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西片区学年高一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256185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67.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西片区学年高一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西片区学年高一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西片区学年高一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西片区学年高一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西片区学年高一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西片区学年高一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西片区学年高一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西片区学年高一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西片区学年高一月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碳>

硅(A、B、D中的试剂分别为盐酸、石灰石和硅酸钠溶液)

B.石油分馏

C.用KMnO4与浓盐酸反应制取适量氯气的

简易装置

D.实验室制乙酸乙酯

A.AB.BC.CD.D

7.为探究NaHCO3、Na2CO3和盐酸(以下盐酸浓度均为1mol·

L-1)反应过程中的热效应,实验测得如下数据:

序号

35mL试剂

固体

混合前温度/℃

混合后温度/℃

2.5gNaHCO3

20.0

18.5

3.2gNa2CO3

24.3

盐酸

16.2

25.1

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Na2CO3溶液与盐酸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B.NaHCO3溶液与盐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C.20.0℃时,含3.2gNa2CO3的饱和溶液和35mL盐酸混合后的温度将低于25.1℃

D.20.0℃时,含2.5gNaHCO3的饱和溶液和35mL盐酸混合后的温度将低于16.2℃

8.如图为铜锌原电池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子由铜片通过导线流向锌片

B.烧杯中溶液逐渐呈蓝色

C.该装置能将电能转变为化学能

D.锌片逐渐溶解

9.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NO2

N2O4,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后,升高温度,混合物的颜色变深。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正反应为放热反应B.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C.降温瞬间NO2的浓度增大D.降温后各物质的浓度不变

10.在100℃时,把0.5molN2O4通入体积为5L的真空密闭容器中,立即出现红棕色。

反应进行到2s时,NO2的浓度为0.02mol·

L-1。

在60s时,体系已达平衡,此时容器内压强为开始时的1.6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前2s以N2O4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1mol·

L-1·

s-1

B.在2s时体系内的压强为开始时的1.1倍

C.在平衡时体系内含N2O40.25mol

D.平衡时,N2O4的转化率为40%

11.下列有关甲烷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1mol甲烷中含有4molC—H共价健

B.CH4、CCl4和CH3Cl都是正四面体结构

C.光照条件下甲烷能与溴蒸气发生取代反应

D.通常情况下,甲烷跟强酸、强碱、强氧化剂不反应

12.已知最简单的有机物E和直线型分子G在光照条件下反应,生成四面体型分子L和直线型分子M(组成G分子的元素为第三周期的元素),如下图。

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常温常压下,E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B.干燥的G能漂白有色物质

C.在光照条件L能与G继续发生与上述类似的反应D.上述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

13.下列实验方法正确的是()

①用水鉴别四氯化碳、苯和乙醇

②用澄清石灰水鉴别碳酸钠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

③用闻气味的方法鉴别化纤织物和纯毛织物

④用碘水检验淀粉

⑤用蒸馏法分离乙酸乙酯和饱和碳酸钠溶液

A.①④B.③④C.②③D.①⑤

14.下表实验装置示意图、实验现象及解释均正确的是()

15.下列化学反应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A.CH4+Cl2

CH3Cl+HCl

B.CH2═CH2+HCl

CH3CH2Cl

C.CH3COOC2H5+H2O

CH3COOH+C2H5OH

D.CH2═CH2+H2

CH2CH3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16.下列除去杂质(括号内的物质为少量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A.乙烷(乙烯):

光照条件下通入Cl2,气液分离

B.乙酸乙酯(乙酸):

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分液、干燥、蒸馏

C.CO2(HCl):

气体通过盛有饱和Na2CO3溶液的洗气瓶

D.H2(O2):

通过盛有灼热铜粉的玻璃管

17.下列关于常见有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烯和苯都能与溴水反应B.乙酸和油脂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C.糖类和蛋白质都是人体重要的营养物质D.乙烯和甲烷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

18.糖类、油脂、蛋白质为食物中的基本营养物质。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油脂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

B.糖类、油脂、蛋白质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C.糖类、油脂、蛋白质中都只含C、H、O三种元素

