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专业级差的规则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7197058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6.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专业级差的规则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关于专业级差的规则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关于专业级差的规则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关于专业级差的规则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关于专业级差的规则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专业级差的规则文档格式.docx

《关于专业级差的规则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专业级差的规则文档格式.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专业级差的规则文档格式.docx

西班牙语经贸

金融

财务管理

619

617

……

615

按照贸大招生章程,录取步骤应该是这样:

1、按照分数排队,先看甲的志愿,西班牙语专业满足条件,录取;

2、检索乙的志愿,西班牙语专业招生已满,不能录取,减去级差3分,重新排队,这时候顺序变成

616(619-3)

3、检索丙的志愿,金融专业满足条件,录取;

4、检索乙的志愿,金融专业计划已满,不能录取,减去级差3分,再次重新排队,这时候顺序变成

613(616-3)

5、检索丁的志愿,财务管理专业满足条件,录取。

这时候剩下乙考生还没有被录取,而西班牙语、金融和财务管理3个招生计划已录满,按照招生章程规定:

“所有专业志愿都无法满足的,如果服从专业调剂,将由学校根据分数调剂到相应专业(提前批次招收的部分外语专业及工商管理类兰斯双学位项目只招收有专业志愿的考生)。

高考成绩无法满足所填报的专业志愿,又不服从调剂的,做退档处理。

最终的录取结果:

录取结果

调剂专业或退档

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出,乙考生虽然高考成绩比丙和丁好,但由于专业级差的原因,他的二专业金融、三专业财务管理都无法录取。

因此,考生和家长在报志愿前,不能仅关注各学校的提档线和专业录取线,还要仔细阅读它的《招生章程》,看其专业录取规则是什么,不然可能就会高分吃大亏!

方式1.分数优先,即分数清。

方式2.专业优先,即专业清。

方式3.专业级差。

我一条一条地讲解。

为了讲解方便,我在需要的时候举例一名考生的分数是600分,而高校的专业级差是 

2-1-1-0-0。

方式1.分数优先,即分数清

由于是分数优先,把所有考生的分数大排队,按照分数从高到低检索。

当检索到某一位考生600分考生时,看他报的第一专业是否还有空额,如果有则录取,他的录取结束。

如果没有空额,仍然以600分的成绩再看他的第二专业是否有空额,如果有则录取,他的录取结束。

如果没有空额,则再继续以600分的成绩看他的第三专业是否有空额,以此类推……。

方式2.专业优先,即专业清

由于是专业优先,把所有考生按照其第一专业分成不同的队列,每个对列的考生都按照分数顺序排队,每个专业根据排队考生的分数顺序依次录取,录满为止。

所有考生第一专业都录取完了之后,再把剩余考生按照其第二专业分成不同的队列,每个对列的考生都按照分数顺序排队,每个专业根据排队考生的分数顺序依次录取,录满为止。

以此类推……。

例如对于一位600分的考生在排队录取其第一专业时候,如果排到他的分数还没录满,他就被录取。

如果录满了,他就只能再排第二专业的队列看看是否还有空额,这时候如果那个专业按照第一专业排队已经录满,即便已经录取了比600分还低的考生,也是正常的。

方式3.专业级差

专业级差在进行专业分配时,如果考生A的第一专业志愿满足了,那么录取结束,否则他的分数将会被减去2分(即598分),根据598分进行第二专业志愿的录取,倘若仍不能满足,分数再减去1分(即597分)进行第三专业志愿的录取,若依旧不能满足,分数再被减去1分(即596分)进行第四专业志愿的录取,如果仍不能满足其专业志愿,那么将不再减分而继续进行专业分配。

可以看出,同一考生在不同的专业录取规则下,最终录取的专业将会出现不同。

这是因为三种专业录取分别考虑了不同的因素,分数优先考虑的是考生的分数情况,专业优先考虑的是考生的专业志愿情况,而专业级差则综合考虑了考生的分数和专业志愿两种情况。

值得考生注意的是,三种专业录取规则,对于不服从专业调剂而未被录取的考生都将进行退档处理。

在这里,“清”就是高校进行专业录取时只有清完第一志愿的考生,如有空余的计划才会去考虑非第一志愿的考生.

文理兼收的专业很多类别里都有,大致在以下15个大类里包含的最多。

如:

经济学类(金融学、财政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与证券、会计学、经济学等);

法学类、教育学类(特殊教育学、教育学、学前教育等);

外国语言文学类(英语、德语、法语、日语、商务英语等);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程管理、经济信息管理等);

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旅游管理、金融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

公共管理类(行政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等);

农林经济管理类;

新闻传播学类(包括新闻学、编辑出版等);

社会学类;

图书档案学类;

中医学类(中医学、中医骨伤科学、针灸推拿学等);

药学类(药学、中药学、药品营销);

艺术类和体育学类等。

哪些情况下才会被退档?

