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复习研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194598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92.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复习研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中考化学复习研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中考化学复习研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中考化学复习研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中考化学复习研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复习研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中考化学复习研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复习研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化学复习研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中等难度是12

较难题6

3、考试题型及考查内容(前3年)

  一、选择题:

(共10小题,题2分共20分)

1、物质变化

2、化学用语

3、六大营养物质

4、化学式意义

5、实验基本操作

6、科技发展

7、时事热点

8、元素周期表、原子结构

9、化学与生活、生产

10、溶液及溶解的曲线

  二、填空题:

(共5题,34分,外加4分附加分)

11、材料题

12、流程题

13、酸碱盐题

14、实验题

15、科学探究题

(有4分附加分)

  三、计算题(共1题,6分)

16、化学方程式计算题

四、2011年安徽省中考化学试题研究

(一)试卷整体结构

1、试题数量:

共4页,3大题,16小题,2658字

2、试卷分值、时间:

满分60分,4分附加分,理化共120分钟,化学不低于48分钟

3、试卷结构

选择10题,共20分,占33.3﹪

填空5题,共34分(附加分4分),占56.7﹪

计算1题,共10分,占10﹪

4、难度变化

试卷着重考查了学生“双基”的掌握情况及学科能力,在充分显现出试题的基础性的前提下,考查点的布局和考查方式与往年相比也有了新的变化(选择题的前两题的考查点与往年相比有较大变化,物质变化与营养素这两个考点被整合在第8题和第11题中),考查点布局的调整使填空题的命题空间更广阔,试题的综合性、应用性进一步提高,再加上其他题目的命题方式的一些变化,导致试卷难度比去年有所提高,进一步凸显选拔功能。

容易题、中等难度题、较难题所占分数的比例约为7:

2:

1。

5、内容分布

一级主题    二级主题    题号     分值    比例

科学探究     基本实验操作6、12

(1)、13(3)    5   18.3﹪

         实验设计与评价12

(2)        1

         归纳、推理与判断9、14

(2)(3)    5

身边的化学物质 地球周围的空气12(4)、14(4)    4  28.3﹪

         水与常见的溶液10          2

         金属与金属矿物15

(2)(4)     5

         生活中常见的物质16          6

物质的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的特征13

(2)       1   16.7﹪

         认识几种化学反应7          2

       质量守恒定律7、13

(1)、14

(1)、

                15

(1)          7

物质构成的奥秘 物质的多样性11

(1)         2 23.4﹪

         微粒构成物质8            2

         认识化学元素5            2

物质组成的表示3、4、11(3)(4)、12(3) 8

化学与社会发展 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12(4)   1  13.3﹪

 化学物质与健康1、11

(2)、13(4)  4

         常见的化学合成材料2        2

       保护好我们的环境12(4)       1

(二)试题特点

1.原创性和方向性(总体原则)

  命题体现以水平性考试为主,选拔性考试为辅的要求。

全部试题均为原创,即使是传统题,也从情境素材的选择、选项的设置、题型变化和问题的设计等方面做出变化;

命题中特别关注学生化学观念的形成与发展水平,注重在具体情境中考查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减少记忆性试题。

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减轻学生不必要的课业负担,对于扼制以题海战术、加班加点、机械训练的不良学习方式,引导我省初中化学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

同时也引导教师日常教学工作中认真钻研课程标准,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标,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加自己的知识积累,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2.基础性和稳定性(知识和技能的考查上保持稳定)

  试题注重考查初中化学的主干知识和核心观念(元素观、微粒观、分类观、化学反应与能量观),重视化学基础知识的积累,基本技能的训练,学习方法的感悟。

知识覆盖面广(2011年涉及《考试纲要》96个考点中的81个(2010年76),约占80%,其中A层次21、B层次43、C层次17)。

知识与技能方面,突出在具体的情景中考查初中化学核心知识,如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合价、化学方程式)、身边常见的化学物质(水、氧气、化学肥料、常见材料、酸碱盐等)和化学观点(元素观、微粒观、分类观和变化观等)。

