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253629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品德与社会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品德与社会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品德与社会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品德与社会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品德与社会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品德与社会文档格式.docx

《品德与社会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品德与社会文档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品德与社会文档格式.docx

地形多山,减少占地,干燥通风,有利健康。

可以随意拆卸,适合游牧生活。

黄土深达一二百米、极难渗水、直立性很强;

气候干燥少雨、冬季寒冷、木材较少,而窑洞正是冬暖夏凉、十分经济、不需木材的好建筑。

土楼有防卫御敌的奇特作用,有防震、防火、防盗以及通风采光好等特点,土墙厚度大,隔热保温,冬暖夏凉,适合和睦共居的大家族。

而这一切正符合客家的需要。

二、依据汇报,看图讲解:

(出示幻灯片)

三.出题竞赛,展示倾听记忆水平

请以小组为单位,每组出2-5道题目,考考别人,看看咱们倾听记忆的水平。

规则是:

出题目每道得10分,答对题每道得10分,老师视情况出5道抢答题,答对每道加30分,答错每道扣20分,最后以积分定胜负。

教师准备的抢答题:

(星越多表示题目难度越大)

1.什么样的黄土适合建造窑洞?

2.为什么人们认为饺子有“辞旧迎新”的含义?

3.为什么早期的客家人要设计有防卫御敌功能的土楼?

4.酥油茶驱寒去腻富有维生素,这三种功能为什么适合藏族人民?

★★5.今天所接触的民居、饮食风俗的产生与什么有密切的联系?

★★★6.藏族同胞在穿藏袍时,往往是只穿左袖,而右袖却空着,并从后面拉到前面搭在右肩上;

有时,连左袖也不穿了,将两只袖子褪下来拉到前面围系在腰间。

这种穿法除历史的传承外,还有什么原因?

★★★7.请举本地的例子,说明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使得本地的饮食、民居等呈现出怎么样的具有乡土文化特色的风俗?

(吃葱包桧儿和东坡肉——江南人民自有爱憎;

白墙黑瓦的淡雅民居——江南多草木花;

依山傍水的建筑——江南多丘陵小河)

四.总结延伸

因地制宜、因传统文化的差异而形成的,丰富多彩的饮食、民居方面的民风民俗,既适应了人们的需要,同时也带给人们许多快乐,而且它们还在生活的其他方面发挥着作用。

 

我们的民风民俗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几个主要的传统节日的习俗、传说故事等资料,体会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了解不同民族的民风民俗,知道独特的民风民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3、了解我们家乡的民风民俗,增强学生的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

4、提高学生自主探索研究、搜集信息的能力,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素养。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了解我国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元宵等几个主要传统节日的民风民俗,感受我国独特的民族文化。

2、简略了解不同民族的民风民俗,感受我国丰富的民风民俗。

[教学准备]

1、教师制作有关我国民风民俗的网站。

2、学生搜集传统节日的习俗、传说故事等资料。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播放录像:

过年的热闹场面

2、谈话:

锣鼓声声,笑语阵阵,这让你想起了什么?

过年时有哪些热闹的情景呢?

二、体验活动、师生互动

活动一:

向外国小朋友介绍春节。

1、交流春节的来历:

说到过年,同学们个个眉飞色舞,神采飞扬。

过年就是春节,它是我们国家最重要、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你知道这个节日是怎么来的吗?

学生结合搜集的资料来说说,教师引导补充。

2、准备活动:

很多外国朋友对我们的春节也具有浓厚的兴趣呢!

前不久,老师在互联网上认识了一位外国的小朋友迈克,他就特别想知道我们中国小朋友是怎样过年的,(点击“春节”:

过年前会准备些什么?

除夕夜怎样辞旧迎新?

年初一怎样给长辈拜年?

讲一讲你印象最深的一次春节。

)咱们选一个给他讲讲吧。

3、活动互动:

四人小组中一人扮演迈克,向其他的一个或几个询问,其他人作为中国小朋友给他做介绍。

介绍时可以加些动作演演,可以自己操作有关春节的动画进行介绍。

4、全班交流:

老师扮迈克,各组派代表来给迈克介绍。

5、谈过年的方式:

同学们的春节真是过得丰富多彩。

每一年我们都是这样开开心心、热热闹闹过的。

我们的社会发展到现在,过年的方式在不知不觉中也有了一些改变。

2003年2月南京市举行了一次市民论坛,在论坛上大家谈到了“春节想怎么过”的话题,大家的想法五花八门,(点击:

“我要投票”,出示几种选择)。

6、选择:

现在我们也来选择一个自己最希望的方式,请按下你选择的序号。

7、显示统计结果:

老师宣布我们小朋友的选择结果:

外出旅游()个,在家休息()个,抓紧时间学习补课()个,和亲人团聚()个。

8、猜测南京的调查结果:

这是我们的想法,当时在南京的调查结果呢?

