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Word文件下载.docx
《度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度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Word文件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青花瓷、彩瓷、珐琅彩争奇斗艳,江西景德镇是著名的瓷都。
(4)丝织
①距今四五千年,我国已养蚕并有了丝织品;
商朝时已有了织机,能织出多种丝织品;
西周时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
②唐朝丝织技术吸收了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
③宋朝织锦吸收了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
④明清设在苏杭等地的织造局生产的丝织品超过前代。
[思维点拨]
官营手工业具有特殊行业的垄断性、服务对象的特殊性、不计成本的奢侈性和技术工艺的高超性。
[易混易错]
1.尽管官营手工业产品大多精美,但由于其生产不计成本,同时其严格的管理严重挫伤了工匠的积极性,也不利于技术的传承,致使官营手工业的发展难以持久。
明朝中叶以后,官营手工业被民营手工业超越。
2.中国古代手工业中的三种主要经营形态中最能体现封建经济形态特征的是家庭手工业,而不是官营手工业和民营手工业。
二、艰难经营的民间手工业
1.形态
(1)家庭手工业:
以纺织为代表,产品主要用来交纳赋税和家庭消费,剩余小部分出售。
(2)民营手工业:
由民间私人经营,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产品。
2.历程
(1)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得到发展。
(2)魏晋南北朝时遭受摧残。
(3)隋唐时恢复和发展。
(4)两宋以后,民间手工业在曲折中继续艰难发展。
(5)元朝时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
(6)明中叶以后,纺织、制瓷、矿冶等行业中,民营手工业甚至超过官营手工业。
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清朝时,资本主义萌芽继续发展。
[图解识记]
图示记忆三种手工业的地位
三、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
1.原因:
中国古代的手工业生产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不仅供国内消费,而且远销亚、非、欧许多国家。
2.表现
(1)西汉时期,中国丝绸远销亚洲、欧洲,出现“丝绸之路”,中国获得“丝国”的誉称。
(2)唐朝起,中国瓷器大量输出国外,远达欧洲、非洲。
(3)明清时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瓷器对外的销量更大。
[概念阐释]
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商业贸易路线。
从运输方式上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陆上丝绸之路自中国西部通过中亚和西亚,最终抵达非洲和欧洲。
海上丝绸之路则以中国东南沿海为起点,经东南亚、南亚、非洲、最后到达欧洲。
丝绸之路是一条东方与西方之间文明交流的主要道路。
主题一 古代中国手工业的经营形态
1.官营手工业
史料一 凡执技以事上者:
祝、史、射、御、医、卜及百官。
凡执技以事上者,①不贰事,不移官。
——《礼记·
王制》
史料二 方今齐②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钜万。
……三工官官费五千万,东西织室亦然。
——《汉书·
贡禹传》
[史料解读]
①是指不兼做他事,也不能改变行业,反映了官营手工业的特点。
②“三服官”指汉官名,主做皇帝冠服,亦体现了官营手工业的特点。
[问题思考]
史料一、二反映了我国古代哪种手工业经营形态?
具有怎样的特点?
提示 经营形态:
官营手工业。
特点:
国家支持、规模大、分工细、受政府控制等。
2.家庭手工业
史料 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
——《孟子·
尽心上》
史料反映了家庭手工业的生产特点。
史料体现的手工业经营形态是什么?
有何特点?
家庭手工业。
是农户的副业,产品主要用来交纳赋税和家庭消费。
3.民营手工业
史料 鲁人身善织屦,妻善织缟,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
“子必穷矣。
”鲁人曰:
“何也?
