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艺术精神及意义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287176 上传时间:2022-11-3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6.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先锋艺术精神及意义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先锋艺术精神及意义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先锋艺术精神及意义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先锋艺术精神及意义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先锋艺术精神及意义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先锋艺术精神及意义Word文档格式.docx

《先锋艺术精神及意义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先锋艺术精神及意义Word文档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先锋艺术精神及意义Word文档格式.docx

所以,表面上看来,先锋艺术关注的仅是形式上的花样翻新,标新立异的形式实验此起彼伏。

从而,先锋艺术的形式冒险与文本主义的批评态度形成了一种有趣的结合,它们彼此认为对方是自己唯一合适的伙伴,都只把语言自身的构造过程及其规则看作是从“创作”发生的仅有的事实,使得人们常常仅经由文本性的参照对比,就欣喜宣布“先锋”的诞生,并在文本性的形式探索稍有衰退后就宣告了先锋的消亡。

当我们把社会中的极少一部分人称作“先锋”,或把社会文化中的极少一部分称作“先锋文化”时,其所指究竟是什么呢?

难道是因为他们创造了一种全新的不同往昔的外在形式吗?

他们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到底在哪里?

我们反思现代先锋小说,从乔伊斯、普鲁斯特,到罗伯-葛里耶、米兰·

昆德拉的漫长过程,每一流派及至每一作家的文本形式均显现出不可重复的独创性,但最吸引人们去对他们关注及感知的却往往并不仅仅是他们创造的文本形式。

那么,到底是什么使他们的创作具有了共同的先锋性?

笔者认为重要地是流淌在文本形式创新之下独特的艺术精神。

因为对于后人,先锋的技巧形式很容易学到,而先锋精神只能从艺术家自己的内心深处生长出来,缺乏了这种精神,艺术家就丧失了去体现艺术自主性的能力。

本文拟从现代先锋艺术开始,试对其概念、产生背景进行梳理,从中得出其特征、精神实质,并探索其命运,又从其命运中进一步论证其精神实质,先锋艺术存在的意义。

一、先锋的涵义

为了考察这一系列问题,首先我们必须廓清先锋的基本概念及涵义。

在艺术发生与发展中,任何概念的形成必是历时性的,有其历史生成过程,先锋这一概念亦是如此。

“先锋”,在西文中为“Avant-grade"

,又可译为前卫。

所谓“先锋”是指一支武装力量的先头部队,作为军事术语,其意义在于开拓前进道路。

1878年,巴枯宁首先借用先锋一词,这个借用是为政治目的,还远不是后人予之的那种美学内涵。

但随着隐喻外延的渗入,该词携其大部流行用法进入了美学范畴。

在十九世纪中末期,渴望变革的年代里,随着对创新的强调,产生了艺术家自觉接受的一种思想,即认为艺术应当成为引路的先锋。

圣西门最早赋予先锋一词以现代文化的涵义,呼吁艺术家应该“走到所有知识大军的前列”,成为社会解放的先锋。

自此,“先锋”引至艺术领域,但他是把先锋艺术当作了社会解放进程中的一部分,不仅仅局限于单纯的文体或艺术革新的意义。

随着“先锋”一词在艺术中不断被使用,“先锋”就成了敢于创新、勇于探索的仁人志士的代名词,是艺术和文化中的一种先驱现象,泛指一切在思维上具有超前意识,在艺术上大胆突破与创新的人们。

“先锋”的概念虽产生于现代,但艺术上的先锋性或前卫性却古己有之。

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艺术史上任何时期都有先锋存在,它就是某个特定时期站在时代前沿的艺术创造。

但只有到现代,先锋才成为一种思潮或运动,甚至成了当代文化的现状,现代人的生存状况,因为现代人总想追求与众不同,现代社会变化的又是如此飞速。

在现代文化中,我们无处不遭遇到先锋的存在。

哈贝马斯说现代性是“一个未完成的计划”。

这种根本性的未完性形成了对社会个体的无限发展意识形态压力,把变革求新植入个体自我意识的深层。

求新的意识必然包含着反叛的意识,先锋行动首先喻示了现代自我意识:

在与传统的持续对立中,不断树立自身的新风格。

先锋精神与现代精神紧密相联,并深植其中。

先锋在现代社会的集结正是基于下列事实:

在瞬息变化的现代社会中,艺术变得更为边缘化,他们的观众已经变得越来越分散,这是前此的艺术很少遭受的命运。

在进入现代之前,无论有什么前卫性艺术的萌芽,它总是渴望进入主流,希望被社会承认,从而进入大众的关注中心,最终被主流意识形态改造或淹没。

而先锋艺术即现代艺术,其意义是“行动的意义”,其内容是“以反传统和现实的持续不断的反叛为绝对命令”,决定了它没有最终目标,只是不断地抗争,在抗争中传递。

当然,这里我们指的是对先锋精神的传递,而不是只重形式的伪先锋创作,只有拥有这样不灭的先锋精神,“一些先锋成功了因而不先锋了,另一些新的先锋又会跟上来,新的风潮、新的争论、新的嘲讽与审判宣告也自然地跟上来。

”先锋与先锋之间以自由精神的追求作为传递的火炬,并将永远熊熊燃烧。

如果说军事上的先锋仍据其与主力部队的联系而存在,艺术上的先锋则据其自身与主流之间的距离来判断。

主流就是艺术先锋的真正敌人,艺术先锋总是代表着一种新的秩序,指向未来,一经被主流所融会,它就失了自身的价值。

于是,现代先锋总处于危险的境地,永远抗争是它的不变的追求与希望之所在。

二、先锋精神的内涵

由于我们上面说先锋性古己有之,但是真正有完全反叛与自由精神的先锋却只产生于对自山与反叛如此渴求的现代社会,所以,我们可以说,在现代社会中,先锋精神才真正产生。

所谓先锋精神就是先锋艺术蔑视权威、追求自由,甚至拒绝传播及解读的艺术追求。

先锋主义从一开始就与现代主义相纽结,甚至被互用,几乎成了对方的代名词。

然而在现代主义己进入了学院的大门成了经典,现代精神也几乎成了现代人得以自夸的基本属性,后现代主义似乎已经取而代之,并也将逐步淡出人们的视线的当下,先锋是否已经同现代主义一样成为历史的遗物?

先锋精神是否也已经停留在历史的书页上?

在阐释先锋精神之前,我们要先对这些问题进行廓清。

先锋与现代主义有重合之处,但它们是不同的概念:

先锋是任何现代主义的先驱者,现代主义比先锋更具稳定性,而先锋比现代主义更具变异性。

二者却具有共同的恒定主题:

蔑视权威、积极创造崭新的自我。

无论在形式上怎样花样翻新,现代主义的一个恒定主题是蔑视权威,不仅要挣脱传统艺术的锁链,而且要摆脱人类传统文化,摆脱与历史进程相关的任何枷锁,先锋尤以这个前提为根基。

作为现代派的前卫,先锋奠定了现代派借以进入新领域的基点,在这个新领域中,现代派才能顺应自身的发展。

是先锋使我们感知到现代文化。

在一定时期,先锋以其前卫性、异端性,以其铺张、扭曲,对现实主义和比例的攻击使我们感知现代主义。

没有其夸张,现代的每一方面都会稳步地进入现在的现实主义,进入我们所称的现代性或当代。

现代主义又摄取了先锋派,并予其以声望。

先锋本质上反抗进入主流,它的特性使它力图在中心之外保持自身的独立与自由的品格,尽管不无孤独的寂寞与误解的痛苦,却无怨无悔,这也正是它的价值所在。

先锋艺术的灵魂,就是拒绝主流、追求自由独立的精神品格,形式的新奇与技巧的迥异只能是它的外围表征与必然带来的结果。

时至今日,有人提出现代主义被作为“高雅文化”的“内在冲力己告罄”,文化主导进入了后现代主义时期。

但如若我们参照后现代主义的界定,“后现代主义的全部内容无非是对迄今为止已经文本化的西方文明的一种再审视、再思考和再建构”。

这种“再审视,再思考”或许是对现代主义的反拨,但“再建构”却是对过去思考之后的再出发,这种再出发同样是一种先锋的姿态,它希望的是剥离现代主义的束缚,创造自我的新质。

我们可以说,尽管从表层上看,后现代主义是指向以“现代性”为标志的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文化批判运动,但它的反叛过去与追求自由、创新的精神仍是衍生于现代主义的内核之中的,而不是完全断裂的无中生有。

或许他们不再像以往的先锋艺术强烈追求形式的怪异、扎眼,也或许在当代社会观念的更新可谓瞬息万变之机,世人已对所有现象都能坦然接受了,它的“异”的特质一定程度上受到挑战。

或者,我们也可以说,当今“先锋”已不再一味追求超凡脱俗的形式探索,而更积极寻找一种与大众艺术精神的契合点,但先锋的探索精神与反叛意识仍根植于探索者心中,未丧失并永不丧失。

