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测实量方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7238108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6.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测实量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实测实量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实测实量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实测实量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实测实量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测实量方案文档格式.docx

《实测实量方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测实量方案文档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实测实量方案文档格式.docx

组员:

杨奎凌昌树罗晓博张崇林任绪强黄诗芸

2.测量工具的配备:

激光扫平仪、测距仪、2m靠尺、卷尺、阴阳角尺、塞尺、空鼓锤等。

3.2实测实量小组人员职责

1.组长

(1)全面负责实测实量工作的管理,为实测实量工作第一负责人。

(2)策划,编制、落实《实测实量方案》。

(3)组建实测实量工作组,明确岗位职责并进行考核。

(4)对实测实量的人员、仪器进行合理安排,加强对实测实量工作的控制,定期召开实测实量工作组会议,保证实测实量工作的有序进行。

(5)带领各组成员努力实现项目部对实测实量的目标。

(6)执行实测实量的相关标准、规范,定期进行记录检查,并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持续改进。

2.组员

(1)认真细阅有关图纸,参加设计图纸交底,了解设计意图,掌握实测实量的技术规范、质量评定标准。

(2)根据工程特点排列出重点关键部位质量监控点。

(3)督促、实施质量技术措施,做好工程质量的检查和评定工作。

(4)深入现场操作点,严格操作过程的质量监控,及时向作业人员反馈操作质量评定信息并做好记录。

(5)对检验出的不合格的分项工程部位如实及时的填写。

(6)负责对工程实际存在的或潜在的不合格因素进行调查分析。

(7)依据实测实量控制措施,加强施工全过程的动态质量监控。

(8)各阶段与实测实量小组成员一起做好实测实量的工作,做好各项记录。

(9)及时向上级报告各分部分项的实测实量结果,确保实测实量资料的完整、准确。

3.3实测前准备

1.组织学习《产品质量实测实量操作指引》掌握实测的方法规则。

2.项目部向各班组进行交底,实测实量的方法、规则及意义。

3.测量人员对项目进行查阅,带足项目资料,记录表、预测图纸。

4.检查丈量仪器有无差错,是否进行了检验。

3.4实测

1.实测时,把每层每户的混凝土结构工程、砌筑工程、抹灰工程、水电安装工程的偏差进行测量。

2.把测量数据,及时的纪录在准备好的测量表上,或表在图纸的相应位置上;

记录要字迹清晰明了。

3.当一栋测量完成后,整理测量资料:

计算各分项工程的合格率。

4.建立分户、分层实测档案,汇总成册。

3.5改进、提高

1.从测量结果中分析薄弱环节。

2.制定改进方案。

3.落实改进方案到各班组;

定期、定点、定项地进行单点改进。

4.改进后进行复查、总结。

四、实测实量主要内容

4.1混凝土结构

4.1.1截面尺寸偏差

1.合格标准:

截面尺寸偏差[-5,8]mm。

2.测量工具:

5M钢卷尺。

3.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以钢卷尺测量同一面墙/柱截面尺寸,精确至毫米。

(2)同一墙/柱面作为1个实测区,每个实测区从地面向上300mm和1500mm各测量截面尺寸1次,选取其中与设计尺寸偏差最大的数,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

4.示例:

4.1.2表面平整度

[0,8]mm。

2米靠尺、楔形塞尺。

(1)剪力墙/暗柱:

任选长边墙两面中的一面作为1个实测区。

(2)当所选墙长度小于3米时,同一面墙4个角(顶部及根部)中取左上及右下2个角。

按45度角斜放靠尺,累计测2次表面平整度。

跨洞口部位必测。

这2个实测值分别作为该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

(3)当所选墙长度大于3米时,除按45度角斜放靠尺测量两次表面平整度外,还需在墙长度中间水平放靠尺测量1次表面平整度。

这3个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指标合格率的3个计算点。

4.1.3垂直度

2米靠尺。

(1)剪力墙:

任取长边墙的一面作为1个实测区。

当墙长度小于3米时,同一面墙距两端头竖向阴阳角约30CM位置,分别按以下原则实测2次:

一是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砼顶板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接触到下部地面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

砼墙体洞口一侧为垂直度必测部位。

这2个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

当墙长度大于3米时,同一面墙距两端头竖向阴阳角约30CM和墙中间位置,分别按以下原则实测3次:

一是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砼顶板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接触到下部地面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三是在墙长度中间位置靠尺基本在高度方向居中时测1次垂直度。

这3个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3个计算点。

(2)砼柱:

任选砼柱四面中的两面,分别将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砼顶板和下部地面位置时各测1次垂直度。

4.1.4顶板水平度极差

[0,15]mm。

2.测量工具:

激光扫平仪、塔尺或者具有足够刚度的5米钢卷尺(或2米靠尺、激光测距仪)。

同一功能房间砼顶板作为1个实测区,使用激光扫平仪,在实测板跨内打出一条水平基准线。

同一实测区距顶板天花线约30cm处位置选取4个角点,以及板跨几何中心位(若板单侧跨度较大可在中心部位增加1个测点),分别测量砼顶板与水平基准线之间的5个垂直距离。

以最低点为基准点,计算另外四点与最低点之间的偏差。

偏差值≤15mm时实测点合格;

最大偏差值≤20mm时,5个偏差值(基准点偏差值以0计)的实际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5个计算点。

最大偏差值﹥20mm时,5个偏差值均按最大偏差值计,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5个计算点。

4.1.5楼板厚度偏差

[-5,8]mm。

电钻、卷尺(破损法)。

同一跨板作为1个实测区,每个实测区取1个样本点,取点位置为该板跨中区域。

测量所抽查跨的楼板厚度,可用电钻在板中钻孔(需特别注意避开预埋电线管等),以卷尺测量孔眼厚度。

1个实测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

4.2砌筑工程

4.2.1表面平整度

(1)每一面墙都可以作为1个实测区,优先选用有门窗、过道洞口的墙面。

测量部位选择正手墙面。

(2)当墙面长度小于3米,各墙面顶部和根部4个角中,取左上及右下2个角。

按45度角斜放靠尺分别测量2次,其实测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

(3)当墙面长度大于3米时,还需在墙长度中间位置增加1次水平测量,3次测量值均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3个计算点。

(4)墙面有门窗、过道洞口的,在各洞口45度斜交测一次,作为新增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

4.2.2垂直度

[0,5]mm。

(2)实测值主要反映砌体墙体垂直度,应避开墙顶梁、墙底灰砂砖或砼反坎、墙体斜顶砖和后期地面浇筑高度,消除其测量值的影响,如两米靠尺过高不易定位,可采用1米靠尺。

(3)当墙长度小于3米时,同一面墙距两侧阴阳角约30cm位置,分别按以下原则实测2次:

一是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砌体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距离下部地面位置约30cm时测1次垂直度。

墙体洞口一侧为垂直度必测部位。

(4)当墙长度大于3米时,同一面墙距两端头竖向阴阳角约30cm和墙体中间位置,分别按以下原则实测3次:

一是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砌体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距离下部地面位置约30cm时测1次垂直度,三是在墙长度中间位置靠尺基本在高度方向居中时测1次垂直度。

这3个测量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3个计算点。

4.2.3外门窗洞口尺寸偏差

[-10,10]mm。

5米钢卷尺或激光测距仪。

对于平外墙面的门窗洞口:

同一外门或外窗洞口均可作为1个实测区。

测量时不包括抹灰收口厚度,以砌体边对边,各测量2次门洞口宽度及高度净尺寸(对于落地外门窗,在未做水泥砂浆地面时,高度可不测),取高度或宽度的2个实测值与设计值间的偏差最大值,作为判断高度或宽度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

4.2.4方正度

[0,10]mm

5米钢卷尺、吊线或激光扫平议

(1)距墙体30~60CM范围内弹出方正度控制线,并做明显标识和保护。

(2)同一面墙作为1个实测区,在同一测区内,实测前需用5米卷尺或激光扫平仪对弹出的两条方正度控制线,以短边墙为基准进行校核,无误后采用激光扫平仪打出十字线或吊线方式,沿长边墙方向分别测量3个位置(两端和中间)与控制线之间的距离(如果现场找不到控制线,可以一面带窗墙面为基准,用仪器引出两条辅助方正控制线)。

选取3个实测值之间的极差,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

4.3轻质隔墙工程

4.3.1合格标准

1.表面平整度:

[0,3]mm。

2.垂直度:

3.外门窗洞口尺寸偏差:

4.方正度:

[0,10]mm。

4.3.2测量方法及数据记录

测量方法及数据记录同砌筑工程。

4.4抹灰工程

4.4.1墙体表面平整度

抹灰面[0,4]mm。

2米靠尺、楔形塞尺

(1)实测区与合格率计算点:

每一面墙作为1个实测区。

每一测尺的实测值作为一个合格计算点。

(2)测量方法:

同一实测区内当墙面长度小于3米,在同一墙面顶部和根部4个角中,选取左上、右下2个角按45度角斜放靠尺分别测量1次,在距离地面20CM左右的位置水平测1次;

当墙面长度大于3米,在同一墙面4个角任选两个方向各测量1次,在墙长度中间位置增加1次水平测量,在距离地面20CM左右的位置水平测1次;

