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中学衡水中学.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241081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83.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强中学衡水中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最强中学衡水中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最强中学衡水中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最强中学衡水中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最强中学衡水中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强中学衡水中学.docx

《最强中学衡水中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强中学衡水中学.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强中学衡水中学.docx

最强中学衡水中学

“最强中学”屹立14年,今年高考包揽河北文理状元以及文科前十名

衡水中学:

没对手 有隐忧

 

记者  杨  柳

2013年07月18日08:

31   来源:

人民日报

 

关于超级中学的风光,从来都是毁誉参半。

对殷殷家长而言,超级中学是挤进一流高校的VIP通道;于地方政府来说,超级中学是官员政绩的得意之笔。

超级中学之所以引起非议,是因其根植于应试教育的土壤,它的名噪一时源于高分考生的保有量,它的最大标签系于名校生源的流水线生产模式。

在多元取材、个性发展越来越成为教育通识的今天,超级中学多少显得有点老旧而不合时宜,然而这就是中国教育无可奈何却又真实存在的现状,我们或许可以从中窥到中国教育的发展纹理和改革滞点。

——编  者

在河北教育界,衡水中学堪称“巨无霸”,它甚至在官方网站上宣称,连续14年成为全省高考“最强军团”。

眼下,这所位于衡水市区东南部的学校大门紧锁,唯一的侧门也被严格限制出入。

校门外,一幅巨大的展板显示着今年的高考成绩,道路两旁的围墙上贴满了被北大、清华等名校录取的学生照片,长达百米,蔚为壮观。

日前,记者来到了衡水中学。

一家独大

20年前还是薄弱学校,如今培养河北八成以上北大、清华生源

超级中学并不新鲜,衡中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

最明显的与众不同就是衡中没有对手。

其他超级中学尚有竞争者,未能一家独大。

在北京,人大附中赫赫有名,但还有北京四中、北师大实验中学等能一争短长;在天津,南开中学如雷贯耳,但也有耀华中学、新华中学不相上下……但在河北,衡中没有对手。

2012年,北大、清华在衡中共录取96名考生,占这两所大学在河北省录取总人数的86%。

这一年,衡中还有20名考生被香港各大名校录取,21名考生被国外大学录取。

总分600分以上的有2109人,本科一批上线率达87.8%。

2013年,衡中包揽了河北省文理状元以及文科前10名,6人进入省理科前10名,本科一批上线率达86.9%。

“另外,与其他超级中学相比,衡中既非出身名门,也没有悠久历史和深厚底蕴。

”一位衡中的老师如是说。

纵观其他超级中学,要么身出名门——名牌大学、师范院校的附属中学,如人大附中、华中师大一附中等;要么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如南开中学、上海中学等。

而衡中原来只是衡水县的一所中学,到上世纪90年代初,衡中还是当地一所薄弱学校,高考成绩并无优势。

原衡中校长李金池在《衡水中学是怎样成为全国名校的?

》一文里曾详细介绍了他用建立“精神特区”、提倡素质教育、公平竞争、激发激情等办学理念提高升学率的做法。

李金池把改革矛头首先指向教师:

不许老师外出兼课,不许搞有偿家教,不许接受学生家长的宴请,老师把全部精力用于与学生一起做题。

这些措施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1995年,衡中一举夺得全地区11个县重点中学的头把交椅,开始显露头角。

从2000年开始,每年都有十几人考入北大、清华,2012年更是攀升至96人。

衡中仿佛应验了强者愈强的“马太效应”,实现了升学率与资源富集的循环促进,有人说,它的强势还将维持下去。

 

半军事化

带橘子进教室受警告处分,生活精确到分钟,短裤和裙子要在膝盖以下

“不能退步,不能生病,不能顶撞,不能心情不好,不能慢,不能笑,不能和同学说太多话,不能走神,不能咬笔,不能总跑厕所,不能啊都不能……”一位衡中毕业的学生这样回忆曾经的在校生活。

