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运车间综合应急预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194943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130.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储运车间综合应急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储运车间综合应急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储运车间综合应急预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储运车间综合应急预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储运车间综合应急预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储运车间综合应急预案.docx

《储运车间综合应急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储运车间综合应急预案.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储运车间综合应急预案.docx

储运车间综合应急预案

山东**化工有限公司

石脑油罐

泄漏、着火事故现场

综合应急预案

编制单位:

编制时间: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规范山东**化工有限公司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管理,明确事故应急处理中各级人员的职责,提高处置安全生产事故能力,在事故发生后,能迅速有效、有序地实施应急救援,最大限度的控制事故的扩大和蔓延,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降低事故损失,特制定本应急救援预案。

1.2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3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8〕第六号,2019年4月23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

3、《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

4、《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第493号令)

5、《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2016年6月3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88号公布,根据2019年7月11日应急管理部令第2号《应急管理部关于修改<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决定》修正)

6、《山东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试行)》(鲁安监发〔2009〕124号)

7、《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估指南》(AQ/T9011-2019)

8、《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基本规范》(AQ/T9007-2019)

9、《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369-2013)

10、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关于做好《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实施工作的通知应指信息〔2013〕29号

11、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评估暂行办法》的通知安监总厅应急〔2014〕95号

12、《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9号)

13、《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93号)

14、《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国务院令708号)

15、《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及处置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21号)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公司内所发生的火灾、爆炸、泄漏、锅炉爆炸、触电、灼烫伤害等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

1.4衔接预案

《利津县陈庄镇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1.5预案启动条件

当发生的事故在车间、公司控制能力范围之内启动三级、二级事故预案,当发生的事故超出公司控制能力范围但在公司控制范围内,启动一级事故预案。

1.6应急预案体系

本预案由综合预案、专项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组成,该公司应急预案体系见下图1.6-1。

图1.6-1预案体系示意图

1.7工作原则

本公司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遵循以下原则:

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保障职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预防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造成的损失。

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发挥专业救援力量的骨干作用和职工的基础作用。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在公司应急指挥部的组织协调下,各职能部门、生产车间和班组,负责有关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3、快速反应,高效运转。

公司的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在事故发生时快速出动,消灭事故,减少伤亡。

4、全员参与,群防群治。

动员全体员工参与公司的应急工作,参与应急预案的编制、修改和演练工作,明确应急预案流程,熟知自己在事故发生时应做的工作。

2、事故风险描述

2.1单位概况

山东**化工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10月22日,位于东营市利津县陈庄工业园,厂区占地面积66789.9㎡,主要从事化工产品、燃料油、渣油、蜡油、油浆、润滑油、石脑油等销售。

我公司现有员工67人,共设置有财务科、办公室、安环科、供销科、化验室、装置车间、储运车间、动力车间、三修车间、污水车间等。

安环科是我公司安全管理的专职部门,配备了1名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公司日常安全管理工作。

公司的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均取得相应资格证书,持证上岗。

我公司制定了相对完善的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我公司现有30万吨/年减粘装置1套,主要建筑施包括:

减粘装置1套、原料油罐区2座、原料油泵房1座、成品油罐区1座、成品油泵房1座、锅炉房1座、事故水池1座、污水处理场1座、辅助用房1套(包括变配电室、控制室、发电机房)、办公楼1座、职工宿舍3座、职工餐厅2座,消防水罐2台、循环水场1座、以及维修等其他辅助用房。

我公司采用国内成熟的减压蒸馏,运用闪蒸技术、全填料湿式减压蒸馏技术来加工重质油品,年加工原料油(油浆)30万吨,生产石脑油、蜡油、渣油、沥青等产品。

产品中石脑油为危险化学品,危险化学品目录序号1964,其他产品为非危险化学品。

2.1.1工艺概况

该公司为30万吨/年减粘装置,原料油由罐区进入装置后,经过流量计进入到E-101/AB、E-102、E-103、E-104/AB、E-105、E-106、E-107/AB、E-108/AB换热到270℃左右进入初馏塔,原料中少量轻烃蒸发从塔顶馏出,经冷却后进入初顶回流罐,一部分轻质油打回流进入初馏塔顶,另一部分作为石脑油产品出装置。

