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质量守恒定律》同步练习及答案四套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215108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25.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51 质量守恒定律》同步练习及答案四套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51 质量守恒定律》同步练习及答案四套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51 质量守恒定律》同步练习及答案四套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51 质量守恒定律》同步练习及答案四套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51 质量守恒定律》同步练习及答案四套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51 质量守恒定律》同步练习及答案四套Word文档格式.docx

《《51 质量守恒定律》同步练习及答案四套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1 质量守恒定律》同步练习及答案四套Word文档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51 质量守恒定律》同步练习及答案四套Word文档格式.docx

1

23

反应后质量/g

2

45

28

x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x的值应为0B.反应后的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C.物质W只含碳和氢两种元素D.物质W一定含碳、氢、氧三种元素

8.按照“绿色化学”的原则,最理想的化工生产方式是()

A.得到的产物为绿色物质

B.大分子物质分解为小分子物质

C.参与化学反应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的最终产物

D.参与化学反应的原子全部重新组合成无毒的物质

9.下图是工业上制备氢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的原子。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能表示氢分子的是“

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

C.该反应中共涉及两种单质和三种化合物

D.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

10.学习科学知识可以用来辨别“真”、“伪”,通过分析下列叙述属于“真”的是()

A.绿色食品是不含任何化学物质的食品

B.为延长灯泡的使用寿命,可在灯泡中充入氮气

C.青少年缺钙会得佝偻病和发育不良,因此需要经常补充钙单质

D.有人称自己有特异功能,能将普通的铜、铝转变为黄金

二、填空题

11.在点燃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

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请回答以下问题:

(1)1个B分子中含有_____个原子。

(2)A中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

(3)4种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_____(填图中字母,下同),化合物的是_____。

(4)在该反应中,生成C和D的质量比为_____(计算结果用最简整数比表示)。

12.回答下列问题;

(1)在H、H2、H+中表示氢离子的是_____。

光照

(2)已知锂(Li)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写出氧化锂的化学式_____。

(3)在反应4HNO3===4NO2↑+2H2O+X↑,X的化学式为_____。

(4)清凉油的主要成分薄荷脑(C10H10O)是由_____种元素组成,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_____。

三、简答题

13.某同学按下图装置对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实验探究,结果观察到反应后天平不平衡,由此得出这个化学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结论。

这个结论是否正确?

为什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2.A3.A4.B5.C6.D7.C8.C9.C10.B

11.

(1)2

(2)14﹕3(3)BCAD(4)14﹕27

12.

(1)H+

(2)Li2O(3)O2(4)三10﹕10﹕1

13.不正确因为参加反应的碳酸钠和盐酸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总和,因此这个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或由于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出,使反应后天平不平衡等。

1.下列现象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水结冰前后质量保持不变

B.1L芝麻和1L大米混合,总体积小于2L

C.在降温加压条件下,氧气变为淡蓝色液体

D.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

2.下列关于质量守恒定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的分子总数一定等于生成物的分子总数

B.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分子间的重新组合

C.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总质量一定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总质量

D.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反应前后的体积一定不变

3.化学反应前后,下列各项中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①原子的数目②分子的数目③元素的种类④物质的总质量⑤物质的种类⑥原子的种类

A.①③④⑤⑥B.①③④⑥C.①②④⑥D.①③⑤

4.甲分子与乙分子反应生成丙分子的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物质甲是单质

B.丙分子中A、B原子个数比为3∶1

C.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没有改变,分子的个数也没有改变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推知,乙的化学式为A2

5.某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中()

A.只含有碳元素

B.只含有碳、氢元素

C.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D.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6.下图是“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的原子。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没有单质生成

B.图中的反应物全部是化合物

C..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

D.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式不可再分的

7.在M+RO2==2N的反应中,RO2为氧化物,相对分子质量是44。

已知1.2gM完全反应生成5.6gN。

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B.N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8

