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练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7281356 上传时间:2022-11-3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3.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心理学练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教育心理学练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教育心理学练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教育心理学练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教育心理学练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心理学练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

《教育心理学练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心理学练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心理学练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

)。

A.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 

B.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互动过程

C.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思考过程 

D.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管理过程

17.一名小学四年级学生的语文阅读方面存在困难,我们可以应用智力测验、阅读测验或与此有关的生理方面的健康检查等各种形式的测查手段找出问题的症结。

这说明。

(教育心理学可以帮助教师准确了解问题)

18.奠定了心理学发展基础的著作是。

A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B布鲁纳的《学与教的心理学》

C皮亚杰的《认知心理学》D廖世承的《教育心理学》

19.教育心理学的诞生之年是( 

)。

A.1903年 

 B.1913年  C.1924年 D.1934年

20.60年代初,由  发起课程改革运动,自此,美国教育心理学逐渐重视探讨教育过程和学生心理,重视教材、教法和教学手段。

 A斯金纳 B布鲁纳 C 皮亚杰 D布鲁姆

21.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为( 

A.初创时期 B.发展时期 

C.成熟时期D.完善时期

第二章

1.去过几次小朋友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

这说明该小朋友认知发展属于()。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2.青少年期一般指()。

A6-12岁B12-18岁C6-18岁D10-20岁

3.智商的计算公式是()。

A智商(IQ)=心理年龄(MA)/实际年龄(CA)+100

B 智商(IQ)=心理年龄(MA)/实际年龄(CA)×

100

C 智商(IQ)=心理年龄(MA)/实际年龄(CA)×

100%

D 智商(IQ)=心理年龄(MA)/实际年龄(CA)-100

4.有机体发展过程中最容易习得某种行为的时期为该行为的( )。

A关键期或敏感期 B 行为学习期C 习得期 D发展期

5.皮亚杰认为形式运算阶段是( )。

A0-2岁 B2-7C7-11岁 D11-15岁

6.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认为,儿童人格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一种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如12-18岁的危机冲突时( )。

A勤奋感与自卑感  B 主动感对内疚感

C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D 自主感对羞耻感

7.目前研究男女智力的性别差异的基本结论之一是(  )。

A 男优于女  B 男女智力总体水平大致相等,但男性智力分布的离散程度比女性大 C 女优于男 D 男女智力总体水平在有的年龄相等,在有的年龄不相等

8.儿童的心理发展存在关键期,这是由以下哪一位学者最早提出的?

A美国的桑代克 B苏联的维果斯基

C瑞士的皮亚杰 D奥地利的劳伦兹

9.“最近发展区”指的是儿童心理发展的()。

A.现有的发展水平B.即将达到的水平

C.最高的发展水平D.现有水平和即将达到的水平之间的距离

10.青少年自觉地按照一定的行动目标和社会准则来评价自己的心理品质和能力叫做(  )。

A 心理自我 B生理自我C 社会自我 D 自我意识

11.生理自我在几岁左右基本成熟?

A1岁 B 3岁 C 5岁 D7岁

12.已有研究指出,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是( )。

A2岁 B 4岁 C5岁 D7岁  

13.人格的核心是( )。

A能力 B智力 C性格 D气质

14.心理发展是指从出生到生命的哪一阶段进程中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A 幼儿园毕业 B 小学毕业C 青春期D 死亡

15.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的速度、起迄时间、到达成熟的时间有不同的进程指的是()

A.发展的阶段性B.定向性C.不平衡性D.顺序性

16.小鸡、小鹅会在出生后很短一段时间内追逐自己的同类,若错过了这段时间,便很难再学会此类行为或“印刻”自己的“母亲”。

这种现象说明这段时间是幼禽认识并追逐母禽的。

(关键期)

17.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儿童能够掌握“守恒”概念其认知发展水平处于 。

 A 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18.儿童认识到客体在外形上发生了变化,但其特有的属性不变,这在心理学上称为。

19.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称之为:

()

A.人格B.性格C.自我D.品德

20.埃里克森认为,6-11岁的儿童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培养  。

A 信任感 B 勤奋感 C自主性 D主动性

21.按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说,青少年时期处于的发展阶段是。

A勤奋对自卑B亲密对孤独

C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D创新对内疚

22.埃里克森认为,4-5岁的儿童主要是培养。

A 信任感 B 勤奋感 C自主性 D主动性

23.埃里克森认为,2-3岁的儿童主要是培养。

24.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表现为搜集或综合信息与知识运用逻辑规律,缩小解答范围,直至找到唯一正确的解答的认知方式称为()