初馏塔底油用泵抽出,送至减压塔进料加热炉,加热到415℃左右进入减压塔底部,在减压塔塔顶少量轻烃馏出,经冷却后进入塔顶回流罐,瓦斯气体作为燃料去加热炉,罐底液相作为石脑油产品出装置。

侧线抽出减一、减二、减三线馏分油,经减压汽提塔汽提后,分别一路回减压塔,另一路分别与原料换热后再经冷却后送出装置。

减压蒸馏装置采用抽真空以获得减压塔的真空度,塔顶馏分被冷却至40℃进入塔顶油水分离器,气液分离后瓦斯经干气脱硫后送至加热炉作燃料(开停工及不正常操作时塔顶、容器顶安全阀启跳所泄放的可燃气体,均密闭送往加热炉焚烧处理),分出的污水经含油污水管网至污水处理厂;装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机泵冷却水以及设备、地面冲洗水均通过含油污水管网排放至污水处理厂。

表2.1-1涉及的危险物质的安全技术信息

物质

闪点

(℃)

燃点

(℃)

密度

(水=1)

爆炸极限

(%)

火灾

危险性

主要危险特性

原料油浆

>60

--

<1.07

--

丙B类

可燃,有害

石脑油

-2

480~510

0.78~0.97

1.1~8.7

甲B类

易燃,易爆,具刺激性

蜡油

>120

360

0.914

--

丙B类

可燃,有害

渣油

--

--

0.978

--

丙B类

可燃,有害

沥青

204.4

485

1.3~1.5

--

丙B类

可燃,有害

干气

-188

538

0.42

5.3~15

甲类

易燃,易爆,具窒息性

2.2事故风险描述

2.2.1生产过程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1)火灾、爆炸

该公司涉及的油气是甲类混合气体,油气的闪点和爆炸下限都很低。

工艺过程中,任何设备及管线的损坏、连接部位密封不良等都会导致易燃易爆物料泄漏,遇点火源有引发火灾和爆炸的危险。

开停车时,系统内的油气可能在爆炸极限范围内或接近爆炸极限,遇点火源容易引起油气爆炸。

装置内的电气设备有可能产生电器火花,物料流速太快会产生静电,处理不当有可能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仪表(压力计、温度计、液位计、流量计等)、阀门与法兰或管道与各设备或相互间的连接处密封不严密或仪表失控、安全阀失灵造成的设备或管路超压破裂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生产过程中各装置设备或管道发生泄漏,违章操作或操作不慎致物料外溢,泄漏出的可燃气体或可燃介质蒸气与空气混合,遇明火可能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生产操作过程中,装置塔类、罐类等设备温度或压力过高,操作失控,有可能引发爆炸事故。

