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学B复习题2docx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208766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70.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壤学B复习题2docx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土壤学B复习题2docx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土壤学B复习题2docx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土壤学B复习题2docx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土壤学B复习题2docx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土壤学B复习题2docx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土壤学B复习题2docx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壤学B复习题2docx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土壤学B复习题2docx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辉石:

绿黑色,短柱状或近似粒状,硬度5〜6,玻璃光泽。

完全解离,风化难易:

属于容易风化矿物。

可以为土壤提供Ca,Mg,Fe素。

提供的元素比较多。

角闪石••黑绿色,长柱状或近似细长条状,硬度5〜6,玻璃光泽。

风化难

易:

属于易风化矿物。

2、主要的次牛矿物有哪些?

方解石

白云石

石膏

赤铁矿

3、简述岩浆岩的分类。

根据岩浆岩中二氧化硅的相对含量,分为:

酸性岩浆岩065%)

中性岩浆岩(52—65%)

基性岩浆岩(45—52%)

超基性岩浆岩(<45%)

岩浆岩形成的方式,岩体所处的位置和构造环境,可分为:

深成岩、浅成岩、喷出岩

第二章土壤的形成

一、名词解释

物理风化:

机械崩解作用,由温度变化、水分冻结、碎石劈裂以及风力、流水、冰川的摩擦力等物理因素的作用引起,使岩石由大块变成碎块,再逐渐变

成细粒,其形状、大小改变(增大接触面。

化学风化:

化学分解作用,由水、二氧化碳和氧气等参与下进行的各种过程,包括溶解-矿物和岩石在水中溶解的过程。

生物风化:

生活在岩石表面和土壤中的各种生物的生命活动,可直接参与岩石矿物的分解破坏,且加强了物理和化学风化的作用。

成土母质;

土壤剖面:

指从地面向下挖掘直到母质层所裸露的一段垂直切面,深度一般在两米以内。

根据调查目的,有时土壤剖面深度可能会有差异。

1、化学风化包括哪儿种作用?

溶解-矿物和岩石在水中溶解的过程。

造岩矿物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

方解石〉白云石>橄榄石〉辉石〉角闪石>斜

长石〉正长石〉黑云母>

白云母〉石英。

水化一矿物与水化合。

如赤铁矿变成褐铁矿

水解一由于水的ft从硅酸盐矿物中,部分取代了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盐基离子,生成可溶性盐类。

如正长石水解后释放出钾离子,变成了高岭石。

氧化一湿润条件下,含铁、硫的矿物,进行着氧化过程。

二价铁氧化成三价铁。

使许多矿物和岩石表面染成红褐色

2、风化产物的生态类型及母质类型

可溶性盐:

硫酸盐、磷酸盐、碳酸盐、

氯化物等。

合成次生矿物:

如伊利石、蒙脱石、高岭石等粘土矿物,以及铁铝

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

残余的碎屑:

难风化的矿物和各种岩屑

根据搬运方式和沉积特点将分为定积母质和运积母质。

定积母质:

又叫残积母质,就地风化而未经搬运的岩石风化物,多分布在山区较平缓的高地。

母质特点为:

颗粒粗,厚度薄,母质疏松,通透性好。

运积母质:

(1)坡积母质:

山坡上部的风化物,在雨水的冲刷下,其中一些较细小的碎屑发生搬运,并在山坡的中下部发生堆积,形成坡积母质。

母质特点:

颗粒粗细不匀,其中石砾含量较高,矿物成分不稳定。

(2)洪积母质:

又叫洪积物或洪积扇,主要是由于洪水搬运沉积。

粗细混杂,分选性差,在山口处以砾石、粗砂为主,向外逐渐为细砂和粘土,土层薄,易透水。

(3)冲积母质或冲积物

这种母质是由于风化物在河水的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下形成的。

母质特点:

有明显的层理,而且各层中的颗粒粗细均匀。

此外还有风积母质、海水沉积母质、湖积母质等

(4)第四纪沉积物

第四纪距今一百万年左右。

在第四纪有多次的冰川活动。

沉积物包括黄土、次生黄土、红土和冰磧物

黄土:

黄色风积沉积物,由风力搬运、堆积形成,以粉砂为主,质地均一,垂直节理显著,是没有被固结的黄色堆积物。

分布在陕西,山西,甘肃,宁夏,河南,河北等。

次生黄土:

黄土经流水搬运后的沉积物,常带有砾石,称次生黄土。

红土:

矿物岩石强烈风化,富含铁、铝的红色粘土。

质地粘重,通透性差,常呈酸性反应。

冰磧物:

冰川携带的物质沉积形成。

3、土壤颜色能反映哪些物质组成?

4、自然/耕作土壤剖面特征

5、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有哪些?

它们是如何影响土壤形成的?

(-)气候因素

气候是土壤形成的能量源泉。

土壤与大气之间经常进行水分和热量的交换,气候直接影响着土壤的水热状况、土壤中物质的迁移转化过程,并决定着母岩风化与土壤形成过程的方向和强度。

气候耍素如气温、降水及风力对土壤形成发冇具有重要的影响

2生物因素的成土作用分析

生物将太阳辐射能转变为化学能引入成土过程,并合成土壤腐殖质。

在土壤中生活着有数百万种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的生理代谢过程构成了地表营养元素的生物小循环,使得养分在土壤中保持与富集,从而促使了土壤的发生与发展.

I绿色植物是土壤有机质的初始生产者,可吸收土壤中的营养元素,利用光能制造有机体;

*土壤动物的生命活动和机械扰动,参加物质与能量转化、转换过程,影响土壤的形成和发育;

心土壤微生物促进生理生化活动的进行,导致土壤腐殖质的形成和累积。

3母质因素的成土作用分析

母质是形成土壤的物质基础,年轻土壤的某些性质主要是继承母质的。

1)母质与土壤质地的关系

母质质地直接决定土壤的颗粒组成,从而影响土壤的物理性质和养分含量;

母质质地影响土壤发育的速度和程度。

2)母质层理对土壤发育的影响

上砂下粘——蒙金土;

上粘下砂——漏风土

3)母质组成和土壤性质的关系

母质组成决定土壤

4地形因素的成土作用分析

地形是影响土壤与环境之间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重要场所,它对物质和气候条件的再分配影响土壤的形成。

1)地形通过影响降水和辐射的再分配而影响土壤发生

一般地,阳坡热量条件好,阴坡水分条件好。

2)地形影响土壤形成过程中的物质再分配

重力导致土壤物质运移;

水分淋洗导致土壤养分含量差异及土壤盐化。

5时间因素在成土过程中的作用

1)时间作为成土因素是阐明土壤形成发展的历史动态过程。

母质、气候、生物和地形等对成土过程的作用随着时间延续而加强.

2)土壤发育的主要阶段

随着吋间的进展,土壤发育经历幼年、成熟和老年等阶段。

6人为活动对土壤发展的影响

1)人为活动的特点:

人为活动具有快速性;

人为活动具有两重性;

人为活动具有目的性

2)影响途径:

一是通过改变成土条件,

二是通过改变土壤组成和性状来影响成土过程

第三章土壤生物与土壤有机质

1、土壤矿质化过程:

复杂的有机质经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最终形成简单的无机物质如水、二氧化碳、硫酸盐、硝酸盐等就是有机质的矿质化过程

2、土壤腐殖化过程:

有机质分解过程中的中间产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经过生物化学过程,合成的一种暗色的含N的、稳定的、复杂的高分子化合物

(腐殖质),这一过程就是腐殖化过程。

3、氨化作用:

在氨化细菌作用下,有机态氮变成无机态氮即氨或镀的过程。

4、硝化作用:

在微生物作用下,经过亚硝酸的中间阶段,进一步氧化为硝酸。

需在有氧条件下进行。

5、反硝化作用:

在厌气条件如水淹、有机质含量过高情况下。

硝态氮在反硝化细菌作用下,转化为还原态氮如氨、NO、N2、HNO等。

6、根际效应

根际土壤的营养物增加,使根际土壤的微生物大量繁殖,这种现象称为根际效应

二、简答题:

1、土壤微生物包括哪些类?

