“直书之难”无关。

③是说如果“直书”,许多贼臣逆子、淫君乱主的罪行就会被公开,被万代责骂。

排除这两句即可。

8.下列有关文意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作者认为史书以劝惩为目的,好事则褒之,坏事则贬之,以此来树立好的风气,惩恶扬善,使那些乱臣贼子不敢轻易做坏事。

B.作者引用了东汉末年流行于京都洛阳的童谣:

”以此来说明行君子之德的不易。

C.作者认为董狐是幸运的。

他因受到孔子的赞扬,赵盾虽然不同意他对自己弑君的记载,但也没有刁难他,伤害他。

D.作者用张俨著《嘿记》,秘藏不宣;

东晋孙盛写了两个不同版本的《晋阳秋》,以此来逃避灾祸,说明直书之难。

选C C项,理解分析错误。

董狐是幸运的,但不是因为孔子的赞扬,赵盾才不刁难他、伤害他的。

9.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7分)

(1)正直者,人之所贵,而君子之德也。

(2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夫为于可为之时则从,为于不可为之时则凶。

(3)足以验世途之多隘,知实录之难遇耳。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句是判断句,注意翻译出判断语气。

(2)句重点是虚词的用法。

第(3)句是一个长句,“足以”统辖到句末。

(1)那些正直的人,是人们所尊重的,以为那是君子的做法。

(2)如果环境允许这么做就去做(直笔记史),如果环境不允许这么做却做了就会凶险。

(3)(人们从中)足够用来得知世道的艰辛,也了解了实录的难能可贵了。

(二)课外阅读(3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19分)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

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

老子曰:

“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

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

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

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

”孔子去,谓弟子曰:

“鸟,吾知其能飞;

鱼,吾知其能游;

兽,吾知其能走。

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

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

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

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

至关,关令尹喜曰:

“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

”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或曰:

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

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

自孔子死之后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

“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

”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

老子之子名宗,宗为魏将,封于段干。

宗子注,注子宫,宫玄孙假,假仕于汉孝文帝。

而假之子解为胶西王卬太傅,因家于齐焉。

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

“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

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

B.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

C.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

D.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

选C “老子,隐君子也”为判断句,排除B、D;

两处“或曰”后不需停顿,排除A、D。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字是出生后不久父母起的,名是成年时举行冠礼后才起的。

B.令尹,春秋战国时楚国执政官名,相当于宰相。

后泛称县、府等地方行政长官。

C.太傅,周代设置,为辅弼天子之任。

历代沿置,多用为大官加衔,无实职。

又指辅导太子的东宫官,西汉起称为太子太傅。

D.儒学,又称儒学思想,是中华文明最广泛的信仰构成。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在鲁国讲学,以“诗、书、礼、乐、易、春秋”之六经为经典,奠定儒家的最早起源。

选A 名是出生后不久父母起的,字是成年时举行冠礼后才起的。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孔子前往周地向老子问礼,老子告诉孔子要抛弃骄气和过多的欲望,抛弃做作的情态神色和过大的志向,这体现了老子的无为思想。

B.孔子问礼归来,告诉自己的弟子,老子是一条龙,钦佩之情溢于言表。

C.老子的学说以隐匿声迹、不求闻达为宗旨。

他在周都住了很久,见周朝衰微了,就离开周都。

D.《史记》上记载说周太史儋会见秦献公时,曾预言说:

“当初秦国与周朝合在一起,合了五百年而又分开了,分开七十年之后,就会有称霸称王的人出现。

选D D项,原文“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中的“史记”一词应理解为“史书记载”,而不能理解为司马迁的《史记》。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

(2)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会跑的可以织网捕获它,会游的可制成丝线去钓它,会飞的可以用箭去射它。

(2)您就要隐居了,勉力为我们写一本书吧。

(3)“主张不同的人,彼此说不到一块儿去”,难道就是说的这种情况吗?