只许带牛奶、饼干、苹果、梨、橘子、香蕉6种食物进入学校,短裤和裙子要在膝盖以下,不能留怪异发型,女生不能佩戴首饰,不能留长发……衡中的这些要求引来众多非议,但这仍阻止不了望子成龙的家长们挤破头把孩子往里送。

尽管衡中一再强调,学校实行的是素质教育,但在外界看来,衡中的成功靠的是半军事化的封闭管理,让师生长期处于亢奋状态以及大量做题挖掘应试潜力,即李金池所说的“老师把全部精力用于与学生一起做题”。

衡中的一名高一学生说:

“每天5:

30起床,5:

45之前必须离开宿舍,拿着书到跑操地点集合。

跑操结束后,所有班级必须跑步上楼早读,6:

38,班里的80多个人全部离开教室的时间甚至可以用秒来计算(当然除去七八个不吃饭的),为的只是能吃到早饭,因为7点前要回到教室上自习。

如果去晚了,在楼道堵5分钟,排队5分钟,来回7分钟,最多只能有3分钟早饭时间……在衡中生活了3个月,才明白什么是人间炼狱。

江西某中学一位教师在参观衡中时曾在学校公告栏内看到一则公告:

高二年级一位学生带橘子进教室受警告处分,并回家反省。

在许多人看来,衡中的教育方式“泯灭了学生的天性,扼杀了学生创造力”,而在更多衡中学生眼中,这样的管理方式很平常,还有人回忆起在学校的点点滴滴,觉得那时的日子虽然很苦,但心情愉悦,有一种吃苦的幸福。

已从衡中毕业的学生孟隋这样写道:

在衡水这样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地方,衡中是当地学生家长的希望所在,是底层人改变命运的战场。

成功就得努力,底层的成功尤其需要更大的、甚至更疯狂残酷的努力。

在理想状态中,青少年应该是自由自在、轻狂放纵的,但是这理想状态只会让高考失败,从而耽误一辈子,教育需要一种必要的牺牲——这是由牺牲与获得的关系决定的。

邢台市一位中学老师也认为,衡中严苛的管理方式适应了目前的高考制度,只要高考不改,这个模式就会存在。

在目前的考试模式下,“谁不学衡中,谁就将被淘汰”。

黑洞效应

生源富集致其他学校空心化,专家称超级中学有碍教育公平

 

今年刚参加完高考的衡中学生孙同学说:

“我们班有110多人,其中衡水市外的学生大概有70多人。

”她自己就是沧州人。

沧州市某县中一位教师说:

“本该属于我们学校的优秀生源许多都被掐尖挖走了。

2000年以前,我们中学还有考上北大、清华的学生,后来就没有了。

生源的严重不足已经让学校面临生存危机。

学校的危机心理同样投射到衡水本地的家长身上,只是他们担忧的是另一种不公平,“学校招了外地的考生,挤占了本市学生的名额,尤其是主城区的孩子。

”当地一位家长表示。

衡中的黑洞效应却成了当地政府的“亮丽名片”。

在一则政府网站的新闻报道中不难看出当地对衡中的支持:

衡中扩建时,“涉及到哪个部门、哪个单位,都要尽职尽责,密切配合。

要在全市各级的共同努力下,把衡水中学的建设推上一个新台阶,把衡水中学打造成衡水对外开放的亮丽窗口。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康健认为,衡中并不是一个好的典型,超级中学的兴起是政绩和利益的共同驱动,于教育、安全、人道都不利。

他认为将来的教育应该朝着“就近、分散、小型”的方向发展,不同风格学校的存在,对教育肯定有好处,优质资源集中并不是政府的荣耀,“政府应该做的,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曾撰文称,集中力量办超级中学有违教育公平,我国教育存在严重的地区不均衡、城乡差异和校际差异,根源就在于没有尊重并维护平等的受教育权,没有受教育者与教育主管部门、学校进行利益博弈的机制。

