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讲堂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单元测试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Word文件下载.docx
《新课标讲堂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单元测试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讲堂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单元测试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Word文件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物权界线之内,是私________的活动空间。
②华佗不但擅长内科,还善于做开刀手术。
他________了一种麻醉剂叫麻沸散,要在做手术时减轻病人的痛苦。
③办理网上银行对外支付业务时,使用________密码和支付密码的客户,需要保护自己的卡号和密码,以确保网上银行的安全。
A.权利 权力 配置 登录
B.权力 权利 配制 登录
C.权力 权利 配置 登陆
D.权利 权力 配制 登陆
“权利”指公民或法人依法行使的权力和享受的利益,与“义务”相对,所以第二处应选“权利”;
而“权力”指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用在第一处。
“配置”指配备布置,多指物品排列或组合;
“配制”是指把两种以上的原料按一定的比例和方法合在一起制作,或为配合主体而制作。
“登录”是登记或注册的意思,与句子内容符合;
“登陆”有两个意思,一是渡过海洋或江河登上陆地,特指作战的军队登上敌方的陆地,二是比喻商品打入某地市场。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近年来,世界各地局部的战争连接不断,造成大量的难民毁家纾难,流离失所,这一现象已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
B.近年连续发生多起耸人听闻的煤矿爆炸案,中央下决心严打官煤勾结的不法行为。
C.这一地区恶劣环境的形成,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明末清初时期,随着人口入迁和矿业开发,这一流域的植被就渐遭破坏。
D.为人处世要讲诚信,做到一言九鼎,这样才能得到大家的信任和支持。
A.毁家纾难:
倾尽家产以解救国难。
纾,解除。
B.耸人听闻:
指本无事实,故意编造夸大之语使人震惊,这里的使用与下文情理不合。
C.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中性词,比喻某一情况的形成,是经过长期酝酿、积累的结果。
D.一言九鼎:
形容说话极有分量,能起到极大的作用。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古往今来,青青翠竹吸引了无数诗人和画家,竹画成为我国诗画的传统题材之一,它象征了中华民族坚定顽强、不卑不亢的气概。
B.研究禽流感的目的,是为了从科学的角度对禽流感进行预防,减少禽流感造成的损失。
C.面对有5名具有NBA打球经验的美国队,中国队并不怯阵,整场比赛打得气势如虹,最终以三分优势战胜对手。
D.观察人士认为,中国经济在经过出口拉动型、投资拉动型增长之后,2020年将开始注重增强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三驾马车”——消费的拉动力。
A.“成为我国诗画的传统题材”的是“竹子”而非“竹画”;
B.“目的/是为了”重复赘余,用“目的”就不可用“为了”;
C.搭配不当,应当是“有5名具有NBA打球经验的队员的美国队”。
D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6~8题。
在中国古代诗词中,鸿雁作为审美对象,具有丰富的美学意蕴。
鸿雁是随阳之鸟,它虽然在季节和环境的渲染下带有“秋”的意象,但它与蟋蟀、鸣蝉等秋虫之美仍有所不同。
听秋虫之浅吟低唱,不免产生物华将尽的寂寥之感,看鸿雁之布阵南征,则令人心胸开阔,精神振奋。
“秋色萧条,秋容有红蓼;
秋风拂地,万籁也寥寥。
惟见宾鸿,冲入在秋空里,任逍遥”,便是对鸿雁这一美学特征的生动把握。
鸿雁是健飞之鸟,翅膀拍动时频率适中,沉雄有力,不似鹰鹞猛悍桀骜,也不似鹤鹭之轻灵飘忽,而是给人以坚忍强劲的审美感受。
在风频雨骤的春日或霜寒月冷的秋夜,当鸿雁结阵翱翔,引吭嘹唳、雄姿勃勃地掠过长空时,人们的这种审美感受就更加明显、强烈。
鸿雁迁徙时常汇集成数十只、上百只的大群,在天空中列队飞翔。
“蜃楼百尺横沧海,雁字一行书绛霄”;
“白犬吠风惊雁起,犹能一一旋成行”。
鸿雁这种行序整齐的飞行特征,使中国古代文人们赞叹不已。
鸿雁健飞,且性情机警,南征北返时,中途很少停歇,人们能看到竦峙树端的鹰、栖息房梁的燕、兀立江滩的鹤鹭,却很难看到静态的鸿雁。
在中国古代诗词歌赋中,鸿雁大都以动态出现,鸿雁翔姿优美,亦刚亦柔,曹植的《洛神赋》中就有“翩若惊鸿,矫若游龙”之语。
鸿雁南迁阵容非常壮观,在朔风凛冽、尘沙蔽日的秋冬之际,当一群群大雁雄姿勃勃地掠过长空时,亦能唤起古人雄浑悲壮的审美感受,这种感受对于边塞诗人来说,尤为强烈。
“雁来惨淡沙场外,月出苍茫云海间。
”借秋空雁阵渲染沙场征战的雄浑悲壮之貌。
