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燕策三作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战国策燕策三作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战国策燕策三作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张丑说:
燕王之所以要杀我。
是因为有人说我有宝珠,燕王想得到这颗宝珠。
可现在我已经把这颗宝珠丢失了,燕王却不相信,你如果把我送交燕王,我就说是你夺了我的宝珠,吞到肚子里去了。
燕王一定要杀你,剖开你的肚子和肠子。
一个贪得无餍的国君,只能用私利才可以说服他。
我反正是要死的,你的肠子也会一寸一寸地被切断。
边防人员害怕,就把张丑释放了。
燕王喜使栗腹以百金为赵孝成王寿原文:
燕王喜使栗腹以百金为赵孝成王寿,酒三日,反报曰:
赵民其壮者皆死于长平,其孤未壮,可伐也。
王乃召昌国君乐间而问曰:
何如?
对曰:
赵,四达之国也,其民皆习于兵,不可与战。
王曰:
吾以倍攻之,可乎?
曰:
不可。
曰:
以三,可乎?
王大怒。
左右皆以为赵可伐,遽起六十万以攻赵。
令栗腹以四十万攻鄗,使庆秦以二十万攻代。
赵使廉颇以八万遇栗腹于鄗,使乐乘以五万遇庆秦于代。
燕人大败。
乐间入赵。
燕王以书且谢焉,曰:
寡人不佞,不能奉顺君意,故君捐国而去,则寡人之不肖明矣。
敢端其愿,而君不肯听,故使使者陈愚意,君试论之。
语曰:
‘仁不轻绝,智不轻怨。
’君之于先王也,世之所明知也。
寡人望有非则君掩盖之,不虞君之明罪之也;
望有过则君教诲之,不虞君之明罪之也。
且寡人之罪,国人莫不知,天下莫不闻,君微出明怨以弃寡人,寡人必有罪矣。
虽然,恐君之未尽厚也。
谚曰:
‘厚者不毁人以自益也,仁者不危人以要名。
’以故掩人之邪者,厚人之行也;
救人之过者,仁者之道也。
世有掩寡人之邪,救寡人之过,非君心所望之?
今君厚受位于先王以成尊,轻弃寡人以快心,则掩邪以救过,难得于君矣。
且世有薄于故厚施,行有失而故惠用。
今使寡人任不肖之罪,而君有失厚之累,于为君择之也,无所取之。
国之有封疆,犹家之有垣墙,所以合好掩恶也。
室不能相和,出语邻家,未为通计也。
怨恶未见而明弃之,未尽厚也。
寡人虽不省乎,未如殷纣之乱也;
君虽不得意乎,未如商容、箕子之累也。
然则不内盖寡人,而明怨于外,恐其适足以伤于高而薄于行也,非然也。
苟可以明君之义,成君之高,虽任恶名,不难受也。
本欲以为明寡人之薄,而君不得厚;
扬寡人之辱,而君不得荣。
此一举而两失也。
义者不亏人以自益也,况伤人以自损乎!
愿君无以寡人不肖,累往事之美。
昔者柳下惠吏于鲁,三黜而不去。
或谓之曰:
‘可以去。
’柳下惠曰:
‘苟与人之异,恶往而不黜乎?
犹且黜乎,宁于故国尔。
’柳下惠不以三黜自累,故前业不忘;
不以去为心,故远近无议。
今寡人之罪,国人未知,而议寡人者遍天下。
‘论不修心,议不累物,仁不轻绝,智不简功。
’弃大功者,辍也;
轻绝厚利者,怨也。
辍而弃之,怨而累之,宜在远者,不望之乎君也。
今以寡人无罪,君岂怨之乎?
愿君捐怨,追惟先王,复以教寡人。
意君曰,余且匿心以成而过,不顾先王以明而恶,使寡人进不得修功,退不得改过,君之所揣也。
唯君图之。
此寡人之愚意也。
敬以书谒之。
乐间、乐乘怨不用其计,二人卒留赵,不报。
燕王喜派相国栗腹拿出金百斤向赵孝成王献礼致敬,饮酒三日,返回燕国汇报说:
赵国的老百姓壮年人都死于长平之战,年幼的一代还未壮大,您可以乘机去攻打赵国。
燕王于是召见昌国君乐间,问他:
去攻打赵国怎么样?
