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新源县《公共理论》教师招聘真题库及答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7212671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31.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新源县《公共理论》教师招聘真题库及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新源县《公共理论》教师招聘真题库及答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新源县《公共理论》教师招聘真题库及答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新源县《公共理论》教师招聘真题库及答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新源县《公共理论》教师招聘真题库及答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新源县《公共理论》教师招聘真题库及答案Word格式.docx

《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新源县《公共理论》教师招聘真题库及答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新源县《公共理论》教师招聘真题库及答案Word格式.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新源县《公共理论》教师招聘真题库及答案Word格式.docx

【解析】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在

需要的时候,能够准确无误地呈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利用。

故选C。

5、确定教学评价目标的第一步是确定所要达成的学习效果,以下关于教学评价的目标,说法正确的是

()。

A、教学评价目标要间接考核学生的行为方式

B、教学评价目标要抽象化

C、教学评价目标要使用量化的方式

D、教学评价目标要进行主观描述

【解析】教学目标的表述要力求明确、具体,可以观察和测量的,要尽量避免使用含糊和不切实际的语言,

即使用量化的方式。

6、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即是()。

A、智力技能

B、知识迁移

C、智力

D、思维程序

【解析】智力技能也称为心智技能,是一种调节和控制心智活动的经验,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

智活动方式。

7、关于影响小学生自我发展的因素,说法完整正确的是()。

A、遗传素质

B、自我概念

C、认知能力、社会互动

D、社会环境

【解析】影响小学生自我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两个:

认知能力和社会互动。

由于认识能力有限,幼儿并不能将

自己与外界分开,儿童开始站在他人的立场来观察自己,具备了一定的观点采择能力,这是主体我与客体我

相分离的标志;

自我是一种社会建构,是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发展起来的。

8、学生希望得到教师在学习、生活、人生等多方面的指导,希望教师能与他们一起分担痛苦与忧伤、分享

欢乐与幸福,这体现了教师的()角色。

A、管理者

B、示范者

C、朋友

D、传道者

【解析】在某种程度上,学生往往愿意把教师当做他们的朋友,也期望老师能把他们当做自己的朋友看待,

学生希望得到教师在学习、生活、人生等多方面的指导,希望教师能与他们一起分担痛苦与忧伤、分享欢乐

与幸福,由此可知,题干体现了教师的朋友角色。

9、基础教育改革的紧迫任务是()。

A、提高学生成绩

B、走向素质教育

C、改变教师教育思想

D、加大教育投入

【答案】B

【解析】《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进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摆脱“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建立和完善素质教育体系。

故选B。

10、为促进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某班开展了“每周一星”的评比活动,通过评价一周内每一位学生的日

常行为表现,选择表现好、进步大的学生作为当周小明星,并将照片贴在“明星墙”上以示奖励。

这种德育方

法属于()。

A、说服教育法

B、品德评价法

C、指导实践法

D、陶冶教育法

【解析】品德评价法又称奖励与惩罚法,是指通过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以引起学生愉

快或痛苦的体验,进而强化或纠正学生某些行为的方法。

题干的做法是通过奖励的方式,引起学生的愉快体

验,从而能够强化学生好的日常行为,属

11、西周六艺教育以()为中心。

12、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核心是()。

A、教学手段

B、教学方法

C、课程

D、管理体制

【解析】课程改革是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也是我国现在教育改革的核心。

13、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时期是20世纪()。

A、20年代以前

B、20年代到50年代

C、60年代到70年代

D、80年代以后

【解析】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时间并不长。

一般认为它经历了初创期(20世纪20与代以前)、

发展期(20年代末到50年代末)、成熟期(60年代到70年代末)和完善期(80年代以后)等四个时期。

14、学生已掌握了“整数加减法”的知识,再学习“小数加减法”的知识,这种学习属于()。

A、符号学习

B、上位学习

C、下位学习

D、并列学习

【解析】这是一种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位,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