推进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公平,迫切需要启动这一机制。

《人民日报》(2013年07月18日12版)

 

衡水中学的“封神”之路:

超级高考工厂

2013年10月10日11:

51来源:

南方周末

 作者:

雷磊 发自河北衡水

南方周末实习生:

藏瑾

 

 

 

衡水中学2012届高中毕业生合影。

在有的中学校长们看来,衡中“像黑洞一样”吸纳全省甚至省外优秀生源,“站起衡中一个,倒下一片”。

(衡水中学网站图/图)

衡水中学很多学生即使跑操手中都拿着一本书,稍有间隙即争分夺秒学习。

(网络资料图/图)

 

一位2011年毕业于衡水中学的女生保存了从高一到高三所做过的卷子,摞起来有2.41米,她最终考入了香港大学。

(网络资料图/图) 

原标题:

衡水中学的“封神”之路超级高考工厂

衡中校门街道边,今年考入北大清华的104名学生头像一字排开。

街道不够长,考入港大和新加坡国立大学的77名学生没能露脸。

衡水的GDP长年徘徊河北末三位,但衡中撑起了“教育名城”的所有名声。

放假时校门口停驻近4000辆小车,十年中接待访问人数17万,如今参观须交600元会务费。

学校实行“无死角管理”,从早上5点半到晚上10点10分,时间安排具体到分钟。

成绩、德行、卫生全部纳入“量化管理”,包括“男女生频繁交往”、发呆、吃零食等都属扣分范畴。

衡中“像黑洞一样”吸纳全省优秀生源,河北高考渐成独唱。

2013年高考衡中独占清华北大招生人数的80%、全省600分以上考生的五分之一。

在河北“衡中没有对手”。

“衡水中学扩建工作是全市人民关心的一件大事,必须看大、看急、看重”,全衡水所涉及部门、单位都必须密切配合。

衡中背后,是衡水全市乃至河北全省的教育资源集中。

完全可以把衡水中学当做一家工厂来看待。

流水线从每天清晨5:

30开始运作,到每晚上22:

10关机停工,其间的每一分钟都被精确管理。

拿着衡水中学的作息时间表,你看不到哪怕一分钟,是留给学生们自由支配的。

现代企业的流水线终于被无缝移植到中学教育当中。

教师们仿佛是往电路板上焊接元件的女工——喜欢招聘女老师是衡水中学的一个传统,因为“好管理”——她们在规定的时间点上,娴熟地把语文、英语、数学等科目考试所需要的知识,焊接到这些十六七岁孩子的大脑里。

这个工厂的产品,便是每年6月份的高考升学率。

整个河北省的初中,都是衡水中学的原材料供应商。

尽管恶评不断,当地政府也多次出台政策限制跨区域掠夺优秀生源,但衡水中学仍能轻松从全省甚至从北京遴选优秀生源。

在这所超级中学的“英才街”上,2013年104位考入清华北大学生的头像贴画从街口一字排开,一直延伸到校门口。

300米的小街显然不够长,考入香港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国际名校的77名学生甚至都没能一一露脸。

在这300米的小街上,可以看到教育的理念和荣耀被层层削减后剩下的东西:

考试,考更好高校以及最好的高校。

英才街热闹的背后,2013年河北省高考几乎是衡水中学的独奏表演,不仅囊括了河北省文理科状元,文理600分以上的考生也超过全省的五分之一。

考入清华北大的104人使得衡水中学独占两校河北招生人数的80%,并成为河北自新中国成立以后首个两校录取学生过百的中学。

这已经是衡水中学连续第14年在河北省高考中夺魁,在全国15000余所中学里再添传奇。

而在民间,衡水中学被追捧为“超级中学”之上“神一样的学校”。

中国恢复高考36年,在基础教育层面则是逐渐摆脱“农村包围城市”,资源向城市倾斜的历史过程。

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超级中学”现象,在屡创应试神话的同时,更加剧了资源失衡和教育不公。

