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考纲高考系列历史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234058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53.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考纲高考系列历史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新考纲高考系列历史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新考纲高考系列历史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新考纲高考系列历史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新考纲高考系列历史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考纲高考系列历史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新考纲高考系列历史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考纲高考系列历史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考纲高考系列历史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C.工业文明对农耕文明的优势

D.西方列强企图瓜分中国

5.(2012·

合肥模拟)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写道:

“四千年来我们才大梦初醒,是从甲午战后割地赔款开始的啊。

”与此相关的表述正确的是()

A.鸦片战争是中国民族革命的开始

B.《马关条约》的签订激发了人们的民族意识

C.甲午战后维新变法运动立刻掀起高潮

D.甲午战败的原因在于缺乏民族意识

6.(2011·

三亚模拟)胡绳认为:

列强支持清政府的政策中包含着一个无法解决的矛盾:

一方面它们要清政府保持腐败与懦弱的状态,因而只能屈服于外国的压力,遇事妥协让步;

一方面又想使它具有足以镇压亿万人民群众的力量,以造成有利于外国侵略者的内部安定秩序。

列强的这种政策在以下条约中表现最为明显的是()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7.(2012·

温州模拟)当代著名历史学家雷颐在谈及民族主义时说:

“一个正义的运动,只有情感是不够的,民族主义也一样。

没有理性的指导和束缚,就很容易被各式各样的人所利用。

”下列历史事件最能够论证上述观点的是()

A.禁烟运动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D.鸦片战争

8.(2012·

长沙模拟)1871年签订的《中日修好条规》被认为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平等的建交条约。

其中约定“两国既经通好,自必互相关切。

若他国偶有不公及轻藐之事,一经知照,必须彼此相助,或从中善未调处,以敦友谊”。

A.明治政府迫切希望得到清政府承认

B.明治政府放弃了“大陆政策”

C.清政府希望联日抵御西方侵略

D.清政府希望取法日本,学习西方

9.(2011·

揭阳模拟)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写道:

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中国受到了巨大的刺激:

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

这三次战争的影响共同之处是()

A.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B.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

C.通商口岸开放由内地向沿海扩展D.列强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

10.(2012·

宿州模拟)1938年10月,陈嘉庚以华侨参政员身份,从新加坡向国民参政会发来“敌未出国土前言和即汉奸”的电报提案,获大会通过,被誉为“古今中外最伟大的一个提案”。

该提案的“伟大”之处在于()

A.坚持抗战到底的民族独立精神

B.坚决反对蒋介石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制止了国民党亲日派的投降倾向

D.鼓舞北平守军奋起保卫卢沟桥

11.(2012·

杭州模拟)1940年八路军总部电令:

由于“国际情势的变动,我西南国际交通被截断,国内困难增加,敌于八月进攻西安,截断西北交通之消息……因此,我军应积极地行动……”从中可推测我军采取的行动是()

A.开辟敌后战场

B.配合国民党军队进行淞沪会战

C.在华北对日军进行百团大战

D.在敌后根据地发起局部反攻

12.(2012·

苏北四市模拟)“学生、平民和城市精英从中国沿海地区向内地的被迫撤退,造成促进‘心理统一’的强大压力,并加强了过去联系微弱的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认同感。

”(《中国的近代化》)这种“心理统一”和“认同感”促成了()

A.国民革命的兴起B.土地革命的开展

C.抗日战争的胜利D.战略反攻的开始

二、非选择题

13.(2012·

苏北四市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是《英国对华走私鸦片情况》(单位:

箱)

材料二今次中国之问题,当以何者为基础而成和议乎?