焦急等待录取信息的考生们,现在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等方式快速了解到高招录取情况、各高校在某地的提档线等等。

看到自己分数刚过所报学校提档线或略高几分的考生,心里不免打鼓,生怕自己会落榜。

一位考生留言说:

“我报考了**大学,刚刚达到学校的投档线。

但是在我省招生考试院官网上查不到录取信息。

请问这是怎么回事?

有没有退档的可能?

  在没查到录取信息前,考生家长们心里难免七上八下的。

那么,考生在分数达到高校提档线后,有没有落榜的可能?

什么情况下才会落榜呢?

这里,高老师博客简单为大家分析一下:

   

  提档就一定会被录取吗?

  如果考生家长了解院校“提档线”和“录取线”是有区别的,就知道考生被提档后还是存在被退档的可能。

  在高考录取中,招生部门通常按照院校招生计划数的100%到120%的比例(以各院校当年的招生章程为准)向院校投档,由院校择优录取。

所有被投档考生中最后一名的分数就是学校的提档线。

院校完成录取后,录取考生中最后一名考生的分数就是录取线。

  由于提档比例最大可达到120%,提档人数一般多于最终录取人数,因此通常情况下录取分数要高于提档线,有时差距还很大。

比如,2011年北京外国语大学在北京地区的文科提档线是525,理科580。

而该校在京的录取线文科为545分,理科593分。

分别高出20分和13分。

  当然,如果院校的提档比例是100%或承诺提档不退档,那么该校的提档线往往与录取线重合。

另外,也不排除会出现这种情况:

当报考人数比高校招生计划少时,高校为满足招生计划,可能会录取第二志愿或适当降分录取。

这时,可能出现最终录取分数低于提档线的情况,但这种情况很少见。

  正因如此,考生分数到达高校提档线后并非高枕无忧了,也存在被退档的风险。

  哪些情况下才会被退档?

  达到高校提档线的考生,能否被高校录取由学校决定。

高校对考生的筛选主要从总分、相关科目成绩、体检结果、专业志愿排序排分及是否服从调剂、部分学校或专业对加试、面试等方面的限制、考生思想政治品德状况、照顾政策等等,并负责对未录取考生的解释及其他遗留问题的处理。

  考生被提档高校退档,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1)所报专业已招满,且不服从分配。

这种情况多发生在分数不占优势,填报的都是热门高分专业,又不服从调剂的考生身上。

  

(2)虽然总分较高但相关科目成绩较低。

比如有的高校对某些专业的相关科目成绩有要求,但考生却没达到标准,或所报专业需外语口试,但考生没参加口试或成绩不达标等。

  (3)身体条件不符合所报专业的要求或体检不合格。

  (4)没有达到报考院校、专业的相关要求,如外语语种受限,没有参加面试或面试成绩不合格。

  (5)高考分数在被投档考生中偏低,高校已经录取额满。

  (6)不符合高校招生章程中录取规则条款的相关规定。

如只招男(女)生,年龄超过要求,身高不符合要求,不认可某类政策加分等等。

  (7)报考军队院校的军检、政审不合格等。

  被高校退档的考生,高校要负责向省市招办说明退档原因。

因此,高校一般不会无缘无故地退掉高分考生而录取低分考生,也。

不会没凭没据的将考生退档。

还没有查到录取信息的考生也别心慌,从省级高招办向各院校投档,到高校录取结果的公布有一定的时间差,考生还要耐心等待。

我是一个不合格的博主,好久不更新博客了,因为比较偶然的机会,又开始关注博客,正巧最近有考生问我一个问题,高考报志愿分析往年录取分数的时候,到底用什么方法好?