D.淀粉、纤维素分子组成都可表示为(C6H10O5)n,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19.下列物质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A、蔗糖和纤维素B、淀粉和纤维素

C、果糖和葡萄糖D、淀粉和葡萄糖

20.把镁条投入盛有盐酸的敞口容器中,产生H2的速率如右图所示,不影响氯气反应速率的因素是()

A.Cl-的浓度B.镁条的表面积C.溶液的温度D.H+的浓度

21.反应P(g)+3Q(g)

2R(g)+2S(g),在不同情况下测得反应速率如下,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v(P)=0.15mol/(L·

min)B.v(Q)=0.6mol/(L·

min)

C.v(R)=0.1mol/(L·

s)D.v(S)=0.4mol/(L·

22.下图表示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是()

A.500mL2.0mol/LH2SO4和500mL2.0mol/LBa(OH)2的反应符合图2,且吸收热量为△E2

B.500mL2.0mol/LHCl和500mL2.0mol/LNaOH的反应符合图1,且放出热量为△E1

C.发生图l能量变化的任何反应,一定不需要加热即可发生

D.CaO、浓硫酸分别溶于水时的能量变化符合图1

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H原子形成1molH-H键要吸收热量

B.所有燃烧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C.在稀溶液中,1 

mol酸与1 

mol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水时所释放的热量称为中和热

D.在一定条件下,1mol 

H2 

与足量的Cl2、Br2、I2 

分别反应,放出热量关系是I2>Br2>Cl2

24.H2和I2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反应H2(g)+I2(g)

2HI(g)△H=-akJ•mol-1,已知: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B.向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H2和2molI2,充分反应后放出的热量小于2akJ

C.断开2molH-I键所需能量约为(c+b+a)kJ

D.断开1molH-H键和1molI-I键所需能量大于断开2molH-I键所需能量

25.化学能可与热能、电能等相互转化。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

B.中和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的总能量高

C.图I所示的装置能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D.图II所示的反应为放热反应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满分50分)

26.催化剂在生产和科技领域起到重大作用。

为比较Fe3+和Cu2+对分解的催化效果,某化学研究小组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

请回答相关问题:

(1)定性分析:

如图甲可通过观察______定性比较得出结论。

同学X观察甲中两支试管产生气泡的快慢,由此得出Fe3+和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其结论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2)定量分析:

如图乙所示,实验时均以生成40mL气体为准,其它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已忽略。

实验中需要测量的数据是______。

(3)加入0.10molMnO2粉末于50mLH2O2溶液中,在标准状况下放出气体的体积和时间的关系如上图所示。

①实验时放出气体的总体积是______mL。

②放出1/3气体所需时间为______min。

③计算H2O2的初始物质的量浓度______。

(请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④A、B、C、D各点反应速率快慢的顺序为______。

27.某实验小组用下列装置进行乙醇催化氧化的实验。

(1)实验过程中铜网出现红色和黑色交替的现象,请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2)甲和乙两个水浴作用不相同。

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3)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试管a中能收集到不同的物质,它们是_______;

集气瓶中收集到的气体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试管a中收集到的液体用紫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显红色,说明液体中还有________________。

要除去该物质,可先在混合液中加入________(填写字母),然后再通过蒸馏即可除去。

a.氯化钠溶液 b.苯 c.碳酸氢钠溶液 d.四氯化碳

28.原子序数由小到大排列的四种短周期元素X、Y、Z、W,其中X、Z、W与氢元素可组成共价化合物XH3、H2Z和HW;

Y与氧元素可形成离子化合物Y2O和Y2O2。

(1)写出Y2O2的化学式:

 

,其中含有的化学键是 

(2)X、Z、W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 

(填写化学式)。

(3)XH3、H2Z和HW三种化合物中与另外两种都能反应的是 

(填写化学式),生成物属于 

(填“离子”或“共价”)化合物。

(4)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

①XW3:

②Y2Z:

(5)X的气态氢化物的结构式为 

参考答案

1.C

【解析】A、含极性共价键,选项A不选;

B、含非极性共价键,选项B不选;

