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取水构筑物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30104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8.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工程取水构筑物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建筑工程取水构筑物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建筑工程取水构筑物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建筑工程取水构筑物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建筑工程取水构筑物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工程取水构筑物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

《建筑工程取水构筑物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取水构筑物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筑工程取水构筑物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

建筑工程取水构筑物施工作业指导书

取水构筑物施工作业指导书

一、土石围堰施工作业

一)土石围堰施工流程:

测量定位→覆盖层清除→堆石棱体抛填→内铺盖填筑→堰体填筑→防护闭气→一次性排水→施工期排水→围堰拆除。

二)施工方法及要求

1、测量定位

1.1用全站仪测放堰体轴线和坡脚线、干地上用木桩定位间距10-20米,水上用垂线浮标定位,间距10-30米,可用小木船或木(竹)阀配合水上定位。

1.2水下坡脚线应用线锤测量水深,根据坡比计算后,再由全站仪定位。

2覆盖层清除

2.1推土机或人工清除岸上堰基上的表层松土、杂草、树根等。

清表深度一般为15-20cm。

2.2挖泥船或浮筒空气吸泥阀清除水下堰基上的淤泥。

挖泥船作业由专业施工单位进行。

2.3浮筒空气吸泥器是在钢制浮筒组装平台上将吸泥管头部沉入水下接触淤泥,吸泥管一般为DN200钢管,头部向上方向钻直径6mm的气孔,气孔呈梅花状分部在吸泥管头部,其间距和排距30mm。

2.4用长500mm,DN250短钢管套住吸泥管已钻气孔头部,并用环形封头封堵吸泥管和套管的间隙形成风包,在套管上接入风管。

空气机可置放在岸边干地上。

吸泥管可上下调节,调节的行程应视淤泥厚度而定。

2.5作业时,先启动空压机,压力达0.6MPa时。

浮筒空气吸伐上操作人员打开行走空气阀门,操作空气调节阀,排气管的反作用力可使浮筒伐前后左右移动。

浮筒伐到达吸泥水域后,关闭行走气阀,放下吸泥管,至淤泥表面后,开启风管气阀,使压缩空气经风包由气孔向吸泥管内喷出,在射流作用上便淤泥浆向上运动,经吸泥管出口,排到运输船的船仓内,运输船通过泥浆泵将淤泥浆排放到指定位置。

2.6吸泥时,浮筒上的操作人员应随泥浆的排出,缓缓调节吸泥管向下至淤泥层底。

至淤泥层底后,将吸泥管升起,将浮筒伐行至下一吸泥点。

3堆石棱体抛填

3.1堆石棱体抛填前,用机动船上放锤线球的方法(水线处也可用竹杆),沿堰脚线测量水深,平缓的河床上10米测一点,河床深度变化大的地方应加密测点。

并将测点水深标出在简图上,请监理工程师签字认定。

3.2根据水深和棱体设计断面,计算测点间的堆石方量。

3.3采用机动船抛填堆石棱体每抛填一层应及时测量水深变化,并作好记录,抛填应先填水深处,由水深处向水浅处延伸。

3.4抛填完成后应全线测量水深,对达不到设计高程的地方应补填。

最后在简图上标出棱体位置,尺寸和高程,并填写验收表格请监理工程师验收。

4内铺盖填筑

内铺盖是堰体的防渗结构,一般在内外堆石棱体之间填筑1-2m厚的粘土,水下抛填方法同抛石,干地上应分层夯实或碾实。

分层松铺厚度控制在20-30cm,人工夯实取小值,机械夯实或碾压取大值。

5堰体填筑

5.1堰体填筑采取自卸机动车或人力斗车等多种方法填筑。

填筑由岸坡上、下游围堰向外倾倒填斗推进,在纵向堰体合龙的方式,经缩短工期。

也可由上游围堰、纵向围堰、下游围堰的方式单头进占的方式进行。

5.2对于均质土围堰采取全堰宽度推进。

而斜墙土石围堰应先推进内侧的砂砾石或开挖石渣料堰体5-10米后跟进土料斜墙。

心墙土石围堰应先推进土料心墙5-10米后两侧跟进砂砾或开挖石渣。

5.3土石围堰推进时应控制进占头部的虚陷,推土机推土时应注意控制抬头高度。

抬头高度一般控制在50cm左右。

5.4堰体填出水面部分和干地填筑部分要进行分层加高夯填或碾压,人工摊铺,人工夯实,松铺厚度应控制在20cm以内,推土机摊铺,振动碾压实时,松铺厚度控制在30cm以内。

