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杜甫诗歌中的劳动妇女形像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7243413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7.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杜甫诗歌中的劳动妇女形像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浅谈杜甫诗歌中的劳动妇女形像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浅谈杜甫诗歌中的劳动妇女形像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浅谈杜甫诗歌中的劳动妇女形像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浅谈杜甫诗歌中的劳动妇女形像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谈杜甫诗歌中的劳动妇女形像Word文件下载.docx

《浅谈杜甫诗歌中的劳动妇女形像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杜甫诗歌中的劳动妇女形像Word文件下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谈杜甫诗歌中的劳动妇女形像Word文件下载.docx

theworkingwomen

引言

诗圣杜甫,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在陕西民歌中有这样一句话“唐朝诗圣有杜甫,能知百姓苦中苦”,可见杜甫能深入了解劳动人民疾苦,无论在生活上还是思想上都与劳动人民同患难共忧乐。

亲身经历了唐朝由兴盛到衰败的重大转折,目睹了劳动百姓所遭遇的巨大苦难,而杜甫独特的漂泊遭遇,让其广泛地接触了大量的社会底层劳动人民,尤其是处于社会最底层、承受最多痛苦的劳动妇女。

杜甫的诗歌再现了残酷的社会现实,诗中塑造的每一个妇女形象都是真实感人的,杜甫将“推己及人”以及“民胞物与”的博爱情怀寄予在真情的笔墨中,讲述她们的苦难与不幸,一字一句中可以看出对社会底层劳动妇女的深切同情与赞赏。

杜甫诗歌有大量的劳动妇女形象,主要体现在战争年代下残酷的征兵对女性带来巨大痛苦。

笔者认为可以大致分为三类,一类是“采蕨女”、“捣衣女”、“负薪女”以及新婚别夫的新娘等青年妇女形象,一类是已为人母却被迫与丈夫分离的中年妇女形象,一类是送儿、老伴上战场的母亲和老妇、儿死护夫的勇敢老妇,村里年老的寡妇等老年夫妇形象。

一、坚强而无奈的青年妇女形象

青年妇女形象描写了未嫁女和已嫁女的悲惨遭遇,主要以《新婚别》的新娘、《负薪行》中的“负薪女”、《捣衣》中的“捣衣妇”、《遣遇》中的“采蕨女”、《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的“寒女”对个诗歌进行具体的形象分析。

(一)《新婚别》

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

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

结发为妻子,席不暖君床。

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

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

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

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

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

君今往死地,沈痛迫中肠。

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

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

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

自嗟贫家女,久致罗襦裳。

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

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

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

《新婚别》描写的是一个新婚别夫的青年女子形象,这首诗以一个主人公的口吻来讲述新妇与即将远赴战场的丈夫分别的复杂心情。

“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

”诗开头便采用了比兴的手法变现出新娘的愤怒、无奈与绝望,点出了丈夫被征从军给新婚女子带来的悲痛。

“结发为妻子,席不暖君床。

”傍晚结婚第二天早上便要匆忙离开,这对于新婚的女子的打击莫过于此,还没来得及感受新婚的甜蜜,还未明确自己的身份,便即将面临分别,或许还将是生离死别。

“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

”在未出嫁时,父母也是十分珍惜爱护自己,希望女儿能觅得良缘,找到自己的好归宿,可是如今却不得不面临分离。

“君今往死地,沈痛迫中肠。

”新妇时刻心系丈夫,关心丈夫安危,丈夫如今将出征,战场如“死地”,一想到到此便悲痛不已,同时冲动地想和丈夫一起出征,同生共死,表现出对丈夫的深深依恋与不舍。

“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

”可是在理性思考后,想到若与丈夫同行会有诸多不便,如此只会增加丈夫的负担,影响军中士气,在经过了复杂的心理斗争后,她深明大义,让丈夫放下心中顾虑,鼓励丈夫积极参军,因为她意识到只有战争结束,她才能和丈夫团聚过上幸福安定的日子。

