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声现象 单元练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313168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14.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声现象 单元练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八年级物理声现象 单元练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八年级物理声现象 单元练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八年级物理声现象 单元练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八年级物理声现象 单元练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声现象 单元练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

《八年级物理声现象 单元练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声现象 单元练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物理声现象 单元练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

A.

秒B.大于

秒C.小于

秒D.无法判断

9.站在100m赛跑终点的计时员,如果他听到起跑的枪声才开始计时,则他测出的比赛成绩比真实时间(  )

A.稍短一些B.稍长一些C.没有变化D.不能确定

10.我们能听到蜜蜂飞行发出的声音,却听不到蝴蝶飞行发出的声音,这是由于它们发出声音的(  )

A.音色不同B.音调不同C.响度不同D.振幅不同

11.福州许多路口安装有盲人过街提示器,盲人可以根据提示器发声音的高低辨别方向。

其中声音的高低是指声音的(  )

A.音色B.音调C.振幅D.响度

12.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是不同的声音先后输入到同一示波器上所显示的波形图。

则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和乙声音的音调相同B.甲和丙声音的响度相同

C.丙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D.甲和丁声音的音色相同

二、多选题

13.下列现象中利用回声的是(  )

A.蝙蝠用超声波捕蚊虫B.录音棚内用软泡沫塑料隔音

C.渔民利用声呐捕鱼D.雷雨天时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14.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要想听到回声,原声与回声的时间间隔应小于

B.能够听到回声,则发声体距障碍物的最小距离为17m

C.声呐是利用回声定位原理制成的,可用来探测海底的深度

D.开会时,校长用喇叭讲话是利用回声来增大声音的响度

15.在操场上体育课时,总感觉老师的声音没有在课堂上听起来响亮,下列正确的是()

A.在室内谈话时,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B.体育老师的声音的响度太小

C.在室外老师的声音向周围传开,几乎没有什么反射

D.以上均正确

三、填空题

16.

在飞机失事搜寻过程中,搜救舰船在定位和测量海深时都要用到超声测位仪(如图所示),它是利用声音可以在______中传播来工作的。

若海水的深度是6.75km,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则测位仪发出信号后需经过______秒才能接收到信号。

17.在峡谷中呼喊会听到回声,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______s,人耳才能把原声和回声区分开.假如从呼喊到听到回声用了3s,则反射声音的高山离你______m.

18.中医中的“望、闻、问、切”四步诊法中,闻是指声音能______

19.城市主要道口设有噪声监测设备,某时刻设备的显示屏上显示41.10的数字,这个数字的单位是______;

若有大卡车路过,显示屏上显示的数据将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0.某种苍蝇在飞行时,5s内翅膀振动了1500次,则频率是____Hz;

蝴蝶翅膀的振动频率是8Hz,则它每秒振动___次;

人能听到苍蝇还是蝴蝶飞来飞去的声音?

______.

21.请你列举一个超声波应用的实例:

______.

22.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响度相同的是______,音调相同的是______.

23.音乐会上,小乐在演奏小提琴,在使用小提琴前,他常旋动琴弦轴以调节琴弦的松紧,俗称“定弦”,这主要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小提琴的琴弦因为______而发声;

音乐会的声音我们听起来有丰富的立体感,这主要是由于人的听觉具有______效应.

24.在装满水的长铁管一端敲击一下,在铁管的另一端会听到______次声音,其中第一次声音是从______传过去的,最后一次声音是从______传过去的.

四、计算题

25.为了探究声的产生条件,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几个实验现象。

甲:

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

乙:

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

丙:

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丁:

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

(1)以上哪些实验能说明声音产生条件的实验现象。

(2)其他现象虽然不能说明声的产生条件,但是分别说明了什么?

26.某人看见闪电经过5s才听到雷声,那么,

(1)人们为什么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

(2)打雷处到这个人的距离约为多少km?

27.蛟龙号在探测海深,下潜的速度20m/s,30s时向海底发射一束超声波4s时收到信息.(超声波在海水中的速度是1500m/s)

(1)收到信息时距海底的距离.

(2)此海域的深度.

