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生活学科教师校本培训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小学品德与生活学科教师校本培训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品德与生活学科教师校本培训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A.家庭生活
B.主体活动
C.主观意志
D.直接参与
4.(
C
)是实施教学目标的具体要求,是课程理念的重要载体,是课程标准的核心部分。
A.课程目标
B.课程理念
C.内容标准
D.实施建议
5.教材编写和教学实施中具体的依据是(
)。
A.内容标准
B.课程标准
C.课程目标
D.课程理念
6.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实现课程的(
)作为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A.活动性
B.综合化
C.学科化
D.实践性
7.品德与生活课程是将品德教育、生活教育、文化教育、(
B)等教育领域有机地整合成一门包容性更强的综合课程。
A.家庭教育
B.科学教育
C.实践教育
D.心理教育
8.《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内容标准中
,(
D
)
内容是最能体现过程和方法的目标要求。
A.健康、安全地生活
B.愉快、积极地生活
C.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
D.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三、简答题:
1.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开放是全方位的,具体表现在哪四个方面?
答案:
(1)课程实施的开放性、
(2)课程内容的开放性、(3)教学时空的开放性、(4)课程评价的开放性。
2.构成本课程基本框架的“三条轴线”和“四个方面”分别是什么?
“三条轴线”是:
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
“四个方面的生活”是:
健康、安全地生活;
愉快、积极地生活;
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
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3.品德与生活课程评价的目标是什么?
①借助评价激励每个儿童的发展;
②借助评价促进课程的发展,提高教育质量;
③借助评价促进教师的自我成长,提高专业能力。
4.品德与生活课程评价有什么特点?
品德与生活课程的评价有以下三大特点:
过程化、评价多样化、重视质性评价。
5.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品德与生活课程主要应树立四大理念:
一、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
二、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三、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
四、在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中建构课程的意义。
6.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核心是什么?
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要为学生打好“两个基础”,一方面要从生存能力上打好基础,另一方面,要从健全的人格上打好基础。
7、本课程坚持以育人为本的价值取向,遵循《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精神,按照当今中国社会道德人格形成与发展的要求,以三个“学会”和“五爱”为基本内容,对儿童实施人格的奠基教育,使其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这三个“学会”和“五爱”分别是什么?
三个学会:
学会关心、学会爱、学会负责任;
五爱:
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8.尊重儿童的权利有哪些要求?
品德与生活课程应把儿童身上失落的种种权利还给儿童。
①参与教学活动的权利。
②享受愉快生活的权利。
③享受有尊严生活的权利。
9.怎样把握“情感与态度”层面目标的要点?
“情感与态度”目标,共含三个目标因子,现分述如下:
①“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主要是陶冶爱心,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感。
)
②“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热爱生活的态度。
③“自信、诚实、求上进”(——强调要发展学生积极的自我意识,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
10.怎样把握“行为与习惯”层面目标的要点?
“行为与习惯”目标,共含四个目标因子,现分述如下:
①“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是从健康、安全地生活和提高生存能力着眼提出的要求。
学生要做到按时作息,做事用心;
养成良好的饮食和个人卫生习惯;
热爱劳动,具有料理自己生活的能力;
爱护家庭和公共环境卫生;
知道初步的健康知识,养成正确的坐、立、走姿势等。
②“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遵守纪律”(是按照《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精神并从遵守社会规范方面提出的要求。
学生要懂礼貌,守秩序,讲文明;
初步认识规则和纪律的作用,能遵守交通规则和学校纪律。
③“乐于参与有意义的活动”(是指重视学生积极交往的行为和参与活动的行为。
对学生的要求有:
喜欢和老师交往,高兴地学,愉快地玩;
有勇气尝试富于挑战性的活动,不怕苦,不怕难;
能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感受、想法或活动的成果等。
④“保护环境,爱惜资源”(是基于可持续发展并从社会公德方面提出的要求。
要让学生懂得动植物是人类的朋友,要爱护花草树木和动物,用实际行动保护和美化环境;
爱护公物和别人的劳动成果,节约水、电、纸张等资源。
11.怎样把握“知识与技能”层面目标的要点?
