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真题汇编经济史考点精练9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251638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61.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真题汇编经济史考点精练9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考历史真题汇编经济史考点精练9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考历史真题汇编经济史考点精练9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考历史真题汇编经济史考点精练9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考历史真题汇编经济史考点精练9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真题汇编经济史考点精练9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高考历史真题汇编经济史考点精练9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真题汇编经济史考点精练9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真题汇编经济史考点精练9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解析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答案】B

2.(2018·

江苏高考·

6)江南制造总局是个十足的封建衙门。

管理者是以督办为首的一群大大小小的官吏。

他们对军器制造一窍不通,一切生产技术大权都操纵于洋人手中。

有些洋匠不懂技术,招摇撞骗,因造不出火药,竟称“中国天气异于外国,与造此药不宜”。

这表明,洋务企业(  )

A.管理体系逐步完善B.过度依赖西方技术

C.逐渐成为外资企业D.所雇洋匠皆为外行

【解析】管理体系完善与材料中“江南制造总局是个十足的封建衙门”不符,故A项错误;

过度依赖西方技术与材料中“一切生产技术大权都操纵于洋人手中”相符,故B项正确;

洋务企业由洋务派创办,且材料中“生产技术大权都操纵于洋人手中”说明只是使用外来技术而非外资,因此不是外资企业,故C项错误;

材料中只是说“有些洋匠不懂技术”,并非指所有洋匠,太过于绝对化,故D项错误。

3.(2017年新课标全国Ⅱ卷28).1879年以前,福州船政局所造之船均“派拨各省,并不索取原价分文”;

此后造船所用材料费用由用船一方拨付,采取“协造”方式生产。

这种变化反映了(  )

A.军用工业由官办转为商办B.“协造”意在缓解经费压力

C.军工产品市场化趋势明显D.近代轮船制造业走出困境

【解析】材料中提到“协造”,福州船政局应该是从官办转为官督商办,也就是协办,并没有转为商办,故A项错误;

福州船政局所造之船由“派拨各省,并不索取原价分文”到此后造船材料费用“由用船一方拨付,采取‘协造’方式”反映了经费来源的变化,目的在于缓解经费压力,故B项正确;

从1879年以前“所造之船均‘派拨各省’”到后来“费用由用船一方拨付”,说明所造之船自始至终没有投入市场,故C项错误;

材料仅涉及福州船政局的造船业,不能由此推断近代轮船制造业的状况,故D项错误。

4.(2017年天津卷5).19世纪后,许多国家尤其沿海国家都无可选择地与海洋联系在一起。

但近代中国发展海军并未真正认识这一世界大潮,而始终局限于对西方列强炮舰政策的本能反应,呈现出“海患紧则海军兴,海患缓则海军弛”的状态。

这体现出近代中国(  )

A.自觉意识到发展海军的重要性B.主动与世界联系在一起

C.发展海军呈现被动和短视现象D.发展海军顺应历史大潮

【解析】从材料“但近代中国发展海军并未真正认识这一世界大潮,而始终局限于对西方列强炮舰政策的本能反应”,可知近代中国海军没有自觉意识到海军的重要性,故A项错误;

主动与世界联系在一起与材料“但近代中国发展海军并未真正认识这一世界大潮”不符,故B项错误;

从材料“而始终局限于对西方列强炮舰政策的本能反应,呈现出“海患紧则海军兴,海患缓则海军弛”的状态”,可知中国近代海军发展是被动的本能的反映,且没有认识到发展海军这一世界大潮,故C项正确;

顺应历史大潮与材料反映的中国近代发展海军的原因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C

5.(2017年新课标全国Ⅰ卷28).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每吨税金达1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20余倍。

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为1钱。

这一举措(  )

A.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B.加强了对开平煤矿的管理

C.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D.保证了煤矿业稳健发展

【解析】据材料“土煤……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每吨税金达1两以上”到“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为1钱”可知,开平煤矿所产之煤税负减少,这有利于增强洋务派兴办企业的信心,故A项正确;

材料涉及的只是开平煤矿税负问题,没有涉及到企业的生产经营,与开平煤矿的管理无关,故B项错误;

开平煤矿属于洋务运动的民用企业,材料未涉及列强控制煤矿业,故C项错误;

税负减轻只是煤矿业发展的外部因素,其稳健发展的关键还在于内部的经营管理、技术、资金等条件,因而“保证”一词言过其实,故D项错误。

【答案】A

6.(2016·

海南单科·

15)19世纪70年代初,生丝、茶叶合计占中国贸易出口总值的近90%,1900年降至38%左右,20世纪初年中国已失去主要丝茶输出国的地位。

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丝茶竞争力减弱B.清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