乐间回答说:
赵国是四通八达的国家,他们的民众都通晓作战,不能与赵国开战。
燕王说:
我用一倍的兵力去攻打它,可以吗?
不可以。
我用三倍的兵力,可以吗?
燕王大怒。
左右大臣都认为赵国可以攻打,于是立刻出兵六十万去攻打赵国,派栗腹率领四十万士卒进攻鄗地;
派庆秦率领二十万士卒进攻代郡。
赵国派廉颇率领八万人在鄗地迎战栗腹,派乐乘率领五万人在代郡迎战庆秦。
结果燕军大败,乐间投奔赵国。
燕王写信责备乐间并致歉意,说:
寡人无能,没有遵从您的意见,所以您才弃国而去,可见寡人无能这是非常明显的了。
我想表明自己的心愿,您却不肯听,所以派使者陈述我的心思,请您抉择。
常言说:
‘仁者不轻易绝交,智者不轻易抱怨。
’您对待先王,举世明知。
寡人如果有不当之处,希望您能包涵,没想到您公开加罪于我;
寡人如有错误,希望您能教诲,没想到您公开抛弃了我。
而且寡人的罪过,国内无人知道,天下无人了解,您逃匿出国,公开抱怨并抛弃我,寡人就有罪了。
不过,恐怕您也没有尽到忠心吧,俗话说:
‘敦厚的人不以毁损他人来抬高自己,仁德的人不以毁损他人来追求名誉,’因此,掩盖别人邪恶的人是敦厚的人的行为,纠正别人错误的人是仁德的人的行为。
世间有能掩盖寡人的邪恶,纠正寡人的过错的,不寄希望于你,又寄希望于谁呢?
您受到先王的厚待而享受尊位,现在却轻率地抛弃寡人而称心如意,那末,掩盖我的邪恶,纠正我的错误,就很难要求于您了。
而且世人虽然对待寡人很刻薄,我反而厚待他们;
他们行为虽然有错误,我反而惠爱并任用他们。
现在即使寡人蒙受无能的罪名,而您也会受到缺乏仁厚之风的批评,还是由您抉择吧,我无所他求。
国家有边界,就如同家庭有垣墙一样,是用来敦睦感情,掩饰内丑的。
家庭不和睦,便把家里的予盾宣扬出去,这可不是符合一般常理的做法。
怨恨还未显露,就公开抛弃,不能说是尽到忠心了。
寡人虽不好,还不象殷纣那末坏;
您虽然不得志,还没有象商容、箕子遭到的那种灾祸。
可是,您没有把我的错误掩盖在内部,反而在外面公开抱怨,恐怕这恰恰足以伤害您的高义,而降低高尚人格,不是这样吗?
如果您这样做,可以表明您的大义,可以成全您的高风亮节,我虽然蒙受不好的名声,也不觉得难以接受。
想要表明寡人待您刻薄而您又见得敦厚;
宣扬寡人的耻辱,而您又不见得光荣。
这样一做,双方都受损伤。
讲节义的人,不以损害他人来抬高自己,何况损害了别人而又损害了自己呢?
希望您不要因寡人无能,而伤害您以前的美德善行。
从前柳下惠在鲁国做法官,多次被撤职,却不离开鲁国。
有人对柳下惠说:
你可以离开鲁国了。
’柳下惠说:
如果与一般凡人不同,到哪儿不会不被撤职的呢?
既然都是一样被撤职,我宁愿在本国被撤职。
’柳下惠并不因多次被撤职而自暴自弃,所以人们不忘却他过去的功业;
不去考虑离开本国,所以古今没有人非议他的。
现在我的错误本国人未必知道,可是议论寡人的人遍及天下。
谚语说:
忠言不加伪饰,高论不伤害人,仁人不轻率绝交,智者不丢弃功业。
’抛弃人的大功,就会使别人情绝而仇恶;
轻率绝交,贪求私利,结果就产生怨恨,因绝情而抛弃前功,因怨恨而自暴自弃,这种情况应该产生在与国君疏远的大臣之中,不希望发生在您的身上,如果我没有罪过,您难道会怨恨吗?
