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考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章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7245194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9.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学考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章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自学考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章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自学考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章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自学考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章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自学考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章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学考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章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

《自学考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章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学考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章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自学考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章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

C.美国驻华公使田贝D.法国传教士孟振生

二、多选题

1、从公元前5世纪的战国时代到1840年的鸦片战争,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特点是

A.经济上以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B.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

C.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D.社会结构上实行封建宗法等级制度

2、中国封建社会曾出现过的所谓“盛世”有

C.“开元之治”D.“康乾盛世”

3、在鸦片战争前已经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有

A.英国B.法国C.美国D.日本

三、简答题

*1、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

2、中国封建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结构所具有的两方面特性。

3、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主要表现。

四、论述题

1、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主要国家的确立以及殖民扩张对中国的威胁。

第二节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及近代中国社会的演变

1、中国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在

A.第一次鸦片战争后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甲午战争后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2、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进行的是

A.军事侵略B.政治控制

C.经济掠夺D.文化渗透

3、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B.《黄埔条约》

C.《北京条约》D.《望厦条约》

4、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与法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

5、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与美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

6、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与俄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

C.《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D.《望厦条约》

7、1860年,英法两国分别迫使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

8、1894年日本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甲午战争,战后迫使清政府签订了

A.《天津条约》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9、1900年,外国列强发动了侵略中国的

A.第二次鸦片战争B.中法战争

C.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战争

10、1900年外国列强发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战后迫使清政府签订了

11、1894年11月,侵华日军制造了屠杀中国居民约2万人的

A.旅顺惨案B.海兰泡惨案

C.江东六十四屯惨案D.济南惨案

12、1900年,俄国在入侵中国时制造了屠杀中国居民的

13、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并放火烧毁凝聚着中华民族聪明才智的圆明园是在

A.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甲午战争期间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14、清朝政府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是在

A.《南京条约》签订后B.《天津条约》签订后

C.《马关条约》签订后D.《中法和约》签订后

15、清朝政府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并“班列六部之前”是在

A.《天津条约》签订后B.《北京条约》签订后

C.《马关条约》签订后D.《辛丑条约》签订后

16、自1863年开始在中国任总税务司、控制中国海关大权达40余年之久的是

A.德国人郭士立B.美国人田贝

C.法国人孟振生D.英国人赫德

17、1860年,外国列强通过《北京条约》迫使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是

A.汉口B.九江

C.南京D.天津

18、外国列强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最早出现在

A.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B.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

C.甲午战争之后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

19、外国列强对中国进行大规模的资本输出是在

20、19世纪40年代后,资本—帝国主义打开中国大门的主要目的是

A.把落后的中国变成先进的中国B.强迫中国永远成为西方列强的附庸国

C.向中国输送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D.促进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21、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

A.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B.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

C.1894年甲午战争D.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2、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性质是

A.封建社会B.资本主义社会

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半资本主义半封建社会

23、近代中国社会人数最多的被剥削阶级是

A.农民阶级B.工人阶级

C.城市小资产阶级D.民族资产阶级

24、近代中国社会中最先进、最革命、最有力量的阶级是

25、在近代中国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是

A.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B.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C.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D.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26、在近代中国,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前提条件

A.建立资本主义制度B.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

C.推翻封建主义的统治D.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27、在近代中国,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是

A.推翻封建专制制度B.充分发展近代民族工商业

C.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D.废除列强同中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

1、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

A.《南京条约》B.《望厦条约》

C.《虎门条约》D.《五口通商章程》

2、第一次鸦片战争期后,清政府被迫分别与法国和美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

C.《虎门条约》D.《黄埔条约》

3、1858年分别迫使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的外国列强是

A.英国B.美国

C.法国D.俄国

4、1860年,分别迫使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的外国列强是

5、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俄国迫使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

A.《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B.《瑗珲条约》

C.《北京条约》D.《勘分西北界约记》

6、资本-帝国主义列强通过军事侵略和不平等条约对中国进行政治控制的主要手段有

A.操纵中国的内政和外交B.把持中国的海关

C.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D.扶植、收买代理人

7、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近代中国进行经济掠夺的主要手段有

A.控制中国通商口岸B.剥夺中国关税自主权

C.对华倾销商品和资本输出D.操纵中国经济命脉

8、1842年,英国通过《南京条约》迫使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除广州外还包括

A.厦门B.福州

C.宁波D.上海

9、资本-帝国主义列强操纵中国经济命脉的主要手段包括

A.形成了对中国近代工业的垄断

B.迫使清政府举借外债,以还赔款

C.在中国设立银行,使之成为对华输出资本的枢纽

D.控制中国近代的交通运输业

10、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在侵华过程中进行文化渗透的主要手段有

A.利用宗教进行侵略活动B.借助传播西学的名义为侵华制造舆论

C.散布西方的学术思想D.宣扬“种族优劣论”