C、惰性气体为单原子分子,没有化学键,不存在共价键,选项C选;

D、含极性共价键,选项D不选。

答案选C。

2.C

【解析】A.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A错误;

B.6个质子8个中子的碳元素的核素符号为

,B错误;

C.氯化镁是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

,C正确;

D.氯化氢是共价化合物,用电子式表示氯化氢的形成过程为

,D错误,答案选C。

3.C

【解析】①Cl、S位于同一周期,原子半径S>Cl,故①错误;

②非金属性F>Cl>P,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氢化物越稳定,氢化物稳定性:

HF>HCl>PH3,故②正确;

③非金属性Cl>S,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单质的氧化性越强,故③正确;

⑤非金属性Cl>S,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应为H2SO4<HClO4,故④错误;

⑥金属性K>Na>Mg,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故⑤正确。

故选C。

4.C

【解析】Na2O2中的共价键为非极性键,NaOH中的共价键为极性键;

CH3COONa中含有非极性键,NaOH中没有非极性键;

H2O2中含有非极性键,CO2中没有。

5.B

【解析】

A、手机上用的锂离子电池属于二次电池,A项正确;

B、铜锌原电池工作时,电子沿外电路从锌电极流向铜电极,B项错误;

C、甲醇燃料电池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C项正确;

D、锌锰干电池中,锌电极是负极,D项正确;

答案选B。

6.C

【解析】A.盐酸不是氯元素的最高价含氧酸,所以不能用稀盐酸、碳酸钠溶液、硅酸钠溶液设计实验来验证元素的非金属性Cl>C>Si,故A错误;

B.温度计水银球应位于蒸馏烧瓶支管口附近,冷却水的方向错误,应下口进,上口出,延长水在冷凝管中的时间,故B错误;

C.KMnO4与浓盐酸常温下反应生成氯气,氯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C正确;

D.导管不能插入液面下,以免发生倒吸,故D错误;

7.C

【解析】A项,由②和④可知,3.2gNa2CO3加入盐酸中,包括溶解和反应两个过程,其中溶解使温度升高到24.3℃,最终温度为25.1℃,所以Na2CO3与盐酸反应是放热反应,A错误;

B项,由①和③可知,2.5gNaHCO3加入盐酸中,包括溶解和反应两个过程,其中溶解使温度降低到18.5℃,最终温度为16.2℃,所以NaHCO3与盐酸反应是吸热反应,B错误;

C项,20.0℃时,含3.2gNa2CO3的饱和溶液和35mL盐酸混合,由于没有Na2CO3溶解过程,所以混合后的温度低于25.1℃,C正确;

D项,由于NaHCO3溶于水为吸热过程,20.0℃时,含2.5gNaHCO3的饱和溶液和35mL盐酸混合,与固体相比较,没有溶解吸热的过程,混合后的温度将高于16.2℃,D错误。

8.D

【解析】铜锌原电池中锌是负极,电子由锌片通过导线流向铜片,故A错误;

烧杯中溶液呈无色,故B错误;

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故C错误;

锌是负极,锌片逐渐生成锌离子而溶解,故D正确。

9.A

【解析】升高温度,混合物的颜色加深,说明反应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根据勒夏特列原理,此反应的正反应方向是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即NO2浓度降低,N2O4浓度增大,故A正确。

10.B

【解析】A、前2s内N2O4的浓度减少0.02/2=0.01mol/L,则以N2O4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1mol/L/2s="

0.005"

mol·

s-1,错误;

B、前2s时,二氧化氮的物质的量是0.02mol·

L-1×

5L=0.1mol,则消耗N2O4的物质的量是0.1mol/2=0.05mol,剩余N2O4的物质的量是0.5-0.05=0.45mol,此时气体总物质的量是0.45+0.1=0.55mol,所以在2s时体系内的压强为开始时的0.55/0.5=1.1倍,正确;

C、平衡时压强是开始的1.6倍,说明平衡时气体的物质的量是原来的1.6倍,则平衡时气体的物质的量是0.5mol×

1.6=0.8mol,物质的量增加0.8-0.5=0.3mol,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每有1molN2O4反应生成2molNO2,气体物质的量增加1mol,所以当气体的物质的量增加0.3mol时,有0.3molN2O4参加反应,生成0.6molNO2,剩余N2O4的物质的量是0.5-0.3=0.2mol,错误;