细菌、真菌、放线菌和藻类

2、土壤腐殖质的分组。

土壞腐殖质

1

r酒精+苯(1订)混合液

溶解$分

不溶解的部分

土壤沥青[碱液

!

j

(拟脂■蜡等物为主)溶解部分不溶解部分

I酸液(胡敏素)

II

溶解部分不溶解部分'

(富里酸组)(胡敏酸组)

3、论述土壤有机质的作用。

1、是植物营养的主要来源

有机质含有极为丰富的氮、磷、钾和微量元素。

分解后产生的二氧化碳是供给植物的碳素营养。

2、刺激根系的生长

腐殖质物质以很稀的浓度以分子态进入到植物体,可刺激根系的发育,促进

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3、腐殖质可改善土壤的物理状况

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是良好的土壤胶结剂。

4、腐殖质具有高度保水、保肥能力和缓冲性

腐殖质是一种土壤胶体,有巨大的比表面积,有巨大的吸收代换能力。

腐殖质的吸水率是粘土颗粒吸水率的十几到二十倍。

腐殖质盐类具有两性胶体的作用,有很强的缓冲酸碱变化的能力

5、腐殖质具有络合作用

腐殖质能和磷、铁、铝离子形成络合物或螯合物,避免难溶性磷酸盐的沉

淀,提高有效养分的数量。

6、促进微生物的活动

为微生物提供营养物质。

7、提高土壤温度的作用

有机质为暗色物质,一般是棕色到黑褐色,吸热能力强,可改善土壤热

状况。

8、

土壤有机物在生态环境上的作用

1)

2)

有机质可降低或延缓重金属污染

有机质对农药等有机污染物具有固定作用

3)有机质对全球碳平衡的影响。

第四章土壤物理性质

1、土粒密度;

1、概念

单位体积的土壤固体物质质量,称为土粒密度(g/cm3)o

2、影响因素

土壤矿物质的种类、数量以及有机质的含量(腐殖质较小,在1.25-1.40

之间)

3、一般土壤的土粒密度平均值2.65g/cm3。

2、土壤容重(土壤密度);

单位体积原状土壤(田间自然状态下)烘干土的质量(g/cn?

)。

土壤质地、矿物质/有机质含量和孔隙状况

一般矿质土壤的容重为1.33g/cm3

3、土壤孔隙度;

单位原状土壤体积中土壤孔隙体积所占的百分率。

总孔隙度不直接测定,而是计算出来。

总孔隙度%=(1-容重/土粒密度严100

4、物理性粘粒;

5、粒级;

把土壤单粒,按一定的直径范围,划分为若干组合,这些组合就叫土壤粒级。

6、土壤机械组成;

又叫土壤的颗粒组成,土壤中各种粒级所占的重量百分比。

1、简述土壤矿物颗粒各粒级的性质。

各国粒级划分在名称上可归纳为石砾、砂粒、粉粒和粘粒四大粒级组。

1、石砾。

多为岩石碎块。

2、砂粒。

常以单粒存在。

主要成分为石英或矿物颗粒。

通透性好、保水

肥能力差。

矿质养分含量低。

3)粉粒:

和砂粒相比,它的比表面积大,保水性加强,透水性减弱。

矿质营养较砂粒高。

(4)粘粒:

多呈片状,常以复粒存在,具很强的粘性、可塑性,但通透性差,保水保肥能力很强,矿质养分含量丰富。

2、简述土壤质地对土壤肥力性状的影响。

肥力性状

砂土

壤土

粘土

保持养分能力

中等

供给养分能力

保持水分能力

有效水分含量

中•少

土壤质地与土壤营养条件的关系

2、土壤质地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通气性

不易

透水性

增温性

另外,土壤中石砾对土壤肥力有一定的影响

1、

3、不良质地的改良方法。

(-)不良土壤质地的缺点

>

粘质土:

粘重紧实、通透性差,早春土温不易升高,称“冷性土”。

早春不利于播种出苗,在起苗时容易断根。

砂质土:

养分含量低,保肥性差,在炎热季节可导致幼苗“灼伤”、失水,肥料浓度过高易“烧苗”。

渣砾质土壤:

也有严重的土壤肥力缺陷。

掺沙子或砂土一】

:

根本方法。

二)粘重土壤的改良

改良前,应先测定土壤的机械组成,计算掺沙(砂)量。

河沙(0・5—0・lmm)

好。

风积沙,应去除>

2mm的部分。

海岸沙,应将盐分洗掉。

2、翻砂压淤。

在冲积母质中,粘土层的下面有砂土层(腰砂),可采用深翻措施。

3、引洪漫沙

4、施用膨化岩石类。

珍珠岩、膨化页岩、岩棉、陶粒、浮石、硅藻土等。

5、施有机肥。

三)砂质土壤的改良

1、掺入粘土、河泥.塘泥等。

2、翻淤压砂。

3、引洪放淤。

4、施用腐熟的细质有机肥、泥炭。

5、翻压绿肥。

(四)渣砾质土壤的改良

1、对耐旱的树木、灌木,渣砾含量<

30%时,可以不改良。

2、栽花、种草时,大的渣砾应尽量挖走。

必要时要过筛,去除渣砾。

3、渣砾过多如超过50%时,植物无法生长,应掺土或采用换土的方法。

4、简述土壤结构形成的因素。

1、足够小的颗粒直径

土粒愈细,土壤总体粘结力愈大

2、土粒间聚合的阳离子

能力Fe3+>

AF+>

Ca2+>

Mg2+>

H+>

NH4+>

K+>

Na+

3、胶结物质

简单的无机胶体如含水的氧化铁、氧化铝、氧化硅等

有机质、腐殖质如多糖(线性的高分子聚合体)葡萄糖、胡敏酸等

4、外力的推动作用

主要是促使较大土壤颗粒破碎成细小颗粒,同时促进小颗粒之间的粘结。

土壤生物:

根系的生长(穿插、挤压、分泌物及根际微生物)、动物的活动;

大气变化:

干湿、冻融交替;

人为活动:

耕作、施肥。

5、土壤结构对土壤肥力有哪些影响

1、具有团粒结构或粒状的土壤,透气性、渗水性和保水性好,有利于根的生长。

2、土壤结构可以改变质地对土壤孔隙的影响。

质地为砂土、砂壤土、轻壤土的土壤,土壤结构的影响较小;

而质地

为粘土、

重壤土、中壤土或沉积紧实的砂土,土壤结构的影响较大。

土壤容重有哪些用途?

在理论及生产实践中具有多方面的实际意义

(1)计算土壤孔隙度

(2)计算土壤质量

(3)计算土壤组分

(4)直接反映土壤松紧度

7、土壤孔隙有哪几种类型?

⑴非毛管孔隙:

孔隙直径>0.02mm,水受重力作用自由向下流动,植物幼小的根可在其中顺利伸展,气体、水分流动;

通气孔隙

(2)毛管孔隙:

孔隙直径0.020002mm,毛管力发挥作用,植物根毛可伸入,同时可以保存水分,水分可以被植物利用;

持水孔隙

(3)非活性毛管孔隙:

<0.002mm,即使细菌也很难在其中居留,这种孔隙的持水力极大,水分移动的阻力很大,水分不能被植物利用(有效水分含量低)。

无效孔隙

8、什么样的孔隙状况较适合植物的牛长

土壤中大小孔隙同时存在,土壤总孔隙度在50%左右,而毛管孔隙在

30・40%之间,非毛管孔隙在20・10%,非活性毛管孔隙很少,则比较理想;

若总孔隙大于60-70%,则过分疏松,难于立苗,不能保水;

若非毛管

孔隙小于10%,不能保证空气充足,通气性差,渗水性也差。

9、现有500平方米的地块,耕层深度为20厘米,若土壤容重为1.25g/cm3,比重为

2.50g/cn?

