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教师招聘《教育基础知识》试题及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7255440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32.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阳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教师招聘《教育基础知识》试题及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南阳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教师招聘《教育基础知识》试题及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南阳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教师招聘《教育基础知识》试题及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南阳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教师招聘《教育基础知识》试题及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南阳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教师招聘《教育基础知识》试题及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南阳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教师招聘《教育基础知识》试题及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

《南阳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教师招聘《教育基础知识》试题及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阳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教师招聘《教育基础知识》试题及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南阳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教师招聘《教育基础知识》试题及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

5、体谅模式是由英国德育专家麦克费尔等人创建的一种德育模式,该模式把()的培养置于中心地

位。

A、道德情感

B、道德认识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解析】体谅模式假定与人友好相处是人类的基本需要,满足这种需要是教育的首要职责。

它以一系列的人

际与社会情境问题启发学生的人际意识与社会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学会体谅。

体谅模式把道德情感的

培养置于中心地位。

故选A。

6、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应立足于()。

A、教育和处罚

B、教育和保护

C、保护和管教

D、预防和矫治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立足于教育和保护,从小抓

起,对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及时进行预防和矫治。

7、比概念学习低一层次的学习是()。

A、信号学习

B、规则学习

C、辨别学习

D、言语学习

【答案】C

【解析】按照学习情景由简单到复杂、学习水平由低到高的顺序,将学习分成八类,分别是:

信号学习、刺

激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言语联结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或原理学习、解决问题学习,故比概

念学习低一层次的应该是辨别学习。

故选C。

8、我国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是战国时期魏国的李悝于公元前407年编成的。

A、《开皇令》

B、《法典》

C、《法经》

D、《法言·

学行》

【解析】战国时期魏国的李悝于公元前407年编成的《法经》是我国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

9、因校舍使用不当或失修造成房屋倒塌造成学生伤亡事故的,主要责任人应追究()。

A、行政法律责任

B、民事法律责任

C、刑事法律责任

D、违宪法律责任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七十三条规定,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

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对于行

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实施行政许可、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行为,《行政许可法》均规定了相应的刑事

法律责任。

10、“分层教学”做法的主要依据是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

A、阶段性

B、互补性

C、差异性

D、顺序性

【解析】分层教学的依据是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客观存在的个体差异。

11、按照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施教,体现了()的教学原则。

A、高速度

B、高难度

C、量力性

D、直观性

【解析】量力性原则,也称可接受性原则.是指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使他

们能够接受,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而题干描述的正

是量力性教学原则的体现。

12、德育工作既要从社会现实和学生实际出发,又要与共产主义发展方向一致,二者要有机结合是指

()。

A、知行统一原则

B、方向性与现实性相结合原则

C、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

D、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

【解析】德育要结合学生实际体现了现实性,又要保持与共产主义方向一致,体现了德育的方向性。

故选

B。

13、“谈虎色变”属于()。

A、经典性条件作用说

B、联结—试误说

C、完型—顿悟说

D、认知—发现说

【解析】谈虎色变是按照巴甫洛夫经典条件作用理论的划分,属于条件反射。

14、某中学曾老师,每次布置课后作业后,都只是在下次课堂上与学生核对一下答案。

曾老师的做法

A、合理,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B、不合理,教师应认真批改作业

C、合理,可以促进学生自学

D、不合理,增加了学生课后负担

【解析】教师教学行为规范要求,教师在课下应认真批改作业,耐心辅导学生。

15、在教育制度中,处于核心位置的是()。

A、社会教育制度

B、企业教育制度

C、家庭教育制度

D、学校教育制度

【答案】D

【解析】狭义的教育制度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系统,它具体规定各级

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学校教育制度是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

即处于教育制度的核心位置。

故选D。

16、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这体现了我国教育的()原则。

A、方向性

B、公共性

C、保障性

D、平等性

【解析】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这句话确立了我国教育的公共性原则。

17、小王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常常表现出,思维沿着许多不同的方向扩展,其观念发散到各个有关方面,最终

