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去机遇和挑战研究重要参考资料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7172513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82.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走出去机遇和挑战研究重要参考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走出去机遇和挑战研究重要参考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走出去机遇和挑战研究重要参考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走出去机遇和挑战研究重要参考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走出去机遇和挑战研究重要参考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走出去机遇和挑战研究重要参考资料文档格式.docx

《走出去机遇和挑战研究重要参考资料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走出去机遇和挑战研究重要参考资料文档格式.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走出去机遇和挑战研究重要参考资料文档格式.docx

  罗兰贝格管理咨询公司全球高级合伙人丁杰表示,一方面,中国企业从简单的全球加工工厂升级成为设计、研发中心,在价值链上越来越高端,与发达国家的竞争变得直接;

另一方面,西方国家在经济低迷情况下,解决就业问题,促进制造业回流成为主要诉求,叠加美国大选等政治因素,外部环境对中国企业走出去较为不利。

  冯鹏程表示,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对于中国企业的制裁多年来没有停止,这些动作背后的本质,还是在为其国家战略服务,保证经济繁荣,维护国家安全。

  “这是中国企业从半全球化向完全全球化阶段升级过程中的不可避免的阵痛。

”丁杰说。

事实上,受到这种待遇的并非只有中国,上个世纪日本汽车和电子产业发展迅猛,美国当时也对日采取了严格的进口配额等措施。

  专家认为,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随着中国企业在世界经济舞台上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被关注”将成为一种常态。

  企业亟待培养全球化思维 

  专家表示,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在享受全球化获得好处的同时,也需要培养全球化思维。

  冯鹏程表示,企业需要抓紧学习全球化规则,了解当地法律法规和商业文化,以美国为例,企业受到调查可以通过参加国会听证,积极应诉,即使不能获胜,但也可以争取一些政策以及获得公共舆论的支持。

  “中国是遭受美国337调查最多的国家。

然而,绝大部分中国企业应对双反诉讼或者337调查的能力和经验都还很欠缺。

”孙开友认为,对于一些专门以诉讼争取赔偿为目的的外国企业绝对不能息事宁人,这样会有更多的外国企业针对中国企业提起类似诉讼。

  关键的是要在全球化进程中,思考如何成为合格的全球化跨国公司。

专家表示,对于中国企业来说,需要将“双赢”当做全球化进程中的核心来执行。

  丁杰认为,中国企业过度注重中国本土思维而缺乏全球化视野,在对外销售产品及对外投资之中,过于注重短期利益,使部分国家误认为中国的产品是倾销产品,中国的投资只是为了获得当地资源。

  专家建议,中国企业的当务之急是在内部建立更加透明、适应全球化的管理体系,对外树立共赢的正面企业形象,雇佣本地员工,参与慈善事业,承担社会责任,并利用海外的媒介资源和方式展示企业形象。

  此外,中国企业还应该学习国外企业组团结盟的经验,以商业联盟的形式,一方面对当地政府进行公关并形成和谐的交流机制,为中国企业在当地寻求宽松的合作环境;

一方面出面协调联盟中的相关企业参与诉讼,抱团应对花费巨大且过程复杂的诉讼过程。

(来源:

新华网 

廖飞) 

中宏网责任编辑:

文懿铎

中国国家安全战略须配合“走出去”国策

2011年04月07日中国宏观经济信息网

  新加坡《联合早报》7日刊出评论说,中国企业和资本走出去,这是强国战略不可缺少的环节,必须坚持实践,尽快制定与“走出去”战略相配合的安全战略,对遍及世界的国家利益作出安全保障的规划,不只是外交上的规划,而且还要有军事方面的规划。

只有从这个层面去思考,与“国家安全”有关的决策及实施才能做到全面细致,也才能确保“国家安全”的完整性。

  利比亚局势还在激烈动荡,其结局如何还有待观察,其长远影响目前难以预测。

从现在的形势看,中国年初果断地撤离在利人员,是非常及时和明智的,值得肯定。

但是,这毕竟是中国在崭新的国际环境下所进行的一次没有先例可循的实践,因此当然也存在着值得反思和改进之处。

  更重要的是,当中国国家利益遍布世界各地的时候,中国应该如何有效地保护海外利益?

