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市政府工作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7165065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0.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梧州市政府工作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梧州市政府工作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梧州市政府工作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梧州市政府工作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梧州市政府工作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梧州市政府工作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梧州市政府工作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梧州市政府工作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梧州市政府工作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工业增加值由81.1亿元增加到301.2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35.5%提高到52.5%。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500家,产值超亿元企业186家,年纳税超亿元企业6家。

园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五园八区”初具规模,园区经济占全市工业总量的四分之一以上。

全市工业化率由20XX年的1.6提高到4.3,高于全区平均水平,标志着我市进入了工业化中期阶段。

五年开拓创新,农业基础明显巩固。

预计全市农业总产值由20XX年的85.2亿元增加到20XX年的129.9亿元,年均增长7.5%。

粮食种植面积保持在230万亩以上,粮食产量保持在80万吨以上。

农产品基地和品牌建设成效显著,农业十大优势产业发展迅猛,建成广西最大的砂糖桔产销基地,六堡茶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全市有2家国家级、6家自治区级和24家市级重点龙头企业。

农田水利建设力度加大,共投入资金17.88亿元,完成76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新建和加固堤防17.69公里,新增农田灌溉面积

3.4万亩,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62.9万亩。

县域经济实力显著提升,苍梧、岑溪、藤县进入广西科学发展“十佳县”行列。

五年开拓创新,交通格局明显改变。

洛湛铁路建成通车,南广铁路加快建设,岑溪至罗定铁路、梧州港赤水圩作业区进港铁路开工建设,结束了我市“地无寸铁”的历史。

梧州至南宁、梧州至广州、梧州至桂林、岑溪至筋竹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梧州至贵港、岑溪至水汶、梧州环城高速公路开工建设,形成梧州到主要出行目的地的“三小时经济圈”。

西江亿吨黄金水道建设加快推进,梧州至贵港Ⅱ级航道整治工程完工,长洲水利枢纽建成投产、三线四线船闸开工建设,李家庄码头一二期扩建工程、梧州港赤水圩作业区一期工程相继竣工,20XX年全市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1600万吨,集装箱吞吐量达20万标准箱。

梧州机场恢复通航。

区域性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地位基本确立。

五年开拓创新,城市面貌明显改观。

加大旧城改造力度,先后投入5.73亿元实施平民冲、冰泉冲地质灾害综合整治和城市棚户区改造,帮助4420多户居

民搬离地质灾害高危地区。

加快中心城区建设,基本建成红岭新区路网,启动南岸片区开发,城市空间进一步拓展。

积极实施城乡风貌改造、城乡清洁和“穿衣戴帽”工程,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城市承载力和管理水平进一步增强,城市风貌特色鲜明,城市环境生态宜居,西江黄金水道中心城市建设快速推进。

县域中心城镇和重点镇建设加快,城镇化率由20XX年的32.1%提高到46%,高于全区平均水平。

五年开拓创新,开放合作明显深化。

预计20XX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6.43亿美元,年均增速高于全区平均水平。

成功举办了五届梧州国际宝石节、三届西江经济发展论坛,城市影响力、竞争力不断提高,宝石节成为我市对外开放与合作的重要载体。

积极参与中国—东盟自贸区、泛珠三角经济区、泛北部湾经济区等多区域合作,承接产业转移成效显著,共引进项目1856个,实际到位资金458.5亿元。

我市被确定为国家西部大开发广西桂东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国家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

五年开拓创新,生态建设明显加快。

万元生产总值能耗由20XX年的1.21吨标准煤下降到20XX年的1.056吨标准煤,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控制在自治区下达的指标之内,超额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任务。

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市区第一、第二污水处理厂和梧州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营,县县建成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83%和100%,走在全区前列。

积极开展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活动,森林覆盖率达74%,居全区首位。

江河水质达标率、省界界首江河断面水质达标率、空气质量优良率均保持100%,“山青水秀生态美”成为我市一大优势和亮丽品牌。

五年开拓创新,社会事业明显进步。

大力实施“科技兴梧”战略,开发了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的新产品,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明显提高。

农村教育“两基”攻坚目标提前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施,三年职业教育攻坚顺利推进,梧州学院“申本”成功,组建了梧州职业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实现全覆盖。

市区河西片适龄儿童上学难的问题得到基本解决。

社会保险待遇大幅提高,参保人数大幅增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0%,新型农村合作

医疗农民参合率达90%以上。

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逐年提高。

在全区率先实施农村住房统一保险。

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完善,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实施,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达96%以上。