(3)蛟龙号还需多长时间潜到海底.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声源的概念。

敲响的音叉、运转的马达、演奏的手风琴都在振动,所以都在发出声音,都是声源,只有张紧的橡皮筋没有振动,所以不能够发出声音,不是声源。

 

故选C。

2.【答案】D

【分析】

​吹气球时,气球内的气体受气球的限制,气球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也正是因为这样,气球才能吹鼓.当气球因某种原因爆破,气球内的空气在爆破的一瞬间迅速膨胀,与外界空气激烈碰撞,空气振动发出声音。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一般试题往往考查的是声音产生的条件--振动,而这道题考查的是声音是由哪个物体振动产生的

【解答】

A.球皮被吹大时,由于球皮发生形变而引起球皮振动产生声音,但这种声音很小,不符合题意;

B.破裂时,球皮的形状会立即发生变化,恢复到原状引起振动产生声音,但不是“啪”的一个大响声,不符合题意;

C.吹气时,当气被吹进去以后,就会和球内的气发生碰撞振动产生声音,但这种声音也是很小,不符合题意;

D.球破裂时,球内的气体冲出来,与外界空气激烈碰撞,空气振动产生声音,发出巨大的响声,符合题意。

故选D。

3.【答案】C

解:

A、北京天坛里的回音壁,三音石,圜丘三处建筑有非常美妙的声音现象,它是我国古代建筑师利用声音的多次反射造成的音响效果,故A正确;

B、我们能分辨不同人的讲话,不同乐器的演奏是根据不同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色是不同,故B正确;

C、飞船内有空气,航天员可以直接交流,飞船外没有空气,就必须借助电子通信设备交流了,故C错误;

D、超声能破坏细菌结构,从而可以对医疗器械和食物进行杀菌消毒,实际上是利用了超声传递能量,故D正确.

故选C.

(1)声音在传播过程遇到障碍物会反射回来,形成回声;

(2)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够传声,真空不能传声;

(4)声音既能传递信息,又能传递能量.

本题考查了声学的相关知识,属于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

4.【答案】C

敲击鱼缸的边缘,声音是鱼缸振动产生的,所以第一种传声介质是鱼缸,通过水传给鱼,经历介质少,通过空气、水再传给鱼,经历介质多.

传声的介质可以是固体、液体,也可以是气体,真空除外.而且传声经历的介质越少效果越好.

本题考查声音传播的途径,要知道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其次是液体、气体,不要把鱼缸也是传声介质漏掉.

5.【答案】C

A、声音的传播靠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故A错误;

B、物体振动传声声音,但是人要听到声音还需要介质,或者发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

故B错误;

C、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出的声音,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故C正确;

D、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与空气的温度高低有关,温度越高,声速越快;

故D错误。

故选:

C。

(1)声音的传播靠介质;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不同介质中声速不同;

且声速与温度有关;

真空不能传声;

(2)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

我们听到声音还要具备:

有介质,声音的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

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和声音的传播条件、影响声速的因素声;

是一道声学综合题。

6.【答案】D

A.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有关,也跟温度有关,故A错误;

B.0dB是人耳的听觉下限,不是指没有声音,故B错误;

C.在同种介质中超声波与次声波传播速度相同,故C错误;

D.超声波能获得较集中的能量,可以进行超声清洗,故D正确.

故选D.

(1)声速大小跟介质种类和温度有关.

(2)0dB是人耳的听觉下限;

(3)在同种介质中超声波与次声波传播速度相同;

(4)超声波方向性好、传播距离远,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和破碎能力等特点.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影响声速的因素、声音的等级和超声波特点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7.【答案】B

根据对声速规律的理解,声音在铁、水、空气三种介质的传播速度依次减小,根据速度计算的导出式t=

,发声处与听者距离一定,声速越大,传播时间越短,所以听到三次声音依次是水管、水、空气传来的.

故选B.

一切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传声的介质,一般情况下,固体中声速最大,液体中其次,气体中声速最小.

本题情境中听到三次声的前提是管子足够长,如果太短,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小于0.1s,人耳是分辨不出两声的;

另外注意题意中所说的管子里面是否装水,如果装水听到三次声,如果没装水听到两次声.

8.【答案】B

听到枪声才开始计时,说明枪声已经传播100米到达终点时才开始计时,测得时间肯定少了,少的时间为t=

=

≈0.29s,由于计时员比运动员听到枪声晚0.29s,所以计时员给运动员的成绩少计时0.29s。

因此运动员的真实成绩大于11.2秒。

B。

如果计时员听到枪声才开始计时,这时运动员已经跑了一段时间才开始计时,所以测得的时间偏小,少的刚好是声音传播100米所用的时间。

此题考查声速在生活中的具体运用。

必须理解整个物理过程:

听到声音,说明声音已传播到人耳,此时运动员已跑了一段距离。

9.【答案】A

声音从起点传到终点的时间:

t=

≈0.29s,由于计时员比运动员听到枪声晚0.29s,

所以计时员给运动员的成绩少计时0.29s.

故选A

要知道运动员和发令枪都在起点,而计时员是在终点.当发令枪一响,运动员会比计时员先听到枪声,运动员起跑以后,稍后一会,计时员才会听到枪声,所以计时员晚记了一些时间.