所以,我们完全能够乐观的认为,“当我们宣告现代主义运动正濒于死亡或已死亡时,我们是在声明先锋尚未出现或尚无法识别。

”而蔑视权威、追求自由,甚至拒绝传播及解读的艺术追求至今仍然存在,只是不再像当今世界进入现代社会初期那样,被关注,被误解,被攻击。

三、先锋艺术的特征

通过我们对先锋精神的探索,我们发现先锋的灵魂,就是拒绝主流、追求自山独立的精神品格。

形式的新奇与技巧的迥异只能是它的外围表征与必然带来的结果。

“在某些文学作品中,如托马斯·

曼的小说中,实际上根本不存在形式的试验,然而其中现代主义精神却表现得极为强烈,它是一种既使人解放又使人遭殃的力量。

与此相反,有些作品对现代主义表面上的方法与技巧仿效或模仿得非常成功,但它们缺乏那种生气勃勃的精神……认为只要看到实验的迹象,就能看出现代主义观点的想法是错误的。

能蔑视权威、拒绝现实的力量,除了享有自足性、想象性等超现实功能的先锋还有什么呢?

从一开始,现代先锋艺术便是在证实事物不以现实形态照样能够发生和存在。

这就是先锋艺术的重要特征之一:

异端性,即创新性和前卫性,这正是其被命名的根据。

异端性、前卫性是其先锋艺术存在的基本方式,这一特征使得它把自己与前此的艺术分开,呈现出一种与众不同的面貌。

无论赞成抑或抨击先锋的人、或给先锋冠以追求时髦的罪名的人都视先锋为“对抗的”,而事实上,先锋更感兴趣的是开创一种独立的风格,它能界定的并非是作为反抗的结果,而是它自身的本质,它保持对传先锋精神的体现才是先锋的真正意义,异端形式只是走向自由与对抗的途径,也是其重要特征之一。

历史与传统形成了如此大的力量与压迫感,窒息了艺术家这么多年,只有努力走出过去的阴影才能重生,正如凤凰涅磐。

“先锋运动既便在纯粹破坏成为其目标时也不会停下步来。

”因为他的目的并非破坏,而是创造。

这种形式的先锋往往首先体现在艺术的语言上。

仅就其艺术目的来说,艺术创新的第一步必然是语言创新,然后才会引起叙事技巧与艺术形式的创新。

语言是强调直觉生活、攻击理性,反映“灵魂”,弹劾传统、习俗和历史本身这一切努力的基石。

艺术家必须要获得一种他的特定艺术样式的独特语言,创造出与前此的语言毫不相关的特定的词汇、规则和句法,才能反抗一切已经形成的权威。

而同时,也必然对已经形成的“可读性”、“可观赏性”等规范形成消解。

但它的目的绝对不是为了与读者作对,或许形式的先锋总以牺牲一部分的读者为代价,难以否定,客观上它确实造成了接受的困难与理解的难以介入。

超现实主义者让·

拜克曾说过:

“它愈不好懂,它的花辨就开的愈慢,凋谢得也愈慢。

”未来主义者菲·

马利涅蒂呼吁:

“我们需要一些有力的、率直的、确切的但永远无法理解的作品。

所谓的“不好懂”、“无法理解”便是冲破日常与正统语言的产物,新的语言正是给先锋创作提供的赖以写作的工具。

有了新的语言才进入了先锋创作的突破口,而通过改造的语言,去除了陈规意义,从而也把内容(如国家、观念、政治、社会思潮等)改变成无形无定的东西,抹去了再现形象的模棱两可形式,瓦解了现实,隔离了日常经验,人民也被象征性地排除出去,艺术作品的背景被罩于自然之外,艺术品自身成了创作的主要发展方向,艺术品只存在自身的参照系统之内,是一种被压缩的语言,对权威的攻击,也是它所处王国的决定因素。

语言的革新就意味着与传统表达的对立,并由此带来了一整套前所未有的叙事话语。

形式上的创新不无意义,或许它仅是目的,但意义总延出目的之外,“再叙事过程当然包含了反抗权威话语,它是冲出元叙事辖制之后的自由表演,另一方面,再叙事的语言运作同时还包含着创新的欢悦。

既然以创新与求异为其表征,那么必然带来其另一特征:

拒绝重复性。

这一特征是使其保持独立的关键所在。

这种拒绝重复性既能用于作家和现实之间,作家与作家之间,也贯穿于一个始终能坚持先锋精神的作家所有的创作之中。

首先是艺术创作绝不重复现实世界。

他追求一种超经验的现实,寻求内心的真实,而不拘于一种仅仅是外表的形似。

其次,就足艺术家之间的独特个性的建立。

整个先锋艺术运动就是一幕无穷无尽的艺术个性的表演。

他们互不重复并且决不甘心重复别人,既使某一团体内部有共同的宣言,风格也绝不一样,只有一种追求目标的一致,而迈向这个目标的途径却各持己求,避免雷同。

最后,单独看来,某个艺术家本人的一生,也在避免稳定性、统一性的风格的建立。

它的这种拒绝重复性,并不是只为了创新,为了标新立异,而是为了从更新鲜更细微处、更深潜处、更开阔处获得笔的解放和心灵的进一步自由,或者说,它这样做并非怕失去创新的姿态,而是不愿意导致新的艺术秩序,新的权威的生成—先锋艺术必须永远陌生,永远向大众和艺术家自己挑战。

其特征之三既是试验性,这是前两个特征的伸延和必然结果,拒绝重复与追求前卫使它永远处于试验之中,无法停下前进的脚步。

这种是试验性也正是使先锋创作能保持魅力的要义之一。

而正由于异端性、拒绝重复性及实验性,注定了先锋艺术无法与传播及解读共融。

因为一旦先锋艺术被大量传播,被大众解读并接受,先锋艺术就成为流行,成为人们争相模仿的对象,逐步进入主流和中心,从而丧失了其赖以生存的一切。

“先锋之为先锋,就因为它超前,与众不同。

有点奇形怪状之意—如果先锋一上来就被公众认同,如果先锋一上来就与大众的阅读拉平,如果先锋一上来就与传统接纳,只有延续,没有破裂,那还谈得上什么先锋呢?

”这种特性导致先锋艺术命运坎坷,它时刻处于挣扎之中,反抗被世俗流意识形态承认的命运:

永远无法拥有自己的立足点。

对于先锋而言,渴望成功与反抗成功是难以调和的。

四、先锋艺术的命运

中国有名俗语“抢打出头鸟”,由此也可推知了作为艺术界的“出头鸟”的先锋艺术的命运。

“革新不仅意味着被排挤,还意味着受嘲弄。

”先锋艺术往往一出现就往往会被认为是怪胎。

先锋一词的已知涵义就是:

与读者和市场作对,破坏历史观、诅咒语言在稳定局势和传统中所表示的一切。

这种对抗使得误解、孤独与受排挤成为它必然要遭受的命运。

先锋必须永远挣扎。

由于它要将反抗权威和自由意志一直贯穿在自身的追求全过程中,它总是在否决种种历史形式的凝定性,又与一切历史进程的自由主义深处之原始经验相沟通,体现了感受性天赋与历史之流的无限断裂与连结,以至于永远处于抉择之中,永远与时代、主流格格不入。

而由于先锋艺术有擅变过快的创新,不断更新感觉方式的强烈欲望,它总是在与大众欣赏水平走平前就已抛弃了过去。

艺术价值的生成与认可总要滞于艺术本身的发展。

人们对新生艺术形式的接受得有一个过程,而先锋艺术的特性使它无法停留下来,等待与大众相遇,于是,也要遭受公众的不解与扼杀,但他们自己坚信“真正艺术就是曲高和寡,先锋艺术注定是被边缘化的”。

由于先锋艺术的“反”的姿势与进步的倾向,及其对历史的反拔,使得本是文化意义上的变革必然与社会的进步与变革同步相联。

在其发展上的最初阶段,十九世纪末及至二站以后,先锋、犹太人、国家和民族的腐败,甚至与布尔什维主义,这些本无关联的词语结下不解之缘。

比如,艺术的先锋探索与发展被阿道夫·

希特勒看作是“政治上布尔什维主义的精神准备”,先锋艺术曾受到政治的干预与社会权力的反扑,先锋与现代主义与社会、道德和政治价值等问题如复杂地缠结在一起,以致不可能察看出一方结束和另一方兴起的地方。

波德莱尔曾被指控“违反社会公德”被罚300法郎即是典型范例。

直到今天,许多被人们无法理解的艺术也常常被斥为“伤风败俗”。

由于先锋以“反”为特征,它侵入前此的一切艺术或领域包括其它先锋,它时刻准备把现代最先头部队置于死地,甚至于在同化它的前辈之前就有了颠覆它们的可能,又成了一种同类相残甚至是自残的生存形式。