品德与生活课程对学生知识与技能的要求,包括三个目标因子,现分述如下:
①“掌握自己生活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劳动技能”(——从知识方面,要求学生掌握自己生活需要的基本知识,包括饮食卫生、个人卫生和健康常识,基本的紧急求助和自救办法,懂得卫生保健设施的作用等,其水平属于二级“理解”;
从技能方面,要求学生掌握自己生活需要的劳动技能,包括具有料理自己生活的能力,会正确使用简单的工具,能用多种办法收集资料,具有能进行简单整理和应用的技能,其水平分别属于二级“独立操作”和三级“迁移”。
②“初步了解生活中的自然、社会常识”(——自然常识包括了解有关动植物的知识,了解天气、季节变化对生活的影响;
社会常识包括能识别常见的安全和交通标志,了解人际交往的基本知识,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规则以及与生活关系密切的环保知识等。
③“了解有关祖国的初步知识”(——包括认识国旗、国徽、国歌和人民英雄,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和自然资源等。
12.怎样把握“过程与方法”层面目标的要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包含两个目标因子:
一是体验性因子,即“体验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过程”;
二是方法性因子,即“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
具体地说,就是能用观察、比较、小实验等方法进行简单的探究活动,能用多种方法收集资料。
四、论述题:
1.怎样理解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总目标?
参考答案:
课程标准指出:
“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这是本课程的总目标。
这个总目标是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及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根本性质所确定的。
总目标是一个结构体,具体包含以下三个维度。
①“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维度
学习做人的道理,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儿童是本课程追求的基本目标之一。
在价值多元化的社会,课程应引导儿童在多元价值的矛盾和冲突中,善于做出正确、合理的选择。
品德与生活课程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遵循《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精神,旨在使学生形成对集体和社会生活的正确态度,学会关心,学会爱,学会负责任,养成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为其成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民奠定基础。
②“乐于探究”维度
人类进入21世纪后,知识更新的速度增快。
如果仅从占有知识的数量方面去追求,无论多么努力,所能获取的知识也是有限的。
要想在信息时代的潮头上“冲浪”,关键是要学会学习,具有主动获取新知识的真本领。
“乐于探究”的价值正好在这一方面凸现出来。
品德与生活课程把“乐于探究”作为课程总目标的一个构成要素,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让他们从小就有创造的愿望和乐趣,勤于动手、动脑,养成探究的习惯和学习探究的方法,能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探究解决问题,增添生活的色彩和情趣,并在此过程中充分地展现并提升自己的智慧,享受创造带来的快乐。
③“热爱生活”维度
生活是人的生命的存在形式。
生活世界由人的活动展开,人在活动中舒展自己的生命,体验自己的生存状态,享受生活的乐趣。
培养“热爱生活”的儿童,实质上是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生命意识,让他们从小懂得珍爱生命,积极、愉快地生活,有应付挑战的勇气,养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开朗、进取的个性品质。
上述“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三个维度,整合成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总目标。
它体现了旨在促进儿童人格整体发展的时代要求。
2.童年是人生历程中最重要的生命阶段。
童年生活本身蕴藏着丰富的发展内涵与价值,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
童年是人生历程中最重要的生命阶段。
童年生活本身蕴藏着丰富的发展内涵与价值,主要表现以下四方面:
其一,小学低年级学生,随着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在同自己的小伙伴、同成人的交往中,会认识和了解与自己生活经验相联系的道德观念,养成相应的道德习惯。
其二,小学阶段的儿童,正是智慧潜力逐步显现并迅速发展的时期,童年生活本身蕴藏着启迪儿童智慧的价值。
其三,小学阶段的儿童,正是个性倾向开始显露的时期,教师要善于发现、保护、尊重学生的个性,使之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其四,小学阶段的儿童,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童年生活本身就具有陶冶学生身心健康的价值。
3.怎样理解“在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中建构课程的意义”的理念?
这一理念包括两层意思,即儿童只有在真实生活中才能获得发展;
重视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才能实现课程的价值追求。
①儿童在真实生活中获得发展
人的生活世界是直观的、具体的,因而也是丰富的。
德国杰出的思想家胡塞尔指出:
“只有感性的、生动的、丰富的生活世界,才能满足人在理智、情感、意志等方面发展的需要。
基于这种考虑,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儿童是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发展的”。
②重视课程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
首先,只有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课程才会为儿童所喜欢、所需要,这样的课程才会对儿童有意义。
其次,课程只有重视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教育与学生的生活才会融为一体,课程教育才会变得可感、可融,学生置身其中的认识、体验、感受、感悟才是真实的。
依据这种真实的感受和感悟,学生才能建构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
4.为什么要重视“行为与习惯”的培养?