所选实测区墙面优先考虑有门窗、过道洞口的,在各洞口45度斜测一次;

以上各实测值作为合格率1个计算点。

(3)数据记录:

同一实测区,一个实测值作为一个合格率计算点。

4.4.2墙面垂直度

(2)测量方法:

同一实测区内当墙长度小于3米时,同一面墙距两端头竖向阴阳角约30cm位置,分别按以下原则实测2次:

一是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砼顶板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接触到下部地面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

当墙长度大于3米时,同一面墙距两端头竖向阴阳角约30cm和墙体中间位置,分别按以下原则实测3次:

具备实测条件的门洞口墙体垂直度为必测项。

同一实测区,一个实测值作为一个合格率计算点;

4.4.3室内净高偏差

[-20,20]mm。

5米钢卷尺、激光测距仪。

(1)实测区:

每一个功能房间作为1个实测区。

实测前,所选套房必须完成地面找平层施工。

同时还需了解所选套房的各房间结构楼板的设计厚度和建筑构造做法厚度等。

各房间地面的4个角部区域,距地脚边线30CM附近各选取1点(避开吊顶位),在地面几何中心位选取1点,测量出找平层地面与天花顶板间的5个垂直距离,即当前施工阶段5个室内净高实测值。

(3)用图纸设计层高值减去结构楼板和地面找平层施工设计厚度值,作为判断该房间当前施工阶段设计理论室内净高值。

4.4.4顶板水平度极差

激光扫平仪、具有足够刚度的5米钢卷尺(或2米靠尺、激光测距仪)。

已完成腻子的同一功能房间内顶板作为1个实测区。

同一实测区内同一功能房间内顶板已完成腻子施工;

使用激光扫平仪,在实测板跨内打出一条水平基准线。

同一实测区距顶板天花线30CM处位置选取4个角点,以及板跨几何中心位(若板单侧跨度较大可在中心部位增加1个测点),分别测量砼顶板与水平基准线之间的5个垂直距离。

(3)以垂直距离的最低点为基准点,计算另外四点与最低点之间的偏差。

4.4.5方正度

5米钢卷尺、吊线或激光扫平议。

距墙体30~60CM范围内弹出方正度控制线,并做明显标识和保护。

同一面墙作为1个实测区。

在同一测区内,实测前需用5米卷尺或激光扫平仪对弹出的两条方正度控制线,以短边墙为基准进行校核,无误后采用激光扫平仪打出十字线或吊线方式,沿长边墙方向分别测量3个位置(两端和中间)与控制线之间的距离(如果现场找不到控制线,可以一面带窗墙面为基准,用仪器引出两条辅助方正控制线)。

4.4.6地面表面平整度

[0,4]mm。

(1)每一个功能房间地面都可以作为1个实测区。

(2)任选同一功能房间地面的2个对角区域,按与墙面夹角45度平放靠尺测量2次,加上房间中部区域测量一次,共测量3次。

客\餐厅或较大房间地面的中部区域需加测1次。

(3)同一功能房间内的3或4个地面平整度实测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3或4个计算点。

4.4.7房间开间/进深偏差

【-10、10】mm。

(1)每一个功能房间的开间和进深分别各作为1个实测区。

(2)同一实测区内按开间(进深)方向测量墙体两端的距离,各得到两个实测值,比较两个实测值与图纸设计尺寸,找出偏差的最大值,其小于等于10MM时合格;

大于10MM时不合格。

4.4.8户内门洞尺寸偏差

高度偏差[-10,10]mm;

宽度偏差[-10,10]mm;

墙厚偏差[-4,4]mm。

5米钢卷尺

(1)每一个户内门洞都作为1个实测区。

(2)实测前需了解所选套房各户内门洞口尺寸。

实测前户内门洞口侧面需完成抹灰收口和地面找平层施工,以确保实测值的准确性。

(3)实测在施工完地面找平层后开始,同一个户内门洞口尺寸沿宽度、高度各测2次。

若地面找平层未做,就只能检测户内门洞口宽度2次。

高度2个测量值与设计值之间偏差的最大值,作为高度偏差的1个实测值;

宽度的2个测量值与设计值之间偏差的最大值,作为宽度偏差的1个实测值;

墙厚则左、右、顶边各测量一次,3个测量值与设计值之间偏差的最大值,作为墙厚偏差的1个实测值。

每一个实测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一个测区有三个实测值,一个实测点作为一个合格率计算点。

4.4.9外墙窗内侧墙体厚度极差

5米钢卷尺。

(1)任一樘外门窗都作为一个实测区。

实测时,外墙窗框等测量部位需完成抹灰或装饰收口。

(2)同一户型同一部位的墙体厚度设计值计为A;