C.中国小农经济的瓦解D.中国产业结构的变化

【解析】由“近90%,1900年降至38%左右”到“20世纪初年中国已失去主要丝茶输出国的地位”出现的情况应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方面是丝茶出口下降,一种是出口没有下降,其它产品的出口迅猛增长。

根据近代中国对外出口的情况,在19世纪70年代开始,在西方的资本主义浪潮中,中国并没有出现具有竞争力很强的商品出现,所以只能推断中国丝茶受到竞争,出口下降,故A项正确;

清政策在甲午战争后,放宽了对民间工商的限制,与“重农抑商”不符,故B项错误;

生丝茶叶的生产主要是靠商品农业,小家经济对此不占主要部分,无法判断小农经济的发展状况,故C项错误;

生丝茶叶出口比重的下降,是典型的殖民地经济特征,完全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表现,无法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故D项错误。

7.(2016·

江苏单科·

7)1884年刊行的直隶《玉田县志》载:

“洋舶互市……我之需于彼者,至不可胜数,饮食日用曰洋货者,殆不啻十之五。

”又据光绪《雄县乡土志》:

“亚谷城村,居民多以熬硝或以硫黄蘸促灯为业,自火柴行,而此业渐歇。

”综合这些材料,可知这一时期(  )

A.经营洋货和新产品的店铺增多B.中国传统的手工业遭到沉重打击

C.洋货的销售在口岸遭到了抵制D.外来技术的传入促进手工业发展

【解析】材料“饮食日用曰洋货者,殆不啻十之五”表明对洋货的需求,并没有说店铺增多,故A项错误;

材料“亚谷城村,居民多以熬硝或以硫黄蘸促灯为业,自火柴行,而此业渐歇。

”表明由于受到洋货的冲击,中国农村传统经营的产业遭到破坏,故B项正确;

材料“饮食日用曰洋货者,殆不啻十之五”表明洋货的销售并没有遭到抵制,故C项错误;

材料“亚谷城村,居民多以熬硝或以硫黄蘸促灯为业,自火柴行,而此业渐歇。

”表明传统手工业遭到破坏,没有促进手工业发展,故D项错误。

8.(2016·

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

28)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

这种状况表明(  )

A.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C.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D.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解析】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于鸦片战争后,材料无法推断出关税主权是否丧失,故A项错误;

19世纪中期以后的中国,自然经济仍然占据主导地位,没有被商品经济所取代,故B项错误;

材料反映出外国商品输出已经深入到中国偏远农村,民众使用洋货日益增多,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故C项正确;

材料只是讲述中国市场的洋货增多,无法推断中国是否主动开放市场,故D项错误。

9.(2016·

29)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

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  )

A.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B.集权制度有利于作战指挥

C.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D.能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

【解析】甲午中日战争前中国的洋务运动只是对军队进行初步的西式改革,并没有全部完成,故A项错误;

集权制度不一定带来有效作战指挥,也不属于军备优势,而且之前两次鸦片战争也是集权制度,但结果还是失败,故B项错误;

甲午中日战争前的洋务运动中,兴办军事工业,筹划海防,建立了三只近代海军,推动军事近代化的努力收到较大成效,属于军备优势,故C项正确;

甲午中日战争前中国并没有获得广泛的外部援助,而是受到外部的侵略,故D项错误。

10.(2016·

上海单科·

16)一个文弱书生最终成为驾驭千军万马的最高统帅,成就了“无湘不成军”的传奇,被誉为“中兴第一名臣”和“洋务派之父”。

此人是(  )

A.曾国藩B.李鸿章C.奕D.左宗棠

【解析】曾国藩创立领导湘军,参与领导洋务运动,维护清王朝统治,是“中兴第一名臣”,故A项正确;

李鸿章创立的是淮军,故B项错误;

奕没有参与创立地方武装,故C项错误;

左宗棠是湘军代表人物,但不是它的最高统帅,参与洋务运动,但算不上“中兴第一名臣”,故D项错误。

11.(2016·

17)晚清设立的一个机构,不仅办理外交事务,还扶植一些现代化项目,如新式学堂、近代企业等。

它经常遭到守旧派抨击,外国人也批评它办事不力。

该机构是(  )