群众性体育蓬勃发展,全民健身活动活跃。

公共卫生体系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人口保持了低生育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0%。

以内。

五年开拓创新,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预计20XX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427元,比20XX年增加8300多元,年均增长15.1%;

农民人均纯收入4879元,比20XX年增加2300多元,年均增长13.8%,高于全区平均水平;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290.8亿元,比20XX年增加148亿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1.8亿元,年均增长18.9%。

新增城镇就业10.87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28.4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均控制在4.5%以内。

政府共投入资金42亿元,为民办了54件实事。

改造农村危旧房5360户,建设安置房、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性住房5695套42.5万平方米。

五年开拓创新,平安建设明显加强。

积极创建社会和谐稳定模范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成效显著,连续五年被自治区授予平安市称号。

加强重大活动安保和重点地区综合治理工作,切实维护了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及重要节庆活动期间的社会稳定。

认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等活动,有效化解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加强公安、司法系统执法能力建设,成立特巡警支队,建成“天网工程”,有效预防和打击了各种违法犯罪活动。

组建广西第一支综合应急专业救援队伍,进一步提高了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活动,有效防范重特大安全事故和食品药品安全事件的发生。

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为全市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政府自身建设迈上新台阶。

认真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共办理人大代表议案、意见和建议383件,政协委员提案933件,办结率100%。

民主法制建设全面加强,政务、村务、厂务公开深入推进。

坚持依法行政,深入开展作风效能建设,成立了政务服务中心,取消了一批行政审批事项,简化了行政审批程序,提高了行政审批效率。

化监察和审计工作,政府系统廉政建设不断加强。

大力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和法律援助工作,依法治市工作扎实推进。

国防教育和后备力量建设深入开展,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

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人防、消防、口岸、统计、工商、税务、供销、通信、海关、检验检疫、海事、气象、地震、扶贫、农机、社会科学、市志、档案、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等工作取得新进步。

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组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金融机构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刚刚过去的20XX年,我们面对复杂的发展形势和历史罕见特大自然灾害,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战略部署,全面完成了市十二届人大六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7.7%;

财政收入增长40.1%;

全部工业总产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44.8%和32.3%;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41.8%;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8%,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5.1%,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增长40.5%;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1.4%和15.7%,保持和扩大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

值得特别提出的是,我们不负温家宝总理的重托,在春节前,全市5041户因灾倒房的群众全部搬进了新居!

过去五年,全市各族人民携手共进、发奋图强,用智慧和汗水谱写了辉煌篇章,城乡大地发生了深刻变化:

国民经济进入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的新阶段;

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开创了产业升级、做大做强做优的新局面;

固定资产投资进入持续快速增长的新时期;

交通建设进入高峰期,加快由交通末梢向交通运输枢纽转变。

我市在区域发展战略中地位明显提升、作用更加突出。

五年的成就令人振奋,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

我们深切地体会到:

必须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创新发展理念,明确发展定位,坚定不移地推进“两城市一基地”建设;

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必须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全力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必须坚持以开放合作为途径,主动接轨珠三角,融入北部湾,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加快向先进生产力靠拢;

必须坚持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创新体制机制,破解发展障碍;

必须坚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依托,保护青山绿水,实现人与自然和

篇二:

梧州市20XX年政府工作报告

——20XX年2月12日在梧州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

现在,我代表市十二届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过去五年的工作

过去的五年,是我市改革发展进程中极其重要的五年。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和各种自然灾害的严峻考验,我们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依靠和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围绕区域性枢纽城市、西江黄金水道中心城市和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基地建设,抢抓机遇,克难攻坚,开拓创新,实现了交通由广西末梢向国内区域性综合交通运输枢纽转变,工业由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转变,经济由起步阶段向快速成长阶段转变,实现了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等15项指标翻番,开创了跨越式发展的崭新局面。

过去的五年,是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的五年。

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由20XX年的270.4亿元增加到20XX年的579.3亿元,年均增长16.1%,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9430元;

财政收入由23.1亿元增加到56.1亿元,年均增长22.7%;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121.9亿元增加到468.4亿元,年均增长35.8%,累计完成1268亿元,是“十五”时期的4.77倍。

县域经济不断壮大,岑溪市三次、苍梧县和藤县两次进入广西科学发展十佳县行列,蒙山县两次荣获广西科学发展进步奖。

过去的五年,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的五年。

三次产业比例为9.5:

62.9:

27.6,二、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为90.5%,比“十五”末提高12.3个百分点。

工业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全市大中型企业发展到4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近500家,年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270家,年纳税超亿元企业6家,上市公司3家。