土壤含水量的重量百分数为20%,

试求:

耕层土壤的孔隙度;

耕层土壤的干土重;

土壤含水量的体积百分数;

第五章土壤水分空气与热量

1、土壤吸湿水;

土壤颗粒具有吸收空气中水气分子的能力,土壤以这种方式所吸着的水,称为吸湿水。

决定其大小因素:

土壤颗粒大小、空气相对湿度

一般地:

砂土砂壤土轻壤土中壤土重壤土泥炭土

<

1%1~1・5%1・5~2%2~3%3~518%

2、■

毛管水:

由于毛管力的作用而保持在土壤中的液态水。

性质:

毛管水可以由毛管力小的方向移向毛管力大的方向,毛管悬着水:

下雨或灌溉后,由地表进入土壤中、保存在土壤中的毛管水毛管上升水:

土壤中受到地下水源支持并上升到一定高度的毛管水。

水分分布是在毛管水上升高度范围内由下往上逐渐减少。

其大小取决于:

地下水水位(地下水位较高,如盐碱土)

毛管孔隙状况

3、吸湿系数;

(最大吸湿水量)

在相对湿度接近饱和空气时,土壤吸收水汽的最大量与烘干土重量的

百分率。

土壤含水量等于吸湿系数时,水吸力为31个大气压,pF=4.5

4、凋萎系数;

当植物产生永久凋萎时的土壤含水量。

此时土壤水主要是全部的吸湿水和部分膜状水。

土壤含水量等于凋萎系数时水吸力约为15个大气压,pF=4.2

凋萎系数二吸湿系数*1・34

5、田间持水量;

当土壤被充分饱和后,多余的重力水已经渗漏,渗透水流已降至很低

甚至停止时土壤所持的含水量。

吸湿水、

膜状水和毛管悬着水的全部,土壤持水的最大可能性,与自

然含水量不同。

水吸力为0・1〜0・2个大气压,pF在2~2・5田间持水量二吸湿系数吃・5

6、土壤有效含水范围;

、有效水:

能被植物吸收利用的土壤水分。

一般说来

大有效含水量(%)二

田间持水量一凋萎系数

有效水分含量(%)二自然含水量一凋萎系数土壤水有效性可用土壤水吸力和pF值来表示

1)土壤水吸力:

土壤水承受一定吸力的情况下所处的能态

2)pF曲线

7、土壤水分特征曲线;

定义:

土壤水吸力和土壤水分含量之间的相关曲线。

性质:

土壤的水吸力或pF值越大,土壤水所受的吸力也越大,对植物的

有效性就越小,当土壤对水的吸力超过了植物根系对土壤水的吸力时,即pF值

大于4.2时,土壤水分就处于无效状态。

土壤水由水吸力小向水吸力大的方向流动。

二、绘出砂土、壤土、粘土三种质地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并结合曲线说明三种质地土壤有效水含水范围O

 

三、土壤空气与大气在组成上有什么不同?

土壤空气的来源:

主要为大气,其次为土壤动物、微生物及植物根系的活动。

土壤空气的组成:

1、CO2含量高于大气2、02含量低于大气

3、水汽含量高于大气4、较多的还原性气体

气体

O(%)

2

CO(%)

N(%)

其它气体(%)

大气

20.94

0.03

78.05

0.98

土壤空气

18・0〜

20.03

0.15-

0.65

78・8〜

80.24

四、土壤液态水包括哪几种类型?

它们对植物的有效性如何?

