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度第一学期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264611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度第一学期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学年度第一学期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学年度第一学期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学年度第一学期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学年度第一学期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度第一学期Word下载.docx

《学年度第一学期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度第一学期Word下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度第一学期Word下载.docx

D.贮藏手段

4、货币出现以后,它不仅是商品交换的媒介,而且是财富的一般代表。

人们崇拜货币,这是因为

A.货币是商品交换的产物 

B.货币是金银来充当的

C.货币也是商品,具有价值 

D.货币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5、2005年5月9日《金融时报》载文指出,银行卡与现金、支票等传统工具相比,具有自身特点,我国目前各商业银行都高度重视银行卡业务,积极推动银行卡产业的发展。

银行卡与现金、支票等传统支付工具相比,具有的自身的特点是

A.能够用来购买商品

B.具有储蓄手段的职能

C.集存款、贷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

D.持卡人可以在自动提款机上任意提取现金

6、下列关于外汇说法正确的是

A.外汇能够在我国直接消费 

B.外币就是外汇

C.外汇可以用来偿还对外债务 

D.外汇就是外币

7、近年来,人民币汇率问题成为国际关注的热点,我国面临部分国家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人民币升值意味着

①外汇汇率升高 

②外汇汇率跌落 

③一般来说,有利于我国进口,不利于出口④一般来说,有利于我国出口,不利于进口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8、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 

为限度

A.市场上现有的货币总量 

B.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

C.流通中不足的货币量 

D.国家可能发行的货币量

9、近几年,我国加大了农村的电网改造。

广东省的某县将3个镇的农户用电价格下调了30%-40%,当年农民用电就提高了3倍。

这说明

A.在特定条件下,价格不由价值决定

B.价格对人们的生活有影响,价格降低,人们的需求增加

C.价格变化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影响不大

D.价格影响需求。

需求影响价格

10、商品交换应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货币出现以后等价交换表现为

A.货币与商品的价值量相一致 

 

B.交换的数量和比例相一致

C.价格与价值相一致 

D.交换双方的使用价值相一致

11、新疆今年发生的棉花收购价格大战,是棉花价格放开后市场必然出现的波动。

造成价格战的主要原因是今年洪涝灾害,棉花枯萎发生严重,导致棉花产量减少,引起价格上涨。

上述材料反映的经济现象是

A.商品的价值决定商品的价格   

B.价值是价格的货币表现

C.供求关系直接影响商品价格的高低 D.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12、不同商品生产者生产同一种商品,在同一时间、同一市场上,以同一价格出售,有人赚钱,有人亏本,这是因为他们生产同一种商品的

A.劳动生产率不同 

B.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同

C.劳动积极性不同 

D.产量不同

13、下列选项中,影响消费的因素有

①家庭可支配收入 

②商品的价格 

③商品的质量与性能 

④商品的售后服务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4、人们经常说“一分钱一分货”,指的是

A.商品的价值与使用价值 

B.商品的价值量与价值

C.商品的价值与价格 

D.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15、根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国烟民已达5000多万人。

为此,专家建议教育部门应掀起一场“拒绝第一支烟”的活动,有的学校提出包括禁止吸烟在内的“十无学校”活动的建议。

为此,正确的看法是

A.人们的生活消费与社会无关,政府不应该管

B.国家应对公民个人的生活消费进行强制管理

C.公民尤其是青少年应该培养健康、文明、科学的生产方式

D.落后的消费习惯是不文明的行为

16、“书画琴棋诗酒花,当年件件不离它。

而今七字都更变,柴米油盐酱醋茶。

”这首自我解嘲的《无题》诗,说明了

A.收入水平的高低对家庭消费直接的影响

B.生存资料的消费是维持生存必需的条件

C.发展资料的消费也表现为物质消费

D.没有生存资料的消费和发展资料的消费,人类便无法生存和发展

17、下列选项中所涉及的现象都是在商品交换的不同历史阶段出现的,其中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金银货币—金属铸币—纸币—电子货币

B.一般等价物—纸币—金属铸币—电子货币

C.金银货币—纸币—一般等价物—商品

D.商品—货币—一般等价物—纸币

18、一般来说,下列商品属于互为替代商品的是

①汽车和火车 

②牛肉和羊肉 

③食品和药品 

④钢铁和水泥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9、现在许多高校的学生消费越来越高,连给同学过生日都到高档酒店,有些家在农村的学生怕别人瞧不起自己,也向家长索要钱款给同学过“高档生日”,这是一种什么心理