因而在落后地区眼中,“超级中学”被形容为一个个超级“黑洞”。

衡水中学则是一个例外。

和大城市超级中学若干分庭抗礼不同,衡水中学在整个河北没有对手,且像一个反向“黑洞”般将石家庄乃至北京的优秀学生尽收门下。

衡水这个经济省内倒数、曾经贫瘠的盐碱地也因这所学校而成为盛名远播的“教育名城”。

一直以来,围绕衡水中学的质疑和获得的成绩一样巨大。

作为落后地区基础教育一次难得的“逆袭”,以半军事化管理、绩效量化等现代公司管理手段为特点的“衡水模式”在国内迅速传播并被争相仿效,一边被捧作济世良药,一边又被斥为应试教育的复辟和滥觞。

如今,出身小城的衡水中学已经站到了当地“教育生态链”的顶端,并继续扮演着掠夺者的角色,令那些同样是落后地区的基础教育“雪上加霜”。

衡水中学带来的争论还远未休止。

正如《人民日报》在2013年7月一篇文章的标题——衡水中学:

没对手有隐忧。

朝圣者

家长来了,全国各地的老师们也来了,他们是衡水中学的“朝圣者”。

位于北京以南270多公里的河北衡水有着便捷的交通,却有着与之不相称的经济发展水平,由于资源缺乏,GDP长年徘徊河北末三位。

衡水中学几乎撑起了这座小城所有的名声,学校位于市区西南一片低矮的居民区,来往大货车卷起的尘土时常将街道陷入一片灰蒙。

衡水周期性的繁荣,则出现于每个月学校放假的日子。

外地家长们赶来衡水看望念书的孩子,挂着各地牌照的小汽车会将街道塞满,整个城市都会陷入拥堵之中。

衡水中学是拥堵的中心,其门口有时会停驻近4000辆小汽车,绵延数公里。

天长日久,“衡中堵车”已经成了市民长期反映的民生难题。

衡水交警部门还为此专门制定《关于衡中放假期间联勤工作方案》,派出30名工作人员以保障衡水中学附近通畅。

“能考个好大学,见不到孩子也值得。

”家长们对拥堵也很能忍耐,他们每个月只能见一次孩子,陪孩子吃顿饭。

他们觉得孩子能到衡水中学念书,就是送进了“大学的保险箱里”。

这是一件值得感恩的事。

家长来了,全国各地的老师们也来了,他们是衡水中学的“朝圣者”。

虽然是以研讨会的名义来到衡水的,但老师们的参观并不免费,为此他们需要缴纳600元的“会务费”。

“这是我去过的地方里门票最贵的。

”一位参观过衡水中学的老师打趣说。

他早就听闻衡水中学的名号,学校派他和同事来这里的目的,是希望借助这里的经验来提升升学率。

当老师们走进衡水中学所在的英才路时,一眼难以看到尽头的头像贴画会令他们感到震撼。

边走边看,这些图腾般的图画会让他们心情变得虔诚。

等到衡水中学门口,数字化介绍高考成就的巨大展板会再度强化他们的惊异。

脖子上挂着吊牌,他们像学生一般排队,在衡水中学工作人员的带引下进入校园参观。

激情课间操震天的口号,无人抬头的自习课,午饭时间学生的奔跑,都会给这些老师留下深刻印象。

然后认真地在笔记本上记录下“封闭管理”、“量化教学”这些词语。

当然,不少人还会反思自身,写下长篇大论的参观感受。

云南等地的中学更为直接,老师带着学生坐了36小时的大巴来到衡水中学参观,为的就是在这些学生心中“埋下信念的种子”。

除了造成拥堵之外,这些外来者仍不无可爱之处,他们会住满市区数量庞大的酒店,购物消费。

曾经,一个全国性的高中校长论坛在衡水中学举行,校长张文茂一再要求减少参会人数,原因是“衡水市区的宾馆住不下”。

2011年衡水中学承办会议,尽管包下衡水所有的宾馆,还是有不少与会者只能到几十公里以外的县城去住宿。

十余年来,到衡水中学参观学习的外地官员、师生就有17万人。

衡水中学宣传处主任张永笑称,衡水中学为衡水的宾馆业作出了很大贡献。

但这些取经者学到了什么“真经”呢?