有的老师说分差法,进而的双分差法等等相关的衍生出来的很多种办法,有的老师说排名法,就是综合所在省的考生人数变化,将高校往年录取的分数,和高考人数两者结合起来参考的一种办法,有的说使用标准分法,有的使用定位法等等,比较多的方法。

一般来说影响高校录取分数的几个因素主要有省招办向高校的投档原则(平行还是非平行)、填报的方式即出分填报还是估分填报或考前填报,考题的难易程度、所在省考生的分数分布情况,所在省考生的人数、所在省整体招生计划数、各批次招生计划的分布情况、相关高校在在所在省的招生计划数等等,这里之所以说等等,比如说一些特殊类招生的确认比例,省内的获得加分的考生人数以及他们高考分数的分布、乃至高校咨询老师的口径等等,很可能都成为影响这一高校当年在该省的录取分数的因素。

很有可能还有很多我没有想到的因素。

我想再此说明一点的是这些方法的基础都是往年的录取情况,而不是当年的情况,当年的情况都是要上面那些因素综合而成,形成当年的总体录取情况,既然是用往年推断当年,那么肯定就会或多或少的存在误差,这个也是很多家长和考生为什么按照这些方法做了,但还是填报失败了的原因。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你了解的越多越详细,判断就应该越准确,但我相信,没有任何一个老师敢说,我今年可以把在某某省招生的所有高校的分数判断出来,如果有,那除非是神仙,穿越过。

这么多的因素结合起来,每种办法都有他的好处,也可能有他的坏处,有关几种方法的意思我在这不再重复,有个老师曾经对几种办法做过总结,我推荐给大家看看,四川张裕果老师的原创文章:

预测高校及专业录取分的方法,大家可以用搜索引擎搜索一下,然后具体了解一下几种办法的大致情况,当然张老师举的几种办法里面,可能还有一些没有纳入进去,但也百变基本不离其中。

分差法的产生来历和背景大致是这样的,我当时在一线做招生工作,在02年以前,全国统一命题,高考的难易程度统一掌握,保证每年的分布差不多,招生计划和考生人数基本也都成上升趋势,注意是基本,不是特别肯定的,因此那之前考生当年考了600,明年还差不多600左右。

从02年开始,北京上海开始自主命题了,陆续各省纷纷开始自主命题,有一部分省又开始实行900分满分的标准分,命题这块和分数设置百花齐放了,难易程度也就跟以前都不相同了,也不好控制和掌握了,单纯用这个绝对分值就不行了,当时我确实也比较闭塞,就用南开的分数做实验,结果发现分差相对还挺稳定,又仔细一想这个有一定道理,因为省招办划定各批次录取分数线的时候就考虑到高考考生的情况分布,各批次整体的招生计划、考生整体人数、甚至往年调档情况、报到情况等,那么用这个差值可能有一定道理,当然名次我也绝对不排斥,但在那个时候,还基本都实行出分估分报志愿,省内的名次非常难查,这也是为什么当时我会提出样本法的原因。

大概在04年,我就在《高考金刊》写了一篇文章,大概应该是04年录取完给发表的,里面我提到用分数不能使用绝对分值了,不科学,还介绍了样本法,简单说就是去年你这个学校跟你学习差不多的孩子都考到哪去了,来参考这些学校。

然后用南开的例子说出了分差法,我不知道有没有人用的比我们早,但我当时确实没有看到类似的东西,也可能有是我无知,这个想法也得到了当时任高考金刊主编的李朝阳和高考金刊编辑,当今的高考金刊主编何林衡的认可,当然这都无所谓,谁早谁晚,他都是一个办法而已,还是为大家服务。

应该说对分差法的考虑就没有像今天这么细致,那个时候也没有相关的一些一对一的公司啊,或者专门以志愿填报为生的相关企业,我们纯属是看到学生按分参照不行,逼着想出来的一些稍好,但并不一定完全科学的办法。

后来,当然直到现在,我感觉很多高校在咨询或者判定学校在当地生源如何的情况下,还在使用这种办法。

考生和家长注意,用往年的录取分数预测今年,只是一种参考,我再强调一遍,没有任何一种办法就敢说我的这种办法就死能准确的判断出某某校今年就是652,排名就是1521名,

他们都各有利弊,比如分差法简单易行,好收集基础数据,当年的录取控制分数线是公开的,各高校往年的对应的录取分数也是公开的,一减就可以进行初步的判断,如果你所在的省本身也是出分出线填报志愿,两者一对比简单易行,虽然方法简单,你在填报的时候,如果使用这种方法可不能简单,比如所因为划线的时候考虑的是整体的招生计划,但具体到每一所高校的招生人数会对当年结果产生交大影响、还会受到考生整体考分分布不一致导致的结果不一致等问题。

比如某个学校在当地招生计划数一直是100人,突然你报考那年减为20人,如果你不考虑这个因素,分差肯定就出问题。

排名法相对比较适合考生在利用平时成绩判断自己在全省的位置,也就是说在高考还没有考的时候,做到心中有数的一种方法,但也存搜集不到排位信息、受招生计划、全省考生人数变化等情况的影响。