产生多种可能的答案而不是唯一正确的答案,因此他经常产生有创意的想法。

小王的这种认知方式属于

A、场依存性

B、发散型

C、沉思型

D、辐合型

【解析】发散型认知方式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常表现出发散思维的特征,即个人的思维沿着许多不同的

方向扩展,使观念发散到各个有关方面,最终产生多种可能的答案而不是唯一正确的答案,因而容易产生有创

见的新颖观念。

小王的这种认知方式就属于发散型。

18、在其它教育基本要素都具备的情况下,在教育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教育者的主导性

B、受教育者的主动性

C、教育目的

D、教育的方法

【解析】在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是主体,人的主观能动性对人的身心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9、在其它教育基本要素都具备的情况下,在教育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20、《论语》中记载的“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A、疏导性原则

B、集体教育原则

C、理论与生活相结合原则

D、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解析】“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体现的是循循善诱原则,即疏导性原则。

导性原则进行德育时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21、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特殊能力,能力的这种差异是属于()。

A、能力的量的差异

B、能力的质的差异

C、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D、能力发展速度的差异

【解析】由于能力的量的差异,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特殊能力。

22、教育公平是指国家对教育资源进行配置时所依据的合理性的规范或原则,下列不属于教育公平内容的是

A、起点公平

B、过程公平

C、资源公平

D、结果公平

【解析】所谓教育公平,是指全体社会成员可以自由、平等地选择和分享各层次公共教育资源。

它包含教育

起点、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的公平,三者是个统一体。

23、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得不到的东西是不好的,这种自我防御机制称为()。

A、否认

B、文饰

C、投射

D、幻想

【解析】当个人遭受挫折或无法达到所追求的目标时,给自己找一些有利的理由来解释就是文饰,也叫合理

化。

题干中体现的正是这种自我防御机制。

24、根据同化过程中新旧知识的相互关系,学习可以分为上位学习、下位学习和()。

A、发现学习

B、接受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中位学习

【解析】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知识学习可分为上位学习、下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

C。

25、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在中国教育界的具体实践是()。

A、教育的国际化趋势

B、素质教育

C、新课程改革

D、教育改革的实践

【解析】素质教育提倡人的全面发展,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在中国教育界的具体实践。

26、“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下面哪一个词能反映这

句话的意思?

()

A、长善救失

B、因材施教

C、教学相长

D、藏息相辅

【解析】这句话的意思是,通过学习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通过教导别人才能知道自己理解不了的地方。

道自己学业的不足,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反省;

感到困惑,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勉励。

这反映的是教师的教和学

生的学共同进步,体现了教学相长。

27、有位教师,经常挖苦、憎恶一位调皮的学生,还把学生从教室里推出去时,挖苦学生“脸皮比城墙还

厚,朽木不可雕”。

这位老师的做法违背了()。

A、依法执教

B、热爱学生

C、教书育人

D、爱岗敬业

【解析】教师应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

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

28、根据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幼儿园应当做好保育、教育工作,促进幼儿在()、品德等

方面的和谐发展。

A、智力、纪律

B、体质、美育

C、体质、智力

D、智力、美育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幼儿园应当做好保育、教育工作,促进

幼儿在体质、智力、品德等方面和谐发展。

29、关系转换说认为,迁移的实质是()。

A、相同要素

B、共同原理

C、顿悟

D、转换

【解析】关系转换说认为,迁移的实质是对两次学习情境中原理原则之间关系的“顿悟”。

30、校本教研的主体是()。

A、校长

B、教师

C、学生

D、教材

【解析】校本教研的主体是教师。

31、我们高中时掌握了很多的知识,到大学的时候却什么都醒不起来了,这里产生遗忘的原因主要是

A、压抑

B、干扰抑制

C、同化说

D、记忆痕迹衰退

【解析】巴甫洛夫的记忆痕迹衰退说认为遗忘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衰退,以至最后消退的结果。

选D。

32、关于课程与教材编制、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三者的实施主体各不相同,教师只关注课程与教学实施环节即可