3,膜状水

土粒吸足了吸湿水后,还有剩余的吸引力,可吸引一部分液态水成水膜状附在土粒表面,这种水分称为膜状水

重力不能使膜状水移动,但其自身可从水膜较厚处向水膜较薄处移动,植

物可以利用此水。

但由于这种水的移动非常缓慢,不能及时供给植物生长需要,当植物发生永久萎篤时,往往还有相当多的膜状水。

4、重力水

降水或灌溉后,不受土粒和毛管力吸持,而在重力作用下向下移动的水,称为垂力水。

植物能完全吸收重力水,但由于重力水很快就流失(--般两天就会从土壤屮移走),利用率很低。

5、地下水

在土层或很深的母质层中,如果有一个不透水层存在,那么在这层就会聚集起水分,这就是地下水。

在干旱条件下,土壤水分蒸发快,如地下水位过高,就会使水溶性盐类向上集屮,使含盐量增加到有害程度,即所谓的盐渍化

在湿润地区,如地下水位过高,就会使土壤过湿,植物不能生长,有机残体不能分解,这就是沼泽化。

第六章土壤胶体

1、土壤胶体;

具有胶体性质的土壤细小颗粒部分(粒径小于2um/lnm的土壤固体微

粒部分)。

2、土壤阳离子交换过程;

一、土壤阳离子交换过程

土壤胶体表面吸附的阳离子,在一定条件下,与土壤自由溶液中的阳离子进行互相取代的过程。

参与土壤交换过程的阳离子称为交换性阳离子。

特点:

>可逆反应

>阳离子交换作用按等当量数进行

A受温度影响较小,而与交换点位置直接相关

3、土壤阳离子交换量;

(CEC)

在一定pH值(=7)时,每千克土壤中所含有的全部交换性阳离子(KSNa\Ca2\Mg2+>NH/、H+、Al"

等)的厘摩尔数(potentialCEC)o

常用单位:

际单位:

CEC的大小,

cmol(+)/kg土

mmol/kg土

基本上代表了土壤可能保持的养分数量,即保肥性的高低。

般认为:

小于10cmol/kg,保肥力弱;

10-20cmol/kg,保肥力中等;

大于20cmol/kg,保肥力强

4、土壤盐基饱和度(BS)

土壤胶体上的交换性盐基离子占全部交换性阳离子(总量)的百分比。

酸基离子:

H\Al3+

盐基离子:

K\Na\Ca2\Mg"

BS真正反映土壤有效(速效)养分含量的大小,是改良土壤的重要依据之

一。

盐基饱和度>80%的土壤,一般是很肥沃的;

盐基饱和度50%〜80%的土壤,为中等肥力水平。

盐基饱和度<50%的土壤肥力较低。

需要采取措施对土壤加以改良,如施肥或用石灰中和。

1、土壤胶体包括哪些类型?

无机胶体:

矿质粘粒部分

有机胶体:

腐殖质胶体有机•无机复合胶体:

土壤中的腐殖质胶体和矿质粘粒通过化学键紧密结

合形成

2、1型矿物和2:

1型矿物的硅酸盐层有什么区别?

1:

1型矿物:

由一层硅氧片和一层水铝片叠合而成的,主要为高岭石类矿物

2:

由两层硅氧片中间夹一层水铝片叠合而成的,主要有蒙脱石、蛭石类、和水云母类

3、比较高岭石、蒙脱石和伊利石的性质。

(一)高岭石(kaolinite)

1、分布:

是强烈化学风化条件下的产物,比较稳定,

2、晶格构造:

是二层型(1:

1)粘土矿物,硅酸盐层之间由氢键连接,作用力很强,间

隙小,水分子或其他离子很难进入层间。

3、比表面积:

高岭石比表面积较小,仅为30m2/go

只有外表面,没有内表面,无胀缩性.、带电性:

(1)带电原因:

一部分电荷是晶格破裂产生的;

土壤质地

轻壤土

中、重壤土

另外晶格表面的一OH和一OH?

在土壤呈强碱性条件下,释放出氢质子,导致高岭石带负电荷。

这种电荷称可变电荷。

(2)带电量的多少

高岭石所带电荷数量较少。

(二)伊利石

1、分布:

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

属三层型(2:

1)粘土矿物,硅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