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246076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72.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一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一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一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一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Word格式.docx

《高一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Word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Word格式.docx

桑麻青氛氲。

机杼声札札,牛驴走纭纭。

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

县远官事少,山深人

俗淳。

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

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从该诗中你能得到关于唐

代的正确认识不包括()

A.农民拥有一定的土地和耕畜B.以家庭为单位从事生产和生活

C.生产的产品主要用于市场交换D.男耕女织,手工业与农业结合

6.有关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井田制出现于西周,完全废除于春秋

B.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得利于铁器牛耕的使用推广和地主阶级的变法

C.春秋时期中国形成比较完备的封建土地私有制

D.孝文帝推行均田制,以法律的形式确认受田者的土地所有权

7.有关我国古代手工业地位的表述,错误的是()

A.中国是最先发现和使用煤的国家B.瓷器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

C.中国是首先发明丝织技术的国家D.中国最早冶炼的金属是铁

8.2013年3月22日新任国家主席习近平偕夫人彭丽媛首访俄罗斯,并对非洲三国进行国事访问。

此行,他们的穿着引起服装界的轰动。

下列关于古代中国服装业发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汉代丝绸远销欧洲使中国获得“丝国”称号

B.唐代的缂丝技艺使服饰极具艺术神韵

C.元代棉纺织技术的推广使松江成为棉纺织中心

D.明代前期棉布的流行使其成为广大民众的主要衣料

9.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制瓷业的表述,符合历史史实的是()

A.早在西汉中国瓷器生产技术已达到成熟阶段

B.景德镇在元代是全国制瓷中心,已能烧制多种彩瓷

C.唐代制瓷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

D.明清时期开始出现彩瓷,并通过陆上丝绸之路广销亚非欧

10.官营手工业直到明朝前期一直占据着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它的主要特点是()

①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手工作坊生产②资金雄厚,规模经营,为细密分工和协作创造了条

件③占据技术人才和原料优势,生产不计成本④主要是为中外市场生产精美商品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

11.下图为被誉为“山西紫禁城”和“华夏第一宅”的晋中王家大院,包含三大建筑群,共有大小院落123座,房屋1118间,面积共45000平方米。

卖豆腐起家的太原王氏是明清时期著名的晋商,“以商贾兴,以官宦显”,在晋商做官发财之后,大兴土木。

这一现象产生的的消极影响是()

 

 

A.留下了丰富的晋商文化 

B.影响了工商业的扩大再生产

C.使手工业缺乏市场 

D.不利于农业经济的商品化

12.我国古代的城市经历从政治和军事功能向经济功能转变的大体时间是()

A.隋唐B.两宋C.元朝D.明清

13.“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

在这场“商业革命”中()

A.货币经济占据主导地位B.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C.形成区域性大商帮D.广泛使用金属货币白银

14.16世纪晚期,山东某地开始出现“地多烟草、木棉、转卖四方,五谷之利不及其半”的情况,这说明当时该地()

①农业经济衰退②农业结构发生变化③商品经济发展④农产品加工业兴起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15.下面是我国古代某地区居民的职业结构表。

这里的“某地区”应该是()

职业

自耕农和地主

佃农

工场工人

商人、工场主

占人口比例

24%

36%

30%

10%

A.汉代江南地区 

B.唐代关中地区 

C.宋代太湖地区 

D.明代苏杭地区

16.明中后期,有大臣“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不得往日本……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

奉旨允行,几三十载”。

对该史料理解最恰当的是()

A.明代没有民间的海外贸易B.明政府曾奉行重商主义政策

C.明政府曾有条件地允许海外贸易D.明政府从此废除“海禁”政策

17.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

下列能够说明这一结论

的是()

A.租佃制经营方式的推广B.世界白银的一半流入中国,市面上大量使用白银

C.综合国力在世界范围内保持领先地位

D.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

18..明朝中后期,出现“末富居多,本富居少”,江南人口“昔日逐末之人尚少,今去农而改工商者,三倍于前”。

这说明()

A.自然经济解体B.商品经济相对发达

C.社会贫富分化加剧D.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19.《复兴之路·

千年变局》中记载:

“在鸦片战争爆发之前,……一位中国文人汪仲洋这样描述西方人:

“他们的长腿不能弯曲,因而他们不能奔跑和跳跃,他们碧蓝的眼睛畏惧阳光,甚至在中午不敢睁开”。

就连在广东抗敌前线的林则徐也相信“只要断绝了对西方人茶叶和大黄的供应,他们就会因为消化不良而死。

”这种荒谬认识的发生源于( )

A.重农抑商政策B.天朝上国思想

C.闭关锁国政策D.君主专制统治

20.《马可·

波罗游记》一书中记载:

“东方是金瓦盖顶,金砖铺地,门窗都是黄金装饰的,连河道里都有滚动的矿石,东方简直是一个灿烂辉煌的黄金世界,冒险家的乐园。

”这最有可能产生的社会影响是( )

A.直接促成新航路的开辟B.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必要条件

C.促使英国发动鸦片战争D.刺激了欧洲人到东方的“寻金热”

21.原产美洲的玉米、烟草等农作物逐渐传到欧洲和亚洲,改变人们的饮食结构。

这一现象出现在()

A.15世纪开始B.16世纪以后C.17世纪以后D.18世纪以后

22.下列航海家的远航活动,按其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达.伽马到达印度②迪亚士到达好望角

③哥伦布首航美洲④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C.②③①④ D.③①②④

23.一个地处边缘的小国,在18世纪下半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占据着世界的中心,这个国家是()

A.葡萄牙 B.西班牙C.荷兰 D.英国

24.英国棉纺品的产量从1785年的4000万码增至1850年的20亿码;

生铁产量从1740年的1700多吨增至1850年的225万吨。

上述变化主要说明了()

A.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B.资本主义消除了生产力发展的障碍

C.垄断组织的出现了生产力的发展D.工人劳动积极性大大提高

25.科技史专家丹皮尔认为,以前的发明主要是“实际生活的需要推动技术家取得进一步的成就”。

后来“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的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明的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

下图所示上述两类发明,属于后者的是()

①珍妮纺纱机②蒸汽机③电灯④汽车

①②③④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6.1876年,美国庆祝独立100周年的时候,在费城举办国际博览会,有37个国家参展,当时清政府也派出了展览团。

在这次博览会上,英国展出最新的蒸汽机车,美国展出大功率电动机和发电机,德国展出加工枪炮的精密机床,中国展出的是纯银打制的27套件耳挖勺和小脚绣花鞋。

由此得出错误结论的是()

A.英国科技创新技术已落后美德B.德国军工技术较为发达

C.中国还没有创立民族工业D.美国电力新兴工业处于领先水平

27.衡量一个国家完成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

A.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B.机器制造业已经实现机器化

C.工厂制已经取代了手工工场D.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产生

28.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逐渐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

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看,这对中国最主要的影响是()

A.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  B.自然经济迅速崩溃

C.近代化进程开始启动 D.农民起义风起云涌

29.(甲午战争后)“今天,随便走进哪一家农户,人们都可以看到,曾经是不可缺少的纺车,都蒙上了尘土,被人遗忘了。

一捆捆机器压的孟买棉纱似乎使人注意到手纺车已经不合时宜了。

”(引自姚贤镐编:

《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第三册)这种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B.孟买棉纱的质地优良

C.手摇纺车的效率低下D.民族工业的举步维艰

30.下列属于“近代企业”的有()

①明末苏州丝织工场②19世纪中期英国曼彻斯特纺织工厂

③江南制造总局④广东继昌隆缫丝厂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31.史学家费正清教授把“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

他所说的“没有前途”,其根本原因是()

A.中国工业结构不合理B.工业区域分布不均衡

C.社会环境未根本改变D.近代企业被军阀破坏

1912-1949年中国大陆的工业生产指数

(1933年物价为衡量标准)

民国初年

1912-1920

13.4%

一战后

1921-1922

-4.59%

国民政府前期

1927-1936

8.7%

抗战期间

1937-1945

-2.45%

两党内战

1946-1949

-0.68%

32.关于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生存的状况,从右表

可以读取的正确信息是()

①民国时期民族工业一直呈下降趋势

②其中的两次快速发展均得益于社会的巨变

③战争对民族工业造成极大影响

④民族工业的发展具有曲折性

A.①②B.②④

C.③④D.①③

33.与欧美国家的近代化相比,中国近代化具有如下特点:

()

①从轻工业开始,而后发展至重工业②缺少必要的资本主义原始积累

③发展畸形,结构不合理④领导权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

A.①②③B.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34.下列对近代服饰风格演变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民间服饰变革推动政府服饰变革 

②政府倡导推行又使新服饰走向社会下层 

③“易服”与“断发”并行,是社会变革的缩影④洋装与传统服饰具有不可调和的冲突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35.二十世纪初,一场“咸与维新”的“剪辫风”旋即扫荡中南重镇武汉,大街小巷,处处可闻“喀嚓”声。

热情最高昂的学生军,“人人手执一柄剪刀”,过路者凡有发辫,统统剪子伺候。

这主要是由于()

A.外国传教会的组织B.留美幼童与学监斗争的影响

C.“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D.民国临时政府颁布法令推行

36.有资料说:

“邸报”是我国最早的报纸。

自唐代起,中国就有了邸报。

但邸报的作用仅限于传达朝政信息,所载内容无非是皇帝诏令,诸臣奏议与宫廷动态而已,且只供官吏士大夫阅览。

及至晚清,欧美传教士和商人来华办报,将西方报纸模式输入中土,开启中国近代报业之端绪。

从上述资料中无法获取的有关中国报纸起源的信息的是() 

A.唐代“邸报”是我国最早的报纸 

B.晚清时中国有了近代报纸 

C.“邸报”是官吏士大夫私人创办的 

D.中国近代报业是欧美传教士和商人开创的

37.民国之初,跪拜、作揖等被鞠躬、握手取代,“大人”、“老爷”等被“先生”、“君”取代,造成这种礼仪变化的历史背景包括() 

①西方生活习俗的影响 

②五四运动的洗礼 

③国民革命运动的冲击 

④民国政府的大力提倡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38.右图为中国近代上海轮船招商局的经营广告,其上部文字为“发展中国航运,促进对外贸易。

预定客货仓位,代客报关装货,代理水火保险,办理仓储堆栈。

欢迎监督,接受批评”等。

从图文材料中能够获取的信息有() 

①中国近代航运业已经出现 

②轮船招商局业务范围较大 

③列强垄断中国航运的局面彻底改变 

④中国近代航运业发展受西方影响 

A.①②③ 

B.①②④ 

D.①③④ 

39.关于中国近代交通和通讯事业发生变化的原因及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从根本上来讲,是受到西方工业革命的冲击 

②开端艰难,起步晚,落后于同时代的西方国家 

③发展缓慢,受到封建顽固势力阻挠和帝国主义势力的排挤 

④分布不均衡,沿海、沿江尤其是通商口岸地区发达 

C.①③④ 

40.下列词语不能反映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是()

A. 土洋并存 B.中西合璧C.新旧杂陈D.由俭入奢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总分40分。

其中41题13分,42题11分,43题16分。

41.(13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春秋战国至唐代,国家和政府设市于都邑之中,市处于城中特定位置,以墙垣围住并与民居隔开,设有市师、肆师、质人等分掌市内各项事务。

《唐六典》记载:

“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韩国磐《中国古代的市和市井市肆》

材料二 

宋神宗时,开封已有户20万,……城内店铺林立,各地的货物云集于此。

处处都有商铺、邸店、酒楼、质库(即后来的当铺),以及各种手工作坊。

晚间有夜市至三更,到五更又再开张。

“耍闹去处,通晓不绝”。

──《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 

草市是民间“自为聚落”、私相贸易的集市,宋代在商品经济发达和交通方便的地方出现各种集市,如“山市、河市、庙市”等,解决了农民“买食用盐茶农具”问题。

“民计每岁种食之外,余米尽以贸易”(叶适《水心文集》),明州农民,同时“为工、为匠、为镊、为负贩”。

草市镇内小儿学、义塾、镇学的兴办日益增多,有的镇市还建立了书院。

──傅宗文《宋代的草市镇》

材料四古代徽州地处皖南崇山峻岭之中,没有成片的耕地,粮食产量普遍较低,粮食供应的矛盾长期存在,人们寻求“以商代耕”的出路。

徽州虽“粮不足”,可物产丰富。

万山丛中盛产竹木、茶叶、陶土。

手工业更具特色,纸、笔、墨、砚、漆器闻名全国。

不少人最初就是以贩运土特产品起步发家的。

大山挡住了徽州人的道路,但这里的水路可称便捷:

“上接闽广,下接苏杭”。

便捷的水路,大大刺激了徽州人经商的积极性。

——摘自《徽商网·

徽商历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战国至唐代“市”的特点。

(3分)据材料二,分析宋代的“市”与前代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

(2分)

(2)比较材料一、二、三,指出“草市”与“市”的区别。

(2分)“草市”的出现有何意义?

(3)根据材料四说明徽商诞生的原因。

(4分)

42.(11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纺织工业、采矿工业和冶金工业的发展引起对改进过的运输工具的需要,这种运输工具可以运送大宗的煤和矿石。

……1830年以后,公路和水路受到了铁路的挑战。

……将蒸汽机安装在货车上,这方面的主要人物是采矿工程师乔治•斯蒂芬森,他首先利用一辆机车把数辆煤车从矿井拉到泰恩河。

1830年,他的机车“火箭号”以平均每小时14哩的速度行驶3l哩,将一列火车从利物浦牵引到曼彻斯特。

短短数年内,铁路支配了长途运输,能够以比在公路或运河上所可能有的更快的速度和更低廉的成本运送旅客和货物。

到1838年,英国已拥有500哩铁路;

到1850年,拥有6600哩铁路;

到1870年,拥有15500哩铁路。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750年英国人口有1050万,1850年为2750万,1851年,城市人口占英国总人口的50.2%,首次超过乡村人口。

材料三 

英国在印度以……等形式,每年从印度人那里拿走大量的东西,他们不付任何代价地从印度人那里拿走的东西——不包括每年在印度境内攫为己有的在内,即仅仅使印度人被迫每年无偿地送往英国的商品价值,就超过六千万农业和工业劳动的收入的总和!