一是根据行为习惯养成最佳期的理论。
许多教育家的研究表明,小学低年级儿童处在行为发展和习惯养成的关键期。
他们模仿性强,可塑性大,迫切需要与外部世界发生更多的联系,只要提供一定的条件和机会,某种行为能力和良好的习惯就能得到有效地培养。
真可谓是:
“少年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
二是培养良好的行为和习惯具有重要价值。
众所周知,儿童的道德水平是以道德行为作为标志的。
让学生养成讲文明、守纪律、保护环境、爱惜资源的行为和习惯,是学生学习做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这是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和理想情操的起点。
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十分重视儿童行为习惯的养成。
他一语道破地说:
“教育是什么?
只要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乌申斯基阐明了培养习惯的价值:
“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在其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在不断地增值,而人在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
5.为什么既不能以知识与技能为中心建构课程目标,又不能忽视知识与技能的价值?
①从认识论的角度看,知识是人类在经验基础上的系统概括;
而技能则是运用一定的知识和经验顺利完成某种活动的方式。
尽管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生活为基础,不刻意追求完整的、系统的知识学习,但这决不意味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对学生是可有可无的事。
②事实上,任何课程都不可能脱离知识,世上也从没有无知识、无技能的课程。
作为品德与生活课程而言,学生需要在现实生活的亲历中,汲取、积累、获得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相关知识、经验和技能。
因此,本课程一方面摒弃把知识与技能作为惟一目标或核心目标的建构模式;
另一方面又重视知识与技能的价值,并将其作为目标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6.为什么要把“情感与态度”列入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分目标?
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分目标,将“情感与态度”列在首位,可见其价值非同一般。
1、课程教学是以人的整体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知因素和情感、态度因素相统一的过程。
两者在学习过程中同时发生,交互作用。
如果没有认知因素的参与,课程学习任务就不可能完成;
同样,如果没有情感、态度因素的参与,课程学习既不能发生也不能维持。
以往的课程实施忽视了教学中的情感、态度因素,把生动、复杂的教学活动,圈定在狭窄的认知主义的框框中,从而严重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影响了学生的发展。
为了从传统课程教学的误区中走出来,必须给予情感、态度以应有的地位。
积极的情感、态度给学习提供动力,为课程实施营造保障机制,具有提高学习效率、优化学习生活、孕育审美愉悦体验的作用。
而且,情感、态度本身就是良好品德建构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2、重视情感、态度,还因为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动机,而且指内心的体验和心灵世界的丰富;
态度不仅指学习态度、学习责任,而且指乐观的生活态度、乐于探究的科学态度、与他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人生态度。
因此,品德与生活课程理所当然地要把情感、态度列为课程分目标的首位。
7、新课程对教师的定位是什么?
面对新课程,教师首先要改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
①由教学的管理者变为学生发展的指导者、帮助者
新课程要求教师成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指导者,也就是要营造一个接纳的、支持的、宽容的课堂氛围,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帮助学生成长。
作为帮助者,教师要帮助学生制订适当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了自己要学习什么和获得什么,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途径;
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和发展认知能力;
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
帮助学生发现所学的东西的个人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条件,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
总之,教师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达到最充分、最理想发展的学习条件,并帮助学生找到适合的方向和道路。
②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和合作者
新的课程理念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平等对待。
教师必须打破“教师中心”,构建民主、平等、合作的教室“文化生态”,创设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学生自由表述和自主探究性学习才可能成为现实;
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从居高临下的权威走向平等中的首席,和学生一起去寻找真理,和学生一起去分享他们的情感和想法。
教师不能只顾自己“导演”和“主演”,而应把学生尊为“主人”。
教师要自觉改变传统教学中“我讲你听”的教学模式,那种认为教师讲授越充分、越精细就越好的思想非改不可。
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学生学,要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而且也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