这就是下位

学习。

15、发现式教学法最大的缺点是()。

A、会导致学生注意力分散

B、导致学生机械学习

C、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

D、太耗费时间

【解析】发现法作为一种教学方式,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为主要特征,使其

元认知、动机、行为都能得到积极有效的参与。

但是发现式教学方法的最大缺点就是太耗费时间,会使教师有

可能完不成教学任务。

16、在心理测验中,智力测验属于()。

A、认知测验

B、能力测验

C、人格测验

D、智商测验

【解析】认知测验包括智力测验、特殊能力测验、创造力测验和成就测验等。

17、“四书”、“五经”是我国()的教育内容。

A、现代社会

B、奴隶社会

C、原始社会

D、封建社会

【解析】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发展,封建文化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在教育制度上有官学、私学、书院等多种

形式;

教育内容为经、史、子、集等,其中《五经》、《四书》影响最大,是最主要的教材。

全社会盛行

“学而优则仕”,从察举到科举,学习《五经》、《四书》是晋身的主要门路。

18、在语言性教学方法中使用最广泛的方法是()。

A、讲授法

B、谈话法

C、读书指导法

D、讨论法

【解析】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进行思想教育的方法,在以语言传递为主

的教学方法中应用最广泛,且其他各种方法在运用中常常要与讲授法结合。

19、在语言性教学方法中使用最广泛的方法是()。

20、教育改革的核心是()。

A、内容改革

B、课程改革

C、方法改革

D、途径改革

【解析】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基础,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

21、体育课上林同学在学校操场上翻单杠,单杠因年久失修突然断裂,林同学从单杠上掉落造成脊椎骨折。

此次事件应由()。

A、林同学自己负责

B、林同学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负责

C、学校负责

D、以上各方均不负责

【解析】《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规定,学校的校舍、场地、其他公共设施,以及学校提供给学生使用的

学具、教育教学和生活设施、设备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或者有明显不安全因素的,学校应当依法承担相

应的责任。

22、当前世界范围内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分组教学

B、个别教学

C、班级授课制

D、复式教学

【解析】班级授课制是当前世界范围内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

23、根据活动的人数和规模,可将课外活动分为()。

A、科技活动、学科活动、体育活动

B、个人活动、群众活动、小组活动

C、参观、访问和调查

D、报告、讲座和集会

【解析】根据活动的人数和规模,可将课外活动分为:

个人活动、群众活动、小组活动。

24、根据加涅对学习的分类,识别多种刺激的异同并对之做出不同的反应,这种学习是()。

A、连锁学习

B、辨别学习

C、概念学习

D、规则学习

【解析】辨别学习即区别两个或两个以上刺激异同的学习。

25、关系转换说认为,迁移的实质是()。

A、相同要素

B、共同原理

C、顿悟

D、转换

【解析】关系转换说认为,迁移的实质是对两次学习情境中原理原则之间关系的“顿悟”。

26、能改变“教育中无儿童,见物不见人”倾向的课程观是()。

A、课程是知识

B、课程是计划

C、课程是经验

D、课程是活动

【解析】能改变“教育中无儿童,见物不见人”倾向的课程观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观。

杜威是学生中心、活

动中心、经验中心的倡导者,儿童中心主义的提倡者,所以本题选择杜威的以活动为中心的课程观。

故选

D。

27、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把所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特点抽象出来加以概括的过程叫作

A、符号

B、概念

C、命题

D、连锁

【解析】概念是人类在认识过程中,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把所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特点抽象出

来,加以概括,是本我认知意识的一种表达,形成概念式思维惯性。

28、历史上著名的“文翁兴学”,所兴之学属于()。

A、官学

B、私学

C、书院

D、私塾

【解析】“文翁兴学”是西汉景帝以前,四川没有官办学校,汉景帝末,任文翁为蜀郡守,文翁在成都设置

学官,创建官学。

所以“文翁兴学”所兴之学为官学。

29、“在科学课程中,学生将通过科学探究等方式理解科学知识,学习科学技能,体验科学过程与方法,初步

理解科学本质,形成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这句话表达的课程的目标是()。

A、表现性目标

B、行为性目标

C、普遍性目标

D、生成性目标

【解析】行为性目标是以具体的、可操作的行为的形式陈述的课程与教学目标,它指明课程与教学过程结束后

学生身上所发生的行为变化。

行为目标的基本特点是:

目标的精确性、具体性、可操作性。

显然,题干描述的

课程目标属于行为性目标。

30、课外活动不包括()。

A、社会活动

B、科技活动

C、文学艺术活动

D、选修课

【解析】课外活动是指学校在课堂教学任务以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

动,是学生课余生活的良好形式。

选修课不属于课外活动,它属于课堂教学。

31、通过观察发现,当学生有一位学识渊博、待人诚恳的老师时,那么此学生一般会比较爱好读书,且谦逊

有礼。

此现象说明,教师职业道德具有()。

A、调节功能

B、教育功能

C、促进功能

D、认识功能

【解析】教师的教育功能是指:

(1)教师的人格、品性、德操对学生人格的形成起着奠基作用;

(2)教师

良好的职业道德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学业的发展起着催化和激励作用;

(3)教师文明的言谈举止对学生

行为习惯的形成起着修正作用;

(4)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学生心理品质的形成起着完善作用。

32、“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体现的是教师职业角色的()方面。

A、传道者的角色

B、授业者的角色

C、示范者的角色

D、朋友的角色

【解析】“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体现的是示范榜样的作用,教师是起到示范者的角色。

示范者角色指教师的

言行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教师的言论行为、为人处事的态度会对学生具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

用。

33、认为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中儿童对成人行为的“无意识模仿”的观点是()。

A、申话起源说

B、生物起源随

C、心理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解析】美国心理学家孟禄提出了教育的心理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年人的无意识模仿。

34、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语速控制在()。

A、每分钟100字以下

B、每分钟100~150字

C、每分钟150~200字

D、每分钟200字以上

【解析】语速是指讲话的快慢。

教学语言的速度是否合适,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重要影响。

在课堂教学过

程中,教师应该把语速控制在每分钟100~150字。

35、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应该是()。

A、平等关系

B、相互促进关系

C、授受关系

D、和谐关系

【解析】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态度

等。

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过程中人与人关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

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上是授受关系,在

人格上是平等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关系。

36、从课程的任务来看,可把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研究型课程和()。

A、社会中心课程

B、技能性课程

C、拓展型课程

D、地方课程

【解析】从课程的任务来看,课程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

37、现代理念要求“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即根据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智力()。

A、将学生按优、中、差分班教学

B、使每个学生的个性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C、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D、大力培养精英人才

【解析】“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即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智力等特点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

的个性特长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38、“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这是贯彻德育()原则的基本要求之一。

A、连贯性

B、疏导性

C、一致性

D、导向性

【解析】贯彻德育导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2)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

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

(3)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

39、儿童发展关键期,教育者要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因为人的发展具有()。

A、顺序性和阶段性

B、不均衡性

C、稳定性和可变性

D、多样性

【解析】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阶段性、不均衡性、互补性和个别差异性。

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是

指人的身心发展不是一个匀速发展的过程。

教育应该顺应个体发展的不平衡性,抓住发展的关键期,不失时

机地施以相应的教育。

因为在关键期,学生学习的速度最快,知识、技能最容易形成,而错过了关键期,教

育效果将会下降。

40、从学生的兴趣和经验出发,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通过儿童的亲身体验获得直接经验的课程,被称为

A、学科课程

B、综合课程

C、校本课程

D、活动课程

【解析】活动课程又称为经验课程,它打破了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以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基础,通

过学生自己组织的一系列活动而实施。

活动课程以直接经验的学习为主。

41、学生已掌握了“整数加减法”的知识,再学习“小数加减法”的知识,这种学习属于()。

42、下列表述中最合适的是()。

A、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起决定作用

B、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在相同教育条件下起决定作用

C、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

D、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没有影响作用

【解析】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但它在人的身心发展中不能起决定作用,遗传素质为人的

发展提供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必须在一定的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才能转为现实性。

43、下列学习不属于加涅所划分的学习结果类型的是()。

A、态度

B、习惯

C、言语信息

D、运动技能

【解析】根据学生在学习后所获得的各种能力,将学习结果分为五类,即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技能、

运动技能和态度。

44、“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体现的是()教育思想。

A、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B、因材施教原则

C、教学相长

D、启发式教学

【解析】“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意为按照一定的时间或季节进行正课的教学,休息的时候也必须有

各种课外作业,因此强调课内与课外活动应该相结合。

45、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保障,教师处理师生关系的基础和

根本出发点是()。

A、热爱学生

B、维护学生权益

C、严格要求学生

D、公平对待学生

【解析】"