有一种过年方式获得了全票通过。

猜一猜是哪一种?

为什么?

(学生发表各自的意见)

9、小结:

我们中国人是一个注重亲情、崇尚团圆的民族,不管身处何方,背井离乡的游子们都会在春节回到亲人身边共渡佳节。

活动二:

向外国小朋友介绍其他主要的节日。

1、交流:

人称文明古国的中华民族世代相传下来的传统节日,除了春节,还有不少呢!

你能说出我国其他一些主要的传统节日吗?

(出示:

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

2、小结:

这些是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

3、准备活动:

不同的节日有着不同的习俗。

外国小朋友迈克可感兴趣了,急着要我一个一个地告诉他,那我们就从不同节日的时间、吃的、活动、传说或故事几方面来向他介绍吧。

为了让大家向迈克介绍时更清晰更详尽,老师把有关的主要内容都放在这个网站上,我们分成五组查看,然后每组选择一个节日准备向迈克介绍。

4、分组查看资料,师生一起商定每组介绍的节日。

5、分组练习介绍,选好代表。

6、每组派一名代表,随机点击网站有关内容,向全班交流。

Δ清明:

小结:

清明节恰逢阳春三月,春光明媚,桃红柳绿,一派欣欣向荣,真是踏青的好时节,同时也不能忘了我们的祖辈和那些流血牺牲的烈士们!

Δ端午:

今天端午节的众多活动都与纪念我国伟大的文学家屈原有关。

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南方各地举行龙舟大赛。

Δ中秋节:

中秋又称“团圆节”。

皓月当空,月光如水,家家户户围坐在一起吃着月饼,赏着明月,多温馨啊!

Δ重阳节:

关于有首诗非常有名,是《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可见自古中国人就注重亲情,节日就盼着团圆。

重阳节也是“老人节”。

同学们在这天要多为身边的老人做些事,送上一份诚挚的祝福,让他们感到温暖,感到幸福。

Δ元宵:

这碗中的一个个元宵,意在祝福全家团圆和睦,在新的一年中康乐幸福,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7、小结:

迈克听了介绍会有什么感想呢?

老师也很有感想,无论是最隆重的春节,还是春节过后的元宵,还是春夏之际的清明、端午,还是处于秋季的中秋和重阳,每一个节日,世世代代的人们都是那么地注重家人团聚,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中华民族真是一个崇尚团圆的民族啊!

活动三:

过一回少数民族的节日。

我国的每一个传统节日都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个不同的民族都有它们特有的节日与风俗,各地区少数民族的节日可有趣呢。

2、猜一猜:

出示“傣族泼水节”“彝族火把节”“蒙古族那达慕大会”图片,猜猜是哪个民族?

在庆祝什么节日?

3、送礼物:

有关这三个节日,老师有一份惊喜送给大家!

我们还是分组一起来分享这份惊喜。

4、分组看有关这三个节日的三段录像。

5、准备活动:

老师准备了一部分有关这三个节日的服饰、装饰品等东西,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这节日的气氛吧。

6、分组穿戴好,一组一组上台,请其他组猜测:

是什么民族,准备过什么节日?

少数民族的节日可真有趣呀!

少数民族的节日还有许多呢!

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8、查找资料,学生交流。

少数民族的民风民俗,都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绚丽之花。

活动四:

小导游介绍我们苏州的民风民俗。

1、查找:

通过活动我们了解祖国主要的传统节日,了解了少数民族特有的民风民俗,那么做了一个苏州人,你了解我们苏州有哪些民风民俗吗?

我们可以问问我们身边的老人,也可以直接上网查询一下。

现在我们就来查找吧!

2、活动:

现在请我们的小导游来介绍你一个苏州的民风民俗吧!

三、课堂总结、课外延伸

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给我们留下了灿烂的文化,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处处绽放着不同的文化之花。

课后继续去查阅资料吧,你们可以登陆网站“国家文化网”“中国民俗网”“苏州旅游网”,一定会让你们大开眼界的。

大家也可以在需要某些资料的时候,进入“google”“XX”等搜索网站,让你用最短的时间找到最好的材料,让你收获更多惊喜!