本题要注意比赛的实际场景,运动员是在起点,而计时员在终点.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

10.【答案】B

因为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小于20赫兹,是次声波,人耳听不到。

蜜蜂飞行时,翅膀振动频率较快,发出的声音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内。

故是有关于音调不同造成的。

音调是指声音高低,其大小与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

人的听觉范围在20赫兹到20000赫兹,低于20赫兹的是次声波,高于20000赫兹的超声波,无论次声波和超声波,人耳都听不见。

知道人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11.【答案】B

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

掌握声音的三要素,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

知道音色反应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人们能够区别不同的发声体,是根据发声体的音色来区分的

本题考查了音调的定义,是一道基础题,学生易于掌握。

12.【答案】A

A、从图中可以看出,相同时间内,甲和乙振动的频率相同,所以音调相同的是甲和乙。

故A正确;

B、甲振幅最小,乙和丙振幅相同,故乙、丙响度相同,故B错误;

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C错误。

D、甲、乙、丙的振动有规律,丁无规律,因此甲、乙、丙为乐音,丁为噪音,甲和丁发声体的材料不同,故音色不同。

A。

音调跟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振动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响度跟物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音色跟发声体的材料、品质有关。

相同时间内,振动的次数越多,频率越大;

偏离原位置越远,振幅越大。

通过比较声音的波形图来考查频率对音调的影响和振幅对响度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能够从波形图上看懂频率和振幅。

13.【答案】AC

A、蝙蝠发出超声波,超声波遇到障碍物(如墙壁、树木、蚊虫等)又反射回来,利用回声确定目标来捕捉蚊虫,故A符合题意。

B、录音棚内用软泡沫塑料隔音是因为泡沫塑料是多孔的,隔音性能好,且可以吸声或减少声音的反射。

故B不符合题意。

C、利用声呐探测鱼群是回声的利用。

故C符合题意。

D、雷雨天时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因为光速比声速快的缘故。

故D不符合题意。

AC。

回声是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从而反射回来的现象。

可应用回声定位、探测鱼群和探测海底的深度等。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回声现象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结合声有关的知识分析每个选项。

14.【答案】BC

A、人耳能分清前后的两个声音的时间间隔是大于0.1秒,故A错误;

B、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能够听到回声,则发声体距障碍物的最小距离为

s=vt=340m/s×

×

0.1s=17m;

故B正确;

C、声呐是利用超声波进行工作的,是利用回声定位原理制成的,它可以发射超声波,然后收测回波进行计算距离,适用于探测冰山、暗礁、沉船、海深、鱼群、水雷和关闭了发动机的隐蔽的潜艇;

故C错误;

D、开会时,校长用喇叭讲话可以减小声音的分散,不是利用回声来增大声音的响度,故D错误。

BC。

(1)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人耳能分清前后的两个声音的时间间隔是大于0.1秒,回声传播是一个出去又返回的过程,所以单程时间是大于0.05秒,根据公式S=Vt可计算路程;

(2)声呐就是利用水中声波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的电子设备,是水声学中应用最广泛、最重要的一种装置。

(3)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本题考查了人能清晰辨别出回声的距离的计算方法以及声呐、响度的影响因素等,注意声音从人到障碍物用的时间为0.1s的一半。

15.【答案】AC

回声是指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碰到障碍物,有一部分声音被反射回来这种反射回来的声叫“回声”;

如果听者听到由声源直接发来的声音和由反射回来的声音的时间间隔超过十分之一秒,它就能分辨出两个声音;

如果听者听到由声源直接发来的声音和由反射回来的声音的时间间隔小于十分之一秒,那么反射的声音就会加强原声。

人能区分原声与回声的时间间隔最小是十分之一秒,即0.1s;

如果时间间隔大于0.1s,就能将回声与原声区分开来;

如果时间间隔小于0.1s,原声就会与回声叠加在一起。

A.在室内谈话时,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使原声加强,故A正确;

B.在教师和操场上老师讲话的响度是相等的,故B错误;

C.在室外老师的声音向周围传开,几乎没有什么反射,故产生上述现象,故C正确;

D.因为B错误,所以D错误。

故选AC。

16.【答案】液体;

9

(1)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

“超声测位仪”是利用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来工作的。

(2)超声波传播的距离s=2×

6.75×

103m=1.35×

104m,

由v=

可得接受到超声波所用的时间:

=9s。

故答案为:

液体;

9。

(1)超声波属于声波,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

(2)知道海的深度,可以求出超声波从海面到海底用的时间,然后可知需经过几秒才能接收到信号。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速度公式的掌握和运用,本题关键:

一是求出超声波单趟(从海面到海底)用的时间,二是知道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

17.【答案】0.1;

510

(1)人发出的声音要直接进入人耳,遇到障碍物后返回,再进入人耳,若这两个声音相差不到0.1s,人耳就不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

(2)声音从发出传到高山的时间:

3s=1.5s,

得人到高山的距离:

1.5s=510m.

0.1;

510.