  作为一个后起的新型工业国,中国当前的海外投资,主要集中于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的发展中国家,以确保能源和原材料供应,同时利用资本和成本优势,承接所在国基础设施的建设项目。

这里有一个特别的现象是,中国企业涉足之地,很多是政治和安全秩序都比较脆弱的国家,潜在的风险比较大。

  若干年之前,中国企业和劳务人员在一些国家频遭攻击,笔者就曾为文指出,中国资本在进入这些国家之前,不只是要分析商业意义上的成本和收益,更要估计到非商业因素所带来的成本负担,那就是政治和安全上的风险。

中国企业最初走出国门时,显然没有认真考虑这一点,原因是从来没有在海外冒险的经验。

现在,经过这些年的摸索和实践,一些企业已经增强了安全风险意识,但这种意识还处在企业自保的层面,没有上升到整体国策的高度。

  中国企业走出去,中国资本走出去,这是强国战略不可缺少的环节,必须坚持实践,不能因为遇到类似挫折而有所退却。

但是,中国必须尽快制定一套与“走出去”战略相配合的安全战略,必须对遍及世界的国家利益作出安全保障的规划,不只是外交上的规划,而且还要有军事方面的规划。

  历史上,几乎所有发达国家都把炮舰政策作为后盾,为本国经济和商业利益的扩展保驾护航。

中国现在绝不会用这种方式维护自己的海外利益,将来应该也不会。

但是,中国必须开阔思路,摸索一套与本身国际地位和国家实力相适应的海外战略。

中国海军舰艇过去到过印度洋执行护航任务,后来作出护航决定之前也有不少顾虑,但最后走出这一步也就走出去了,现在证明是多么必要。

因此,在保护海外利益的问题上,中国也必须敢于在战略上迈出一步。

但首先,中国必须更新自己的观念。

  在不同的时代,某些概念的内涵必须有所变化。

比如“外交”,过去的内涵只是传统模式,限于政府跟政府之间的交往,但现在这个概念的内涵已经大大丰富,包括民间外交、军事外交、议会外交、经济外交,等等。

由于对外经贸关系越来越密切,商业利益已经成为当今中国外交的核心内容,其重要性已经超越过去简单意义上的“友好往来”。

  同样,“国家安全”这个概念的内涵也已经大大延伸。

传统意义上的安全,只是防范外敌入侵,确保领土、领海、领空不被侵犯。

但现在,“国家安全”的内涵已经扩展到经济安全、金融安全、能源安全、环境安全、食品安全,等等。

中国当前的发展趋势,特别是经济和商业利益向海外拓展的趋势,已经使“国家安全”的内涵显得不够完整。

  中国的企业、资本和人员走出国境,其安全利益也随之走出国境。

我们不能错误地认为,离开国境的公民和资本,其安全利益就不属于“国家安全”所涵盖的范畴。

相反,中国公民和企业走到哪里,“国家安全”就同时延伸到哪里。

况且,身居海外的中国企业和公民,其安危也确确实实攸关国家的安全,他们为国家寻找能源和原材料、扩展商业市场,他们的职责和任务本身,就是维护和增强国家安全,包括原材料供应、贸易出口市场等等。

  因此,笔者认为,新时期的中国“国家安全”,其内涵必须扩大和充实,必须把海外商业利益、海外公民人身安全纳入其中。

只有从这个层面去思考,与“国家安全”有关的决策及其实施才能做到全面细致,也才能确保“国家安全”的完整性。

中国新闻网) 

国企“走出去”要淡化政府战略

2012年08月27日中国宏观经济信息网

  今年上半年,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16个国家和地区的2163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累计实现非金融类直接投资354.2亿美元,同比增长48.2%。

在“走出去”的企业中,国有企业独占鳌头。

据《2010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报告》,2010年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的存量中,国有企业占66.2%。

国有企业无疑是“走出去”的主力军。

  东道国担忧国企身份 

  这种“国家队”的身份引发了一些东道国担忧,他们常常把国有企业和政府联系在一起,把企业行为看成是政府意图,把企业战略当成政府战略。

2005年我国中海油收购优尼科失败,其中最主要原因就是美国方面过于强调所谓的“国家安全”、“国有公司”和“政府补贴”。

近年来我国西北有色、唐山曹妃甸投资集团等都遭遇类似尴尬,华为也不能幸免。

  欧盟虽然不提“国家安全”,但是也顾虑中国“走出去”的企业由政府控制,会使欧洲企业在竞购资产时处于劣势。

他们还担心中国企业缺乏良好的公司治理。

  显然,有些东道国将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与政府战略混为一谈,不恰当地把企业经营问题无限上纲。