若装卸泵电机防爆失效,易引发火灾、爆炸。

在装卸车、泵送等作业过程中,若未采用密闭方式,未采取防静电措施,因流速过快等原因,易产生静电导致火灾爆炸。

机动运输车辆进厂应戴防火帽或积灰堵塞,易引发火灾、爆炸。

若在装卸过程中因操作不慎或违章操作使泄漏物料,遇点火源会发生火灾、爆炸。

在装卸过程因操作不慎或违章操作而泄漏物料,遇违章动火、静电火花等有发生火灾、爆炸的危险。

2.3储运设施的危险分析

产品、原料在装卸车过程中,因违章操作或操作失误导致储罐溢满、泄漏,遇点火源会引发火灾、爆炸。

运送产品的车辆,因车辆故障、违章驾驶或驾驶员操作失误等,可能导致车辆伤害。

车辆无防火帽,驶入爆炸危险区域会引起火灾爆炸。

在装车、泵送等作业过程中,若未采用液下装卸车,或流速过快等原因,易产生静电导致火灾爆炸事故。

若储罐体自身设计强度不够,罐壁的厚度、材质、焊接质量存在问题,罐基础不牢固,安装存在缺陷,腐蚀等原因。

导致罐体破裂使易燃液体大量泄漏,遇点火源可引起火灾、爆炸;若无液位显示或高液位报警装置,可发生储罐满溢,溢出的易燃液体遇点火源引发火灾爆炸事故。

罐组未设防火堤或防火堤设置不符合规范,发生泄漏时油料漫流,易引起火灾、爆炸。

若大量漏液未及时收容,流入水源区域,会造成环境污染。

若装卸泵电机未采用防爆型,易引发火灾、爆炸。

在装卸车、泵送等作业过程中,若未采用密闭方式,未采取防静电措施,因流速过快等原因,易产生静电导致火灾爆炸。

机动运输车辆进厂未戴防火帽或积灰堵塞,易引发火灾、爆炸。

若在装卸过程中因操作不慎或违章操作使泄漏物料,遇点火源会发生火灾、爆炸。

罐组内布置的储罐,若相互之间间距过小,发生火灾时会相互影响,导致事故扩大。

罐组未设防火堤或防火堤有漏洞,储罐发生泄漏时会造成物料漫流,易发生火灾、爆炸和事故扩大。

3.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3.1应急组织体系

1)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在厂领导统一领导下,各有关职能组分工合作,各司其职,密切配合,迅速、高效、有序开展。

2)成立事故应急总指挥部。

由总经理担任总指挥,副总经理担任副总指挥。

成员由财务科、办公室、安环科、供销科、化验室、装置车间、储运车间、动力车间、三修车间、污水车间等组成各救援组。

如有特殊情况总经理不在企业时,由副总经理担任临时总指挥,安环科经理担任副总指挥,全权负责应急救援工作。

该公司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组织结构见下图:

 

图3.1-1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组织结构图

1)指挥机构

应急救援指挥部为常设应急机构,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安环科。

应急救援指挥部设指挥、副指挥

总指挥:

张发国

副指挥:

张来凯

指挥不在时,由副指挥全权负责应急救援指挥工作,现场指挥由当班班长负责。

应急救援小组

各应急救援小组成员如下:

①事故抢险组:

组长:

裴红军

成员:

当班在岗人员

②疏散救护组:

组长:

扈胜启

成员:

安环科人员

通讯联络组:

组长:

李海伟

成员:

办公室人员

后勤保障组:

组长:

王磊

成员:

当班在岗人员

3.2应急指挥系统人员职责

3.2.1应急指挥部

应急指挥部负责下达平时应急准备任务及突发事故的救援指挥和组织抢险,其具体工作如下:

1、负责现场应急救援指挥工作;

2、收集现场信息,核实现场情况,针对事态发展制定和调整现场应急抢救方案;

3、负责整合调配现场应急资源;

4、及时向上级公司及地方政府汇报应急处置情况;

5、协调地方政府应急救援工作;

6、负责现场新闻发布工作;

7、核实应急终止条件并决定应急终止;

8、负责现场应急工作总结;

3.2.2总指挥职责

1、应急总指挥应确保参与事故应急预案的部门熟悉他们的职责和任务,并能顺利完成。

2、指导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结合企业实际情况,编制出切实可行的事故应急预案。