换句话说,衡水经验,是否可以在全国复制?

陕西老师刘波9月初参观了衡水中学,他对学生疯狂的学习态度感触颇深,回校之后他发现自己所在的学校环境根本没法那样要求学生,憋到最后,他觉得自己唯一能做的就是多给学生布置一些作业,结果换来一片哀嚎。

衡水中学成名了,山东的老师曾慕名来学习过。

但来过以后,之后就不再来了,因为山东禁止中学补课。

“衡水模式的基础是建立在对学生时间控制之上的。

”曾在衡水中学任教10年的李娟说,禁止补课打断了生产线的连续工作。

强人校长的“药方”

“国家级示范高中”建设的政策并没有出台过。

但李金池却凭借这个虚拟的幌子,完成原始积累。

时间倒前20年,衡水中学还只是衡水市(县级市)下辖的一所中学,招生范围仅限于全市。

衡水中学退休教师戴藏云还记得,当时衡水中学房屋破旧,还有被洪水淹过的痕迹。

1992年,李金池开始担任校长,这成为衡水中学的转折点。

“学校管理十分混乱,教学也是一团糟。

”李金池回忆说,当年衡水中学召开班主任会,副校长讲话,台下有人喊了声“别听他瞎掰扯,散了吧”,众人一哄而散,留下几个领导在台上面面相觑。

1992年,在衡水地区十一个县的教学评比中,衡水中学排名靠后。

“当时组织部物色校长时找了不少人,但大家都不愿理这个烂摊子。

”接到任命后,李金池回到家一宿未眠。

戴藏云与李金池是河北师范学院77级的同学,毕业后又一起被分配到衡水中学。

“他本来是一名历史教师,有些家国情怀。

”戴藏云说,李金池还善于管理。

面对衡中的沉疴,李金池开出的第一个“药方”是整顿校风校纪。

当年,衡水中学围墙低矮,学生纪律涣散经常逃课,而一些社会青年也可以翻墙入校滋事行窃,甚至骚扰女生。

“我当时忙完一天的工作,还要带领学校中层蹲点抓流氓,经常抓到一两点。

”李金池说,为了震慑流氓,常常抓住后是先打一顿,然后再扭送派出所。

1993年,衡水中学关闭校门,实行全寄宿、准封闭管理,要求所有学生一律住校。

“扎紧篱笆,管理就方便了。

但与落后的硬件水平相比,校园管理还不算多大的难题。

当时衡水地区尚未建市,仍是个传统的农业地区,市区仅有三万人口。

盐碱地里广种薄收,经济发展的落后也牵制了教育。

戴藏云还记得,那时很多中学连一幢像样的房子都没有,教学和住宿都在平房里。

李金池穷得连一块砖都买不起,当时衡水中学一年的办公经费仅有一二十万元,仅够发教职工的工资。

1993年,李金池听到一个消息——教育部正在酝酿建设1000所国家级示范高中。

他认为机会来了。

他先在学校的大会小会上频频提及这个未经证实的事情,并勉励师生为之奋斗。

当年教师节,衡水市委书记与市长都来到衡水中学考察。

李金池重点汇报了衡中争创“国家级示范高中”的目标,他对领导说:

“衡水地区必须要争取一所,衡水中学要担起这个责任。

时值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湖北的黄冈模式正风靡中国,凭着“奥赛、高考和教辅”三大法宝,黄冈中学缔造了基础教育的第一代“神话”,宣称“把中国考起来”。