事实上,国有跨国公司在国际上并不少见。

据联合国贸发会议公布的数据,2010年在全球653家主要国有跨国公司中,来自发达国家与地区的285家,占43.6%;

来自发展中国家与地区的345家,占52.8%;

来自东、南欧的23家,占3.5%;

而来自中国的有50家,占7.7%。

从发生投资纠纷的概率看,中国国有跨国公司远远高于其他国家的国有跨国公司。

这里面其实既有贸易保护、投资保护的原因,也有不同国家政治、经济体制的原因;

当然,也有我们企业自身的原因。

  “要我出去”与“我要出去” 

  从我们企业的自身原因看,长期以来形成的国有文化还比较浓厚。

在这种文化背景下,有的国企走出去,往往是政府驱动型,而不是或不完全是企业自身驱动型;

在“要我出去”与“我要出去”之间,天平倾向于前者。

  其实,政府“走出去”战略和企业“走出去”战略,虽然有一定联系,但本质上还是两种不同的战略。

政府战略是宏观战略,企业战略则是微观战略。

  在政府层面,强化“走出去”战略,首先旨在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开放型经济的新格局,这是中国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所必需的全球战略。

其次,政府实行“走出去”战略,也是为了平衡对外直接投资与利用外资。

从1992年以来,中国已经逐步成为发展中国家甚至全世界FDI最大的目的地,但相比较而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在数量上远远不如引进外资。

2011年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与引进外资的比例达到165%,发展中国家则只有56%,中国也只有51.78%,对外直接投资与引进外资的比例失衡。

所以,今年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坚持出口和进口并重,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并举,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

其三,当今的国际竞争说到底也是资源竞争。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可以共享,走出去战略对于在全球范围内配置各种人力资源、经济资源、自然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在企业层面,企业是否“走出去”,是企业战略制定和实施的结果。

企业战略的出发点是开拓市场、利用国际资源、增加利润、应对全球竞争等。

企业要充分考虑外部环境以及自身可能的竞争优势,确定自己的核心战略,并进而发展成国际战略和全球战略。

目前世界经济危机深重,中国企业具有一定的比较资本优势,但是还不具有产品优势、技术优势、管理优势。

从总体上看,中国企业在国际上还不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

企业要不要抓住合适的机遇,通过跨国并购获取、转移、整合国际资源,从而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如果要跨国经营,进入国外市场,企业应该采取什么方式?

解决这些问题,取决于企业本身的战略安排,而不是由政府战略来安排。

  这两种不同层面的战略目的不完全一致,有时甚至也会发生冲突,其决策程序也完全不同。

因此,不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应该把政府战略与企业战略区别开来,不能把两者混为一谈。

  “走出去”要强化企业战略 

  国企“走出去”可供选择的决策模式有四种:

A模式是政府战略完全包含企业战略,B模式是政府战略包含绝大部分企业战略,C模式是政府战略和企业战略只有极小部分交叉,D模式是企业独立实施自身战略,政府则根据企业是否符合政府战略的取向,或支持或不支持或反对企业的战略行为。

世界上绝大多数企业采用的是第四种决策模式。

  决策模式的选择往往与政府在企业中的股份有关,也与公司内部的治理结构有关。

我国国有企业中国家控股50%以上的较多,国内外有些人认为这必然会导致中国企业“走出去”盛行A模式与B模式,从而推行政府战略。

实际上,这种观点有失偏颇。

基于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基本事实与理念,只要公司具有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国企董事会关于是否“走出去”、如何“走出去”的战略选择,完全可以独立地通过基于对环境与资源条件判断而作出。

企业可以考虑政府的政策以取得优惠条件,但不会去直接执行政府的战略。

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经验就是政府不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进行干预。

国有企业普遍进行了股份制改造,实现产权多元化,增加自主经营决策权力,成为不再听命于行政指令的市场主体。

即使政府绝对控股的企业,在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条件下,也完全可以实行C模式甚至D模式。

  因此,在国有企业“走出去”的时候,一方面要吸引更多民间资本进入国企,降低国有控股比例;

另一方面,要保卫国企改革成果,在国际经营中继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这样,有越来越多的公司在“走出去”过程中会运用D模式,政府与国企分开,强化企业战略的作用。