《民风民俗与我们的生活》案例评析

1、了解家乡的民风民俗与人们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

2、知道家乡民风民俗在人们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

3、珍视祖国的文化传统。

了解家乡的民风民俗与人们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及在人们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

教学准备:

收集相关资料。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师:

上节课我们都了解了哪些民风民俗?

在这些民风民俗中,哪个习俗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了解这些民风民俗跟我们的生活又有着怎样密切的联系呢?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了解《民风民俗与我们的生活》,首先感受饮食习俗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

二、了解饮食习俗,感受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1、江浙一带——米饭、喝茶

平时我们一日三餐都已吃什么为主?

我们这里为什么一日三餐选择吃米饭呢?

你喜欢吃米饭吗?

(学生讨论,讲清喜欢和不喜欢的理由)

假如我们一日三餐不吃米饭,感觉会怎样?

半月内不吃米饭调查表,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感受)

你平时有喝茶的习惯吗?

你爸爸和爷爷呢?

他们平时都是喝些什么茶?

喝茶有些什么好处?

是什么原因形成了我们江浙一带的食米饭、饮茶习俗呢?

2、青藏高原地区——青稞、羊肉、酥油茶

出示:

青稞和羊肉,问:

“你们吃过吗?

感觉怎么样?

假如天天给你吃这些,你们喜欢啊?

是什么原因形成了青藏高原地区以吃青稞、羊肉、酥油茶?

3、陕西山西——面食

你喜欢吃面吗?

都吃过哪些面?

有什么值得推荐给大家的?

出示本地的特色面

4、四川、贵州——辣食(川菜)

现场访问喜欢和不喜欢吃辣食的学生,尤其是四川、贵州的学生,谈感受:

你们平时是怎样吃辣的?

辣到什么程度?

听了这些同学的介绍,你有什么感受?

师讲授瑞城的特色川菜,深受市民的欢迎。

5、东北地区——面粉、大米、杂粮

6、介绍其它地区的饮食习俗

三、感受民风民俗与我们生活之间的关系

1、为什么每一个地方会有每一个地方的饮食习俗?

2、假如我们改变原先的饮食习惯,一日三餐吃其它地区的饮食,会怎样?

四、感受“你中由我,我中有你”

1、图片出示瑞城的特色饮食

你吃过瑞城的这些特色小吃吗?

感觉怎样?

为什么这些小吃在瑞城大受市民的欢迎?

2、图片出示其它城市的瑞城饮食

我们瑞安的特色饮食在各地又是怎样的呢?

请看。

这些照片说明了什么?

3、发现共性,进行总结

通过上述的介绍,你感受到了什么?

读提示语,师小结。

教学反思:

一、创造处理教材,突出教学主题

这篇课文分两课时,我根据教材特点把它分为两大块:

饮食习俗和民居习俗。

为使本节课做到目标明确、主题突出,我采用了主题教学,紧紧围绕饮食文化展开教学,通过全国各地的饮食文化的不同,体会饮食习俗形成的原因,让学生感受祖国饮食习俗与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突出了本课的教学重点;

通过瑞城出现的全国各地的特色饮食,感受各地的饮食文化已融入瑞城,在学生心中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发展”饮食文化,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难点。

二、充分挖掘学生资源,提高教学实效

教材中介绍了全国各地的饮食习俗,看似离学生较远,只要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就能达到预定的教学效果。

于是,我充分调用本班学生的资源,因为班上学生来自祖国各地,尤其的四川、贵州、安徽的居多,他们对自己家乡的饮食习俗了如指掌,所以学生在课堂上讲得滔滔不绝,大家听得也津津有味。

这种通过学生亲自“现身说法”,再加上老师的“亲身经历”,拉近了学生与教材的距离,也拉近了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距离,针对性强、可信度高、很有教育说服力。

目标要求:

1.了解民风、民俗的形成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文化传统有密切的关系。

2.了解我国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几个主要的传统节日的习俗、传说故事等资料,体会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3.知道家乡的民风、民俗在人们生活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增强学生的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

4.珍视祖国的传统文化。

5.提高学生自主探索研究、搜集信息的能力,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素养。

教学时间:

1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相关课件资料。

教师指导学生组织成立“探究小组”,分析研究自己家乡的文化活动习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分组分别就节庆、饮食和建筑、婚丧、寿诞等习俗做调查、搜集资料。

