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在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中教师对教材的重构Word文件下载.docx
《谈在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中教师对教材的重构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在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中教师对教材的重构Word文件下载.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一、在自主式学习中教师对教材的拓展与改编。
自主学习尊重学生的自由意志和独立人格,不仅是教育的真正条件,而且是教育本身的内在规定。
教学既可促进学生的发展,也可能妨碍和阻止学生的发展。
精神境界的提升,个性品格的陶冶和学习能力的培养,离开了自由的天地和自主的空间,只能成为一句空话。
学生在课外自主学习的内容可以是课堂教学的一种延伸,但决不能变成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简单重复。
在实践中,教师的教学往往囿于一个大纲,一个教材,一种教参。
这样学生的课外学习往往就变成了对这些有限的教学内容的重复练习,这不仅影响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而且限制了学生的眼界,影响了他们饱满个性的养成。
因此对教材要进行必要的拓展。
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做了以下系列尝试。
一、由课堂文本阅读至线性区域拓展阅读。
在讲《子路、曾
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课时,为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其提出的道德伦理观念,加深对孔子——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的理解,我布置了“让同学们找出《论语》中体现‘孝’这一伦理的语句,并写出感想”的作业。
作业反馈,让我倍感欣慰,学生不仅找到了关于“孝悌之义”的警句,而且谈出了真切深刻的感受。
学生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再一次得到了灵魂的净化,升华,进行了一次传统文化中道德甘露的沐浴,同时他们也对现行的日渐沦丧的社会伦理进行了一次深沉的思考。
二、由课堂文本阅读至横向拓展阅读。
由一篇代表作品阅读
拓展到同期、同类、同风格作品的阅读。
如学苏辛之词,让学生领会豪放派词的纵横捭阖、慷慨激昂、深沉激越风格进而读读岳飞《满江红》等名篇。
三、由课堂文本的引导阅读拓展到更高层次的自主阅读。
文
无定法,义无定解,见仁见智,教师不必斤斤计较,文本意义的正确理解而重于落实阅读方法。
例如,在教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现当代诗歌和外国诗歌的过程中,为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教材中体现的“反衬、以声衬静”的写作技巧和“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抒情方式,我让学生试以唐诗为例进行分析。
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为我国的现代文明溯本逐源,感受到了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在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的同时,也加深了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敬仰。
学生通过这样的自主学习过程,有效的提高了资料搜集、处理和运用的能力,使精神空间得到了拓宽,领悟能力得到了增强。
我想,推进新课程的今天,如果教师仅仅靠教材所提供的知识空间,是难以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知识素养的。
为此,在指导学生的自主学习时,应该以教材为扩散点,拓展教材空间,鼓励学生走进图书室,在知识的海洋里徜徉,运用浏览器,在奇妙的网络里游弋,让学生拥有自主学习的广阔天地,拥有施展才华的广阔空间。
另外,在教学中,教师还应关注到学生的“自主建构”。
建构是一种学习观,它的核心在于强调学习者自身的理解与经验的参与对知识建构的重要作用。
语文教学内容的生成应该是学习者主动介入教材并对教材进行解构和重构的过程,这是一个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
考虑到这一点,我认为教师对教材要进行必要的改编。
在进行《死水》的教学中,我尝试了对教材的改编。
以前教《死水》时,我是按照教材编排的顺序,亦步亦趋的教教材,被动的完成了教学任务,让学生了解“三美”诗歌理论,“死水”的象征意义。
学生是在冷清,孤独中被动的学习。
可以说“死”的教师用“死”的教材去教“死”的学生,以致产生了“死”的课堂。