3、判断是否可能或已经发生重大事故,是否要求应急服务机构帮助,并实施社会应急预案。

4、应急总指挥应定期使公司和社会事故应急预案相结合进行演练,并根据演练经验补充、修改和更新事故应急预案。

5、应急总指挥应和事故现场的主管人员在整个事故应急过程中保持密切联系,定期通报危险态势。

3.2.3副总指挥职责

1、评估事故的规模及发展趋势,决定需要内部或外部应急救援。

2、建立应急步骤以确保人员的安全和减少设施和财产的损失。

3、在较安全的地方,尝试对危险设施进行直接操作、控制。

4、指导危险设施的全部或部分停止运行,并与现场事故管理人员和关键岗位的人员配合,指挥危险现场人员撤离。

5、在总指挥到来之前代理其职责。

3.2.4应急办职责

1)应急办公室是本企业应急指挥部的日常办事机构,负责平时的应急准备。

负责报告、信息报送、组织联络各职能部门及协调。

2)负责与外界的渠道沟通、引导公众舆论。

3.2.5其它各组职责

1)事故抢险组职责

该组成员要对事故现场、地形、设备、工艺熟悉,在具有防护措施的前提下,必要时深入事故发生区域,关闭系统,抢修设备,防止事故扩大,降低事故损失,抑制危害范围的扩大。

并负责事故调查工作。

2)疏散救护组职责

①负责维持厂区治安,按事故的发展态势有计划地疏散人员,控制事故区域人员、车辆的进出。

负责对火灾事故的灭火等任务,并对其它具有火灾、爆炸等潜在危险点进行监控和保护,负责应急救援、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造成二次事故。

负责有关事故直接责任人的监护。

参加事故调查。

3)后勤保障组职责

负责急救行动提供物质保证。

其中包括应急抢险器材、救援防护器材、监测分析器材等。

4)通讯联络组职责

①负责及时将所发生的事故情况报告总指挥。

②负责联络相关救援人员及时到位。

③负责对受伤人员实施医疗救护,提供运送车辆,联系确定治疗医院,办理相关手续。

④负责提出重点目标的建议。

4.预警及信息报告

4.1预警

确认可能导致生产安全事故的信息后,要及时研究确定应对方案,通知各岗位采取相应行动预防事故发生;公司应急指挥部根据预测分析结果,对可能发生和可以预警的突发事件进行预警。

预警级别依据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势态,一般划分为三级:

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一般)。

1、Ⅰ级预警

影响范围超出公司,需要上级或外部应急救援力量提供援助的情况。

1)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2)发生较大火灾事故,难以控制;

2、Ⅱ级预警

影响范围超出车间边界但未超出公司边界,或仅靠本车间应急救援力量不能完全处理,需要动用公司应急救援力量进行处置且仅动用公司应急救援力量即可有效处理的情况。

1)发生较小的火灾事故;

2)较大的化学品泄漏事故;

3)触电事故;

3、Ⅲ级预警

影响范围未超出本车间,不需要动用其它部门应急救援力量,但需要应急办协调其他部门通过运行方式、生产负荷调整予以配合处理的情况。

1)机械伤害;

2)高处坠落;

3)车辆伤害;

4)灼烫伤害等;

4.2信息报告

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立即报告应急指挥部。

应急处置过程中,要及时续报有关情况。

事故单位负责人要根据职责和规定的权限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置,控制事态发展,及时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4.2.1信息接收与上报

一旦发生事故,立即电话报告公司应急指挥部。

总指挥根据接到的紧急情况报告,决定是否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根据事故情况,决定是否立即向当地政府应急办汇报、请求外部支援以及是否要启动更高级别的应急响应。

4.2.2信息传递

1)当出现Ⅰ级预警的事故,现场人员立即报告总指挥,由总指挥立即报利津县应急管理局,并由总指挥决定报119、120请求支援;必要时由事故现场负责人报119、120请求支援。

用时不多于30分钟。

公司应急人员应立即通知周边企业,做好相应的应急工作。

2)当出现Ⅱ级预警的事故,当班负责人立即报告总指挥、副总指挥。

用时不多于20分钟。

3)当出现Ⅲ级预警的事故,当班负责人立即报告车间负责人、应急办公室。

用时不多于10分钟。

报警人员需讲清楚以下内容:

1、事故发生单位的名称、地址、性质;

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

3、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

5.应急响应

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根据事故灾难的严重程度启动本级应急预案,超出本公司应急救援处置能力时,及时报请上一级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启动上一级应急预案实施救援。

