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教育学真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207308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7.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教育学真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江苏教育学真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江苏教育学真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江苏教育学真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江苏教育学真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教育学真题及答案.docx

《江苏教育学真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教育学真题及答案.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教育学真题及答案.docx

江苏教育学真题及答案

2005年教师资格认定中学教育学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在西方教育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代言人的是()。

A.赫尔巴特B.卢梭C.巴洛克D.杜威

2.人力资本理论说明了

A.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B.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C.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D.教育对科学技术的促进作用

3.人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表明了个体的发展具有()。

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差异性

4.“理想和未来”是人生哪个阶段的重要特征()。

A.童年期B.少年期C.青年期D.成年期

5.马克思指出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

A.理论联系实际B.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

C.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6.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和国家衡量各科教学的主要标准是()。

A.课程B.课程标准C.课程计划D.课程目标

7.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应该具有的三个特征是()。

A.强制性、基础性、科学性B.强制性、普遍性、科学性

C.科学性、普遍性、基础性D.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8.《学记》中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所阐明的教学原则是()。

A.循序渐进原则B.直观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D.因材施教赢则

9.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实验,指导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是()。

A.练习法B.演示法C.实验法D.发现法

10.打乱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做法,而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编班,这是()。

A.外部分组B.内部分组C.设计教学法D.道尔顿制

11.结构化策略和问题化策略属于教学策略中的()。

A.内容型策略B.形式型策略C.方法型策略D.综合型策略

12.德育过程结构的构成要素是()。

A.教育者、受教育者

B.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

C.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

D.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环境

13.“学会关心”是下列哪种德育模式所强调的()。

A认知模式B.体谅模式

C.价值澄清模式D.社会模仿模式

14.把对集体的管理和对个别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班级管理方式是()。

A.常规管理B.目标管理

C.平行管理D.民主管理

15.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了解和研究学生B.组织和培养班集

C.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D.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力量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5个空,每空1分,共15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教育学作为一个学科独立的标志是。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两个途径实现:

教育再生产劳动力和。

3.教育对个体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价值,而且具有价值。

4.198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是。

5.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6.当前实施素质教育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和社会实践能力为重点。

7.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

8.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课程计划、和教科书。

9.学校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

10.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是实现的过程。

11.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的直观教具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实物直观,另一类是。

12.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是备课、上课、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13.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与学生已有水平之间的矛盾。

14.马卡连柯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尊重一个人”。

这句话说明的德育原则是。

15.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当代教育中,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2.少年期,心理学家称之为“危险期”,因此,对这一阶段的少年一定要严加看管。

()3.一定社会的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着培养人才的质量规格。

()4.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是知识授受的关系。

()5.课程目标的确定取决于知识或学科的内容。

()6.在泰勒的课程原理和评价原理基础上设计的课程评价模式是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7.分组教学是为了克服班级授课制的弊端而提出的,因此,比班级授课制优越。

()8.德育的过程具有多端性。

()9.依据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模式进行道德教育主要用的是道德两难故事法。

()10.班级管理应该以学生为核心,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1.试述当代教育民主化的表现。

2.教师的职业角色有哪些?

试做简要说明。

3.简述教学过程的结构。

4.试述备课的基本内容和结构。

5.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实施德育的方法和策略有哪些?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说明下面教学案例贯彻了哪些教学原则,运用了哪些教学方法,试做具体的分析。

“力”的概念的敢学

我在讲课时,问同学们知道“力”吗?

大家都说知道。

但我问到“力到底是什么”的时

候?

同学们却答不出来。

我就接着说:

“谁能说出力的表现?

”于是,他们活跃起来了。

的说“人提水”;有的说“起重机吊钢管”;还有的说“磁铁吸引铁钉”。

我和同学们一起讨

论,同时辅以适当的演示实验,并板书如下:

物体

作用

物体

起重机

钢管

磁铁

铁钉

接着布置归纳分析:

从上述几个力的表现的例子可以看出,力是离不开物体的,如人、起重

机、磁铁都是物体,水、钢管、铁钉也是物体。

我进而又指出:

“提、吊、吸”在物理学中都称为作用。

由此得出力的初步概念: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以“我们的理想”为主题,设计一个主题班会活动方案。

 