一、导入

1.师:

前两堂课我们参观了“民风、民俗大观园”,了解了不少民风、民俗。

我们给民风、民俗分成了五大类。

(教师板书)

2.师:

今天,我们要一起来探讨民风、民俗与我们当地的自然环境、文化传统之间的密切关系,了解民风、民俗在人们生活中发挥着的重要作用。

(教师板书:

民风、民俗与我们的生活)

二、探究节庆习俗。

同学们已经回家搜集了很多相关的资料,下面我们就分小组来汇报你们搜集到的资料。

首先,我们有请节庆习俗小组上来汇报材料。

(学生就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节日汇报搜集到的资料,在课间上展示。

师:

听说你们还带了很多跟这些节庆有关的吃的东西?

(学生展示松糕、粽子、汤圆、月饼等)

教师小结:

谢谢同学们的汇报,让我们知道了这么多有关家乡的节庆习俗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日子里更加重视这些民风民俗,让它们发扬光大。

三、探究服饰习俗。

我们中国有56个民族,各个民族有自己的服饰特色,下面有请服饰习俗小组上台展示。

(学生课件展示图片并描述。

我们中华民族还有很多的少数民族,希望同学们课后继续寻找相关资料,增长见识。

四、探究饮食习俗。

下面先请同学们自学教科书第36-37页,讨论为什么不同的地域会出产不同的农作物。

⑴教师(出示“农作物生产、饮食概况”)

(2)教师出示并练习“连一连”。

⑶师:

下面有请饮食习俗小组汇报课前搜集到的各地域的饮食习俗特色。

学生展示搜集到的饮食。

(包子、饺子等)

(4)学生自学教科书第38页,然后交流吃饺子和过春节的关系。

(5)教师小结:

不同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文化生活背景孕育出了不同的饮食习俗。

五、探究寿诞习俗。

1、导入:

同学们家里年龄最大的长辈有多少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质量越来越重视,以及医学水平的迅速发展,老年人也越来越长寿。

古人50岁就开始做寿,一般十年做一次寿。

而我们现在基本是70到80岁才开始做寿。

那做寿有什么习俗?

小孩子出生满月以及周岁又有些什么习俗呢?

下面有情寿诞习俗小组为我们汇报。

2、学生汇报:

(1)满月;

(2)周岁(3)寿辰。

并展示图片。

3、师小结:

真没有想到寿诞还有这么多的讲究。

下面有请婚丧习俗小组为我们汇报自己搜集到的材料。

六、探究婚丧习俗。

1、婚庆。

2、丧葬。

3、师总结:

虽然现在对于婚庆和丧葬我们这一代还是大操大办,而且还遵循着很多的传统习俗,但是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们文化平的提高,这些习俗会越来越简化。

我们也要宣传不要过分铺张浪费和迷信。

下面我们有请陈玉博等同学为我们带来的节目。

4、快板表演。

七、探究建筑习俗。

1、导入。

刚才听了饮食习俗小组的介绍,使我们大开眼界,我们中国地大物博,各地独特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文化生活异彩纷呈、姿态万千的民居习俗。

2、学生先自学教科书第39-41页。

3、下面请建筑习俗小组汇报建筑习俗:

⑴江南民居。

⑵蒙古包。

⑶湘西吊脚楼。

⑷陕北窑洞。

⑸福建土楼。

⑹北京四合院。

3.探究服饰习俗。

4.教师小结:

建筑习俗小组的介绍让我们不仅欣赏到了各种民居的特色,更加了解了不同建筑形成的特定含义。

六、作业。

课后继续去查阅资料吧,你们可以登陆网站“国家文化网”“中国民俗网”。

还可以看看有关书籍。

(课件)

七、教师总结,情感升华。

在人类为了生存与发展,与自然环境、社会人文环境相互适应、彼此作用的过程中,民风、民俗应运而生。

民风习俗首先起源于人类物质的、精神的、社会的、心理的活动,以满足生存的需要,与此同时,民风、民俗又反过来制约着我们的生活,影响我们的衣食住行和喜怒哀乐。

民风、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情感的载体,是中国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永远是民族文化的源头和根基。

民风、民俗对群体的每一个人释放出的是一种特有的向心力与凝聚力,这是因为民俗文化具有那种统一群体行为与思想的潜移默化、约定俗成的无形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工作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