比如有的省根本不公布排位信息,没办法查询,又比如某个省考生人数增加20%,总的招生计划没变,你虽然可以用总招生计划数和人数增量来换算,但没想到换算完以后就这么巧,增加的这20%的人,不是平均分布的,他们都分布在低分段,你换算完的排名不管用了。

前些年,南方的一些省份比如广东,实行过标准分,也是除去了高考考题难易程度,但具体算法比较复杂,只有省招办在掌握全省高校招生情况,考生考分情况的基础上才可以使用,如果省招办没有此类分数的推广,考生个人很难算出自己的标准分。

还有的老师,按照排名和大致调档考生的比例计算出是否可以,比如清华北大当年两校在本省招生人数一共100人,按照一定的比例,比如说1.2或1.5,那么你排名在120名或150名的就可以报考清华北大,这也不失为一种办法,但也存在难于将高校好坏区分出来,如何保证这一比例科学的与否的问题。

方法还有很多,我不一一赘述。

因此,哪种填报办法从我看来也都不是十全十美的,预测一般就要承认误差,但是不是我们就没办法了呢?

我认为也不是,我个人来说推荐分差法和排名法,最好能够将两者结合考虑。

首先考生也应该分析一下本省的大致情况,如考生人数的变化大不大,高考分数分布的情况变化大不大,招生计划数变化大不大等等,有一些省招办会公布,有一些比较难获得相关信息,但我们应该相信,至少从高考命题要求来看,就要求一定的分布,我认为这些一般情况下不会出现大幅的变化,个别省个别年份出现大的变化的情况,那就要深入分析了,在变化不大的省,考生在没有目标学校的时候,我推荐用分差法先判断,比较简单易行,一旦进入小范围详细分析的时候再用样本法去验证分差法的准确性,如果两者存在很大的差异,则去找相关的原因,在自我分数定位的时候如果是出分填报志愿一方面算出分差,也应该找到当年位置和考生总体人数。

如果是考前或者估分填报志愿则推荐用排位法。

还有一点我觉得也值得考虑,就是还要从高校的心里分析问题,特别是高分的高校,他们都有预留计划,用来调剂生源不平衡的省份,大致的意思是哪个省的生源特别好,就在哪个省多投放一些招生计划,二本的一些市属高校的招生计划审批权是在所属省的规划处,他们通过申请审批也用增加招生计划来调节生源的不平衡,作为高校来说,他们往往希望生源稳中有升,稳字当头,而高校在判断生源的时候,我感觉从我身边的一些高校招生人员来看,往往也更多的使用分差法,因为说实在话,他们平时太忙了,很难拿出时间来通过整体招生计划数,还有总人数的变化来判断自己的生源,比较简单的方法是使用分差法,比如往年某个省一般都在一本线110分左右,今年突然预投档到120分分差,高校就有可能往这个省多投放一些招生计划,当然这都是有变数的,但现实中也是存在这种现象的,从这一点来说,分差法的使用也有一定的道理,目前很多人完全对分差法持否定态度,我认为也不一定,因为志愿填报的限定条件很多,比如北京在02年以前实行考前报志愿,在自我分数定位的问题上,你使用分差法就不一定保证准确,因为分差的前提是一本线要划得准确,但考前模拟考试北京一般都是根据各区的一本线,这就类似样本法,线本身就不是很准确,那分差法就会偏离一些,这只是自我定位出了问题,那是不是高校的分数高出分差的差值就会出问题,这个我认为相对还是准确的,稳定的,特别是招生计划多的高校。

总之志愿填报的影响因素很多,一动则全局动,一呼百应,一个因素变化,好多因素都在变,好在在多数省份虽然存在着因素的变动,但往往有的还起到抵消的作用,比如有的省总人数有变化,招生计划也有变化,如果影响是反的,这样还能抵消一些影响,出现特别大变化的省份据我所知还不是特别多,除了像从非平行改为平行,从估分改成出分,两者都造成分数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那么分数还是有一些变化,比如2013年的黑龙江从估分非平行直接改为平行后,招生院校录取分数线整体提高,据不完全统计,本科一批院校A段录取分数线平均提高近20分。

我还要说明的是,我并没有分析它总人数是否有变化,招生计划是否有变化等等,但我相信主要是以上两点造成,像这种情况,黑龙江14年考生在参照往年分数时就要适当考虑这些因素发生变化的问题。

以上是我最近的一点拙见,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分享:

喜欢

最实用2014年高考志愿填报指南

(一)

高健 

陈为海

高考志愿填报对每一位考生来说都是大事,但是大部分家长存在思路不清晰,知识匮乏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高健老师和我撰写了2014年高考志愿填报指南系列文章为您介绍填志愿的方法、技巧及最新政策。

高考志愿填报就是根据考生的分数选择出适合的学校,再根据孩子的未来职业规划选择出自己想学的专业和自己想就读的地域,然后这四个因素交叉匹配,就选择出来最适合我们孩子的志愿来了。

一、先说分数

很多家长存在误区,认为高考志愿填报主要是分数决定一切,没有分数就没法研究高考志愿填报,不知道你是不是也是这种想法?