D、根据C的分析,平衡时N2O4的转化率是0.3mol/0.5mol=60%,错误,答案选B。

11.B

【解析】A.甲烷的分子式为CH4,每个分子中有4个共价键,所以1mol甲烷中含有4molC—H共价健是正确的;

B.CH4和CCl4分子中的共价键的键长是相同的,键角都是109.5

,所以它们的分子构型都是正四面体结构。

CH3Cl分子中的碳氢键键长和碳氯键的键长是不相等的,所以只能称为四面体,不是正四面体,B不正确;

C.光照条件下甲烷能与溴蒸气发生取代反应是正确的;

D.甲烷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所以通常情况下,甲烷跟强酸、强碱、强氧化剂不反应,D正确。

选B。

12.B

【解析】E是最简单的有机物,则E为Cl2,G为第三周期元素,则G为Cl2.L为一氯甲烷,M为HCl,A、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故A说法正确;

B、干燥的氯气不具有漂白性,故B说法错误;

C、甲烷的取代反应是连锁反应,生成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甲烷,故C说法正确;

D、甲烷和氯气在光照条件下的反应是取代反应,故D说法正确。

13.A

①用水鉴别四氯化碳、苯和乙醇,苯的密度比水小,四氯化碳的密度比水大,乙醇与水混溶。

可以鉴别。

②用澄清石灰水鉴别碳酸钠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都能生成白色沉淀,无法鉴别。

③用闻气味的方法鉴别化纤织物和纯毛织物,两者燃烧都没有气味。

无法鉴别。

④用碘水检验淀粉,淀粉显蓝色,可以鉴别。

⑤用蒸馏法分离乙酸乙酯和饱和碳酸钠溶液,两者不混溶,分层,可直接分液。

14.C

A、石蜡油分解产生了烯烃,但不能证明只产生烯烃,故错误;

B、导管口不能插入液面以下,故错误;

C、甲烷和氯气反应生成了有机物,不溶于水,为油状液滴,故正确;

D、乙醇和钠反应也是放热反应,但热量不足以使金属钠熔化,故错误。

15.C

①甲烷中H被取代;

②碳碳双键转化为单键;

③水解反应为取代反应;

④碳碳双键转化为单键.

16.B

A、乙烷和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不能达到分离,故错误;

B、饱和碳酸钠除去乙酸,降低乙酸乙酯在溶液中的溶解度,使之析出,采用分液分离,干燥、蒸馏,故正确;

C、CO2和Na2CO3发生反应,不仅除去HCl,还能吸收CO2,故错误;

D、氧气和Cu生成CuO,氢气和CuO发生还原反应,故错误。

17.A

【解析】A.苯与溴水不反应,但可以发生萃取,A错误;

B.乙酸含有羧基,油脂属于酯类,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B正确;

C.糖类和蛋白质都是人体重要的营养物质,C正确;

D.乙烯含有碳碳双键,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甲烷不能,因此乙烯和甲烷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D正确,答案选A。

18.A

A.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A项正确;

B.糖类中的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B项错误;

C.蛋白质除含有C、H、O元素以外,还含有N等元素,C项错误;

D.淀粉、纤维素分子组成都可表示为(C6H10O5)n,但n值不同,分子式不同,二者不能互为同分异构体,D项错误;

答案选A。

19.C

A、蔗糖的分子式为C12H22O11,纤维素的分子式为(C6H10O5)n,故不是同分异构体,错误;

B、淀粉和纤维素的分子式都为C6H10O5)n,但n值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错误;

C、果糖和葡萄糖的分子式都为C6H12O6,故为同分异构体;

D、淀粉的分子式为(C6H10O5)n,葡萄糖的分子式为C6H12O6,不是同分异构体。

20.A

【解析】Mg和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g+2H+=Mg2++H2↑,A、Cl-不参与反应,因此Cl-浓度化学反应速率无影响,故A正确;

B、表面积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故B错误;

C、升高温度,加快反应速率,故C错误;

D、H+浓度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故D错误。

21.C

【解析】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之比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A.