红火之时,黄冈中学不仅上央视上教材,大卖教辅试卷,每年都有全国人大代表名额。

仅十余年后,学校每年效益就过千万,还到外地开分校。

基础教育为贫困地区带来的名声与经济反哺,刺激了地方教育政绩观的兴起。

“国家级示范高中”这个饼画得很有诱惑力。

戴藏云回忆当年一次全市干部会,市领导特别提及衡水中学,希望能把学校办好。

经过李金池向市领导的多次请缨,衡水决定花力气办好衡水中学,校园硬件建设被提上日程。

“当时市里投资1200万,分三年支付。

”李金池说,每年400万在当时的衡水已经非常可观,占去衡水地区每年财政预算教育支出的三分之一。

第二年,衡水市财政困难,只拿出了200万元。

为了保证工期,李金池开始东拼西凑,连一些低分生缴纳的“借读费”也拿了出来。

资金到位之后,很快新的教学楼、图书馆都建立起来了。

这些建筑衡水中学一直使用到现在。

事实上,“国家级示范高中”建设的政策并没有出台过。

但李金池却凭借这个虚拟的幌子,完成原始积累。

1995年,衡水中学成为衡水地区升学率排位的第一名。

1996年,衡水撤地设市,衡水中学被划为市教委直管中学。

借助扶摇直上的办学成绩,李金池又向市委市政府提出提升衡水中学行政级别,以比肩其他地市的知名中学。

1997年,衡水中学升格为正处级单位。

“如果说有什么可以分享的经验,那就是善借外力。

”20年后,李金池这样总结衡水中学的崛起。

河北衡水中学门前英才路两旁的围墙上贴满了被北大、清华等名校录取的学生照片,长达百米,蔚为壮观。

(CFP/图)

衡水中学提倡“激情教育”,时常举行各类“誓师大会”或“冲刺大会”,学生代表与班级集体均发言表态、并相互比拼激励。

(衡水中学网站图/图)

 

  

(何籽制图)

一切公司化

就连处理学生的早恋问题,衡水中学的量化也做到极致,如男女学生交往频繁,会酌情量化扣除班级德行分。

 

衡水中学开始腾飞的1994年,800公里外的湖北黄冈中学恰逢90周年校庆,黄冈市城区许多单位放假一天,中央政治局五位常委为其题词,七十多家中央及地方媒体蜂拥而至。

这样的殊荣,对衡水教育界构成了不小的冲击。

置身于发达的京津唐工业区之外,经济指数全省倒数的衡水也在努力寻找出路,李金池和衡水中学也不例外。

对衡水中学而言,学习大城市高薪聘请名师自然是不可行的,衡水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因此,李金池后来回顾的治校措施,更多是从衡水中学内部发掘潜力。

“竞争是衡水中学发展起来的关键。

”无论李金池还是衡水中学的老师们,都会这样总结。

“衡水中学管理的特点就是没有死角。

”戴藏云说。

所谓“没有死角”,就是实行全寄宿、封闭管理,在校内,学校全面安排学生的学习、活动和休息。

而林林总总的校规细致到“能否带橘子进教室和穿短裤睡觉”。

流传于网络的一张课表,记录了衡水中学校园生活的紧凑,学生从每天早上5点半起床开始,一直到晚间9点50分,排得满满的。

就算是晚间放学之后,学生也必须十分钟内跑回宿舍并上床休息。

如果学生违反,将面临惩罚。

衡水中学的一天,是从操场上震天的口号声中开始的。

每个班级音量的大小,直接决定了这个班级的量化考核分数。

就算是站在操场上,每个学生手中也都拿着书本在朗诵,争分夺秒。

就算是吃饭,学生们也是争先恐后跑去食堂,一度学校规定不许跑,甚至派人检查,仍然管不住。

“我来衡中做什么,我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今天做得怎么样。

”经典的“衡中三问”,是衡水中学学生头顶的“道德律令”。

而激励人心的口号则见于每个班级和学校的各个角落,就连上楼的阶梯上都是各种各样的公式。

积极、竞争,已经深入校园里的每个角落。

“衡水中学的管理说到底就是封闭管理和量化考核,这是一个钢镚的两个侧面。

”李金池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封闭管理是第一步,可以为学校营造一个单纯的环境。