(1)人的耳、眼有固定的结构,有特殊的功能,比如:

人眼有视觉暂留的功能,即连续两个图象传入人眼相差不到0.1s,则人眼就分辨不出两个独立的图象;

同理人耳听到两个声音若相差不到0.1s,则人耳就分辨不出是两个声音.

(2)根据声音传播来回的时间,算出声音从发出到高山的时间t,用公式s=vt算出人到高山多远.

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应用,弄清声音从发出传到高山的时间(单趟用时)是解题的关键.

18.【答案】传递信息

中医中的“望、闻、问、切”四步诊法中,望,指观气色;

闻,指听声息;

问;

指询问症状;

切;

指摸脉象;

故其中的“闻”是据声音传递信息的典型应用。

传递信息。

声音即可传递信息,又可以传递能量,对于上述两方面在很早以前人们就已经充分的利用了。

知道并理解生活中声音可以传递信息的实例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19.【答案】分贝(dB);

增大

噪声的大小是指声音的响度,所以,噪声监测器测定的是声音的响度,因为用分贝划分噪声的等级,所以显示屏上显示的数字单位是分贝(dB),若此时有一辆大卡车路过此地,噪声会增大,所以显示屏上显示的数将增大。

分贝(dB);

增大。

解答此题关键要知道声音的强弱等级,即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大小用分贝来表示,声音越大,分贝值越大。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声音强弱等级的表示方法与生活实际的结合,是一道基础题。

20.【答案】300 

苍蝇

频率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振动的次数;

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

本题的解题关键是知道频率的定义,会正确计算苍蝇翅膀振动的频率。

频率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振动的次数.苍蝇在飞行时,5s内翅膀振动了1500次,则频率

,即苍蝇翅膀振动的频率是300Hz;

蝴蝶翅膀振动的频率是8Hz,则表示它每秒振动8次,人耳的听觉范围是20~20000Hz,所以人耳不能听到蝴蝶翅膀振动的声音,可以听见苍蝇飞来飞去的声音。

300;

8;

苍蝇。

21.【答案】B超

超声波具有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且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等特点.依据这些特点超声波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1)超声波测距离:

超声波的方向性好,遇到障碍物易反射,声呐利用超声波来探测潜艇、鱼群的位置;

(2)超声波清洗:

声音可以传播能量,并且超声波的频率很高,超声波清洗就是利用超声波高频冲击;

(3)B超:

通过超声来探测胎儿的发育状况,利用了超声波的穿透能力强的特点;

(4)超声波探伤:

利用了超声波穿透能力强的特点.

超声波测距、超声波清洗、B超、超声波探伤(任写一个,合理即可).

超声波有方向性好、传播距离远,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和破碎能力等特点,在生活中有很多的应用.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超声波的应用的理解和掌握,熟记超声波应用的实例即可正确解题,是中招的热点.

22.【答案】甲丙;

甲乙

从甲乙丙三幅图可以看出,甲和丙两种波形的振幅是相同的,因此甲和丙的响度是相同的.

甲和乙在相同时间内,振动的次数是相同的,因此它们的振动频率是相同的.所以甲和乙的音调是相同的.

甲丙;

甲乙.

声音的特性有三个:

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和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快慢有关系;

响度和发声体的振幅大小有关.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声音的三个基本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以及对其影响因素的了解和掌握.基础性题目,难度不大.

23.【答案】音调;

振动;

双耳

(1)调节琴弦的松紧,就会改变琴弦的振动快慢,所以“定弦”这主要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2)小提琴的琴弦因为振动而产生声音.

(3)人有双耳,都能感知声音,所以在双耳效应的作用下,感知到的声音具有立体感.

音调;

双耳.

(1)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

(2)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3)双耳效应是人们依靠双耳间的音量差、时间差和音色差判别声音方位的效应.

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频率与音调的关系以及双耳效应的定义,比较简单,属于基础知识.

24.【答案】3;

铁管;

空气

在一根较长的装满水的铁管一端敲击一下,在铁管的另一端的小明可以听到3次声音,

第一次是在通过铁管传来的,第二次是通过水传来的,第三次是通过空气传来的;

3;

空气.

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知道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在液体中次之,最慢的是在气体中传播.

解决此题的关键是知道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25.【答案】解:

(1)甲中铃声减小是因为抽去了钟罩内的空气,当钟罩内为真空时,则听不见铃声。

说明真空不能传声。

乙中发声的音叉会振动,所以当接触水面时会溅起水花,能够说明声音产生的条件是物体振动;

丙中笛声是由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按住不同的孔使笛子发出不同的声音是因为控制了空气柱的长短从而改变了声音的音调。

丁中发声的大钟在振动,所以固定在钟上的笔,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往返弯曲的细线,能够说明声音产生的条件是物体振动;

(2)甲说明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丙说明振动物体的长度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