大率不外三策:

一曰分割其领土,二曰变更其皇统,三曰扶植满洲政府是也……策之最易行者,莫如扶植满洲朝廷。

而漫然扶植之,则亦不能绝后来之祸根,故论中国最终之处分,则瓜分之事实无所逃避,而无奈瓜分政策,又不可遽实行于今日。

材料三盖中国数千年在沉睡之中,今大梦将醒,渐有“中国是中国人之中国也”之思想。

故义和团之运动,实由其爱国心所发,以强中国,拒外国人为目的者也。

虽此次初起,无人材,无器械,一败涂地;

然其始羽檄一飞,四方响应,非无故也。

自今以往,此种精神必更深入人心,弥漫全国。

他日又必有义和团子孙,辇格林之炮,肩毛瑟之枪,以行今日义和团未竟之志者。

材料四故今之计,列强当以瓜分为最后之一定目的,而现实当一面设法,顺中国人之感情,使其渐忘其军事思想,而倾服于我欧人,如是则将来所谓“黄祸”者,可以烟消灰尽矣。

注:

材料二、三、四均来自赫德《中国实测论》

(1)材料一说明了鸦片走私的趋势,据材料一分析清政府的态度。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赫德发表材料二、三、四中言论的背景和实质是什么?

(3)材料二、三中,赫德认识到了什么?

(4)据材料四,赫德提出的侵略思想是什么?

综合上述材料,列强侵略中国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14.(2011·

濮阳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民国时期的外交官员,几乎都被愤怒的青年学生殴打过。

1919年,外交总长曹汝霖家被烧,驻日公使章宗祥被打;

1921年总长郭泰祺处理中日纠纷,被北京学生殴打;

1928年外交部长王正廷处理济南惨案,家被毁,1931年处理“九一八”事件被学生打得头破血流,随同人员蔡元培、顾维钧都一起被殴。

材料二“在这排日声中,我敢坚决的向中国青年进个忠告,就是日本人是很有值得我们效法之处的……我们应该看现代兴国史,现代的新国的历史。

——鲁迅《“日本研究”之外》

材料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在外交上却不能接受这条成语,因为国家是不能任其破碎的。

在外交上也不可能指望百分百的成功,如果你要达到百分百的成功,而对方也这样要求,那就不可能有成功的外交,因为这样就无法达成协议……自五四以来,“人民外交”的口号已成为非常时髦的口号,群众组织起来大游行或组成代表团对中国的外交施加压力,常常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顾维钧回忆录》

(1)结合当时历史背景和三则材料分析造成材料一外交官员普遍被打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鲁迅对外交官员被打的态度,他认为国人应该做的是什么?

(3)评价材料三的观点。

【高考预测】

近代西方列强的侵华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区域之一。

从高考命题方向看,主要运用史料、评论性的文字等材料,创设问题情境,围绕近代列强侵华的背景、特点、结果及影响等方面命题考查。

特别重视列强侵华的灾难性影响和客观影响的理解认识,运用各种史观看待列强侵华和中国社会的转型等是高考命题的主要趋向。

命题角度

高考预测

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1~4、8

战争过程及特点

5~7、10

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9、11、12

1.著名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西方列强在中国的一些城市建立了“自主独立的城市国家”,“在那里,中国的法律不适用,中国的法院和警察没有管辖权”。

这表明西方列强破坏了中国的()

A.司法主权B.贸易主权

C.关税自主权D.外交主权

2.鸦片战争后,英国提出“协定关税”;

甲午中日战争后,日本又取得“在华设厂”的特权。

这两者的共同点是()

A.为资本主义国家扩大对华商品输出创造了条件

B.为资本主义国家扩大对华资本输出创造了条件

C.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D.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在不同阶段的要求

3.某小说里有这样的情节:

几个年轻人被地方官员逮捕后,一名传教士进入知府衙门,向知府表示“传教的人原本与地方公事无干涉,但这几个人都是我们教会里的朋友,立刻把这几个人交我带回去”。

知府明知这几个人是指明要捉拿的会党,不便交给教士带走,却又担心教士写信托公使到总理衙门理论,只好将人交给教士。

这个故事的背景可能是()

A.明朝末年的杭州B.清朝初年的北京

C.清朝末年的上海D.民国初年的南京

4.王平久作词、谭晶等演唱的《不能忘却的纪念》打动了亿万中国人的心。

歌中唱道:

“多少年想忘总是忘不掉/伤到如今还让我痛得不得了/不明白那火焰为什么把心烧掉/那些日子多想把今天看到/每次站在这里把昨天寻找/历史在心里此起彼伏涨潮/转过身尘埃在百年飘摇/渴望涅槃阳光来到……”。

该歌曲所纪念的事件发生在下列哪次战争中()

A.第一次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5.清朝时,某商人从上海运送一批货物到汉口,受到各地管理部门的百般刁难,重重勒索。

他气愤地说:

“政府有条约规定,外国商船和军舰都可以在长江自由航行,不受盘查,而我们中国人为什么不行?