”曰:
“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
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
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
”——《韩非子·
说林上》
划线部分说明民间私人自主经营,生产面向市场的民间消费品,反映了民营手工业的经营形态。
依据史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史料中所反映的经营形态和官营手工业相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提示 史料反映的是民营手工业的经营形态,是由民间自由经营且其产品面向市场,而官营手工业由政府直接经营,其产品不投放市场。
比较古代手工业发展的三大形态
经营
形态
管理
方式
产品及流
通方式
劳动力
地位
官营手
工业
政府直接经营、“工官”制度、大作坊
官府专用和皇帝私用;
不在市场流通
无偿调用各类匠户
至明代前期占据主导地位,代表我国古代手工业最高水平
民营
手工业
民间私人自主经营
民间消费的产品;
在市场流通
私营主雇工
明中叶以后占据主导地位
家庭
农户的副业
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
剩余部分出售
农民自身
一直存在于社会经济生活中,是中国古代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主题二 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发展特征
1.技术传承
史料 ①官方以法令来保护手工业技术的世代传习。
有时,为了技术的世代传习,官府还要干涉某些手工业者家属的婚姻,使民间技术的传习成为顽固的传统。
从元稹《织女词》:
“东家头白双女儿,为解挑纹嫁不得。
”可见一斑。
②一直到不久以前,各地还有所谓“祖传秘方”的存在。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第一卷
①表明官府的立法保护和干涉。
②民间的自卫举措。
根据史料概括中国古代为什么会出现手工业世代传习的特点?
提示 官府的立法保护及对手工业者的干涉;
手工业市场狭小,手工业劳动者为防止技术竞争而采取自卫措施。
2.资本主义萌芽
史料 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
每晨起,小户数百人,嗷嗷相聚玄庙口,听大户呼织,日取分金为饔飧计。
大户一日之机不织则束手,小户一日不就人织则腹枵,两者相资为生久矣。
——蒋以化《西台漫记》卷四
史料中划线部分体现了中国古代民营手工业中出现了雇佣劳动关系。
史料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
这种现象的实质是什么?
提示 现象:
手工工场中的雇佣劳动关系。
实质:
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3.享誉世界
史料 古希腊人把中国叫做“塞里斯”,即“丝绸之国”。
在古罗马,恺撒大帝曾身穿丝绸长袍去看戏,引得在场的贵族羡慕不已,他们甚至不惜用相等重量的黄金去购买丝绸。
划线部分中“古希腊人”“古罗马”说明我国丝织业历史悠久;
“赞誉”和强烈的反应说明我国古代丝织业产品的精美。
依据史料概括我国丝织业的成就。
提示 历史悠久;
技术先进,产品精美;
长期领先于世界。
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1)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原始社会晚期,手工业就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持续不断地发展。
(2)多种经营模式长期并存。
春秋战国以前,手工业由官府垄断。
春秋战国以后,形成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等多种经营模式并存的格局。
(3)农业和手工业紧密结合,但手工业的发展受到农业生产的制约。
(4)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与手工工场经营方式出现。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效率的提高,劳动分工更加细致,手工业生产的规模不断扩大。
到了明朝中后期,江南手工业生产中采用雇佣劳动和手工工场的经营方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5)经济重心南移与手工业生产布局的相应变化。
随着经济重心由北方转移到了南方,不少手工业生产部门、手工制品的主要产地,也逐渐从北方转移到了南方。
一、民间手工业发展艰难的四大原因
1.市场因素: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具有封闭性,对商品的需求量不大。
2.官营压制:
官营手工业占据最有利可图的行业,加之其规模大、技术精,对民营手工业产生了冲击。
3.政策限制:
手工业者社会地位低下,封建政府往往对其征收重税。
4.社会动荡:
民间手工业力量弱小,封建社会的动荡往往对其冲击巨大。
二、中国古代手工业产品广受海外欢迎的原因
1.日用品与艺术品的结合。
中国古代的手工业产品集内质美、造型美、色泽美于一体,享誉海外,受到欢迎。
2.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为中国古代手工业产品流向海外市场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3.古代封建王朝利用馈赠手工业产品的方式,加强与亚、非、欧各国的友好往来,如瓷器赠品成为和平、友好、吉祥的化身。
1.(2018·
长春高一检测)在古代中国手工业的主要经营形态中,能征调最优秀的工匠,控制最好的原料,生产精美的产品的是( )
A.官营手工业B.民营手工业
C.家庭手工业D.官商合办手工业
【考点】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
【题点】古代官营手工业的特点
答案 A
解析 古代中国手工业的主要经营形态中,能征调最优秀的工匠,控制最好的原料,生产精美的产品的是官营手工业,故选A。
2.史载:
唐代官营丝织业“凡织纴之作有十:
一曰布,二曰绢,三曰,四曰纱……八曰绮”,反映唐代官营丝织业生产( )
A.分工细致B.规模巨大
C.品种丰富D.供不应求
【题点】古代丝织业
答案 C
解析 “一曰布,二曰绢,三曰,四曰纱……八曰绮”表明品种丰富,故C项正确。
3.《吕氏春秋·
召类》中写道:
“吾恃为鞔(指鞋)以食三世矣,今徙之,是宋国之求鞔者不知吾处也,吾将不食。
愿相国之忧吾不食也。
”这里“吾”的身份是( )
A.官营手工业者B.民营手工业者
C.家庭手工业者D.雇佣手工业者
【考点】艰难经营的民间手工业
【题点】民营手工业的艰难历程
答案 B
解析 从材料可以看出,“吾”需要通过制作鞋子、销售鞋子来维持生计,说明是民营手工业者,答案为B。
4.明清时期,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城镇中“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
这反映出当时江南地区( )
A.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B.家庭手工业注重面向市场
C.世俗拜金主义之风盛行
D.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迅速
【题点】家庭手工业的发展
解析 材料没有体现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故A错误;
材料“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可知家庭手工业注重面向市场,故B正确;
材料“‘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只能说明农户重视商业利润,但不能说拜金主义之风盛行,故C错误;
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迅速的表现是出现雇佣劳动,材料中没有涉及这一生产关系,故D错误。
5.(2017·
四川学业水平测试)“丝路花雨,铃声悠扬”是后人对古代东西方陆上贸易通道的描述,在该通道上流通的主要商品是( )
A.玉米B.丝织品
C.马铃薯D.烟草
【考点】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
【题点】丝绸的外销及“丝绸之路”
解析 由材料“丝路花雨”可知贸易通道流通的主要商品是丝织品,故B正确。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汉晚期,成熟青瓷在上虞烧造成功,之后绵延千年,盛烧不绝……(唐五代时期,越窑生产的“秘色瓷”)玲珑端巧的造型、精美繁缛的纹饰,表现了越窑鼎盛时期的制瓷水平……(北宋以后)器物种类繁多,形制各异,纹饰题材众多,装饰技法丰富,是浙江青瓷史上一个集大成的时期。
唐以后浙江生产的精美瓷器,沿着海上丝绸之路,远销世界各地。
——摘自浙江博物馆青瓷馆前言
材料二 万历时王世懋在《二酉委谭摘录》中说“天下窑器所聚,其民繁富,甲于一省”,“万杵之声殷地,火光烛天,夜令人不能寝”,因而他戏称之为“四时雷电镇”。
万历三十四年,萧近高说:
“(景德)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
”清代唐英在《陶冶图说》中也记载了当时的实况:
“景德镇袤延仅十余里……以陶来四方商贩,民窑二三百座,工匠人夫不下数十万,藉此食者甚众。
”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浙江制瓷业发展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影响。
(2)材料二反映出明清时期制瓷业的发展出现了哪些特点?
【考点】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
艰难经营的民间手工业
【题点】古代手工业的进步课时综合
答案
(1)特征:
历史悠久;
工艺技术不断发展,产品精美;
产品种类繁多;
走向世界。
影响:
有利于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促进了中外经济交流。