分离的彷徨、痛苦的抉择、鼓励的话语,这些都实实在在地展示出新娘子的心理变化。

嫁于征人着实可怜,但新娘子却能从这种可怜中重新站立起来,头脑清醒,通情达理,说出了鼓励丈夫从军的话语。

这样一位新娘子更加让杜甫同情而敬佩。

“自嗟贫家女,久致罗襦裳。

”自己虽然从小生活贫苦,可是也期望未来能穿上自己做的美丽嫁衣出嫁,于是每天辛苦地纺线织布,同时表示今后将不再穿美丽的嫁衣,并且对着丈夫将自己的脸上的妆容洗掉,让丈夫安心,誓死等待丈夫回来,对丈夫的坚贞不渝的爱情用自己的等待表现出来。

“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

”最后用“双翔的百鸟”烘托出新妇内心的无奈与沉痛,这与开头的比兴相照应,新娘想到自己连天上成双成对飞翔的大小鸟都不如,人间事却是如此的不如意,进一步揭示出新妇的悲惨命运,新妇泪的控诉实则是对战争的控诉。

仇兆鳌曾注:

“此诗君字凡七见,君妻君床,聚之暂也。

君行军往,别之速也。

随君,意之伤也。

与君永望,志之贞且坚也。

频频呼君,几于一声一泪。

”杜甫对新嫁女不仅有同情,还有她深明大义的敬佩与赞赏。

(二)《负薪行》

夔州处女发半华,四十五十无夫家。

更遭丧乱嫁不售 

一生抱恨堪咨嗟。

土风坐男使女立,应当门户女出入。

十犹八九负薪归,卖薪得钱应供给。

至老双鬟只垂颈,野花山叶银钗并。

筋力登危集市门,死生射利兼盐井。

面妆首饰杂啼痕,地褊衣寒困石根。

若道巫山女粗丑,何得此有昭君村。

杜甫于大历元年(766)年从云安移居夔州,在了解到当地重男轻女的“土风”习俗后,为妇女悲惨的不公命运感到不平,因此写下了这首《负薪行》。

首句“夔州处女发半华,四十五十无夫家。

”便道出了妇女的不幸,夔州女子在四五十岁时就没有丈夫,更有因战乱的不幸未嫁女,她们一生孤独,抱憾终身。

而“负薪女”只是夔州女子的缩影,她们有相同的命运。

她们悲惨的命运并不仅仅因为战争带来的不幸,还有当地丑陋的习俗“土风坐男使女立,应当门户女出入。

”让她们遭受了更多的苦难。

诗人对这种有悖于中国古代社会男耕女织的家庭生活模式极为不理解,这种“土风”绝不仅是简单的男尊女卑,或许反映的是与当时社会文明极为不和的“原始社会母系氏族的遗风”“至老双鬟只垂颈,野花山叶银钗并。

”具体描写了她们的上山打柴时的情景和装束,她们至老也仍然保持着“双鬟垂颈”的处女装束,在打柴时看见美丽的野花与山叶会情不自禁地摘下来作为装饰点缀在银钗上,这体现出她们仍然带有爱美的少女情怀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若仅仅着眼于此两句,便是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然而幸福的想象和美丽的心情却与现实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与反差,她们愉快的心情立即就会烟消云散了,“筋力登危集市门,死生射利兼盐井。

”若仅仅靠着打柴是难以维持生计的,还需要兼职买盐获得微弱收益,其中“筋力”与“死生”道出了生活的艰辛、危险与不易。

“面妆首饰杂啼痕,地褊衣寒困石根。

”脸上带着啼哭的痕迹,打柴的山路偏僻陡峭,衣着单薄的她们不得不靠在石崖上休息,她们经受了心灵和肉体上的双重折磨。

“若道巫山女粗丑,何得此有昭君村。

”难道巫山女真的是“粗丑”的吗,其实不然,这里曾经也有像王昭君那样的美女,只是被战争、“土风”折磨成这样了,此句可以认为是诗人的自问自答,这样的议论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字字句句中透露出对“负薪女”的同情以及对男尊女卑这种不公平现象的批判,从侧面也表现出杜甫博爱的胸怀和先进的思想。