B、三者之间应该保持尽可能的一致性,才有利于课程改革初衷的落实

C、三者都应该以相应学科的课程标准为根本依据

D、教育目标分类学知识对于三者而言均具有指导性意义

【解析】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导力量,在教材编制、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等环节都需要教师予以关注。

33、学校教育是()的最重要的途径。

A、社会生产

B、科学研究

C、科学知识再生产

D、技术研发

【解析】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之一体现在其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

其中学校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

产的最主要途径,因为它是有组织、有计划、高效率的再生产。

34、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要更多地面向儿童的生活世界,更多地面向当下的社会生活实际,反对脱离实

际的抽象,反对脱离实际的说教”的教育家是()。

A、杜威

B、赫尔巴特

C、赞可夫

D、布卢姆

【解析】杜威提出了儿童中心课程,以儿童经验为中心开设课程。

提出了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

经验的改造或改组。

35、口渴会促使个体做出觅水的活动,这是动机的()。

A、导向功能

B、激活功能

C、调节与维持的功能

D、强化功能

【解析】动机的激活功能即动机会促使人产生某种活动。

36、情绪与情感是以下列哪种选项为中介的反映形式()。

A、需要

B、动机

C、态度

D、认知

【解析】情绪与情感是以需要为中介。

37、张强开始认识到规则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可以与他人合作,共同决定或修改规则。

由此判断,他

进入皮亚杰道德发展理论的()。

A、自我中心阶段

B、权威阶段

C、可逆性阶段

D、公正阶段

【解析】可逆性阶段(8~10岁),又称自律阶段。

这一阶段的儿童已经不把规则看成不可改变的,而把它

看作同伴间的共同约定,是可以改变的。

38、学校事故作为一种侵权行为,下列不属于其基本特征的是()。

A、学校或教师侵害了学生的合法权益

B、必须是学校或教师基于过错而实施的行为

C、侵害行为的侵害对象是学生的人身权

D、侵害行为的侵害对象是学生的各种权利

【解析】学校事故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学校事故是指在学校发生的学生、教员、设施、设备的事故以

及盗窃、火灾等其他灾害的总称;

狭义的学校事故是指未成年受教育者在校期间所发生的与学校有联系的人

身伤害事故。

侵害行为的侵害对象既包括学生的人身权,也包括其他合法权益。

39、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

(),制定了义务教育法。

A、宪法和教育法

B、宪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

C、教育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D、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

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宪法和教育法,制定本法。

40、新课改强调学习评价要淡化甄别,重视()。

A、选拔

B、评优

C、发展

D、检查

【解析】新课改强调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价,要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变。

41、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这一点突出表现在它所传递的()。

A、教学思想

B、教学内容

C、教学方法

D、教学手段

【解析】学校文化传递文化传统的特征突出地表现在它所使用的教材或传递的教学内容上。

42、“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某老师把学生回答的分12个馒头的计算板书出来:

12÷

3=4(人),12÷

2=6

(人),12÷

1=12(人),12÷

0.5=24(人),这一做法体现了()。

A、巩固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解析】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

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本题中,教师把数学运算用馒头来演示,属于理

论联系实际原则。

43、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

A、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

B、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

C、重视高尚品德培养

D、重视劳动品质的培养

【解析】传统教育重知识记忆和再现,而现代教学过程则强调的是“发现”知识的过程,提倡创造性地解决问

题,形成探究的精神,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因此,能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现代

教育和传统教育的本质区别。

44、根据国内外有关经验,建立在学生自主性探索学习基础上的课程,最为适宜的结构形式是()。

A、任务

B、主题

C、单元

D、网络

【解析】与学生的自主性探索学习方式相适应的课程结构,以单元的形式最为适宜,每一个单元必须包括三

个部分:

主题、任务、评价标准。

45、“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这是贯彻德育()原则的基本要求之一。

A、连贯性

B、疏导性

C、一致性

D、导向性

【解析】贯彻德育导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2)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

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

(3)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

46、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同()相互配合,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校外教育工作。