C.参加反应的RO2质量为4.4gD.2.4gM与5gRO2反应生成7.4gN

8.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人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18

32

反应后质量/g

X(未知)

26

12

A.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为13gB.乙是反应物

C.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为5﹕4D.物质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9.氯气(Cl2)和氧气(O2)都是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它们都能跟甲烷(CH4)反应。

已知O2和CH4充分反应后的生成物是CO2和H2O,由此推断Cl2和CH4充分反应后的生成物是()

(温馨提示:

联想氯气(Cl2)和氧气(O2)都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A.CCl4和HClB.CCl4和H2C.CH2C12和H2D.C和HCl

10.右图是工业上制备氢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图的原子。

A.图中“”表示氢分子

C.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

D.该反应前后共涉及两种单质和两种化合物

11.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⑴在水、铜和氯化钠3种物质中,由分子构

成的是________;

⑵食醋中含有醋酸(CH3

COOH)。

醋酸由____种元素组成,其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

⑶A、B、C、D表示四种物质,其微观示意图见下表。

A和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和D,若16gB参加反应,则生成D

的质量为____g。

A

B

C

D

——氢原子

——氧原子

——硫原子

微观示意图

12.自来水消毒过程中常会发生如下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表示氯原子)

(1)上述图中所出现的物质中,共有种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

(2)从图中我们可知,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个数不变。

13.右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粒子示意图。

(1)两种反应物的共同之处是:

每个分子都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____________,写一个符合这一反应类型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化学反应的本质,生成物的方框内还应补充的粒子及数目是_______。

A.一个

B.两个

C.一个

D.两个

14.请回忆你学习过的“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并按要求完成实验方案一和实验方案二。

(下表中“实验结论”选填“=”、“>”、“<”符号)

实验方案

方案一

方案二

反应现象

铁钉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的物质,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前的总质量

m1

n1

反应后的总质量

m2

n2

实验结论分析

m1_______m2

n1_______n2

将两个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对比时,有同学分析:

有一个方案观察到天平不平衡,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因此不能说质量不守恒。

在反应物不变的前提下,要使天平平衡,你对该方案的改进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D2.C3.B4.C5.D6.A7.D8.B9.A10.D

11.⑴水⑵31:

8⑶18

12.

(1)两

(2)原子

13.

(1)由两个原子构成化合反应2H2+O2

2H2O

(2)C

14.方案一:

=方案二:

有气泡产生>碳酸钠粉末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向空气中逸出使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第一、二板块你应尽力完成,第三板块则由你决定取舍)

第一板块本课题你学到多少基础知识?

不妨检测一下。

(约10min)

1.(077;

0.5min)实验证明:

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质量守恒定律。

16g硫在8g氧气中充分反应后,剩余8g硫,则生成二氧化硫为。

2.(078;

1.5min)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没有改变,没有增加减少,也没有变化;

从宏观角度看,反应前后,元素的不变,元素的也不变,所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必然相等。

在化学反应2AB2十B2=2C中,C的化学式为

AA2B3BA2B4CA2B6DAB3

3.(080;

2min)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2H2+O2点燃2H2O。

1读法:

2获取信息:

定性方面:

反应条件,反应物,生成物。

定量方面:

①微观:

点燃条件下,每个氢分子跟个的氧分子反应生成个水分子。

②宏观:

点燃条件下,每份质量的氢气跟份质量的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份质量的水。

4.(078;

1min)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指导下,用炉甘石(主要成分ZnCO3)、赤铜(Cu2O)与木炭粉混合加热到800℃,得出了多种物质,在锌、铜、金、二氧化碳中,你认为不可能得出的是(写化学式),理由是。

5.(077;

0.5min)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煤燃烧后留下的灰烬质量比煤的质量减少了

B.白磷在密闭的锥形瓶中燃烧,反应前后质量相等

C.100g糖溶于300g水中,制得400g溶液

D.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后,剩余物的质量比高锰酸钾质量减少了

6.(078;

1min)硝酸铵可发生如下反应:

2NH4NO3

2N2↑+O2↑+4□。

则□中物质为()A.H2B.H2OC.H2O2D.HNO3

7.(080;

1min)右图是四位同学正在讨论某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他们所描述的化学方程式是( 

A.S+O2点燃SO2

B.2CO+O2点燃2CO2

C.2H2+O2点燃2H2O

D.CH4+2O2点燃CO2+2H2O

8.(078;

0.5min)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CuO、CO2和H2O三种物质,则碱式碳酸铜的组成是( 

 

A.只含有碳、氢、氧元素

B.一定含有碳、氢、铜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C.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可能含有铜元素

D.肯定含有碳、氢、氧、铜四种元素

9.(077;

1.5min)现将10gA和足量B混合加热,A和B发生化学反应,10gA完全反应后生成8gC和4gD,则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是()

A.1:

1B.2:

1C.4:

1D.5:

10.(079;

0.5min)下列装置不能用作证明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B.C.D.

第二板块你能把所学的知识用来解决下面的问题吗?

祝你成功!

(约15min)

11.(015;

2s)下列玻璃仪器中,可以直接加热的是()

12.(016;

2s)把碳酸钠粉末装入试管,正确的操作是()

A.用镊子B.用玻璃棒C.用药匙或纸槽送入D.直接倒入

13.(027;

2s)下列物质在纯氧中燃烧,能发出蓝紫色火焰的是( )

A.镁带   B.硫磺   C.红磷   D.铁丝

14.(044、078;

20s)“2005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之一:

我国科学家成功实现首次单分子自旋态控制。

这是世界上首次实现单个分子内部的化学变化。

单个分子内部的化学变化中发生变化的是()

A.原子的个数B.原子的种类C.分子的种类D.元素的种类

15.(078;

4s)若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则发生化学反应的实质是()

A.分子重新组合B.原子重新组合

C.分子间隔发生了改变D.分子运动速率改

16.(078;

1min)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a个CO分子和b个O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容器内碳原子数和氧原子数之比是()

A.a/bB.a/(a+2b)C.a/2(a+b)D.a/2b

17.(077;

1min)已知反应:

3A+2B=2C+D,A、B两物质完全反应时的质量比为3∶4,若生成C和D共140g,则该反应消耗B的质量为()

A.60gB.80gC.90gD.120g

18.(006;

5s)下列化学反应能说明水具有的化学性质的是

A.C+H2O

CO↑+H2↑B.H2+CuO

Cu+H2O

C.2H2O2

2H2O+O2↑D.Mg+I2

MgI2

19.(077;

1min)加热mg高锰酸钾制氧气,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试管中残留固体wg,则生成氧气()

A.等于(m–w)gB.大于(m–w)g

C.小于(m–w)gD.无法确定生成O2的质量

20.(044、081;

1min)右图是某个化学反应前、后的微观模拟图,请根据图示回答:

(1)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和与反应后生反应前反应后

成的各粒子之比为;

(2)若表示氢原子,表示氯原子,那么上面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提示:

该反应的条件为点燃)

21.(023、030、069、192;

8min)人类发明并使用氟里昂(主要用作制冷剂)若干年后,科学家发现氟里昂进入大气层后,在紫外线照射下分解出的氯原子能消耗臭氧,其破坏臭氧层循环示意图如下:

示意图中粒子说明

氯原子

一氧化氯分子

氧分子

臭氧分子

过氧化氯分子

③②

(1)请写出化学式:

臭氧;

过氧化氯;

(2)上述三步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填序号)

(3)经过上述①②③的反应过程后,反应物氯原子的个数是否发生变化?

(答:

是或否)

(4)诺贝尔奖获得者莫里纳博士研究表明:

“少量的氟里昂就能对臭氧层产生巨大的影响”。

请你根据循环示意图简要说明他的观点:

(5)在科学家的建议下,国际社会签署了限制使用和消费氟里昂的协议,使得大气中氟里昂的含量得到了控制。

请你根据本题提供的信息,就怎样有效保护环境谈一点建议或认识:

第三板块下面题目很棘手,你有勇气迎接挑战吗?