希望您抛弃怨恨,追念先王,再来继续教导寡人。
也许您会说:
‘我将因为您的过错而感到高兴,因表明您的丑恶而不顾先王对我的厚爱。
’使寡人进不能建立功业,退不能改正错误,这都由您来决定,希望您考虑,这是寡人区区心意,所以诚恳地写这封信向您说明。
乐间抱怨燕王不采用他的计谋,终于留在赵国没有回信秦并赵原文:
秦并赵,北向迎燕。
燕王闻之,使人贺秦王。
使者过赵,赵王系之。
使者曰:
秦、赵为一,而天下服矣。
兹之所以受命于赵者,为秦也。
今臣使秦,而赵系之,是秦、赵有郄。
秦、赵有郄,天下必不服,而燕不受命矣。
且臣之使秦,无妨于赵之伐燕也。
赵王以为然而遣之。
使者见秦王曰:
燕王窃闻秦并赵,燕王使使者贺千金。
秦王曰:
夫燕无道,吾使赵有之,子何贺?
使者曰:
臣闻全赵之时,南邻为秦,北下曲阳为燕,赵广三百里,而与秦相距五十余年矣,所以不能反胜秦者,国小而地无所取。
今王使赵北并燕,燕、赵同力,必不复受于秦矣。
臣切为王患之。
秦王以为然,起兵而救燕。
秦国联合赵国,赵国向北攻打燕国。
燕王听说后,派使臣去向秦王祝贺。
使臣经过赵国,赵王扣留了他,使臣说:
秦国和赵国联合,诸侯都服从。
燕国之所以听命于赵国是因为秦国和赵国联合的缘故。
现在我出使秦国,而赵国扣留我,这说明秦国和赵国有矛盾。
秦、赵两国有矛盾,诸侯就一定不会服从赵国,燕国也不会听命于赵国。
再说,我出使秦国,并不妨碍赵国进攻燕国啊。
赵王认为说得对,就释放了燕国使臣。
燕国使臣拜见秦王说:
燕王听说秦、赵两国联合,燕国派我持金千斤来祝贺。
秦王说:
燕王昏庸无道,我要赵国灭掉燕国,你还来祝贺什么?
燕国使臣说:
我听说,当赵国在全盛时期,南面的邻国是秦国,北面的下曲阳靠近燕国,赵国的土地方圆三百里,却与秦国相持了五十多年,赵国之所以反不能战胜秦国,是因为赵国小,又没有可能有其它国家来帮助扩大自己的国土。
现在大王要赵国向北去灭掉燕国,如果燕国和赵国联合一致,就肯定不会再听从秦国了。
我暗自为大王担忧。
秦王认为说得对,于是派兵援救燕国。
燕太子丹质于秦原文:
燕太子丹质于秦,亡归。
见秦且灭六国,兵以临易水,恐其祸至。
太子丹患之,谓其太傅鞫武曰:
燕、秦不两立,愿太傅幸而图之。
武对曰:
秦地遍天下,威胁韩、魏、赵氏,则易水以北,未有所定也。
奈何以见陵之怨,欲排其逆鳞哉?
太子曰:
然则何由?
太傅曰:
请入,图之。
居之有间,樊将军亡秦之燕,太子容之。
太傅鞫武谏曰:
夫秦王之暴,而积怨于燕,足为寒心,又况闻樊将军之在乎!
是以委肉当饿虎之蹊,祸必不振矣!
虽有管、晏,不能为谋。
愿太子急遣樊将军入匈奴以灭口。
请西约三晋,南连齐、楚,北讲于单于,然后乃可图也。
太子丹曰:
太傅之计,旷日弥久,心惛然,恐不能须臾。
且非独于此也。
夫樊将军困穷于天下,归身于丹,丹终不迫于强秦,而弃所哀怜之交置之匈奴,是丹命固卒之时也。
愿太傅更虑之。
鞫武曰:
燕有田光先生者,其智深,其勇沉,可与之谋也。
太子曰:
愿因太傅交于田先生,可乎?
鞫武曰:
敬诺。
出见田光,道太子曰:
愿图国事于先生。
田光曰:
敬奉教。
乃造焉。
太子跪而逢迎,却行为道,跪地拂席。
田先生坐定,左右无人,太子避席而请曰:
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
臣闻骐骥盛壮之时,—日而驰千里。
至其衰也,驽马先之。
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精已消亡矣。
虽然,光不敢以乏国事也。
所善荆轲,可使也。
愿因先生得愿交于荆轲,可乎?