=0.15;

B.

=0.2;

C.

=3;

D.

C中比值最大,反应速率最快,故选C。

22.B

23.B

【解析】A、由原子形成化学键放出能量,故A错误;

B、燃烧是指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都是放热反应,故B正确;

C、根据中和反应概念,中和反应强调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为中和热,故C错误;

D、在一定条件下,越容易与氢气化合,放出热量越多,又Cl2、Br2、I2 

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则与氢气化合越来越难,所以1molH2与足量的Cl2、Br2、I2分别反应,放出热量由多到少的是Cl2>Br2>I2,故D错误;

故选B。

24.D

【解析】A、H2和I2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反应:

H2(g)+I2(g)⇌2HI(g)△H=-akJ•mol-1,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物能量高于生成物,A正确;

B、反应是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彻底,依据焓变意义分析,向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H2和2molI2,充分反应后放出的热量小于2akJ,B正确;

C、△H=反应物断裂化学键需要的能量-生成物形成化学键放出的能量=bkJ/mol+ckJ/mol-2x=-akJ/mol,得到断开2molH-I键所需能量约为(a+b+c)kJ,C正确;

D、断裂化学键吸收能量,形成化学键放出能量,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形成化学键放出的能量大于断裂化学键吸收的能量,断开1molH-H键和1molI-I键所需能量小于断开2molH-I键所需能量,D错误;

答案选D。

25.C

【解析】A.化学反应总是伴随着能量变化,断键需要吸收能量,成键放出能量,所以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化学键的断裂与生成,故A正确;

B.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故B正确;

C.该装置不能构成闭合回路,所以不能形成原电池,故C错误;

D.根据图象知,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则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故D正确;

26.产生气泡的快慢不合理阴离子种类不同产生40mL气体所需的时间60mL1min0.11mol·

L-1D>

C>

B>

A

(1)该反应中产生气体,所以可根据生成气泡的快慢判断;

氯化铁和硫酸铜中阴阳离子都不同,无法判断是阴离子起作用还是阳离子起作用;

(2)该反应是通过生成气体的反应速率分析判断的,所以根据v=

知,需要测量的数据是产生40ml气体所需要的时间;

(3)①根据图象知,第4分钟时,随着时间的推移,气体体积不变,所以实验时放出气体的总体积是60mL;

②根据图像可知放出1/3气体即产生20mL气体所需时间为2min;

③设双氧水的物质的量为x,则

2H2O2

2H2O+O2↑

2mol22.4L

x0.06L

x=

=0.0054mol,

所以其物质的量浓度=

=0.11mol·

L-1;

④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成正比,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浓度逐渐降低,反应速率逐渐减小,因此根据图象结合v=

知A、B、C、D各点反应速率快慢的顺序为D>C>B>A。

27.2Cu+O2

2CuOCH3CH2OH+CuO

CH3CHO+Cu+H2O或2CH3CH2OH+O2

2CH3CHO+2H2O热水浴或加热冷却或冷水浴乙醛、乙醇、水氮气乙酸c

【解析】

(1)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过程:

金属铜被氧气氧化为氧化铜,2Cu+O2

2CuO,氧化铜将乙醇氧化为乙醛,CH3CH2OH+CuO

CH3CHO+Cu+H2O,故答案为:

2Cu+O2

2CuO;

CH3CH2OH+CuO

CH3CHO+Cu+H2O;

(2)甲和乙两个水浴作用不相同,甲是热水浴,作用是乙醇平稳气化成乙醇蒸气,乙是冷水浴,目的是将乙醛冷却下来,故答案为:

加热;

冷却;

(3)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中的物质:

乙醇、乙醛和水的沸点高低不同,在试管a中能收集这些不同的物质,空气的成分主要是氮气和氧气,氧气参加反应后剩余的主要是氮气,故答案为:

乙醛、乙醇、水;

氮气;

(4)若试管a中收集到的液体用紫色石蕊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