亲其师,信其是指"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顺利进行的保证,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下,教师以愉快、

友好的态度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形成一种融洽的合作气氛,使学生在教师面前不感到紧张和压抑,充分自

由地开展学习讨论,发表看法,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46、小刚为某校八年级的学生,今年14岁,很调皮,不爱学习,让班主任伤透了脑筋。

班主任就“要不要

小刚继续在校读书”问题在全班进行无记名投票表决,给小带刚来很大的精神压力,他再也不肯到学校读书

了。

班主任的做法()。

A、正确,有助于班集体的和谐健康发展

B、不正确,侵犯了小刚的合法权利

C、正确,符合全班大多数学生的发展需求

D、不正确,给学生家长造成了负担

【解析】班主任老师的做法侵犯了小刚受教育的权利。

47、下面四位小学教师的教学理念及行为与教育学家杜威最为接近的是()。

A、王老师在课堂上特别严肃,并且不允许学生讨论和提问

B、李老师认为应该给学生充分的自由,由此放任不管

C、张老师的课堂生动有趣,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

D、赵老师在平时及课堂教学中只关心成绩较好的学生,对成绩差的学生置之不理

【解析】把教育的重心从教师、教材那里转移到儿童身上,这就是杜威倡导的“新教育”(或“进步教育”),也

就是“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

48、教学设计的最高表现是()。

A、创造性

B、易控性

C、突显性

D、预演性

【解析】教学设计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不同学生的

特点,创造性地思考、设计教学实施方案的过程。

创造性是教学设计的一个基本特点,同时也是它的最高表

现;

49、学校应当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对未成年学生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以及社会生

活指导和()。

A、道德教育

B、青春期教育

C、职业教育

D、爱国主义教育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

学校应当根据未成年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对他们进行

社会生活指导、心理健康辅导和青春期教育。

50、班集体建设中最关键的因素是()。

A、班主任

B、目标和规范

C、学生人数

D、班干部

【解析】集体目标制约着群体的心理,它的确立对于集体的形成和巩固起着关键的作用。

因此,在班集体建

设中最关键的因素是目标和规范。

51、在古代欧洲,曾经出现过一种旨在培养多方面发展的人的和谐教育,它是()。

A、斯巴达教育

B、雅典教育

C、教会教育

D、骑士教育

【解析】雅典教育旨在培养多方面发展的人的和谐教育。

在西方社会,雅典最早形成体育、德育、智育、美

育和谐发展的教育。

52、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是()。

A、教育方针

B、教学原则

C、课程计划

D、学科课程标准

【解析】学科课程标准是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

53、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

A、获得知识

B、习得学习方法

C、主动形成认知结构

D、建立知识系统

【解析】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形成认知结构。

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获取知

识,并通过把新获得的知识和已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积极地建构其知识体系。

54、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反映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A、顺序性

B、个别差异性

C、不平衡性

D、阶段性

【解析】因材施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

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这反映了人的个体差异性。

55、认为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中儿童对成人行为的“无意识模仿”的观点是()。

56、《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应当树立尊重、保护、教育未成年人的良好风

尚,关心,爱护未成年人。

A、全社会

B、学校

C、家庭

D、教师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四章第二十七条规定,全社会应当树立尊重、保护、教育未

成年人的良好风尚,关心、爱护未成年人。

57、依法执教的主体是()。

A、教育主管部门

C、教师

D、班主任

【解析】依法执教是正确教师的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因而其主体是教师。

58、《学记》说: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

A、学思结合

B、教学相长

C、因材施教

D、循序渐进

【解析】A学思结合是孔子的思想;

B教学相长出自《学记》;

C因材施教最早的践行者是孔子,最早的提

出者是朱熹;

D循序渐进也是出自《学记》。

59、测验时跳过某个难题,先做简单的题目,属于()。

A、组织策略

B、监视策略

C、调节策略

D、精细加工策略

【解析】调节策略是根据对认知活动结果的检查,如发现问题,则采取相应补救措施。

60、从公共产品的属性来看,学前教育具有()。

A、牟利性

B、公益性

C、阶段性

D、先进性

【解析】学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