工业企业效益稳步提升,市本级40家重点企业产值、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税收入库均实现大幅增长。

工业支撑带动作用显著增强,全市工业总产值由20XX年的330.6亿元增加到20XX年的868.9亿元,年均增长26.3%;

工业化率由1.6提高到4.2,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1.9%。

园区经济快速发展,20XX年“五园八区”实现工业总产值270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31.1%。

过去的五年,是农业基础明显巩固的五年。

全市农业总产值由20XX年的91.1亿元增加到20XX年的129.8亿元,年均增长5.1%。

粮食种植面积保持在230万亩以上,粮食年产量保持在80万吨以上。

特色农业稳步发展,形成桑蚕、名优水果、六堡茶、三黄鸡、江河网箱养鱼等十大优势产业和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成广西最大的砂糖桔生产基地,六堡茶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全市拥有国家级、自治区级和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32家,广西华虹蚕丝股份有限公司、梧州松脂股份有限公司进入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行列。

农田水利建设力度加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堤防加固、农田灌溉等工程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7.88亿元。

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点19个、生态富民示范村21个。

过去的五年,是交通枢纽地位凸显的五年。

洛湛铁路建成通车,南广铁路梧州段加快建设,岑溪至罗定铁路、梧州港赤水圩作业区进港铁路开工建设。

梧州至南宁、梧州至广州、梧州至桂林、岑溪至筋竹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梧州至贵港、岑溪至水汶、市区环城高速公路开工建设,形成梧州到主要出行目的地的“3小时经济圈”。

县县通二级以上公路,乡镇通硬化路,基本实现村村通公路。

梧州至南宁、重庆、贵阳、珠海航线开通。

西江亿吨黄金水道建设加快推进,梧州至贵港Ⅱ级航道建成,长洲水利枢纽投产、三线四线船闸开工建设,李家庄码头一二期扩建工程竣工,梧州港赤水圩作业区一期工程投入运营。

20XX年全市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1600万吨,集装箱吞吐量达20万标准箱。

国内区域性综合交通运输枢纽

地位基本确立。

过去的五年,是城市面貌极大改观的五年。

旧城改造力度加大,先后投入近8亿元实施平民冲、冰泉冲、石鼓冲地质灾害综合整治和城市棚户区改造,帮助近5000户居民搬离地质灾害高危地区。

红岭新区路网框架基本形成,已开工建设道路20条、全线贯通12条。

南岸片区开发稳步推进,苍海项目开工建设。

城市道路、桥梁、供水、供气、公共交通等设施进一步完善,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明显提升。

积极实施城乡风貌改造、城乡清洁和“穿衣戴帽”工程,完成一批城市沿街立面和城市景观改造项目,城市风貌特色鲜明,城市环境生态宜居。

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化率由20XX年的32.6%提高到46%,高于全区平均水平。

过去的五年,是改革开放纵深推进的五年。

国有企业、财税、金融、投融资等重点领域改革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农村综合改革取得积极进展,行政管理机构新一轮改革任务全面完成。

对外贸易稳步发展,累计实现进出口总额26.65亿美元,年均增长10.8%。

积极参与中国-东盟自贸区、泛珠三角、泛北部湾等多区域合作,承接产业转移成效显著,共引进项目1856个,实际到位资金458.5亿元。

成功举办了五届梧州国际宝石节、三届西江经济发展论坛,城市影响力、竞争力不断提高。

过去的五年,是生态建设持续加强的五年。

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到1.054吨标准煤,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控制在自治区下达的指标之内,超额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任务。

全面推进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建成12座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83%和100%。

积极利用再生资源发展循环经济,梧州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示范园区被确定为国家循环经济———“城市矿产”示范基地。

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江河水质达标率、省界界首江河断面水质达标率、空气质量优良率均保持100%。

全市森林覆盖率达74.8%,荣膺广西首个“国家森林城市”。

过去的五年,是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的五年。

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组建自治区级千亿元产业研发中心2个、企业技术中心14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

公共检验能力和科研水平进一步提升,建设国家级和自治区级检验中心4个。

教育事业协调发展,梧州学院“申本”成功,普高教育质量位居全区前列,职业教育资源整合加快推进,职业教育攻坚通过评估验收,农村教育“两基”攻坚目标和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

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保险待遇大幅提高,各类保险的平均参保率达到90%。

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0%以上。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完善,新建16个乡镇文化站、39个村级公共服务中心、211家农家书屋。

加强城乡社区体育设施建设,全民健身活动深入开展。

积极推进旅游目的地和游客集散地建设,骑楼城、石表山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0%。