在今年的教学中,我在处理教材上,从整体着眼,使教材为我所用,而不是我教教材。
我把《再别康桥》《死水》《赞美》三首诗作为有机的整体,顺序作了调整,让先上的课文为后上的课文服务。
在《再》中学习“三美”的主张,结合《赞》学习象征主义的创作方法,结果前两课书为《死水》奠定了基础。
通过对教材的改造重组,我充实了《死水》的教学内容,充分开发利用了多种教学资源,对让学生理解《死水》起了积极的作用,有力的促进了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发挥,积极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建构。
第二、在合作式学习中教师对教材的改造与整合。
合作学习作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加速推进,越来越被认为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学习方式。
它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呼吸着自由的空气,体验着自我价值,感悟着做人的尊严,突破了传统教学“只能让少数人成功”的教学现状,改变了独立打拼的学习传统,有效的形成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个体意识。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对教材的加工主要是按照系统性的要求进行操作,而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对教材的加工主要表现为对教材现有知识的“改造”。
这种改造工作说到底是一种知识的还原工作,也就是把教材中的结论性知识改造成能够得出这一结论的,具有“可学习”特征的材料。
这种“可学习”特征的材料,如果能引发学生好奇,贴近学生经验,落在学生最近发展区,那么学生学习的意识就能被唤醒,合作的需求就会被激发,合作行为的产生也就有了可能。
当然,合作学习开展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教材的选择,一般情况下,只有和学生经验相联系,可以分解的,能够引发学习兴趣,挑战学生智慧的教材都可以成为合作学习的材料。
例如,高一语文上册教材中有一课《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虽然这是一篇语录体散文,但叙述情节完整,具有分解的学习项目。
我是这样让学生实现合作学习的:
为了避免在小组学习过程中学习只发生在少数学生身上,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我采用了不同内容的合作学习方式。
我首先让同学们在课下充分阅读,疏通文意,提出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收到预习报告后,我稍加梳理,发现了两个核心问题:
1、“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是孔子对公西华的肯定还是否定?
2、曾皙描绘的图画仿如世外桃源,孔子很认同,难道消极避世?
经过分析,我体会到学生对课文不解的关键在于对孔子“礼乐治国”政治理想的不了解。
这样,在初步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为达到“以学促教”的目的,我把“礼乐治国”作为教学重点,设计了4个子任务:
1、孔子为什么哂由,肯定什么,否定什么?
2、孔子对冉有、公西华的态度是肯定还是否定?
3、曾皙描述的是什么画面,孔子为什么同意?
4、孔子评价四人回答的标准是什么?
让学生自选一个子任务,结合文本相应的内容进行学习,然后把各小组学习相同材料的同学组合起来,以求熟练掌握;
随后学生重新回到自己所属小组,将自己掌握的内容与其他同学相交流,在二次合作的基础上使学生全面完成教学任务。
当然这其中有教师的参与、启发、引导、对基础较差学生的关注,并在学习结束前,用一定的具体手段帮助学生将零散的知识进行系统化整理,以保证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又如为达到让学生理解掌握诗歌中“虚”与“实”,“情”与“景”之间的关系的目的,可以充分进行教材的整合,让学生分组学习,从已学过的三篇文学评论《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与实》《谈中国诗》《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中去汲取营养。
有时,教材中的自主式学习是与合作式学习混同在一起的,它们名义上是两种学习方式,在实际操作中却不分时序,不分轻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教师根据教材的提示,指导学生的合作式学习,应该记取少干预,多鼓励的原则;
学生在合作式学习时,对教材中的学习内容的处理也可以有一定的自主。
第三、在探究式学习中教师对教材的创生与创新。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还特别强调学生学习方式要从接受式学习,向探究式学习转变。
从某种意义上说,探究式学习具有更强的自主性和合作性,因而就更能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和陶冶方面发挥重大的作用。