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托物言志与借景抒情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两者不可截然分割,而对“雁”意象群的发掘,即能较好地说明这一问题。
在中国古代咏雁诗词中,既有侧重“言志”的诗词,也有侧重抒情的诗词,但数量最多的还是抒情与言志有机结合、互为渗透的诗词。
中国美学中的“景中情”与“情中景”互相联系又各具特征。
巧于诗者或“景中情”,或“情中景”;
神于诗者则情不虚情,景非滞景,情景互生,妙合无垠。
这三种审美移情层次在中国古代咏雁诗中均能找到例证。
6.下面对鸿雁习性特征所体现的相应的审美意蕴概括不够恰当的一项是( )
A.鸿雁身大体重,起飞以及飞行时,翅膀拍动,沉雄有力,给人以美的享受。
B.鸿雁迁徙时行序整齐,符合中国人喜欢整齐划一的审美情趣,能激发人们团结奋进的热忱。
C.鸿雁健飞,且性情机警,迁徙中很少停歇,使人们很容易联想到对光明与温暖的追求。
D.鸿雁飞翔时,常汇集数十只、上百只,其阵容相当壮观,容易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想。
C.“对光明与温暖的追求”应是“鸿雁随阳”的审美感受。
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句子的能力。
关键在于要把雁的特点与它的审美感受对应起来,不能张冠李戴。
C项雁的特点给人以坚忍强劲的审美感受。
学生做此题要有一定的审美感受和识别能力。
7.下列古代咏雁诗词,属于“抒情与言志有机结合、互为渗透”的一项是( )
A.列序横空,身世在云中,舞影动西风。
云淡淡,月蒙蒙,身点破苍穹。
B.“鸿志不汝较,奋翼起高飞”,“但当养羽翮,鸿举必有期”。
C.“洞庭波起兮鸿雁翔,风瑟瑟兮野苍苍”,“雁飞高兮远难寻,空断肠兮思愔愔”。
D.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
D.范仲淹的《渔家傲》一词,既有因秋临塞下雁去衡阳而引起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无穷感慨,又有因岁月流逝而坚定诗人建功立业、时不我待的报国信念。
“雁”意象在此词中不再单纯是主体悲苦情感的抒发载体,更为重要的是起着警钟长鸣、催人奋进的积极作用。
A、C项侧重写景,B项侧重言志。
8.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秋虫的审美基调一般表现为凄清低婉,鸿雁的审美基调则主要表现为辽阔高远。
B.中国古代对联常以“飞鸿”对“奔马”、“冥鸿”对“隐约”、“摩天鸿”对“闹海蛟”,主要体现了古人的“亦刚亦柔”“雄浑悲壮”的审美感受。
C.鸿雁列队飞翔时,“人”字形与“一”字形之间不断更替,动荡中呈现出鲜明的回旋往复之美。
D.情景互生,物我难辨,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是中国古代诗词创作的最高美学境界,古人的咏雁诗不乏其例。
B项要体现的应该是“坚韧强劲”的审美感受。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9~12题。
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
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
伯夷曰:
“父命也。
”遂逃去。
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
国人立其中子。
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
”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①,东伐纣。
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
“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
以臣弑君,可谓仁乎?
”左右欲兵之。
太公曰:
“此义人也。
”扶而去之。
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
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
及饿且死,作歌。
其辞曰:
“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
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
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
于嗟徂兮,命之衰矣!
”遂饿死于首阳山。
由此观之,怨邪非邪?
或曰: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
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
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
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蚤夭。
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
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是遵何德哉?