田光曰:
即起,趋出。
太子送之至门,曰:
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
田光俯而笑曰:
诺。
偻行见荆轲,曰:
光与子相善,燕国莫不知。
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形已不逮也,幸而教之曰:
‘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
’光窃不自外,言足下于太子,愿足下过太子于宫。
荆轲曰:
谨奉教。
光闻长者之行,不使人疑之,今太子约光曰:
‘所言者,国之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
’是太子疑光也。
夫为行使人疑之,非节侠士也。
欲自杀以激荆轲,曰:
愿足下急过太子,言光已死,明不言也。
遂自刭而死。
轲见太子,言田光已死,明不言也。
太子再拜而跪,膝下行流涕,有顷而后言曰:
丹所请田先生无言者,欲以成大事之谋,今田先生以死明不泄言,岂丹之心哉?
荆轲坐定,太子避席顿首曰:
田先生不知丹不肖,使得至前,愿有所道,此天所以哀燕不弃其孤也。
今秦有贪饕之心,而欲不可足也,非尽天下之地,臣海内之王者,其意不餍。
今秦已虏韩王,尽纳其地,又举兵南伐楚,北临赵。
王翦将数十万之众临漳、邺,而李信出太原、云中。
赵不能支秦,必入臣。
入臣,则祸至燕。
燕小弱,数困于兵,今计举国不足以当秦。
诸侯服秦,莫敢合从。
丹之私计,愚以为诚得天下之勇士,使于秦,窥以重利,秦王贪其贽,必得所愿矣。
诚得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之侵地,若曹沫之与齐桓公,则大善矣;
则不可,因而刺杀之。
彼大将擅兵于外,而内有大乱,则君臣相疑。
以其间诸侯,诸侯得合从,其偿破秦必矣。
此丹之上愿,而不知所以委命,惟荆卿留意焉。
久之,荆轲曰:
此国之大事,臣驽下,恐不足任使。
太子前顿首,固请无让。
然后许诺。
于是尊荆轲为上卿,舍上舍,太子日日造问,供太牢异物,间进车骑美女,恣荆轲所欲,以顺适其意。
久之,荆轲未有行意。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
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
荆卿曰: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
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
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
轲曰:
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
樊於期乃前曰:
为之奈何?
荆轲曰:
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抗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将军岂有意乎?
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
遂自刎。
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
既已,无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
乃为装遣荆坷。
燕国有勇士秦武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视。
乃令秦武阳为副。
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顷之未发。
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
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
丹请先遣秦武阳。
荆轲怒,叱太子白: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
遂发。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至易水上,既祖,取道。
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
又前而为歌曰: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复为忼慨羽声,士皆睹目,发尽上指冠。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
燕王诚振畏慕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
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
唯大王命之。
秦王闻之,大喜。
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
至陛下。
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
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惧,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秦王谓轲曰:
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抗之。
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
拔剑,剑长,掺其室。
时怨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
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
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
秦王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
王负剑!
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
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
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
而论功赏群臣及当坐者,各有差。
而赐夏无且黄金二百镒,曰:
无且爱我,乃以药囊提轲也。
于是,秦大怒燕,益发兵诣赵,调王翦军以伐燕。
十月而拔燕蓟城。
燕王喜、太子丹等,皆率其精兵东保于辽东。
秦将李信追击燕王,王急,用代王嘉计,杀太子丹,欲献之秦。
秦复进兵攻之。
五岁而卒灭燕国,而虏燕王喜,秦兼天下。
其后荆轲客高渐离以击筑见秦皇帝,而以筑击秦皇帝,为燕报仇,不中而死。
燕太子丹在秦国做人质,逃回燕国,太子丹眼看秦国就要灭掉六国,秦兵已经逼近易水,害怕亡国之祸就要降临燕国。
太子丹为此而担忧,对他的太傅鞫武说:
燕国和泰国势不两立,希望太傅能为国家出谋划策。
鞫武回答说:
秦国占领的土地遍布天下,如果秦国出兵胁迫韩、赵、魏三国,那末易水以北的燕国土地未必能保得住。
您何必为了被欺凌的怨恨而去虎口拔牙呢?
太子丹说:
那该用什么办法呢?
太傅说:
请让我深入考虑考虑。
过了一些日子,樊於期将军从秦国逃到燕国,燕太子接待了他,太傅鞫武劝他说:
您不能收留。
秦王暴虐无道,一直怨恨燕国,很让人害怕的了,更何况又听说樊将军躲在我们这里呢!
