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人版六年级科学下各章节要点及延伸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309195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1.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人版六年级科学下各章节要点及延伸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河人版六年级科学下各章节要点及延伸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河人版六年级科学下各章节要点及延伸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河人版六年级科学下各章节要点及延伸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河人版六年级科学下各章节要点及延伸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人版六年级科学下各章节要点及延伸Word下载.docx

《河人版六年级科学下各章节要点及延伸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人版六年级科学下各章节要点及延伸Word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人版六年级科学下各章节要点及延伸Word下载.docx

(6)弧形——强韧、承重力强可分散压力。

(7)壳形——外层较薄圆弧形抗压力极强。

3、建筑分类标准:

结构、功能、材料、形状、用途等。

4、建筑物与仿生:

自然界存在许多绝妙的自然结构可在建筑上利用,如蜂巢、蛛网、叶脉、鸟巢、叶片的气孔、贝壳等等。

模仿生物的某些形态、结构、功能的建筑物称为仿生建筑。

如仿蜘蛛网结构的建筑、薄壳的会展中心。

美丽的建筑:

1、欣赏建筑物的美:

从建筑物的造型、图案、色彩、装饰、功能、结构等方面欣赏。

2、建筑物美的表现:

a.表现在自身造型和色彩上b.表现在与周围环境及功能的协调一致上。

3、装饰材料:

装饰材料多种多样有天然材料,也有人工合成材料。

天然材料对室内无污染,人工材料大多会释放有害物质,装修时要注意通风。

装饰材料的选择无论从材质还是图案、颜色都要符合建筑物的风格、房间的氛围。

4、建筑物与环境:

可通过利用或创设环境来实现建筑物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5、做一个建筑设计师:

设计师在设计建筑物时,既要考虑建筑物的功能和材料,又要考虑建筑物的结构、还要考虑如何体现建筑物的美。

6、建筑物模型制作方法:

雕刻法、粘接法、替代法、插接法等。

人体的组成:

1、认识人体的组成:

外部形态:

头、颈、躯干、四肢

内部器官:

心脏、肺、胃、肝脏、大肠、小肠、肾脏、脑

八大系统:

运动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

2、人体的构成:

构成人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细胞是人体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基本单位。

各种人体细胞——各种人体组织——各种人体器官——各种人体系统——人体

植物体的构成:

各种植物细胞——各种植物组织——各种植物器官——各种植物系统——植物

机器的构成:

铁分子——各种形状的铁块——各种零件——各种操作系统——机器

房屋的构成:

砖→墙房→房间→单元→楼房

3、观察细胞:

显微镜的构造:

目镜、镜筒、物镜、镜臂、载物台、镜座

观察细胞步骤:

①将细胞的装片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

②调节显微镜,直到能看清楚细胞为止。

③观察细胞,并描述自己看到的细胞形状。

提示:

用显微镜观察时两眼都要睁开。

绝大多数生命体都是有细胞构成的。

有的结构简单,只有一个细胞;

有的结构复杂,由数亿个细胞构成。

人体内的细胞不断地吸取氧气和养料,排出二氧化碳废物,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源源不断地提供物质和能量

消化与吸收:

1、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组成。

消化管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

消化腺分布在消化管内的有胃腺、肠腺等,分布在消化管外的有肝、胰腺、唾液腺。

2、在消化系统中,大块食物被切割、磨碎成小颗粒,然后被消化液分解成更小的微粒的过程叫消化。

(真正把食物消化成可吸收的养分的是人体分泌的各种消化液)

消化后的营养成分穿过小肠壁进入血液的过程叫吸收。

消化与吸收对人体都重要,二者如果有一个出现故障,就会阻碍营养物质的获取,使人虚弱无力、百病缠身。

3、饮食与疾病:

定时定量、合理健康饮食勿暴饮暴食,否则会增加消化器官的负担,使疾病缠身。

4、内窥镜:

由光导纤维制成,一端可沿人体的自然孔道或切口导入病人体内对病变器官组织进行检查,通过另一端看到器官或组织内部情况。

在未发明内窥镜之前医生看病主要靠观察、询问、听诊、叩诊等方法,难以确诊,甚至会误诊。

呼吸与交换:

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组成,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主要由支气管反复分支及其末端形成的肺泡共同构成。

气体进入肺泡,在此与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内的血液进行气体交换。

1.呼吸时的胸部变化:

①呼气时,胸腔向内收缩,膈肌上升;

②吸气时,胸腔向外扩张,膈肌下降。

     

2.呼吸过程:

新鲜空气—鼻腔—喉—气管—支气管—肺

废气—肺—支气管—气管—喉—鼻腔

肺是人体的呼吸器官,呼吸的过程是通过吸气和呼气两个动作完成的,通过呼吸,我们可以将氧气输送到体内,并将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人安静时平均每分钟16次,婴儿则需呼吸60次。

3、保护呼吸系统:

减少空气污染;

空气质量恶劣的环境应戴口罩;

加强锻炼;

戒烟……

4、肺活量:

肺活量是指在不限时间的情况下,一次最大吸气后再尽最大能力所呼出的气体量,这代表肺一次最大的机能活动量,是反映人体生长发育水平的重要机能指标之一。

成年男子肺活量约为3500毫升,女子约为2500毫升。

壮年人的肺活量最大,幼年和老年人较小。

循环与运输:

1、测量心率:

心率:

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

方法:

测脉搏,脉搏跳动次数与心脏一致;

耳听,使用听诊器直接听;

眼看,用测量仪测量直接读数。

注意测量时要保持平静。

2、心脏工作原理:

心脏收缩——血液进入血管——将养料和氧气输送到全身。

心脏就像一台强有力的泵,将血液压入血管,推动血液流经全身各部位,从而将养料和氧气输送到全身,满足人体生长发育的需要。

3、影响心跳快慢的因素:

饮食、情绪、运动、疾病

4、医疗技术:

对血管狭窄的可安放“支架”进行血管扩张;

对心脏跳动无力或过慢及骤停的人可用“心脏起搏器”恢复正常跳动;

心脏坏死的人可植入人工心脏。

生理与适应:

1、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位于颅腔和椎管内;

周围神经系统由脑神经、脊神经和植物神经组成,分布与躯体和内脏。

(脑、脊髓、神经组成神经系统)

2、适应现象:

感觉的适应是由于刺激物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适应可引起感受性的提高或降低。

适应现象存在于一切感觉中,但是各种感觉中适应的表现和速度不同。

如由明亮的环境进入黑暗的环境过一段时间会看见周围的事物。

3、错觉:

人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

或者说对刺激的感觉与真实情况并不相同,就是错觉。

如一样高的人瘦的往往比胖的感觉高。

4、反应时:

从刺激呈现到反应开始之间存在的时间间隔。

5、影响反应时长短的因素:

刺激的强度、感觉器官的灵敏程度、人对刺激的熟悉程度、动作反应的次数。

6、刺激——反应的5各阶段:

①感觉器官感受到刺激,产生“感觉信息”

②“感觉信息”沿神经进入脊髓或大脑;

③脊髓或大脑通过对“感觉信息”进行加工,产生“动作指令”

④“动作指令”沿神经到达相应的运动器官;

⑤运动器官做出必要的反应。

健康成长:

1、青春期的认识:

青春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身高、体重、肺活量等变化明显,是从儿童走向成年的重要阶段。

身体形态的改变,身体功能的完善,心理活动的成熟主要是在这一阶段完成的。

这一时期要求独立,易产生逆反心理,往往对事物判断失误,感到迷茫,缺乏自信,应多与老师家长沟通。

青春期从10岁开始至20岁结束,女孩比男孩平均早2岁。

2、青春的健康成长注意事项:

(1)饮食营养要全面、合理,以满足身体发育的需要。

(2)勤于锻炼,拥有健康体魄。

(3)注意卫生,养成良好习惯。

(4)心情愉悦、心理健康。

(5)广交良师益友,培养热情、开朗、宽容、守信、自尊、自律、有爱心等优良品质。

(6)积极参加公益活动,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

(7)和异性同学交往要掌握分寸。

(8)遇到问题多与家长老师沟通,不我行我素,独断专行。

小池塘大世界

1、生态系统:

动物、植物、细菌等生物及水、空气、阳光、温度、土壤等非生物共同构成的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被成为生态系统。

2、分析生态系统:

(1)选点观察:

即随机选择一个区域调查。

(2)取样记录:

采取随机取样,方法有五点取样法、对角线取样法、棋盘式取样法。

(3)统计整理:

将调查结果填入表格。

(4)展示结果:

利用概念图的形式展示研究成果。

3、生态系统概念图:

4、生态系统结构层次:

构成生物因素的最小单位是生物个体,每一个个体与该物种的其他成员构成生物种群,紧密生活在一起,不同种类的生物种群又构成生物群落,生物群落和非生物因素一起构成生态系统。

小瓶子、大学问:

1、生态平衡:

在生态系统发展的过程中,各种生物的数量是在不断变化的。

生物的生与死,迁入与迁出都会影响生物数量的变化。

但是生态系统发展到一定的阶段,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称为生态平衡。

2、生态系统是生物生存的基本环境,生态系统是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以及各种非生物因素组成。

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整体,其中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关系即生态平衡。

在生态系统中,人类也是其中的一个成员。

人类的各种活动必须尊重生态系统这一规律,树立维持生态平衡的观念。

3、一个环境中有各种生物。

各种生物之间有着一定的关系。

一些生物在自然界中是相互制约的。

除此之外,生物要生存下去,环境中还要满足生物所需要的各种非生物因素。

所以,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生态系统的概念:

我们将在一定地域中,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整体,称为生态系统。

  根据地域不同,生态系统可以分为各种类型,如草原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等等。

4、生产者:

能利用阳光和环境中的无机物制造有机营养供自己和其他生物生长的生物是生产者。

消费者:

自身不能制造食物而是以其他动植物为食。

分解者:

能分解动物的尸体,动物的排泄物,腐烂的植物的细菌等微生物。

5、生物圈:

地球上较小的、较简单的生态系统组成了一个最大、最复杂的生态系统,就是生物圈。

除生物圈外,地球上还有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等其他圈层。

生物圈是所有圈层交会的大生态系统。

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表面的所有生物和非生物因素。

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家,它为人类提供了生存的基本条件。

小行为、大世界 

1、为什么说保护生物圈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随处到垃圾,随处丢弃废旧电池、打鸟、乱折树枝、花草,动物随地大小便等生活常见的行为,平时在我们看来都是无关紧要的小事,但就是这样的“小”行为却影响着我们的“大”环境,也许你认为自己做些什么对环境的影响是很小的,但当数百万人的选择综合在一起时,个人的行为就会导致环境的变化。

所以,一个人的小行为其实并不小,它也影响着大环境 

生物圈,这个人类赖以生存的惟一家园,保护生物圈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2、行为影响环境:

(1)节约用水,使水不受到污染。

(2)废弃物对生态环境有致命危害。

(3)农药和汽车尾气污染大气。

(4)乱砍滥伐,破坏生态平衡

3、培养环保意识,在平时的生活中养成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习惯,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

浩瀚的宇宙

银河系介绍:

(1)外形

从地球上看,银河系像一条带子。

从宇宙中看,银河系像一个大铁饼。

从侧面看,银河系就像一只织布的梭子。

(2)位置

地球属于太阳系;

太阳系属于银河系;

银河系属于宇宙空间。

(3)银河系由大约500亿颗恒星、2000亿可行星组成。

其直径约10万光年,厚约2000光年。

地球距银河系中心约2.8万光年。

探索宇宙:

1、人类对宇宙的探索

肉眼——望远镜——人造卫星(航天探测器)——载人航天器

旧阶段(地球上)      新阶段(走出地球)

2、探索宇宙的目的,利用宇宙的

(1)空间资源:

高真空,强辐射(宇航衣,银白),失重状态(例如太空种子,果实大,但只能种一年)

(2)太阳能资源

(3)矿产资源(如月球)

3、负面影响——太空垃圾

处理:

(1)推到其他地方

  

(2)回收

4、宇宙探测器:

(1)天文台(一般建在山顶)

(2)望远镜(伽利略折射式望远镜、牛顿反射式望远镜、射电望远镜、哈勃太空望远镜…)

(3)各种行星探测器(太空探测器、空间站等)

5、火箭飞上天空的原理:

利用反冲力飞上高空的。

6、中国航天创始人:

钱学森

7、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空间上“人类研究能力已达到150亿光年”  

  时间上“人类研究能力已达到100多亿年”

人造地球卫星:

1、人造卫星可分为三类,科学卫星、技术试验卫星和应用卫星。

(科学实验、通信、导航、侦察、气象预报、资源勘测、天文观测等)还可分为同步卫星、非同步卫星。

2、我国卫星在科学家的艰苦努力下,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

3、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

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

4、中国航天发展史

1956年10月8日,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钱学森任院长。

1964年7月19日,中国第一枚内载小白鼠的生物火箭在安徽广德发射成功,中国空间科学探测迈出了第一步。

1968年4月1日,中国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成立,开始选训宇航员和进行载人航天医学工程研究。