难道非要给中国商船插上外国旗帜才有生路吗?

”据此,你认为这件事最早可能发生在()

A.《南京条约》签订后B.《北京条约》签订后

C.《马关条约》签订后D.《天津条约》签订后

6.列宁说:

“(日本)试图在中国的万里长城上打开缺口,而当它发现这块肥肉的时候,一下子就被英、德、法、俄以及意大利的资本家抢走了。

”这是对哪次战争结果的评述()

A.甲午中日战争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日俄战争D.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7.一位德国军官这样记述自己军事生涯中的一次战斗:

“其‘成员展示出非凡的勇气和视死如归的精神。

虽然他们只装备了剑、梭镖和刀,但他们在我们的死亡火力下依然不停地前进着’。

”这一情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A.鸦片战争时期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D.八国联军侵华期间

8.近代在清政府被迫签订的条约中有此规定:

“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

立时弹压惩办,否则该管之员,即行革职,永不叙用。

”该条约最有可能是()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9.“反帝爱国”运动和“封建蒙昧主义”运动,是新中国一百年来对义和团评价中的两种基本结论。

形成这两种不同结论的主要原因是()

A.史学观点的不同B.意识形态的左右

C.政治运动的影响D.掌握史实的不同

10.原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文史馆馆员王冷斋先生民国二十六年曾写过这样一首诗:

“一声刁斗动孤城,报道强邻夜弄兵。

月黑星辰烟雾起,时当七夕近三更。

”该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西安事变B.七七事变

C.台儿庄战役D.百团大战

11.下图为抗战大画《浩气长流》,93岁的台湾原“行政院长”郝柏村致辞评价说:

“七七是中华民族血与泪交织的年代,是中华民族站起来的真正开始。

”这里的“站起来”的含义是()

A.中国从此摆脱了东西方列强的侵略

B.中国开始扭转任人宰割的衰败局面

C.中国从此走上了独立民主富强之路

D.中国从此成为举足轻重的国际强国

12.1938年国民政府电文称:

查第二时期抗战开始以及我备战区运动战、游击战相配合积小胜为大胜之最高原则,以攻为守指导作战,屡遏凶焰,挫败顽敌,士气振奋,精神日旺;

台(儿)庄胜利足为表征。

该电文表明()

A.敌后战场成为抗日的中流砥柱

B.国民党军队的战略战术发生重大变化

C.中国军队取得抗战以来首次大捷

D.正面战场有力地打击了侵华日军

13.传统中国向近代社会的转型是在西方列强的炮舰逼迫下开始的,是西方列强对外殖民扩张的客观结果。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40年代,英国开始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大幅度降低了关税,同时与法国等国家签署了减免关税的双边协议。

这一政策也推广到欧洲以外,用武力强迫中国等东方国家减免关税、开放市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英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的原因。

英国是如何在中国实现这一政策的?

材料二二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

五凡大英商民在粤贸易,向例全归额设行商,亦称公行者承办,今大皇帝准以嗣后不必仍照向例,乃凡有英商等赴各该口贸易者,勿论与何商交易,均听其便……

十前第二条内言明开关俾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

今又议定,英国货物自在某港按例纳税后,即准由中国商人遍运天下,而路所经过税关不得加重税例,只可按估价则例若干,每两加税不过分。

——《中国近代史料选辑》

(2)概括材料二的主要条文要点,并从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和革命史观分析评价这些条文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14.日本是中国一衣带水的邻邦,近代却发动了两次对中国的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光绪二十一年二月(1895年3月),李鸿章同其子李经方、美国顾问科士达到达日本马关(今下关),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和外相陆奥宗光进行谈判……日方还威胁一旦谈判破裂,就将重新开战,并攻打北京。

随同前往的美国顾问也与日本配合,劝李鸿章妥协。

在日、美的胁迫下,李鸿章接受了日本的要求,于三月二十三日(4月17日),与日本代表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日军在东北扩大进攻并阴谋炮制伪满洲国之时,又在上海挑起一·