2005年中学教育学考试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2.A3.B4.C5.D6.B7.D8.C9.B10.A

11.A12.C13.B14.C15.B

二、填空题

1.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3.延时

4.儿童利益最佳原则、尊重儿童尊严原则、尊重儿童观点及意见原则、无歧视原则

5.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6.创造能力7.职业角色的多样性

8.教学大纲9.教学10.学生身心发展11.模象直观

12.作业的检查与批改13.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

14.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15.教育者

三、判断题

1.对2.错3.对4.错5.错6.错7.错8.对9.错10.对

四、简答题

1.教育民主化是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性的否定。

一方面,它追求让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包括教育起点的机会均等,教育过程中享受教育资源的机会均等和教育结果的均等。

另一方面,教育民主化追求教育的自由化,包括教育自主权的扩大,如办学的自主性,设置课程、编写教材的灵活性,价仁与现念的多样性等。

2.教师的职业角色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1)传道者角色。

教师负有传递社会传统道德、价值观念的使命,“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在现代社会,虽然道德观、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特点,但教育、教师的道德观、价值观总是代表着居社会主导地位的道德观、价值观,并用这种观念引导学生。

(2)授业、解惑者角色。

教师将人类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所获得的知识经验、技能进行精心加工整理,然后以特定的方式传授给年轻一代,并帮助他们解除学习中的困惑,启发他们的智慧,形成一定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技巧,成为社会有用的建设者。

(3)示范者角色。

教师的言行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教师的言论行为、为人处世的态度会对学生具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

(4)管理者角色。

教师肩负教育教学管理的职责。

(5)朋友角色。

在某种程度上,学生往往愿意把教师当作他们的朋友,也期望教师能把他们当作朋友看待,希望得到教师在学习、生活、人生等多方面的指导,希望教师能与他们一起分担痛苦与忧伤、分享欢乐与幸福。

(6)研究者角色。

教师工作对象是充满生命力的、千差万别的活的个体,传授的内容是不断发展变化着的人文、科学知识,这就决定了教师要以一种变化发展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工作对象、工作内容,要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创新。

3.

(1)引起学习动机。

(2)领会知识。

这是教学的中心环节。

领会知识包括使学生感知和理

解教材。

(3)巩固知识。

(4)运用知识。

(5)检查知识。

4.备课内容包括:

(1)钻研教材,包括钻研教学大纲、教科书和阅读有关的参考书。

①钻研教学大纲,就是要弄清本学科的教学目的;了解本学科的教材体系和基本内容;明确本学科在能力培养、思想教育和教学法上的基本要求。

②教科书是教师备课和上课的主要依据。

③阅读参考资料也很重要。

(2)了解学生。

①包括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与思想状况、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等。

②结合平时对学生发展情况的了解,研究当前所讲知识内容在学生学习时,可能产生的消极或积极态度、可能遇到的问题,确定如何针对学生和教学特点,启发学生,在教学的哪一阶段,由哪些学生进行答间活动等。

然后把这些研究、分析的结果,纳人课时计划。

(3)制定教学进度计划,包括:

①学期教学进度计划。

②课题计划。

③课时计划。

5.第一,了解学生当前的道德判断发展水平;第二,运用道德难题引起学生的意见分歧和认知失衡;第三,向学生揭示比他们高一阶段的道德推理方式;第四,引导学生在比较中自动接受比自己原有高一阶段的道德推理方式。

第五,鼓励学生把自己的道德判断付诸行动。

五、论述题

1.

(1)主要运用了以下几种教学原则。

①启发性原则。

教师问“力是什么”,学生不能回答,老师接着问“谁能说出力的表现”,学生积极思考,调动原有的生活经验,发言活跃,这就运用了启发性原则。

②直观性原则。

力很抽象,但通过老师的启发,学生举的例子都是具体直观的,老师的演示实验也是直观的,所以运用了直观性原则。

③循序渐进原则。

教师先举例子,再归纳,由感性到理性,由浅到深,最后得出抽象的概念,符合学生认识发展的一般顺序,所以运用了循序渐进原则。

④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教学过程中的例子都是生活实践中得来的,所以说运用了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2)运用的教学方法有:

①讲授法。

老师用讲解的方法对力这一概念进行了解释说明。

②谈话法。

谈话法也叫问答法,它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本案老师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所以用了谈话法。