(2)景德镇制瓷业繁荣发达(或“景德镇是全国制瓷业中心”);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产生;
民营手工业者占据主导地位。
解析 第
(1)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分析,可从历史悠久、器物种类繁多、工艺先进、“远销世界各地”几个方面回答,这些特征也是中国古代手工业的重要特征;
第二小问从手工业对农业、商业的影响角度回答。
第
(2)问根据材料二回答明清时期制瓷业的特点,主要有景德镇制瓷业繁荣发达,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产生,民营手工业者占主导地位等。
[基础达标]
信阳高一期中)官营手工业长期占据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其产品( )
A.全部销往海外B.占据市场大部分份额
C.质量普遍不高D.主要满足官府需要
【题点】古代官营手工业的经营与生产
答案 D
解析 官营手工业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其产品主要满足官府需要,故D项正确。
2.商代青铜器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
下图所示青铜器图纹可以反映商代( )
商代青铜器父癸鼎上的蚕纹
A.冶铁业的进步B.甲骨文的成熟
C.兴起了棉纺织业D.已经有了养蚕业
【题点】古代冶炼业;
古代丝织业
解析 根据材料中青铜器上的蚕纹,可以推断商代已经有了养蚕业,故D项正确。
3.(2017·
天津学业水平测试)下图所示的精美青铜器,充分展示了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
中国古代被誉为“青铜文明”的时代是指( )
A.商周时期B.秦汉时期
C.两汉时期D.魏晋时期
【题点】古代冶炼业
解析 商周时代青铜铸造业进入繁荣时期,被称为“青铜时代”。
图中后母戊鼎、四羊方尊是商周青铜器的代表。
4.汉代冶铁技术取得重大发展。
铸铁柔化处理技术和炼钢技术在汉初并不普及,但汉武帝后却得到迅速推广,工艺也更为成熟。
其主要原因在于( )
A.盐铁官营政策的推行
B.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C.水力鼓风冶铁工具的发明
D.铁农具的广泛应用
解析 抓住时间限定“汉武帝后”。
材料介绍的是汉武帝前后汉代冶铁技术的发展,主要原因是国家政策的支持,西汉武帝以后,煮盐、冶铁、铸钱等最有利可图的行业,都收归官办,盐铁官营的政策推动冶铁技术的发展。
B不符合题意,C出现于东汉初,D不是主要原因,故最佳答案应为A。
5.“……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临摹宋体落款时却惦记着你,你隐藏在窑烧里千年的……在泼墨山水画里,你从墨色深处被隐去。
”这首歌描述了始创于元代的( )
A.白瓷B.青花瓷
C.粉彩瓷D.珐琅彩
【题点】古代制瓷业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可知B项正确。
6.(2017·
云南学业水平考试)白寿彝先生说:
“官方以法令来保护手工业技术的世代传习。
”这说明我国古代手工业( )
A.技术水平领先世界
B.技术工艺不断创新
C.技术传承封闭保守
D.技术交流范围广泛
【题点】古代手工业的特点
解析 材料中官方设法保护“手工业技术的世代传习”甚至干涉手工业者的婚姻,这导致手工业技术只能在极封闭的范围内传播,故选C。
7.中国古代民营手工业在纺织、制瓷等行业中赶上甚至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全社会手工业生产主导地位是在( )
A.商周时期B.唐朝中叶以后
C.宋元时期D.明中叶以后
【题点】官营手工业与民营手工业的消长
解析 明中叶以后,在纺织、制瓷、矿冶等行业中,民营手工业甚至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全社会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故选D。
8.元人熊磵谷在《木棉歌》中写道:
“尺铁碾去瑶台雪,一弓弹破秋江云。
中虚外泛搓成索,昼夜踏车声落落。
”诗中描写的是( )
A.家庭棉纺织生产的景象B.青花瓷生产的景象
C.官营丝织业生产的景象D.青铜器生产的景象
【题点】家庭手工业
解析 棉纺织业是家庭手工业生产的主要形式,故A项正确。
9.(2018·
临沂高一检测)《登州府志》记载,“纺织花布,以自衣被。
穷乡山陬(zōu,山脚),无问男妇为之,其织作须织工。
勤有余布,亦兼鬻(yù
,卖)于乡市,复有布贾贩之城市”。
这反映出当时登州( )
A.自然经济解体
B.家庭手工业发展
C.民营手工业向农村扩展
D.出现经济区域分工
解析 题中材料表明,登州乡村中织布首先自给自足,有余布再少量卖到乡市,再转卖到城市,反映的是家庭手工业的发展。
10.(2018·
长沙高一检测)明朝是中国陶瓷史上一个重要发展阶段,明朝瓷器上有以文字作为纹饰装饰内容。
明朝烧制带有阿拉伯文和梵文图案的瓷器的主要原因是( )
A.适应对外经贸交流的多种需要
B.反映了中国各民族间联系加强
C.为适应贵族生活多样化的需要
D.体现当时兼容并蓄的对外政策