二八事变,以压迫蒋介石政府并转移国际视线……1935年9月24日,日本在华驻屯军司令官多田骏露骨地宣称,要“改变和树立华北政治机构”……“塘沽协定”“何梅协定”“秦土协定”,炮制冀东及内蒙伪政权等(我国现代史总称“华北事变”),正是上述侵略方针的实施。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现代卷》

材料三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成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

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

——1935年8月洛川会议

材料四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开战,实亦为……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自交战以来……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残害所及,真未及逆料……此朕所以饬令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

——1945年8月,日本《停战诏书》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马关条约》里哪一条款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最为不利。

从当时的国际背景分析美国胁迫中国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国内形势分析日本在20世纪30年代加速侵华的原因。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共产党为实现全民族抗战,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所做的努力。

(4)驳斥材料四中日本对美英两国宣战的理由。

并依据上述材料分析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答案解析

1.【解析】选A。

材料中林则徐致信英国女王,恳请她制止鸦片贸易,说明林则徐对英国的鸦片走私还没有看清本质,对即将到来的战争抱有幻想,希望用和平方式实现禁烟。

2.【解析】选A。

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揭开了侵略与对抗、中西社会冲突的帷幕,中国自此被轰出中世纪、进入近代,开始有了世界的概念,萌发了“师夷”即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要求,产生了前所未有的一系列变化,所以它标示的不只是这场战争胜败的严峻性,更因为它标示着以商品和资本来改变中国传统社会的轨道,作为中国的近代与中世纪的分界线,是显而易见的,正确选项为A。

3.【解析】选B。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变化的把握,实际考查的是《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其影响。

外国商船在长江口岸自由航行和列强获得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的权利与第二次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有关,与《南京条约》无关,排除①②。

4.【解析】选A。

据题干的“所用一切字样、体制,亦应均照平行”可知,列强通过《天津条约》强迫清政府接受西方思想和文化,进而改变清政府的传统外交政策,故A符合题意。

B、D错误;

C材料中没有体现。

5.【解析】选B。

提取材料中关键信息,从甲午战后割地赔款开始中国人才从睡梦中惊醒,可以看出是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马关条约》的签订最终激发了人们的民族意识。

6.【解析】选D。

本题考查学生知识迁移能力。

《辛丑条约》是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又一个不平等条约,迫使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从材料中“要清政府保持腐败与懦弱的状态,因而只能屈服于外国的压力”“镇压亿万人民群众的力量”可以看出,正是清政府此时期的写照。

7.【解析】选B。

本题考查近代中国反侵略斗争。

题干中“民族主义”表现了以中华民族为中心的情感。

“没有理性的指导和束缚”说明此历史事件具有很大的盲目性,“被各式各样的人所利用”说明最后失败的结果。

综合以上分析,应是义和团运动,该运动“扶清灭洋”的口号体现了民族主义思想,但是又具有笼统排外性和盲目性,最后被清政府所利用,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8.【解析】选C。

由材料中“两国既经通好,自必互相关切”“一经知照,必须彼此相助”可以看出,此时期的清政府希望联日抵御西方侵略。

9.【解析】选A。

本题考查了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

B项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是1901年《辛丑条约》的影响,与本题无关;

C项说法错误,通商口岸开放由沿海向内地扩展;

D项列强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是《马关条约》的影响,不是共同影响。

三次战争使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答案为A项。

10.【解析】选A。

根据相关知识,“敌未出国土前言和即汉奸”,这是陈嘉庚先生1938年10月从新加坡给当时正在召开的国民参政会发来的一个电报提案。

它言简意赅,振聋发聩,发人深省,大快人心,给了当时的主和派以沉重的一击,在海内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反映了坚持抗战到底的民族独立精神。

B项与事实不符;

C项并未制止住汪精卫的投敌行为;

D项时间上不符。

11.【解析】选C。

开辟敌后战场应从1937年开始,淞沪会战发生于1937年,A、B错误;