③讨论法。

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

本案教师学生一起讨论,获取力这一概念,所以运用了讨论法。

④演示法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本案老师除了让学生们说一些例子,还辅以适当的演示实验,来解释力的概念,所以说用了演示法。

2.注意事项:

(1)要有具体的目的和要求。

(2)要精心设计活动内容。

(3)要注意形式的适龄化。

(4)力争把活动的开展过程变成教育学生的过程。

(5)要有总结。

 

2006年教师资格认定中学教育学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我国近代学制创建于()

A.盛唐B.明末C.清末D.民国

2.战国后期从正反两方面总结儒家的教育理论和经验,成为罕见的世界教育思想遗产的

著作是()

A.《学记》B.《孟子》C.《论语》D.《中庸》

3.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

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B.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C.洛克的《教育漫话》D.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

4.“学不躐等”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直观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巩固性原则

5.苏格拉底问答法中的问答分为三步,第三步是()

A.定义B.苏格拉底讽刺C.助产术D.提问

6.在西方教育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的代言人的教育家是()

A.赫尔巴特B.卢梭C.洛克D.杜威

7.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并且得出“天赋的智力人人平等”结论的教育家是()

A.洛克B.卢梭C.杜威D.福禄贝尔

8.决定教育性质的因素是()

A.政治经济制度B.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C.文化传统D.生产力水平

9.“臧息相辅”即主张()

A.教与学相结合B.学与思相结合

C.课内与课外相结合D.教学与劳动相结合

10.教育者重视在儿童发展的某一关键期对儿童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因为人的发展具

有()

A.顺序性和阶段性B.稳定性和可变性

C.个别差异性D.不平衡性

11.校园文化的核心是()

A.学校物质文化B.学校的组织和制度文化

C.学校领导者的亚文化D.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

12.师生在学科教学活动中预期达到的教学结果、标准,称为()

A.教育目的B.教学目标

C.培养目标D.教学要求

13.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惟一方法是()

A.施以全面发展的教育B.依靠生产力的发展

C.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4.在我国,对教师概念进行全面、科学界定的法律是()

A.《宪法》B.《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D.《义务教育法》

15.“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这句话反映了教师职业角色中的()

A.传道者角色B.示范者角色

C.授业、解惑者角色D.研究者角色

16.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是()

A.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B.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

C.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学大纲D.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教科书

17.根据课程的任务分类,可以把课程分为()

A.融合课程、广域课程、核心课程

B.基础课程、拓展课程、研究课程

C.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

D.必修课程、选修课程、活动课程

18.美国学者斯克里文主张把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际

的结果”,这种课程评价模式称为()

A.目标评价模式

B.背景、输人、过程、成果评价模式

C.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D.发展性评价模式

19.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以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是()

A.说服法B.榜样法C.陶冶法D.锻炼法

20.班主任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是()

A.常规管理B.平行管理C.民主管理D.目标管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21.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前制度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再到的过程。

2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

23.外铄论者一般强调人的发展主要依靠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学校的教育等外在的力量。

其典型代表之一是美国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

24.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25.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

26.1989年11月2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儿童权利公约》,体现这一《公约》核心精神的基本原则有:

儿童利益最佳原则、尊重儿童尊严原则、原则、无歧视原则。

27.《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

“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不得随意开除未成年学生。

28.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

29.课程目标的依据主要有三个方面:

对学科的研究、、。

30.打乱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做法,而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编班的分组形式为。

31.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是实现的过程。

32.以教学组织形式为中心的策略称为。

33.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34.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社会活动和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35.当前实施的素质教育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和社会实践能力为重点。

36.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领导影响力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

一是班主任的职权影响力,二是。

37.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38.古代普遍推行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9.简述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40.简述素质教育思想的基本观点。

41.简述教师的专业素养。

42.简述启发性原则的含义及贯彻的基本要求。

43.简述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10分)

44.青少年身心发展有哪些规律?

教育如何适应这些规律的要求?