而要调动老师的积极性,量化考核则是不可或缺的。

而有去过衡中的参观者认为,绩效量化其实就是借助现代公司手段管理校园,无止境地追求效率和数值考量。

从量化班级入手,班级的学习成绩、纪律、宿舍卫生状况,都会影响考核成绩。

而考核的成绩直接与班主任、任课老师的绩效评定发生联系。

“比如坐班,量化会具体到每个小时。

”李娟曾在衡水中学任教10年,她说执行量化考核的是学校课少的音体美副科的老师和教务干事,他们统计成表并公布出来。

“学校利用了老师们的自尊心。

”李娟说,量化考核鞭策结果是,老师只能拼命工作。

对于量化考核、坐班等措施,教师中不少人反对。

“当时一些教师抵触,在背后骂我。

”李金池回忆说。

戴藏云觉得李金池有自己的政治智慧,他常常将一个制度先在学校中层干部会上透风,但并不急于实行,等到教师们下面骂完了,情绪平静后,他才突然宣布实施,反对的声音就小了。

除开硬的一面,李金池还有软的方法。

推行班级量化考核,反对最厉害的是班主任,因为考核结果最终会落到他们头上,李金池一度将班主任的津贴从8元提高到40元。

学校经济宽裕之后,他给教师们盖了住房,他和其他学校领导都靠后,好房子让一线的教学骨干先选。

统一的管理逐渐有了成果,衡水中学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从几人到了十几人。

2000年高考,衡水中学力压石家庄二中这些传统名校,成为河北省的高考冠军。

“你们中要出更多的吴仪,要出更多的鲁迅。

”戴藏云曾多次看到,李金池的一句话就能让台下的学生嗷嗷叫。

李金池成为这个学校的标志。

他每天早上会带领师生跑操,和5000名学生一起高喊口号。

按照他信仰的“工作安排紧凑了就是激情”,衡水中学的时间表里每件事都被精确到了分钟。

就连处理学生的早恋问题,衡水中学的量化也做到极致,如男女学生频繁交往等“非正常接触”,会酌情量化扣除班级德行分。

2002年9月,中国教育报头版连续四天以《一个教育函数式的解读》为题报道了衡水中学办学经验,衡水中学声名鹊起,被称为“教育神话”。

李金池还记得,当时学校里找他的电话都被打爆了。

2004年,李金池从校长位置上调任衡水市教育局局长,那时他在衡水已经家喻户晓。

难道教育局管不了他们吗?

衡水中学等超级中学的“掐尖”,使得大部分县市中学的处境越来越恶化,被业内人士形容为“站起一个,倒下一片”。

“难道教育局管不了他们吗?

”一份投诉材料这样写。

李金池离开衡水中学之后,他原来的下属张文茂接任衡水中学校长一职。

这时候的衡水中学俨然是河北省内首屈一指的名校。

全国政协委员迟福林曾认为,地方政府是“超级中学”现象的始作俑者,许多地方领导以辖区内拥有“超级中学”为荣。

而对于衡水当地而言,衡水中学无疑是手中筹码,如果运用得当,这将是小城最耀眼的“名牌”。

在河北,超级中学的苗头则出现在2003年。

这一年石家庄二中成立分校,在河北教育界引发震动。

当时许多教育专家已经预测到这将带来的“黑洞效应”和对教育公平的破坏。

此后,河北省内的知名中学仍纷纷设立分校扩大招生。

当时,高考已经成为超级中学的秀场。

人大附中、西工大附中、南开中学都已经形成气候。

这些中学多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