政府支持企业走出去,但是政府对企业的经营行为不采取越俎代庖的做法。

这就是说,在全球经济中,对待企业,哪怕是国有企业,中国政府也是采用公认的市场经济准则,政企分开,使国企在全球市场中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法人实体。

只有当我们的国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商业企业时,东道国的顾虑、误会或偏见才有可能得以缓解或根本消除。

  国际投资的政府支持 

  世界各国政府每年都会出台一些相关国际投资的政策与措施,以表明政府的战略取向。

2010年有57个国家新增112项国际性投资政策措施;

2011年有44个国家新增67项措施。

政府对企业的支持主要表现在通过各种政策措施对国企引导、服务、保护、转变。

  所谓引导,就是政府通过政策引导企业积极有序开展对境外能源、原材料、农业、制造业、服务业、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投资合作和跨国并购。

政府搭建平台,引导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和全球竞争中相互协作、特别是在东道国形成产业集聚,获取集聚效益。

  所谓服务,就是从过去鼓励、审批为重心,发展到以服务为重心。

要根据国内外环境特别是东道国环境变化,按照事前、事中、事后的不同阶段,为“走出去”企业提供全过程服务,提高服务质量。

  所谓保护,就是帮助企业有效防范、管理可能发生的对外投资风险。

政府通过大国的影响和有力外交手段,与东道国签订投资保护协定,提供政治风险保险等,维护我境外企业人员和资产安全,成为海外企业的坚强后盾。

  所谓转变,就是政府要通过相关政策促进对外直接投资从数量投资向质量投资转变。

当前,政府尤其要深入研究如何把促进包容性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投资作为主要目标,促进我国企业遵守东道国的道德规范和标准,承担社会责任。

国资委) 

中国企业“走出去”步入风险高发期

2012年02月23日中国宏观经济信息网

  进入2012年,伴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热潮,投资面临的风险也在累积。

近期,商务部密集发布针对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风险预警。

  投资必然伴随风险,不过专家表示,考虑到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增速迅猛的态势,在世界政治与经济都存在巨大变数的2012年,风险更加值得警惕。

中国企业走出去正步入风险高发期,亟待构筑“走出去”风险防控体系。

  风险 中国海外投资风险警报频发 已步入风险高发期 

  进入2012年,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活动越来越活跃。

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1月,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87个国家和地区的355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实现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43.76亿美元,同比增长59.9%。

  而伴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热潮,海外投资面临的风险也在累积。

据公开消息初步统计,仅今年1月至今,商务部驻亚洲、欧洲、西亚、非洲的机构就发布了相关预警提示信息近20条。

  “在不断发展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走出去’战略实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安全、风险等方面的挑战。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日前特别指出。

据介绍,近年来,随着“走出去”规模扩大,中国境外企业项目和人员不断增加,到去年年底,境外企业已经有18000多家,在外人员约120万人,资产总量超过1.5万亿美元。

  今年以来,国际政治经济形势日趋复杂多变,西亚北非局势动荡不已,欧债危机持续发酵,社会治安环境令人担忧。

年初伊始,我境外施工人员接连发生遭劫持和绑架事件。

1月28日29名中国工人在苏丹遭劫持,31日25名中国工人埃及遭劫持。

如此高频率的突发袭击事件引发了各界对海外结构和人员安全的高度关注。

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和规划协会副秘书长和振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国企业“走出去”在近期比较突出的风险主要还是来自政局动荡。

  除此之外,来自海外的壁垒也有增多的迹象。

一位业内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受到欧债危机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将投资的目光转向欧洲,尤其是以品牌和技术为目的的并购明显增多。

而这样的并购一向难度更大、阻碍也更多。

  有海外媒体观点称,中国增长迅速的海外投资恐会遭遇明显而有力的障碍,因为(海外)虽对中国资金存在迫切需求,但面对一拥而上的中国资金,又存在不安。

并称对资金需求迫切的欧盟就有着复杂的政治障碍以及对中国投资的挑剔。

  据悉,今年1月,法国成立了11个委员会,对核心产业进行监督,包括汽车、航空航天、海军和铁路运输、奢侈品、消费者行业、科技、医疗和可再生能源行业。

而意大利也将效仿法国式的策略,在被视为具有战略重要性的行业(如能源、电信、科技、防务和食品)挫败不受欢迎的外国并购进行讨论。

  投资必然伴随风险,在复杂的政治和经济环境下,我国企业海外投资的压力会进一步加大。

专家表示,考虑到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增速迅猛的态势,在世界政治与经济都存在巨大变数的2012年,风险增多更加值得警惕。