A.场独立型B.场依存型C.辐合型D.发散型

25.最早提出辐合型和发散型认知方式的是美国心理学家()

A吉尔福特B威特金C斯金纳D桑代克

26.对客观事物作判断时,常常利用内部的参照,自己对事物作出判断的认知方式属于:

A.冲动型B.沉思型C.场独立型D.场依存型

27.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的认知方式属于:

()

28.世界上最著名的量表是。

A韦氏智力量表B比纳-西蒙量表C斯坦福-比纳量表D瑞文推理量表

29.在智力测验中,儿童回答问题的成为其聪明程度的指标。

A数量和质量B积极性C主动性D态度

30.在有几种可能解答的问题情境中,个体倾向于很快的检验假设,且常常出错的认知方式被称为()

A.冲动型B.沉思型C.场独立型D.场依存型

31.倾向于深思熟虑且错误较少的认知方式属于()

32.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思维沿着许多不同的方向扩展,使观念发散到各个有关方面,最终产生多种可能答案的认知方式称为()

33.人们所说的天才通常是指智商的人。

A100以上B120以上C140以上D150以上

34.一个人的言语智商和操作智商之间的差异属于。

A个体间差异B个体内差异C群体差异D小组差异

35.大量研究表明,人的智力呈分布。

A偏态B常态(正态)B左偏态D右偏态

36.智力的年龄差异属于。

A个体间差异B个体内差异C群体差异D随机差异

37.由于学生的认知方式存在差异,所以在教学上要。

(因材施教)

38.简述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

39.简述青少年时期个性发展。

参考答案(1)意志方面。

中学生的意志特征主要体现在是否遵纪守法(自觉性);

有无自制力;

对学习、工作的坚持性程度和胆量的大小上。

一般而言,初中生的意志是不稳定的,特别是客服困难的毅力不够。

到了高中,学生的意志力才日趋稳定。

(2)情感方面。

就情感的强度、稳定性、持久性和主导情感来说,初中生情绪变化大,易冲动。

高中情感特征基本稳定。

(3)理智方面。

 初中生处于发展兴趣爱好、培养理智的最活跃时期;

高中生处于理智特征成熟期,亦即思维成熟期。

第三章

1.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的现象是()。

A.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B.望梅止渴

C.蜘蛛织网  D.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

2.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

以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

A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B综合课程理论

C实用主义课程理论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3.婴儿打过几次针,看见白衣人就会躲避或啼哭的反映,这是一种()

A非条件反射B无条件反射C条件反射D生来的反射

4.:

桑代克认为学习过程是()

A.顿悟过程B.同化和顺应过程

C.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D.试误过程

5.以下选项中,不属于经典性条件反射现象的是()。

A.望梅止渴 B.画饼充饥C.谈虎色变D.叶公好龙

6.根据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食物可以诱发狗的唾液分泌反应,则食物是。

A.中性刺激  B.无条件刺激  C.条件反应 D.无条件反应

7.巴甫洛夫经典实验“条件反射”中用的动物是()

A.鸽子B.猩猩C.狗D.白鼠

8.按照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法,学习者使用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称为。

A.智慧技能B.认知策略C.言语信息D.动作技能

9.按照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观点,学会陈述观念的能力称之为。

A.智慧技能B.认知策略C.言语信息D.动作技能 

10.在西方,对学习类型的分类有较大影响的心理学家是()

A.加涅B.斯金纳C.托尔曼D.桑代克

11.按照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观点,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注意、学习、记忆、思维和问题解决过程的内部组织起来的能力称为:

A.智慧技能B.认知策略C.言语信息D.动作技能

12.按照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观点,影响个体对人、对物或对某些事件的选择倾向称之为:

A.智慧技能B.认知策略C.态度D.动作技能

13.下列哪一个选项不属于中国心理学家对学习的划分范畴?

A知识的学习B概念的学习C技能的学习D行为规范的学习

14.提出学习层次分类和学习结果分类的是西方著名的心理学家。

A奥苏伯尔B加涅C巴甫洛夫D斯金纳

15.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是建立在迷箱实验的基础上的,这个实验使用的研究对象是。

A白鼠B猫C黑熊D猴子

16.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的提出者是:

A.巴甫洛夫B.维果茨基c.赞可夫D.斯金纳

17.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属于()

A.信号学习B.刺激—反应学习C.连锁学习D.言语联结学习

18.“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属于。

A刺激分化B刺激泛化C刺激消退D无条件刺激

19.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巴甫洛夫称之为  。

A 刺激泛化 B 刺激比较 C 刺激分化 D行为强化

20.看见路上的垃圾后绕道走开,这种行为是()。

A.强化  B.惩罚  C.逃避条件作用  D.消退

21.看到天上乌云和闪电时,赶紧找地方避雨,这种行为属于()