A.从众心理 

B.求实心理 

C.攀比心理 

D.求异心理

20、某纺织厂有工人100名,每人每天平均织布100米,每米布单价5元(假设价格与价值相符合)。

若该厂领先于其他织布厂,将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一倍,该厂的日产量、每米布单价、价值总量应是

A.20000米 

5元 

50000元 

B.20000米 

10元 

200000元

C.20000米 

100000元 

D.20000米 

7.5元 

50000元

二、双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

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错选、多选、少选该题不得分。

21、下列情况中,外汇汇率升高的是

A.100美元兑换人民币由540元上升到827元

B.本国货币币值上升,外国货币币值下降

C.100元人民币兑换卢布由50卢布上升到900卢布

D.本国货币币值下降,外国货币币值上升

22、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对人民币汇率进行了调整,宣布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

业内专家认为,汇率改革将会对中国经济带来深远影响,不过,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上调幅度为2%,并不会对出口贸易产生实质影响,应该属于一个可控范围。

人民币汇率在可控范围内作合理调整,继续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

A.有利于人民生活安定 

B.可以确保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C.有利于世界金融的稳定 

D.意味着人民币已经成为世界货币

23、2005年6月25日《法制日报》报道,哈尔滨某商厦开展促销活动规定:

只要持面值为10元、20元、50元、100元人民币,号码尾数为“6”或“8”的即可在该商场双倍使用。

边种用法

A.属于商家的正常促销活动,不应干涉 

B.会导致通货紧缩的发生

C.会扰乱人民币正常的流通秩序 

D.未按人民币面额流通,违反了国家法律

24、2005年7月1日新华网载文指出,世界众多厂商的最新产品都盯着中国,并且不遗余力地宣传时髦,致使许多城市年轻人手机的更新频率超过一年1部。

这导致了快买、快扔的“抛弃型”消费行为,产品的设计使用寿命被人为缩短,而资源消耗量与电子垃圾废弃量由此大幅增加。

上述材料表明,快买、快扔的“抛弃型”消费行为

A.是求实心理引发的 

B.是从众心理引发的

C.是求异心理引发的 

D.是攀比心理引发的

25、上题材料启示我们

A.应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B.应注重精神消费

C.应保护环境,倡导绿色消费 

D.应注重物质消费

26、商品价格变化对消费者需求量有重要影响,但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是不一样的

A.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会导致消费者的需求急剧减少

B.高档耐用品价格上涨,会导致消费者的需求大幅度减少

C.生活必需品价格下降,会导致消费者的需求大幅度增加

D.高档耐用品价格下降,会导致消费者的需求大幅度增加

南京市临江高级中学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答案卷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

/P>

三、简答题(共12分)

27、简要分析价格变动对于生产经营的影响。

四、辨析题(只作判断不分析不给分,共12分)

28、辨题:

“物以稀为贵”。

商品价值量的大小是由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的。

五、材料分析题(共18分)

29、当代某些中学生中,许多同学的手机、电脑、MP3、电子辞典等“现代化装备”不断升级,由此带来的“学费外支出”迅速增长,这种使用高科技产品的攀比之风还有进一步蔓延的趋势。

(1)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消费观?

(2)作为一个理智的消费者,在日常生活消费中应如何做?

(3)针对本班同学日常生活消费状况,拟订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并简要写出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

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三、简答题(共9分)

27、答:

①调节生产(4分) 

②提高劳动生产率(3分)

③促使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3分)(每点可参考课文作些具体说明)

四、辨析题(只作判断不分析不给分,共9分)

28、答:

(1)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不受市场供求关系和价格变换的影响。

(2)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商品的价格很高,是因为:

第一,由于人们发现它、开采它、生产它、保存它等花费了大量的劳动时间,其价值量大,价格也就高。

第二,市场的供求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商品价格的涨落,供过于求,价格下跌,供不应求,价格上涨。

这说明商品的价格由价值决定,受供求关系的影响。

(3)题目观点没有理解价值、价格、供求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因而是不科学的。

五、材料分析题(共10分)

29、答:

(1)①这是一种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②个别学生的消费受攀比心理影响,饮食消费向广告看齐,服装消费向名牌看齐,娱乐消费向流行看齐,人情消费向成人看齐。

③这种消费心理是不健康的。

(2)①生活方式的变化,推动着人们消费观念的更新,更不可避免的带来不同消费观念之间的激烈碰撞。

②作为理性的消费者,要遵循以下原则:

a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b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c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d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3)课题:

中学生消费面面观或中学生消费现象透视等。

研究目的: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并引导消费行为。

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观察法、小组合作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