开放性是探究式学习的最明显特征之一,而它首先表现学习内容的开放性。
传统的学习方式中,学生所学内容是以教材为载体,它的学习内容是固定的;
而探究式学习的学习内容往往是要从学科领域开放到现实生活中的事件、现象和情境中,不再局限于僵化的书本知识,而是一个开放的知识体系。
这一教学内容的转变,必然给教师的角色行为提出了新的要求。
这一点首先就表现在教师处理教材的能力上,教师应在更高的层次以更宽的视野来把握教材,充分利用、开发教学资源,并根据探究学习和学生发展的需要,对教材所传递的内容进行再构思和再处理。
总之,教师要对教材进行必要的创生。
一、教师要建立“以厚教薄”的意识。
即教师首先要在自己的专业知识上下功夫,除了教教材所含知识之外,需要不断充电,把教材读厚,读充实。
还是以《侍坐》一课为例,由于文本涉及到了几个弟子的名与字,并且在课文中交替出现,这给学生理解文章造成了障碍,我便以此为契机鼓励学生研究古人的名与字之间的关系。
学生通过搜集整理,得出了名与字“五体六例”的关系,即同训、对文、连类、指实、辨物的关系;
并了解到古人名与字的起源,发展过程和使用规律。
这不仅能帮助学生准确把握教材,而且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文史知识。
课后,同学们自发找来名人的名与字积极进行分析,而且有的同学饶有兴味的给自己也起了字,一时间学生的学习情趣被调动起来。
二、教师还要有多元化的知识结构,当前学科综合化的趋势已经日显端倪,探究学习涉及广泛的学科内容和知识。
教师要能真正承担起指导者的身份,就必须有宽厚的知识基础,要拥有多元的知识背景。
也就是说专业教师不囿于专业,自己应结合自己的知识储备情况自定教材,备自己的教材。
真正让自己有一桶水的实力。
这里特别强调,作为语文教师,文科知识的储备情况是可以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的。
例如,在进行《我愿意是急流》和《致橡树》的比较阅读时,同学发现两首诗的爱情观点大相径庭,这里除了提醒学生注意不同视角,还应引导学生把文学作品放到相应的历史背景中去体会价值。
让学生了解裴多菲的诗写于欧洲中世纪,资本主义已确立,是由专制走向民主自由的阶段,正是人的意志自由解放的阶段。
舒婷的诗写于已粉碎四人帮,中国改革开放前夕,针对的是重男轻女,男尊女卑的思想背景。
这样,学生就领悟到对文学作品的审美评价,决不是主观的,而是客观的历史地看待。
“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学生由此便获得了最朴素的文学评论的素养。
三、教师还要对探究的方法有一个系统且明了地把握,才能在帮助学生进行探究过程中把握正确的研究方向,引导学生不断深入。
探究式学习内容的开放性,决定教师要随着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向进行攻关式的课题研究。
教师应高瞻远瞩,高屋建瓴的对学生的探究学习活动进行指导,对学生“无中生有”的教材,教师要先行研究,例如从众多问题中提炼出核心问题,使得探究方向集中,考察课题的研究价值,进行选题推介,随机点拨等。
最后谈谈教师对教材内容的创新。
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教会上提出“教育在培育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使命”。
中学阶段正是培养创造型人才的重要阶段,根据中学生心智发展特性,教师也应重于培养中学生勇于质疑的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
一、充分利用中学生逆向思维心理和求异思维心里特性,引导他们大胆质疑,敢于挑战权威,养成求异思维的能力。
例如在教《寡人之于国》一课时,学生提出“鸡豚狗彘之畜”中的“畜”是否可不按书下注释读,读成“chù
”,并指出这段中,前四句呈现一个排比结构,前后相应分句分别为“五亩之宅”,“百亩之田”,都是偏正结构,那这里的畜应是名词,故读“chù
”。
这个学生提出的建议非常宝贵,学须疑,学贵疑,敢于质疑,否定,才有提升能力的可能,这也正培养学生不轻信盲从名家的质疑精神。
当然,教师更应以身作则,为学生做表率。
二、努力营造开放性思维的氛围,鼓励学生对阅读的文本意义作独创发散性思维,形成言之成理的见解,真正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
如在《再别康桥》一诗中,诗人由泛舟放歌的高涨情绪陡落到寂静沉默的心绪,学生分析则与权威说法不同,即不仅是出于一种对康河的眷恋、热爱、不忍伤其意境的心理,也是由理想到现实,由理想世界的幻境到必须离开的现实的一种悲哀,这样的理解也是比较贴合诗人的实际的。
总之,创新是每个学生都有的潜质,教师应该充分地以教材为媒介给他们提供机会,从而使之发扬光大。
通过我的实践探索,我认为,在“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过程中,教师对教材的重构,意义是多方面的。
但还要注意把握两个原则,一是要处理好对教材的依循和重构的关系,注意其改造的自由性要大于依循的制约性;
二是要注意教材重构在这种综合学习方式中的融会贯通,在哪种学习方式中,使用哪种重构方式,不是必然的,应灵活处理,“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