A.强化  B.回避条件作用  C.逃避条件作用  D.消退

22.提出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桑代克B、巴甫洛夫C、托尔曼D、斯金纳

23.经典条件反射与操作条件反射的理论都认为是形成和巩固条件反射的重要条件。

 A.动机B.强化 C.诱因  D.需要

24.学生期望达到的目标是。

A期望事项B执行控制C认知策略D诱因

25.美国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

A.构造一种完形B.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C.形成刺激与反应间的联结D.对环境条件的认知

26.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基本态度和方法构成了而学科的。

(基本结构)

27.布鲁纳在教学上提倡:

A.指导法B.讨论法C.发现法D.接受法

28.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是。

A机械学习B接受学习 C意义学习 D信号学习

29.新课程倡导的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教学对话等教学方式,其主要理论依据是()。

 A.建构学习论 B.结构学习沦 C.认识学习论 D.联结学习论

30.简述什么是意义学习以及意义学习的条件?

31.简述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

第四章

1.激发、维持和指引个体学习活动的心理动因或内部动力称为( 

A.学习需要B.学习期待来 

C.学习动机D.学习态度

2.以下各项原因中,教师应当指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败进行()

A能力归因B努力归因C任务难度归因D运气归因

3.怎样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4.学习是为了赢得地位和自尊。

这种学习动机属于()

A.附属内驱力B.自我提高内驱力C.认知内驱力D.内部求知欲

5.把动机分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的是( 

A.奥苏伯尔 B.桑代克 

C.布鲁纳 

   D.斯金纳

6.把个人学习与社会主义事业相联系,为未来参加祖国建设做出贡献而学习的动机属于( 

A.间接的远景性动B.直接的近景性动机 

C.间接的近景性动机D.直接的远景性动机

7.为了获得长者(如教师、家长等)的赞许和同伴的接纳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学习搞好的学习动机属于()

A.附属内驱力B.自我提高内驱力C.认知内驱力D.内部求知欲

8.一种要求理解事物、掌握知识、系统地阐述并解决问题的需要是()

A内驱力B认知内驱力C自我提高内驱力D附属内驱力

9.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称为( 

A.需要 

B.动机 C.强化 D.诱因

10.根据学习动机内容的社会意义,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 

A.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 

B.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动

C.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D.高尚的动机和低级的动机

11.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动机可以分为()。

B.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动

D.高尚的动机和低级的动机

12.主张在学习活动中采取各种外部手段如奖赏、赞扬、评分、等级、竞赛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起其相应的学习行为。

这属于的观点。

A需要层次理论B强化理论C成就动机理论 D 成败归因理论

13.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称为( 

A.诱因B.问题情境C.学习期待D.强化

14.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认为,动机和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是()

A.低相关B.高相关C.不成比例D.呈倒“U”型曲线

15.在维纳的三维度归因模式中,任务难度属于( 

A.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制的 

B.外部的、稳定的、不可控制的

C.内部的、不稳定的、可控制的 

D.外部的、不稳定的、可控制的

16.在维纳的三维度归因模式中,能力高低属于( 

D.外部的、不稳定的、可控制的

17.将学业失败的原因说成是“自己能力低”这种归因属于()

A内部稳定性归因B外部不稳定归因

C外部稳定性归因D内部不稳定性归因

18.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是()

A阿特金森B马斯洛C班杜拉D维纳

19.教师耐心有效地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精心组织信息量大、有吸引力的课堂教学,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这属于利用来培养学生学习动机。

A直接发生途径B间接发生途径C学习效果D学习方法

20.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称为( 

A.自我期待感 

B.自我归因感 

C.自我预期感 

D.自我效能感

21.根据班杜拉的理论,影响自我效能感的最主要因素是个体自身行为的( 

A.自我预期B.成败经验 

C.自我归因 

D.期待

22.最早提出自我效能感的概念是()。

A.班杜拉B.奥苏贝尔 

C.桑代克D.布鲁纳

23.需要层次理论是由提出的。

A.班杜拉B.奥苏贝尔 

C.桑代克D.马斯洛

24.以下哪一位是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

A.班杜拉B.阿特金森 

C.桑代克D.马斯洛

25.简述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观点。

26.简述成败归因理论的主要观点。

27.试论述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28.试论述教师应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第五章

1.经验类化说强调以下哪种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

A任务的相同要素B概括化的经验或原理

C原有的认知结构D对事物关系的理解

2.桑代克认为,一种学习之所以能对另一种学习产生迁移,是因为两种学习之间具有。

3.同一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我们称为()