这样,课程就变成了一种互动的过程,教学就真正成了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③由仲裁者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教师要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要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人的成长和学习,需要有一个有利于他成长的学习环境。
把人的潜在能力转变为现实能力,需要有一个激发潜能的良好育人环境。
教师为学生营造的良好的教育环境应该具有三个特征:
第一是宽松。
创造丰富的教学情境,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大胆质疑,标新立异:
第二是开放。
要打破当前学校中普遍存在的封闭格局,实行开放教学;
第三是安全。
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自我意识,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采用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抚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
第二部分:
学科专业知识、技能
一是学科专业技能,如实施方式、主题活动设计、简单的科学小实验操作等;
二是学科基本知识,包括学科教学中有关生活中的基本知识和有关的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
一、填空题
1.引导学生欣赏,必须贯彻(体验性原则)、(情感性原则)和(愉悦性原则)。
2.讲故事目的是让儿童通过故事(激发情感)、(领悟道理)。
故事要有(趣味性)和(通俗性)。
3.品德与生活课程的评价采用的主要方法有(观察)、(访谈)、(问卷)、(成长资料袋评价)、(儿童作品分析)等。
4.教师为学生营造的良好的教育环境应该具有(宽松)、(开放)、(安全)三个特征。
5.质性评价是指采用(定性)的方法,作出(价值判断),进行定性描述。
6.搜集资料的方式有(文献搜集)、(网络搜集)、(电话搜集)等。
7.(黄帝)和(炎帝)是传说中的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他们生活的时代距今约有四五千年。
二、判断题
1.活动形式越新奇、气氛越热闹,教育效果就越好。
(×
2.“热爱生活”主要是培养儿童的生活情趣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体验生命的价值,懂得珍爱生命。
(√)
3.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
4.成长资料袋评价是课程评价过程化的典型体现。
5.荷花和月季是北京的市花,国槐和侧柏是北京的市树。
6.人类的首次登月是:
1969年,两名美国宇航员第一次登上了月球。
三、选择题
(一)单选题:
1.质性评价的典型代表就是采用(D)进行评价。
A.观察B.访谈C.问卷D.成长资料袋评价
2.教师组织的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为了(A
服务。
A.教学目标
B.教学重点
C.教学难点
D.教学关键
3.落实新课程理念的课堂不仅需要预设,更要重视(D
)
。
A.教学效果
B.教学过程
C.评价
D.生成
4.(B
)是为了让儿童获得某些难以身临其境去学习的体验、经验、知识等,而有目的地创设某种情景,令其经历的仿真性演习活动。
A.欣赏
B.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
C.操作性、实践性活动
D.教学游戏
5.(
包括儿童自己动脑动手的小实验、小制作、饲养、种植等活动,适用于开展科学探究学习、发展情趣和操作技能、学习实际的劳动本领等方面的活动。
6.
(D
是在教学中所采用的带有“玩”的色彩而又与学习内容配合的活动方式。
7.
(A
是一种以儿童的体验、感受为主要学习方式的活动。
D.教学游戏
(二)多选题
1.《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健康、安全地生活”包括
(BCD)方面。
A.
有应付挑战的勇气
B.适应并喜欢学校生活
C.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劳动习惯
D.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2.《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愉快、积极地生活”包括(
ABD)
方面。
愉快、开朗
B.有应付挑战的勇气
C.诚实友爱
D.积极向上
3.《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包括
(AC)方面。
诚实友爱
遵守社会规范
C.爱家乡、爱祖国
4.《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包括:
有创造的愿望和乐趣和(ACD)
养成探究的习惯,学习探究的方法
B.有应付挑战的勇气
C.动手、动脑
D.获得知识、积累经验
5.作为教学活动的讲故事可有多种形式,如
(ABC)
A.可在课堂教学中穿插一个或几个故事
B.把讲故事与角色表演相结合
C.举行“故事大王”演讲会
四、简答题
1、练习有哪些基本要求?
一是要使学生明确练习的目的,掌握有关练习的基本知识。
(只有学生明确了为什么要练习,要达到怎样的要求,才可能有较高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二是要使学生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
(教师要通过讲解、示范,使学生理解正确的练习方法,然后再让学生自己练习。
只有练习方法多样化,才能引起学生练习的兴趣,保持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从多角度、多侧面运用知识,形成技能,养成习惯。
三是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练习。
(教师要按照详细的计划,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依据儿童的认识规律,由易到难,从模仿性练习到独立性练习,再到创造性练习。
2、儿童的道德教育应当怎样植根于生活?
人的品德在生活中形成,道德教育要植根于生活,要具体做到:
(1)道德教育的内容:
要由书面材料转向儿童生活中的问题,要联系和贴近儿童的生活。
(2)道德教育的形式:
要由“说教”转向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尽可能营造生活的氛围。
(3)道德教育的空间:
要由封闭的教室扩展到学校、家庭、社区等儿童生活的各个空间。
(4)道德教育的语言:
要由枯燥乏味的论说式语言,转变为渗透着强烈的情感,具有生活和时代气息的生活式语言,如美国教育家杜威所指出的,能让学生“用语言思考生活”。
3、教师在运用观察这一方法收集评价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教师在运用观察这一方法收集评价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①观察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