1940年正处于抗日的相持阶段,D项错误。

1940年八路军主动出击,发动百团大战与材料所述史实相符。

12.【解析】选C。

由材料中“学生、平民和城市精英从中国沿海地区向内地的被迫撤退”可以看出,这里描述的是抗日战争,共同构成的“心理统一”和“认同感”促使全民族抗战的形成,为最终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3.【解析】第

(1)题从图上可以看出,1834年鸦片输入量是1824年的近三倍,而1839年比1834年增长不到一倍,说明清政府既有禁烟措施但又不彻底。

(2)题通读三则材料,从其对局势的分析中总结其发表言论的背景,对于实质,要从其涉及的策略变化中总结。

第(3)题“而无奈瓜分政策,又不可遽实行于今日”“自今以往,此种精神必更深入人心,弥漫全国。

他日又必……以行今日义和团未竟之志者”等语,说明赫德认识到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力量。

第(4)题材料四的观点主要是如何消弭“黄祸”,即中国人民的反抗,从“顺中国人之感情”进行分析,联系当时义和团“扶清灭洋”的口号,即可得出结论。

答案:

(1)鸦片走私呈上升趋势,总量在不断增加,表明清政府并没有彻底杜绝鸦片走私的决心和措施。

(2)背景:

八国联军侵占北京,义和团运动被镇压。

实质:

要把清政府变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代理人。

(3)认识到中国人民的伟大力量,认识到瓜分中国是不可行的。

(4)思想:

“以华治华,和平演变”。

目的:

在经济上变中国为西方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在政治上变中国为其殖民地。

14.【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反帝爱国的群众运动。

(1)题结合背景以及材料中的时间可知原因之一是帝国主义的侵略以及民主运动的发展,而从材料中可直接找出“人民外交”等,只要能回答到帝国主义侵华、民主主义发展等即可。

(2)题从材料中的“日本人是很有值得我们效法之处的”等可以得出鲁迅反对排日而主张效法西方强国。

第(3)题是开放性试题,对于“人民外交”既不能绝对赞同也不能完全反对,任选一个角度回答即可。

(1)民国建立,公民权利的觉醒,“人民外交”的兴起;

外国列强损害中国利益,激起国人愤慨。

(2)反对殴打外交官员,反对排日情绪。

他认为国人要做的是研究和学习外国强大的办法。

(3)其观点的合理性:

民众把国家的外交失利完全发泄到外交官员身上是不对的;

在外交上是要有妥协的;

绝对的“人民外交”是危险的,要因势利导,要理性。

其观点的不合理性:

完全反对“人民外交”是不对的,因为“人民外交”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捍卫民族利益和尊严;

“人民外交”体现了国家主权属于人民的理念。

从材料“自主独立的城市国家”及不受中国法律约束,说明出现了国中之国,中国的司法主权遭到破坏,A项符合题意。

B、C、D三项材料未涉及。

2.【解析】选D。

鸦片战争时期属于资本主义的商品输出阶段,“协定关税”有利于列强在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

甲午中日战争时期属于资本主义的资本输出阶段,“在华设厂”是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途径之一。

3.【解析】选C。

小说情景说明了西方列强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

这应该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排除A、B。

民国时期已经没有了知府、总理衙门等称谓,排除D。

4.【解析】选B。

由“火焰……把心烧掉”“每次站在这里把昨天寻找”“百年飘摇”等可知,该歌曲纪念的是火烧圆明园,该事件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5.【解析】选D。

回忆分析各条约的内容可以判断。

《天津条约》允许外国军舰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故答案为D。

6.【解析】选A。

在《马关条约》的刺激下,列强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符合材料中“被英、德、法、俄以及意大利的资本家抢走了”的描述。

7.【解析】选D。

本题考查学生提炼信息和调用知识的能力,属于容易题。

解题时要注意题干中隐藏的关键信息“德国军官”,德国直接参与的侵华战争只有八国联军侵华。

8.【解析】选D。

《辛丑条约》中规定:

“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

”这与材料意思基本吻合,故选D项。

9.【解析】选C。

反帝爱国运动是义和团的性质,而义和团利用宗教号召民众反帝,提出“扶清灭洋”,一概否认西方文化,都说明其封建蒙昧,故受政治运动的影响形成两种不同的结论。

10.【解析】选B。

注意时间“民国二十六年”,即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视频讲堂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