A、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

B、社会文化机构、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

C、社会文化机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企业事业组织

D、社会文化机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社会团体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国家、社会建立和发展对未成年人进行校外教育的设施。

学校及

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同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相互配合,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校外教育

工作。

4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想象组合形式的是()。

A、创造

B、黏合

C、夸张

D、典型化

【解析】通常想象组合形式包括黏合、夸张、拟人、典型化、强调、联想等。

48、“其身正,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这说明教师职业道德具有()。

A、对教师工作的促进作用

B、对教育对象的教育功能

C、对学校文明的示范功能

D、对教师修养的引导功能

【解析】教师职业道德对社会成员具有教育价值。

“其身正,不令而行;

”意思是说当

管理者自身端正,做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会跟着行动起来;

相反,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而

要求被管理者端正,那么纵然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会服从。

这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对教育对象的教育功能。

49、调整阅读速度、复查、使用应试技巧等应归类于()。

A、认知策略

B、元认知策略

C、资源管理策略

D、精细加工策略

【解析】元认知策略是学生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策略,包括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计划策略、监视策略和调节

策略,有助于学生有效地安排和调节学习过程。

调整阅读速度、复查、使用应试技巧等都属于元认知策略。

50、新课程改革的出发点是()。

A、终身学习

B、和谐教学

C、生态教育

D、以人为本

【解析】新课程改革的出发点是以人为本,放到教学中就是以学生为主。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

一个学生发展”,即使学生发展为一个“整体的人”。

51、从系统管理学的角度看,师生关系体现为伦理关系、管理关系、法律关系与人际关系等。

处于最高层次

的是()。

A、伦理关系

B、管理关系

C、法律关系

D、人际关系

【解析】师生之间的伦理关系是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构成一个特殊的道德共同体,各自承担一

定的伦理责任,履行一定的伦理义务。

这种关系是师生关系中最高层次的关系形式,对其他关系形式具有约

束和规范作用。

52、发展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是心理学家根据人的身心发展的()提出来的。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互补性

D、不平衡性

【解析】人的发展速度在整个发展过程中不是匀速前进的,而是呈现出加速与平缓交替发展的状态。

人的身

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教育要掌握和利用人的发展成熟机制,抓住发展的关键期,不失时机地采取措施,促

进学生健康地成长。

5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我国中小学课程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开设的学段是

A、小学一年级至高中

B、小学三年级至高中

C、小学五年级至高中

D、初中一年级至高中

【解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规定新课程的结构时做出了如下阐述:

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

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

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

与技术教育。

小学阶段自三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3课时。

54、小强腿有残疾,具有接受普通教育的能力,该上初中了,当地普通学校以小强腿有残疾为理由,拒绝其

入校学习。

该做法()。

A、合法,学校有招生自由权

B、合法,学校有招生自主权

C、违反了《义务教育法》

D、违反了《教育法》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五十七条规定:

学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

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

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一)拒绝

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的;

(二)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的;

55、下列学习策略中,计划安排每天的自习时间表属于()。

A、组织策略

B、认知策略

C、精细加工策略

D、资源管理策略

【解析】资源管理策略当中包括时同常理策略。

56、以掌握为目标定向的学生倾向于将学业的成败归因于()。

A、能力

B、努力

C、运气

D、任务难度

【解析】以掌握为目标定向的学生,其目的是为了掌握知识,对自己的成功与失败会正确归因于努力程度,

从而进一步激发自己的学习动机,因为只有B选项是唯一一个学习主体可控的,ACD选项均不是学生本身

能控制的,故不选。

57、根据研究目的,改变或控制某些条件,以引起被试某种心理活动的变化的研究方法是()。

A、实验法

B、调查法

C、问卷法

D、观察法

【解析】实验法是指根据研究目的,改变或控制某些条件,以引起被试某种心理活动的变化,从而揭示特定

条件与这种心理活动之间关系的方法。

58、以美国学制为蓝本,一直沿用到全国解放初期的现代学制是()。

A、癸卯学制

B、壬寅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解析】1922年,留美派主持的全国教育联合会以美国学制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冶金矿山地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