  试题的稳定性体现在考查内容及比例(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化学实验、化学计算等内容所占比例)、题型、题量、难度等与往年相比保持基本稳定,甚至在阅读量上也保持稳定(2011年2685字,2010年2598字,2009年2746字)。

如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反应、化学与社会发展为20:

12:

20:

8,其中科学探究20分;

认知目标水平的层次比例A、B、C分别为15、30、20;

5、近三年中考化学试题特点

1、紧扣课程标准,坚持发展为本

2、坚持能力立意,突出“三维目标”

3、内容科学联系实际

4、注重基础知识体现学科特点

六、近三年中考化学试题分析比较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第1题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石器、青铜器、铁器、高分子材料)

(宣纸制作各工序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工序)

化学观念

(合成药物、新材料、化石燃料、低碳生活、化肥、粮食危机1、)

第2题

六大营养素

化学式中某元素化合价

物质分类

(有机物2、)

第3题

化学式含义(香叶醇)

化学式中某元素化合价3、

4

 

5

实验内容

(实验操作或装置是否正确)

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

化学式含义

(大蒜新素)

(实验操作是否正确)

(绿原酸4、)

原子结构知识

(元素周期表单元格信息5、)

6

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热冰”的性质、变化)

(实验操作是否正确6、)

7

(元素周期表单元格信息)

化学观念问题

(低碳生活、节能、减排)

化学反应知识

(反应类别、配平、质量守恒、元素分布7、)

8

酸碱盐知识(由pH推溶液酸碱性)

(物理变化、混合物、分子性质8、)

9

环境问题(燃料、能源、环境)

化学反应知识(反应类别、实质、环境污染)

化学推理(酸碱性、导电性、氧气检验9、)

10

有关溶液知识

(温度、溶解度、浓度)

(溶解度、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溶解度、溶质质量分数10、)

11

身边的化学物质

(以热水瓶的组成物质为载体,考查金属、合成材料、物质鉴别及除杂内容)

(以铁画、丝画、青铜器等为载体,考查金属材料、有机材料、非金属材料、金属的性质及化学方程式知识)

身边的化学物质(以药品包装为载体,考查金属材料、有机合成材料、营养素、物质的鉴别及化学式等知识11、)

12

物质的化学变化

(以用废铜制硫酸铜为背景,考查化学反应及物质分离提纯等知识)

化学实验

(以一种常见的制气装置,考查O2、CO2的制取和鉴别知识)

燃料与燃烧

(仪器名称、气体收集、充分燃烧、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12、)

13

物质的制取

(以钛的冶炼为背景,考查化合价、化学反应及类型、金属锈蚀等有关知识)

生产流程图

(以煤制取乙二醇为背景,考查物质的分类、性质、化学变化等内容)

(物质变化、方程式书写、实验操作、化学与健康13、)

14

实验探究

(以“草酸分解产物”为研究课题,考查对产物的猜想及实验验证,从实验原理及环境的角度评价实验方案的优劣)

(以“酒精灯火焰温度”为研究课题,通过不同方法,探究酒精灯外焰、内焰、焰心的温度,并对温度不同的原因进行分析)

(以燃烧产生火焰的原因为探究课题,通过对比分析,探究燃烧产生火焰的原因等14、)

15(开放性题)附加4分

科学探究

(探究“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时氧气最低浓度是多少”)

(探究“铁的锈蚀条件及影响锈蚀速率的因素”)

(探究“金属活动性”15、)

16

化学计算

(化学方程式与溶质质量分数的综合,利用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计算铜、锌混合物中铜的质量分数及所用稀硫酸中溶质质量分数)

(化学方程式与溶质质量分数的综合,根据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计算生成硫酸钠的质量)

(化学方程式与质量分数的综合,根据一定质量的混合物,计算化合物的质量,再根据已知化学方程式求生成物硅酸钠的质量16、)

第二部分变化的趋势——今年可能会怎样考?