5.1响应分级

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发生较大火灾事故一级响应。

发生较小的火灾事故、较大的化学品泄漏事故、触电事故二级响应。

机械伤害、高处坠落、车辆伤害、灼烫伤害三级响应。

一级响应为公司级,二级响应为车间级,三级响应为班组级。

5.2响应程序

三级响应:

事故现场负责人上报班长;二级响应:

班长上报车间负责人。

一级响应:

车间负责人直接上报总指挥。

各应急救援小组根据应急指挥指令和现场处置方案开展应急救援行动:

(1)事故现场班组启动事故现场处置方案,人员按照职责开展应急救援。

(2)迅速组织撤离、疏散现场作业人员和其他非应急救援人员,封锁事故区域,按规定实施警戒和警示。

(3)如发生火灾,根据风向立即通知下风向人员撤离到上风向,认真清点人数。

(4)根据事故等级情况,必要时通知非事故现场和周边区域的下风向人员撤离到上风向。

(5)根据现场清点人数的情况,及时通知抢救人员撤离危险区域。

(6)如果事故影响到周边区域的道路,要用标志禁止通行,同时用箭头或文字说明,通知人员绕行。

(7)立即采取保护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和引发次生事故。

(8)参加应急救援人员要配备相应的防护装备,并设有专人监护。

(9)如事故导致人员伤亡,应根据人员伤亡的情况展开救治和转移。

(10)及时掌握事故的发展情况,及时修改、调整和完善现场救援方案和资源配置。

5.3处置措施

现场处置主要依靠公司内部的应急处置力量。

事故灾难发生后,公司按照应急预案迅速采取措施。

根据事态发展变化情况,出现急剧恶化的特殊险情时,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在充分考虑专家和有关方面意见的基础上,依法及时采取紧急处置措施。

5.3.1事故现场紧急处置程序

1)警情与响应级别确定。

事故现场人员迅速向本车间负责人报告事故情况,并提供现场平面布置图、安全设施配置图等资料,为制定事故处置方案提供参考。

同时,安排有关技术人员协助救援。

车间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向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报告,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接到事故报警后,按照工作程序,对警情作出判断,确定响应的响应级别。

2)启动应急预案。

应急响应级别确定后,按所确定的响应级别启动应急程序,组长和副组长迅速通知应急救援小组人员到位、开通联系电话、调配救援所需应急资源、成立现场指挥部。

根据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的统一指挥,各部门立即按职责分工实施紧急处置,并随时报告处置情况。

5.3.2医疗卫生救助

事故灾难发生后,应急管理机构及时协调有关医疗救护机构和专科医院派出有关专家、提供特种药品和特种救治装备进行支援。

5.3.3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

现场应急救援人员应根据需要携带相应的专业防护装备,采取安全防护措施,严格执行应急救援人员进入和离开事故灾难现场的相关规定。

5.3.4群众的安全防护

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组织群众的安全防护工作,主要工作内容如下:

1)确定保护群众安全需要采取的防护措施;

2)决定应急状态下群众疏散、转移的方式、范围、程序;

3)指定有关部门负责实施疏散、转移;

4)开展医疗救护。

5.3.5社会力量的动员与参与

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组织调动相关社会力量参与应急救援工作。

5.3.6现场监测与评估

根据需要,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成立事故灾难现场检测、鉴定与评估小组,综合分析和评价检测数据,查找事故灾难原因,评估事故灾难发展趋势,预测事故灾难后果,为制定现场抢救方案和事故灾难调查提供参考。

5.3.7信息发布

在公司应急救援小组的指导下,安环科会同有关部门负责事故灾难信息的发布工作。

经主管负责人同意后迅速拟定信息发布方案、确定发布内容,及时采用适当方式发布信息、组织报道。

5.4应急结束

5.4.1应急结束的基本条件

1、泄漏部位已封堵,泄漏物已处理完毕。

2、火灾已经扑灭,可燃物清理完毕,无复燃的可能。

3、受伤人员已送至医院救护。

应急结束后,应明确:

a、事故情况上报事项。

b、需向事故调查处理小组移交的相关事项。

c、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总结报告。

5.4.2发布应急结束指令

发布人:

应急指挥部总指挥。

职责:

宣布结束应急状态,召集事故应急救援行动有关人员,安排好事故现场清理工作、事故善后处理、事故调查、保险索赔等工作,把事故情况以及事故应急救援过程向上级领导,并向地方政府相关领导汇报事故发生情况和事故应急救援情况。

6.信息公开

6.1信息公开的部门

公司一般不对外发布事故信息。

如有必要,事故信息由应急指挥部提供,由办公室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对外发布事故相关信息。

6.2应急信息公开原则

在信息发布过程中,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内容详实、及时准确。

6.3应急信息公开程序

需要对外公开的报道,应急办公室报请公司应急指挥部同意后方可对外公开。

办公室按照公开的信息内容及时通知周边相邻单位或者人员居住区域负责人以及相关的新闻媒体。

7.后期处置

7.1污染物处理

7.1.1洗消

对应急处置过程中收集的泄漏物、消防废水等进行集中处理,对应急处置人员用过的器具进行洗消。

7.1.2洗消对象

1、抢险人员;

2、抢险使用的工具;

7.1.3事故现场的清洁与净化

1、对现场中接触污染的员工和应急队员进行清洁净化;

2、对现场中被污染的仪器和设备进行清洁和清理;

7.1.4洗消注意事项

1、使用相应的洗消药剂;

2、洗消污水的排放必须经过环保部门的检测,以防造成次生灾害。

7.2生产秩序恢复

事故应急结束后,经事故调查组同意,进入生产秩序恢复阶段。

7.3事故后果影响消除

公司事故应急结救援束后,应急救援指挥部及时将事故情况公布。

7.4善后赔偿

7.4.1领导小组及职责

由后勤保障组负责与保险公司进行协调,负责处理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以及环境保护治理的经济赔偿。

7.4.2索赔步骤

1、发生保险责任事故时,应急指挥部在向有关部门求援的同时,要及时向投保公司报案,消防队应注意保护好现场;

2、构成火灾事故的,由消防部门出具火灾事故报告;构成爆炸事故的,由安全监察部门出具事故报告;构成人员伤亡的,由医疗机构出具诊断书或死亡证明。

3、在向保险公司索赔前,凭财产损失清单、医院收费单据、诊断书、死亡证明及消防等有关部门的事故报告,并出具“职工证明信”到当地应急管理局办理事故证明。

7.5事故调查

7.5.1调查组组成

发生一般及以上事故,由总经理组织相关人员组成调查组,协助、配合上级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处理。

7.5.2调查组职责

1、查明事故发生原因、过程;

2、查明事故过程中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情况;

3、确定事故责任者;

4、提出事故处理意见、防范措施和整改措施建议。

7.5.3事故现场保护

1、现场保护的基本要求

现场保护要在规定的时间和范围内,布置警戒,封锁现场,具体要求如下:

1)事故现场的保护时间从发生事故时起,到事故现场勘察结束。

在保护时间内,对确需及时恢复生产的,对移动物进行原状拍摄;

2)事故现场保护人员必须服从统一指挥,遵守纪律,不准无关人员进入现场,不准触摸现场物品,不准移动、拿走现场物品;

3)无论是在事故抢救过程中还是在事故现场勘察过程中,都要尽可能保护事故现场,为发现起火物、引火物、火势蔓延、犯罪痕迹,确定起火点,收集物证创造条件。

2、现场保护的范围

一般情况下,事故现场的保护范围包括燃烧到的全部范围以及与事故原因有关的一切重要地点。

以下情况需要适当扩大保护区:

1)起火点位置未确定

指起火点部位不明显;对起火点位置看法有分歧;初步认定的起火点与火场遗留痕迹不一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