【题点】海上丝绸之路
解析 明朝烧制带有阿拉伯文和梵文图案的瓷器是为了适应海外市场对中国瓷器的需要,侧面反映了明朝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情况,故选A。
阿拉伯文和梵文是外国文字,所以反映的是与外国的联系,B错误;
明朝瓷器不是都卖给贵族,C错误;
唐朝实行兼容并蓄的对外政策,D错误。
[能力提升]
11.大英博物馆藏有一只汉代漆杯,其底部刻有六位不同工种工匠和七位监督人员的名字。
这反映了当时的官营手工业( )
A.生产人员众多,效率低下
B.生产成本较低,官府出资
C.生产技术先进,面向市场
D.生产专业细化,官府掌控
解析 根据材料“其底部刻有六位不同工种工匠和七位监督人员的名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生产专业细化,官府掌控,故D项正确。
12.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作坊多配有专门“技工学校”,工匠要根据不同的工种接受期限不同的技术训练和学习。
秦代《均工律》中就规定“工师善教工,故工一岁而成,新工二岁而成”。
由此可知,古代官营手工业( )
A.注重新技术的研究与传承
B.强化了对技术市场的垄断
C.注重保证官营产品的质量
D.具有严密的产品制作工序
解析 材料提到,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作坊多配有专门“技工学校”,工匠要根据不同的工种接受期限不同的技术训练和学习。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官营手工业注重技术的训练和学习,其目的是保证官营产品的质量,因此选C。
A、B、D三项都不符合所学知识,排除。
13.明朝中后期,瓷器的生产多采用“官搭民烧”的办法,在制瓷中心景德镇有民窑“形器走天下”之说。
这充分说明了( )
A.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
B.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
C.景德镇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D.景德镇瓷器天下无双
【题点】艰难经营的民间手工业考点综合
解析 从材料“官搭民烧”以及景德镇民营手工业“形器走天下”,说明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
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是在甲午战争后,故B项不正确;
材料没有体现雇佣关系,故C项不正确;
景德镇瓷器天下无双不是材料所反映的主要内容,故D项不正确。
14.清《景德镇陶录》载:
“景德……业制陶器……四方远近,挟其技能以食力者,莫不趋之若鹜。
……景德镇属浮梁之兴西乡……以致陶之业、陶之人,及陶中所有之事,几皆半于浮。
”材料表明当时景德镇( )
A.出现靠出卖劳动力谋生的群体
B.制瓷业开始兴起
C.为了谋生,全员参与瓷器生产
D.民营手工业产品已占领整个市场
【题点】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解析 由材料“挟其技能以食力者,莫不趋之若鹜”“以致陶之业、陶之人,及陶中所有之事,几皆半于浮”可知,景德镇出现了许多靠出卖劳动力谋生的人,制瓷业及其劳动者、陶瓷产品几乎占据浮梁的一半,故A项正确。
15.日本所藏中国宋代提举两浙路市舶司“公凭”(官方文书)记载:
泉州客商李充“自己船一只”“往日本国”,随船货物有象眼四十匹、生绢十匹、白绫二十匹及大量瓷器。
该史料反映了宋代( )
A.商贸活动不再受到官府的监管
B.中日之间官民互惠贸易的繁荣
C.“朝贡”贸易体制尚未发展起来
D.“海上丝绸之路”商品外销情况
解析 从材料中可知李充是在官方“公凭”下才去的日本,“公凭”是市舶司发给经营海外贸易商人的凭证,说明当时商贸活动受到官府的监管,A错误;
材料中的描述仅是中国商人与日本贸易,无法体现中日之间官民互惠贸易的繁荣,B不正确;
材料没有体现“朝贡”贸易方面,C与材料无关;
从李充的随船货物可以了解到“海上丝绸之路”商品外销情况,故D正确。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采桑画像砖 东汉纺织画像石
西汉锦袍 折枝玫瑰花金宝地妆花缎
材料二 杭州……桑麻遍野,茧丝棉织之所出,四方咸取给焉。
……毅庵祖……购机一张,织诸色纻帛,备极精工。
每一下机,人争鬻之,计获利当五之一。
积两旬,复增一机,后增至二十余。
商贾所货者,常满户外,尚不能应。
自是家业大饶。
——张瀚《松窗梦语》
材料三 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
有他故,则唤无主之匠代之。
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
“缎”工立花桥;
“纱”工立广化寺桥;
以车纺丝者,车匠立濂溪坊。
——《苏州俗考》
请回答:
(1)从材料一的四幅图中可以获取怎样的历史信息?
(2)根据材料二概括出毅庵祖“家业大饶”的原因。
(不得摘抄原句)
(3)材料三与材料二相比,在市场和经营管理方面,有何新动向?
【考点】古代手工业的进步课时综合
【题点