  可能性趋势:

  趋势一、考纲变化——试题细微变化的风向标:

2011考纲与2010年的变化

  趋势二、注重基础,突出“稳中求变、变中求新”的考查模式

  会继续立足于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基本态度的考查,保持每年必考的若干知识点和稳定的题型、题量,体现“稳中求变、变中求新”的考查模式,过渡到2012年全新的化学考试中。

  趋势三、注重生活实际,关注社会热点

纵观2011年中考化学试题不难发现,中考试题会选取生产、生活及与时事相关的某些素材作为试题背景,而选取这些素材的目的在于考查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收集、整合、运用信息的能力。

2009年底到2010年初,社会热点和重大新闻事件不断,如2010年安徽省第7题,结合了“低碳经济”,2011年安徽省第1题结合了“国际化学年”,第4题结合了“绿原酸”,第8题结合了“干水”,2011年芜湖第5题结合了日本核辐射。

从这些事例中可以看出社会热点、突发事件、自然灾害等在中考中的地位。

社会热点化学事件

如:

上海地铁10号线“9·

27”事故、第八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发现了准晶”、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深圳第二十六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11月13日云南师宗县私庄煤矿事故、“神舟八号”“天宫一号”对接工程、中国首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和俄罗斯“福布斯-土壤”探测器、强生婴儿洗发水“质量门”、沪地铁追尾、卫生部:

全国近一成游泳池尿素含量超标、卫生部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盐碘含量》等

  趋势四、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加大开放性试题的考查力度

国家教育部在中考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指出:

理科考试应增加开放性题目,鼓励学生有自己的见解,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此基础上,中考化学命题将会继续加大开放性试题的考查力度。

主要包括试题开放、解题过程开放、答案开放、表达方式开放等类型,此类试题涉及环保问题、实验设计、知识方法总结等。

例如2011安徽省第11题、12题(3)小题、13题(4)小题、15题(6)小题,分别从内容、过程、方法等方面开放,多角度、多层次、多途径地考查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提取信息能力、分析数据能力、归纳总结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等。

  趋势五、注重科学探究,突出对探究能力的考查

中考化学命题将会继续加大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

这类试题多数以实验探究为主,对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科学探究的八个要素进行考查。

常通过列举资料、思维辨析等方式考查学生对比、分类、概况、抽象等科学方法的应用能力。

例如2011安徽省第14、15题都是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

14题是对燃烧产生火焰的原因进行探究;

15题是对金属的活动性进行探究。

  趋势六、淡化化学计算,强调计算的应用性和实践性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主要体现在学科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化学计算逐渐改变纯理论计算,尽可能体现计算的实际应用价值,减少人为编造的繁、难计算,使计算与生活、生产实际联系起来;

同时也体现了学以致用的课程要求。

2011年安徽省、芜湖市两份试卷计算题都是已知化学方程式计算,而且都设计成两小题,设置了一定的梯度,降低了难度。

应该性趋势--今年会怎样考?

  1、试题难度会基本保持稳定;

  2、试题题型会基本保持不变;

  3、学科热点知识年年必考;

  4、科学探究仍将是考查的重点;

  5、试题仍会关注社会热点、联系生活实际及身边化学事件;

第三部分应对的措施——我们该怎么办?

2012备课复习思路及策略

  1、立足课本、夯实基础。

要诀一:

以《化学课程标准》为纲,以《学科说明》为本,立足教材,夯实双基,不盲目拔高、追新,不一味追求高难度。

  2、精于总结、构建网络。

要诀二:

注重知识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知识脉络的形成能力。

注重对基础知识的加工整理,既有利于知识的联想和应用,又有利于思维的联想、知识的迁移和综合应用。

  3、联系社会、关注热点。

要诀三:

关注化学知识与生产、生活的紧密联系,关注社会热点。

4、加强实验、增强探究。

要诀四:

明确能力要求,强化能力训练。

复习时要坚持知识和能力并重,重视科学探究。

  5、精选试题、强化训练。

要诀五:

教师下题海,学生精做题;

教师精于讲,学生勤于思。

6、模拟训练、规范作答。

要诀六:

错题是个宝,复习不可少。

每一位考生都要做好错题整理,错题分类,红笔纠错,经常翻阅。

第四部分:

浅见

一、不变的是知识,变化的是呈现方式、组合方式。

新的情景要以不变应万变!