1970年4月24日,随着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在酒泉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

1975年11月26日,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3天后顺利返回,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

1988年9月7日,长征4号运载火箭在太原成功发射了风云1号A气象卫星。

1990年4月7日,“长征3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美国研制的“亚洲1号”卫星,中国在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中占有了一席之地。

1990年7月16日,“长征”2号捆绑式火箭首次在西昌发射成功,为发射载人航天器打下了基础。

1992年,中国载人飞船正式列入国家计划进行研制,这项工程后来被定名为“神舟”号飞船载人航天工程。

1999年11月20日,中国成功发射第一艘宇宙飞船--“神舟”试验飞船,飞船返回舱于次日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成功着陆。

2001年1月10日,中国成功发射“神舟”2号试验飞船,按照预定计划在太空完成空间科学和技术试验任务后,于1月16日在内蒙古中部地区准确返回。

2002年3月25日,中国成功发射“神舟”3号试验飞船,环绕地球飞行了108圈后,于4月1日准确降落在内蒙古中部地区。

2002年12月30日,中国成功发射“神舟”4号飞船。

载人航天工程又称“921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1992年1月做出决策并开始实施的重大工程。

1999年月11月成功发射了第一艘无人飞船,随后又成功发射了3艘无人飞船,2003年10月15日,航天英雄杨利伟乘坐神舟5号飞船胜利完成了我国首次载人飞行,实现了中华民族“飞天”的千年梦想。

2005年10月12~17日,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圆满完成神舟六号飞行任务,中国载人航天实现了2人5天、航天员直接参与空间科学实验活动的新跨越,中国成为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2011年4月10日4时47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第八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2011年是我国还将实施以天宫一号、神舟八号以及北斗导航工程为代表的20余次发射任务。

5、航天灾难大事记:

  1967年1月:

格里索姆、查菲和怀特3名美国宇航员在卡纳维尔角进行阿波罗1号飞船模拟发射时,因飞船失火而丧生。

  1967年4月:

前苏联宇航员科马罗夫因飞船在再入过程中降落伞失灵、飞船坠毁而身亡,成为世界上第一位在执行空间飞行任务时献身的宇航员。

  1971年7月:

3名前苏联宇航员在于太空实验室中工作了创纪录的24天后,在返回地面的过程中因飞船失压身亡。

  1980年3月18日:

前苏联东方号运载火箭在普列谢茨克发射场进行燃料加注时发生爆炸,45名技术人员当场被炸死,另有5人在送往医院后死亡。

这次事故直到1989年才有了报道。

  1986年1月28日:

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从卡纳维拉尔角升空72秒后爆炸,包括一名教师在内的7名美国宇航勇士丧生。

  1986年4月18日:

据信携带着军事侦察卫星的一枚美国大力神34D运载火箭从加州范登堡空军基地起飞8.5秒后发生爆炸。

  1986年5月3日:

携带有价值5700万美元的一颗气象卫星的美国德尔它运载火箭从卡纳维拉尔角起飞71秒后主发动机突然熄火,90秒时自毁。

  1990年2月22日:

欧洲阿里安运载火箭在发射两颗日本卫星时,在从法属圭亚那库鲁发射场起飞1分40秒后发生爆炸。

这是阿里安火箭的第36次发射。

  1990年9月7日:

美国一枚大力神火箭的部分箭体在爱德华兹空军基地从吊车上坠地,引发的大火火焰高达45米,造成至少1人死亡。

  1990年10月4日:

俄罗斯一枚天顶号火箭在拜科努尔发射电子侦察卫星时于起飞几秒后发生爆炸,发射设施遭受严重损坏。

  1991年6月18日:

携带有美国航宇局及几所大学的10个试验件、高15米的勘探者火箭在从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后因偏离正常飞行路线而被自毁。

最近灾难

  1993年8月2日:

据信携带着造价高昂的军事间谍卫星的一枚美国大力神4型火箭在从范登堡空军基地起飞约2分钟后爆炸。

  1994年12月1日:

欧洲一枚阿里安火箭在法属圭亚那库鲁进行第70次发射时,升空后坠入大西洋,价值1.5亿美元的泛美卫星3被毁。

  1995年1月26日:

携带着通信卫星的一枚中国长征二号E火箭在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起飞后发生爆炸。

  1995年10月23日:

携有14个试验件的一枚美国大篷车运载火箭在从美国航宇局建在弗吉尼亚的设施起飞45秒后发生爆炸。

  1996年2月15日:

发射国际通信卫星708的中国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进行首次发射时,于起飞后不久发生爆炸。

  1996年5月14日:

发射侦察卫星的一枚俄罗斯联盟U型火箭在从拜科努尔发射场起飞49秒后整流罩过早打开,致使火箭坠毁于哈萨克斯坦境内。

  1996年6月4日:

欧洲阿里安5大型运载火箭在法属圭亚那库鲁进行首次发射时,于起飞后40秒发生爆炸。

  1996年6月20日:

俄罗斯发射侦察卫星的一枚联盟U型火箭在从普列谢茨克发射场起飞50秒后整流罩过早打开,致使火箭坠毁。

  1997年1月17日:

美国一枚德尔它2型火箭在发射一颗全球定位系统(GPS)卫星时,于起飞后13秒发生爆炸。

  1997年5月20日:

俄罗斯一枚天顶2型运载火箭在拜科努尔发射一颗宇宙号军事卫星时于起飞48秒后出现发动机故障,导致火箭坠毁。

  1998年8月12日:

美国一枚大力神4A运载火箭起飞后不久发生爆炸,火箭连同所带的间谍卫星价值在10亿美元以上。

  1998年8月27日:

携带通信卫星的美国德尔它3运载火箭在卡纳维拉尔角进行首次发射时,于起飞后不久化作一团价值2.25亿美元的火球。

  1998年9月10日:

乌克兰一枚天顶2型火箭在发射12颗商业卫星时于起飞后272秒出现计算机故障,导致星箭坠地。

  1999年7月5日:

俄罗斯一枚质子号运载火箭在从拜科努尔起飞后不久出现故障,星箭坠毁于哈萨克斯坦境内的草原上。

  1999年10月27日:

俄罗斯一枚质子号火箭在发射一颗通信卫星时,在从拜科努尔起飞后不久出现故障,星箭坠毁。

新世纪灾难

  2003年2月1日:

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因外部燃料箱一块绝缘泡沫碎块发生脱落而空中解体爆炸,航天员7人全部死亡.

在太空中生活:

尽管各种太空探测器给人类发来了许多宇宙信息,但人类还是希望能在太空工作、研究、生活,开发太空资源。

前苏联人加加林成为第一位在太空飞行的宇航员。

人类为了更好的在太空工作生活,建立了空间站。

“和平号”空间是世界上最大、飞行时间最长的空间站,也是第一家太空工厂。

目前,美国、日本、俄罗斯和其他国家正携手建造一个国际空间站。

探索宇宙的价值:

1、认识宇宙起源,为人类生存发展提供更广的空间。

2、利用太空资源,为人类提供便捷的生活。

3、摆脱地球束缚完成地球上无法完成的科学实验。

走进科学家:

了解科学家的精神,体验科技发展带来的生活巨变,科技推动了历史进步。

科学家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执着、做事严谨、关心生活、关注与所从事的事业相关的任何事。

张衡:

地动仪 

阿基米德:

浮力定律 

牛顿:

万有引力 

爱因斯坦:

相对论 

居里夫人:

发现了镭元素 

袁隆平:

杂交水稻之父

汽车发展史:

1769年法国人制造了第一辆三轮蒸汽汽车

科学学习回顾:

科学探究过程:

提出问题→猜想、假设与预测→制定计划→观察、实验操作或搜集整理信息→思考与结论→表达与交流→提出新问题下次探究。

科学探究的技能方法:

观察、记录、预测、分类、对比实验、设计制作、建立模型、信息搜集整理、表达交流等,同时还要综合运用在语文、数学、美术、信息技术等学科中学到的知识技能。

科学探究的活动类型:

观察实验、计划实施、阅读思考、设计与制作。

如何写完整的实验报告

1、确定报告题目。

2、写清实验目的。

3、说明你的假设或实验方案。

4、列出所需器材。

5、描述实验时或设计与制作时采取的步骤。

6、展示并解释实验中的现象、数据或对产品测试的结果。

7、在实验结果或产品设计成功的基础上作出结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机械仪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