老子认为,无为而治,百姓自然趋于“化”;

清静不挠,百姓自然会归于“正”。

(全国乙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7题。

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

举进士甲科,知会稽县。

民田镜湖旁,每患湖溢。

公亮立斗门,泄水入曹娥江,民受其利。

以端明殿学士知郑州,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公亮明练文法,更践久,习知朝廷台阁典宪,首相韩琦每咨访焉。

仁宗末年,琦请建储,与公亮等共定大议。

密州民田产银,或盗取之,大理当以强。

公亮曰:

“此禁物也,取之虽强,与盗物民家有间矣。

”固争之,遂下有司议,比劫禁物法,盗得不死。

契丹纵人渔界河,又数通盐舟,吏不敢禁,皆谓:

与之校,且生事。

公亮言:

“萌芽不禁,后将奈何?

雄州赵滋勇而有谋,可任也。

”使谕以指意,边害讫息。

英宗即位,加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寻加户部尚书。

帝不豫,辽使至不能见,命公亮宴于馆,使者不肯赴。

公亮质之曰:

“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

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

”使者即就席。

熙宁三年,拜司空兼侍中、河阳三城节度使。

明年,起判永兴军。

居一岁,还京师。

旋以太傅致仕。

元丰元年卒,年八十。

帝临哭,辍朝三日。

公亮方厚庄重,沉深周密,平居谨绳墨,蹈规矩;

然性吝啬,殖货至巨万。

初荐王安石,及同辅政,知上方向之,阴为子孙计,凡更张庶事,一切听顺,而外若不与之者。

尝遣子孝宽参其谋,至上前略无所异,于是帝益信任安石。

安石德其助己,故引擢孝宽至枢密以报之。

苏轼尝从容责公亮不能救正,世讥其持禄固宠云。

(节选自《宋史·

曾公亮传》)

1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B.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C.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D.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选B 首先,通读选文,大致了解整个故事的内容。

其次,根据画波浪线句子中主语的变换初步断句,如“为政有能声”的主语是公亮,“悉窜他境”的主语是“盗”,“不闭”的主语是“户”,“亡橐中物”的主语是“使客”,“报”的主语是公亮。

再次,抓住标志词断开比较明显的地方,如文中的“殆”前面要断开,虚词“耳”后面要断开。

这样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结合选项做出判断即可。

1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首相指宰相中居于首位的人,与当今某些国家内阁或政府首脑的含义并不相同。

B.建储义为确定储君,也即确定皇位的继承人,我国古代通常采用嫡长子继承制。

C.古代朝廷中分职设官,各有专司,所以可用“有司”来指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员。

D.契丹是古国名,后来改国号为辽,先后与五代和北宋并立,与中原常发生争端。

选C 涉及古代官职、君主制度、古国情况等。

“有司”在文中指有具体职务、做具体工作的官吏,而不是指朝廷中的各级官员。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曾公亮初入仕途,为民兴利除弊。

他进士及第后任职会稽县,当时湖水常常外溢,民田受害,他兴修水利工程,将水引入曹娥江,民众因此得益。

B.曾公亮久经历练,通晓典章制度。

他熟知朝廷政务,首相韩琦每每向他咨询;

密州有人偷盗民田产银,他认为判处死刑过重,据理力争,最终改判。

C.曾公亮防患未然,止息边地事端。

契丹违约在界河捕鱼运盐,他认为萌芽不禁终将酿成大祸,派使者偕同雄州赵滋前往调解,边地双方得以相安无事。

D.曾公亮老谋深算,暗中为子孙计。

他为人深沉,思虑周密,曾举荐王安石,安石受到宠信,他考虑子孙前程,不露痕迹地处处随顺安石,终于得到回报。

选C C项错误在于“派使者偕同雄州赵滋前往调解”的说法。

不是派使者调解,而是禁止。

根据文本“契丹纵人渔界河……边害讫息”的叙述,可知“调解”之说不当,应当是“谕以指意”,即“把皇帝的意思告诉他们”,从而止息了边害。

派赵滋前去的是皇上而不是曾公亮;

另外,派使者去告诉赵滋,并没说让使者偕同。

1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

(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尝从容责公亮不能救正,世讥其持禄固宠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句中的“锡”即“赐”;

“不虔君命”即“对国君的命令不尊重”;

“而”作转折连词;

“处之安乎”意思是“能安然处之吗”。

(2)句中的“从容”此处应是“郑重、严肃”之意;

“救正”即纠正、弥补时政的过错;

“世”即当时的人;

“持禄固宠”意思是保持禄位和受宠幸的待遇。

(1)赐宴不到场,这是对君主命令的不尊重。

我们的国君有病,如果一定要他亲自参加,您能安然处之吗?