这是残酷的敲骨吸髓的过程!

──马克思

材料四 

“英国不管干了多少罪行,它造成这个社会革命毕竟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

”“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历史使命:

一个是破坏性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

另一个是建设性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

──马克思

(1)根据材料一,分析铁路运输业在英国诞生的客观条件。

(2分)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1830年到1870年,英国铁路运输业获得飞速发展的原因。

(3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英国人口变化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四,客观地评述西方殖民主义带来的后果。

43.(16分)阅读下列材料:

1902年荣氏兄弟准备投资办厂。

荣德生说:

“民以食为天。

机制面粉质细色白,必定会代替土粉。

”他忘不了在香港码头上看到轮船上装的都是面粉,那面粉是从英国、美国运来的。

“外国人以‘洋人食用’为借口,朝廷对面粉是不抽税的。

开粉厂有利可图。

到哪里去筹措办实业的钱呢?

荣氏兄弟四处招股东,非常艰难才筹到了办厂的钱……(准备破土动工之日)县衙就来了谕单,无锡绅士联名具告保兴粉厂“擅将公田民地围入界内”,而且在古城边竖立烟囱,必将“破坏风水,有伤文风”。

知县的谕令责成粉厂饬地迁移……由于技术不够,粉质不高,加上保守思想作怪,保兴粉销路不畅,开工不足一月,已积粉数千包。

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了,西方列强忙于战争无力东顾,还纷纷向中国大量订购面粉。

荣宗敬看准了面粉工业大发展的苗头,不失时机地大力扩充,从1914年至1922年8年间,无锡茂新系统发展为4个厂上海福新系统发展为8个厂,日产面粉8.6万余包,占当时全国面粉总产量的29%。

荣氏企业己稳操“面粉大王”的桂冠。

荣宗敬并不满足于“面粉大王”的称号,他又集中全力向纱布行业挺进了。

1922年,荣氏兄弟经营的面粉厂和纱厂已经达到16个。

──杨旭《荣氏兄弟》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荣氏兄弟在1902年兴办实业的时代背景。

(3分)据材料一说明荣氏兄弟首先投资面粉业的原因(3分)

(2)根据材料二,说说在创办实业过程中,荣氏兄弟遇到了哪些困难?

(3)材料三中,荣氏企业发展表现有哪些?

(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期间荣氏企业迅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历史试卷答题卡

41

(1)特点:

变化:

(2)区别:

意义:

(3)原因:

42

(1)条件:

原因:

(2)特点:

(3)评价:

43

(1)背景:

(2)困难:

(3)表现:

历史科试题参考答案

(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5:

DCBCC6-10:

BDDCB11-15:

BBBBD16-20:

CDBCD

21-25:

BCDAB26-30:

CBCAB31-35:

CCBBD36-40:

CABAD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3小题,总分40分。

41.

(1)“市”为政府所设置;

设在都邑之中;

设置官吏管理;

有交易地点和交易时问的限制。

(3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得)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2分)

“市”设在都邑中,“草市”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形成;

“市”为政府所设置,“草市”为民间兴起的集市。

方便百姓日常生活;

促进了农村商品经济的繁荣;

推动手工业技术和文化的发展。

(2分)(答出其中二点即可得2分)

(3)粮食产量普遍较低;

物产丰富;

手工业发达;

水路便捷。

42.

(1)条件:

工业生产的发展提出革新运输工具的要求;

蒸汽动力的推广使铁路运输的出现成为可能。

工业革命和社会经济迅速发展,推动了铁路运输的发展;

英国的政治民主化改革(代议制的完善)使政局稳定,为铁路交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铁路本身具有速度快、运输成本低廉的特点。

(3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2)人口增加迅速;

城市人口比例上升。

(3)殖民扩张及殖民掠夺:

一方面是野蛮、残暴的,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

另一方面客观上破坏了当地旧的封建秩序,在一定程度上传播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

(4分)(言之有理,客观评价即给分)

43.

(1)背景:

清政府放宽限制;

受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

收回利权运动;

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面粉的市场很大;

清政府规定面粉行业可以免税;

有利可图。

(2)资金问题;

当地封建乡绅势力的破坏和阻扰工厂建设;

技术问题和保守思想;

销售问题。

工厂的规模扩大;

从面粉业向纺织业发展。

民国建立,提高了资产阶级地位;

政府实行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倡导用国货;

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群众的反帝爱国斗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力水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