(三)《捣衣》

亦知戍不返,秋至拭清砧。

已近苦寒月,况经长别心。

宁辞捣熨倦,一寄塞垣深。

用尽闺中力,君听空外音。

“亦知戍不返,秋至拭清砧。

”她明明知道丈夫今年此时也不可能回来,可是秋已至,作为妻子仍然要尽责去“拭清砧”,这可以看作是捣衣妇善良的品质体现,可是从另一个方面看也可以认为这是捣衣妇的一种心理安慰,她假想丈夫在家,她正在为丈夫“拭清砧”,亦或是她明知丈夫今年也不会回来,可却还要自欺她要为可能快回来的丈夫捣熨冬衣。

其中“亦”字说明丈夫已经至少两年没有回来了,表现出“捣衣妇”对丈夫无限的思念之情。

“情”字点明深秋的清冷和捣衣妇内心的凄冷。

“已近苦寒月,况经长别心。

”这句是一语双关,不仅仅描写的是深秋之冷刺寒心,还道出了“捣衣妇”内心的悲凉。

“宁辞捣熨倦,一寄塞垣深。

”夜深人静时,捣衣女仍在不辞辛苦地捣熨冬衣,在心中暗自祈祷远在战场的丈夫能够听得到这从家里传来的捣衣声。

其中“倦”和“尽”字,点明了捣衣妇虽然已经很辛苦了,但她仍然用尽浑身力气捣熨冬衣,,并把对丈夫深深的思念与牵挂寄予在这捣衣声中,希望丈夫能够听见。

杜甫将思妇内心的心理活动刻画得细致入微,把一个内心充满思念和爱意的捣衣女形象描写得生动、真实感人。

(四)《遣遇》、《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遣遇》中的这几句“石间采蕨女,胃市输官曹。

丈夫死百役,暮返空村号。

”是诗人现实主义手法的写照,战争的残酷让“采蕨女”嫁后的丈夫死于“百役”,也出现了“空村”。

“采蕨女”与“负薪女”一样,为了养家糊口,维持生计,还得向官府缴纳赋税,不得不坚强地从事艰辛的劳动,而死于战争的丈夫留给孤苦伶仃的“采蕨女”的是心灵上的悲痛和生活的不易,面妆杂啼痕的“负薪女”、暮回空村号的“采蕨女”,那一啼一号声中充满了痛苦与无奈。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寒女也有相同的遭遇:

“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

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阙。

”官吏无情地鞭打着寒女的丈夫,又拿她们用勤劳的巧手辛苦织出来的布帛聚集上贡.无论是“寒女”、“负薪女”还是“采蕨女”都受到了官吏的无情压迫与剥削,她们都是战争时代的牺牲品,战争的残酷,官吏的苛捐杂税是造成她们悲惨生活的根源。

战争带给她们的并不是直接带给她们大波大澜的痛苦,而是时刻缭绕于心、锥心刺骨的隐痛。

二、质朴自然、任劳任怨的中年妇女形象

杜甫诗歌中的中年妇女形象首先会想到其三十年不离不弃,老而弥笃的“糟糠之妻”。

杜甫的妻子不仅是众多受苦妇女的一位,还是一个拥有忧国忧民情怀的女性代表,杜甫在诗歌中共有三十余次描写其妻子,虽然有整篇描写的较少,但是多处写到,综合而看便形成了一个清晰完整的反映社会战乱、百姓疾苦的女性形象,因此也成为了杜甫诗歌中重要的中年劳动妇女角色。

杜甫在大约30岁时与司农少卿杨怡之女杨氏成婚。

之后的三十年他们感情融洽,相濡以沫。

纵观杜甫一生,他与妻子的感情甚笃,对妻子始终保持忠诚。

“杜甫在实际生活中也没有正式的或变相的一夫多妻现象,这构成了他在文学史上崇高地位的一个重要因素。

”从杜甫诗歌中字字句句都透露出他对妻子的深情,诗人与妻子同欢乐共患难,无论他在何时何地,生活如何困难,诗人对妻子的牵挂爱恋之心从未动摇。

(一)《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此诗写于至德元年间,杜甫在投奔途中被俘虏,陷于长安反叛军中,当时正值中秋佳节,诗人望月思亲,便不禁想到妻子也在鄜州闺中独自凭栏望月思念自己。