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
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专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
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
余甚惑焉,傥②所谓天道,是邪非邪?
子曰:
“道不同,不相为谋。
”亦各从其志也。
故曰:
“富贵如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
”举世混浊,清士乃见。
岂以其重若彼,其轻若此哉?
(节选自《史记·
伯夷列传》)
【注】 ①木主:
木制的灵牌。
号为文王,尊称西伯昌为周文王。
②傥:
假如。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左右欲兵之 兵:
士兵
B.扶而去之去:
离开
C.及至,西伯卒卒:
去世
D.是邪非邪是:
代词,指天道
A.兵:
文中指用兵器杀,名词作动词。
A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B.两个“而”,连词,表转折关系。
A.①中的“于”,介词,在;
②中的“于”,助词,相当于“吁”。
C.“其”,①代词,自己的;
②代词,这些。
D.“以”,①连词,因为;
②介词,表凭借。
11.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伯夷积仁洁行的一组是( )
①伯夷曰:
”遂逃去 ②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
③叩马而谏曰:
” ④太公曰:
” ⑤义不食周粟。
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 ⑥遂饿死于首阳山
A.①③⑤B.②③④⑥
C.③④⑤⑥D.①②③⑤
②这是他听说的事情,不是他的积仁洁行。
④是别人的评论。
⑥这是说他死在哪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
孤竹君死后,二人因不肯继承君位而相继逃走,国人只好另立他人。
B.伯夷、叔齐看见周武王在文王尸骨未寒时征讨纣王,“耻之,义不食周粟”,隐居在首阳山。
C.颜渊敏而好学,他立志学习伯夷兄弟坚守节操,以致终身贫困,宁可饿死也不吃糟糠之食,不幸早逝。
D.太史公对当时那些操行不端、违法乱纪者却终身安逸快乐,有操行者却要横遭灾祸的现象,深感疑惑。
C项的“糟糠不厌”应为“连糟糠之食都吃不饱”;
“回也屡空”与“学习伯夷、叔齐坚守节操”无因果关系。
【参考译文】
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
父亲想要立叔齐为国君,等到父亲死了,叔齐要把君位让给伯夷。
伯夷说:
“这是父亲的遗命啊!
”于是逃走了。
叔齐也不肯继承君位逃走了。
国人只好拥立孤竹君的次子。
这时,伯夷、叔齐听说西伯昌能够很好地赡养老人,就想何不去投奔他呢!
可是到了那里,西伯昌已经死了,他的儿子武王追尊西伯昌为文王,并把他的木制灵牌载在兵车上,向东方进兵去讨伐殷纣。
伯夷、叔齐勒住武王的马缰谏诤说:
“父亲死了不葬,就发动战争,能够说是孝顺吗?
作为臣子去杀害君主,能说是仁义吗?
”武王身边的随从人员要杀死他们。
太公吕尚说:
“这是有节义的人啊。
”于是搀扶着他们离去。
等到武王平定了商纣的暴乱,天下都归顺了周朝。
可是伯夷、叔齐却认为这是耻辱的事情,他们坚持仁义,不吃周朝的粮食,隐居在首阳山上,靠采摘野菜充饥。
到了快要饿死的时候,作了一首歌,那歌辞是:
“登上那山啊,采摘那里的饭菜。
以暴臣换暴君啊,竟认识不到那是错误。
神农、虞、夏的太平盛世转眼消失了,哪里才是我们的归宿?
唉呀,只有死啊,命运是这样的不济!
”于是饿死在首阳山。
从这首诗看来,他们是怨恨还是不怨恨呢?
有人说:
“天道是没有偏私的,总是经常帮助好人。
”像伯夷、叔齐应该说是好人呢,还是不该说是好人呢?
他们如此地积累仁德,保持高洁的品行,却终于饿死!
再说,孔子七十名得意的学生里,只有颜渊被推重为好学,然而颜渊总是穷困缠身,连粗劣的食物都吃不饱,终于过早地死去了。
天对好人的报偿又是怎样的呢?
盗跖成天杀无辜的人,烤人的心肝当肉吃,凶残放纵,聚集党徒几千人在天下横行,竟然长寿而终。
这是遵循的什么道德呢?