(2)苏轼曾经严肃地责备曾公亮不能救正补弊,世人讥讽曾公亮用这种办法保持禄位和受宠幸的待遇。

三、语言运用(16分)

18.把下面四句话按恰当顺序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使之成为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在先秦,主要有五种人格理想:

墨子的苦行侠人格,________;

杨朱的贵我人格,________;

孟子的大丈夫人格,__________;

荀子的君子式人格,________;

再一种便是庄子式人格了:

独来独往,不吝去留,若垂天之云,悠悠往来聚散,在一种远离的姿态中显出格外的美丽与洒脱。

①锋芒毕露,正义在胸

②平和公正,循规蹈矩

③赴汤蹈火,摩顶放踵,利天下而为之

④绝对自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苦行侠”和“赴汤蹈火”照应;

“贵我”照应“绝对自我”;

“大丈夫”一般和“正义”联系在一起;

“平和公正”,“循规蹈矩”是“君子”的表现,故答案应为③④①②。

③④①②

19.在开展国学课堂“《论语》课前3分钟演讲”活动中,阿毛有感而发,从《论语》及课本中选择了一些经典词语,想给自己写两副励志对联,请你按要求帮他组合成对联。

对酒当歌 三省吾身 知行一致 雄心不灭

日新其德 远志长存 涉水跋山 仁智双修

第一副表达在困难面前勇往直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副表达要不断反观自己、加强修为、日日进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副)对酒当歌雄心不灭 涉水跋山远志长存(上联意为“即使处在享乐环境中,依然雄心万丈”;

下联意为“不管前途多么漫长和曲折,依然怀抱高远的志向,勇往向前,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人生的目的地”)

(第二副)三省吾身知行一致 日新其德仁智双修(这副对联的意思是:

经常反省自己,关键要注意是否做到了知行合一,不要说一套做一套。

而每天坚持追求进步,则要在良知与理性两个方面都有成长)

20.在下面一段文字的画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0个字。

菊是中国的特产。

菊于肃杀的秋末开花,这一特性易引起古人的垂青。

不过,古人最先关注的,不是菊的审美特点,①__________________。

对此,②____________________,他在《离骚》中说: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可见,③____________________。

事实上,这也正是菊在六朝以前最主要的功用。

①而是菊有什么用

②屈原已经给出了答案

③菊是可吃的(写对一条给1分)

21.下面是济宁旅游形象标志,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

要求语言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100字。

答:

采用印章格式,以“孔子周游列国图”为主体,配以“孔孟之乡、运河之都”“文化济宁”等隶书风格的汉字和英文字样,周边有水纹和祥云图案。

(3分)济宁是儒家文化发祥地,有“运河之都”的美称,兼有汉碑文化、佛教文化等特征,是著名的文化旅游胜地。

(2分)(意思对即可)

四、写作表达(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近日,成都大二学生小胡下车后发现车票丢失,出站时被告知需补票。

小胡认为现在是实名制购票,车票上有身份信息,可以通过查询购票记录来解决问题。

铁路部门回应,下车后发现丢票,无法判断是否为真,给逃票留下空间,只能补票出站。

铁路部门规定:

如果是在列车上发现丢失车票的,自丢失站起(不能判明是从列车始发站起)补收票价,核收手续费。

不过,旅客要是在抵达目的地,下车后才发现自己的车票丢失的,目前还没有更好的补救措施,一般车站都会要求旅客补票后才能出站。

要求:

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

这则材料内容丰富,可从多个角度立意。

从小胡质疑铁路部门不通过查询购票记录来解决问题的角度,可围绕“改革落后的制度”“不要一味因循守旧”来立意。

从铁路部门回应“无法判断是否为真,给逃票留下空间,只能补票出站”的角度,可围绕“换位思考”“探索更好的解决办法”等来立意。

从铁路部门制度还不够完善,受人质疑的角度,可围绕“制度不是完美的,多一些理解和包容”来立意。

也可从面对旅客的不解和质疑,铁路部门坚持按规章办事的角度,围绕“讲原则”“遵守规章制度”等来立意。

另外,也可从“保管好自己的车票,是每个旅客不可推卸的责任”的角度,围绕“责任”来立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图表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