中国企业“走出去”正步入风险高发期。

  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投资研究室副研究员李众敏对记者表示,“走出去”就会有风险,这是不可避免的。

比如说货币价值不稳定带来的汇率风险、外汇管制等政策风险、立法议会的审查抵触等风险都是经常遇到的。

从表现上来看,近期风险确实增多了,尤其是非洲拉美等区域的政局动荡要特别注意。

之所以感觉风险多了这也是因为我们在海外的资产规模大了,在之前并没有这么大的规模。

  短板 风险防范能力亟待提高 

  专家表示,除了外界环境的客观原因之外,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风险也来自自身的原因。

主要是企业国际风险防范能力不足,具体体现在:

国际化经营能力普遍不足,国际化人才的短缺,企业的经营层对国外的法律环境、经营环境往往不熟悉。

  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邵宁日前就对媒体表示,的确有少数中央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出现了亏损,并指出,造成亏损的原因在于境外经营风险防范体系不健全,境外资产管控体系不完善,国际化经营人才短缺、经验不足。

  以海外并购为例,清科研究中心分析师陈丛威长期关注企业海外并购领域,她表示,中国海外并购交易数量与交易金额保持显著增长,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失败率也一直为全球最高。

其中的风险除了外界环境之外,还有企业自身的原因。

  “举例来说,中国光明食品对澳大利亚Sucrogen的收购没有成功,就是因为缺少专业的团队导致未能对Sucrogen作出正确估价及谈判不力,过早地公开收购信息,结果不止收购过程中屡屡碰壁,还不得不以失败告终,被新加坡丰益国际渔翁得利。

”她说。

  陈丛威提出几点参考成功案例形成的建议:

首先国内企业需要具备一定的基础和实力,了解并且精通行业运作,之后还要对海外企业进行深入了解,明确收购的目的。

第二,国内企业在进行海外并购之前需要将所有问题和解决方法思考清楚,这样遇到了问题就不会手忙脚乱。

另外,交易成功之后,企业要知道如何建立优秀的管理团队。

最后,要善于学习。

  李众敏建议说,企业应该首先立足国内市场,提高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力。

如果真的需要海外投资,那就应该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小步慢走,多做多研究。

“很多大企业在研究上都是非常不够的。

投资海外之前应提前研究清楚当地的政策、经济形势、投资环境及法律、劳工方面,尤其是劳工方面我们经常出问题,如劳工对就业的要求、政府的政策、利润汇回的限制等必须搞清楚”。

  “2012年虽然存在各种风险,并不是说风险存在就会阻碍中国企业对外投资。

”和振伟表示,一方面,中国企业已经认识到了这种风险,如利比亚问题出现后,企业意识到政治风险问题,从而提高了规避意识。

而且,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经验越来越多,从教训中学到很多。

“不能因为存在风险就停止对外投资,毕竟风险大可能利润就大。

从大方向来看,现在对中国企业走出去是一个有利时机。

正因为出现问题,才出现很多商机。

当企业遇到生存问题的时候,就必须解决某些原来不能解决的问题,也就存在许多机遇。

所以中国企业应该充分抓住这种机遇。

” 

  他建议说,企业在投资之前可以做好预案,尽可能选择风险低的国家,再次,企业在走出去之前可以做好投保,出现问题可以通过保险渠道获得补偿。

  保障 联合构建风险防控体系 

  频发的风险,无疑也给政府部门提出了更多要求。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日前介绍说,在指导企业防范安全风险方面,商务部从前几年开始就已经着手构建一套“走出去”风险防控体系。

  据介绍,这个体系主要有四个内容:

一是加强基础工作。

商务部开发运行了对外投资合作统计系统,覆盖90%以上的在外企业、项目和人员信息。

一旦境外出现问题,能迅速掌握信息,为妥善处置境外安全事件提供有效保障。

  二是建立预警制度。

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热点地区安全形势的监测分析研判,及时发布预警 

  三是强化监管措施。

对到高风险国家设立企业和实施项目,进行安全审核。

  四是提供政府公共服务。

定期发布对外投资合作国别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