A.总理衙门B.同文馆C.军机处D.外务部

【解析】总理衙门是办理外交事务的机构,同时也是洋务运动的中央机构,“扶植一些现代化项目”,故A项正确;

同文馆是洋务运动时期的新式学堂,不是外交机构,故B项错误;

军机处中央行政机构,不是外交机构,故C项错误;

外务部是1901年《辛丑条约》后设立的,没有参与洋务运动,故D项错误。

12.(2016·

33)“苟可致富强者,儿自为之,吾不内制也”。

“变法乃素志,同治初即纳曾国藩议,派子弟出洋留学,造船制械,凡以图富强也。

若师日人之更衣冠,易正朔,则是得罪祖宗,断不可行。

”从材料来看,慈禧的意思是(  )

A.有条件地支持变法B.希望清王朝复兴

C.祖宗之法不能变D.反对洋务运动

【解析】慈禧的意思是改革不得像日本那样“更衣冠,易正朔,则是得罪祖宗”,因此有条件地支持变法,故A项是最佳选项;

慈禧的目的还是希望清王朝复兴,但没有反映出材料中他支持改革的前提条件,故B项是可选非最佳选项;

“祖宗之法不能变”,在此条件下慈禧支持改革,但未能全面解读材料意思,故C项是可选非最佳选项;

洋务运动维护清王朝统治,慈禧并不反对,故D项错误。

【答案】A项3分,B、C项1分,D项0分

13.(2015·

28)1852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是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装的。

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装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

包装布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  )

A.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B.英国棉布价格更具优势

C.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D.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

【解析】依据材料无法推断包装改用洋布是因为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故A项错误;

依据材料无法推断包装改用洋布是因为英国棉布的价格优势,故B项错误;

材料没有反映出中国生丝在英国是否畅销,故C项错误;

曼彻斯特上等棉布之所以是“无用的”,是因为受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抵制,英国的上等棉布仍然滞销,因此用来包装中国生丝,故D项正确。

【答案】D

14.(2015·

山东文综·

16)下列四项为中国近代不同时期的考题,其中19世纪70年代初洋务学堂使用的考题应是(  )

A.“蒸汽有力可用,由何而生?

B.“论吾国银行失信用之可惧。

C.“试比较英、美、法、瑞士、中国行政机关元首之产生方法。

D.“法国大革命对于欧洲民族主义之发展,有何影响?

试举例明之。

【解析】依据题干中的材料“19世纪70年代初洋务学堂”,可知此时期洋务派关注的是

西方的技术,故A项正确;

“论吾国银行失信用之可惧。

”体现出来的是金融危机,而题干强调的时间是19世纪70年代初,此时洋务派正在关注西方技术,故B项错误;

19世纪70年代初洋务派的主张时“中体西用”,而并不学习英、美、法等国的政治制度,故C项错误;

19世纪70年代初洋务派此时期主张学习的是西方的技术,并没有强调民族主义,故D项错误。

15.(2015·

天津文综·

5)天津开埠后,直隶顺德府(今河北邢台)农民开始在农闲时结伙赴陕甘蒙等地贩运皮毛,冬去春回。

到20世纪初,收购的皮毛除大量转运到天津供出口外,部分生皮在顺德加工成皮袄、皮褥等向国内销售。

在皮毛运销和加工业带动下,从事非农业生产的人越来越多。

这一现象主要表明(  )

A.中国内地农村经济市场化程度提高B.近代天津是北方重要港口城市

C.外国资本主义全面冲击中国传统经济D.中国农村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解析】由材料内容可知,中国内地的农村经济市场化程度提高,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已经受到冲击,故A项正确;

天津是北方重要的港口城市,但是不是本题的主旨所在,故B项错误;

材料不能体现出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传统经济的“全面”冲击,故C项错误;

中国农村的自然经济早在鸦片战争之后就已经开始解体,故D项错误。

16.(2015·

浙江文综·

18)有学者认为,徽商胡雪岩“垄断蚕丝,冀获暴利。

此既为出口大宗,适光绪九年(1883年)外国丝市不振,洋商不购,而胡氏存货山积,悉归腐敝。

由是尽丧其资,波及全国,钱庄分设各地者,纷纷倒闭,而胡氏一蹶不振。

”在该学者看来,胡雪岩破产的主要原因是(  )

A.没有投资近代工矿企业B.买办商人势力的恶性竞争

C.金融业形势发生了变化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

【解析】帝国主义垄断近代工矿企业,没有投资近代工矿企业不是失败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