这是所谓把肉扔在饿虎出没的小路上,大祸临头一定无法挽救了,即使有像管仲、晏婴那样的谋士,也不能为您出谋划策。
希望太子赶快送樊将军到匈奴去,以便消除秦国进攻燕国的借口。
这样做,西边可与韩、赵、魏三国结盟,南边可与齐国和楚国联合,北边可与匈奴单于结交,然后才可以想办法对付秦国。
太子丹说:
太傅的计划荒废拖延的日子太久,我心里忧闷烦乱,恐怕等不及了。
而且不只是这样。
樊将军在诸侯中走投无路,投靠到我这里来,我总不能因为强秦的胁迫,便抛弃我所同情的朋友,把他推到匈奴去,此刻是我拼命的时候了。
希望太傅重新考虑。
鞫武说:
燕国有位田光先生,他深谋远虑,勇敢沉着,可以和他商量。
太子说:
希望通过太傅结交田先生,可以吗?
鞫武说:
遵命。
鞫武出来去见田光说:
太子想跟先生商量国家大事。
田光说:
于是就去拜见太子丹。
太子跪拜上前迎接,很恭敬地为田光引路,跪下来把坐席擦干净,田先生坐好以后,看左右没有人,太子便离开坐位,毕恭毕敬地请教说:
燕国和秦国势不两立,希望先生能够想想办法。
我听说,千里马精力旺盛的时候,一日可行千里;
到它精力衰退的时候,劣马也可以跑在它前面。
现在太子听到的是我精力旺盛的情况,却不了解现在我精力已经消耗完了。
即使如此,我不能因为精力已经消亡就耽误国家的大事。
我的好朋友荆轲可以担当这个使命。
希望能够通过先生结交荆轲,可以吗?
田光说:
于是立刻起身,快步走出,太子送他到门口,说:
我告诉您的以及先生所说的,都是国家大事,希望先生不要泄漏出去。
田光低头笑着说:
行。
田光弓着腰去见荆轲,说:
我和您交情很深,燕国无人不知,现在太子只知道我精力旺盛时的情况,可不了我的身体已经不行了,我荣幸地承蒙他教导,说:
‘燕国和秦国势不两立,希望先生想办法。
’我没把您当外人,已推荐您给太子,希望您到宫中去拜见太子。
荆轲说:
我听说,忠厚老实人的所作所为不能让别人怀疑他。
现在太子和我相约说:
‘我们所说的都是国家大事,希望先生不要泄漏出去。
’这是太子尚怀疑我。
为人做事让人怀疑,这不是忠义的侠士。
’他准备用自杀来激励荆轲,说:
希望您赶快去拜见太子,就说田光已死,表明我没有泄漏太子对我说的话。
于是田光自刎而死。
荆轲见到太子丹,说田光已自刎身死,表明他没有泄漏您的话,太子拜了两次,跪下来,用膝头往前行,流着泪,过了一会才说:
我请求田光先生不要泄漏我的意思,是要完成一件大事。
现在田先生用死来表明没有泄漏我说的话,这哪里是我的本意呢?
荆轲坐好以后,太子离开坐席,叩头至地说:
田先生不知我无能,能够让我在您的跟前说出我心里的话,这是上天哀怜燕国,不抛弃他的后代啊。
现在秦国有贪得无厌的野心,他的欲望永远不会满足。
不全部占领诸侯的土地,使诸侯都向秦国称臣,他是不会满足的。
现在,秦国已经俘虏了韩王,吞并了韩国全部的土地,又派兵向南进攻楚国,向北进攻赵国,秦将王翦率领数十万大军逼近赵国南境漳、邺两地,秦将李信出兵赵国西境太原、云中两地。
赵国如果抵挡不住秦国,必然投降秦国,投降了秦国,大祸就要降临到燕国。
燕国弱小,屡遭战争的困扰,现在估计,就是发动全国的兵力,也不可抵抗秦军。
诸侯都屈服于秦国,谁也不敢组织合纵联盟,我个人认为如果能够找到天下的勇士,出使秦国,用重利引诱秦王,秦王贪图厚重礼品,我们一定能如愿以偿。
如果能够劫持秦王,要他全部归还被秦国侵占的诸侯土地,像曹沫劫持齐桓公那样,就最好不过了;
如果不行,就乘势杀死秦王。
秦国大将这时掌握重兵驻扎国外,而国内因秦王被刺必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