这是极大而又显著的事啊。
至于说到近代,那些不走正路、专门违法犯禁的人,却能终生安逸享乐,过着富裕优厚的生活,世世代代都不断绝。
而有的人,选好地方才肯迈步,适宜的机会才肯说话、走路,不敢经由小路,不是公正的事决不发愤去做,像这样小心审慎而遭灾祸的人,数都数不过来。
我深感困惑不解。
倘若有所谓天道,那么这是天道呢,不是天道呢?
孔子说:
“思想不一致的人,不能相互商量。
”也只有各人按着自己的意志行事。
所以他又说:
“假如富贵是可以寻求得到的话,即使作个卑贱的赶车人,我也愿去做;
假如寻求不到,那还是依照自己的爱好去做吧。
”“到了严寒季节,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整个社会混乱污浊的时候,品行高洁的人才会显露出来。
这难道不是因为有的人把富贵安乐看得那么重,才显得另一些人把富贵安乐看得那么轻吗?
四、(24分)
13.翻译文中画线语句。
(10分)
(1)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
(5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富贵如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1)以暴臣换暴君啊,竟认识不到那是错误。
神农、虞舜、夏禹的太平时代竟很快就消逝了,我们还能到哪里去寻找归宿呢!
(2)富贵如能追求到手,那么,即使让我执鞭为马夫,我也愿意干。
如果不能追求,还是按照我所喜好的去做吧。
14.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海 棠
□(宋)苏 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①,香雾空濛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惜牡丹花
□(唐)白居易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注】 ①崇光:
美艳的光彩。
(1)苏轼《海棠》诗的前二句描写了海棠的哪些特点?
后二句抒写情感时使用了什么手法?
(4分)
(2)苏轼的《海棠》与白居易《惜牡丹花》同样写夜里赏花,二者所抒发的感情有何不同?
(1)前二句描写了光彩正艳、香气正浓的海棠花在春风中、月色下的朦胧美;
后二句用了拟人手法,以花比人。
(2)苏诗爱花之盛开,白诗惜花之将谢。
15.默写。
(6分,任选三题)
(1)__________,__________。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2)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4)______________,惟有幽人自来去。
(1)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2)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3)垆边人似月 皓腕凝霜雪 (4)岩扉松径长寂寥
五、(12分)
16.下面一副对联有一处不太好,请加以修改。
一位高二同学为街道电视室写了一副对联:
观四海风云,居斗室尽知天下事;
看百朝世态,坐片时通晓古今情。
对联总体不错,但细加推敲,宜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
“天下” “中外”
17.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文段的主要信息。
12月26日,工行北京市分行与北京市电信公司签署了《资金扣划协议》和《中国工商银行网上银行企业客户服务协议》。
这是北京市分行为电信企业实行系统内统一调配资金,提高资金利用率并加强对下属单位资金控制管理的一大服务措施,是双方在今年上半年签订《代收市话话费协议》基础上的又一次成功合作。
北京电信是一家经营除移动电信和寻呼通信以外所有通信和信息业务的大型国有电信企业。
由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勇于进取,不断创新,北京电信业已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同期水平。
北京市分行作为中国工商银行的经营大行,利用其雄厚的资金实力,先进的技术手段和同行业领先的电子金融产品,快捷、准确地为北京电信公司等大型优质客户服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超过15个字)
北京银行电信再度成功合作。
(或:
北京工行电信再签合作协议。
)
18.根据文意,为下面语句排列正确顺序。
①也就是说清高的价值在人们心中实际上并未降低。
②在人们心中影响很深。
③但由于它毕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独特的概念和价值观念。
④在当代,清高曾经长期受到批判。
⑤因此虽然批了,却仍然没使许多工作的观念真正转变。
④③②⑤①
六、(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9~22题。
精神的殿堂
□冯骥才
先贤祠就在我们居住的拉丁区。
重新改建的建筑的入口处,刻意使用古希腊神庙的样式。
宽展的高台阶,一排耸立的石柱,还有被石柱高高举起来的三角形楣饰,庄重肃穆,表达着一种至高无上的历史精神。
大维·
德安在楣饰上制作的古典主义的浮雕,象征着祖国、历史和自由。
上边还有一句话:
“献给伟人们,祖国感谢他们!