如果有,我告诉你,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因为我们研究高考志愿填报的目的是根据孩子的高考分数,分尽其用,给孩子做一个最好的选择。

孩子考多少分,我们家长帮不上什么忙。

孩子考400分,我们就要发挥400分的最大作用,分尽其用;

孩子考600分,我们在填报志愿时选择600这个档的学校中最好的学校与专业。

2、再说拨云现日高考志愿导图中的第二个元素——院校

每一个分数段都会对应着一批学校,这些学校中既有综合性大学(比如南京大学,文理兼收什么专业都有),又有理工类大学(比如华中科技大学,理工类的大学),还可能有特色性院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通过名字就可以看出来他是学什么的),而且没有国家统一的排名,让家长往往很难取舍。

再就是在选择大学时,还有很强的技巧性,这一点也是众多家长难于把握的。

举个例子,比如吉林大学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重点大学,但是他曾经合并了很多学校,这些合并的学校中,有的就是一些非常普通的学校。

如果你非要冲着吉林大学的名气报考,一不小心被分配到某些合并的学校中去,那真是得不偿失。

二本三本专科学校中这样的陷阱会更多,这些我将会在《2014高考志愿填报指南》的其他文章中为大家列举。

 3、再一个就是地域

同等资历的学校,沿海地区的录取分数要比内陆高不少,这对家长和考生来说,往往是一个难于取舍的问题。

 4、最后一个问题就是专业

这里声明一点,专业与考生的分数关系不大,北京大学绝大部分专业,在大连大学都有开设。

选择专业要看孩子的性格和未来的职业方向。

在选择专业上历来就存在着学校和专业哪个更重要的问题。

几年之前,大部分人都认为学校更重要,理由是名校的学习氛围更好,特别是大部分高中老师支持这个观点,当然不排除高中学校更追求名校升学率的问题。

不过随着进几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严峻,支持专业更重要的人越来越多。

分数、学校、地域、专业这四个因素合理的交叉匹配,就能选择出我们理想的志愿。

这也是拨云现日高考志愿填报指导网高健老师常说的匹配法则。

可能你会说,陈老师,道理是这个道理,但是我还是不会匹配。

要想把高考志愿填报的四大要素完美的匹配起来,还需要两条线,这两条线就是“职业规划线”和“填报技巧线”。

所谓职业规划线就是根据孩子未来职业的发展预期来填报高考志愿。

你虽然现在不能给孩子一个明确的规划,但是我知道,大部分家长都对自己的孩子有这样的一个预期:

上大学甚至上名牌大学并不是我们家长的最终目标,我们的目标是上一所理想的大学,学一门孩子喜欢的专业,在毕业的时候掌握一技之长。

找到一个他(她)喜欢干,又学有所用的工作。

头三年不指望我们的孩子赚多少钱,关键是能真正掌握一门技术。

然后,女孩在合适的年龄结婚,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有一份安稳的工作。

男孩子再奋斗几年,在二十七八岁接近三十岁而立之年,真正的成为行业中的精英,并结婚生子。

三十岁之后,真正进入人生的辉煌时期,男孩子在这个阶段取得事业的成功,女孩子过上幸福的生活。

你不会规划,没法准确的预期,责任不在于你。

我们的教育体系中欠缺职业规划教育。

大学的专业有12大类,细分起来有八九百个,能准确地说出二十个专业学完后是干什么的,就业情况怎么样的家长并不多。

家长说不出来,学生更说不出来,这也就是那么多大学生就业不对口的原因。

你仔细想一下,专业不对口能干什么?

销售?

文员?

客服·

·

都是低门槛低收入,吃青春饭的活。

职业规划是一个体系。

以后我和高健老师的文章中会陆陆续续的把高考志愿填报中职业规划这条线给大家串起来,介绍高校的12大类专业是学什么的,干什么的,将来就业情况怎么样,未来职业发展情景怎么样,什么性格的人适合学这些专业,从事这些专业需要的哪些能力。

这样你也就知道了自己的孩子适合学什么了,甚至懂得规划自己孩子的职业发展之路了,实现我上面说的由“学有所用”到掌握“一技之长”,再到掌握“核心技术”,到最后“成为行业中的精英”的跨越。

我们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