11、西方教会较早在中国创办、并为列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的报刊主要有

A.《中国丛报》B.《北华捷报》

C.《万国公报》D.《新民丛报》

12、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对近代中国压迫和剥削的手段包括

13、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发生的两个根本性变化是

A.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B.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殖民地的中国

C.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D.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资本主义的中国

14、近代中国在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程中新产生的阶级是

A.农民阶级B.地主阶级

C.资产阶级D.工人阶级

15、近代中国的资产阶级分为

A.工业资产阶级B.商业资产阶级

C.民族资产阶级D.官僚买办资产阶级

16、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B.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C.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D.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

17、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始终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是

A.反对帝国主义B.反对封建主义

C.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D.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1、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的产生及其两部分。

*2、近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重特点和双重性格。

3、近代中国工人阶级的特点。

*4、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及其关系。

5、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始终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联系。

1、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2、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

3、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和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联系。

第三节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1、中国近代史上人民群众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

A.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B.太平天国抗击洋枪队的斗争

C.台湾高山族人民的抗日斗争D.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

2、1895年,台湾人民与总兵刘永福所率领的黑旗军共同抗击了

A.荷兰侵略者B.英国侵略者

C.美国侵略者D.日本侵略者

3、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为抗击英国侵略而战死虎门的清朝爱国将领是

A.海龄B.陈化成

C.关天培D.史荣椿

4、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为抗击英国侵略在吴淞炮台以身殉国的清朝爱国将领是

5、在中法战争期间,率领清军和当地民众取得镇南关大捷的爱国将领是

A.左宝贵B.冯子材

C.陈化成D.刘铭传

6、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瓜分达到高潮是在

C.中日甲午战争后D.八国联军战争后

7、在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瓜分达到高潮时,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的国家是

A.英国B.法国

C.美国D.德国

8、在近代,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的最根本原因是

A.民族资产阶级发动的民主革命B.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相互制约

C.洋务派开展的“自强”、“求富”运动D.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9、在1840年至1919年间,中国人民在历次反侵略战争中失败的最根本原因是

A.社会制度的腐败B.军事技术的落后

C.思想文化的保守D.经济力量的薄弱

10、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

A.林则徐B.魏源

C.马建忠D.郑观应

11、魏源在1843年编纂的《海国图志》中提出的重要思想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救亡图存和振兴中华D.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12、魏源在1843年编纂了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重要思想的

A.《海国图志》B.《盛世危言》

C.《校颁庐抗议》D.《天演论》

13、1895年,严复在《救亡决论》一文中喊出的口号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B.“救亡图存”

C.“打倒列强”D.“振兴中华”

14、在甲午战争后,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社会进化论思想的是

A.严复翻译的《天演论》B.魏源编撰的《海国图志》

C.郑观应撰写的《盛世危言》D.冯桂芬撰写的《校颁庐抗议》

15、在甲午战争后,严复翻译的《天演论》所宣传的重要思想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D.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16、1894年,孙中山创立革命团体兴中会并喊出的时代最强音是

1、1895年,在新竹、彰化、嘉义、台南等地指挥黑旗军抗击日本侵略的将领是

A.吴汤兴B.徐骧

C.吴彭年D.杨泗洪

2、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为抗击英国侵略者而以身殉国的清朝爱国将领包括

C.关天培D.史荣椿

3、在中日甲午战争中,为国捐躯的清军爱国将领有

A.左宝贵B.邓世昌

C.林永升D.丁汝昌

4、19世纪70至80年代,导致中国陷入严重“边疆危机”的事件是

A.英国入侵西藏和云南B.法国侵犯广西

C.俄国入侵新疆D.日本吞并琉球并侵犯台湾

5、在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瓜分达到了高潮,其中

A.德国将山东划入自己的势力范围B.法国将云南和两广划入自己的势力范围

C.英国将长江流域划入自己的势力范围D.日本将福建划入自己的势力范围

6、19世纪末期,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未能实现的原因包括

A.洋务派开展的“自强”、“求富”运动B.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相互制约

C.维新派掀起的戊戌变法运动D.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7、自1840年至1919年,中国人民在历次反侵略战争中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制度的腐败B.军事指挥的失误

C.思想文化的保守D.经济技术的落后

8、19世纪70年代以后,早期的维新思想的代表人物有

1、自1840年至1919年,中国人民在历次反侵略战争中失败的在主要原因。

1、第一次鸦片战争至辛亥革命前夕,中国先进分子民族意识的觉醒。

A.王韬B.马建忠

C.郑观应D.薛福成

参考答案:

第一节

1B2A3A4D5D6C7B

1ABCD2ABCD3ABC

第二节

1A2A3A4B5D6C7C8C9D10D11A12C13B14B15D16D17D18B19C20B21A

22C23A24B25D26D27C

1ACD2BD3ABCD4AC5BCD6ABCD7ABCD8ABCD9ABCD10ABCD11ABCD12ABCD13AC14ACD

15CD16AC17CD

第三节

1A2B3C4B5B6C7C8D9A10A11A12A13B14A15D16D

1CD2AB3ABCD4ABCD5ABCD6BD7AD8ABC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