买办商人势力的恶性竞争不是材料反映的主题,故B项错误;

金融业形势发生了变化是由于其他行业变化导致的,不是主要原因,故C项错误;

材料中“1883年”“外国丝市不振,洋商不购”说明是由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导致国内丝织业出口困难,故D项正确。

17.(2014·

17)19世纪60年代,江浙地区出现了“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的现象。

它反映出(  )

A.资本输出成为列强侵华的主要手段B.开埠通商促进了江浙地区民族工业的发展

C.中国对外贸易由入超变为出超D.市场扩大刺激了江浙地区丝织业发展

【解析】资本输出成为列强侵华的主要手段是在甲午战争后,与材料中时间不一致,故A项错误;

“开埠通商促进了江浙地区民族工业的发展”与题干信息不符,故B项错误;

中国对外贸易此时仍未入超,故C项错误;

材料中“乡农卖丝争赴市……番舶来银百万计,遂使家家置纺车”的信息说明市场促进江浙丝织业发展,故D项正确。

18.(2014·

全国新课标卷Ⅰ文综·

28)据研究,1853年,印度人均消费英国棉纱、棉布9.09便士,而中国是0.94便士。

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

A.经济受到鸦片战争的破坏B.实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

C.经济的发展水平低于印度D.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

【解析】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经济受到破坏,但这不是英国商品滞销的原因,故A项错误;

1853年的晚清政府并没有实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故B项错误;

当时中国农耕经济发达,经济发展水平远高于印度,故C项错误;

题干信息表明鸦片战争之后,英国并没有完全打开中国市场,英国商品在中国市场上仍然滞销,原因在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故D项正确。

19.(2014·

15)清末某著名官员谈到铁路修建时说:

“内开未尽之地宝,外收已亏之利权。

是铁路之利,首在利民,民之利既见,而国之利因之。

利国之大端,则征兵转饷是矣。

”这一言论的含义是(  )

A.“求富”“自强”B.“师夷长技”

C.“中体西用”D.“民生主义”

【解析】由题目中的信息“铁路修建……内开未尽之地宝,外收已亏之利权……征兵转饷是矣”可知该官员认为修建铁路有利于国家的富强,故A项正确;

题目中未涉及向西方学习,也未涉及对传统制度的维护,故B、C项错误;

民生主义由孙中山提出,与题目中的信息“清末某著名官员”不符,故D项错误。

20.(2014·

7)在20世纪20年代浙江上虞县的下管村,“生产上它是一个农业社会,……下管人除粮食和菜蔬肉类等还能自给自足,并有毛竹和茶叶等山货可以外销外,日常生活的工业品,几乎全是外来的‘洋货’。

……除了制造和修理农具和家具的一些手工业外,家庭纺织业等已被淘汰殆尽。

”据此可知,近代以来下管村自然经济瓦解的征象是(  )

A.毛竹和茶叶等山货的外销B.农具等制造业和修理业的存在

C.粮食和菜蔬肉类等的生产D.纺织和部分土产加工业的淘汰

【解析】毛竹和茶叶等山货的外销表明该地区当时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故A项错误;

农具等制造业和修理业的存在表明维持小农经济的手工业没有消失,故B项错误;

“粮食和菜蔬肉类等还能自给自足”表明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特征,故C项错误;

“家庭纺织业等已被淘汰殆尽”,“日常生活的工业品,几乎全是外来的‘洋货’”表明自然经济中自给自足的局面被打破,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故D项正确。

21.(2013·

北京文综·

18)1893年,有位官员上奏朝廷说:

“近来体察沿海各口商务情形,洋纱一项进口日多,较洋布行销尤广。

江、皖、川、楚等省,或有难销洋布之区,更无不用洋纱之地。

”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洋纱洋布主要在通商口岸使用B.进口洋布在中国销售市场萎缩

C.长江流域传统织布业逐渐消失D.民族织布业大量使用进口洋纱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材料信息的获取、理解和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

题干材料主要体现的洋纱的进口日多问题。

从洋纱的销售范围看,到了川楚等地,可知A表述错误;

由“洋纱一项进口日多,较洋布行销尤广”不能说明进口洋布在中国销售市场萎缩,只能说明洋纱进口相对洋布多,B选项的结论依据题干史实得不出这样的结论。

C选项也依据“江、皖、川、楚等省,或有难销洋布之区,更无不用洋纱之地”就说明长江流域传统织布业逐渐消失。

故正确答案选D。

22.(2013·

四川文综·

3)下表是1620年和1850年江南八府一州城乡人口统计。

据此判断,这一时段该地区(  )