这就是雷纳多·

波乔利所谓的“悲枪势态”,即不是心灵的被动状态,不只是被面临的灾难排它性地压垮,相反,它努力把灾难变成奇迹。

为此它行动,此行为或许走向失败,但也由此行动给自身以存在的理由,并且最终超越自身。

这也是先锋艺术及其精神追求的价值所在。

作为艺术的先锋的命运是被嘲弄、误解与扼杀,而作为个体创作者的先锋艺术家也是命运多桀,常常处于困顿的境地,面临误解与攻击、遭受不公平的对待,并自身要承受着作为人而对的最大的困惑与挑战:

成功的挑战。

先锋艺术家追求艺术自足,以至于虽绝对自由又绝对孤独。

而无论作为一个人还是一个艺术家,痛苦莫大于被理解的难以实现和现实的误解所压磨,而成功的实现又会使他们被抛入历史的垃圾箱。

于是,成功就成了对他们最大的嘲讽,他们不得不拒绝成功,抗拒被理解与被接受的命运。

先锋艺术的双重性把他们漩在其中,难以挣脱。

创新对一先锋艺术家已不合功利目的,甚至哪怕是艺术的功利目的,如被大众接受,成为偶像,有一个崇高的价值定位也没有。

他们是为反叛而反叛,为自由而行动,把先锋的行动意义发展到绝对顶点,尽管他们明知与成功与名利无缘,甚至会使自己陷入困顿的境地,但真正的先锋者仍然义无返顾,绝不改变自己艺术上和精神上的自由漂泊者的姿态,孤独坚定地流浪于主流之外。

不仅精神上是孤独的甚至在生活上是艰辛的,在艰辛中独品傲然的孤独,在孤独中承受生活的艰辛。

先锋艺术家找不到模仿的偶像,因为他逃避重复,拒绝传统。

于是,一切既有的成功都丧失了参照意义。

换言之,先锋艺术家的义务是挣开成功带来的惯性,寻找新的出路与可能性,游走于多数人视野之外。

由于他们与正统的全然割裂,他们根本讨不了读者、观众和“权威批评家”们的欢心。

这样,孤独只能是先锋艺术家的宿命,他们时刻会感到孤独难耐(又不愿屈从世俗),也可能真实地感到无力,因为他们无力富有成效地介入当下的文化环境。

在艺术的传统过程中,他们并不是把自己束之高阁了,而是不断发现人性无限的可能性和全新的现实。

艺术家的创作时刻无论何种情形,都将是一个乌托邦时期,在那个除了对某一未来的知觉外,对一切都难以抹灭的过程中,在为自我的荣光而奉献自我的牺牲中,在青睐欢迎他的读者或观者而置更大的读(观)者群以不顾的偏倚中,艺术家曾努力通过自我来体现那个神秘的时刻。

这种在利用未来的同时又超越未来的向彼岸世界的追求正是先锋艺术家的价值之所在。

他通过自身实现这种追求。

五、小结

先锋产生于现代、最初是作为任何现代主义的先驱者而存在,是现代主义予其以声望。

但先锋并不是现代主义本身。

现代主义不是孤立的或单一的实体,而是由许多不同速度运动的不同形式所组成。

现代主义一旦为世人所承认,它便转变成了现实主义,而唯有先锋,不能转变为现实主义,它反抗进入主流,永远在现实之外。

如今,现代主义已被世人承认,现代主义大师已以“传统”的面孔出现,确立了一个新的经典、新的学术体制,丧失了其边缘性的存在,似乎使得先锋也丧失了立锥之地。

或许我们可以乐观地坚信先锋的消失只是因为“先锋尚未出现或尚无法识别。

”或许因为当今社会对异端、前卫等特性的宽容或者无视,在某种程度上,消磨了先锋艺术的显著特征,不再象初期的它受到关注与扼杀,命运有了些许改变,先锋艺术更多回归了自身,对抗自我的背叛与投诚,而不是对抗外部的压抑与拒绝。

或许当今的“先锋”已不再一味追求超凡脱俗的探索,形式的先锋性日渐萎缩,精神探索的力量日渐加强,在现实情境的表达中有了价值的新维度、精神的重新定位,显然这种探索更接近了先锋的本质:

精神代言人的身份与自由的立场。

当然,我们也可以说作为一种流派的现代先锋艺术在指向未来的追求中短暂放逐了自我,但我们有理由相信:

作为其内核的先锋精神却没有远离艺术,它永远无法进入历史的尘埃中,而是成为了一种精神象征,引导着艺术继续前行。

这种先锋精神可以被传播,被解读,并被传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工作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