5.5人工夯实时应压夯重叠1/3夯迹,夯击遍数一般不少于6遍,以满足设计密实度为准。

振动碾压实时应先静压2遍,然后由弱至强振动碾压4-6遍,具体遍数应以实际密实度达设计要求为准。

5.6密实度的现场检测可采用环刀法(适用于粘性土)或灌砂法(适用于粘土和砂性土)。

夯填或碾压时,应注意填料的含水量控制在最佳含水量±2%之内,最佳含水量用击实法由试验室测出。

6防护

6.1取水构筑物的施工围堰一般不作渡汛用,只是起变水下施工为干地施工的作用。

所以防护级别也相应较低。

流速在0.5m/s以上时,可采用编织袋装砂砾防护,流速在0.5m/s以下时可采用彩条布防护。

6.2编织砂袋防护应用机动船,将装60%砂砾并扎口的编织袋抛在堰体外坡上,应从坡脚分层抛投,每层抛投高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填出水面和干坡防护时,编织袋可不扎口,但应对口分层填码,上下相邻层应错缝。

在上下游堰体与纵向堰体交接处应适当加厚防护厚度。

6.3彩条布防护应用钢管卷彩条布在堰顶推下,要求卷密实顺直,以降低水浮力和提高搭接效果。

彩条布搭接长度不应小于30cm。

铺彩条布以前,应对坡面的平整用线锤或竹竿进行检测,不平整的地方应用船抛风化砂或砂砾土补平,并确定彩条布的每幅长度,彩条布铺好后,还应用船抛编织砂袋压脚,压顶应在翻过堰顶2米左右的内坡上用石块或编织土袋压紧,必要时加木钉固定。

7闭气

7.1土石围堰闭气采用砼防渗墙的方式。

防渗墙一般沿围墙轴线编外1-3m设置,钻孔中心距1.5m,三管注浆摆喷法选墙,具体施工应由专业队伍承担。

若河床砂砾层不厚(2m以内),可不进行闭气,(视闭气和排水费用经济比较而定,但不闭气可提前工期)。

8一次性排水

砼防渗墙整体达15天龄期后,方可进行基坑一次性排水。

一次性排水可采取浮筒泵站。

排水前三天的基坑水位降应控制在0.5m/d,同时应24小时观察堰体有无异常变化,发现情况应及时报告技术负责人,采取补救措施。

三天情况良好,可将基坑水位降控制在1m/d以内,同时应加强堰体观测。

9施工期排水

施工期排水是在堰内挖一集水坑,安装水泵将堰体渗水、雨水、施工用水等排到堰外,保证取水构筑物在干地进行施工。

具体作业方法及要求见施工排水作业指导书。

10围堰拆除

10.1取水构筑物已达渡汛高程。

拦污栅和检修门已在门槽内就位(或取水管安装好)后,应在汛前拆除围堰。

10.2拆除围堰前,应将基坑内的设备,材料全部撤离,并将构筑物继续施工通道形成。

10.3拆除围堰采用反铲挖掘机和自卸汽车弃料的作业方式。

反铲破口不能挖得过大过深,破口长度控制在1m,水深0.5m时,反铲应撤离堰顶,当堰内外水位持平后,堰体无异常变化时,方可由破口处边挖边退拆除围堰。

10.4围堰是临时建筑物,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施工质量标准。

施工验收主要是围堰设计、说明和施工图纸。

二、取水滑道施工

一)取水滑道施工流程:

端部清淤泥→块石挡墙基础处理(砼挡墙施工)→砼轨道梁施工→钢制轨道梁安装→坡道上主输水管安装→反滤层辅设→斜坡面块石砌筑→卷扬机砼座浇筑→托辊及挂钩施工→卷扬机与滑轮组安装→台车制作安装→联合调试运行。

二)施工方法及要求

1滑道端部

首先清除淤泥,开挖至新鲜基岩面。

高压水冲洗表层浮渣。

1.1块石挡墙基础处理

1.1.1在砌筑块石挡墙基础前,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1)在砌筑部位放出石砌体的中心线及边线;

(2)石砌体用石应选质地坚实、无风化剥落和裂纹的石块,选用的石块其强度等级不低于Mu40,并按石块规格对各砌筑部位进行分配,每个砌部位所用石块要大小搭配,不可先用大块石后用小块石;

(3)砌筑前,应清除石块表面的泥垢、水锈等杂质,必要时用水清洗。

(4)复核各砌筑部位的原有标高,如有高低不平,应用细石混凝土填平;

(5)按石块体的每皮高度及灰缝厚度等制作皮数杆,皮数杆立于石砌体的转角处和交接处。

在皮数杆之间拉准线,依准线逐皮砌石;

(6)准备脚手架。

当石砌体砌高1.2m以上时就需搭设脚手架。

1.1.2砌筑时采用座浆法施工,不准灌浆施工。

砂浆为水泥砂浆或水泥混合砂浆,其砂浆强度等级不低于M5。

砌筑完毕后用水泥砂浆填缝,然后用不低于M5的水泥砂浆勾凸缝。

1.1.3砌第一皮块石时,应选用有较大平面的石块,先在基础底面上铺设砂浆,再将块石砌上,并使块石的大面朝下。

砌每一皮块石的,应分皮卧砌,并应上下错缝,内外搭砌,不准采用先砌外面石块后中间填心的砌筑方法,石块间较大的空隙应先填塞砂浆后用碎石嵌实,不准采用先摆碎石块后塞砂浆或平填石块的方法。