年代

城镇人口(万人)

农村人口(万人)

1620

300

1700

1850

720

2880

A.基本实现了城市化B.城市经济规模扩大

C.农业经济日益凋敝D.人口增速全国领先

【解析】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

本题是数据表格题,此类题解答的关键是分析数据的变化规律来获取信息。

从图表数据看:

农村人口占绝对多数,A项表述错误,排除;

人口的增长体现的是经济的发展,而不是经济的凋敝,C项错误;

材料仅仅反映江南八府一州城乡人口统计,无法说明其人口增速全国领先,D项错误;

城镇人口的增加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城市经济的发展,B项正确。

23.(2013·

重庆文综·

6)图1数据来源于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

导致1843~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图11838~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年平均数)单位:

A.鸦片耗去了中国对英国制造品的支付能力

B.英国制造品遭到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

C.英国制造品输入太多超过中国的购买能力

D.中国征内地税限制了英国制造品在华销售

【解析】此题是图标题中的柱状图,此类题关键是读图,看数据的变化,并利用图示上的时间,结合所学知识探究题干的设问。

从图示看出1839年~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不是很高,说明英国工业品在华滞销。

结合所学可知其根本原因是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强抵制,B符合题意。

24.(2012·

安徽文综卷·

16)19世纪70年代末,一位英国人写道:

“一个重庆商人如果要在上海采办洋货,他可以到一个钱庄……押借一笔款项。

……(然后)将订货单寄予他在上海的代理人;

钱庄经理也通知与他有关系的上海钱庄或其分庄,由后者向洋行或其中国的代理人处付予这笔款项。

”可见此时的钱庄(  )

A.已经完全变成了洋行的附庸B.在中外贸易中居于关键地位

C.一般不愿支持土货出口业务D.在洋货内销中具有重要作用

【解析】由材料内容可知,在重庆商人购买外洋商品中,钱庄充当了介绍人,中间支付者的角色,因此钱庄在帮助洋货打入中国内地市场中发挥重要作用,钱庄的经营者就是近代中国的买办。

25.(2012·

5)右图为《点石斋画报·

快枪述奇》描绘的洋务企业“金陵机器制造局”试验武器的情景。

图中三人为:

官员郭月楼和徐仲虎,工首唐履堂。

图中文云:

“工首……匠心运用,造成快枪。

”从图文可以得出的信息是(  )

①晚清官府推动洋务军事工业

②洋务产品足令洋人为之汗颜

③“师夷长技”思想的具体实践

④标志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诞生

A.①③B.②④

C.①②③D.①③④

【解析】洋务企业“金陵机器制造局”是在清政府的主导下,通过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的,“匠心运用,造成快枪”,但与外国的技术差距仍然存在,①正确,②错误。

洋务派将林则徐等“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付诸实践,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私人投资的近代企业,③正确,④错误。

26.(2012·

全国大纲卷·

16)张謇评论某人时说:

“以四朝之元老,筹三省之海防,统胜兵精卒五十营,设机厂、学堂六七处,历时二十年之久,用财数千万之多……曾无一端立于可战之地,以善可和之局。

”张謇评论的是(  )

A.曾国藩B.李鸿章

C.张之洞D.袁世凯

【解析】考查重要历史人物及相关活动。

李鸿章是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朝元老,19世纪80年代,李鸿章筹办北洋海军,管辖直隶(今河北)、奉天(今辽宁)和山东三省海域,洋务运动中创办军事民用企业,兴办新式学堂,耗费巨资筹办的北洋海军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全军覆没,这与他在战争中的避战求和政策有关。

27.(2011·

15)洋务派要员在筹建轮船招商局时说:

“伏查各国通商以来……中国内江外海之利,几被洋人占尽,且海防非有轮船不能逐渐布置,必须劝民自置……藉纾商民之困,而作自强之气。

”这表明兴办此类企业的根本目的是(  )

A.扩大中外贸易交往B.抵御外侮求富求强

C.发展官督商办企业D.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解析】抓住关键词“轮船招商局”、“劝民自置”、“纾商民之困”,可以判断是洋务派创办官督商办性质民用企业的主张,以抵抗外国经济侵略,达到分洋利的目的,故选B项。

【答案】B

28.(2011·

广东文综·

15)清末有舆论说:

“中兴名臣曾国藩仅赏侯爵,李鸿章不过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