可是小儿女太小了不能“解忆长安”,于是思念亲人之苦只有在妻子自己了。

妻子在望月时“云鬓湿”、“玉臂寒”也丝毫并未察觉,可见妻子对诗人的无限思念,千愁万绪,孤独凄凉之情化作了两道泪痕。

最后一句诗人表达了良好的愿望,想象早日和妻子团聚,共同望月。

可是一个“何时”增加了这种美好愿望的虚无缥缈,徒增了诗人惆怅凄凉感。

(二)《一百五日夜对月》

无家对寒食,有泪如金波。

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

仳离放红蕊,想像嚬青娥。

牛女漫愁思,秋期犹渡河。

这首诗作于至德二载(757)寒食节,此时诗人仍然被困在沦陷的长安,又逢寒食节却与家人分离,心中倍感凄凉。

诗的首联写到“无家对寒食,有泪如金波。

”这句话想要表达的意思是在寒食节的夜晚,没有家人的陪伴,却又无比思念亲人,不禁泪流满面,眼泪如金波一样流出来。

这是对安史之乱带来的妻离子散、亲人分离的哭诉。

“无家”此处说的是自己没有在家中和家人在一起,联系此诗的创作背景来看,这首诗的时间是至德二年,此时妻儿却都在鄜州,毫无音讯,不知生死。

所以可以将此处的“无家”实际上是指家人没有陪伴在身边,自己也不知家人的生死。

“寒食”是指寒食节,在农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节前一二天,又称“禁烟节”和“百五节”。

因此诗“寒食”二字与题目中的“一百五日”相对应。

“有泪如金波”中的“有泪”与上文的“无家”相照应,表现出亲人分离的悲痛。

而“金波”指的是月光映入水中犹如金色的水波。

诗人用“金波”来指代泪水,自己此时的眼泪也像水中的金波一样涌动不止。

颔联“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

”这是诗人自己想象将月中的桂花树砍掉,月亮将会更加皎洁与明亮,这样就能借更清晰的月光像家人传递诗人的思念。

表达了诗人欲与妻儿早日团聚的强烈渴望。

“斫却”即砍去,“月中桂”指的是传说中吴刚伐嫦娥月宫所植的桂树,而吴刚伐桂的神话故事。

颈联“仳离放红蕊,想象颦青娥”。

春花自由烂漫德开着,可是想象妻子此时也因思念丈夫而蹙眉,诗人借想象妻子思念自己的样子来表达出夫妻二人分离的愁苦之情。

其中“仳离”,别离。

清人仇兆鳌《杜诗详注》云:

“《诗》:

有女仳离,啜其泣矣。

仳离,别离也。

”“青娥”,仇兆鳌认为此处应为“青娥”。

但若与前面所提到的“月波”、“伐月中桂”,下联的“牛女”等词语相联系,可知诗人是望月而展开的联想,因此一切都是围绕与“月”相关的事物来写的,因此“青娥”应该是嫦娥,而嫦娥孤身一人在广寒宫,与妻子处境相似,所以暗指妻子。

尾联“牛女漫愁思,秋期犹渡河。

”虽然牛郎织也有一样的思念愁绪,可是他们每年七夕尚且能渡河相见,可是我与妻子团聚之日却不知是何时。

诗人利用神话故事中的牛郎织女相会与诗人夫妇如今的处境相比,更能反衬出诗人内心的悲痛与对妻子的无比思念。

(三)《江村》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来自去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这首诗是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夏,杜甫寓居成都时所作。

诗人与家人在饱经战乱分离之后,生活暂时得到了安慰。

全诗以一个“幽”字为主,生活环境的幽静,心情的幽静在诗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首句采用了拟人的手法,一江清水环绕着村庄缓缓流过,夏天的村庄显得格外安宁与清幽。

“堂上燕”在天空自由飞翔,“水中鸥”在水中自由嬉戏,相亲相近,这也是暗示着诗人与妻子正如眼前的“水中鸥”相亲相爱。

回家看到妻子在纸上认真地画着棋局,而孩子也认真地敲针作鱼钩,这是一幅夫妻相爱、稚子可爱的和谐画面,这是一种平凡的相伴与幸福。

诗人看到此景不由感叹:

有老朋友拿他的俸禄和粮食帮助我,这个平凡、微卑的我还有何要求呢?