”这句话显示这座建筑的内涵,神圣又崇高,超过了巴黎任何建筑。
我要见的维克多·
雨果就在这里,与另一位法国的文豪左拉同在一室,一左一右,分列两边。
两人的雪白大理石的石棺上面,都放着一片很大的美丽的铜棕榈。
我注意到,展示着他们生平的“说明牌”上,文字不多,表述的内容却有其独特的角度。
比如对于雨果,特别强调由于反对拿破仑政变,坚持自己的政见,遭到迫害,因而到英国与比利时逃亡19年。
1870年回国后,他还拒绝拿破仑第三的特赦。
再比如左拉,特意提到他为受到法国军方陷害的犹太血统的军官德雷福斯鸣冤因而被判刑的那个重大挫折。
显然,在这里,所注重的不是这些伟人的累累硕果,而是他们非凡的思想历程与个性精神。
比起雨果和左拉,更早地成为这里“居民”的作家是卢梭和伏尔泰。
将卢梭和伏尔泰安葬此处,是一种象征,一种民族精神的象征。
在卢梭的生平说明上写道,法兰西的“自由、平等、博爱”就是由他奠定的。
卢梭的棺木很美,雕刻非常精细。
正面雕了一扇门,门儿微启,伸出一只手,送出一只花来。
世上如此浪漫的棺木大概惟有卢梭了!
再一想,他不是一直在把这样灿烂和芬芳的精神奉献给人类?
从生到死,直到今天,再到永远。
于是我明白了,为什么在先贤祠里,我始终没有找到巴尔扎克、斯丹达尔、莫泊桑和缪塞;
也找不到莫奈和德彪西。
这里所安放的伟人们所奉献给世界的,不只是一种美,不只是具有永久的哲学价值的艺术,而是一种思想和精神。
他们是鲁迅式的人物,却不是徐志摩和钱钟书。
他们都是撑起民族精神大厦的一根擎天的巨柱,不只是艺术殿堂的栋梁。
因此我还明白,法国总统密特朗就任总统时,为什么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到这里来拜谒这些民族的先贤。
1955年4月20日居里夫人和皮埃尔的遗骨被移到此处安葬。
显然,这样做的缘由,不仅由于他们为人类科学做出的卓越的贡献,更是一种用毕生对磨难的承受来体现的崇高的科学精神。
读着这里每一位伟人的生平,便会知道他们中间没有一个世俗的幸运儿。
他们全都是人间的受难者,在烧灼着自身肉体的烈火中去寻真金般的真理。
他们本人就是这种真理的化身。
当我感受到,他们的遗体就在面前时,我被深深打动着。
真正打动人的是一种照亮世界的精神。
故而,许多石棺上都堆满鲜花,红黄白紫,芬芳扑鼻。
这些花是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天天献上的,它们总是新鲜的,有的是一小枝红玫瑰,有的是一大束盛开的百合花。
这里还有一些“伟人”,并非名人。
比如一面墙上雕刻着许多人的姓名。
它是两次世界大战为国捐躯的作家的名单。
第一次世界大战共560名,第二次世界大战共197名。
我想,两次世界大战中的烈士成千上万,为什么这里只有作家?
大概法国人一直把作家看做是“个体的思想者”,他们更能够象征一种对个人思想的实践吧!
虽然他们的作品不被人所知,他们的精神则被后人镌刻在这民族的圣殿中了。
一位叫做安东尼·
德·
圣·
爱逊贝利的充满勇气的浪漫诗人也安葬在这里。
除去写诗,他还是第一个驾驶飞机飞跃大西洋,开辟往非洲航邮的功臣。
他生前不是伟人,死后却得到伟人般的待遇。
因为先贤祠所敬奉的是一种无上崇高的纯粹的精神。
对于巴黎,我是个外国人,但我认为,巴黎真正的象征不是埃菲尔铁塔,不是卢浮宫,而是先贤祠。
它是巴黎乃至整个法国的灵魂。
只有来到先贤祠,我们才会真正触摸到法兰西的民族性,它的气质,它的根本,以及它内在的美。
19.作者说,展示着维克多·
雨果和左拉生平的“说明牌”上,表述的内容有其独特的角度。
其“独特”体现在哪里?
“说明牌”上所注重的不是他们的艺术成绩,而是非凡的思想历程与个性精神。
20.作者写安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