A.迁移B.正迁移C.水平迁移D.具体迁移

5.一种学习中习得的具体的、特殊的经验直接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是()

A正迁移B负迁移C一般迁移D具体迁移

6.平常我们所讲的“举一反三”、“闻一知十”属于()

A顺应迁移B同化性迁移C重组迁移D一般迁移

7.需要调整原有的经验或对新旧经验加以概括,在形成更高一级的认知结构后才发生迁移。

这是()

A.一般迁移B.同化迁移C.顺应迁移D.重组迁移

8.学生在学习数运算的法则m(a+b)=ma+mb后,错误地认为1g(a+b)=lga+1gb,这是()

A.正迁移B.负迁移C.一般迁移D.具体迁移

9.所谓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材料是指()

A、最新的内容 B、最形象、生动的内容

C、学科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D、事例或案例

10.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是()

A同化性迁移B正迁移C一般迁移D具体迁移

11.原有认知结构对迁移有着重大影响,其中对迁移起到至关重要的因素是()

A学习者的知识背景B认知结构的概括水平

C学习者的认知发展D学习者的心向与定势

12.简述迁移的作用。

13.简述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

14.在教学中应如何促进学生学习迁移。

第六章

1.信息能长时间保留下来,容量没有限度的记忆是()

A.短时记忆B.瞬时记忆C.长时记忆D.感觉记忆

2.根据遗忘曲线,遗忘的进程是()

A先快后慢B先慢后快C倒U型D加速型

3.研究表明,记忆效果最好的学习熟练程度是()

A150%B200%C100%D120%

4.运用联想的方法对无意义的材料赋予某些人为意义,以促进知识保持的策略,称之为()

A记忆术B无意义识记C有意义识记D记忆编码

5.历史课中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学习属于()

A.符号学习B.概念学习C.命题学习D.程序性学习

6.原有观念为上位,新学习的观念是原有观念的下位观念,这种学习称为()

A、下位学习B、上位学习C、并列学习D、结合学习

7.从规则到例子的学习实质上是一种()

A、上位学习B、下位学习C、并列结合学习D、发现学习

8.上位学习又称为(  )

A 类属学习 B总括学习C并列结合学习D命题学习

9.掌握若干概念之间关系的学习称之为()

A符号学习B概念学习C命题学习D规则学习

10.在直观教学时运用变式的主要目的是()。

A.激发学习兴趣B.引起有意注意C.突出概念的本质D.丰富想象思维

11.不包含或只包含了一小部分概念或规则的主要属性和关键特征的例证是()

A正例B反例C变式D定势

12.学校规定学生做作业必须用蓝笔,教师批改作业必须用红笔。

这是运用了感知的哪一条规律()

A.强度律B.差异律C.活动律D.结合律

13.通过观察事物、演示实验、到工厂或农村进行实地参观访问等方式获得直观经验,属于()

A.实物直观B.模象直观C.言语直观D.知识直观

14.教材编写应分段分节,教师讲课要有间隔和停顿。

这是利用感知规律的()

A.强度律B.差异律C.活动律D.组合律

15.“当我们学到了更高级的概念与规律以后,高级的观念可以代替低级概念,使低级概念遗忘,从而减轻记忆负担。

”这种思想是和以下的哪一种理论有关()

A.痕迹衰退说B.同化说C.动机说D.干扰说

16.简述知识学习的作用。

17.试论述应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

18.试论述应如何有效进行知识概括。

19.试论述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主要观点,并举例说明应如何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的保持。

第七章

1.下列哪一项是心智技能的三个特点()。

A观念性、内潜性、简缩性B客观性、内潜性、简缩性

C客观性、外显性、展开性D观念性、内潜性、展开性

2.在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中期出现暂时停顿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之为()。

A抑制现象B挫折现象C高原现象 D低谷现象

3.形成各种操作技能所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是()。

A示范与讲解B模仿C练习D有效反应

4.操作技能的特点是()。

A物质性、外显性、展开性B.物质性、外显性、简缩性

C.观念性、内隐性、简缩性D.观念性、内隐性、展开性

5.在心智技能形成过程中,需要把智力活动模式以展开的、外显的方式予以实施的阶段是()。

A.原型定向B.操作定向C.原型操作D.原型内化

6.技能分为操作技能和两种。

7.各种操作技能发展的一般趋势是随着练习量的增加而提高,但有时也会出现暂时的停顿或退步现象,我们称之为_____________。

8.技能是__________________活动方式。

9.心智技能是指借助于在头脑中进行的认知活动的心智操作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