对于外墙平窗框内侧墙体(涂饰完成面),在窗框侧面中部各测量2次墙体厚度B1、B2和沿着竖向窗框尽量在端位置测量1次墙体厚度B3。

这3次实测值之间极差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

(3)对于外墙凸窗框内侧墙体,沿着与内墙面垂直方向,分别测量凸窗台面两端头部位窗框与内墙抹灰完成面之间的距离。

2个实测值之间极差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

(4)对于厨房、卫生间平窗框内侧墙体,在窗框侧面中部各测量2次墙体厚度B1、B2和沿着竖向窗框尽量在顶端位置测量1次墙体厚度B3。

这3次实测值的平均值B与A之间极差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

4.4.10阴阳角方正

阴阳角尺。

(1)每面墙的任意一个阴角或阳角均可以作为1个实测区。

(2)同一个部位,从地面向上300mm和1500mm位置分别测量1次。

2次实测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

4.4.11地面水平度极差

(2)使用激光扫平仪,在实测板跨内打出一条水平基准线。

同一实测区地面的4个角部区域,距地脚边线30CM以内各选取1点,在地面几何中心位选取1点,分别测量找平层地面与水平基准线之间的5个垂直距离。

4.5门窗工程

4.5.1边框收口与塞缝

(1)窗框与洞口间无缠绕保护膜,临时固定木楔需取出。

(2)门窗框底边及两侧边上翻150高范围采用干硬性水泥砂浆塞缝,上边及两侧边可采用发泡胶或干硬性水泥砂浆塞缝;

填缝须密实。

(3)超出门窗框外的发泡胶应在其固化前用手或专用工具压入缝隙中;

严禁固化后用刀片切割。

目测、空鼓锤。

同一套房内任何1个外门窗洞口都可以作为1个实测区,同一实测区取1个实测点,实测值作为合格率1个计算点。

同一实测区选取4个框边,目测或尺量,检查是否符合合格标准。

如发现同一测区有一处不符合合格标准,则该实测区的1个实测点不合格。

反之,则该实测区1个实测点为合格。

不合格点均按“1”记录,合格点均按“0”记录。

4.6设备安装工程

4.6.1座便预留排水管孔距偏差

(1)每一个座便预留排水管孔作为一个实测区。

本指标在墙面打灰饼或抹灰完成或装饰面完成阶段,且管孔填嵌固定后测量。

(2)实测前,通过图纸确定座便器预留排水管孔距,并将其管孔中心距换算为管外壁距距墙体装修完成面距离。

如墙体装修面还未完成,现场测量值要减去2cm(墙面瓷砖铺贴预留厚度),以此作为偏差计算的数值进行合格性判断。

(3)每1个座便器预留排水管孔距的实测值与设计值之间的偏差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

4.6.2同一室内底盒标高差

同一室内高度偏差[0,10]mm。

激光扫平仪、5米钢卷尺。

(1)在抹灰阶段或底盒标高调整并固定完成测量。

(2)在所选套房的某一功能房间内,使用激光扫平仪在墙面打出一条水平线。

以该水平线为基准,用钢卷尺测量该房间内同一标高各电气底盒上口内壁至水平基准线的距离。

选取其与水平基准线之间实测值的极差,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

4.6.3并列面板高度偏差

并列开关高度偏差±

[0,0.5]mm。

钢尺或其他辅助工具(平直且刚度大)、塞尺

(1)每一个功能房间作为1个实测区。

(2)同一实测区内选全数同一类型并列的面板,以钢尺或其他辅助工具紧靠并列面板上边。

以0.5MM钢塞片插入钢尺与各面板之间的缝隙,如钢塞片能进入任一面板与钢尺之间的缝隙,则该测量点不合格。

反之则该测量点合格。

每个实测值都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

为数据统计方便和提高实测效率,不合格点均按0.7mm记录,合格点均按0.3mm记录。

4.7涂饰工程

4.7.1墙面表面平整度

腻子已打磨[0,3]mm,腻子未打磨为[0,4]mm。

每一面墙为1个实测区。

每一实测值作为一个合格计算点。

当墙面长度小于3米,在同一墙面顶部和根部4个角中,选取左上、右下2个角按45度角斜放靠尺分别测量1次,在距离地面20CM左右的位置水平测1次;

4.7.2墙面垂直度

腻子已打磨为[0,3]mm,腻子未打磨为[0,4]mm

每一面墙作为1个实测区,每一测尺的实测值作为一个合格计算点。

一是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砼顶板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接触到下部地面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三是在墙长度中间位置靠尺基本在高度方向居中时测1次垂直度;

4.7.3阴阳角方正

阴阳角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