表面上是诗人的安慰与满足,若细读便知作者内心的无奈与悲伤,诗人如今的生活全靠友人的帮助,眼前的这一切安宁可能是暂时的,是建立在好友帮助的基础之长的,不得不令人倍感辛酸。

又如在《进艇》中所描写的“昼引老妻乘小艇,晴看稚子浴清江。

俱飞蛱蝶元相逐,并蒂芙蓉本自双。

”可以看出杜甫夫妇的悠哉相处,其乐融融的欢乐氛围。

从平凡的生活中可以看出他们对彼此的相守相依和相爱。

杜甫笔下的妻子是一个质朴自然的劳动妇女,她跟随着杜甫漂泊流荡,任劳任怨,在字里行间可以看出杜甫对妻子的无限爱怜、愧疚与感激。

杨氏虽然跟随杜甫后并未享受过荣华富贵,可是获得了杜甫的专一爱情与尊重,就此而言,她是幸福的。

人称杜甫不仅是“诗圣”还是“情圣”,因为他“民胞物与”的博爱胸怀,也因为在平凡的夫妻情爱上所表现出的高尚与伟大。

三、勇敢悲惨的老年妇女形象

杜甫诗歌中妇女的命运与战争紧密相连,她们是战争中最无力的受害者与牺牲品。

而老年妇女是妇女中更无力的一个群体,她们的命运却也让人感到更加痛苦与同情。

(一)《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

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

“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这是杜甫在乾元二年(759年)从洛阳回华州的路上看见的官吏强征兵役的惨状而真实记录下来的。

杜甫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进行的冷静叙述,简洁的语言却向我们描述了史上少见的惨绝人寰的一幕。

杜甫在傍晚投宿石壕村,恰逢遇到了官吏来抓青年男子补充兵源,有一户人家听说官吏又来强征兵役了,老翁便翻墙爬走了,老妇人慢慢走出门看以便为老翁争取逃走的时间,可以看出战争的残酷,连老人都在所难免。

“一何怒”、“一何苦”点出了官吏的残暴无情,老妇人的悲惨。

老妇人哭着讲述家中的情况:

家里有三个儿子都上前线去打仗了,其中两个儿子已经战死了。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这句话看出了老妇人的无奈与悲伤。

原本家丁兴旺的家庭如今只剩下一个“乳下孙”,因为孙子在,他的母亲还没有改嫁,可是儿媳进出已经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

老妇人告诉官吏自己年老体衰了,可仍自愿到军中做饭。

夜已深,老妇人也被带走了,听见老翁幽咽的哭泣声。

诗人天亮赶路时,只得与老翁告别。

这是一幕悲伤的人间惨剧,虽然没有正面描写战争的残酷情景,也没有描写战争的直接死亡者,可是读者却能从诗歌言语中感受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伤害。

官吏在夜里抓人补充兵源,更讽刺的是当闻有官吏前来抓人时,一位上了年纪的老翁却是逾墙逃跑,可见老人也无法避免征兵,可见前线战场死伤惨烈,兵源严重不足。

老妇人的三个儿子就有两个牺牲了,可以看出战争的激烈程度。

这一系列的举动与言语透露出的是被战争迫害的人民的辛酸与无奈。

仇兆鳌注云:

“古者有兄弟始遣一人从军,今驱尽壮丁,及于老弱。

诗云:

三男戍,二男死,孙方乳,媳无裙,翁逾墙,妇夜往。

一家之中,父子、兄弟、子孙、姑媳残至如此,民不聊生极矣。

在看到战争的残酷,同情老妇人遭遇之余,还应该对这位勇敢、坚强,富有牺牲精神的老妇人致以深深的敬意。

纵观古今,那些坚强、伟大的女性历来都为人们所歌颂、赞扬。

代父从军的花木兰被大家熟知,她是以一个善良、孝顺的伪男性英雄形象被称赞的,可是依然无法抹去男权社会的阴影。

可是《石壕吏》中的老妇人却是一位悲惨而坚强的伟大女性。

三个儿子在前方战场上拼杀甚至连个儿子已经战死沙场了,在忍受了如此巨大的丧子悲痛后,她为了保住家里唯一一位男丁,也是家里的顶梁柱,她不得不毅然决定被官吏带走去军中做饭。

这是一个无奈却又不得已的决定。

这样一位伟大的坚强女性不禁让人对她的行为肃然起敬。

(二)《又呈吴郎》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

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公元767年(大历二年),杜甫居住在四川夔州一所草堂里,写下来这首反映战争中一位贫苦老寡妇的诗歌。

在塑造因战争而变得孤苦伶仃、一无所有的老妇人形象时,诗人并未采取让寡妇自述或者由他人直接讲述的方式,而是通过与朋友信中转述这位老妇人的悲惨遭遇的。

这位老寡妇的丈夫、子女可能是战死的,也有可能在战乱逃离过程中饿死、病死的。

她一个人家徒四壁、无依无靠,一贫如洗、孤苦伶仃,不仅要忍受战乱的痛苦,还要忍饥挨饿,甚至还要被官吏搜刮剥削。

她迫不得已才来领居家扑枣吃,因此善良的杜甫是不会阻止她的。

杜甫离开草堂后借给吴郎居住,得知吴郎却在草堂四周插上篱笆后,专门写了一首诗给吴郎劝阻他不要这样做。

因为杜甫深知老寡妇的悲惨境遇,她是不得已而为之。

若不是贫苦饥饿至此,她不会来邻居家扑枣,我们能想象老妇人当时胆怯的复杂心情与无奈,如果没有这些枣,或许老妇人已经难以维持生命了。

诗人也不禁为之流泪,表现了杜甫的“推己及人”的伟大胸怀。

王嗣奭评《又呈吴郎》云:

“读此诗见此老菩萨心。

而杜甫在劝阻吴郎时,为了让吴郎更易接受便采用了比较委婉的说法。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意思是我知道你插篱笆不是有意的,你只是防止“远客事多”,可是你插了篱笆,老妇人却当真认为你是在阻止她扑枣,这样不仅会影响老妇人的生存,还会深深地刺伤老妇人的自尊心。

杜甫的博爱与关心都融化在了这八句话里。

不一样的记叙方式,不同命运的女子,却道出了一个共同的主题:

战争的残酷,命运的无情与悲惨。

杜甫作为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在描写战争残酷时并不是从正面对战争直接进行描述,而是描写与战争看似无直接关系却因战争而拥有相同命运的劳动妇女形象,这种间接的描写更加烘托出战争的无情,命运的悲惨。

诗人贴近人民,能深刻理解受苦人民。

可是杜甫描写了如此多底层劳动妇女悲惨命运的诗歌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奉儒的恻隐之心,民胞物与以及推己及人的博爱之心让杜甫与这些妇女感同身受。

而且杜甫对儒家思想是兼容并蓄的,他不仅停留在儒家的博爱思想上,还对儒家思想有了突破,他有先进的妇女观,他尊重,同情妇女,他是当之无愧的伟大诗人。

参考文献:

[1]仇兆鳌.杜诗详注[M].北京:

中华书局,1979.

[2]刘明华.杜甫研究论集[M].重庆:

重庆出版社,2004.

[3]朱东润.杜甫叙论[M].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4]王嗣奭.杜臆[M].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5]王娜.杜甫诗歌中的女性形象的分析[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9(8).

[6]黄静.略论杜甫诗中的劳动妇女形象的悲剧美[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7]马锡鉴.杜甫的妇女观[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1990,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冶金矿山地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