 

2006年中学教育学考试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2.A3.A4.C5.C6.D7.A8.A9.C10.A

11.D12.B13.D14.B15.A16.A17.B18.C19.C20.B

二、填空题

21.非教育化制度22.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23.华生

24.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25.教育影响26.尊重儿童观念与意见

27.受教育权28.职业角色的多样化29.对学生的研究、对社会的研究

30.分组教学制31.学生全面发展32.形式型策略33.上课34.交往

35.创新精神36.班主任的人格影响力

37.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已有的思想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38.个别教学

三、简答题

39.信息技术对教育产生的影响是:

(1)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

(2)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

(3)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40.素质教育思想的基本观点是: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体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41.教师的专业素养包括以下几方面:

(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2)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

(3)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42.启发性原则的含义:

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的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地能力。

贯彻启发性原则地基本要求是:

(1)调动学生学习地主动性。

(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地逻辑思维能力。

(3)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地能力。

(4)发扬教学民主。

43.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地地位与作用:

(1)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

(2)班主任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

(3)班主任是班级人际关系的艺术家。

四、论述题

44.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

(1)个体身心的发展的顺序性。

个体身心的发展在整体上具有一定的顺序,身心发展的个别过程和特点的出现也具有一定的顺序。

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证明,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在个体的道德认知过程中,也具有普遍的推广意义,人的道德认知遵循着从前世俗水平到世俗水平,再到后世俗水平的发展过程。

这对于教育工作有非常重要意义。

(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前后相邻的阶段是有规律地更替的,在一段时期内,发展主要表现为数量的变化,经过一段时间,发展由量变到质变,从而发展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阶段。

(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方面。

首先是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地年龄阶段变化是不平衡的。

发展不平衡地第二个方面是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

有的方面在焦躁的年龄阶段就已达到较高地发展水平,有的则要到较晚地年龄阶段才能达到成熟的水平。

人的身心不同方面有不同的发展现象,越来越引起心理学家的重视,心理学家提出了发展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

所谓发展关键期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中,对个体某一方面的训练可以获得最佳成效,并能充分发挥个体在这一方面的潜力。

错过了关键期,训练的效果就会降低,甚至永远无法补偿。

(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互补性反映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它首先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

互补性也存在于心理机能与生理机能之间。

人的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能起到调节作用,帮助人战胜疾病和残缺,使身心依然得到发展。

互补性告诉我们,发展的可能性有些是直接可见的,有些却是隐现的,培养自信和努力的品质是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个体差异性在不同层次上存在。

从群体的角度看,首先表现为男女性别的差异,它不仅是自然性上的差异,还包括由性别带来的生理机能和社会地位、角色、交往群体的差别。

其次,个别差异表现在身心的所有构成方面。

其中有些是发展水平的差异,有些是心理特征表现方式上的差异。

在教育工作中发现研究个体间的差异特征,做好因材施教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07年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

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标号填在题目右下角的括号内(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春秋战国时期.促进百家争鸣盛况的形成.并成为我国教育史、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的是()

A私学B公学C国学D乡学

2主张人为的、根据社会要求强加给儿童的教育是坏的教育,让儿童顺其自然发展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这一观点的著作是()

A《大教学论>B《爱弥尔》

C《普通教育学》D《教育漫话》

3我国对学生的义务作出明确具体规定的法律是()

A《宪法》B《义务教育法》

C《教师法》D《教育法》

4由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称为()

A课程计划B课程标准C教科书D教案

5在泰勒看来,课程编制的首要步骤是()

A确定教育目标B选择学习经验

C组织学习经验D评价教育目标

6主张废除班级授课制和教科书.打破科学界限,由学生自定学习目的和内容,自己设计单元活动的教学形式是()

A个别教学制B分组教学制

C道尔顿制D设计教学法

7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为()

A综合性、可操作性,灵活性B适宜性、科学性.差异性

C引导性、有效性、科学性D主导性、灵活性、启发性

8在古代教育中,“以(书)吏为师”的是()

A古代中国B古代印度

C古代埃及D古代希腊

9在世界范围内,严格意义上的学校教育系统基本形成于()

A18世纪上半期B18世纪下半期

C19世纪上半期D19世纪下半期

10体现循序渐进教学原则的论述是()

A化民成俗B学不躐等

C君子之交,喻也D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

11决定教育领导权的因素是()

A政治经济制度B生产力C科学技术D文化

12“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一观点

属于个体发展上的()

A内发论B外铄论

C多因素相互作用论D活动论

13关注每一学生在个体教育活动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法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