把你的能耐发挥出来吧。

22.*(187、191;

10min))在本课题中,我们用“白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的实验验证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你知道吗?

其实这个实验是在旧教材的实验基础上进行改进得来的。

新旧教材实验装置如下图A所示:

(1)该实验的锥形瓶中的细沙的作用是

(2)请你分析简述实验装置改良后的优点:

(3)实验改良的指导思想是:

药品尽量减少,操作

尽量方便,现象尽量明显,污染尽量减小等。

我们继续

分析上面的改良装置,虽然优点多多,但也仍存在缺点,

如引燃白磷时,实际操作比较麻烦,而且白磷燃烧放热图A图B

难以观察。

我们不妨抛弃原来的内部引燃法,采用外部引燃法,实验设计再继续优化成上面图B的装置:

①优化后的实验还可以直观地了解该反应(填“放”或“吸”)热。

②请你至少写出两种引燃锥形瓶内部的白磷的方法:

第一板块

1.参加反应(填“反应前”则犯了严重错误)、16g2.种类、数目、质量;

种类、质量、质量总和、D

3.

(1)在点燃条件下,氢气跟氧气反应生成水;

(2)定性方面:

点燃、氢气和氧气、水;

定量方面:

①两、一、两;

②4、32、36

4.Au;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所以不可能用不含金元素的反应物炉甘石等来制取含金元素的物质。

5.C6.B7.C8.D9.D10.B

第二板块

11.D12.C13.B14.C15.B16.B17.B18.A19.A

20.

(1)1:

1:

2;

(2)H2+Cl2点燃2HCl

21.

(1)O3;

Cl2O2

(2)②(3)否(4)反应过程中氯原子没有消耗,而是在循环的第一步反应中不断消耗臭氧,导致少量的由氟里昂分解产生的氯原子就能对臭氧层产生巨大影响。

(5)本题具有开放性,考查学生的环保意识、合理使用化学物质和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以下答案供参考:

①治理污染要从控制污染开始;

②人类要有地球村的意识;

③治理污染要全球共同行动;

④合理使用化学物质;

⑤不使用含氟里昂的制冷剂设备;

⑥化学是一把双刃剑,既能造福人类,有时又能给人类带来灾难。

第三板块

22.

(1)防止白磷燃烧时,使瓶底受热不均而引起炸裂;

(2)缓和白磷燃烧时瞬间产生气压,避免胶塞被掀起。

除了这个优点外,还能把白磷燃烧的放热现象通过气球的膨胀给呈现出来。

(3)①放②方法一:

把装置放在阳光下,用凸透镜把光线聚焦于白磷上来引燃白磷;

方法二:

把装置(下面应垫有石棉网)放在三脚架上,用酒精等加热来引燃。

方法三:

把装置放在热水中,利用热传递来引燃白磷

1.1.6g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g二氧化碳和3.6g水,关于该物质组成的推断正确的是()

A.只含碳、氢两种元素

B.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无法确定

2.下图中四位同学正在讨论某一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他们所描述的化学方程式是()

A.

B.

C.

D.

3.化学兴趣小组对某化学反应进行了探究,并将实验测得结果填写在下表中,请你分析并填空:

20

待测

(1)该反应的类型是;

(2)C物质可能是该反应的(填“反应物”、“生成物”或“催化剂”)。

(3)反应后D物质的质量是g

1.A解析:

先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确定:

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再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相等,来确定氧元素是否含有。

4.4gCO2中碳元素的质量=4.4g×

×

100%=1.2g3.6gH2O中氢元素的质量=3.6g×

100%=0.4g。

1.2g+0.4g=1.6g与物质的质量相等,故一定不含氧元素。

2.B

3.

(1)化合反应

(2)催化剂(3)3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