1.1.4灰缝厚度宜为20-30mm,砂浆应饱满,石块之间不准有相互接触现象。

转角处、交接处和洞口处也应选用平块石砌筑。

当基础高低不平时,应从低处砌起,并由高台向低台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基础厚度。

每天砌高不能超过1.2m。

20m长应设施工缝,缝宽30mm。

墙体施工完毕,缝内灌注石油沥青。

1.1.5墙体上的排水管随墙体施工而预埋,其布置水平间距2m,纵向间距1.5m,第一层预埋在基础以上0.5m处,每层水面之间交叉布置。

排出墙体5-10cm,朝下倾角15度。

1.2砼挡土墙施工

1.2.1首先进行放线立模,清除浮块、泥渣,高压水冲洗干净。

每仓砼浇筑高度控制在2m以内,每15-20m设施工缝一道,缝宽3cm,缝内灌注石油沥青。

1.2.2浇筑砼时为提高挡墙的强度可在浇筑过程中掺入10-20%(砼同等重量)的块石,块石要求清洗干净,质地良好,强度等级不低于Mu40,直径控制在15-20cm以内,均衡掺入砼中。

1.2.3每层砼厚度不大于0.3m,采用Φ50插入式振捣棒振捣,振捣时要求快插慢拔。

1.2.4排水管在立模时与模板、脚手架固定牢固。

1.3砼轨道梁的施工

1.3.1要求从下往上的顺序浇筑砼,立模完毕后在模板上弹线控制砼浇筑时出现误差。

每8-10cm设施工变形缝,变形缝处砼轨道梁底设砼垫块,垫块的强度不得低于C15,两侧宽出砼轨道梁15-20cm,提高砼砼轨道梁的承载力。

1.3.2轨道螺栓在砼浇前预先埋设固定,方法是每并排的两根轨道螺栓用钢筋(Φ12)点焊连接,调整好平面模板点焊连接固定牢固。

轨道螺栓与砼轨道梁成90度垂直布置,其左右误差控制在5mm以内,上下误差控制在3mm以内。

浇筑砼时振捣棒不得碰撞轨道螺栓。

浇筑砼时分层浇筑,每层厚度应控制在0.3m以内,振捣采用Φ35插入式振捣棒振捣。

2钢制轨道梁的安装

现浇砼轨道梁必须严格按1:

2水泥砂浆找平顶面并压光养护7天后方可进行钢制轨道的安装。

安装程序从下往上进行安装,在安装调整过程中采用全站仪、水准仪、吊线重进行高程和中心线的控制,在调整过程中,采用钢板垫块。

2.1钢筋安装偏差要求为:

(1)轨道中心线位置偏差:

≤±5mm

(2)轨道顶面标高高差:

≤±5mm

(3)两条轨道中心线间距高偏差:

≤±5mm

(4)两条轨道中顶面的相对高差:

≤10mm

2.2钢制轨道梁的下端部的钢制挡车柱的安装

2.3钢制挡车柱与钢轨连接成为一个整体,用钢板焊接连接,焊接时均采用双面焊接,焊缝高度不应小于5mm。

3坡道上主输水管与三通的安装

输水管与三通在安装前应做防腐处理,管道两端各预留15cm,待全部输水管安装完毕后进行防腐处理。

主输水管与三通安装时要调整好中心线的左右位置和标高,安装时采用全站仪、水准仪和水平尺进行控制。

其平面误差和高程误差均应控制在10mm以内。

凡是有三通的地方主输水管的下部均应浇筑C20砼支墩。

4反滤层的铺设

4.1铺设反滤层,应在输水管砼支墩上的强度达到5N/mm2以上时方可进行铺设。

4.2反滤层铺设先自下而上进行,输水管、砼轨道梁的两侧应对称分段分层铺设,分段长度根据施工强度而定,分层厚度不宜超过30cm,铺设过程中不得使输水管产生位移。

4.3分层的每层滤料应厚度均匀,层次清楚,其厚度不得小于滤层的设计厚度;每层厚度的偏差不得超过±30mm;总厚度偏差不得超过±10%。

4.4分段铺设时,相邻滤层的留茬呈阶梯形,铺设接头时应层次分明。

4.5反滤层铺设完毕应采取保护措施,严禁车辆、行人通行或堆放材料,抛掷杂物。

5斜边面块石砌筑

5.1斜边面的块石顺序砌筑应自下而上,纵向每15-20m设一道纵向变形缝,水平方向(斜面长度)每10-15m设一道水平变形缝。

施工过程中缝内采用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育儿理论经验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