二、课堂教学以使学生全面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为主,教师暗地里可侧重与中考中考察的知识点;

三、课程结束可制定三轮复习计划:

1、以课本为主线,快速复习巩固课本内容,以总结和练习为主(2-3周);

2、分五大块进行第二轮复习:

身边的化学物质,如空气、水、金属、酸碱盐氧化物等常见物质;

物质的变化,如变化的特征、变化的类型、化学变化的方程式及其应用等;

物质的奥秘,如物质的宏观组成、微观结构、物质的分类等;

化学与社会发展,如资源与能源的利用、化学物质与健康、化学合成材料、环境保护等;

科学探究,如基本实验操作、实验设计与评价、分析归纳推理与判断等。

3、根据自己的见解,每人出两套和中考试题相对应的模拟题对学生进行训练;

4、利用综合模拟试卷,进行第三轮复习训练。

5、最后给学生介绍考试经验,如:

  

(1)学生答题技巧指导

  

、通览全卷,沉着应战。

当拿到试卷以后,学生不要匆忙提笔就写,而是应在正式答题之前将全卷通览一遍,了解试卷的分量,试题的类型,所考的内容,试题的难易和各题的比分等,做到心中有数,沉着应战。

、答题顺序应是:

从前到后,先易后难,不要跳着做题。

考试中肯定会出现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或难题,学生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不要慌张,要沉着应战,因为你觉得难的题目别人也觉得难,做不出来的难题可以先跳过去,但是要做个小记号,当试卷基本答完,再回过头来换一个思路重新作答。

、仔细审题、完整答题。

近几年中考学生都觉得化学试题并不难可就是难得高分,其原有多方面的,有些失分是可以避免的,比如;

化学试题好做“文字游戏”,同一题中有时“符号”、“名称”交替要求,只要认真读题、审题,把一道题读完再答题,定能避免出错。

叙述性题一定要按试题要求用化学语言回答完整、回答到位。

对于综合性的试题及计算题,可以先在草稿纸上按题述理出分析过程,以便顺利解题。

、合理安排考试时间。

每年都会有考生因为各种原因导致考场发挥失常,影响考试成绩。

其中最常出现的现象就是因为时间分配不合理导致时间不够、或是因为紧张而来不及完成考题。

所以一定要合理安排考试时间,化学一般不少于48分钟,一定不能做几题物理再做几题化学。

(2)、学生考前心态调整

中考的成功要素就是“实力+心态”。

、老师对考生强调要树立“把中考当作一次练习”的观念。

许多同学在常态下的学习效率往往比较高,而在紧张的情绪下,做题错误的就很多。

所以我们广大考生要树立信心,自信地走向考场。

尽管放下包袱,轻装上阵。

、要学生坚信自己通过三年的学习,特别是本学期的总复习,已经较好地掌握了初中的知识。

要反复地积极地暗示自己:

我有实力,我能成功!

、保持“人易我易,但我不大意;

人难我难,但我不畏难”心态,这样就能克服看到难题的畏惧心理。

、考前如果紧张的话,建议学生找老师、同学、家长聊聊考试外的东西,舒缓情绪,减减压。

安徽省2011年中考化学试卷

1、(2011安徽)为纪念化学对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贡献,联合国将2011年定为“国际化学年”。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合成药物的研发和使用,保障了人体健康

B.新材料的研制和应用,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

C.化石燃料的直接利用,促进了低碳经济的发展

D.化肥的合理使用提高了农作物产量,缓解了人类粮食危机

 解析:

本题以“国际化学年”相关知识为背景,要求考生关注社会,关注能源,关注生活和健康。

属于容易题。

2、(2011安徽)下列几种常见的饮料中,不含有机物的可能是【】

   A.果汁B.牛奶 C.矿泉水    D.啤酒

  解析:

本题以考生熟悉的常见饮料为素材,考查物质的分类。

从抽样统计来看,本题是选择题中最难的(难度系数0.64),但有很好的区分度。

这就要求我们的化学教学要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身边的化学物质和化学现象。

3、(2011安徽)科学家发现纳米硒(Se)可将汞转化为HgSe,从而消除汞污染。

HgSe中汞元素为+2价,则硒元素的化合价是【】

A.+2B.0C.﹣1D.﹣2

本题以纳米硒将汞转化为HgSe为背景,考查化学式和化合价之间的关系,利用化学式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即可求解,属于较容易题。

4、(2011安徽)绿原酸(C16H18O9)被誉为“第七类营养素”,它可以从我省栽种较广的杜仲(中药材)中提取。

下列有关绿原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分子中含有9个水分子

B.在一定条件下,可燃烧生成CO2和H2O

C.属于氧化物

D.分子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

解析:

本题以我省栽种的中药材为素材,渗透了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考查的知识与技能是:

学生的分类观、元素观、微粒观以及相关计算知识,要求的层次是理解水平。

在面对“双基”的考查时避免了知识的简单再现和技能的机械组合的记忆模式,而注重融合运用。

但从抽样统计分析可知,此题的难度系数为0.67,折射出学生对基本概念的掌握、基本知识的应用令人堪忧,对于警醒今后的教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5、(2011安徽)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碘盐是人体摄入碘的唯一来源         

B.碘原子的质子数为53

    C.碘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

    D.碘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53              

本题以日本大地震后市民疯狂抢购食盐这一现象为背景,考查物质结构的知识。

从抽样统计分析来看,考生对此类知识掌握较好。

6、(2011安徽)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收集CO2并验满B.加热液体C.取用液体D.收集O2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点,也是历年不变的考查对象,本题图文结合,以液体的取用和加热、气体的收集和验满为具体情境,考查学生基本实验原理和操作技能。

只要亲自做过实验的学生都不难得出结论。

此题很好的区分度要求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加强实验教学,让学生亲自经历、感受,加深对实验操作和原理的理解。

7、(2011安徽)科学家提出:

“硅是未来的石油”,制备粗硅的反应为:

SiO2+2C==Si+nC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化学方程式中n=1B.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C.反应前后原子总数发生变化D.硅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本题以粗硅制备的反应方程式为载体,考查学生对反应类型、质量守恒定律等知识理解。

从答题中反映出考生不能很好的从题目的信息中提炼出题干,应加强学生的阅读及理解能力的培养。

8、(2011安徽)据报道,化学家创造出对CO2有较强吸收能力的糖粉状物质—“干水”,其每个颗粒含水95﹪,外层是SiO2。

A.干水吸收的CO2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B.干水和干冰是同一种物质

C.干水中的分子不再运动D.干水是一种混合物

解析:

本题以新材料“干水”为情景,考查物质的变化和分类。

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避免让学生死记硬背,而应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多读、多思、多想来获取更多的知识和信息,学习“活”的化学知识。

9、(2011安徽)科学探究中常用到推理的方法。

根据下列实验事实推出结论正确的是【】

编号

实验事实

实验结论

A

某溶液使酚酞溶液变红

该溶液一定是NaOH溶液

B

某物质可以导电

该物质一定是金属单质

C

常温下,测定某溶液的pH=3

该溶液一定呈酸性

D

某气体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该气体一定不含氧气

本题以考生熟知的化学事实(现象)为情景,考查学生回忆、辨析相关内容和对信息的分析处理能力。

从抽样统计分析来看,此题难度不大,但区分度很好。

10、(2011安徽)蔗糖是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其溶解度曲线如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卡通动漫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