以内,我市获得自治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进步奖,蒙山县获“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称号。

过去的五年,是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

坚持为民办实事,在就业、社会保障、“三农”、教育、医疗、卫生等民生领域累计投入资金164.5亿元,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质量进一步提高。

20XX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427元,年均增长15.1%;

农民人均纯收入4879元,年均增长13.8%,高于全区平均水平;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1.8亿元,年均增长17.5%。

实施灵活多样的就业方式,新增城镇就业10.87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28.4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大力实施安居工程,改造农村危旧房5360户、城市棚户区3500户,建成廉租房、公租房、经济适用房、限价房等保障性住房8754套,新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13140套。

过去的五年,是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的五年。

积极开展“平安梧州”创建活动,强化对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及时解决了一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

深入开展食品药品

安全、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活动,安全形势总体保持稳定。

组建了广西第一支综合应急专业救援队伍,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提高。

战胜了历史罕见的雨雪冰冻、干旱、严重洪涝和特大地质灾害,应急抢险救灾和恢复重建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建成灾民新村18个,帮助11943户因灾倒房户住进新居。

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成立了广西第一支特巡警支队,建成“天网工程”,有效预防和打击了各种违法犯罪活动。

圆满完成“五五”普法任务。

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重要节日和重大活动期间的稳定工作,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连续五年被自治区授予“平安市”称号。

五年来,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深化,行政审批事项不断精简压缩。

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法制环境明显改善,机关绩效考评工作扎实推进。

政务公开力度加大,电子政务建设加快。

深入开展作风效能建设,建立了市、县两级政务服务中心和行政效能电子监察系统,政府机关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

切实加强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商业贿赂和小金库等专项治理,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纪案件,及时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有效维护了廉洁高效的政府形象。

五年来,我们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以及政协提案,办结率保持100%,市政府被评为自治区政协提案承办先进单位。

国防动员和民兵预备役工作扎实推进,双拥工作深入开展,军政军民更加团结。

驻梧部队在支持地方建设、处置突发事件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工商、税务、金融、海关、检验检疫等中直、区直驻梧单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组织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人防、统计、供销、扶贫、水库移民、农机、广播电视、社会科学、市志、档案、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等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绩。

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我们在银根从紧、地根从严、物价高企、煤电紧张等复杂严峻的形势下,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继续保持了经济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

1至8月,预计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20亿元,同比增长15%;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87亿元,增长49.8%;

财政收入47.5亿元,增长34.7%;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33.2亿元,增长34.3%;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6亿元,增长16.8%;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20元,增长12%;

农民人均现金收入3960元,增长15%。

五年的实践充分证明,推动梧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最根本的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最重要的就是要保持社会大局的和谐稳定,最基本的就是要:

坚持解放思想。

没有思想的领先,就没有发展的领先;

实现不了观念的超越,就实现不了发展的超越。

只有思想上的大解放,才能推动梧州的大发展。

坚持科学发展。

只有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才能做到好中求快、稳中求进、危中求机、紧中求活,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增强发展的协调性,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科学发展道路。

坚持投资拉动。

梧州作为后发展、欠发达地区,投资拉动仍是最直接、最有力、最有效的途径,只有坚定不移地抓投资上项目,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才能不断壮大经济总量。

坚持“三换”战略。

只有科学审视市情,抢抓多区域合作的新兴机遇,以空间换时间,以资源换产业,以存量换增量,才能在开放合作中承接产业转移、聚集生产要素、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振兴。

坚持“三力”建设。

只有不断强化执行力、协同力、创新力,才能在工作中做到贯彻有力、“干”字当头,互相支持、协同推进,用新观念、新思维、新视角、新举措,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坚持民生为重。

只有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做到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着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着力提高人民幸福感,才能形成共建共享和谐社会的生动局面。

各位代表,回顾这浓墨重彩的五年,我们为梧州发生的巨大变化而骄傲,为全市人民创造的辉煌业绩而自豪!

这是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和

社会各界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群众团结奋斗、顽强拼搏的结果。

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各族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向中直、区直驻梧单位,向驻梧部队官兵和政法干警,向所有关心支持梧州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市后发展、欠发达的基本市情尚未改变,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突出矛盾和问题。

主要表现在:

经济总量不大,人均水平较低,综合实力与发达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产业结构不合理,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交通优势尚未很好地转化为经济优势、竞争优势,支撑跨越发展的基础还不牢固;

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公共服务保障能力有待提高;

政府自身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等。

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决不辜负人民群众的期望。

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

各位代表,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纺织轻工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